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11年5期文献
  • 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共31枚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经DAS和MRA、CTA等证实;28例31枚动脉瘤中有29枚一次瘤夹闭成功,2枚行瘤壁包裹加固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GOS评级为恢复良好22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个体化治疗方案加上娴熟的技巧,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梁斗;姜洪;邓忠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仫佬族地区家长对新生儿听力复筛依从性的分析※

    目的 分析仫佬族地区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需行复筛的依从性现状,提出提高复筛依从性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初筛未通过的167例患儿家属进行电话访视追踪观察,督促其及时回院复筛.结果仫佬族地区大部分家长对新生儿听力复筛的依从性较好,及时回院复筛118例,到院外复筛9例,电话反复催促后复筛3例,共计复筛130例,复筛率为77.84%,37例初筛未通过者不依从回院复筛,漏复筛率为22.16%.结论 电话访视跟踪及免费复筛,做好健康教育及筛查后告知,可提高复筛依从性,建议利用三级妇幼保健网推行县乡村共管,村级妇幼人员跟踪人户督促,提高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复筛率.

    作者:莫暖姣;刘爱芳;韦联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期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选择性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34例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作观察组,同期140例未合并子宫肌瘤而单纯剖宫产病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复杂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蒋素英;陈龙军;姜福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对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测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鉴定采用复合纸片表型确证法.结果 50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138株,检出率为27.1%.产ESBLs菌株在20种抗菌药物试验中,除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以外,对其它药物的耐药率为8.7%~100%,且呈多重耐药.除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外,对其他药物产ESBLs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或<0.01).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十分严重,临床上宜尽量避免使用广谱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以减少ESBLs菌株产生,对产ESBLs菌株重症感染者首选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治疗,轻症感染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严防产ESBLs菌株的播散.

    作者:唐秀文;廖光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百色市婚检地贫筛查诊断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百色市婚前医学检查(下称婚检)中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地贫基因诊断现状,提高百色市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根据2010年全市各县区上报妇幼信息报表,分析全市婚检、地贫筛查及诊断现状.结果2010年婚检率为63.15%,地贫筛查筛查率为56.51%,地贫筛查阳性率为11.41%,漏检率为74.21%.地贫基因诊断率仅为0.2%.结论 做好婚检地贫防治工作,是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216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2216例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验结果的分析,了解本地区妇科阴道病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情况.方法用湿片法在显微镜下直接镜检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滴虫、真菌、线索细胞,用革兰染色法复检并同时检测革兰阴性双球菌.结果2216例阴道分泌物样本检出病原菌1104例,阳性检出率为49.8%,其中加德纳杆菌阳性占24.1%(534/2216),真菌阳性占20.2%(447/2216),滴虫感染占4.1%(90/2216).结论本地区妇科阴道病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和真菌.

    作者:文兴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对全麻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气管插管全麻CO2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CO2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右美托咪啶持续泵入),各15例.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气腹时(T2)、拔管即刻(T3),记录两组心率(HR)、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两组各时点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2、T3时点HR、血糖、血压较T0明显升高,且高于D组(P<0.01);D组各时点HR、血糖、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插、拔管引起的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朱斌;水祥兵;沈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预防(SCD)的关键环节.方法 回顾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分析其原因或诱因、发病季节与发病时间、溶栓治疗与SCD的关系、致命性心律失常与SCD的相关性与预后等.结果严重心律失常为SCD的主要诱因,冬秋季多于春夏季,白天多于晚上,上午多于下午;住院治疗1周后、出院1周后为SCD的高发期,血钾偏低者多见,前壁多于下壁,未溶栓及溶栓未再通者SCD死亡率高.结论 综合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永新;黄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综合方法治疗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1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在防治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130例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的少年儿童应用0.S%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近视眼治疗仪治疗、用眼卫生指导和饮食指导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30例(260眼)经综合治疗后,视力均得到改善.静态检影屈光度数大部分降低,26例显示远视状态,25例呈正视,42例存在散光,37例(74眼)近视度数降低.其中近视度数降低少0.25D,多1.00D,平均降低0.75D.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和预防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疗效确切、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前额纵裂入路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致残及死亡者.出院时GOS评分均为良好,随访6~25个月,3例患者症状改善,无一例死亡,复查MRA前交通动脉瘤均全部关闭.结论前额纵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手术野暴露好,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且在术中可控制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等优势,是一种治疗前交通动脉瘤较好的方法.

