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75
  • 国内刊号:45-1341/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8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7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微创医学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脉通与西比灵联合治疗眩晕48例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脉通与西比灵联合治疗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下牙槽嵴过度吸收的全口义齿修复24例分析

    临床上常见由于下牙嵴吸收萎缩,形成唇颊沟过浅而影响全口义齿的固位,给修复带来较大的困难,常需作唇颊沟加深术,以改善固位情况.

    作者:黄世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留置针和输液泵在第二产程静滴催产素的应用

    孕产妇因胎膜早破、宫缩乏力等原因临床上常需使用催产素引产,而在第二产程中如何使催产素滴注通畅、均速,不易滑脱和阻塞,是整个分娩过程的关键.

    作者:零恒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6例

    我院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RP)治疗前列腺增生9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病毒性脑炎心电图异常45例分析

    病毒性脑炎(病毒脑)是一组与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重不一,近年有报道病毒脑合并多脏器损害[1].

    作者:刘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H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1例临床分析

    目前DA(柔红霉素十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HA(三尖杉酯碱十阿糖胞苷)方案均为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标准方案(M3型除外),完全缓解率(CR)可达80%,但仍有20%左右病例无效.

    作者:粟世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手术室中标本的拍摄

    医学标本摄影是医学摄影的主要内容之一[1],用摄影手段来记录和总结医学科研成果,进行医学教育工作和学术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作者:覃桂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脑照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转移性脑瘤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性脑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颅内转移性脑瘤患者进行前瞻性治疗研究.先行全脑8mvxDT30Gy/10f@14d照射后,改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给转移性脑瘤再推量DTl5~20Gy/3~5f@3~5d.结果肿瘤消失13例,缩小>50%7例,缩小<50%3例,均无野外新病灶出现,有效率为(CR+PR)86.96%.随访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82.6%(19/23)和52.17%(12/23),现仍有10例生存者.结论全脑照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转移性脑瘤是有效的,同时能控制新病灶的出现.

    作者:何报宁;陈松;朱海生;余新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泛影葡胺与优维显在CT增强扫描的不良反应109例报告

    在CT检查中,为了充分发挥机器的效能,更好的显示病灶和判断病变的性质,需要使用碘造影剂作增强扫描检查;因造影剂的高渗性、亲脂性、蛋白结合力、纳盐含量以及血钙结合力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毒副反应.

    作者:李凤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带膜金属支架置入与电化学介入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带膜金属支架和电化学介入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带膜金属支架治疗52例,用电化学介入治疗56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种方法术后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100%,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7.3%(9/52)和14.2%(8/56).结论带膜金属支架组与电化学介入治疗组疗效相似.吞咽困难改善均达100%,P>0.05,但带膜金属支架组并发症较多,远期再狭窄发生率高.

    作者:罗业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联苯苄唑霜剂与凝胶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疗效观察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该菌是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之一[1].在促发因素影响下,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加上皮脂的潴留、细胞碎片的积聚和游离脂肪酸的刺激,导致阻塞的毛囊扩张破裂、内容物释人组织而产生炎症.

    作者:江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汁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正常胆汁是无菌的,当胆道发生结石、梗阻、感染时,可培养出细菌.广谱抗菌素的大量应用,引起细菌感染的菌种也发生迁变,细菌的耐药性上升,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作者:张勇昌;赵桂兰;赖伟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心病伴发急性脑梗塞2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心病伴发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住院期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发急性脑梗塞2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肺心病伴发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危重,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25例中,好转17例(68%),恶化自动出院2例(8%),死亡6例(24%).结论肺心病病人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要注意有否合并脑梗塞,以防误诊误治.

    作者:潘云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舱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3例分析

    我院1994年安装使用高压氧舱以来,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0余例,其中3例重症患者急诊高压氧治疗期间在舱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睿荣;徐曼;李恩仓;李林贵;黄芳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附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108例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产妇,根据临产指征分为剖宫产组46例,VBAC组62例,比较其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发病率、产程中、手术中的出血量.结果本组有62例(38.8%)产妇成功经阴道分娩.1例子宫不完全破裂.剖宫产组出血量较VBAC组多(t=2.703,P<0.01);新生儿生后1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VBAC组中有52.1%的新生儿体重比上次剖宫产儿重.结论无阴道试产反指征的剖宫产后再孕的产妇试产和分娩是安全可行的,应不断提高手术质量,加强剖宫产后再孕产妇的管理以提高VBAC率.

