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7768
  • 国内刊号:45-1347/R
  • 影响因子:0.90
  • 创刊:200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3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内科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配合用体位性的引流排出痰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PaO2/FO2以及致病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菁;甄国粹;赖其廷;温业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穴位艾灸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艾灸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对照组口服胃复安或多潘立酮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艾灸可改善胃肠功能、增进食欲,保证营养支持,很好地配合抗结核治疗.

    作者:吕露;曾慧频;钟艳华;张敏;陈敬捷;唐平;覃勇新;曾新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功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功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2例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即常规给予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多功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Glasgow昏迷评分、RR、SPO2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88%(32/3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88%(23/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功能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气管插管治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

    作者:陆红梅;朱春燕;包守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LVESD及LVEDD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平均为(269.52±126.68)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1.05±120.65)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6.7%,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药物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心功能,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浴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浴联合穴位按摩法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和医疗价值.方法 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药浴-按摩组(以下简称药浴组)45例,蓝光光疗组(以下简称光疗组)45例,药浴组给予由中药柴胡、茵陈、栀子、大黄、丹参等煎煮而成的汤药药浴配合按摩内关、足三里、肝腧、胆腧等穴位进行干预治疗;光疗组给予常规蓝光照射加口服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药物进行治疗.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天分别检测各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定时检测面颊、躯干、四肢经皮胆红素水平(3次/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半衰期(干预后胆红素浓度衰减一半所需的时间)、黄疸复发率以及新生儿健康指数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疗组血清胆红素半衰期明显短于药浴组(P<0.05);干预6d后,两组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周后,药浴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光疗组(P<0.05);新生儿健康指数(≥11分为正常,6~10分为欠佳,≤5分为差)光疗组为10.46分,药浴组为12.89分.结论 中药药浴配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不仅能很好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健康指数、降低黄疸复发率,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刘小勤;张立环;李向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急诊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及PaO2、PaCO2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00±1.50)d和(21.00±1.00)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诊治疗总有效率达94.44%,高于对照组(69.44%),失败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及PaO2、PaCO2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且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柏星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4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A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的A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使用缬沙坦治疗的B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能有效抑制患者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醋酸奥曲肽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0 μg醋酸奥曲肽静脉注射后,再以25μg/h的速率静脉滴注奥曲肽,持续静脉滴注72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普萘洛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血压稳定3d时使用彩色超声仪测定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门静脉血流量(552±56) mL/min、脾静脉血流量(285±55) mL/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门静脉血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醋酸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覃永旗;彭云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口腔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用5%碳酸氢钠强化口腔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口腔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5%碳酸氢钠,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干预前后测定口腔pH值,检测观察口臭、溃疡、真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pH值较干预前改善(P<0.05),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口臭和真菌感染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5%碳酸氢钠强化口腔护理可有效纠正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偏酸性的口腔pH值,并能够减少口腔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红黎;赖若云;胡恕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2例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16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16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LVESD及LVEDD均比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运动功能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观察组)32例及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后3、6、12个月的运动发育指数(PDI)及平均智能发育指数(MDI).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3、6、12个月后的PD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MD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亚珠;贾少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肺癌脑转移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放疗,观察组给予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转移灶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全身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景胜;吴昱治;陈光;钟海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枸橼酸铋钾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1例,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及枸橼酸铋钾等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等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必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黛力新在女性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黛力新对女性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女性更年期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雷贝拉唑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黛力新),每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汉密尔顿评分,并与更年期健康女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汉密尔顿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汉密尔顿评分与更年期健康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女性更年期FD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黛力新,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灿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以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尿α1-MG、m-Alb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Cr明显降低,两组患者GFR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Cr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效果好,对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两药联合使用能更好地保护患者肾功能,延缓肾脏损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兰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RR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进行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方法进行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乳酸水平、C-反应蛋白、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降低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RRT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彭怀力;符少平;曹枫;陈荣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套管装置在重症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的双套管装置在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67例,按发生腹泻的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双套管装置与造口袋连接,并用温开水冲洗及负压吸引;对照组32例,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大便漏出情况、护理用品成本、每日护理时数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大便漏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每日护理消耗成本、护理时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套管装置联合温开水冲洗及负压吸引,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邓翠娥;吴曙粤;胡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氢氯噻嗪片用于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110例Ⅱ、Ⅲ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55例)和氢氯噻嗪组(55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早上1次,厄贝沙坦片150 mg,早上1次;氢氯噻嗪组给予氢氯噻嗪片25 mg,早上1次,厄贝沙坦片150 mg,早上1次,观察纳入时和治疗14 d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比氢氯噻嗪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408,P=0.016).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氢氯噻嗪片均能降低Ⅱ、Ⅲ级老年高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氢氯噻嗪片作用持续时间长,起效快,降压平稳,容易达标.

