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手术治疗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16例分析

    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10岁以下幼儿多见.我院1998年初至2003年4月底共收治此类病人16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云忠;谭智怀;梁宪章;黄胜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00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进行的放射影像学检查,也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外科冠脉搭桥术的广泛开展,术前必须行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脉病变部位、程度,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我院自2002年3月开展冠脉造影,至2003年7月共完成1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少武;莫丕立;黎志革;陆兆华;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83例临床分析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或后粘连及并发性白内障、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因此,正确查找术后浅前房原因,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不但关系到青光眼手术的成功,而且对保护视功能极其重要.现将我院1999年6月~2001年12月住院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83例(93眼),并就术后出现浅前房21例(2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许运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随着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许多产酶耐药菌株被诱导产生.为解决耐药问题,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的重要措施[1].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商品名舒萨林)是阿莫西林钠和舒巴坦钠以2:1配比组成的复合制剂,我们用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汝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112例临床分析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的病死率与病残率相当高.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经头颅CT确诊,治疗上取得满意效果的11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分析如下.

    作者:杨桂添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胸腰椎骨折截瘫鲁氏棒固定的临床分析

    脊柱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根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而脊髓功能障碍的程度与治疗效果的好坏,则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劳动能力与生存质量.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趋向于尽早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效果仍不十分理想,尤其是脊髓完全挫裂性损伤,疗效还比较差.因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争议还颇多.

    作者:江桂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0例临床分析

    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胆道畸形.在诊断上,婴幼儿胆总管囊肿较易被延误诊断,影响其远期疗效,治疗上较为刺手,术后常因胆肠吻合不能防止肠内容返流、吻合口狭窄、反复感染、恶变等原因,需再次手术,我院1978~2002年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衰竭期及尿毒症期C肽、胰岛素测定结果分析

    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内环境可影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速率,及其从肾脏的降解清除.本文对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空腹C肽,胰岛素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与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绪山;刘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踝关节骨折54例治疗体会

    我院于1997年~2002年共收治旋后~外旋型、与旋前~外旋型Ⅳ踝关节骨折[1]54例,分别采用单纯内踝固定+石膏外固定11例,内、外踝螺丝钉+克氏针+石膏外固定16例,用腓骨钢板+拉力螺钉+内踝螺丝钉内固定2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富;蔡珉巍;蔡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分析(附425例报告)

    临床上浆膜腔积液较为常见,恶性浆膜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腹腔各脏器的功能.区分良恶性浆膜腔积液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实验室检查对区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性质,提供病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简单、准确,如在积液中找到恶性细胞即可确诊,已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我院2000~2002年经临床诊断证实有恶性肿瘤存在的425例恶性浆膜腔积液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黄玲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大多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约10%~20%需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是经后路髓核摘除术.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3年元月采用后路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其中65例获得7个月至4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读;农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2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我们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2例,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71例急性脑梗死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伟坚;王艳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29岁,已婚,孕1产1.1995年足月顺产一健康男孩,产后3个月宫内置入圆形环1枚,定期检查未发现环位置异常.于2001年5月20日,因早孕50天带环怀孕,在本科门诊行人流+取环术,术前宫深10cm,吸刮出组织20g,见绒毛团,并取出圆形环1枚,术后宫深8cm,同时置入宫形环1枚.

    作者:郑秋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憩室手术体会

    我院从1998年7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十二肠憩室病人2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政文;吴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风湿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结果分析

    透明质酸(HA)是糖胺多糖中的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外间质内,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当组织炎症损伤时,HA合成和(或)释放增加,血清中含量增高.本文对151例风湿病患者血清HA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岑柳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89例分析

    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MODS)既往又称多器官功能衰竭,系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产科等后,同时或序贯地发生两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如不及早诊断和处理,当衰竭的器官已达3~4个时其死亡率可达80%~100%.MODS几乎是大多数危重病人的终转归,为内科领域死亡的主要原因.现总结近2年来本人在内科急诊中经治的89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探讨内科急诊MODS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作者: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激光治疗男性生殖器疱疹36例观察

    生殖器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引起的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性病.它一般1周至半年复发1次,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1].近3年来,本人对36例HSVⅡ病人使用CO2激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成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支撑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小结256例报告

    声带息肉、小结是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分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二种,后者各家不一,支撑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和小结是其中一种.我院自1994年4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做此手术25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陆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乳腺癌误诊为良性肿瘤43例临床分析

    女性乳腺癌在恶性肿瘤中呈上升趋势,据1988~1992年的天津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登记资料,上海高于天津,分别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第二位[1].国内资料亦表明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上升到第二位[2],临床工作中亦出现因对乳腺癌的误诊而行局部切除.

