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同种抗体能力的研究

苏宇清;喻琼;梁延连

关键词: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同种抗体
摘要:目的 研究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同种抗体的能力.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对127例含有红细胞同种抗体的样本进行检测,使用经典的试管抗球蛋白法平行检测,比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对于红细胞同种抗体的检出率为98.4%,试管抗球蛋白法的检出率为80.3%.其中,试管抗球蛋白法对抗-D,-E,-C,-c,-e,-C+e,-E+c,-Mur,-Dia,-Dib,-Fyb,-Jka,-Jkb,-Lea和-P1抗体均能检出,但对于MNS血型系统抗M抗体的检出率仅为36.4%,对未知抗体特异性的冷抗体检出率为57.7%;而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对所有样本包含的红细胞同种抗体均能检出,除了Kidd血型系统,漏检率为33.3%.结论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对于红细胞同种抗体的检出率高于试管抗球蛋白法,但是可能会漏检Kidd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建议实验室在使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的同时,应结合试管抗球蛋白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检出抗体,特别是输血前相容性试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肺部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的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s,BALF)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诊断和指导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培养2010~2011年度91例住院的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痰和BALF病原菌,应用半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91例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痰和BALF标本共分离出71株铜绿假单胞菌、21株肺炎克雷伯菌、15株大肠埃希菌和14株鲍曼不动杆菌.BALF病原菌检出率为92.3%,明显高于痰培养(76.9%,χ2=10.90,P<0.01).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1.1%,64.9%,86.5%和75.0%,66.7%,7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敏感.28例病原菌检出阳性结果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后BALF和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下降到35.7%和21.4%.结论 BALF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显提高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诊断率,可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彭旭;倪小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前清蛋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前清蛋白(pre-albumin,PA)的变化趋势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量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脑外科2010年3月~11月之间122名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的PA水平,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结果及愈后差异,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9例)、重度后遗症组(42例)、轻度后遗症组(51例),并对各组PA值的变化趋势和同一时间段各组P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住院时间的延长,死亡组P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下降趋势;重症后遗症组P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轻度后遗症组P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上升趋势.各组间PA值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第1天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5,7天表现为轻度后遗症组PA值>重症后遗症组PA值>死亡组PA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出血患者PA值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作者:李基克;李军;郭志强;徐朝;蒋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TEN和MV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PTE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间质内微血管计数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PTEN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的高表达率为46%,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CD34表达在病理分级中Ⅲ级比较Ⅰ,Ⅱ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分期中,Ⅲ期较Ⅰ,Ⅱ期差异显著(P<0.01).PTE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负相关,PTEN表达下调的侵袭性较强,易出现浸润和转移,检测PTEN表达在临床预后的评估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瀚;张利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目的 探讨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在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细菌中检测碳青霉烯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2010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的MIC≥2 μg/ml)的肠杆菌科细菌65株;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通过改良Hodge试验和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PCR检测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阳性产物测序鉴定.结果 65株临床分离菌中,53株菌对亚胺培南不敏感(MIC>4 μg/ml),51株菌对美罗培南不敏感(MIC>4 μg/ml),58株菌对厄他培南不敏感(MIC>2 μg/ml).65株菌中38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包括7株弱阳性和31强阳性;33株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包括改良Hodge试验弱阳性2株和强阳性31株.经过对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PCR和测序,发现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均携带blaKPC-2;32株阴性菌株均未携带碳青霉烯酶酶基因,但其中5株改良Hodge试验弱阳性菌株携带blampC/blaESBL.结论 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可快速、有效地区分改良Hodge试验的真、假阳性,是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简便可靠方法,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作者:王卫萍;严留佳;施德仕;邵海枫;范明;黄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活化指标的检测意义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小板活化特异性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3月60例MS患者(其中单纯MS组、MS并发症组各30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其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血栓烷B2(TXB2)水平.结果 三组血浆β-TG,PF4和TXB2水平分别为:单纯MS组29.83±10.94 ng/ml,5.27±4.11 ng/ml,147.54±73.47 ng/ml;MS合并并发症组为51.62±20.26 ng/ml,12.16±6.03 ng/ml,231.72±111.69 ng/ml;对照组为23.68±8.15 ng/ml,4.36±3.52 ng/ml,125.27±49.6 ng/ml.单纯M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5.21,P=0.008;t=2.45,P=0.021;t=3.42,P=0.019);MS合并并发症组血浆β-TG,PF4和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3.52,P=0.004;t=31.45,P=0.001;t=1.67,P=0.005);MS合并并发症组血浆β-TG,PF4和TXB2明显高于单纯MS组(t=18.33,P=0.005;t=28.46,P=0.003;t=21.72,P=0.005);MS患者血浆β-TG和PF4及TXB2的变化正相关(r=0.485,P<0.01;r=0.772,P<0.01).结论 M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小板活化,测定血浆β-TG,PF4和TXB2水平可评估MS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