    作者:林宇彪;宁观林;吴一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78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细胞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学特征.方法 对278例AIDS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贫血、CD4+T淋巴细胞<200 个/μL、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的发生率依次是90.2%、84.5%、41.0%、38.4%、10.0%,贫血患者中正细胞性贫血和类型不明确的贫血分别占40.0%、32.6%.结论 贫血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是AIDS患者外周血重要的细胞学特征,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性质以正细胞贫血多见.

    作者:韦善求;苏国生;罗晓璐;苏汉珍;黄婉虹;袁春;罗顺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个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目的 探讨2个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家系的临床表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1BA(platelet glycoprotein Ib alpha,GP Ⅰ b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第28个外显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基因变异情况.探索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4例临床诊断为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全基因组DNA提取,参照CCDS数据库人类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对GP1BA、vWF28、ADAMTS13基因进行PCR扩增后采用凝胶电泳观察产物是否合格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在一个家系中发现GP1BA基因G1206A (F429K)突变位点,同时检出一父子存在39个碱基缺失但不是VNTR序列,且发现该患儿母亲GP1BA存在VNTR B/C杂合子.检测到vWF 28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D1472H)、T4891C(SNP位点);2个家系的ADAMTS13基因均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1)在vWF28上发现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 (D1472H)、T4891C(SNP位点),可能与家系1(2B型血管性血友病)的发病有关.(2)在家系2中,患者的GP1BA基因上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G1206A(E429K),可能与患者患有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有关.(3)本研究还发现在家系2中患者及患者的父亲GP1BA基因均存在一段39个碱基的缺失,但并不是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片段.且患者的母亲存在VNTR B/C杂合子.可能是促进该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清华;罗建明;欧丹艳;宾琼;唐丽娟;黄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治疗,10 mg/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E)及内皮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复发性心绞痛1例;对照组血运重建3例,复发性心绞痛2例.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分别为(3.2±0.3) mmol/L、(1.8±0.1)mmol/L、(2.0±0.2) 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为(1.5±0.2)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为(1.9±0.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E及F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应用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较佳,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且应用较为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戢运春;王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明确的降低血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目前其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近年来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愈加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肌毒性和肝毒性方面,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以及如何减少其不良反应仍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作者:章龙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指的是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性反复发作,且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而难以继续药物治疗的肾病综合征,该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30%~ 50%,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而肾脏损害呈进行性加重,临床预后较差,可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1].加强RNS防治研究,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等对该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军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卒中可干预性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许多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可以控制的,通过有效的人为干预,即可降低卒中患病率,减轻患者致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卒中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房颤、糖尿病等的研究现状及预防控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邓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和循证医学的发展,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治疗、护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得CHF的防治策略日显重要.因此,全面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处理,从而大化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CHF患者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系统教育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

    一次性真空采血器或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持针器三个部分组成.真空采血管在生产过程中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真空采血器作为临床血液快速准确采集器,具有安全、密闭、转运方便,头色不同易于分辨等优点,是对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方式的革命性创新.