    作者:巫佳明;张宋良;李万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分析

    肝素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确切疗效早已被证实,但因其半衰期短且较易引起自发性出血,而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具有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而其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则很少.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对在我科住院的78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正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部分坏死5例报告

    近年来我科使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以下简称薄皮瓣)修复颌面颈部皮肤缺损50余例,其中5例发生部分坏死.现报告并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黄以添;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URP加T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20例报告

    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2月,采用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BP)加气化(T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20例,均平安渡过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高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早期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因死亡率高,后遗症重,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我们从1990年以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高压氧(HB0)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克平;潘玮;梁桂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附8例报告)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1月对8例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肖龙明;李欢诚;庞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早期手术72例临床分析

    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是一高风险手术,并发症及意外事故多见,手术死亡率2.8%~9.8%[1].我科1997年~2001年共行该类手术72例,无一例出现意外事故,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宁;杨鸿;张漓;陈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支气管异物11例体会

    由不同原因将异物误吸入支管,临床上并非罕见.我院自2000年3月到2003年5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治支气管异物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琼强;梁梅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2例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围产保健工作重点之一,也是衡量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查找围产儿死亡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对提高围产医疗质量极为重要.现就我院1999~2002年在我院出生的7389例中围产儿死亡进行分析.

    作者:苏花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腰椎侧隐窝狭窄30例手术治疗分析

    腰椎侧隐窝狭窄从属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为慢性腰痛、根性神经痛、间歇性跛行,其根性神经痛多表现为单侧,症状较严重,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下肢有感觉迟钝、肌力及腱反射改变,结合X线检查及脊髓造影CT(CTM)可得到确诊并确定侧隐窝狭窄部位[1,2].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多采用手术治疗.1995年5月~2001年我院收治腰椎侧隐窝狭窄病人80例,其中并获得随访30例,报道如下.

    作者:梁军;陆茂德;黄粹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效果观察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是肝脏常见良性肿瘤,尸检发现为0.4%~7%[1],可发生任何年龄,既往多采用无水酒精、明胶海绵及聚乙烯醇(PVA)等作为栓塞剂治疗[2、3、4],平阳霉素为国产抗肿瘤扩生素,临床应用发现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和破坏作用[5].笔者应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gyangmycin-lipiodol emnlsiom,PLE)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9例CHL,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芹;方华盛;王卫;罗云雄;文海燕;陈永霞;林光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4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性测定

    随着抗结核药的更新和化疗方法的发展,虽然大部分肺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治愈,但仍有一些病人由于耐药等原因而形成了难治性肺结核.为了解复治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给难治性肺结核化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就我院临床资料完整的54例复治结核病人的药敏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测量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

    本文分析了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B超脂餐后,胆囊收缩功能情况,探讨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利英;张安晋;朱昆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处理

    自2000年我院泌尿外科开展微创手术以来,我们应用双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法共实施输尿管镜气压弹碎石术2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远国;张旭;王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15例病因分析

    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甚至低血糖昏迷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仅对我院1998~2002年内收治的15例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阿拓莫兰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1年9月~2003年8月,应用阿拓莫兰治疗酒精性肝病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佳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呼吸道异物的延误诊治原因分析及并发症的防治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不及时诊治,预后严重.可导致长期咳嗽、咳痰、气喘,重者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肺脓肿、肺不张、肺气肿、肺纤维化等肺实质破坏[1,2],甚至死亡.诊治的环节涉及患者、监护人、小儿科、社区医疗等,现报道我院62例呼吸道异物病人,分析其延误诊治的几种常见原因.

    作者:冯海燕;龚本雄;黄光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是AMI较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见,病死率较高.我们于1999年元月~2002年12月在常规治疗中,加用前列地尔(PGE1)防治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阎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例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儿科小婴儿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我们应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梁东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脾破裂的B超诊断及漏诊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尤其在腹部闭合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B超对脾脏具有高度分辨率,能对脾破裂类型作出明确诊断,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现将我院近8年来经B超诊断并经临床诊治证实的105例脾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景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囊壁小隆起性病变的B超诊断(附28例分析)

    为了探讨B型超声对胆囊壁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林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8例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1].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产后出血共计88例,其中晚期产后出血38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严琴;汪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培养马内菲青霉菌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6岁,凭祥市人,因发热半月、体温38℃~39℃于2002年7月21日住进我院.查体急性病容,纳差,既往患有慢性胃炎,血压、脉搏正常,全身淋巴结可触及黄豆至蚕豆粒大小,有压痛,可移动.

