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顾敏;包正军;蒋最明;金今;刘佳强
目的 通过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功能多项指标的检测来探讨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后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性诊断指标.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两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液.测定两组患者的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碱酯酶(CHE),并对其浓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肺结核患者治疗两周后血清中PA的浓度已开始明显降低,AST和ALT的浓度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各项指标治疗两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血清PA异常率显著高于ALT和AST的异常率,其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清蛋白可作为结核病患者治疗后,早期肝损害的敏感性诊断指标,可作为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检测的常规指标.
作者:李静;王兴宁;郭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估计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三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对陕西省2011年4~7月内15个哨点所监测到的800例男男性行为者、2 400例吸毒者和2 800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HIV-1抗体筛查和确证,再应用BED HIV-1捕获酶联免疫测定法(BED HIV-1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检测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品,从而估算其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42%(2.19%~6.66%),0和0.39%(0.05%~0.73%).结论 陕西省男男性行为者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相对比较低.
作者:任强;邢爱华;常文辉;邹扬帆;付钰淋;张梦妍;李华;庄贵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和基因分型遗传特征,指导尿路感染的临床用药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选取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2006~2010年医院分离的76株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通过药敏试验分析这些菌株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rep-PCR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选取的76株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40%以上,依次是86%,68%,64%,59%,59%,41%,41%和40%.17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与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低,敏感率为100%,与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相比,尿路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有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76株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分为三个大的组,其中A组敏感性高,B组次之,C组耐药性强,含有ESBLs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C组和B组.rep-PCR可以把76株茵分为68个基因型,四个组,分别为Ⅰ,Ⅱ,Ⅲ和Ⅳ,分别包含25,14,20和17株细菌.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在耐药性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见的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含有ESBLs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更高,这些菌株的耐药性可能是通过水平转移获得的.临床上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用药方案进行抗生素使用,及时掌控ESBLs的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变化,以减少耐药性菌株的产生,降低耐药菌的危害.
作者:刘世巍;徐杰;张正芳;王立平;高光俊;王玉飞;苑锡铜;黄留玉;崔明全;张宁;陈永德;陈泽良;郭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85例急性白血痛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的含量.结果 初发未治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439.2±196.3)pg/ml、白细胞介素8(73.6±31.7)pg/ml和组织因子(10.8±5.3)pg/ml含量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3.4±68.1) pg/ml、白细胞介素8(14.5±4.8) pg/ml和组织因子(5.1±3.2)pg/ml含量显著低于未缓解组和复发组(P<0.05).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含量高于初发未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组织因子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韩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与C肽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77例妊娠糖尿病( GDM)孕妇、和66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胰岛素抵抗状况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采用相关C肽水平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公式Homa-islet(CP-DM)=0.27×空腹C肽/(空腹血糖-3.5),Homa-IR (CP)=1.5+空腹血糖×空腹C肽/2800来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结果 GDM组的C肽水平值和Homa-IR(CP)结果明显高于NGT组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 (CP)略低于G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同正常糖耐量孕妇相比C肽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但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无统计学差异;C肽水平目前还无法完全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
作者:吴正林;何涛君;侯学荣;钟小强;陈晓燕;陆学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腺病毒载体因其具有广泛趋向性、高效率表达目的基因等优点而成为表达和传递治疗基因的主要候选者.但是,由于它可以快速的经循环系统到达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Kupffer细胞)被摄取和清除,只有少数碎片能到达靶器官,因此这也成为了腺病毒作为载体应用于基因治疗的主要障碍.该文综述了Kupffer细胞摄取、清除腺病毒这一过程可能存在的机制,为实现腺病毒裁体转基因持久表达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爱爱;辛晓敏;金英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性质,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十字会医院46 561例临床输血病例,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为准进行统计.结果 统计显示,输血不良反应41例,占总例数的0.09%.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主.输血不良反应随着年度用血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4例,18例,8例,1例.由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27例,14例.按症状体征分过敏反应38例,发热反应3例.结论 发生的输血反应中,非溶血性过敏和发热反应是主要类型.