    作者:张海;李溥;王砚强;彭文武;陈维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的体会

    目的 探讨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利用拇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其中修复感觉神经4例.缺损面积:1.8cm×3.0 cm~2.5 cm×3.0 cm;皮瓣面积:1.8 cm×3.0 cm~2.5 cm×3.0 cm.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良好,不臃肿.患者均获随访3~6个月,拇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4例修复神经者感觉恢复至S2,两点辨别觉达6~12 mm.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不损伤供区主干血管,手术简便,创伤表浅,皮瓣质地柔软,厚薄适中,供区相对隐蔽,能够重建指腹感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苏忠林;张艳萍;李仲杰;葛成;李庆德;潘正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0年7月至12月份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1380张,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用药情况.结果 6种二类精神药品的DUI≤1.0,不高于限定日剂量.结论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李虹;陆朝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预防甘露醇外渗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甘露醇外渗的有效、简单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80例因治疗需要静脉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人,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三个实验组静脉输注甘露醇的同时在输注静脉上方分别采用50%的硫酸镁纱布湿敷、50%葡萄糖20 ml加维生素B12500 μg湿纱布湿敷、冰新鲜马铃薯片覆盖,观察患者输注相同剂量的甘露醇3天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冰新鲜马铃薯片覆盖为简单,显效时间快,优于其它实验组(P<0.05).结论实验组的不同方法均可明显减少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而冰马铃薯片覆盖法为简单实用.

    作者:沈娟;丁建生;邢爱平;朱圆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和内治法联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门诊确诊为腰椎骨质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50例采用拔罐法和内服中成药治疗,并与50例单用拔罐法外治(对照A组)和50例单用口服中成药内治(对照B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治疗组病程≤1年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病程>1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法并口服六味地黄丸及丹参片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较好,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

    作者:邓肖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用中药外敷配合三维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治疗,治疗组除采用腰椎三维牵引外,同时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为93.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三维牵引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作者:吴镇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重组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组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胸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胸部容积扫描,经重组后行薄层大密度投影(MIP Thin)、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再现(VR)重组成像,并对重组成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例胸外伤患者中共发现55例147处肋骨骨折,VR、MIP、CPR可显示骨折的位置、数量、骨折处移位情况.在重组图像中,VR在显示骨折移位上有优势,MIP、CPR在显示细微骨折上效果好.SSD在显示肋骨骨折上不具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肋骨重组成像能明确诊断肋骨骨折.VR图像能直观显示骨折移位及所致骨架畸形程度,但对细微骨折的显示不如MIP Thin、CPR清晰.MIP Thin、CPR能清晰显示肋骨骨折的位置、形态及程度,但在显示骨折的空间结构上不具优势.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应在横断位图像的基础上联合多种重组成像技术进行观察.

    作者:吴伟成;邱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肌注地佐辛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等效镇痛剂量地佐辛与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病人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佳给药方案.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于关腹时,I组(地佐辛组)上臂三角肌肌注地佐辛10 mg;Ⅱ组(吗啡组)将吗啡2 mg用0.9%NaCI稀释成10 ml硬膜外腔推注.分别于术毕1小时(h1)、6小时(h6)、12小时(h12)、18小时(h18)、24小时(h24)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以及两组术毕24小时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使用等效镇痛剂量的两种药,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地佐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吗啡.