    作者:贤永嫦;李雨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分析

    脑梗死作为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近年来该病有高发及低龄化趋势,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脂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易导致血栓形成,继发脑梗死,为探讨血脂、血糖水平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我们对本地百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糖(GLU)]指标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陈赛;罗春华;马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瞳孔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在临床上进行白内障手术,常有瞳孔无法散大,或者手术过程中散大瞳孔又重新缩小,在小瞳孔下行白内障手术,难度较大,风险高.我们对25例25眼小瞳孔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光胜;马丽华;黄红波;阳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

    吸入性损伤病人起病急、危重,治疗上较棘手,是目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院自1982年至2001年共收治此类病人共319例,其中治愈25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运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射流、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方华;李齐广;姚业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场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的应用体会(附33例报告)

    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简称MRCP)技术是在无创伤、不需要造影剂的情况下对胆胰管独立成像,而且不受操作者技术影响,能显示较完整的胆胰管系统的图像.在评价胆胰系疾病时因其能迅速、准确、无创等特点而成为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简称ERCP)的姐妹技术,尤其是因ERCP失败或不完全,或不能承受ERCP检查的病人,MRCP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良好补充.笔者对我院1999年5月~2002年12月33例MRCP进行图像分析.

    作者:江勇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安定预防小儿热惊厥再发(附36例分析)

    热性惊厥(FC)虽然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发作,但其复发率高,发作次数越多,继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越严重.部分患儿可由单纯性热惊厥(sFC)转为复杂性热惊厥(cFC)或癫痫(EP).对频繁发作的FC患儿,特别是cFC患儿,进行预防复发的防治是必要的.笔者于1998年以来,采用退热剂加安定预防小儿FC再发36例,疗效显著,并对部分病例作为期2年的防治及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腔术后鼻腔粘连21例临床分析

    对鼻腔疾病的治疗,不论是传统性手术方法治疗,还是激光、微波治疗,或者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在术中、术后常因处理不当而发生鼻腔粘连.我院从1998年6月~2003年3月收治鼻腔粘连病例2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正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核抗体、癌胚抗原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结核和恶性肿瘤是引起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因.有时二者鉴别有一定困难.为探讨结核抗体、癌胚抗原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我们对胸腔积液患者常规同步检测胸水和血清中结核抗体,癌胚抗原,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绍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0例临床分析

    酒依赖患者产生的急性精神障碍在国外发病率高,欧美国家报告占首次住院人数的1.3%~1.74%,在心血管病、癌症之后,属第3位疾病[1].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竞争激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在上升.现对我院2001~2003年收治的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德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观察

    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是安全而有效的,它包括有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和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我国主要以配戴SCL为主,占总配戴人数的99%,但由于RGPCL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及独特的光学性能,与SCL相比,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故越来越受医生的推崇[1,2].为确认其疗效,现对2000年以来在我中心进行RGPCL验配的23例45眼屈光不正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

    作者:蓝方方;刘伟民;李琪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脑出血亚急性期脑水肿再度加重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脑出血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和致残病因之一,我院自引进CT设备以来,在对脑出血的追踪观察中,发现部分脑出血量偏大,行内科保守治疗病例,在急性脑出血的亚急性期(指8~30天),一般在2周后[平均(16.33±4.07)天],有脑水肿再度加重,临床症状突发加剧,CT提示原病灶周围低密度影较前扩大,脑水肿加剧.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玉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X线自动曝光系统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附186例曝光不足胸片分析)

    过去的X线自动曝光系统(AEC),由于元器件的敏感度不高,只能适用于小毫安、长时间、普通仟状的胸部摄影,很难满足临床的摄影要求.近年推出的X线自动曝光系统(AEC)中,由于元器件敏感度的大大提高,完全满足大毫安、短时间、高仟伏的胸片摄影,且操作方便,照片质量稳定.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体形的差异及操作人员的失误,仍可能造成照片质量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曝光量不足,影像密度过低.现对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曝光不足的片例进行分析.

