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琼;郑关伦
目的 探讨动态P-V曲线监测指导全麻术后气管拔管的临床意义.方法 择期全麻恢复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动态监测P-V环,实时判断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A组当自主呼吸频率≥8次/min、PSV≤8cmH2O、潮气量≥6ml/kg、分钟通气量≥3L/min时,改为经气管导管内吸氧3L/min,观察3~5min如无缺氧表现,SpO2≥95%拔除气管导管.B组按传统方法拔除气管导管.用Ramsay改良评分判断患者的意识状况.记录气管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气管插管的感受.结果 拔管前后的相关并发症B组显著高于A组(P<0.01).拔管时血压、心率、呼吸改变B组较明显.拔管前对气管插管的感受,B组多数自述难以忍受,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拔管前后Ramsay评分A组多在4~5分,B组多在1~3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动态P-V曲线监测指导气管拔管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全麻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明全;曾永红;徐俊;郑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幼年性透明性纤维瘤病(JHF)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2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对其标本石蜡切片行AB及PAS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表现为皮肤包块,其中1例伴有双膝关节屈曲挛缩,均无牙龈肥大和溶骨性缺损.镜下肿瘤由无异型的瘤细胞和伊红均匀染色基质构成.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基质PAS强阳性,耐淀粉酶,AB染色阳性.结论 JHF是一种少见疾病,由能分泌透明蛋白样物质的细胞呈肿瘤性异常增生而引起,可表现皮肤包块,手术切除可复发,但不转移.需与其它某些软组织肿瘤鉴别.
作者:陈仕高;杨红;陈卉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在消化道间质瘤(GIST)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CD117、CD34、SMA、S-100、NSE的表达.结果 123例GIST中神经样分化73例,平滑肌样分化28例,双相分化17例,去分化5例.结论 应用免疫组化对消化道间质瘤进行组织分化的分析既方便又较准确,为临床提供较科学的诊断依据,有利于临床评估预后,是一种较为广泛应用的手段.
作者:金恒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早在1971年Combes首先描述了1例患者,该患者有持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症,其后发生膜性肾病,并在肾组织切片中发现了HBsAg,Combes认为HB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导致肾炎的发病[1].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二者关系的重视.目前乙肝病毒(HBV)感染已被认为与数种肾小球疾病有联系,包括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IgAN)[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国处于乙肝感染高流行区,同时IgA肾病是世界上较常见的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3].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HBV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本文就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安寒;张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经皮肾镜取石(PCNL)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用19.5F的小口径肾镜下行气压弹道和超声吸附取石治疗58例60侧肾铸型肾结石.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87min,结石处理时间69min,结石清除率88.3%;另外7例肾多发肾盏结石在与经皮通道相邻的肾盏内有直径<1.1cm的结石1~3颗残留,PCNL术后2周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随访1~10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PCN、小口径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超声吸附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善勤;赖建平;李兴斌;王学华;傅光学;万旭辉;李健;文小平;甘道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伴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6年来275例次肾移植患者,28例术后出现DGF,综合肾穿刺活检、移植肾彩超及临床情况而确定为DGF合并急性排斥反应13例,确定DGF合并急性排斥反应后即用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2例冲击治疗效果不佳,即使用ATG治疗,2例MP冲击治疗后血肌酐再度升高者,将环孢素A改为FK506.结果 诊断DGF合并急性排斥时,13例患者血肌酐水平在267~748μmol/L,均在治疗后8~15d降至<200μmol/L,随访3个月除1例患者于肾功能恢复正常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外,10例患者血肌酐正常,2例患者血肌酐在140~190μmol/L.结论 早期行移植肾穿刺活检非常重要,确诊后应减少肾毒性药物,使用MP冲击治疗,对MP冲击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用ATG、FK506,效果良好.
作者:陈卫国;王庆堂;邓超雄;周鹏;汪俊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在肾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行19例肾切除术.其中肾癌根治术1例,无功能肾和萎缩肾15例,肾结核3例.结果 18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因粘连重、出血影响手术视野而改行开放肾切除术.手术时间90~220min,平均170min,出血量30~150ml,平均100ml,均未输血.无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肾癌1例随访两年,无复发.其余病例随访3~16个月,其中3例有伤口痛,麻木感,半年后上述症状消失.3例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无复发.结论 经后腹膜行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望成为肾切除的主要方法.
