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观察

常红兵

关键词:前列地尔, 黄芪注射液, 肾病综合征, 凝血酶原时间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黄芪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0)。2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及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联合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共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P<0.05),凝血酶原时间升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黄芪能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障碍,保护肾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环境对女军人月经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训练和生活对女军人的激素水平和月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地区2012年某部新入伍女军人64名,进行为期3个月的适应期,分别于适应期前、后对受试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期间月经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异常者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结果:所有受试者在卵泡期和黄体期,较适应期前相比其FSH、LH、E2和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月经期仅在E2水平方面较适应期前升高显著(P<0.05);月经量异常的发生比例高,其次为月经周期延长和停经,随着环境适应时间的延长,月经周期和规律性逐渐恢复,但月经量异常发生率仍较高。结论:高原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可对女军人性激素水平产生影响,但不会长久损害女性生殖健康,必要时可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邹宓;骆常清;杨建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低能量激光照射治疗牙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Nd:YAG低能量激光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仅采取牙龈刮治和根面平整( SRP)治疗;B组采用SRP+1次激光照射治疗;C组采用SRP+2次激光照射治疗。对3组治疗2、4、12周时患者的牙周袋深度( PD)和附着丧失( AL)进行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PD第2周出现显著减小,第4周时,3组患者AL出现明显改善,C组改善效果显著,其效果持续12周。结论:牙周炎治疗采用SRP配合高能量和低能量激光照射,能显著改善PD和AL,效果好于仅采用SRP治疗。

    作者:韩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手术安全核查单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10月、2012年1月~10月我院手术室安全管理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前后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安全核查单实施后,我院手术室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并且在手术核查准确执行率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管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振芳;李希莲;周怀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探讨以家庭作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为护理对象,并且对其全部患者共105位家属进行护理管理。主要通过指导家属学习糖尿病护理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家庭制定较具个性的糖尿病家庭护理方案。研究为期1年,1年内研究中保持跟踪随访,1年后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大部分患者及家庭成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生活方式趋于合理、科学,患者的生理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抑郁症患者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在心理疏导加用中药治疗,中药以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为基础方,根据症状进行辨证加减。结果:显效23例,有效47例,无效7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80%。治疗后4周、8周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抑郁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新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

    目的:总结报告50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共50例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其中抑郁型14例,兴奋型31例,混合型5例,对于发生POCD的老年患者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减少患者疼痛不适,并做好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汇报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结果:50例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后遗症产生,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老年POCD患者精心护理,做好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疼痛,加强营养支持及基础护理,使老年POCD患者可以尽早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树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氧瞬得可视喉镜在颈椎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氧瞬得可视喉镜在颈椎外伤患者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颈椎外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 A组)和可视喉镜组(组),每组15例。观察2组患者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同时记录给药前( T0)、给药后( T1)、插管即刻( T2)、插管后( T3)各时间点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插管时间;B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2)与B组比较,A组患者T2、T3时间点HR及MAP增加显著( P<0.05)。结论:可视喉镜用于颈椎外伤患者气管插管,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患者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作者:孙艳才;张云红;苑妍新;田春梅;高瑞英;盖赵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5月~2013年4年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风醒脑化痰方。结果:经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愈显率比西医对照组的愈显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延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治疗的87例由创伤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上选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分析亚低温对由于创伤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亚低温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良好,伤残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常规疗法)患者,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可明显降低颅内压,从而改善患者病情,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赵明媚;王晓彤;孙晓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儿惊风的针灸治疗与护理