    作者:胡志坚;荀春华;徐炜;高志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小鼠肺组织样本制备方法的优化研究

    目的 寻找细胞周期分析更好的样本处理方法.方法 以小鼠肺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四种方法(剪碎法、研磨法、剪碎结合酶消化法、研磨结合酶消化法)制备单细胞悬液,胎盘蓝染色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经不同时间固定后的样本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剪碎法结合酶消化法制备的单细胞悬液效果佳;单细胞固定后两周内细胞各个时期所占比例基本相同.结论 小鼠肺组织单细胞制备采用剪碎法联合酶消化法优于其他三种方法,样本经固定处理后可以进行流式批量检测.

    作者:贾宇臣;王利;郑源强;赵凯;陈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因治疗靶向基因选择的新进展

    肿瘤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肿瘤病因及分子机制等研究的深入,肿瘤的基因治疗逐渐走向成熟,从多方面入手,建立个体化特定的肿瘤治疗方案和策略,合理选择基因治疗靶,使基因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于肿瘤患者.

    作者:黄红波;刘庚勋;李正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 为乳腺癌诊断提供血清学新尝试.方法 60例乳腺癌患者均来自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南通市肿瘤医院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未经过化疗、放疗、内分泌及生物治疗.乳腺良性患者女性30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6岁.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女性40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3岁.所有研究对象近半年内未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激素类药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和IL-8.结果 对照组、乳腺良性患者组以及乳腺癌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癌血清IL-6和IL-8水平与分期以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 IL-6和IL-8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它的变化可间接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其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明;张金业;林兰;刘继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hs-CRP及CA72-4水平检测对胃癌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CA72-4水平检测对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受试者,其中胃癌患者40例,健康者4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及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CA72-4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手术前胃癌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为35.90±15.69 mg/L,CA72-4含量为25.51±15.19 U/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8.31,6.65,P<0.01).手术后血清中两指标含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2,6.23,P<0.01).结论血清hs-CRP及CA72-4水平检测对评估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病情及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云峰;侯云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37℃α-淀粉酶参考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37℃α-淀粉酶(α-Amy)参考方法,对酶校准物定值,探讨血清α-Amy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 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α-Amy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测定α-Amy有证参考物(CRM)IRMM-456,验证其准确性,并对其精密度进行评价.同时用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物进行准确定值,按照NCCLS EP9-A方案留取40份不同α-Amy浓度范围的人血清,采用A~E五种临床常规检测组合在使用自制酶校准物校准前后测定α-Amy,分别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计算这五种常规方法在使用自制酶校准物校准前后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相对偏倚及相关系数.结果 用参考方法测定IRMM-456结果是547.2 U/L,在其给定的546±18 U/L范围内.所建立的37℃α-Amy参考方法总CV<0.5%.用制备的酶校准物校准前后的五种常规方法和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相关性均良好(r2>0.98),校准前后的相对偏倚A方法从30%变为10%以下;B方法从30%变为15%以下;C方法从35%变为10%以下;D方法从20%变为8%以下;E方法从35%变为10%以下.结论 所建立的37℃α-Amy参考方法准确可靠,采用参考方法为酶校准物定值后校准常规方法,可以提高血清α-Amy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作者:高学慧;齐志宏;秦续珍;赵芳;叶阿里;徐二木;邱玲;宋耀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对功能性缺铁代谢的鉴别应用

    目的 评价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疾病性贫血(ACD)及慢性疾病性贫血(ACD)伴缺铁性贫血(IDA)中的应用.方法 比较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和20例非贫血的表面健康体检者血清sTfR,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水平,分析IDA的诊断符合率,观察不同贫血患者铁代谢状态.结果 IDA患者sTfR和TIBC明显高于ACD患者,分别为20.12±10.08 μmol/L和3.86±3.01 μmol/L(t=16.27,P<0.01),77.01±13.98 μmol/L和33.78±6.33 μmol/L(t=43.23,P<0.01),SI和TS明显减低,分别为3.16±1.10 μmol/L和11.64±5.82 μmol/L(t=8.48,P<0.01),4.25%±1.76%和34.11%±14.07%(t=29.86,P<0.01);ACD患者sTfR与表面健康的非贫血对照人群无明显差异(t=1.125,P>0.05),但其SI,TIBC和TS则有明显差异(t分别为4.26,27.85,8.21,P<0.01).使用TS和sTfR在IDA诊断中的阳性符合率优于常规使用的SI和TIBC指标.根据ROC曲线分析,sTfR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运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四项铁状态观察指标,对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疾病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sTfR是提示功能性缺铁状态的敏感指标.