    作者:史超;褚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把8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予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思密达(蒙脱石散)及补液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症状恢复时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结果45例经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为6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合并症,迅速改善症状,促进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在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在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产后会阴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即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伤口常规处理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对创面进行喷洒,1次/(6~8)h.对照组则给予0.5%碘伏对外阴擦洗消毒后利用无菌干棉球擦干局部,然后再用红外线灯照射30分钟,每天2次.对两组伤口愈合效果及临床症状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且应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患者会阴水肿及疼痛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应于产后会阴伤口愈合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杨夏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张翌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目的 了解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为政府下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力资源调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百色市各县(区)上报的年报表的数据进行核实、汇总和分析.结果百色市共有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91人,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71人,有执业资格的67人,人员数量与质量比2005年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关键的部门、环节人才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结论虽然人员的绝对数量有一定提高,但人员配置达到规范要求的机构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相对缺乏,另外尚有一定比例的无执业资格人员.建议建立与完善人事法规制度,为结核病防治机构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实行有差异的人事管理方式,特别是对聘任的人员,要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自主权,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另外还要不断地创造有利于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结防岗位的吸引性.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对剖宫产腰麻阻滞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的阻滞效果.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7.5 mg、9.75 mg、12 mg.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记录痛觉消失的高阻滞平面,观察低血压的发生及硬膜外的用药情况.结果高阻滞平面C组>B组>A组,C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硬膜外用药的比例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时,局麻药剂量越大阻滞平面越高,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阻滞以L3~4穿刺,应用0.75%的布比卡因1.3 ml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喻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0%,对照组复发率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腹痛及腰骶酸痛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治疗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月儿;陈高燕;叶辉;刘益金;林美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综合保温措施在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并探讨其保温措施.方法将60例经腹部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术中补液、冲洗液均加温至37℃,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等综合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体温变化.结果 两组在手术开始前及术中、术后体温均较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中体温相对恒定(P>0.05),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减少术中低体温状态对患儿的影响.

    作者:黄海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阴道超声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及漏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宫外孕的价值及漏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临床确诊的56例未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具体操作是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探头表面涂耦合剂,置避孕套后将探头置于阴道内,使探头紧贴宫颈及后穹窿,通过移动旋转探头,观察子宫、附件区等盆腔情况.结果在56例中诊断为异位妊娠52例,3例诊断为宫内外均未见明显孕囊,1例将假“妊娠囊”诊断为早早孕.结论超声漏诊误诊未破裂型宫外孕与检查方法、病灶位置等密切相关.经阴道超声全面仔细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作者:彭磊;钱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复写式检验申请单的设计与使用

    目前,有很多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在门诊检验报告单发放上还存在较大问题:有的集中放在门诊某处,由患者简单报出姓名、检验项目等信息后由工作人员发放;有的甚至分类或不分类就直接放在各个实验室门口,由患者自己查找领取;加之有时一个患者会有多张检验报告单,工作中经常发生报告单的漏发、错发、误领、冒领甚至丢失,临床实验室就需要补发报告单.

    作者:贺英;谭可为;刘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16例疗效分析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全球恶性肿瘤第四位[1],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3.1/10万~10.7/10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并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仅上海在20年间发病率就增加了2~3倍[2],全球年累及人数超过100万,死亡数超过50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现将我科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16例应用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蒙以良;黄广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胰岛素瘤的影像学诊断

    胰腺内分泌肿瘤中常见的是由B细胞组成的胰岛素瘤(INSULINOMA).胰岛素瘤很少见,年发病率为(0.8~0.9)/100万,但又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几乎占所有胰腺内分泌肿瘤的1/3~1/2[1].由于多排螺旋CT及1.5T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胰岛细胞瘤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人回顾本院2007-2010经手术与临床证实的10例胰岛素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旨在探讨本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作者:刘荣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加味清解凉解汤治湿热症264例临床体会

    湿热病是为常见的一种病证,临床研究发现,湿热症在普通人群中其患病率为10.55%[1],症见头晕、头昏、头痛、胸闷心跳、四肢乏力、浑身肌肉灼热烦疼不适等,客于肾即见腰烦疼,客于关节即见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治法以清热解毒,通利气机为主.笔者以张锡纯所创的清解汤和凉解汤为基本方,在临床上随症加味治疗26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作者简介>=黄茂隆(1956-),男,广西田阳县人,中医大夫.

    作者:黄茂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采用导管引导进行尿道狭窄电切治疗

    尿道狭窄一般见于男性,在尿道外伤、炎症或医源性损伤后容易发生,基层医院治疗上存在较大难度.开放手术创伤大,复发率很高,术后经常发生阳痿、尿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腔镜已成为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主要方法,冷刀、激光、等离子体等多种低温技术及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3年12月~2010年5月采用导管引导经尿道行尿道狭窄电切治疗19例,报道如下.

