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闫桂虹;张培红;程慧玲;郭江雪

关键词:脊柱, 医院感染, 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脊柱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7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2例、314例次,医院感染率6.95%、例次感染率7.74%;不同原发疾病中骨折脱位、退行性改变的感染率为11.80%、5.22%;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分别占35.67%、30.57%、14.01%;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截瘫程度、手术及侵入性操作有关(P<0.01).结论 针对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减少医院感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2月医院老年临床医学部呼吸内科诊断为VAP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老年VAP患者检出病原菌40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各分离出17、8、8株,分别占42.5%、20.0%、20.0%;40例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15例、进步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5.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VAP患者有效且安全.

    作者:赵丽敏;马利军;吴纪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二级护士站应用于针刺伤防护的可行性研究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以针刺伤为常见,在发生的部门中以普通病房多,发生的人群分布中,护士所占的比例高,发生的主要环节为拔针及拔针后放置不当.本研究旨在为普通病区护士针刺伤防护提供可操作性的条件、工具和方法,确保用物及时分类处置,减少针刺伤.

    作者:韩艳萍;姚红梅;周红波;石兆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机采血小板护理风险是指采血护士从献血者招募登记、血液采集、到献血后服务的整个环节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机采血小板护理风险或隐患一旦发展成为事故,给献血者带来损失,而采血护士也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笔者通过对中心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的过程中出现的机采异常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修订和完善机采血小板过程管理制度和细则提供依据.

    作者:张杰;周倩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种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表面硬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3种消毒方法对口腔石膏模型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圆柱体金属模具,硅橡胶取模,分别灌注熟石膏、硬石膏和超硬石膏模型,分别用3种消毒方法对其消毒,包括微波加热、高温高压及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测定其表面硬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波加热及紫外线照射对3种石膏模型消毒后,表面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温高压消毒处理后的熟石膏组、硬石膏组、超硬石膏组的表面硬度分别为(3.70±0.25)、(4.46±0.30)、(4.93±0.85)Pa,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微波加热及紫外线照射对石膏模型消毒后,在表面硬度方面对模型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明国;吴世莲;陆林侦;查光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供应室设备现状与配置建议

    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工作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医源性传播,保障医疗安全,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人员、建筑、设备设施、耗材、清洗消毒灭菌技术以及效果监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设备设施在供应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沈惠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右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腹腔脓肿迁延不愈1例报道

    1 病例患者,女性,29岁,车祸致气胸及肝脏破裂,当地医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右肝叶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39.1℃,腹腔引流管引出脓性液约30 ml/d,抗炎治疗至术后第30天,仍有发热.以右肝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收住我院.

    作者:闫俊凤;刘波;苗仲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亲缘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4所分院临床分离的7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性、主要耐药机制和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β-内酰胺酶GES、KPC、IMP-1、IMP-9 、VIM-1 、VIM-2、SIM、SPM、GIM、AIM、NDM、KHM、DHA、PDC、OXA-40、OXA-23等18种基因,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 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MP-9、PDC、oprD2、intⅠ1基因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0.8%、98.6%、86.1%、100.0%,KPC、IMP-1、VIM-2、DHA基因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8%、9.7%、13.9%、18.1%,GES、VIM-1、SIM、SPM、GIM、AIM、NDM、KHM、OXA- 40、OXA- 23基因均为阴性;72株铜绿假单胞菌有52株产金属酶;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株铜绿假单胞菌可分3群,每群均存在克隆传播.结论 产生金属酶是7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多基因聚类分析法对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茶;林冬玲;张妮;袁慧;张伟铮;鄂顺梅;屈平华;肖倩;黄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HBV-DNA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HBV-DNA阴性(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转阴性慢乙型肝炎患者60例,分为A组30例(继续拉米夫定治疗)、B组30例(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动态观查患者血清HBV-DNA、HBeAg/HBeAb、肝功能和病毒变异.结果 A组HBV-DNA 阴性率在48、96、144周时分别为90.0%、83.3%、73.3%;B组分别为93.3%、86.7%、76.7%,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HBeAg阴转率或(和)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相似,ALT复常率也相似;A组有4例出现YMDD变异,B组无YMDD变异,仅有1例针对ADF耐药的基因位点变异.结论 对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转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或用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均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作者:万学发;吕青青;王莉;万秭新;毛卫华;叶平胜;张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10年1-12月妇科702例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3.6d,其中用药>3d者占94.3%,抗菌药物使用前3位是头孢噻肟、替硝唑、阿米卡星;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63.5%、35.5%,无三联用药.结论 基层医院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起点高、选药不恰当、使用频率高、术后用药时间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亟待解决.

