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丹田降脂丸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58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丹田降脂丸治疗组29例与改变生活方式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丹田降脂丸1g每日2次,对照组单用饮食控制、运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2为%,对照组有效率为1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田降脂丸治疗血脂异常疗效好.
作者:胡寒静;李媛园;敖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针灸、推拿以及内服仙灵骨葆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32床疗例,单纯口服仙灵骨葆治疗.6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2.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对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功效.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治疗中,电针及手法配合口服中药的综合疗法比单纯口服中药更为有效.
作者:杜炯;蒋培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急性盆腔炎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2011年因急性盆腔炎住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临床治愈标准,本组327例病人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08%,中医治疗组为91.74%,西医治疗组为92.66%,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比单纯中医治疗或单纯西医治疗效果都要确切.结论:急性盆腔炎好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妇女,子宫附件区压痛及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是诊断急性盆腔炎的必要体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茂芳;陈小琴;曾俞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监所内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这个特殊群体在改造期间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未成年犯劳动教养管理所的男性未成年犯500名,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一般情况调查表、未成年犯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表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成年犯SCL -90)的各因子分高于常模并显著;对心理健康教育有高度需求.结论:监所内未成年犯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未成年犯有计划的实施心理矫治是一个更人性化、更个性化、更科学化的改造方式,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未管所对未成年犯实施心理矫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作者:胡捷;隋景旺;林邢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2010年7月~2010年6月中药饮片的使用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中药饮片处方共计20739张,将每张处方的每味及剂量等情况输入微机,用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药味数以10 ~15味居多,单味药常用剂量为6~12g,单张处方总重量以100 ~ 200g居多,处方药物结构中补虚药常用,其次是清热解毒,使用频率前10位饮片中,甘草使用频率高,不规范处方存在.结论:需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中药饮片使用,根据用药习惯和疾病特点合理采购、储存饮片,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
作者:何萍;葛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清除自由基、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对血液成分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更昔洛韦每次5~ 10mg/( Kg·d),每12h一次,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5~ 10mg/(Kg·d),每12h一次,疗程均为10 ~21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为70.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亚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痛(中医辩证属血热风燥证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对照组30例口服阿维A胶囊.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通过对比治疗前后PASI评分,经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消疕汤在改善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显效率方面均优于阿维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维A胶囊.
作者:贾敏;贺爱娟;夏瑰林;唐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改善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0年我院牧治的58例Ⅲ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化疗的同时加用益气健脾中药.对照组29例仅行化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改善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宋春燕;王翠英;洗凤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每次10mg,每晚1次,15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俪莎;陈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体外高频热疗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61例,分成治疗组138例采用体外高频热疗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对照组123例采用口服依诺沙星,中成药前列舒乐冲剂.两组均治疗一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2.2%,显效率为32.9%,好转率为13.7%,总有效率88.8%,前列腺细菌转阴率达64.0%.观察组治愈率为12.7%,显效率为15.1%,好转率为21.2%,总有效率49.0%,前列腺细菌转阴率达21.4%,治疗组明显反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高频热疗结合中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杨佩秋;刘淑文;潘秀思;葛丽丽;贾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对高龄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O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高龄卧位高血压伴(OH)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病人在西药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两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周后治疗组立位SBP、DBP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高龄老人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有效.
