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李广起;孙艳峰;赵靓;赵伟珠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s)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205例开腹手术术后检出病原菌阳性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多种 MDROs 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结果在送检的标本中共培养出205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39株占67.8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18.54%和13.66%;革兰阴性菌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及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MDROs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普遍较低,革兰阳性菌 MRSA 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结论开腹手术术后 MDROs 感染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丁志兰;刘波;张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一定时期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病原菌检出及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与病历管理 his 系统、微生物 Lis 系统等联网,对2012年8月14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各病区医院感染兼职医师负责该病区患者调查,调查的住院患者逐一在信息系统填写个案调查表,再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审核,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1450例,实际调查1450例,实查率为100.0%;医院感染40例、43例次,现患率2.8%、例次感染率为3.0%;感染率高的科室为儿科,占6.5%;感染部位前3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分别占51.2%、18.6%、16.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0%,治疗性用药送检率为40.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1%,其中治疗性用药占59.7%,预防性用药占32.0%,治疗加预防性用药占8.2%。结论现患率调查真实地发现了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和人群,应针对性加强目标性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应合理。
作者:王丽丽;季桂喜;赵方;赵丽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0例复杂性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程计算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00例复杂性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例,感染率5.17%;医院感染主要部位为手术切口11例占35.5%,其次为呼吸系统8例占25.8%;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46.8%,革兰阴性菌19株占40.4%,真菌6株占12.8%;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菌则对头孢唑林、庆大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呈现较强的耐药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卧床时间>5 d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复杂性骨折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采取措施控制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王世华;潘娟;刘桂花;王晓青;刘月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集的2401份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病原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采用 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01份尿液标本检出病原菌638株,阳性检出率为26.6%;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52株占70.8%,革兰阳性菌159株占24.9%,真菌27株占4.3%;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49.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 G 、红霉素普遍耐药,耐药率均>65.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重视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叶昶;刘小兵;祝存海;宋勇波;王进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患者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35例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并纳入25名细胞学正常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组织活检的石蜡切片进行原位杂交 HPV16/18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 HPV16/18感染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患者 HPV16/18‐DNA 阳性率为3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宫颈鳞癌患者的 HPV16/18‐DNA 阳性率高为54.5%,均高于 CINⅠ、Ⅱ及 CIN Ⅲ患者的18.2%及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病变与 HPV16/18感染有显著性相关性,HPV16/18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程鹏;宋亮;程琳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的3种呼吸机螺纹管的清洗消毒方法对其消毒干燥后保存时效期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探究有效方法,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6月重复使用的不同类型相同长度呼吸机螺纹管分3组:A 组95%乙醇浸泡消毒冲洗自然干燥法、B 组烘干箱烘干法、C 组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干燥法,保存5、10、15、20、25、30 d ,每个时间段各105根螺纹管,分别进行螺纹管内采样细菌学检测,选取阳性率和合格率作为分析标准。结果重复使用的吸机螺纹管消毒后 A 组保存6个时间段样本均有细菌生长,B 组20、25、30 d 出现阳性,C 组仅30d 为阳性;5、10、15、20、25、30 d 检测合格率,A 组分别为94.29%、83.81%、75.24%、60.00%、43.81%、31.43%;B 组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5.23%、91.43%、83.81%;C 组分别为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8.10%。结论95%乙醇冲洗干燥法保存的呼吸机螺纹管时效期<5 d ,烘干箱烘干法保存时间为>15 d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干燥法保存的呼吸机螺纹管时效期可以达到25 d ,且长期保存效果优于95%乙醇浸泡消毒冲洗自然干燥法和烘干箱烘干法。
作者:杨淑革;袁景茹;郭凤仙;罗冬平;姜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的708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 ATB New 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70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1%,大肠埃希菌居所有病原菌的首位,占31.5%;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产 ESBLs 