    作者:杜振东;徐晓萍;彭凤;林炜炜;徐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人血浆中特异识别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位点的探讨

    目的 探讨人血浆中识别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的特异性识别位点.方法 根据文献及应用优势抗原表位分析法,设计并人工合成了脑钠肽前体(NT-proBNP)P-3-11,P41-54,P73-86,P57-73等4段多肽序列.用各合成多肽免疫新西兰兔,采取化学发光竞争酶免疫法检测兔抗血清的抗体效价及反应特异性.收集82例临床心血管病、糖尿病及健康人的血浆,用BNP fragment EIA商品试剂盒及P41-54,P73-86和P57-7多抗制备的竞争酶联免疫反应试剂同时进行检测,用配对t检验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P57-735次免疫后兔子的抗血清滴度达1∶80 000以上,检测限为10 pmol/L.P41-54免疫兔子抗血清的滴度为1∶80 000,检测限为10 pmol/L.P73-86免疫兔子抗血清滴度为1∶40 000,检测限为50 pmol/L.P-3-11多肽片段免疫兔子的抗血清滴度不高.用P41-54,P73-86和P57-73免疫多抗制备的ELISA试剂检测临床人血浆标本,所得数据与商品试剂盒的检测数据比较P值均<0.05,差异显著.结论 人血浆中NT-proBNP的特异性识别位点并非落在P41-54,P73-86和P57-73区域.

    作者:陈晓燕;曾玲;林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HE4,CA125与TSGF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HE4(人血清附睾分泌蛋白4),CA125及TS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卵巢恶性肿瘤,62例卵巢良性肿瘤及8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血清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HE4,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全自动生化法检测TSGF水平,分析比较各项标志物单项和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中HE4,CA125和TS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卵巢恶性肿瘤组HE4 205.1±186.8 pmol/L,CA125 369±231 U/ml和TSGF98.6±22.5 U/ml;卵巢良性肿瘤组HE4 31.3±16.6 pmol/L,CA125 34.5±23.0 U/ml和TSGF 61.8±13.0 U/ml;健康对照组HE4 29.0±16.3 pmol/L,CA125 12.5±8.9 U/ml和TSGF 60.5±9.1 U/L;P<0.01).卵巢恶性肿瘤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相比,三项指标的t值分别为2.86,2.78和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E4和TS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5和0.58,P值均>0.05),而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HE4,CA125和TSGF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1%,63.0%和82.6%,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E4,CA125及TSGF联检,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6.0%,阴性预测值为85.6%,均显著高于各指标的单项检测;对于卵巢恶性肿瘤单项标志物检测,TSGF灵敏度(81.0%)优于HE4(78.5%)及CA125(72.5%),而HE4特异度高(84.5%).结论 HE4与CA125,TSGF联检显著提高了卵巢恶性肿瘤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提高了临床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

    作者:高自颖;甄拴平;刘婷;张树琪;朱海鹏;赵秋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冷沉淀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全血制备冷沉淀过程中,保存温度、制备时间和融化终点对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全血平均分4组,A组(4±2)℃温度保存6~8 h,B组室温保存6~8 h,C组(4±2)℃温度保存8~10 h,D组室温保存8~10 h,用希森美康CA-50自动血凝测试仪检测每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另外随机选择40例全血制备冷沉淀,(4±2)℃温度保存6~8 h,分为E组(n=20)选择终点为冰块融化至直径4~5 cm、厚度约1 cm,F组(n=20)选择终点为冰块融化至基本无渣,同法检测每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结果 A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平均为76.45±15.65 IU,B组为52.55±12.54 IU,C组为58.52±17.84 IU,D组为42.26±10.32 IU,ABCD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Student-Newman-Keuls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A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含量(P值均<0.05),D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组的含量(P值均<0.05);E组为75.23±12.65 IU,F组为50.64±12.31 IU,EF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比较,结果表明E组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显著高于F组(t=2.76,P值<0.05).结论 原料血在(4±2)℃温度保存6~8 h制备冷沉淀,其Ⅷ因子含量高;终点为冰块融化至直径4~5 cm、厚度约1 cm时制备冷沉淀,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高.