作者:宋宏发;柳韶真;董妙伟;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是衣原体属中的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本文通过对心肌损伤患儿和健康儿童肺炎衣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比较发现,心肌损伤患儿的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明显偏高,而发病儿童治愈后,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与健康儿童对比无明显差异,推测肺炎衣原体与儿童心肌损伤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孙加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评估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07年~2010年期间我院儿科及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进行随机抽样,抽取1000例,对微量元素缺乏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分析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代谢和分布,研究缺乏时的评估方法,分析微量元素的补充方法,总结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铁、锌、铜、硒、钙五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并且每种元素的缺乏与年龄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特点.结论:铁、锌、铜、硒、钙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不同,但在血液、尿液、毛发等生物样品中分布都很少,需要用高精密仪器进行准确测量,某些生物酶也可以间接反应体内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但一般只有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时才能表现出来,早期发现和检测仍是临床难题.医务人员和家长可根据各种微量元素的代谢特点及在各种食物中的含量,选择合适的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
作者:张雪花;张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治性感染伤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10年7月~2011年9月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治疗我院收治的复杂难治性感染伤口16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7~35天,1例直接自行愈合,6例经Ⅱ期缝合后治愈,9例经植皮或皮瓣转移等治疗后愈合.结论:VSD技术的应用有其他引流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在褥疮、四肢感染的治疗中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培峰;吕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讨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元月~2010年元月间共收治的2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治疗结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250例病例,非手术治疗198例;手术治疗52例,手术87例次,250例治愈出院216例,死亡24例,放弃治疗10例;估计生还机会少,归于死亡病例.死亡率13.6%.手术病例52例48例治愈,4例死亡,死亡率7.6%.结论:在现阶段随着非手术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无需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有时甚至是决定性治疗措施.
作者:李克跃;程建华;魏国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应用当归生肌油外用治疗168例溃疡、皲裂、烫伤性皮肤病等,并比较了该药对各类皮肤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文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钙对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的治疗效果,为更好的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燕山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住院病人中确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25例自愿在高血压常规治疗中加入钙剂,剩余25例采取常规高血压治疗作为对照组.服用钙剂组给予钙尔奇碳酸钙D3片1.5g/d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经核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安静静息休息仰卧位患者的右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结果:服用钙剂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钙剂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人血压,提示膳食中合理摄入富含钙的食物或钙片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于胃的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2005~2009年胃GIST25例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结果:胃镜检查20例可见糜烂溃疡、息肉样包块,3例见黏膜平滑、皱消失,2例未见异常;活裣18例可见肿瘤组织.肿瘤危险性极低1例,低4例,中等8例,高12例.结论:胃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及活检有诊断意义,术后病理学检查为确诊方法.
作者:朱红军;杨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夏季炎热天气的到来,腹泻病人日渐增多,且以老年人居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老年人腹泻易合并一系列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易被典型的腹痛、腹泻(大便> 10次/天)、呕吐症状所掩盖,使患者甚至医生所忽视,易漏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下面将我院2010年6月~9月急诊科老年人腹泻合并严重并发症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使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经验,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积极控制疾病的流行.方法:通过对50例使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治疗转归,肝肾功能以及心肌酶学检查等结果加以总结.结果:50例使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平均年龄2.46岁,所有病例均有口腔黏膜、手掌、足底疱疹,周围可见红晕,皮疹发生率为100%,均符合2008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给予及时的诊治后,在选取的50例使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有1例为复发,经再住院治疗,所有患儿均获痊愈,无一例死亡和转院.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肯定,总体上副作用少,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青林;宣相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儿童埋伏多生牙合理选用X线定位方式的探讨.方法:选45例儿童埋伏多生牙患者,用X线单张片、偏心投照定位片、单张咬颌片、曲面断层全景片、头影测量片、常规横断CT扫描,低剂量多层螺旋CT5mAs容积扫描经工作站后处理等多种定位方式检查.比较不同X线定位方式的定位显示效果及放射剂量.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5mAs容积扫描后经工作站后处理,能清晰准确显示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且放射剂量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双;夏洪波;刘丽梅;张凤林;关凤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夏日伏天分别对两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两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治疗COPD稳定期的有效选择.