    作者:罗远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010年上海市某区世博园区外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分析

    公共场所由于人群聚集,流动量大,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为了加强经营单位卫生行政管理,提高本地区公共场所卫生水平,掌握本地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确保黄浦区公共场所在世博会期间不发生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并预防控制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危害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黄浦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60家公共场所进行了主动性卫生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郑利纬;杜向阳;李朋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鼻窦内镜术后严重并发症6例临床分析

    随着鼻内镜手术(ESS)的广泛开展,如何降低手术并发症已成为鼻科医生们关注的焦点[1].我市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目前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日益完善,各级医院相继开展ESS手术,但由于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技能不到位,手术并发症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现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12年来鼻窦内镜手术致严重并发症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报道如下,以吸取经验教训,供同道参考.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数字化成形钛网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32例体会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常见于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并脑疝治疗中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以及颅骨粉碎性骨折,颅骨肿瘤术后病人.患者可能出现由于大面积颅骨缺损引起的颅骨缺损综合征、继发再次脑损伤,继发癫痫及容貌变形,心理障碍等,需行颅骨修补.我科2007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额颞顶区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32例,均进行数字化成形钛网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术,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常坚;苏小梅;岑远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山莨菪碱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0例疗效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为细菌感染,发病率高,俗称“感冒”,是门急诊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咽痛、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婴幼儿还常常出现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尤其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为常见,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以往常规治疗不理想[1],给患者工作、生活、休息带来严重影响.

    作者:莫殿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急性风团样瘙痒斑块和局部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皮疹很快自行消退,又反复出现新的皮疹,有部分病例可多次反复发作以至数年不愈.常规抗组织胺药、抗过敏药治疗顽固性荨麻疹不能阻止其发作,我中心使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滕志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真菌性鼻窦炎35例手术治疗体会

    真菌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我科在2004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5~70岁,平均40.3岁,病程短3个月,长10年,均为单侧鼻窦发病.

    作者:龚梓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肝肾囊肿硬化治疗临床体会

    超声实时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因为效果好、创伤小、愈合快,已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治疗.我科对28例肝肾囊肿硬化患者施行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晓君;张金花;许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导航微电极治疗卵巢囊肿96例的临床观察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1].卵巢是产生与排出卵子,并分泌甾体激素的性器官,对女性的生育及内分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很多女性都要求保护好卵巢的正常功能.目前国内外对于卵巢囊肿的介入治疗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可避免妇科手术中带来的潜在并发症.国内卵巢囊肿的微电极介入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技术日趋成熟.我院对96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导航微电极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韦奇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交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8例临床分析

    交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是在髌骨纵向和横向各钻入2根克氏针,在髌骨下极针端环绕钢丝后,交叉钢丝至对侧并固定于髌骨上极针端.本术式系AO派推荐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的改进术式,适用于有大骨折片做支撑的粉碎性骨折.笔者自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将其用于治疗38例该类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福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已成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体内碎石可以采用气压弹道、钬激光、液电及超声碎石术等不同的方式.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科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1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汉初;黄向华;覃斌;李长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蜂蜇伤49例临床分析

    黄蜂也称胡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胡蜂总科[1].蜂蜇伤以秋季较为常见,黄蜂体大,毒性强,其危害性大,群蜂蜇伤时有发生,病死率高.现将我市9年来49例黄蜂蜇伤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罗刚;黎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心肌损伤机制及其保护的研究进展

    随着体外循环设备、灌注技术及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不良反应已明显减少,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害、心功能减退等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者仅有一过性表现,重症则可能造成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而对心肌损害机制及心肌保护的研究至今仍是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体外循环下心肌损伤机制和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作者简介>=陆升(1975-),男,广西横县人,主治医师.

    作者:陆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芳香化酶P450、HIF-1α与子宫内膜癌之间关系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有研究表明,芳香化酶P450的不同表达与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的发生发展相关,是子宫内膜发生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促进因素之一[1],这与芳香化酶P450能使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浓度过高引起的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和血管病变有关,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子宫内膜组织缺氧,促使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阳性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和血管生成增加,这可能引起癌基因突变和抑癌基因失活,使子宫内膜发生癌变.