作者:姚锁良;王露;蒋文艳;刘桂娥;丁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HCT-116人结肠癌裸鼠动物模型体内微量蛋白谱,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寻找特有的微量蛋白标志物.方法 按随机分配原则,将20只BALB/C-nu,4周龄的裸小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建立HCT-116人结肠癌裸鼠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采集裸鼠血标本,用PBSⅡ/C型蛋白质指纹图谱仪检测标本中的微量蛋白谱,通过Ciphergen Proteinehip 3.0和Biomarker Wizard 3.1软件自动采集和分析数据,寻找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发现120个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具有规律性变化的有5个,其质荷比分别为2357Da,2424Da,2637Da,8183Da和10133Da,其中2637Da,8183Da和10133Da三种微量蛋白在接种后裸鼠体内表达逐渐增强,2357Da和2424Da两种微量蛋白在接种后裸鼠体内表达逐渐减弱,通过蛋白数据库查询,了解到以上蛋白在诱导细胞有丝分裂、增强钙离子活性、参与细胞迁移和转录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在HCT-116人结肠癌裸鼠动物模型体内具有特异的微量蛋白表达,所发现的5种具有规律性变化的微量差异表达蛋白,有望成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微量蛋白标志物.
作者:陶华林;李亚峰;汪碧琼;于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大肠埃希茵的茵量指标.方法 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茵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选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的涂片对应菌做鉴定及药敏试验(当地健康人群口咽部G-杆菌的携带概率为33%,平均携带茵量小于0.1,故临床标本G-杆菌量以≥0.1为筛检指标).查阅2005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住院病人痰内筛检出大肠埃希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 大肠埃希菌163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的临床诊断率为43.33%,≥0.2的临床诊断率为50.38%;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的临床诊断率为55.56%,C级的临床诊断率为38.18%;前者高于后者17.38%,但x2=4.89,P<0.05.结论 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大肠埃希菌的相对数量≥0.1时,应做药敏试验并报告医师.
作者:李俊如;杨肇立;周文;李键;杨锦云;任萍;陈旭;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生活饮用水中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铬配合物紫外定量技术.方法 水杨醛和邻苯二胺溶于甲醇,在冷水浴中搅拌加入无水乙醇得橙红色晶体-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通过测量强酸(5.0 mol/L H2S04)环境下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与六价金属铬(Cr6+)形成的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对样品中的铬离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铬配合物溶液在波长478 nm有大吸收,且浓度与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化合物稳定,同时该方法其他元素对实验结果基本没有影响.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饮用水中Cr6+的测定.
作者:赵茹;郭方飞;王长晔;杜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安康市临床输血管理现状,规范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方法 2011年9月按照统一的检查表和评分标准对安康市27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工作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阅资料、抽查输血病历等方式对每个单位进行量化打分.综合评分标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之间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结果 27家医疗机构中,被评为良好的14家,占51.85%,合格的5家,占18.52%,不合格8家,占29.63%.结论 大多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符合要求,少数医院主要是部分中医院和妇幼院的输血基础设施配置不足,输血环节管理及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安全隐患,亟待完善和规范.
作者:王会英;李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由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试剂盒及其校准品、质控品及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组成的检测系统检测FDP,D-D的分析性能.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EP5-A2,EP15-A2,EP6-A2,EP7-A2,C28-A2)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用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FDP和D-D试剂盒应用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FDP和D-D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干扰试验和参考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质量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F-DP的不精密度(CV)低水平为4.6%,高水平为2.69%;D-D的批内不精密度(CV)低水平为4.82%,高水平为3.5%.检测限:F-DP的检测限为0.75 mg/L,D-D的检测限为0.35 mg/L,均小于说明书提供的检测限,符合要求.F-DP的线性方程为:Y=0.997X+0.3(P<0.05),检测范围为:0.75~176.00 mg/L,D-D的线性方程为:Y=1.01X-0.2(P<0.05,检测范围为:0.35~92.00 mg/L).准确度:方法学比较:FDP:Y=0.997 X+ 1.20 mg/L,r=0.998;D-D:Y=1.02X+1.02 mg/L,r=0.990;F-DP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7.4%,比例系统误差为2.6%;D-D的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4%,比例系统误差为0.4%.干扰试验:当样品中的结合胆红素≤0.2 g/L、血红蛋白≤3.0 g/L时没有观察到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乳糜≥300,对F-DP的检测结果有正干扰.参考范围区间:20个个体的F-DP,D-D的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厂商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 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试剂盒应用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上,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谭同均;龙琴;彭宇生;何玉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呼吸道感染患儿血中锌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BH5100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1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128例近期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锌含量.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含量为(74.23±5.17) μmol/L,近期未发生过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锌含量为(81.12±6.34)μmol/L,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Zn)含量低于少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两者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8,x2=16.28,P<0.01).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含量明显低于少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应定期对患儿进行血锌含量的测定,为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和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李斌;张西安;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长正五聚蛋白(pentraxin-3,PTX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肾病损害程度诊断价值分析探讨.方法 以2010年7月~2011年10月西安市北方医院住院和门诊的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56)、微量清蛋白尿组(n=63)和临床清蛋白尿组(n=27)三组;同时以1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PTX3,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HbA1c水平.结果 正常、微量和临床尿清蛋白三组,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PTX3,hsCRP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UARE分级增加,PTX3,hsCRP和HbA1c水平也显著增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PTX3与UAER显著正相关(r=0.712,P=0.012);hsCRP水平与UAER存在正相关(r=0.661,P=0.023);HbA1c水平与UAER也存在正相关(r=0.631,P=0.0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TX3水平与UAER的相关性强于血渍hsCRP和HbA1c.结论 炎症指标PTX3,hsCRP和HbA1c的联合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的监测.