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仍保持敏感,耐药率均<4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90.0%,对利奈唑胺、米诺环素、夫西地酸、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2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呈现多样性且耐药性较高,加强对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彩萍;周茂亮;胡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收入的2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中段尿作为试验样本,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以及尿液培养对患者送检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250份样本中阳性159份,阳性率63.6%;尿液培养结果显示,250份样本中阳性157份,阳性率62.8%,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检验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96.9%,阴性标本符合率为97.8%,两种方法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测定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的一致性很高,证明了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在尿路感染的诊断中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启明;张宏杰;张任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因感染导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资料,以保护肾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4月医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肾病伴 AKI 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糖尿病肾病,病程3~17年;对其发生感染、病因、预后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83例 AKI 患者中有51例为感染患者,占61.4%,均为肾前性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 AKI 1、2、3期分别占14.5%、44.6%、41.0%;59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 ,占71.7%;67例患者24 h 尿白蛋白定量>150 mg/24 h ,占80.7%;接受透析治疗27例,占32.5%;住院期间死亡16例,病死率19.3%;出院后维持性血液透析23例,占27.7%。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 AKI 的首要因素,药物也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 AKI 的重要因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伴有感染及使用高危药物前,应充分评估肾脏功能,及时采取对策。
作者:张旭环;方辉;王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转移与感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3例干细胞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复发转移的时间分为早期复发组38例和非早期复发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肝炎状态、术中肿瘤进行记录,采取 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抗‐HBc 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因素和肿瘤因素,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抗‐HBc 的阴阳性情况。结果早期复发组与非早期复发组患者的肝硬化以及 ALT 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肝硬化程度为阳性的患者占81.58%,明显多于非早期复发组肝硬化程度为阳性患者的54.29%,ALT ≥80 U /L 的早期复发组患者占47.37%,显著多于非早期复发组患者的17.14%;早期复发组与非早期复发组患者的微血管侵犯以及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肿瘤直径≥5 cm 的早期复发组占81.58%,明显高于非早期复发组的34.29%,有微血管侵犯的患者早期复发组占34.21%,显著高于非早期复发组的5.71%。结论肝细胞性肝癌早期复发转移危险因素有多种不同样,尤其是 HBc 作为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为此需要在术后对患者保持密切的随访,提高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禹康;张韬;彭小萍;张跃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急性肺栓塞的病原学及临床治疗措施,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23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急性肺栓塞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诊治与患者预后。结果23例患者入院时 X 线片均有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痰液标本共分离出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75.86%,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真菌1株占3.45%;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均为0,对头孢哌酮、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6.36%、95.45%;革兰阳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低,均为0,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3.33%、83.33%、100.00%;经积极治疗后,两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较良好。结论老年肺部感染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应根据病原学检验结果及早采取抗菌治疗方案,同时进行溶栓、抗凝为主的治疗。
作者:韩芳;安学东;张伟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医院感染率、病原菌特征;探讨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有1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9%;其中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分别占58.4%、25.0%、8.3%及8.3%;共分离出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58.9%,革兰阳性菌15株占38.5%,真菌感染1株占2.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机械通气时间>5 d 、抗菌药物使用>7次、心脏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存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30 d 患儿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性菌;年龄、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蓝莹;曾小燕;蒋晓梅;宋敏;姜琳;陈洋;蔡小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达到早期预防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63例尿毒症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接受治疗的50例无肺部感染的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清肌酐含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感染严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C‐反应蛋白及血清肌酐迅速上升,住院时间较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感染率也随之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减弱、营养状况不良和住院时间过长等,是引起尿毒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早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卢蓉;刘俊峰;金威;周国勇;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影像学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及感染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32例疑似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及髋关节置换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X 线、CT 诊断,以术中所见、术后病理、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3种方法检查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相关的诊断学评价指标。