    作者:刘珺;吕天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近年来出现的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感染因其底物谱广,传播速度快,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我院的ESBL的细菌感染病例作一分析,探讨其细菌耐药情况及发病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豫平;王慕云;廖致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无基础肺疾患老年下呼吸道感染56例临床分析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典型,缺乏肺炎的肺部症状,极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对我院1999~2002年呼吸内科痰培养阳性、无基础肺疾患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56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率.

    作者:郭美娜;葛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分体式铸造金属核桩修复后牙冠严重缺损

    目的采用分体式铸造核桩,对牙冠严重缺损的后牙进行修复.方法对86颗牙冠严重缺损的后牙,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后,分体式铸造金属核桩修复后再进行金属全冠修复.结果采用分体式铸造金属核桩修复后再进行金属全冠修复的后牙,通过1~5年的临床效果观察,总优良率达94%.结论分体式铸造金属核桩是修复后牙冠严重缺损的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卢国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检查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

    为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预测卵巢对促排卵药物反应性的价值,现对2000年9月~2001年4月进行常规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93例不孕妇女进行回顾性研究.

    作者:王玉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随机抽取儿科病例103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6.4%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有31种,使用次数多者为头孢噻肟钠,不合理用药达18.45%.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合理用药上有待改进.

    作者:葛玉玲;宋光明;朱英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巴胺加多巴酚丁安治疗难治性心衰的疗效分析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是一类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及扩张血管的作用.可用于各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作者:韦晓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穿琥宁联合青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症,占门诊急诊病人之首,以往临床治疗常规使用解热消炎抗菌治疗,因耐药菌株的产生,一部分病人对单用抗生素效果不甚理想.

    作者:曾显专;杨继昌;马泽粦;敖晓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8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UM)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育龄妇女.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和手术治疗,均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和不足.

    作者:莫继钦;吴厚权;杨伯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产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50例患者用国产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剂量9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维持4~6h.结果总有效率为78%(39/50),其中显效20%(10/50),有效58%(29/50),无效22%(11/50).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能有效地减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其毒副反应轻微,可作为癌性骨痛基础治疗措施.

    作者:梁静英;黄羽;苏贞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腰椎问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42例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相当普遍,文献报道[1]约70%,单纯行突出椎问盘切除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卢庆才;伍广坚;思一泉;曾德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产科开展DouLA式分娩的体会

    导乐(DouLA)式分娩是指从临产开始到胎儿娩初等整个过程中,都有以为富有爱心应并有分娩经历的妇女始终陪伴在产妇身边,持续给予生理上的帮助,我院289例产妇有DouLA陪伴分娩,临床结果表明:DouLA式分娩可缩短产程,较少产时产后出血量,降低手术产率及新生儿发病率.

    作者:程仁英;刘文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评价

    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是指在肺炎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发生的非感染性腹泻,我科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50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勇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我们对168例冠心病患者用肌氨肽苷注射液(原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了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以探讨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QTd的影响.

    作者:王宁波;王玉玫;张学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5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危重病患儿的发生情况及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机率和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274例危重病患儿发生SIRS和MODS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74例患儿符合SIRS诊断标准者153例,占55.8%,原发病既有感染性疾病,也有非感染疾病.符合SIRS 4项标准中的项数越多,发生MODS的机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功能不全器官数每增加1个,死亡率均显著上升.结论SIRS和MODS是危重病患儿常见的一组疾病,死亡率高.在对危重患儿进行危重病评估的基础上再进行SIRS诊断,不易误诊,且易于早期发现MODS,有利于早期干预,综合治疗.

    作者:李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管损伤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管损伤的类型,术中造成胆管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总结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者10例,发生率2.8%,损伤的类型共5种,均相应采取保守和手术的方法处理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率不低,类型多样,处理相当复杂困难,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韩洞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下用微波热凝筛前神经32例,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近期显效26例(81.2%),有效3例(9.3%),无效3例(9.3%),总有效率90.5%.6例在微波治疗半年后症状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较好方法.