作者:朱增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非发酵菌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临床菌株,WHONET5.6分析软件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分离的1 137株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011年第一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3月共检出非发酵菌1 137株,占临床分离率的28%(1 137/4 04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54.5%(620株),鲍曼不动杆菌占37.6%(42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4.0%(45株).非发酵菌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其次为尿液和血液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的耐药率均>50%,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59.8%,庆大霉素68.8%,妥布霉素69.8%,左旋氧氟沙星69.5%,头孢吡肟75.3%和头孢他啶69.5%.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39.1%,庆大霉素18.9%,妥布霉素7.3%,左旋氧氟沙星21.4%,头孢吡肟39.8%和头孢他啶36.6%.2012年第一季度比2011年同季度的耐药情况严重,其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情况加重为明显.结论 非发酵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控制院内感染并指导临床经验用药,监测非发酵菌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刻不容缓.
作者:侯伟伟;肖倩茹;江涟;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年龄和性别对健康成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影响.方法 以西门子医疗诊断公司的INNOVANCE(R) D-Dimer和日本Sysmex公司的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了583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所得数据以SPSS10.0 统计软件包中有关处理方法加以处理分析.结果 血浆D-聚体总体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r=0.27,F=3.28,P<0.05);年长女性(>40岁)血浆D-二聚体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男性(t=2.24,P<0.01);年轻组(<40岁)的结果提示无性别差异(t=0.983,P>0.05);10岁年龄分层分析显示,男性50岁以下血浆D-二聚体基本保持稳定,而女性>40岁便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明显高于同龄男性(t=2.24,P<0.01).结论 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年长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闻平;俞晓丽;周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女童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学,为女童生殖道感染的治疗、防治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08年7月~2011年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因生殖道感染就诊的686例女童的阴道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结果 此686名女童淋球菌阳性34例,阳性率5.0%,沙眼衣原体阳性32例,阳性率4.7%,解脲支原体阳性102例,阳性率14.9%,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同时阳性7例,阳性率1.0%.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与沙眼衣原体、淋球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61.76,P<0.001).结论 西安地区女童生殖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可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祝撷英;王立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方法 收集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14例、体检中心正常人293例、其它疾病患者70例,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170测定其抗CCP抗体含量,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佳临界值为10.095 U/ml,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95.2%;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结论 当临界值为10.095 U/ml时,抗CCP抗体对RA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冰;钟树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开展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了解湖北省临床化学常规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为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07~2010年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的数据,从参加实验室的构成比、回报率;比对项目的不合格率、实验室间的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组织20次比对活动,参加实验室数分别为40,113,142和170个;平均回报率为78.9%,15个项目的全省数据平均变异系数在5%以内,93%的实验室SDI和CVI值满足要求.结论 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活动,可以督促实验室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为室间质评提供有益的补充,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水平,能为实验室间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平台.
作者:潘莉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细菌生物膜检测及耐药机制.方法 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痰液标本采用刚果红培养法,检测细菌生物膜形成,K-B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结果 检测到G+细菌中14株产生生物膜(阳性率58.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表皮葡萄球菌5株;G-细菌中10株产生生物膜(阳性率17.3%),其中普通变形杆菌6株,铜绿假单孢菌4株;产生生物膜的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明显较重,且高于无生物膜葡萄球菌(x2=4.03,P<0.05);有生物膜的铜绿假单孢菌/普通变形杆菌对哌拉西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明显比无生物膜的高(x2=6.43,P<0.05).结论 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实验室检查对COPD患者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有极大帮助.
作者:阿不都苏甫尔·米吉提;吐尔逊江·司拉木;田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