结果术中所见共诊断24例假体松动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发现22例假体松动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385,P=0.028;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诊断感染患者21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20例,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390,P=0.027;放射性核素骨显像、X 线、CT 检查共发现24例假体松动患者,与术中所见结果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667,P<0.01;放射性核素骨显像、X 线、CT 检查共发现22例感染患者,与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诊断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验为 Kappa 值=0.646,P<0.01。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影像学手段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及感染,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者:胡斌;黄诚;王锦锋;曹晓征;成莉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食管癌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以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 SSI 发生。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1-12月食管癌手术患者填写统一表格,并通过现场查看手术切口、病原学检查、调阅相关病历、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 SSI 发生情况。结果2013年1-12月共监测食管癌手术患者318例,发生 SSI 9例,感染率为2.83%;手术危险指数(NNIS)主要集中在0分与1分,手术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19%、4.54%;主刀医师甲、乙、丙、丁、戊经过 NNIS 校正后,手术患者感染率分别为9.38%、41.70%、19.68%、0、0(χ2=51.88,P<0.01);感染部位以器官腔隙为主,占66.67%;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100.00%,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6.9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越临近手术开始时间感染率越低,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者感染率高于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者,延长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时间并不能减少 SSI 的发生。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 SSI 的发生率。
作者:龚光明;徐俊炜;孙丽;周红芳;吴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与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后,从2013年8月8日0∶00-24∶00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调查表,再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当日全院住院患者798例,实查798例,实查率为100.00%;发生医院感染1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8%,社区感染227例,现患率为28.45%;感染部位居前3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血液及泌尿道感染,分别占68.42%、15.79%及10.53%;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为神经重症科、重症医学科及神经外科,分别占25.00%、20.83%及8.3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35%,其中治疗用药占67.08%、预防用药占21.74%、治疗加预防用药占11.18%,治疗用药送检率74.54%。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趋于规范,今后应加大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专项监控,力争降低高发科室医院感染率。
作者:尚秀娟;史素丽;程爱斌;穆树敏;李素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病原学特征与生存状况,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10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年龄>6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感染性内膜炎老年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的病变位置左心82例占82.0%、右心5例占5.0%、左右心均出现病变的患者7例占7.0%,不明确病变位置的6例占6.0%;100例患者中伴有心脏基础疾病41例占41.0%;动脉血培养呈阳性47例占47.0%,检出病原菌47株,以酿脓链球菌为主24株占51.0%;医院感染、血红蛋白<90 g /L 是影响老年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生存的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酿脓链球菌,应预防控制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保护性因素。
作者:宋艳玲;麦华德;顾申红;李丽娟;昌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2012-2013年医院感染特点和高危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分析医院2012-2013年医院感染的易感科室、人群、部位等相关因素,进行连续性监测,寻找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措施;比较采取相应医院管理控制措施前(2012年)后(2013年)的医院感染率的变化,采用 SPSS16.0软件统计数据。结果2012-2013年监测住院患者27598例,其中2012年13564例、2013年14034例,发生医院感染共879例,感染率为3.19%,其中2012年感染率为3.82%、2013年感染率为2.57%,2013年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为 ICU 为28.7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检出多,占81.55%。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及时筛查高危感染人群,及早有效干预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邵晓红;韩德辉;栾颖;许桂红;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院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4年3月住院的9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87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其脑脊液标本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A 、Ig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IgA 、IgG 阳性率,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对照组男性、女性 IgG 阳性率分别为48.78%、52.17%,对照组男性、女性 IgA 阳性率分别为21.95%、17.39%,两组患者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IgA 阳性率64.21%显著高于对照组 IgA 阳性率26.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IgG 阳性率67.37%,显著高于对照组 IgG 阳性率3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男性、女性IgA 阳性率分别为60.47%、6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男性、女性 IgG 阳性率分别为67.44%、6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发生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肺炎衣原体指标 IgA 、IgG 有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许晓辉;马聪敏;韩月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采用 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腹水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70.8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20.49%,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14株占8.7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治疗后,显效41例、好转51例、无效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2.59%。结论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应进行腹水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红玲;瞿婷婷;李世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