    作者:钟易;邓荣花;陶小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体会

    消化性溃疡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情缠绵难愈的特点.笔者近3年来采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25例,并与西药对照组25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达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严重闭合性胸部外伤32例诊治体会

    闭合性胸部外伤很容易造成胸部重要器官损伤,且常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故及早准确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从1994年至2001年共收治32例严重闭合性胸部外伤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古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肠道T细胞淋巴瘤约占肠道淋巴瘤的4.8%.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难治性腹泻等症,病情凶险.现对我科诊断的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莫祥兰;王国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综合医院护士接触抗癌药的职业性危害调查情况分析

    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时,对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如骨髓、消化道、生殖系统的损害尤为严重.国内外早已对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护理工作接触面广,不可避免地与各种有害的理化、生物因子接触造成危害.为了解抗肿瘤药物的职业性危害,笔者于2000~2002年对接触抗癌药物的护士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甘雨;陆梅;陈桂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肠套叠29例诊治体会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早期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又因小儿检查不配合,一些医师对本病警惕性不高,误诊误治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2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福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15例手术体会

    哑铃形椎管肿瘤占所有椎管内肿瘤5.7%~14.2%,而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在颈段椎管肿瘤中比例则可高达30%[1,2,6].我科从1997年至2003年8月,共收治颈段哑铃形肿瘤15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现报告总结如下.

    作者:杜贻庆;唐景峰;莫万彬;阳永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临床观察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术式,我院自2002年5月起,开始探索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参考相关资料,结合本院条件,改进手术步骤,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忠民;彭卫;黄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PTCA结合支架放置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近年来,冠脉内支架术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我院2002年以来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合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30例,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东;刘华勇;黄桂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12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2年7月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以来,其中12例为免钛夹阑尾逆行切除术,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康妇特栓治疗人流术前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为了评价康妇特栓治疗人流术前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于2002年9月~2003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对早孕40~55天,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要求人流者100例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邕;官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急诊胃镜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对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月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急诊胃镜的诊治价值.

    作者:马丽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现已公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重要、有效的措施,这是国内外肿瘤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和追寻的目标.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的检测具有早期性和广谱性,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特异性.为探讨TSGF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我们进行了研究,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永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胎儿窘迫190例临床分析

    胎儿窘迫系指胎儿在子宫内受某些原因引起的慢性或急性缺氧或应激反应.多发生于高危妊娠临产前后,而一旦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情况除可危及胎儿在宫内的安全外,并可发生新生儿窒息或出生后永久性神经损伤后遗症甚至死亡[1].因此及早正确诊断和处理胎儿窘迫是产科医生的重要责任.2000年8月~2002年8月,住院分娩1 188例.我们采用胎动计数、胎儿心率电子监护及羊水观察诊断胎儿窘迫190例,报告如下.

    作者:奚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我院儿科自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医院感染57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阮毅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笑气吸入性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镇痛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笑气吸入性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对照组单纯采用Doula式分娩.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程、产后出血量、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性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用于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药物镇痛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在产科推广应用.

    作者:苏凌春;马刚;姜敏菊;黄耀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在非洲黑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在非洲黑人中的应用.方法对采用该手术治疗的24例黑人病例,其中男6例,女18例,49处烧伤或其他外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植皮的大面积15cm×6cm.结果植皮的成活率为91.6%,外观和功能可以接近正常.结论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术在瘢痕挛缩畸形的黑色人群中可以应用,疗效满意.

    作者:吴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剂量纳洛酮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经临床、头颅CT或MRI诊确的13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5例,大剂量纳洛酮组及常规剂量纳洛酮组分别给予纳洛酮4.0mg/d和1.2mg/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d,均加入5%GS或0.9%NS 250ml中静滴,连用两周.结果大剂量纳洛酮组患者用药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常规剂量纳洛酮组优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纳洛酮组患者用药后血浆粘度较用药前亦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剂量纳洛酮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脑保护及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作者:郑天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症状心肌缺血对心率变异指标影响的观察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指临床检查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而缺乏与之相关的症状,SMI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现已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心率变异性(HRV)作为无创评估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新指标,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对我院2000年8月至2003年3月共3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常会发生不同程度反应性并发症.出现颊面部肿胀,疼痛,严重时张口受限等.本文通过对197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手术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反应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并对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旨在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到小限度.

    作者:董晓蓓;徐波;徐巍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X线以炎性浸润为主要表现的肺癌特点

    部分肺癌病例X线胸片上表现为炎性浸润阴影,常造成临床和X线诊断错误,延误早期治疗时机.为了提高对这一类型肺癌的认识和警惕性,笔者从本院2001年5月~2003年6月的218例原发性支气管癌中,收集了10例,现就其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生素降级疗法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76例疗效观察

