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素华
1病历简介患者,男,50岁。因左上臂酸痛1个月伴活动受限2h入院。体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包块。未叩出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左上臂肿胀畸形,有叩击痛及异常活动并有骨摩擦感,诊断为左肱骨骨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片示:左肱骨上段见局限性溶骨性破坏区,局部骨皮质中断,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图1)。
作者:夏云宝;吴铭;潘功茂;刘光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7例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结果:34例肾上腺肿瘤中腺瘤14例,嗜铬细胞瘤12例,皮脂腺瘤6例,转移瘤3例,髓性脂肪瘤2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本组资料对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及CT定位、定性诊断的经验积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郑敏文;彭勇;葛雅丽;彭玉琴;郑春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了解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征象。材料和方法:分析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CT资料,重点观察气管支气管管腔和管壁的形态学改变。结果:CT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管腔变窄,管腔表面不光滑和腔内结节状突起,管腔扭曲变形;管壁增厚,密度增高,僵直和钙化。结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CT有一系列表现征象,虽然不具有特异性,但仍是无创性评价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茹国;王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隐痛并自感腹部有包块2个月余入院。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左腹部可触及一约20cm×18crm包块,质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略活动,有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
作者:王振祥;王东;高昌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股动脉插管,对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抢救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5例,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1材料与方法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8岁,产后出血2例,子宫全切术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2例均为前置胎盘,婴儿较大,其中1例达4.8kg,经胎吸助产分娩。产后阴道出血量约3800ml,经大量输血、补液、缩宫、止血药物治疗,血压仍不断下降,BP 5/3kPa。子宫全切术后3例患者残端感染,经二次手术造成大出血,每例出血量累计达3000ml以上,BP 9/5kPa,心率140次/min。以上患者均处于休克状态。
作者:张孟增;路福志;张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置入国产带膜食管支架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效果。材料和方法:采用国产不锈钢带膜支架,在X线监视下用插送器经口置入食管病变部位。治疗食管病变所致食管狭窄26例,其中7例合并食管气管痿/纵隔瘘;非食管病变所致气管食管瘘2例。结果:28例均为一次置入成功,未出现技术问题及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食管狭窄部位开通,食管瘘口封闭,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国产带膜食管支架适用于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痿,支架置入术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杨章庚;徐同株;刘丽华;谢其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医学影像由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向功能性诊断发展以及超快速成像技术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成为脑功能成像发展迅速的新技术。脑fMRI主要包括脑灌注(perfusion)MRI、脑扩散(diffusion)MRI、磁共振波谱(MRS)和功能活动(taskactivation)MRI。前三项技术国内外应用较广泛,对于功能活动MRI,国外有较多报道,国内研究较少,现将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董海波;沈天真;戴嘉中;蔡佩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儿童椎间盘钙化(cervical disc calcification in childhood,CD-CC)少见,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但CT表现,国内报道不多。本文着重分析所收集3例的CT征象。1病例报告例1女,12岁。突然发生颈部疼痛,转动不便7天,无外伤或近期感染史,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尿等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颈椎正、侧位片示颈4、5椎间隙内见有“蝌蚪”状条钙化,椎体有轻度楔形变和边缘性骨硬化(图1)。2mm层厚CT图示圆形髓核钙化3块,直径0.3cm~0.6cm(图2)。
作者:曹长贵;詹芳丽;戴贤香;张武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脓肿一般为全身重度感染的一种局部表现,但本院曾遇2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征,依靠临床难以确诊。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32岁。右肋下隐痛1个月余,不发热,近期全身未出现过感染性病灶。
作者:陈惠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脑铁含量与T2弛豫时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15例意外死亡尸体脑,除外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测量双侧苍白球、尾状核、丘脑、黑质、红核、齿状核及双侧额、枕、颞叶白质T2弛豫时间(SE序列:T1WI TR/TE 500/40ms;T2WI TR/TE 2700/80ms)和铁含量,对脑铁含量与T2弛豫时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灰质核团T2弛豫时间随脑铁含量增加而缩短,脑白质T2弛豫时间无变化趋势。灰质核团(除苍白球)r值在-0.6928~-0.9440之间,苍白球和白质区r值在-0.0418~-0.3722之间。结论:(1)苍白球区T2弛豫时间易偏移不宜作为脑铁MRI研究区域;(2)脑灰质核团的T2弛豫时间下降主要与铁沉积有关,脑白质T2弛豫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段阳;吴振华;范国光;张伟;陈志安;潘诗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例1男,3天。因黄疸贫血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腹部可触及可浮性肿物,患儿一般状态差,反应低下。超声检查所见:左右侧肾上腺区域分别可见5.2cm×3.6cm,1.5cm×1.0cm无回声区,边界欠规整,形态近似椭圆形。患儿38天复查右侧原病灶消失;左侧病灶缩小仍可见2.1cm×2.0cm无回声区,其内可见散在强回声光点,边界不规整。3个月后复查左侧亦恢复正常。