    作者:曾慧频;钟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机制和治疗现状

    百草枯是一种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的毒性.目前研究认为其主要通过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及因子、线粒体损伤、诱导细胞凋亡、酶失衡等机制对机体造成损伤.急性百草枯中毒现在尚无特效解毒剂,以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如何实施氧疗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曹杰;叶永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恙虫病合并神经精神症状50例诊疗体会

    目的 评价恙虫病合并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从而降低恙虫病的误诊率、漏诊率以及病死率.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50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恙虫病患者存在发热,结痂溃疡以及淋巴肿大的特点,结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医生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恙虫病患者大部分伴随着神经精神症状,在临床中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结合该病的流行病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降低误诊率、漏诊率.

    作者:林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5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58例,治疗期间给予精心的临床观察与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58例中21例病情危重,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56例经及时对症处理与护理,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17 d,平均(8.2±1.3)d,未出现任何后遗症.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给予科学的监护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罗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1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确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经过.结果 治愈9例,其中非手术治疗4例,合并胆石症转手术治疗5例,好转1例(转为慢性胰腺炎),死亡1例,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结合中医和手术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床上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颜兆寰;张彤;黄荣根;邹海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3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对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住院需要静脉滴注甘露醇并发生静脉炎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后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将50%硫酸镁溶液用4层无菌纱布湿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观察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时,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用4层无菌纱布浸湿山莨菪碱注射液原液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3d内随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消退、自觉症状情况.对两组患者静脉炎治愈所需要的时间和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所需要的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效果明显、使用操作简单,便于观察,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种灌肠方法治疗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便秘患者有效通便的灌肠方法.方法 将108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6例.A组采用从吸痰管注入开塞露灌肠法,B组采用开塞露直接塞肛法,C组采用传统肥皂水灌肠法.结果 A组患者灌肠后排便效果、患者舒适度均优于B、C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从吸痰管注入开塞露的灌肠方法排便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安全可靠,患者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钦清;宁世金;廖永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齐鲁方案”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4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均应用“齐鲁方案”即全胃肠洗消+血液净化+大剂量甲基强旳松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抗凝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护理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消化道护理、血液净化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46例患者30例存活,16例因就诊不及时或服毒量> 150 mL救治无效死亡.结论 “齐鲁方案”加合理的护理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庄淑美;赵庆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面积脑梗死2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内科保守治疗20例,转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6例;存活18例,死亡8例,存活者均行系统康复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结果显示,恢复良好7例,重残3例,中残7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红;覃少东;黄东明;韦奇;黄澄;陈映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儿童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脾胃病科住院并行胃镜检查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胃镜检查时程为(5.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2.4) min(P <0.05),观察组患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观察组患儿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轻度不适者10例,轻度呕吐者3例,未观察到严重呕吐现象,其中轻度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儿童胃镜检查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许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应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根据原发疾病不同,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同时口服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并给予催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疗效总评结果,以及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为(26.44±7.11)分、疗效总评为(1.70±0.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39.87±9.98)分、疗效总评(1.96±0.6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分别为95.56%和95.56%,高于对照组(77.78%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识掌握度,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消除患者的抑郁心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桂;许晓;崔俊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内科综合护理方法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内科综合护理的各项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观察组病死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0.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2.00%),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综合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收治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将2012年收治的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秦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产后抑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护理组与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单纯西医护理组患者给予一般西医护理,中医结合护理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在孕晚期与产后六周分别进行抑郁状况评价.结果 与单纯西医护理比较,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P<0.05);从产后抑郁率来看,两种护理方式均有干预效果,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护理.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22例冠心病思者(其中非心肌梗死组包括: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1 000例;心肌梗死组422例),全部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UCG).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冠脉病变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①UCG诊断非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为44.0%(318/723),特异性为65.3%(181/277),阳性预测值76.8% (318/414).②UCG诊断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为77.24% (319/413),阳性预测值98.7% (319/323).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非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脉病变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诊断的敏感性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无创性的检查,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阳性预测值高达76.8%,但敏感性、特异性不高,阴性预测值低,在临床工作中需综合判断.