    作者:宋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低场磁共振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诊断的作用.方法总结32例脑转移瘤病例,分析其平扫及增强扫描的MRI征象.结果幕上双侧大脑半球内,平扫发现40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52个病灶;幕下小脑脑干,平扫发现12个病灶,增强发现22个病灶;硬脑膜,平扫发现2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12个病灶.结论Gd-DTPA增强扫描,由于脑转移性肿瘤实体部分出现明显强化,从而能发现平扫不能显示的病灶,故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华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产儿98例临床分析

    早产儿是新生儿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死亡率远高于足月儿.由于早产儿系孕周满28~37周,体重1000~25000g,身长小于45cm,身体各器官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完善[1].

    作者:韦翠芬;周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塞是神经系统的危重病之一,并发症多,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999年来我们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辨证组方治疗脑梗塞4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长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急腹症再手术40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0~2001年行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急症再手术40例共45例次,现对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腹部首次手术的质量,降低腹部外科再手术率.

    作者:凌辉;姜立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院内感染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62例病人的资料,分析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时间、类型、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结果62例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并发院内感染21例(33.9%),其中,肺部感染15例,泌尿系感染3例,颅内感染2例.经治疗,感染控制18例,死亡3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年龄、平均住院天数、血肿大小与部位等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存在高的感染率,感染与年龄及住院时间无关,及时积极治疗可使感染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李超强;宁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母乳性黄疸56例临床分析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和母乳喂养日益普及,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我院1999年4月~2002年4月诊治母乳性黄疸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神经内窥镜的清洁保养和灭菌

    神经内窥镜下手术是神经外科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侵袭手术,主要用于脑积水病人的治疗.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改良,神经内窥镜手术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作者:刘新莲;李柳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临床观察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原因引起的一症候群,是新生儿常见的危急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作者:甘炳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甲胺磷中毒9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5年2月至2000年8月收治急性甲胺磷中毒患者96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苏渊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米力农、地高辛和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的临床观察

    心力衰竭由于其病因繁多,且易反复发作及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的改变,对洋地黄、利尿剂及常规血管扩张剂多有耐受,远期疗效欠佳.

    作者:梁炳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产科伤口感染66例的微生态学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社会对母婴的重视,为保障母亲健康及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干预分娩逐渐增多,剖宫产及会阴侧切率逐渐上升,相应的并发症也升高.

    作者:蒋丽;沈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取IUD中的应用

    我院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对72例绝经后取官内节育器(IUD)失败的妇女应用雌激素后再取IUD,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氧氟沙星注射液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3±1)nm波长处,测定氧氟沙星的吸收度.结果氧氟沙星在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9.048×10-4+0.0918C,r=0.9999(n=5),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标准差为(100.18±0.87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龙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科病房医院内尿路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肾内科病房医院内尿路感染的流行菌株.方法对5年来我院肾内科病房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医院内尿路感染患者中,大多数有慢性基础疾病,并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有效地预防和积极治疗医院内尿路感染,对于提高肾脏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健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止10~16周妊娠136例报告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8例孕10~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双米组136例,口服米非司酮100mg,1次/d,连续2d,第3d取米索前列醇0.6mg塞进阴道后穹窿,1次/12h,连用3次.利凡诺组100例,取利凡诺100mg羊膜外注射.结果双米组完全流产率为73.76%,高于利凡诺羊膜组(24.76%),两组比较P<0.01.结论双米终止早孕是一种成功率高,副作用少,应用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针刀加药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6例的临床观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常见,既往治疗上大多采用口服药物、局部阻滞、理疗、按摩等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难以治愈,而且复发率高.

    作者:黄智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东菱迪芙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

    东菱迪芙为新型溶栓制剂,我科自2000~2002年用其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华;刘一尔;伍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65例外科治疗体会

    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治疗是临床较棘手的课题,1990~2002年7月,我们治疗183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由内科治疗无效转外科病人,其中门静脉高压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65例,我们急诊行门奇断流术:脾切除、近端1/2胃、下段食道周围血管结扎、胃底全层环形全层缝扎或粘膜下层缝扎,治愈6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翁世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23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剖宫产率呈直线上升,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由于剖宫产率的增加,手术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加,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作者:廖丹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剂量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的治疗