作者:文小平;傅光华;陈善勤;赖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肺功能的测定,探讨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吸烟年限的吸烟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条件不吸烟者为对照.吸烟组75例,非吸烟组28例.肺功能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 随吸烟年限的增加,CV/VC%、CC/TLC%、V50、V25不断明显上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VC、EFV1%、MVV逐渐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吸烟对小气道损害明显,对大气道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并随吸烟年限的增加而加重.
作者:王伟民;王宾;范女;李瑞梅;赵美华;罗志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以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为靶基因,设计构建重组体,并对重组体进行鉴定,为下一步探索心肌纤维化的新途径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小发夹结构四条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两对双链,再克隆到载体PAVU6+27中构建重组体,转化入JM109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分析.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均提示FAK靶向RNA干扰重组体的构建成功.结论 FAK靶向RNA干扰重组体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利用该重组体沉默心脏成纤维细胞中FAK基因的表达,探索心肌纤维化机制打下基础.
作者:郝嘉;郭红;吕伟;肖颖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肌松剂并机械通气抢救破伤风合并呼吸窘迫的疗效.方法 对4例破伤风合并呼吸窘迫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治愈.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应用肌松剂并机械通气抢救破伤风合并呼吸窘迫疗效满意,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路钧;段炬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患者,男,69岁,因胸部下份疼痛2月,加重10d入院.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0~35cm处见溃疡型新生物,累及食管1/2,底覆浊苔,周边不规则,呈坎样,活检质脆.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CT示食管胸段管壁改变符合食管癌表现,内脏反位.心电图示右位心.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正常.肺功能检测示肺功能轻度受损.
作者:严孟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使用贺斯-平衡液为稀释液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D)对颅脑手术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30例颅脑手术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全麻诱导同时经肘正中静脉采血200~600ml(循环血量的10%~15%),同时经股静脉快速补充采血量2倍的稀释液:6%羟乙基淀粉(6%贺斯200/0.5,HES)150~400ml和乳酸林格液(平衡液)300~600ml,并于失血量>循环血量的20%或预计HCT<24%时予以回输.监测HR、MAP、CVP、SpO2、ST-T的变化;于ANHD前、ANHD后30min、术后1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电解质水平.结果 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所有患者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采血时出现心率上升(P>0.05)、CVP下降(P>0.05)、BP下降(P>0.05),SpO2无变化.电解质检测结果表明,在ANHD后K+、Na+、Ca2+均降低,Cl-轻度升高.结论 使用贺斯-平衡液为稀释剂的ANHD用于颅脑手术患者是安全的,但应注意对电解质K+、Na+、Cl-、Ca2+的影响,因颅脑手术常使用利尿剂,应注意利尿剂对电解质的影响,尤其是K+的降低,适当补充K+是必要的.
