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芳
目的:探讨术前彩超对于甲状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其中,66例(7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阳性且经查体诊断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46例(5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阴性而经彩超检查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并将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观察组46例(51侧)中45侧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术前彩超对于触诊误漏诊隐匿性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36.89%,诊断敏感性为88.24%;彩超所示淋巴结转移分区与病理分区基本一致。结论:术前彩超检查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并可准确定位转移淋巴结,提高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准确性。
作者:孙剑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 BIC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远期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BICE患儿27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出院随访12个月。结果:27例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惊厥持续时间均低于5分钟,25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身性发作。病程中先有呕吐、腹泻,12例伴一过性低热,惊厥发作后查血电解质肝功基本正常,血糖正常,尿酸升高20例,血气分析示轻微酸中毒,脑脊液检查10例均正常,脑CT或MRI检查20例均无明显异常,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15例,1次病程中惊厥平均1.52次,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痫治疗,随访3~12个月,复发2例,但无后遗症病例出现。结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以3天内发作多见,轮状病毒为致病原之一,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作者:朱红文;程琨;孙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鳞癌37例,腺癌12例,未分化癌3例,腺鳞癌1例。有21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不同表现的并发症。结果: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者4例,心律失常者2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5例,肺部感染6例,应激性溃疡1例,乳糜胸1例。术后1年生存率83.5%,3年生存率39.7%。结论:生理年龄和心肺功能是影响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介入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肝硬化门脉高血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断流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5.45%,对照组患者为12.7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血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勤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胸部大血管刃器伤的急诊抢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胸部大血管刃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早期诊断、控制出血以及修复损伤血管等临床急诊抢救治疗。结果:20例患者之中,死亡3例(15%),其余17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达85%。结论:胸部大血管刃器伤应给予早期诊断,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手术路径,控制出血等急救措施,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德洋;谢东方;宴万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左心衰竭患者108例,5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54例观察组加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的CO和L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2小时后的HR与MA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积极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急诊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各指标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脑梗死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恢复了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降低了血液的黏稠度,有效的扩张血管,消除自由基,提高血流速度,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患者的病情,缓解了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严庆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行鼻饲治疗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相关的预防护理经验。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昏迷的88例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各44例的2组,研究组44例行鼻饲治疗及鼻饲并发症预防护理,对照组44例行鼻饲治疗及基础护理,比较2组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并发症护理经验。结果:研究组腹泻、恶心/呕吐、胃潴留、血糖紊乱、脱水、误吸发生率分别为45.45%、29.55%、15.91%、9.09%、9.09%、2.27%,对照组分别为63.64%、65.91%、50.00%、59.09%、43.18%、27.27%,研究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病人常易发生的鼻饲并发症为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机制,降低发生率,保护患者健康。
作者:耿娟;李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需要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82例本院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0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 P<0.05),并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所花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 P<0.05),2组在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上差别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更加安全、经济,且创伤更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欣;吴瑶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伤残绝非是受伤造成的残,它的内涵很深,不能从字面解释,需不断学习,逐渐加深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伤残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我国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后,对伤残、残疾的预防、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等都有明确规定。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胸腔积液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267例肝移植患者病例,通过B超及x线检查胸腔积液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B超检查提示有213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占79.8%;x线检查提示有191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占71.5%,B超及x线检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胸腔积液主要发生于右侧。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显著(P<0.01)。各病种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B超与x线的检查诊断率相差不大;少数影响呼吸功能的胸腔积液患者需及时行穿刺插管抽液;术前临床合并疾病与胸腔积液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建斌;陈国勇;孙建军;魏思东;汤高枫;袁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发生相关性腹泻早期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对76例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的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常规组38例,发生腹泻15例,占39%,观察组38例,发生腹泻7例,占18%。结论:针对ICU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发生相关性腹泻的原因,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赵琼;张晓辉;贺小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临床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对68例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猝死病因。结果:经过分析68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扩张型心肌病。其中患者猝死发生时间60.29%集中在晚上。结论: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加强心源性猝死预防,尤其是晚上,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有效性。
作者:黎昌安;丁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116例,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58例产妇予口服给药,研究组58例产妇予直肠给药,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第3产程及宫缩恢复时间;用药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产妇治疗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第3产程及宫缩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比对照组27.59%低(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具有积极影响效果,利于产妇产后身体健康恢复。
作者:武海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8月来我院收治的10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TB法测定病原体对主要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06例患者中痰液细菌定量培养阳性者63例,阳性率为59.43%。共培养阳性菌株68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0.29%)、肺炎链球菌5株(7.35%);革兰氏阴性菌51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27.95%)、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14.72%)、大肠埃希菌8株(11.76%),鲍氏不动杆菌7株(10.29%)、流感嗜血杆菌4株(5.88%),阴沟肠杆菌3株(4.41%);真菌5株:白色念珠菌3株(4.41%),克柔假丝酵母菌2株(2.94%)。结论:AECOPD患者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占优,同时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应根据病原学、药敏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刘学英;滕军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撕裂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以来我院收治的5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在救治的过程中对5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手术,采用全内缝合法进行垂直缝合;对于半月板前角及前体部损伤者,采用可吸收缝线内外缝合法进行缝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根据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患者手术之后的评分为78~100分,平均评分为93.6±3.3分,手术之前的评分为40~61分,平均43.7±3.7分,手术之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手术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撕裂伤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松林;阿里木江·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对2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其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碧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微创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手术切口长度平均8.13±0.76cm,手术时间平均88.3±4.5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364±78 ml,术后切口引流量平均258±22ml,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术后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双下肢长度不等长等严重并发症,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不必要的软组织损伤和术中出血量,且手术切口小,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快,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好,患者临床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晖;马超;秦泗通;王涛;许永;那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中药酒浴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治疗的120例中医偏瘫患者,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8.9岁,病程6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8.9个月,合并症:合并冠心病55例,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高血压38例。中医分型:肝肾不足型25例,气虚血瘀型30例,肝阳上亢型26例,风痰阻络型39例,所有患者停止其他治疗方案,采用中药酒浴疗法。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74例,显效率为61.7%,有效36例,有效率为30.0%,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7%,其中肝肾不足型显效18例,显效率为72.0%,有效5例,有效率为20.0%,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气虚血瘀型显效19例,显效率为63.3%,有效10例,有效率为33.3%,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肝阳上亢型显效13例,显效率为50.0%,有效10例,有效率为38.5%,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11.5%,风痰阻络型显效24例,显效率为61.5%,有效11例,有效率为28.2%,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10.3%。结论:中药酒浴疗法对中风偏瘫康复疗效显著,向患者详细介绍中药酒浴制作、水煎的注意事项以及沐浴过程中的细节是护理的要点。
作者:宋春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重点探索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显著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并发症状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作者:张格铁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