    作者:雷东兰;李慧柳;卫奕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直接免疫荧光法对住院患儿肺炎衣原体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诊断住院患儿呼吸道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方法.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婴幼儿鼻咽部分泌物肺炎衣原体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1022例婴幼儿中有82例肺炎衣原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02%,其中男62例,阳性率为9.23%,女20例,阳性率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从年龄分布情况看,12~24月的婴幼儿感染率高,达14.77%;4-6月为肺炎衣原体的高发季节,检出阳性率为12.74%.结论 肺炎衣原体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可以直接、快速对其进行诊断.

    作者:胡芙蓉;郭燕君;苗正友;徐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隔离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多药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医院内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的重要性不亚于特殊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隔离.通过对各种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督导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对策.

    作者:李万兰;郭晨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门诊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

    门诊是患者流动量大,病种复杂,极易造成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及其他健康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门诊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王子昱;沈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氟氧头孢治疗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观察

    自2008年以来,对重型颅脑创伤和大型择期手术的住院患者应用氟氧头孢抗感染治疗248例,收到较满意效果,观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8年3月开始应用氟氧头孢治疗共248例,其中重型颅脑外伤135例,脑肿瘤89例,脑出血24例.

    作者:孙继勇;罗晓云;耿跃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评估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1年4月527例入住成人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数据,采用渐进式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告知、提醒、督导,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反馈.结果 干预期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明显的提高;干预期间的医院感染率为18.3%,低于干预前的22.0%及干预后的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变化均不显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明显(x2=9.267,P=0.010);干预期间鲍氏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明显,鲍氏不动杆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时的插管天数较干预前后有所延长(t=-2.808,P=0.013).结论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但干预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在今后手卫生干预研究中,仍有待于探索长效的多模式手卫生干预措施.

    作者:程莉莉;张秀月;臧彬;李国福;于晓江;赵鹤;张丹晔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构成及其特征.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37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统计性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0%,脑积水分流术感染率为14.8%,居首位;前3位感染好发部位为肺部、颅内及切口,分别占40.5%、27.0%、21.1%,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以肺部、颅内及切口为主要部位,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得耐药菌株有日益增多趋势.

    作者:朱宏伟;师蔚;王占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姜黄素衍生物FM04体外抗淋菌的效果与机制

    目的 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4体外抗淋菌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应用K-B法检测40株淋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煮沸法提取菌株DNA,随机抽取增其中22株PCR扩TEM、tetM、erm和mefA基因;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初步判断FM04是否有抗菌作用,作用结果结合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分析FM04体外抗淋菌作用可能的机制.结果 淋菌的敏感性测定显示多药耐药现象明显;TEM、tetM的检出率均为77.3%,未检出erm和mefA 基因;FM04对8株淋菌的抑菌环直径均为10~1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姜黄素衍生物FM04具有体外抗淋菌作用,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前景;未发现其作用机制与淋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有关系.

    作者:孙各琴;张秀明;朱涛;徐全中;卢兰芬;吴秀娟;冯雪琴;王结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009-2010年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所有标本严格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NC31复合板完成.结果 2009-2010年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942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2.7%、11.7%、15.8%、14.9%;前3种细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后者对该药耐药率>65.0%.结论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且耐药性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琳;童小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骨科手术铺治疗巾的误区

    我院曾经有两名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在院感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中,患者均无任何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同期洁净手术间监测合格,外来植入物由中心供应室接收后清洗、灭菌,灭菌器运行正常,生物指示剂合格.追溯术前准备、术中无菌操作和术后无菌操作环节,分析后发现手术铺巾中有一个传统的错误.

    作者:李运萍;董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化痰、扩张气道及营养支持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分别为(7.72±2.68)×109/L、(11.52±2.85)×109/L(t=6.0689),C-反应蛋白分别为(25.49±6.81)、(41.75±7.65)mg/L(t=9.9263),降钙素原分别为(0.56±0.24)、(0.87±0.32)ng/ml (t=4.8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总清除率达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085,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推荐用药.

    作者:孙广信;赵美英;翟建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30例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监测对策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0例、340例次,感染率为0.98%、例次感染率为1.01%;科室之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前3位的为下呼吸道、术后切口、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50.00%、14.71%、8.63%,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47%;住院时间<15 d与>15 d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0例感染病例大部分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周晓平;罗腾达;谭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