    抗生素降级疗法是指在严重感染性疾病威胁病人生命的情况下,又无药敏结果,经验地选用覆盖面广的高级抗生素,达到迅速控制病情的目的,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可根据临床情况有针对性地换用窄谱或低一级的抗生素[1].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危及患儿生命的严重疾病,常由于合并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是抗生素降级疗法的适应症.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抗生素降级疗法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76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仝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止血和切割,目前常规所用的电刀、内凝器等,无法很好的将切割和止血结合在一起,而超声刀将切割和止血融于同一过程,使镜下手术可以更快更好的进行.我院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治疗输卵管妊娠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8例先天性骨梅毒X线诊断分析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可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儿童前期发病,骨骼是梅毒常累及的组织之一,为评价骨骼X线片在诊断先天性骨梅毒中的价值,笔者作为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在非洲某国工作时,搜集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经临床证实的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嗣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后囊环形撕囊制作起始瓣的新体会

    目的探讨后囊环形撕囊制作起始瓣对玻璃体前界膜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对42眼后囊膜增殖白内障手术于摘除白内障后在后囊膜旁中心处用破囊针头作表浅划痕,擦出起始瓣,再沿起始瓣边缘撕开一直径约3~4mm的圆孔,再植入人工晶体.结果全部术眼玻璃体前界膜均完整,后囊膜中央均有一透明类圆孔.结论经改良的后囊环形撕囊起始瓣的制作能安全有效地保持玻璃体前界膜的完整性,防止后囊环形撕囊术中玻璃体溢出.

    作者:陈文斌;梁瑜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和总结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病人通过GCS评分、头颅X线照片、动态CT扫描等临床观察方法分析其病情恶化的好发时间以及病情恶化与GCS评分、颅骨骨折、初次颅脑CT征象的关系.结果病情恶化以伤后24h内多见,占55.17%;GCS评分愈低,恶化发生率愈高;有颅骨骨折或初次CT检查有颅脑外伤征象者病情恶化率明显升高,其中有颅骨骨折者恶化发生率高达62.07%.结论重视轻型颅脑损伤伤后24h内的病情观察,对GCS评分13~14分或有颅骨骨折、初次CT有颅脑外伤征象者收住院严密观察,是早期发现病情恶化、早期处理的关键.

    作者:杨昭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及脉压与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脉压与心肌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16例高血压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三组:A组(n=106)为高血压病合并心肌梗死组,B组(n=143)为单纯心肌梗死组,C组(n=167)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并选取体检人员96例为对照组D组,分析四组人员的脉压水平分布状况、组间血压指标、各年龄分组的脉压水平.结果(1)脉压大分布区域A组>70mmHg(占32.1%),B、D组均在40~49mmHg(分别占38.5%和39.6%),C组在50~59mmHg(占31.1%).(2)脉压水平:A组>C组>D组>B组,并以A组(60.38±14.72mmHg)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A、C组均明显高于B D组,以C组高(P<0.01);A、C组间,C组除脉压外,其它血压指标明显高于A组(P<0.01);B、C组间各项血压指标无差别(P>0.05).(3)各年龄分组的脉压水平:>60岁者A组明显大于B、C组(P<0.05)<59岁者C组则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1)只有高血压病者(尤其老年人)的脉压独立于其它血压指标与心肌梗死有关,且当脉压>70mmHg时,发生心肌梗死的频率明显增加;(2)非高血压病者与高血压病者心肌梗死时,脉压范围不同,前者的心肌梗死不一定只与血压及脉压有关,尤其是非老年人;(3)增龄与高血压是引起脉压增大的主要因素.

    作者:郭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加腹压阴道分娩的探讨

    子宫收缩乏力或产妇疲劳是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之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母婴安全度过分娩期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采用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但这两种方法技术性强,操作不易成功,而且对产妇及婴儿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在这个提倡优生优育的时代里,考虑到这两种方法对母婴的伤害,本院自1996年5月使用该术助产成功后,直至现在未使用过胎头吸引术和产钳术.现将5年来使用外加腹压助娩188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将该法介绍如下.

    作者:谭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80例UA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n=40)和阿司匹林组(n=40),前者予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日,首次服300mg;后者予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日,首次服300mg.两组均联用低分子肝素5 000U,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7d.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和87.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和27.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UA有效,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且副作用小.

    作者:杨红芳;程昌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L形髁钢板治疗C3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

    按AO/AISF分类法,C3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为严重复杂损伤,常合并有其他重要结构损伤,治疗困难,病废率高.我院从1994~2001年采用L型髁钢板、钢丝、拉力螺丝钉等材料治疗该类骨折20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优良率80%,效果满意,本文对术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刚;廖兴华;罗玉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效果分析

    D-Dimer(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ⅩⅢ(FⅩ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是一项监测纤溶活性有价值的指标.在高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等血栓性疾病,重症肝炎、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血液等疾病及纤溶药物治疗时,D-二聚体含量也增高.溶栓疗法是一项成熟的治疗技术,临床开通率70%以上,能降低病死率30%左右.