    作者:米建锋;梁桂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需要长期以至终身服药治疗,单靠医生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越来越强调非药物和自我管理措施,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有效保护靶器官,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作者:王彩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概况※

    在妇女肿瘤的发病率中,宫颈癌位居第二位.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作为性传播因子之一,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已分离出100余种HPV-DNA,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HPV有30余种.大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可以在18个月内被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自动清除,仅小部分表现为慢性持续感染,持续感染是病毒复制导致大量病毒负荷量产生的结果,而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可引起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

    作者:常正义;王俊利;王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富马酸喹硫平临床治疗躁狂及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进展

    情感(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与异常心境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1].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在这组疾病中,主要包括躁狂发作(F30)、双相障碍(F31)和抑郁发作(F32)[2].富马酸喹硫平(quetiap ine fumarate,QTP)属于二苯氮并噻氮卓类衍生物,化学结构与药理学特性与氯氮平较相似[3],是继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之后的一类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梁文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贲门失驰缓症治疗新进展

    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管原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病因都不是很明确;但目前认为可能跟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免疫、遗传、酒精、咖啡等因素有关系,导致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病因还不明确,故无相关预防措施.随着对该病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的针对性及效果也有明显提高,治疗方法有药物、中医、肉毒素注射、探条或球囊扩张,支架放置,外科手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等.

    作者:汤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并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在我县农村应用较广泛,口服中毒屡有发生,尤其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常并发多脏器衰竭(MOF).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单纯常规治疗效果极差.血液灌流并透析是近年来我院抢救中毒的有效治疗手段.2003年1月起,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HP/HD)技术,救治11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显著,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岩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痔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其发病率占首位.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合并感染、出血的患者,经保守治疗不理想的则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是痔核切除,术后容易出现出血且疼痛剧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是近年来治疗重度脱垂性痔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丽萍;刘应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一例创伤性颈内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现场急救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搏动性血肿,常发生在外伤后引起动脉壁损伤、破裂.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多表现为鼻腔大出血,因失血性休克或窒息而严重威胁生命[1].我科于2010年12月收治一例外伤性颈内假性动脉瘤破裂鼻腔大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及时介入治疗、精心护理,患者于14 d后痊愈出院,现将患者住院期间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兰艳;杜芸;青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22例护理体会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也是造成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常见.临床早期常表现为拒奶、嗜睡、反应低下、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等,晚期可出现惊厥及昏迷.检查常可见面色苍白、前囟膨隆、双跟凝视、瞳孔不等大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缺氧和产伤是引起颅内出血主要的两个因素[1],少数病例是因维生素K缺乏、颅内血管瘤破裂和快速静注碳酸氢钠或扩容剂等的医源性出血所引起.

    作者:潘瑜;卢清;黄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和感染机会,而且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1].因此,我院门诊部对2010年7月~2010年12月538例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兰;陈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后天性色素脱失的疾病,病因不明确,但有说法与遗传因素有关[1].此病为慢性疾病,疗程较长,虽然疾病本身对机体无致命损害,但由于多发生在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影响美观.我科门诊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60例,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出现,但由于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占妇科癌症患者人数的15%,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首选治疗手段,也是晚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其对生存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腹腔镜技术飞速发展,妇科手术适应证不断得到拓展,日渐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

    作者:杨桂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的护理体会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为特点[1].其发生率占重度妊高征的18.9%,患者的病死率达24.0%[2],对母婴危害较大.我科2009年4月~2011年6月共收治6例产后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胆红素和肝酶降至正常,肾功能恢复正常,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韦丽芳;黄色丹;赖珍琼;黄花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大多数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发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现象.未结合胆红素具有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而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因此,降低胆红素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关键[1].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梁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中心静脉置管在ICU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及时用药、长期输液、胃肠外营养治疗,还可以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患者循环容量,为治疗和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潘国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密闭式吸痰系统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护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内吸痰(ES)是N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进行频率较高的一项操作.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痰堵,以维持机械通气管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对维持通气功能,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吴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在出诊救护过程中稍有不注意,极易诱发医疗纠纷.结合我院急诊科近年来发生的出诊急救纠纷情况,谈谈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的对策.

    作者:蒋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围术期护理

    儿童鼾症即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是指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的反复呼吸暂停及因此带来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1].引起儿童OSAS的主要原因是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手术切除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儿童OSAS的主要方法[2].我科自2006~2010年共收治儿童鼾症12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陆柳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直接穿刺桡动脉的护理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备条件,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保证.血管通路一般选择动静脉内瘘、直接动静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1].目前理想的通路为动静脉内瘘,但本院绝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由于经济等方面原因,没有做内瘘术,而采用深静脉插管并发症多,保留时间短,费用也较高,因此以桡动脉直接穿刺为主.