    惊风是以四肢抽搐,口噤不开,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甚至出现神志不清为特征的症状,是儿科常见危症之一,又称“惊厥”,俗称“惊风”,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小儿高热、脑炎、脑膜炎、大脑发育不全、癫痫都可以出现惊风症状。2年来,我科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了41名小儿惊风的患儿,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儿年龄1~5岁,男19例,女22例,首次发病的13例,2次以上发病的28例。2治疗方法:⑴选穴。主穴:人中、印堂、合谷、太冲、中冲。配穴:外感时邪加风池外关,暴受惊恐者加神门内关,壮热者加大椎、十宣,头疼者加太阳、阳白,口噤不开加颊车、下关,四肢抽搐加内关、阳陵泉。⑵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碘伏、棉签、针盒内盛0.5、1.5寸毫针、三棱针,消毒后备用。⑶操作步骤。毫针刺,用泻法。人中、印堂、太冲、中冲、行捻转之泻法,合谷行捻转提插泻法,十宣、大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⑷优缺点比较。止痉药物对呼吸、循环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而针刺疗法2~4分钟见效,止惊迅速、方便,毒副作用小。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的应用。方法:对49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选择适宜吻合血管,结合术后情况,评价术前超声。结果:4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42例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6例出现并发症,1例造瘘失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条件选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樊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心理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2组疗效。并在出院后随访2个月评定化疗的依从性。结果:在治疗8周末,心理干预护理组患者HAMD-17、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个月随访的化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依从性。

    作者:杨利琴;职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危险因素,并对相关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0例,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所有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对比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8.3%;患者自身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原发病是影响手术感染的重要因素;医疗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康复环境均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应针对影响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从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因素方面实施有效控制,以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振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急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非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3年12月就诊我院普外科治疗的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非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发病在3周内的患者共4例,病灶主要集中在胰腺头、尾部,周围组织有坏死且胰床与周围肠系膜有粘连,但没有感染表现;发病时间在3~4周的患者10例,可见胰腺组织坏死,且表现为灰白色或紫色,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发病时间超过5周的患者5例,病灶组织已经分离,周围组织坏死病出现液化现象。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及时处理度过全身炎症期后,发病3周内病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术中要避免出血,发病3~4周患者宜行手术治疗;发病超过5周,病灶可能合并感染,需严格控制感染。

    作者:张明飞;寇玮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健康教育和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满意度表分别对2组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比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8%(45/46),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6%(3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4,P<0.05)。结论:在治疗中,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麦苗金;庞晓宇;陈珍佗;李彩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75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持续腰大池引流。观察2组患者脑积水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脑积水患者共2例,发生率为5.2%;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脑积水患者共9例,发生率为24.3%;观察组患者发生脑积水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预后评定,观察组患者中良好预后共28例,占73.6%;对照组良好预后共19例,占51.3%;观察组良好预后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苑来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安痛定的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对使用安痛定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ADR)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0年~2013年以来我院患者中使用安痛定后发生不良反应( ADR)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安痛定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复杂且呈多样性,涉及皮肤及其相关部分、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骨骼、血液、肌肉、免疫、泌尿等诸多器官系统,其中以过敏性休克、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损害居多。结论:安痛定会引起重度不良反应,有潜在的危害性,应该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注意,临床应用时需提高警惕,时刻观察患者反应。

    作者:梁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出血灶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出血灶的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临床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成人患者进行头部SWI扫描,将脑分为九区,按分区的不同统计检出的出血灶数目,分析应用SWI所检出的出血灶数目与GCS分组间以及昏迷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应用SWI所检出的DAI患者的出血灶的数目,对成人DAI患者研究结果示,除小脑外,其他脑分区出血灶数与GCS有相关性;除小脑及丘脑外,其他脑分区出血灶数与昏迷时间有相关性。结论: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出血灶检出与GCS及昏迷时间相关性,可为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作者:安定;戴建平;艾林;李少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成人正畸矫治特点与具体方法

    近年来口腔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及多学科的联合治疗,使这些成人患者的要求得以实现。成人正畸已逐渐被广大正畸医生所接受,成人正畸病例在临床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加。成人正畸分为综合性正畸、辅助性正畸和正颌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是三维立体的治疗,包括前后向、左右向、垂直向的骨骼、牙齿和软组织畸形的综合因素考虑。同时还有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考虑。因而针对每位患者,会有不同的诊断治疗。

    作者:曲大利;姜群;孙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三阶梯止痛治疗在肿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3阶梯止痛治疗在肿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镇痛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情况(包括疼痛缓解度、镇痛有效率、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镇痛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6.67%,止痛起效时间为23.47±4.31分钟,镇痛持续时间为15.54±3.42小时,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蟾镇痛膏配合3阶梯止痛药物治疗可以迅速镇痛,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延琥;栾文强;李兴坤;朱晓静;董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