    目的比较胃复安并地塞米松与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控制大剂量顺铂为主的化疗所致的迟发性呕吐的效果.方法53例接受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自身随机对照的方法,于用顺铂后8h开始分别于第1周期口服胃复安并地塞米松,第2周期口服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或者第1周期口服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第2周期口服胃复安并地塞米松.结果胃复安并地塞米松与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对控制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90.6%和83%,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顺铂后2~4d口服胃复安并地塞米松与口服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均能有效控制迟发性呕吐,前者价格便宜,节省了医疗费用,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建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周期性麻痹4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①周期性麻痹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青年居多,与职业无关;②继发性周期性麻痹中甲亢占73%;③低血钾可以出现心脏受抑制表现;④肢体瘫痪程度与血钾下降程度无平衡关系;⑤低血钾可影响平滑肌;⑥周期性麻痹可伴血象升高.结论周期性麻痹有显著的临床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邓树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48例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无特效疗法,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庆平;张惠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21例疗效观察

    目前氧氟沙星作为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临床已取得较好疗效,而左氧氟沙星抗结核作用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1],近两年我站结防中心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21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9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危急症之一,发病上升趋势.因此,对AMI的临床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现将我院96例AMI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焕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美喘清、酮替芬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为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发作类型的哮喘,也是常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1].

    作者:韦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吲达帕胺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32例轻、中度伴LVH的EH患者,每日1次服用吲达帕胺2.5mg,疗程12周,治疗前后进行测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吲达帕胺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平均收缩压由(169±9)mmHg降至(131±6)mmHg,平均舒张压由(101±6)mmHg降至(82±7)mmHg;吲达帕胺能显著改善LVH(P<0.01),IVST由(13.8±1.2)mm减至(12.8±1.4)mm,LVPWT由(13.2±1.5)mm减至(12.1±1.1)mm.结论吲达帕胺能有效降低轻、中度EH患者的血压及逆转LVH,降低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作者:陈园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氢氧化钙在根管治疗中应用的体会

    在根管治疗中,两次约诊之间采取有效的根管内封药,待无症状后,才能进行根管充填.传统的根管内封药有多种,如樟脑时氯酚(CMCP)、甲醛甲酚(FC)、碘-碘化钾溶液(IPI)等.

    作者:覃名仁;王少英;黄群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癫痫患者苯妥英血清浓度监测

    目的了解原发性癫痫患者血清苯妥英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妥英血药浓度,以10~20μg.ml-1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测定结果低于10μg.ml-1 3例,占7.7%,高于20μg.ml-1 26例,占66.7%.检测结果以10~20μg.ml-1为有效范围,合格率为25.6%.结论对长期使用苯妥英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使之个体化用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钟慧;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3例,疗程8周,治疗过程中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EI)评定其疗效,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副作用.结果治愈30.3%,显进24.2%,好转33.3%,无效12.1%,各量表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副作用有焦虑不安、震颤、肌强直、便秘等.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副作用较少.

    作者:陈昌钦;梁翠英;熊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疗效已肯定,我院儿科自2002年11月~2003年3月应用布地奈德、博利康尼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薇;王学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肠梗阻9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前4位病因分别是肠粘连35例(36.84%)、腹外疝嵌顿16例(14.73%)、肠肿瘤14例(10.15%)、肠扭转7例(7.36%).死亡3例,病死率3.15%.结论对肠梗阻采取保守性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预防ARDS、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林忠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治疗小儿颅内出血所致惊厥43例报告

    小儿颅内出血是儿科较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所致的惊厥往往较为顽固,且常伴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用安定、鲁米那等控制惊厥有一定困难,我院1997年以来对43例颅内出血所致惊厥(部分合并呼衰)采用利多卡因止痉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逾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

    目的探索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影响病死率的因素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8例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资料.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中毒、原发性癫痫为癫痫持续状态的主要病因.4例死亡病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75%),急性中毒1例(25%).苯巴比妥单独静推4例于1h内控制惊厥,安定持续静脉推注、苯巴比妥静注推、配合10%水含氯醛灌肠,31例中30例惊厥得到控制,1例死亡.气管插管下作用全身麻醉剂3例均死亡.结论急性中毒(毒鼠剂中毒)已成为癫痫持续状态的主要病因之一.用安定持续静脉推注辅以苯巴比妥静推配合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红云;殷峥;张丽萍;吴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异丙酚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416例临床观察

    我院使用异丙酚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鸣;卢桂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直径<5cm的肝癌称小肝癌[1](SHCC).长期以来,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一直为外科手术切除[2,3].

    作者:潘少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糖尿病教育(Diabctes Education)特指针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教给糖尿病病人有关的自我护理、控制急慢性并发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改变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过程[1].