    作者:林蓓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 6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58例,发生率为3.5%.不良事件上报率为62.0%,级别为警告事件占1.72%,不良后果事件占20.6%,未造成后果事件占77.68%.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管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张传芬;黄宗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农村急诊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农村发生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原因、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救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资料齐全、诊断明确的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结果 23例患者经积极有效的联合治疗,22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运用头孢等类抗菌药物治疗后切忌饮用或接触含乙醇的药物、饮品或食品,否则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双硫仑样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误诊误治,严重者可致死,临床应加强宣教,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孙贤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特征与脑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波型.方法 选取50例慢性酒精中毒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脑电图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电图异常32例,异常率达64.00%,高于对照组;且32例脑电图异常者均表现为波形杂乱、弥漫性分布、调幅差,同时4例患者出现尖波、棘波等癫痫波(发生率12.50%);5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和记忆力减退,部分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及精神症状.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对脑的损伤是弥漫性的,而脑电图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技术,可于早期直观地反映脑损伤程度,从而为评估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覃君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西某综合医院2008~2013年住院患者死亡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生存率,为疾病预防、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院2008 ~ 2013年住院死亡患者有关资料,分别从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疾病构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间,住院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平均病死率为2.29%,死亡病例中住院天数为1天者占21.70%,男性多于女性,61 ~ 80岁年龄段患者病死率高,占总病死率的72.95%.死因中的前3位疾病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加强院前检查治疗,加强前3位死因的疾病预防工作,才能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

    作者:黎芳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县级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分析

    目的 分析县级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其应对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2013年1至3月在云南省马关县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治疗的患者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在对1 563例门诊输液治疗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因护理缺陷引起患者投诉共11例,占全部患者的0.7%.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包括护士自身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结论 门诊输液治疗室是县级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工作流程多,患者病种复杂,护理工作量大,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全面是产生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减少输液风险,才能确保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溶血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溶血及不溶血标本检测肝功能时,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LL)、y-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42例健康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人员的溶血标本及未溶血标本分别进行肝功能各项低代谢指标检验,观察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溶血标本ALP为(52.94±18.16) U/L、DBIL(2.36±1.19) μmol/L、GGT(13.98±5.37) U/T显著低于未溶血标本相关指标的水平,分别为(96.16±26.64)U/L、(4.36±1.34) μmol/L、(23.61±6.20) U/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标本ALT、ALB、AST、TP显著高于未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显著低于未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具有一定的干扰,在检测标本的全过程中应该对客观因素进行控制,尽可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吴自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慢性咳嗽患儿(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具有咳嗽症状的非慢性咳嗽患儿125例(对照组)相比较,对慢性咳嗽的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病因主要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感冒后咳嗽,其中年龄<3岁的患儿其病因以感冒后咳嗽为主,3~6岁和>6岁患儿病因均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研究组患儿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中特应性体质、呼吸道疾病住院史、被动吸烟、居室内花草/宠物、居室新装修、家族过敏史/哮喘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疾病住院史、居室内花草/宠物、家族过敏史/鼻炎史是小儿慢性咳嗽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多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感冒后咳嗽,不同年龄患儿病因有所不同;呼吸道疾病住院史、居室环境及家族过敏史/鼻炎史是小儿慢性咳嗽主要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李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其自编问卷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2.68%(295/5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月收入高和支持利用度高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并发症种类多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给予患者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及大限度的支持和鼓励,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减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湛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整合素亚型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重要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表面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高阳性表达.研究发现整合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胃癌转移、预测胃癌转移潜能、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目前有研究发现,许多整合素亚型与胃癌浸润转移有关,本文就近年研究较热门的几种整合素亚型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马晓洁;王川林;谭榜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8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中,其中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常见,占73.08%;彩色多普勒检查检出52例乳腺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66%,其中误诊6例,5例患者被误诊为良性肿瘤,1例早期浸润乳腺癌被误诊为乳腺增生结节.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乳腺癌患者,具有方便易行、安全无损伤、重复性强、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彪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甘肃省某地基层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筛查态度及干预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基层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筛查态度.方法 随机抽取400名基层妇产科护理人员,采用面对面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护士“非常支持”或者“支持”采用简单的方法对孕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筛查;87.8%的护理人员“非常愿意”或者“愿意”提供咨询服务;但只有6.1%护理人员过去经常提供过咨询服务,而91.3%的护理人员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相关培训.结论 需要对基层护理人员进行产后抑郁干预知识的培训,提高对产后抑郁患者干预的意愿与能力.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T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分析

