黄晓蓓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是指肺动脉连接左心室,主动脉从右心室升起,这样因流到右心室的血液通过主动脉进入体循环,而肺静脉血经左心后又通过肺动脉回流到肺血管,形成两个平行的循环系统,导致机体氧供极差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因手术复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秀兰;那竹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作者:魏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硝苯地平(Nifedipine,NF),又名硝苯吡啶,由于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心痛定,具有抑制Ca2+内流作用,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性,同时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临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血压的治疗.经大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证明它不仅是治疗心血管病的良药,而且对消化、呼吸、神经系统的某些疾患也有较好的疗效,并有抗衰老的功.本文报道了硝苯地平临床应用新进展;论述了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综述了硝苯地平在其应用过程中的几种矛盾现象及硝苯地平与某些药的相互作用.
作者:邬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80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医生、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生护理质量总体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细节护理模式能提高手术的配合度,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确保患者安全及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平;姜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类癌疾病在临床中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期1例甲状腺肿类癌患者的病症分析.结果:肿瘤内滤泡成乳头状腺癌或滤泡癌变时,则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瘤,若病发肝转移或患癌综合症者,则给予相应治疗.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95%,10年生存率88%.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病症通过有效的治疗效果明显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耿叶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婴幼儿血管瘤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治疗,服药前向家属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服药期间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症支持治疗护理.结果:仅1例诱发哮喘,2例心率略有减慢,1例出现腹泻,其余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
作者:白永旗;邹倩;符自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病例]患者,男,72岁,汉族,体质量62kg,患者既往无烟酒嗜好和药物食物过敏史.2012年7月17日来我院因慢性胃炎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前一月余开始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偶有反酸嗳气等不适,餐前疼痛较明显,餐后稍缓解.入院后给予注射用盐酸雷尼替丁(商品名:雷尼奇,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1201-Ⅱ)0.1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iv gtt,qd,滴速30-40滴·min-1.静滴约40min以后患者出现头面部、颈部潮红,伴气促,喉头水肿,声嘶,无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立即停止输液.查体:T36.5℃, P82次·min-1,R26次·min-1,BP 142/94mmHg,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及啰音.吸氧,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异丙嗪注射液25mg,im,观察10分钟后患者上诉症状仍未能缓解,气促,声嘶症状较明显,面部潮红减退.
作者:徐燕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肝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华蟾素肠溶胶囊,验证该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3组比较疗效.按照新药Ⅲ级临床的观察方案进行严密观察.结果:华蟾素加化疗组对肝区恶性肿瘤病灶缓解率(CR+PR)为32.3%,化疗对照组(CR+PR)为17.2%,华蟾素组(PR)为2.6%;治疗组症状改善率82.8%,华蟾素组为79.8%,化疗组36.8%,其中对乏力、食欲、睡眠及呕吐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对体重、骨髓造血功能有很好的维护作用.该药可提高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该药对肿瘤的病灶有缓解和稳定作用,对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作者:付万智;杨丽;曾韬;胡晓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提早总义齿修复时间,提升牙医学人性化服务.方法:病残牙齿拔除后采用即刻牙槽修整法.结果:实践证明,在积累一定临床经验基础上,对拔牙后需要修整的牙床进行客观分析,采用即刻修整法,与以往拔牙后2-3个月才进行的牙槽修整所产生的临床效果相当.结论:采用牙槽即刻修整法,义齿修复可大大提前,一般为1-2个月,标志着患者可提前摆脱无牙牙合所带来的痛苦与不便.
作者:邓俊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形态纤维桩修复后根管治疗前牙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拔除的上前牙32颗,随机分为两组,柱形纤维桩组和锥形纤维桩组,每组各有16颗牙.对柱形纤维桩组中的牙进行柱形纤维桩修复,而对锥形纤维桩组中的牙进行锥形纤维桩修复.对两组牙的平均抗折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柱形纤维桩组和锥形纤维桩组的牙样本抗折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相对于柱形纤维桩组,锥形纤维桩组的不利型牙折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对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选择纤维桩修复的纤维桩形态时,应选择抗折性较好,不利型牙折发生概率较小的纤维桩,而柱形纤维桩修复和锥形纤维桩修复对于根管治疗牙的抗折强度无显著差异.但相对于柱形纤维桩修复,锥形纤维桩修复的不利型牙折发生率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袁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后外侧切口,观察组依据循证医学证据,采用外侧小切口.观察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使用助行器时间、切口满意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使用助行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74%(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机体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杨友刚;周强;王善安;戚世鹏;张德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乳腺癌治疗中,紫杉类药物、蒽环类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曲妥单抗均具有心脏毒性,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风险,放疗也会引起心脏毒性.尤其以蒽环类化疗药物及其联合化疗方案的心脏毒性为突出.因此,早期心脏毒性的检测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损害至关重要,心脏毒性的评价方法有多种,如心电图、心肌活检、超声心动图等,常规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方法,超声心动图及其新技术的应用对心脏毒性的检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测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变异的特殊情况,探讨其解剖学意义.方法:采用体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法进行考察;对比<中国人解剖学数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非测量性观察,发现标本1属于Ⅱ型变异(28.0%);标本2属于Ⅵ型变异(0.5%).体质测量发现坐骨神经在坐骨大孔下部总宽度均大于正常值(标本1:~+9.49 mm;标本2:~+3.71 mm);两标本在臀大肌段和梨状肌下缘(中间)穿出后分别至股骨内外侧髁连线中点及腓骨头后方的长度都显示出腓总神经比同侧胫神经要长.结论:坐骨神经Ⅱ型、Ⅵ型变异表明腓总神经高位分支变异,不仅促其绕道导致延长了其行程,而且在直立行走运动时,梨状肌收缩导致下腓总神经受压,造成慢性损伤,从而引发临床慢性腰腿疼痛疾病.该2例标本为先天性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变异.