    作者:黎利娟;韦深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IL-6在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IL-6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在MM肾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80例MM肾损伤患者(32例肾功能不全不可逆者,28例肾功能不全可逆者和20例肾功能正常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IL-6表达量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IL-6在肾功能不全不可逆者表达明显升高,与肾功能不全可逆者、MM肾功能正常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IL-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不全可逆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可逆者与MM肾功能正常者比较,MM肾功能正常者与正常对照组IL-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分期IL-6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6检测可作为MM患者肾功能不全病变程度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吐尔逊江·司拉木;麦麦提热夏提·沙吾提;杜春辉;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佳西医治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通脉强心胶囊和安慰剂胶囊,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3疗程,计算中医证候评分、心衰积分以及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等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①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89,P<0.01).②心功能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47/60)和51.67%(3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3.176,P<0.01);③生活质量:治疗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④再次住院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再次住院率分别为:15.78%(9/57)和34.55%(1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安全性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脉强心胶囊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是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好的中药制剂.

    作者:何江;管慧;周棉勇;李世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臭氧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8例患者随机分成臭氧治疗组(n=156)和玻璃酸钠组(n=152),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临床近期疗效比较:臭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玻璃酸钠组总有效率为85.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84,P<0.01);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496和42.122,P<0.01).②两组症状改善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臭氧治疗组局部肿胀、局部疼痛及膝部活动受限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组患者止痛时间及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远期疗效:两组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臭氧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作者:李文忠;李溥;赵苏萍;褚茜;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鸡胚地龙膏对兔急性软组织损伤血清及组织液中疼痛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鸡胚地龙膏对兔急性软组织损伤血清及组织液中疼痛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105只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出21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84只新西兰白兔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每组21只动物.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自然恢复愈合,阳性药物组采用奇正消痛膏治疗(0.75 g/kg),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采用鸡胚地龙膏治疗,药物剂量分别为0.15 g/kg和0.75 g/kg.阳性药物组、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药膏涂布面积以超过受损区面积1/2以上为度,外用特制胶布及卫生胶布固定、包扎,每天换药1次,共给药8天.各组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损伤后第1、2、3、6、8天抽取5 ml静脉血后,处死动物,留取损伤部位组织,制作组织液.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血液和组织液中前列腺素E2 (PGE2)、5-羟色胺(5-HT)和组织胺(HIS)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从损伤后第2天开始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HIS逐渐降低,其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HIS含量水平低于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P<0.01).伤后3天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恢复到损伤前水平,较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提前5天恢复到损伤前的正常水平.而HIS含量伤后6天恢复正常,较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提前2天.结论鸡胚地龙膏可有效降低兔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血清和组织液中PGE2、5-HT和HIS等疼痛因子的含量水平,减轻损伤后疼痛程度.

    作者:李溥;黄月娜;杨丽;罗海燕;赵苏萍;常智玲;胡建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中的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肺炎的120例小儿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分别简称细菌组、支原体组和病毒组),每组40例,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细菌组与支原体组、病毒组血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组与支原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细菌组CRP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在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36例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2010年在本院确诊为高血压并接受药物治疗的72例老年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组为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十依那普利组为研究组,每组36例.服药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BP和SBP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片治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抗抑郁药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的应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筛选出的6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各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两组于治疗4周后再行一次SDS的测定,将所有的检查、测定结果列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电图症状的改变、SDS的评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抗抑郁药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冠心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中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核活动的通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让医院提供的服务更加适应患者需求,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从护理工作量、护士人力结构、护士长积极性等方面衡量,选择了心内科及神经内科作为我院第一批实行护理责任包干模式试点病房.

    作者:韦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提高血液病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血液病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是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病学具有理论性和专业性强、内容抽象、知识繁杂、涉及面广、实验室检查内容多、难记忆等特点,使老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走出“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是血液病学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陶丽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去污区人员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

    消毒供应室去污区是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疗污染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工作的特殊场所,存在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如不清楚这些危害因素或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极易导致与工作相关的疾病发生.我科根据该区域的工作特点,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宣教及加强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做好自我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保护自身健康,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危害的发生.

    作者:谭丽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