    作者:伍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探测中的应用

    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超声技术在这一领域日益被重视和利用,胎儿超声心动图(FECHO)是这一发展的突出代表[1].

    作者:晁桂华;龙伟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硫酸镁的麻醉协同作用

    硫酸镁是天然的钙通道阻滞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广泛地应用于病理产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在麻醉科和镇痛领域也进行大量的研究.

    作者:黄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院内精神康复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程迁延,治疗效果差,患者住院后很难重返社会,长期的住院生活,使这类病人社会功能出现明显减退[1].

    作者:邓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IFN-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AS病变主要见于中等大小的肌性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基底动脉及下肢动脉.

    作者:马国添;覃水庆;陶新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产后甲状腺炎研究近况

    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是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大约5%~10%的妇女发生此病[1~4],其特征是发生于产后、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改变为基础、伴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具自限性,多数病例呈一过性改变,近年长期追踪观察研究发现其不仅发病率较高,同时永久性甲减的危险性明显增高[2],有文献报道20%~30%PPT患者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3].

    作者:刘红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瘦素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瘦素(1eptin,简称LP)是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一种蛋白类激素.1994年由Zhang等人[1]首次用从肥胖小鼠中成功地克隆出肥胖(ob)基因,是其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

    作者:马南花;雷一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炎性介质在哮喘中的致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发病中,作用强大和广泛.糖皮质激素(GCS)尤吸入型GCS已被国内外哮喘研究专家确认为有效的第一线抗炎药.下面通过哮喘发病炎症学说中的有关炎性介质,阐明GCS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

    作者:孟粤茂;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我国为乙肝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尽管乙肝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乙肝病毒肝炎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传播途径,导致部分婴儿的预防措施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盘兰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麻风病防治研究的进展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流行范围极广,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流行.

    作者:吴明尚;陈受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梅毒实验诊断进展与临床应用

    全国性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991~2000年全国性病呈增长趋势,梅毒年增长51.63%[1].梅毒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TP),是一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的性病.

    作者:莫报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灼口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unce,BMS)又称Mcnopausal综合征、舌灼痛、舌痛、口腔灼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口腔感觉异常、舌感觉异常、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1],共有3组症状与1组相关症状,即口腔灼痛、口干、味觉异常以及全身神经精神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舌灼痛.

    作者:唐柳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咽癌患者鼻咽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现状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东南亚一带及我国的广东、广西发病率高[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2].

    作者:唐玉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肛周尖锐湿疣的治疗及护理

    尖锐湿疣(CA)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以乳头瘤样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作者:杨燕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套管针在糖尿病病人采血中的应用

    套管针适用于临床需长期输液、反复多次采血、检查时间准确及需增加血容量快速输液的患者.主要优点: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用药和紧急抢救,节省时间,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

    作者:郑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影响

    输卵管的形态改变与功能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一种诊断率高、安全的输卵管通畅检查方法.

    作者:武林华;韦桂珍;黄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64例药物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笔者收集我科近5年来药物所致的过敏反应64例,旨在总结护理经验,吸取教训,提高严重过敏反应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多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使病人的社会活动受限,不同程度地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莫新少;莫婷;钟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动脉破裂出血,使脑功能发生障碍,具有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高的特点[1].

    作者:罗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安桃乐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常规在无麻醉情况下手术,孕妇疼痛强烈,部分孕妇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如何使孕妇在无痛情况下轻松接受手术,是近年来探讨的热点,我科自2002年5月应用安桃乐作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小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26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冠心病是中、老年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冠心病患者常伴发一系列心理活动障碍,心理因素严重者可影响康复与预后.

    作者:刘文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潜在问题及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高的一种急危重症,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恢复心肌的再灌注,保护心肌,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心肌梗死(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它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部分动脉管腔发生急性闭塞,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坏死.

    作者:卢志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风患者恢复期的出院指导

    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很高,幸存者中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所占比例也较高.

    作者:金谊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CEA用于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气囊导尿管留置及常规膀胱冲洗等刺激,患者出现尿意及便意急迫感,膀胱痉挛性收缩,导致膀胱内压力升高,有时可引起继发性出血,影响术后恢复.