    作者:倪少娟;屈雅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舒筋壮骨片(自制)加金葡液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掌指骨骨折后,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多需长时间制动,疗程长,而容易继发关节僵直、肌腱粘连等问题.如何缩短掌指骨骨折愈合时间,目前有国内外均是难题.2000~2002年,我院应用舒筋壮骨片(自制)加金葡液治疗新鲜掌指骨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孝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的疗效.方法设两组,其他治疗相同.对照组AOP时托背、弹足底,治疗组应用CPAP辅助呼吸.结果治疗组Sa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AOP时间明显缩短.结论CPAP是早产儿AOP有效的呼吸支持方法.

    作者:刘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制的负压引流器在隆乳术后的应用价值探讨

    我科自2000年2月开始用自制的改制负压引流器于隆乳术后作负压引流,病例达100例之多,现随机抽出40例(80侧乳房)的术后情况来分析,以说明改制的负压引流器在隆乳术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以添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短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Ⅰ分类高角病例

    目的研究短外弓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高角错(牙合)病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治疗的病人11例,均过生长发育高峰期,使用短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疗程15个月,拍摄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上颌骨长度和高度没有明显变化,下颌平面角FMA变化在Ⅰ°以内,上切牙和下颌磨牙伸长.结论短口外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Ⅰ分类高角错(牙合)病例能有效的控制垂直支抗.

    作者:欧联;宋一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壮、汉族妇女骨密度初步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壮、汉族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绝经后壮、汉族妇女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性,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居住南宁10年以上的健康绝经前妇女179名,绝经后妇女163名,记录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民族,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均为同一民族(汉族或壮族)者纳入本研究.同时记录受试者的年龄、初潮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后妇女)、孕次、产次.受试前3个月内至少有1次月经来潮者纳入绝经前妇女组;绝经1年或以上者纳入绝经后妇女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用法国DMS公司的DEXA检测受试者腰椎(L2~L4)正位、左髋部(股骨颈、Word's三角、大转子)、左前臂(超远端、远端)的BMD,并进行比较.结果绝经前壮族妇女除股骨颈、前臂BMD略高于(0.93%~1.44%)或等于汉族妇女外,其余检测部位的BMD均低于汉族妇女(0.92%~5.92%),其中L2~L4的BMD分别较汉族妇女低4.92%(P=0.067)、5.26%(P=0.054)、5.92%(P=0.037);相反,绝经后壮族妇女除L2和前臂超远端的BMD略低于(0.15%~0.99%)汉族妇女外,其余部位的BMD均高于(0.13%~2.79%)汉族妇女,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提示绝经后汉族妇女腰椎骨量丢失速度可能较同龄壮族妇女快;绝经前妇女只有2例骨质疏松,壮、汉族各1例.绝经后壮、汉族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35.1%和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汉族妇女BMD的差异有可能表现在绝经前妇女的腰椎部位;绝经后汉族妇女腰椎骨量丢失速度可能较壮族妇女快;绝经后壮、汉族妇女OP发生率无差异.

    作者:朱敏嘉;颜晓东;王风;黄忠;陈友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研究

    目的构建一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系统,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通过PCR的方法,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中,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结果转化有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38.3KD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能高效表达出凋亡素融合蛋白.

    作者:黄勋;杨俊文;姜岭梅;蔡筱彦;顾红祥;朱惠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本研究检测BRCA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乳腺癌患者标本作实验组,另取非癌乳腺组织标本30例作对照组.每一例标本分别捣碎,分别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每例DNA用PCR扩增BRCA1基因的2、5、17、20等4个外显子.分别将每例病人每个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对出现异常区带的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与基因库序列比对分析其突变情况.结果30例非癌乳腺组织未检测出BRCA1基因突变,89例乳腺癌共检测出4例突变,其中2例为5外显子的错义突变(273C>G,287A>T),2例为17外显子的错义突变(5115T>C,5116A>G).乳腺癌BRCA1的基因突变率为4.5%(4/89).结论BRCA1突变与乳腺癌有关系,检测BRCA1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患病风险评估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云飞;张海添;曾健;廖清华;林进令;林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乙状结肠动力的研究

