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平;安荣;丁雯;李彦魁;丁延平;张瑛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6.6%,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1.7%,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耗氧的功效。
作者:汤立洁;杨艳明;陈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解宣肺汤加减(炙麻黄、金银花、杏仁、川贝、前胡、炙杷叶、广木香、蒲公英、槟榔、黄芩、枳壳、甘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结论: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有寒热并治的功效。
作者:王艳;施左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是补土派创始人。《脾胃论》是东垣学说中理论集中的一部,是东垣学术思想之精髓部分。脾胃论学说认为饮食不节、情绪失常、劳役过度等因素易致脾胃受损,使正气衰弱,是多种疾病的诱因。对于发热的疾病,应分辨为“外感”或“内伤”,对正邪的辨证施治上应有明确的区别。在治疗方法上注重调理脾胃和补益元气,扶正驱邪,这对于内伤脾胃病的理论和后世临床指导与治法上均有贡献。此外,李东垣对制方用药研究上颇有发挥,尤其治疗上重视甘温补益、升阳益气等组方原则充分体现了李东垣的治疗思想,其中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脾胃病的核心方,不但在当时治疗脾胃之气受损而引起的“阴火炽盛”的某些发生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且后世医家沿用到至今,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方对当今临床一些脾胃虚弱性疾病上亦有卓越的疗效。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标志着脾胃学说的创立,本理论为补土派的学术之源,从而提升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诊断方法的指导思想,开辟了中医学认识、预防、治疗疾病的新途径与方法,在后世医学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李东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作者:刘浩;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穴位推拿治疗对中风中经络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治疗组进行康复治疗,并给予穴位推拿按摩。对照组只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6周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实施穴位推拿组的康复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康复后6周Fugl-Mey-er累加积分比较穴位按摩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穴位推拿按摩可有效改善偏瘫肢体麻木、疼痛,促使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恢复。
作者:邱娅;李瑞娟;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半夏厚朴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另对其中耳分泌物中胃蛋白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与反流性胃食管病有一定的关联,临床上二者同治有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痊愈。
作者:王挺;杨英;王锁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黄孟君教授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门诊学习。结论:泄泻三个关键因素为“湿”、“脾”、“肾”,病机发展规律来讲总体上遵循“湿盛”、“脾虚湿盛”、“脾肾阳虚”三个阶段,但对于暴泻者应当顾忌到患者的体质,尤其脾胃先天禀赋,而久泻者尤当辨清脏腑脾肾。
作者:周胜强;黄孟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整理1949~1978年间国内发表的《伤寒论》大柴胡汤的临床防治性文献,分析文章概况(发表时间及发布期刊)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面收集1949~1978年《伤寒论》大柴胡汤方的相关文献,辅以手工检索。给予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的等级标准和《<伤寒论>医学文献发表质量评分表》[1](简称《评分表》)分别对纳入的临床研究文献、个案经验文献进行评估。结果:纳入60篇,其中个案经验文献19篇(医案43则),临床研究文献41篇;个案文献均属于E级证据,仅一篇高质量文献,临床研究文献中C级证据1篇(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D级证据40篇。结论:纳入文献数量较少,年代分布较为集中,高质量医案文献数量较集中。临床研究文献集中探讨了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溃疡病穿孔、胆系感染、急性胰腺炎三种急腹症疾病。
作者:张纪宇(审校);宋俊生;高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联合小青龙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与相关机制。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都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青龙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咳嗽、咯痰和肺部啰音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分都明显下降,组间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ysLTs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值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孟鲁斯特联合小青龙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能提高疗效与缓解症状,其机制可能在于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
作者:孟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中药熏蒸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保持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通络中药熏蒸疗法,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量表( ADL )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P<0.05。结论:益气通络中药熏蒸法对脑梗塞恢复期具有益气活血,行气通络的功效。
作者:李晓红;范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针刺背俞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SOD、MDA的影响,为针刺背俞穴通过调控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常规西药组、针刺背俞穴组,每组15只,并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干预30d后检测SOD、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SOD含量明显较空白组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西药组及针刺背俞穴组SOD含量均较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DA含量明显较空白组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西药组及针刺背俞穴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疗法可以使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SOD含量增加,同时降低MDA含量,表明其可能是通过调控氧化与抗氧化平衡,从而保护胃黏膜。
作者:杨改琴;贾成文;张炳岐;左甲;贾松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西药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鼻炎康片治疗,比较各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结合雷火灸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德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灌肠对全麻下行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恢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大承气(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冲剂口服和灌肠保留治疗,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患者排气排便之前处于禁食状态)。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早,具有显著差异。肛门排气时间,食欲状况及腹胀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冲剂对于全麻下行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彦峰;韩永军;许延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6M V-X线照射,全程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CR+PR)分别为80.0%和78.2%,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0%及26.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毒性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出现Ⅰ~Ⅱ度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30.4%,两组比较 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未能提高近期疗效,但能抵抗因辐射而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保护骨髓,降低血液毒性。
作者:郭燕春;王旬果;陈少平;文鸣磊;郭海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失笑散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汤剂加味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大黄、金钱草、鸡内金、鸡苦胆)治疗30 d ,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本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疏肝利胆,健脾排石的功效。
作者:宋小地;卢娟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针刺方法,选取32例,病例均为初产妇,运用中医八纲辨证选穴治疗妊娠恶阻,主要选取:攒竹、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中脘、关元、天枢。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针刺治疗妊娠恶阻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有和胃降逆,温养胎气的功效。
作者:谢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同样的穴位处方、不同电针方法治疗100例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个,针刺后,A组屋翳与乳根、肩井与天宗分别为一组电极;B组中同名腧穴为一组电极。对照组C针刺后不带电,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次治疗30min ,1d1次。经前7d开始治疗,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优于B组。结论:电针方法不同可能通过不同的场磁效应影响针刺疗效。
作者:雷正权;牛晓梅;杨斌;高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优选欣生源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水提干膏得率及粗多糖含量,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佳的工艺参数。结果: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10倍量水,各提取1.5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便,制成成品质量稳定。
作者:许建强;董鲜红;冯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给予甲氨喋呤片10mg ,口服,1次/周;来氟米特片10mg ,口服,1d1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症候辨证选方用药,两组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患者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屈伸不利、晨僵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或 P<0.05);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及屈伸不利方面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其症状体征。
作者:姜小帆;李娟娥;衣蕾;董巧云;王颖;白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附强心方,连续治疗6周。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9.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附强心方可以进一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常文森;张康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7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照组72例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两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ALT (谷丙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HbeAg转阴情况及 HBV-DNA 转阴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有效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复制。
作者:李常彪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