    作者:李炜华;漆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磷脂酰肌醇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46例肝硬化患者和44例HCC患者的血清GPC3和AFP水平,血清GPC3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AFP测定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统计分析GPC3和AFP单独使用及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的血清GPC3和AFP浓度分别为611.09 ng/L和958.37 ng/ml,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90.53 ng/L和55.12 ng/ml)(P<0.05).GPC3和AFP的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AFP阴性的HCC患者15例中GPC3阳性者6例,GPC3阴性的HCC组患者17例中AFP阳性者8例.AFP联合GPC3检测用于HCC诊断的灵敏度(79.54%)优于AFP(65.91%)及GPC3单独使用(61.36%).GPC3浓度与HCC病灶大小、PVI浸润和HBV感染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GPC3对于HCC具有与AFP相似的诊断价值,GPC3可以协同AFP的诊断作用,二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HCC诊断率.

    作者:张华;李永兴;毛顺露;乐嫣;项明洁;陈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腔积液细胞PTEN基因突变与肺癌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 研究胸腔积液细胞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 基因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7,8突变率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组为52例伴有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对照组为40例伴有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胸膜炎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对胸腔积液细胞PTEN基因外显子5,7,8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52例肺癌胸腔积液细胞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7例,均为外显子5突变,突变率为13.5%(7/52);40例良性胸腔积液中未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肺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中,Ⅲ期突变率为3.4%(1/29),Ⅳ期突变率为26%(6/2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中,低分化癌突变率为31%(5/16),中、高分化癌突变率为5.6%(2/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中,腺癌突变率为10.7%(3/28)、鳞癌突变率为14%(2/14)、小细胞肺癌突变率为20%(2/1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胸腔积液细胞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临床分期越晚、病理组织学分级越低,PTEN基因突变率越高,但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PTEN基因突变可以作为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车德海;张华;魏海波;于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7年~2010年深圳市临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回顾性分析

    目的 观察2007年~2010年深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各类人群中随年龄、性别及季节变化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福田区人民医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3 710例患者取静脉血,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结果 四年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的总检出率为18.7%,其中2岁以下幼儿组及55岁以上老年组MP-IgM阳性率低(8.33%和7.16%),其次为2~7岁儿童组和15~55岁成人组(21.58%和 20.53%).7~15岁儿童组MP-IgM阳性率高达31.10%.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检出率与性别无关且秋冬季流行性较高.结论 由于肺炎支原体在学龄儿童人群中具有明显的高发态势,对于该类人群的呼吸道感染者应高度重视MP-IgM抗体的检查,以便能做到对因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杨来智;吴润香;何涛君;邱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革兰阳性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与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的菌株,按全国临床检验规程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利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革兰阳性球菌445株,葡萄球菌占主导地位,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33株(29.9%);肠球菌呈多重耐药状态,并且出现屎肠球菌的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均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结论 细菌耐药性严重,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也已经出现,临床医生和药师应重视耐药监控,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流行.

    作者:蔡璇;施菁玲;李从荣;孙端阳;李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实验诊断研究

    目的 探讨实验室检查指标在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6例Hypo-MDS,59例AA患者的血象、骨髓象、骨髓病理以及细胞遗传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长期随访并比较.结果 Hypo-MDS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粒细胞、有核红细胞、成熟粒细胞颗粒缺如、假Pelger-Huet畸型、成熟红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多形性,而AA患者未见上述特征.Hypo-MDS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频率(87.5%,62.5%,37.5%)较AA患者(20.3%,0%,0%)明显增高(P<0.01).Hypo-MDS患者骨髓切片CD34+细胞(3.87±2.89)%明显高于AA患者(0.13±0.17)%(P<0.01).Hypo-MDS的异常核型检出率(37.5%)亦较AA(3.57%)明显增高(P<0.01),且AA均为小克隆异常.结论 长期随访中,形态学、免疫化学及细胞遗传学的联合检测是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的必要手段.

    作者:吕树文;程利梅;那春龙;郑俊;刘艳丛;谢守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胃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胃部病变的关系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幽门螺杆菌抗体IgG阳性的病例168例.其中浅表性胃炎45例,萎缩性胃炎32例,消化性溃疡53例(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癌38例;正常对照组54例.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以及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IgG.结果 胃癌组血清PGⅠ,PGⅠ/PGⅡ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消化性溃疡组血清PGⅠ,PGⅠ/PG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GⅠ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的比值可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胃疾病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汉园;蒋玉英;王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