    目的研究IBS患者在空腹和进食状态下乙状结肠动力的改变.方法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便秘型和腹泻型IBS患者各20名及对照组15名,分别采用液体灌注测压法记录空腹和进餐状态下乙状结肠移行性高幅突发波、非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及占记录时间百分比的变化;比较乙状结肠在进食前后的动力指数.结果在空腹状态下,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15.9±4.9)显著高于便秘型IBS组(10.9±5.6)和对照组(9.4±3.6),主要表现为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和持续时间延长,便秘型IBS组非移行性高幅突发波持续时间也显著延长.进食后30min内,对照组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218.7±76.5)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腹泻组的动力指数(86.5±53.4)改变幅度也显著高于便秘组(42.4±29.6).试餐后第60min,腹泻型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65.4±11.7)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便秘组(19.8±14.5)和正常组(23.2±11.3).结论空腹状态下,腹泻型IBS患者乙状结肠推进性运动增强;胃结肠反射主要表现为蠕动性收缩增强,发生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便秘型IBS患者胃结肠反射强度弱且消失快;健康人胃结肠反射出现较早且持续时间较短.

    作者:梁荣新;张志雄;蔡联英;郑琴芳;张法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病人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诱导方法对老年人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以便在临床中选择适合老年人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选择20例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硬膜外麻醉加全麻诱导,对照组为单纯全麻诱导,用Engle-4 000型多功能监护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插管后15分钟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于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实验组上述指标上升不明显.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诱导用于老年人诱导插管循环功能稳定,是一比较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作者:叶凤青;黄中华;刘燕洁;宁加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EH)病人左室舒张功能评价价值.方法118例EH病人分为左室肥厚组57例,非左室肥厚组61例,予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oppler频谱检测,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在正常组和NLVH组,E/A比值、PA值和PAi测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IRT、LAD在3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EF值在NLVH组与正常组相似,与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A、PAi增高、E/A比值减低、IRT延长和LAD增大是EH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敏感指标.EF值变化提示EH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并未受到影响,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步受损.应用同时反映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Tei指数(C)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EH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赵毅兰;王风;林英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伽玛刀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94例,伽玛刀应用组59例,先行鼻咽部癌肿伽玛刀治疗,1~2周后再对鼻咽部亚临床灶进行外照射,并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行颈部预防性或根治性放疗;对照组35例,单纯行常规放射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1~3年随访,两组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3%和94.2%(P>0.05).而伽玛刀应用组常见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有助于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志文;王仁生;刘庆龙;黄光武;马文生;黎国尖;王辉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麻醉的护理配合体会

    临床麻醉的目的是消除病人手术时的疼痛与不适,消除或减轻手术的不良反应,保障病人术中安全,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张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例鼻腔小细胞癌并颅内转移患者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鼻腔小细胞癌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头颈恶性肿瘤,并且本例患者肿瘤已侵犯颅内,手术难度大,范围广,经我科与神经外科医生合作,成功地完成手术.术后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但经我们医护人员科学处理,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该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建平;宁加娟;周富玲;罗飞云;张金桃;黄晓艳;周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直视超滑导丝引导下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放置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晚期食道癌患者由于失去了手术时机,吞咽困难,摄入不足或不能进食,往往导致进行性营养不良和严重衰竭.为了减轻患者痛苦,使之维持正常的生理通道,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24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其中合并食管气管漏3例,采取内镜直视超滑导丝引导,锥形硅胶扩张器扩张,记忆合金支架放置序贯疗法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庆玲;王金英;黄金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猝死(SCD)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SCD的发病率,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对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1],它主要延长房室结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并可减慢房室传导;阻滞折返激动的作用.研究显示可增加射血分数[2].现将我们用药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罗翠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的护理

    我科2001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病人63例,现将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俏荣;石秋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造影剂在冠心病患者介入诊断治疗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在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中,要在血管内快速而大量地注入含碘造影剂,实际上等于把大量的异物注入血管内,可引起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1].现将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942例冠心病患者在我科进行介入诊断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李旭平;金献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护理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罕见,全世界仅报道300多例.此病缺乏特异性表现,大多为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发作无规律性,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粪、腹泻、吸收不良、肠梗阻、腹水或胸水等.因此病少见,多数病人在诊断前多被误诊,且经长期治疗症状不缓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理压力大,对治愈的期望值不高.我科于2003年5月17日收治一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女病人,现将对该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云花;王克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21例护理体会

    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粒细胞缺乏症(粒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完全缺乏或低于0.5×109/L,称为粒缺,其发生率虽然很低,在0.5%以下[1],但病情凶险,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我科1985年8月至2001年8月共收治21例甲亢并粒细胞缺乏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戴霞;包小娟;姚冬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M-CSF及其受体与妇科恶性肿瘤