    成人T细胞白血病(ALT)是一种由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及T淋巴细胞形态学改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1].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现对我院近期发现的1例ATL的相关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李青华;朱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专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至2014年进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临床实践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58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人,对实验组护士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培训,两组护士均实施4周多个周期的实习,对两组护士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考核.结果 实验组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护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对教学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护士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P教学法运用于冠心病监护病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可使临床带教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能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其他临床科室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柯艳红;尚琴;许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非糖尿病病区护士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非糖尿病病区护士掌握糖尿病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影响.方法 对211名非糖尿病病区护士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即针对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需要探究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以小组网络QQ群进行讨论、收集资料、课上小组情景训练、训练后小组汇报与交流、集体讲评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训10个学时的糖尿病知识,受训后护士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所在病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培训前后非糖尿病病区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前后非糖尿病病区护士糖尿病知识总分、各维度应答正确率、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作学习模式为非糖尿病病区护士创造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和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非糖尿病病区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糖尿病教育效果.

    作者:梁志金;刘晓芳;黄艳;卢小菊;谭丽丽;陆叶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08~2012年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发表的学术论文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论文被国内中文期刊收录情况.方法 检索2008至2012年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单位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并被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再与我院科教科登记的论文进行核对,分析该院各年份的论文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结果 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分别为28篇,41篇,84篇,83篇,154篇,总数为390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在0.2以下的79篇,占20.26%,0.2~0.5的175篇,占44.87%,0.5 ~1.0的111篇,占28.46%,1.0以上25篇,占6.41%.2008至2012年发表论文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304±0.276),(0.255±0.255),(0.368±0.258),(0.523±0.291),(0.545±0.298).2008至2012年共195篇被其他文献所引用,总共被引频次为465次,每篇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19次.结论 2008至2012年该院在国内发表的被中文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影响因子逐年提高,但总体的论文质量仍不高,有待今后进一步改善.

    作者:董文逸;文乐敏;葛利辉;覃亚勤;韦彩云;陈锦超;吴锋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趋势季节模型对医院出院人数进行统计预测分析

    目的 通过建立模型统计分析,预测医院2014年、2015年各季度出院人次,为医院的科学决策和资源合理调配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依据某医院2009至2013年出院人数,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结合小二乘法建立趋势季节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趋势季节回归模型YC=7655.65+ 1742.60t,预测值=季平均预测值×各季的季节比率.结论 趋势季节模型简便易行,预测效果好,可为医院评估医院季节性工作效率、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梁海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双语教学的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3名护理本科生在接受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双语教学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英语基础较好,对双语教学积极性高,双语教材采用部分英语授课的方式受学生欢迎,但教师的双语教学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授课内容及计划需要优化,并适当增加相关的教材以满足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要.结论 在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中开展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但仍需加强师资、教材建设,优化授课内容,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

    作者:吴芳兰;应燕萍;黄惠桥;吴林秀;唐丽安;卢运红;陈德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