作者:吴国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早期肾病的存在,也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之一,极大地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危险性.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终末期肾衰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在我国DN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本文作者运用灯盏花素治疗DN微量白蛋白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心电图QRS波群、射血分数(EF)、二尖辩血流E峰和A峰大充盈速度的比值(E/A).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QRS波群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群宽度都有所增加,但RVA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的QRS波宽度明显宽于RVS组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P<0.05).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EF、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RVA组患者的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的EF、E/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茶丽珠;黄飞;杨雪花;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云南省圣约翰心脏病医院2008年7月~2010年1月收治的68例采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06年7月~ 2008年1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赵渊;杨松生;陈宗宁;文林;尹浩;吕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产期保健服务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孕产妇和胎儿健康,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适应新形势下孕产期保健管理要求与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卫生部制定了《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文件,进一步划分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分工,理顺管理关系,确保孕前、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各阶段系统保健服务有效衔接.本文中具体地体现了社区医疗机构的指导项目,可供借鉴.
作者:鲁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君药不同配伍比例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入选条件的52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予庥杏石甘汤(石膏五倍于麻黄),对照组予麻杏石甘汤(原方),1天3次口服,两组均以3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占比(FEV1%)、大呼气流速(PEF)等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肺功能指标FEV1%、PEF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治疗组及原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徐丽;张永平;袁维真;黄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2009年~2010年,应用AO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结果:本组病例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21例良5例,可1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固定器材及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骨折的预后及减少术后关发症的发生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应用及康复护理.方法:对102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护理,通过对102例患者的X线片提示手术创伤小,对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非常有利.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无医疗事故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均治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手术创伤小、痛苦少.结论:术后肢体可早期活动,和应用以往的老式钢板相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方便,术后无弯钉及断钉现象,总有效率达97.6%.
作者:钟亚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报告78倒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血运,预防针道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出院后外固定架的管理,指导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4~6周,无术后感染、骨不连发生.
作者:冯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在门诊日常导医工作中接触到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出于生理及心理的特殊性,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障碍,所以导医护士需要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才能提高护患沟通的效果[1].同时门诊导医护士代表了医院的形象,是医院形象的塑造者.一名优秀的导医护士除了应具备高超的业务素质、优良的职业品德外,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形象、正确运用语言以及擅长非语言的技巧等.优秀的导医护士能使患者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心,更加配合治疗.现就工作中导医护士与门诊老年患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谈几点体会.
作者:江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嵘;刘茂芳;曾俞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针对入院后6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现病史等,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配合医生在行经尿道气化电切、膀胱灌注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工作,做好医生的助手,对减轻该疾病的并发症起着很大的作用.
作者:魏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手术护理体会,减少食道癌患者国手术期的死亡率,提高食道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148例食道癌患者,分析术前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科学的管理减少了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一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产科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助产人员肩负着母婴健康和安全的重任.助产变化快,要求高,存在很大风险,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现代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对助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了产房管理者对安全助产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助产工作中存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的安全.
作者:罗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80例内科门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干预,自我监测等,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血糖得到控制,干预前后两组血糖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对提高血糖控制率是一种可行的防治手段.
作者:何素兰;饶双华;叶丽芬;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原则下,对25例实行腹腔镜巨脾切除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准备工作,在医师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下,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并在术后加强护理,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达到了下床活动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目的.
作者:张英;李洪艳;陈思芳;禹艳;黄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将128例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2例和西医治疗组56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并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其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3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配合有效护理的患者功能康复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曹秀芸;吕忠容;何厚娥;朱成敏;熊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疼痛实施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结进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针对疼痛因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疼痛程度平均呈1~2级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耳鼻喉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需通过对患者全面的观察和护理,并辅以物理疗法、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将疼痛降至低,护理人员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协助医生诊疗全程,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续、降低疼痛程度,平静、安全的顺利度过康复期.