作者:袁磊;谢伦利;杨宝慧;许佳;沈艳玲;李盼;吴长初;宋昱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额颞部塑形美容的疗效.方法: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纯化后用脂肪抽吸针将脂肪颗粒注射到额颞部.结果:本组42 例(165个部位)患者无明显手术后并发症.随访3~39 个月,除外1 例(4个部位)注射两次,2例(8个部位)注射三次,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面部较前丰满,质感同周围组织,形态自然.结论: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额颞部达到丰满塑形效果,符合面部软组织的特性.
作者:陈建军;陈彩;卢家灵;谭勇明;李文恒;黄绍贤;伍艳靖;蒋妮珊;岑德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心脏刀刺伤属于严重创伤,病情发展快,死亡率极高,绝大多数患者死于院外,只有少数患者能够送到医院抢救,到达医院后如不引起医生重视,不采取积极的抢救和手术措施,患者很快死于急性心包填塞或者失血性休克.我院自2011年08月至2012年07月抢救了6例心脏刀刺伤患者.均由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急诊行开胸探查、心包切开减压、心肌破裂口修补.5例康复出院,1例于手术台上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罗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1817年Jame ParkinSon 首先描述,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及黑质纹状体通路.静止性震颤则是主要症状, 单侧起病, 多见于四肢, 先从肢体的一侧上肢开始, 逐渐扩展到同侧的下肢及对侧的上下肢, 后累及到下颌、口唇、舌及头部, PD还伴肢体疼痛僵硬,有肌强直, 运动迟缓或减少, 姿势性反射障碍等, 还可出现抑郁、焦虑、便秘等症状.现将,我院2007年 6月~2012年10月有震颤的帕金森病5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段蓓;王哲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解剖发现肝门静脉位置异常婴儿标本一例.观测考察发现肝门Glisson鞘内门静脉缺如,门静脉主干较小(横径:19.0 mm)未入肝门,而注入左肝,胃右静脉也分别直接注入尾叶和左叶,附脐静脉行踪不明.综合分析属先天性门静脉Couinaud另类型变异.
作者:谢伦利;刘萍;蔡佳;刘峥;黄环;彭灿;吴长初;谢思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胆道结石外科好的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降低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的几率.方法:选取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12例老龄胆道结石患者,平均年龄大于65岁,对所有的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诊患者62例(55.4%),择期手术患者50例(44.6%),有并存急性疾病的患者占83.9%(94例),其中有一种并存疾病(60.7%,68例).结果:所有患者中进行单纯胆囊切除有48例,切开胆总管取胆道结石并置T管引流有52例,胆囊切除并切开胆总管取胆道结石置T管引流有12例.手术后共21例(18.7%)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急诊10例(47.6%),择期11例(52.4%)),手术后有74例(66.1%)完全治愈,12例(10.7%)好转,5例(4.5%)死亡.在一年后对患者的随访中发现98例(91.6%)没有出现胆道结石.讨论:老龄人在手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医生应对其身体进行仔细检查,选择佳手术方式,确定合适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要操作规范,手术后积极护理,预防并发症,努力降低老年人胆道结石手术的死亡率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跟踪治疗.
作者:周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癌症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的疼痛.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一个主要临床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世界肿瘤患者中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患者更高达60%-9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持续的疼痛会妨碍睡眠、饮食、活动,使患者机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癌痛患者大多有明显的心理变化,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失望、恐惧、焦虑、抑郁,甚至产生绝望,萌生轻生的念头.
作者:何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分阶段三级康复治疗护理.采用Fugl Meyer(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阶段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夏雪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