    细胞因子M-CSF具有生长因子的活性,但他们有特定的细胞作用对象,有其作用的专一性(造血系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CSF也能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其作用超出了原来的细胞对象范围,许多实体肿瘤细胞能够分泌M-CSF和(或)表达相应受体,从而提示M-CSF在肿瘤增殖和侵袭中的潜在作用,本文拟就M-CSF及其受体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了解M-CSF在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侯延庆;龙凤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多因素、多基因遗传病.虽然其遗传方式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明确,但环境与遗传因素的交织作用共同促成了T2DM的发生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研究T2DM易感基因有助于它的防治.近年来作为DNA多态性的第三代遗传性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多基因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T2DM易感基因的筛选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罗春英;文格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前降钙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滥用抗生素或严重细菌感染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应用抗生素,是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两个棘手的矛盾性问题,二者均会导致严重后果,前者是耐药菌株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可致二重感染;后者易引起病情恶化,失去抢救的佳时机.病原学检测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金指标,但可疑感染部位标本的细菌培养耗时长,加之国内病原学检测手段相对落后,病原诊断阳性率非常低,因此儿科医师期望一种可早期诊断细菌染感的快速而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作者:温志红;杜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隐性铁缺乏症研究进展

    铁缺乏症分铁缺乏(iron depletion,ID)、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IDA)3期.隐性铁缺乏症(LID)是指前两期,即指由于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或铁消耗过多导致体内贮存铁及血浆铁都明显减少,红细胞内卟啉增多,但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尚在正常范围的血液学疾病,是一种亚临床缺铁状态.

    作者:陆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多因素、多阶段发展的癌症,发病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即使能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仍高达60%以上,小肝癌复发率也高达40%~50%[1,2]因而单纯依靠手术切除治疗肝癌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肝癌患者的需要,以外科为主,多种方法、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现已成为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现就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莫钦国;梁安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ARS病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体会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我国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其发病急、传染性强,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性.我国卫生部已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医护人员由于和SARS病人接触密切,感染比例高,属于高危人群[1].我院作为收治SARS患者的定点医院,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护制度,并严格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医护人员及其他住院患者未发生感染.现将我院对SARS病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的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韦彩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现状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因其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该类疾病目前仍无确切的治疗方法.近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以及电子科技的发展,对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已出现一些有重要意义的进展,现就感音神经性聋与毛细胞再生、基因治疗和基因定位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述.

    作者:苏纪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耳鼻咽喉科学新进展

    耳鼻咽喉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一样,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进步,近年也取得了新的发展.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眼相关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喉癌下咽癌切除及功能性重建手术等,一改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治疗,为既注重根治性效果,又强调保留功能的微创性手术,使耳鼻咽喉科学又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学科的发展,作为临床二级学科的耳鼻咽喉科,在大的医院开始进行三级学科分化,建立起耳科、鼻科、咽喉科以及头颈科,甚至在三级学科内进一步细分为亚科如耳显微外科、临床听力学等,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唐安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手术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混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国外报道OSAHS的发病率为2%~4%,国内尚无系统准确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作者:周永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咽癌研究现状与进展

    鼻咽癌(NPC,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我国南方的多发肿瘤之一,为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发病率以广东省为高,其次为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发病率男性达30/10万以上,女性也超过15/10万.鼻咽癌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小3岁,大90岁.

    作者:黄光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咽癌放疗后耳鼻并发症的防治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高发恶性肿瘤,广西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位.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鼻咽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50%.由于放射治疗也损害放射野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可导致相应的放疗并发症.

    作者:李杰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喉癌的手术治疗及无喉者语言康复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呼吸道高发癌,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我国,喉癌的发病率为3~5/10万,北方多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男性多于女性.近10年来喉癌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作者:徐志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耳鼻咽喉科学回顾与展望

    作者:农辉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中常用字及术语名词规范(一)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医学》杂志2004年第1期继续医学教育试题及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造电子耳蜗植入者有患脑膜炎的危险

    Cochlear implants are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allow sound perception in some people with profound sensorineural deafness.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recently identified a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cochlear implants and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52 people worldwide. The meningitis occurred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ged 21 months to 72 years and included 12 deaths.

    作者:Eric Wooltorton;农东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及相关问题

    随着鼻科学近年来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进展,目前对慢性鼻窦鼻息肉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又有了进一步认识,认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实际是鼻窦黏膜对真菌的免疫应答,称之为嗜酸细胞性真菌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fungal rhinosionusitis, EFRS)或嗜酸细胞性粘蛋白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mucin rhinosinusitis,EMRS).

    作者:吴鸿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耳鼻咽喉科学文献信息资源简介

    作者:农东晓;苏纪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