作者:欧珊;周乐顺;刘合年;冉茂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指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通过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均在全麻下经微导管予EDC或DCS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均取得成功.2例患者在术中出现较严重的颈内动脉痉挛,处理后缓解.其中1例术后继发脑梗死,经治疗,1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作者:章东映;刘春平;王跃华;吴文孝;李胜会;王玉泉;钱代会;谢晓东;王朝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多次注射等量外源性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rhEPO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是否具有剂量依赖性.方法 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SD)大鼠84只,按随机表随机平均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②缺氧缺血模型组;③rhEPO治疗1组;④rhEPO治疗2组.采用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rhEPO治疗1组于缺氧缺血完成后即刻腹腔内注射rhEPO 3000U/Kg1次,rhEPO治疗2组则于24h、48h各再重复1次,共3次;缺氧缺血组则于腹腔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手术后6h、24h、48h、72h取脑组织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坏死,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采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凋亡阳性细胞数.结果 ①缺氧缺血组细胞凋亡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hEPO治疗后,细胞凋亡减少,与缺氧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EPO治疗2组48h、72h的凋亡细胞较治疗1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PO通过减少新生大鼠脑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起神经保护作用.本实验尚不能证明rhEPO多次注射比单次注射具有更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谭玲;陈娟;廖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施行产科全麻,观察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有禁忌证、行剖宫产术患者32例,随机分成Ⅰ、Ⅱ两组,每组各16例.麻醉诱导插管Ⅰ组硫喷妥钠4~7mg/kg+氯胺酮0.5~1mg/kg+司可林1~2mg/kg.Ⅱ组瑞芬太尼1~1.5μg/kg+异丙酚1~1.5mg/kg+司可林1~2mg/kg.麻醉维持1%~2%氨氟醚吸入,0.08%司可林静脉滴注.胎儿娩出后Ⅰ组静脉加入芬太尼0.1~0.2mg,必要时间断静脉推注硫喷妥钠;Ⅱ组间断加入瑞芬太尼或/和异丙酚.记录术前胎儿心率、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手术10、20min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失血量、术毕至拔管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术中知晓.结果 Ⅰ组气管插管后HR、SBP、DBP均较术前增高,与术前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增长率分别为HR27%、SBP22%、DBP21%.Ⅰ组气管插管后HR、SBP、DBP较Ⅱ组高,与Ⅱ组比 P<0.01差异有显著性.Ⅰ组术毕到拔管时间较Ⅱ组显著延长(P<0.01).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剖宫产全麻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具有可行性,尤其是适合严重心血管合并症及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全麻是否常规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黄蔚;罗东;林雪梅;吕胜;李华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治疗的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治愈,5例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者放弃治疗,死亡3例.结论 新生儿帽状腱膜下血肿一经诊断,严密的观察及正确的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袁三英;熊英;周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与白细胞数量和种类的关系,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在体内的氧化机制,为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抗氧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随机收集临床心内科和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感染患者除外)的血脂水平测定结果,同时获得对应患者血常规的五分类计数资料.按照正常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上限(3.12mol/L)将患者分为高(55例)、低浓度(64例)两组,使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白细胞总数以及各分类计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高的患者白细胞总数(7.546±2.08)和分类计数中的中性粒细胞(5.141±1.46)显著高于低的患者(6.177±1.76;3.911±1.31),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高的患者分类计数中的单核细胞(0.387±0.119)显著低于低的患者(0.479±0.130),分类计数中的其它细胞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白细胞总数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密切相关.有趣的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单核细胞是显著降低的,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升高是白细胞总数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艳红;武军驻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43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行Ⅰ期或Ⅱ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1-0.8例(18.6%),0.5~0.9 28例(65.1%),0.3~0.4 7例(16.3%).3例发生一过性高眼压,7例发生创伤性前葡萄膜炎.43例均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结论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路径短,操作简单,作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补充,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补救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康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从血液标本中分离的感染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致病菌56株,并发真菌3株;G-杆菌占58.9%,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13株(39.4%),G+球菌占41.1%,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9株(39.1%).G-杆菌对美洛培南,头孢匹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对青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以及头孢噻肟耐药率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生素大都耐药.结论 抗生素滥用,导致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菌株增加是白血病患者细菌耐药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作者:刘志纯;魏锦;袁国华;周京国;刘剑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VAPRO 5520渗透压分析仪性能进行评价,判断其分析性能是否满足临床要求.方法 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及CAP认可要求,依照NCCLS EP5-A文件,分析VAPRO 552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用能力对比(PT)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按照NCCLS EP6-P文件评价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评价分析方法的低检测限;并对说明书的参考范围进行验证.结果 VAPRO 5520日内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0.78%和0.54%,日间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1.23%和1.25%.分析方法的能力比对结果合格;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0~1000.0mmol/kg,符合临床要求;分析方法提供的参考范围符合实验室需要;其它指标符合性能评价要求.结论 VAPRO 5520渗透压分析仪性能符合实验室性能标准.
作者:李贵星;高宝秀;宋昊岚;周君;黄俊;唐书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