    作者:陈明彦;陈明敏;杨守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也逐年提高.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纤维胃镜检查术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小儿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小儿胃镜检查术的开展亦日益增多.我科从1996年8月至2002年11月共实施小儿纤维胃镜检查401例,均取得成功.

    作者:韦琴;陆红;谢叶玲;梁绍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例AICD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采用经静脉法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Auromatic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illator, 以下简称AICD),是近年来治疗持续性室速、室颤,防止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的有效手段[1].

    作者:许金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腹联合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胸腹联合伤患者手术是唯一选择,术后并发症常常威胁患者的生命.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29例胸腹联合伤病人,术后观察细致,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积极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陆莉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肾穿活检术的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诊治价值已被确认.在临床上根据肾组织的病理检查,是对难治性肾病进行病理分类诊断,确定治疗措施,估计预后的有效方法[1].

    作者:雷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住院精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以护理的干预手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和促进个体的健康[1].

    作者:马效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眼科护士的角色功能

    门诊眼科护士不仅具有高超娴熟的操作技术,广泛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要达到多种角色功能,才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

    作者:莫永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知情选择长效避孕节育器的心理治疗初探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不仅要在宣传技术、药具上更加正常化,同时在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开展各种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咨询服务.

    作者:仲瓯娅;陈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抢救肺叶切除术中支气管急性梗塞1例的抢救配合

    2002年5月,我科在体外循环下成功抢救了1例肺叶切除术中支气管急性梗塞的病人,现将抢救及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人员职业接触性感染的预防

    许多职业获得性疾病正严重地威胁着护理人员的健康,因此,护士必须了解疾病的传播机制,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充分认识护理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防护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或预防因职业特性而接触并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危险.

    作者:王芬;王春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入院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入院护理评估是整体护理的立足点,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指有组织有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综合,写出护理计划的过程.

    作者:黄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输液反应的观察防治

    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重症患儿多采用输液治疗,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除了掌握正规的输液程序外,观察和处理输液中患儿的各种不良反应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者:谷俊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检测血清后γ-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衰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后γ-微球蛋白(Cys-C)在糖尿病肾病(DN)及慢性肾功衰(CR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DM)组、慢性肾功衰(CRF)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同时测定血清Cys-C及血清肌酐(CRE),血清Cys-C采用粒子增强的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在BN100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测定;血清CRE采用苦味酸法在贝克曼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DM组血清Cys-C为(1.005±0.32)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0.83±0.14)mg/L(P<0.05),DM组血清CR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RF组血清Cys-C为(3.55±1.27)mg/L,血清CRE为(496.03±426.7)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血清Cys-C对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衰的诊断比血清肌酐更灵敏.

    作者:张德文;杨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于与适于胎龄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患肺透明膜病差异的探讨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中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患肺透明膜病(HMD)的差异.方法将VLBWI 72例按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及是否患HMD分组,从围产因素、胎龄、出生体重、患病率、起病时间、病情及3d内病死率等因素分析比较.结果在VLBWI中,围产因素如窒息、剖宫产、前置胎盘等可增加患HMD的危险,尤其在SGA是主要致病因素;AGA胎龄越小,越易患HMD,而SGA此种关系不明显;出生体重近似的SGA与AGA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患病的SGA与AGA病情及3d内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起病时间则SGA较晚.结论VLBWI在胎龄、围产因素等影响下,体重近似的SGA和AGA的HMD患病率、病情等可无明显差异;要降低HMD发病率,除了延长患儿胎龄外,还应尽量减少围产期各危险因素.

    作者:陈志军;黄惠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86例冠心病病人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CAD)的一致性.方法所有病人均行CAG及ECG检查.结果286例CAD病人,典型ECG阳性率仅35.66%,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狭窄50%~70%组阳性率12.90%,狭窄70%~90%组阳性率19.26%,狭窄≥90%组阳性率76.40%;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比较,单支病变组阳性率42.10%,双支病变组阳性率14.68%,三支病变组阳性率66.28%.结论部分CAD病人没有典型ECG改变,常常引起漏诊.对有典型病史者,应尽早进行CAG检查.

