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乾国;王文雅;杨尧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 ADA)是心血管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复杂多变,极易被误诊,常因延误治疗而造成死亡.我们从1997年1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29例ADA,其中18例误诊,误诊率62%.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烯;孙安琼;夏小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实性和囊性腺瘤)、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囊肿等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碘131及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运用在这类病变,并由于其微创、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治鹏;李双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古人认为鱼胆有清热,明目作用.故民间相传用鱼胆治病时间已久,故中毒事故频发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心脏损害等致命的多脏器功能损害.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鱼胆中毒2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能;朱世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C肽变化.方法:对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测定,按不同年龄及病程分组.结果<60岁(非老年组)与≥60岁(老年组)单一空腹C肽水平有差异,而病程≥10年较病程<10年的,无论空腹或餐后2小时C肽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衰退.
作者:蒋成霞;曹春晓;张其兰;雷开键;詹云;华燕;夏立强;单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恶性肿瘤,目前仍然采用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由于深部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且部位深,在发现时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或病人的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以致放、化疗效果大受影响.目前肿瘤的冷冻治疗在国外已经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体表的肿瘤的治疗,还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体腔深部肿瘤的治疗,如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直肠肛管癌等.由于条件所限,多年来国内深部肿瘤的冷冻治疗技术进展缓慢,常规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为数不多,多处于试验阶段,有必要对其进展作一总结.
作者:陈姬;钱昆;李福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2004年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共49个膝关节(早期22例,28个关节;中期14例,21个关节)行滑膜切除术,其中38个膝关节使用双极射频对残留的滑膜进行清除和止血.术后给予正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治疗后头半年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44个关节得到了6个月的随访,38个关节得到1年的随访,33个关节得到2年的随访,17个关节得到3年的随访.结果:3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9%(40/44),术后1年为81.5%(31/38),术后2年为72.7%(24/33),术后3年为64.7%(10/17).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ESR和CRP较术前明显下降.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双极射频能够彻底清除滑膜,有利于减少关节血肿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庞显伦;肖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肿瘤转移扩散是肿瘤难于治疗、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扩散方式包括直接侵润、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几种.其中淋巴道转移是常见的方式.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主要指毛细淋巴管从已有的淋巴管上发芽生长.近年来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淋巴管生成与肿瘤淋巴道转移有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D,VEGF-C、-D)的活动能抑制肿瘤淋巴道转移.作者拟就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易成;王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某女,6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0小时入院,过去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7.5℃,呼吸22次/分,血压260/120mmHg,烦躁,高枕卧位,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唇无发绀,四肢震抖,心界不大,心率140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增强,双肺无罗音,腹软,无压缩,未扪及包块,无血管鸣.
作者:刘牧;于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氟醚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低血压用于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手术中效果.方法:选择32例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实验组给予异氟醚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低血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行控制性低血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相似,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异氟醚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低血压,无血压反跳和反射性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结论:异氟醚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低血压用于PDA结扎手术,降压安全、稳定、可靠,可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卫东;蒋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45例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均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对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偏曲的鼻中隔均一次获得彻底矫正,未出现鼻腔粘连、塌鼻、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其影像特点.方法:对59例患者进行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由3位医生分别进行读片(双盲法),分析其影像表现,以6壁段方式分别判断是否有左心室心肌肥厚、灌注异常等征象,有2位以上判断相同者为有效,并记录备用.结果: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像表现为灌注异常和节段性心肌肥厚,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本文47/59例患者呈现灌注异常,检出率为79.7%;37/59例患者呈现节段性心肌肥厚,检出率为62.7%;在37例节段性心肌肥厚者中有26例同时存在灌注异常,节段性心肌肥厚者并发灌注异常的发生率为70.3%.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常常表现为灌注异常和节段性心肌肥厚,具有多壁段、多病灶的特点,而这些表现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能力的改变有关.
作者:游金辉;吴小华;孙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是致敏个体的皮肤接触了变应原引起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致敏T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结合而活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导致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和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在ACD的发病机制中有多种免疫因素的参与,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PCR等技术可以检测ACD皮损处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成分,从而为ACD的发病机制提供直接的证据.
作者:陈妍;郭在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深部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可导致皮肤淋巴结和内脏致命性感染.随着HIV/AIDS发生率的增加,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也随之增多,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目前本病临床误诊率较高,我国近年已陆续有个案报道[1,2,3].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9月收治4例该病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白浪;刘焱斌;宗志勇;刘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和初步体会.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49~74岁.平均62.7岁).均在全麻常温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OPCAB术,人均远端吻合口3.0±0.9个.结果:全组1例死亡,其余恢复顺利,疗效满意.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194.7分钟,人均输血788.2ml,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改善.结论:OPCAB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蒙炜;石应康;张尔永;赁可;郭应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血清HBV 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样本和治疗后不同时间发生HBV DNA反跳时的血清样本中是否存在YMDD变异株.结果:40例发生血清HBV DNA反跳的HBeAg阳性CHB病人,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中均未检出YMDD变异株.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时发生HBV DNA反跳的6例病人,血清中也未检出YMDD变异(0/6);于治疗9个月时发生HBV DNA反跳的13例病人中有3例病人的血清检出YMDD变异(23.08%);于治疗12个月时发生HBV DNA反跳的21例病人中有18例病人的血清检出YMDD变异(85.71%);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反跳发生时间与YMDD变异呈正相关,治疗9个月以后发生的血清HBV DNA反跳主要是由YMDD变异所致.
作者:杨家红;雷学忠;刘丽;赵连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白芍总苷与萘丁美酮对老年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膝OA患者随机分为白芍总苷治疗组和萘丁美酮对照组各40例,对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患膝疼痛程度、关节压痛度、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及医、患双方对病情的评价等5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减轻,白芍总苷组在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方面与萘丁美酮组疗效相近(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白芍总苷对老年膝OA具有较好而稳定的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胥方元;杨南萍;谢其冰;干锦华;王忠明;江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51例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容易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增加围产儿死亡率,而母亲手术产率增高,术后切口感染率随之增加,产后病率也相应上升.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极其重要的信号,严重影响母婴安全.
作者:姜薇;张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3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40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清总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梅小平;曾跃;敬雪明;常茂华;李健;唐宁;谭赤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摘内检索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Jadad质量计分法评价文献质量,资料用统一的表格提取,采用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4篇,排除2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前列安栓肛内给药能减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并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排尿症状,其RR值及其95%CI分别为1.81(1.29,2.53)、1.36(1.14,1.62)及2.25(1.51,3.37),治疗的总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RR 2.36,95%CI(1.79,3.10),P<0.00001].结论:目前资料表明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本研究中纳入的RCT数目有限及样本量较小,结论的论证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必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韩平;魏强;石明;吴建臣;杨宇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盐酸纳洛酮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并比较病人的颅内压(ICP)和GCS评分,同时比较伤后6个月时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ICP低于照组(P<0.05);GC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ICP增高的幅度,缩短昏迷时间,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冯桥显;杨玉焕;张艳杰;郭付有;宋来君;游潮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