作者:吴明君;张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富血管性肿瘤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E)靶动脉栓塞后病理学特点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12例PLE栓塞后肿瘤手术标本多部位取材,观察瘤体病理变化。结果:12例标本肿瘤血管血栓形成4例,增生狭窄3例。管壁坏死残留轮廓5例。瘤组织均发生凝固性坏死,位于中心4例,边缘1例,中心及边缘均有7例。坏死率100%者1例,75%~99%8例,50%~74%者1例,25%~49%者2例。肿瘤周边坏死假包膜形成4例。结论:PLE具有祛血管作用,可用于富血管肿瘤经动脉栓塞治疗。
作者:曾庆乐;李彦豪;陈勇;耿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肺癌脊柱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病理证实为肺癌、核素骨显像诊断脊柱骨转移病例的骨显像表现。结果:(1)肺癌转移好发部位是胸椎,其次是腰椎。腺癌、早期肺癌及病程短者胸椎转移率较高,晚期肺癌以腰椎转移为主;(2)腺癌、晚期肺癌及病程长的患者椎体转移范围广,手术较未手术患者椎体转移数少;(3)病灶常呈圆形或类圆形;(4)肺癌常合并脊柱外骨转移,以胸部骨常见。结论:肺癌患者尤其是腺癌,确诊后宜尽早作骨显像检查,并注意定期随访,以早期发现脊柱骨转移病变,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亚景;刘长江;李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CT机的定期维护与保养(Planned Maintenance)是CT机使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平时注意维护与保养可明显减少CT的故障发生率,提高和保证CT影像质量。CT机一般每季做一次保养,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影像方面的校准;二是硬件方面的维护。现以我院PICKER IQ XIRA CT机为例,总结经验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雍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常见疾患,听小骨破坏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均采用X线诊断听小骨破坏。近几年,我院应用高频换能器探查中耳结构,诊查听小骨破坏108例,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与X线片对照分析。
作者:孟雅君;肖跃明;戴径捷;张锦;颜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研究常规SE序列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敏感程度及其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用液氮冷冻法诱导犬产生ANFH,8只犬在术前和术后共8个时相点行常规SE序列MRI及X线平片检查,每个时相点处死1只犬。用4只犬各时相点连续观察至40天处死。处死的犬其双侧股骨头作HE染色病理大切片观察。结果:各时相点X线平片表现无异常。常规SE序列MRI在缺血坏死开始后30天左右可显示ANFH的MRI改变,T1WI及T2WI均表现为信号减低。病理检查显示,术后3天左右开始出现骨坏死,并逐渐加重,30天左右出现纤维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在低磁场MRI,常规SE序列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后30天左右显示ANFH的MRI改变,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提示常规MRI虽然诊断ANFH敏感性高,但尚有一定限度
作者:龙从杰;许新复;丁仕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大动脉瘤(包括大动脉夹层)是常见血管疾病,尸检统计的发生率为2%~3%,在所有致死病因中,大动脉瘤居第13位。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症状性动脉瘤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行手术治疗[1~4]。用带膜支架隔离大动脉瘤是近年在北美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我国也有少数医院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本文根据作者在美国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结合复习近年文献,对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王茂强;Michael D.Dake;高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恶性腹水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对腹水性质的判断有帮助。为此,对腹膜、腹水、肠曲及胆囊壁的厚度作了重点观察与研究。希望能对腹水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本研究对比分析38例恶性腹水及48例良性腹水的超声检查所见,探讨恶性腹水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松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纵隔肿块所致的肺动脉狭窄虽不多见,但在临床上早期常易被误诊。本文对该症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作一描述。1材料和方法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9、37、62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活动耐力差和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病史1~4个月,其中临床拟诊为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先心病肺动脉狭窄各1例,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后来均由CT证实,其中实质性畸胎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2例手术证实。
作者:刘道祯;李新民;刘兰芬;苗凤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8-09~1998-12应用高频探头对49例涎腺混合瘤行超声检查之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1资料与方法 49例患者涎腺区均有肿块,因逐渐增大而就诊。男30例,女19例。年龄18~70岁。 采用ALOKa SSD~256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颈后部垫枕,头转向健侧,充分暴露被检区。腮腺从咬肌前缘、胸锁乳突肌后缘作纵横切面扫查。当探测下颌角周围的深部腮腺时,作斜切面扫查;颌下腺、舌下腺在颌下部作纵横切面扫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的特点及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
作者:程瑞萍;王怀禄;刘俊娥;孙厚坦;常虹;郑英;付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