    作者:邓家强;曾知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随机分为疏血通组6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丹参组6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结果治疗20d后疏血通组显效率80%,丹参组为61.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和血脂检测改善的程度较丹参组好,尤其是纤维蛋白原下降和改善的程度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大脑循环、改善血粘度、降低血脂作用,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钟有安;吴桂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社区人群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早期发现隐性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的比较,以了解餐后2h血糖水平在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3名社区健康查体者作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测定.结果健康人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餐后2h血糖异常为3.0%,高于空腹血糖的0.006%.结论检测餐后2h血糖可以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人,是发现隐性糖尿病人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化涛;齐传喜;段延安;白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尿酸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病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53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60例正常健康人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组血尿酸水平为(472.3±18.42)μmol/L,高尿酸的发生率33.9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血尿酸升高与冠心病心绞痛明显相关,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苏文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铁负荷水平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铁负荷水平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铁含量及血脂各项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铁蛋白.结果血脂异常患者铁储存水平显著增高;SF与TC、TG、apoB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8、0.5350、0.4163;与HDL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5400.结论铁储增高是导致脂质异常的重要原因.

    作者:吕斌斌;石锦波;冯静霞;孙建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T轴扫结合冠扫对发现鼻咽癌颅底受侵的作用

    目的探讨轴扫结合冠扫对发现鼻咽癌(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5例颅底受侵的NPC轴扫及冠扫的CT表现.结果轴扫可清楚显示NPC颅底破裂孔、卵圆孔、棘孔,枕骨斜坡及颞骨岩尖的结构的破坏情况,对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显示不佳;冠扫能清楚显示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等结构的破坏情况.结论CT轴扫结合冠扫能较全面了解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情况.

    作者:谢东;李强;苏丹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结合血β-HCG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结合血β-HCG测定在异位妊娠(E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VS对2002年4月至12月底收集的89例怀疑EP患者进行检查,同时结合动态监测血β-HCG值,对EP进行早期诊断;通过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取得病理结果,证实为EP者87例,诊断符合率97.8%.结果TVS由于其贴近盆腔,避开了腹壁和盆腔脏器的干扰,利用高分辨率的阴道探头,准确而迅速地取得EP的证据;血β-HCG继续测定又进一步为易与EP相混淆的各种声像图作出鉴别.结论TVS对EP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结合血β-HCG进行生化的鉴别诊断,是早期诊断EP的较好手段.

    作者:陈雪梅;周玉玲;韩临晓;饶良清;宋绿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室颤动病人复苏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心室颤动(室颤)病人即刻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心电监测或心电图证实的室颤病人的复苏结果及基本病因、心功能、开始直流电除颤时间对复苏结果的影响.心功能评价采用NYHA 4级分类法.结果43例中复苏成功23例,复苏成功率53.5%.急性心肌梗死(AMI)室颤病人的复苏成功率(85.7%)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室颤(47.2%),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心功能正常者复苏成功率(92.9%)高于心功能不全者(34.5%)(P<0.05),发生室颤后3min内启动除颤者复苏成功率(62.5%)高于3min后启动除颤者(27.3%)(P<0.05).结论AMI引起的室颤病人抢救成功率高,除颤实施及时与否和患者心功能状态影响抢救成功率.

    作者:申仕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黄五酊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五酊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取黄连、五倍子各250克碾碎后加入75%酒精浸泡1个月,取液.常规消毒褥疮创面及周围皮肤,用黄五酊湿纱布覆盖在创面上.结果用黄五酊治疗褥疮26例,有效率96%,优于用5%碘伏组(30例,有效率为73%),有显著性意义(χ2=3.818,P<0.05).结论黄五酊治疗褥疮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柳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内源性氧化剂与抗氧化剂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NO、NOS、MDA、SOD、C(VitC)、E(VitE)的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7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第1~4周NO、NOS、MDA、SOD、VitC、VitE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氧化剂NO、NOS、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于发病后1周显著升高,第2~4周逐渐下降;抗氧化剂SOD、VitC、VitE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0.01),于发病后1周内显著降低,第2~4周逐渐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内源性氧化剂NO、NOS、MDA水平显著升高,抗氧化剂SOD、VitC、VitE则明显降低,观察它们的水平变化,有助于监测脑出血的病情演变.检测氧化剂及抗氧化剂含量是反映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姚盛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试论法律意识支配护理行为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病人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不是追究法律责任,就是民事赔偿问题.

    作者:黄云花;王克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论新时期医学法制特点与临床护理

    医疗事故处理涉及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作者:黄芳艳;毛丽莉;韦桂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烧伤脓毒症的新进展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仍然是严重烧、创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姚咏明;柴家科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