作者:李九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4岁以下儿童使用注射阿奇霉素的安全性.方法:对103例应用阿奇霉素的惠儿进行不良反应检测及护理,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儿不良发生率为28.16%,程度较轻,多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结论:临床上合理使用阿奇霉素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用药过程中的观察护理,可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何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是将临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把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成为我国21世纪具有复合型、外向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级医学人才,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使中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中医学国际化和现代化做出贡献.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可形成“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琪;李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评价.方法:对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班学生共153人进行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方案改革.随机抽取考试试题进行期末考核,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组织师生对教学体系进行评价.结果:学生考试合格率为98%,80~89分数阶段的人数为54%.教师与学生对教学体系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和99%.结论:新的教学方案提高了教学效果,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作者:孙爱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对传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探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活动,提出了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效果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作者:王文佳;田维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荨麻科艾麻属珠芽艾麻药材乙醇提物时小鼠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实验通过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珠芽艾麻的镇痛效果.结果:珠芽艾麻乙醇提物及其水溶部分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珠芽艾麻乙醇提物及其水溶部分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马琳;梁冰;朱珠;朱海燕;李淑芳;杨小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在探讨分析中药与民族药内涵及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民族药的特色与不足,明确民族药与中药的主要区别,提出了理性认识民族药的重要性.
作者: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李林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简要联系经络实质新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现代医学生物学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概况和初步分析针推力学刺激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对象,提出新的针推治疗作用机理思路,为进一步开拓针灸推拿学现代研究空间提供参考.
作者:陈波;江瑜;张小珊;田维毅;吴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或中心静脉压测定.该静脉口径大,位置恒定表浅,为深静脉穿刺之首选静脉.随着医学的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抢救、接受化疗者及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其要点:1.部位:选择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为穿刺点,也有在锁骨上入路穿刺点向下作垂线与锁骨下缘相交,其交点处作为穿刺点.多选择右侧;2.体姿: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头偏向对侧,也可将床尾抬高,以利于穿刺时血液向针内回流,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穿刺侧的上肢外展45度,后伸30度位以向后牵拉锁骨.据解剖所见,锁骨上入路易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入路一般不易损伤胸膜,操作方便,易穿刺,故锁骨下入路较上入路成功率高;3.穿经层次: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其厚度为3~4cm;4.进针技术:针头与胸部纵轴角度为45度,与胸壁平面角度呈15°进针,导管欲达上腔静脉左侧需插入15cm,右侧则插入12cm;5.失误防范:(1)针尖不可过度向上向后,以免伤及胸膜;(2)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相会处恰为针尖所对,继续进针的安全幅度不如锁骨上入路大,故不可大幅度进针;(3)防止空气进入.
作者:董化江;罗悦晨;徐健;刘未;杨德慧;单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所在团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强调“心身同治”的原则,应用中医药辨治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燕;肖成;周秀芳;董湘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桐子花外用对烧伤小鼠的影响,以说明其疗效.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烧伤模型、观察桐子花对小鼠实验性烧伤模型的作用、并以小鼠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愈合时间、愈合率、病理检查、血清IL-1含量的测定等指标来说明其效果.结果:桐子花能显著降低烧伤小鼠的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清IL -1,加快小鼠创面的愈合.结论:从降低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清IL-1含量,结合创面愈合情况可说明桐子花对烧伤小鼠创面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永萍;王和生;李扬林;张小容;吴大梅;除昌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旨在通过对非处方药(OTC)药品分销渠道的研究,主要从分销渠道的要素入手,解决现阶段我国医药企业在OTC药品分销渠道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医药企业OTC药品分销渠道模式要素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常悦;周戈耀;田海玉;李端;孙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加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决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帆;刘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来解释中医学的气血运行以及与经络藏象的关系.
作者:周贵国;刘焕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自古以来有用药如用兵的说法,我国古代的军事书籍《孙子兵法》论述了两军交战的各种策略.而将这些策略运用于临床,对症施治,用之得当则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本文讨论了孙子兵法中“避其锐气,击其情归”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法(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1周及2周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1周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结论: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满意,治疗作用较盐酸氟桂利嗪常规剂量口服而言,起效快,平均一周即有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盼碧;吴远华;张小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于多潘立酮口服和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患者有效率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较有效的方法,且此法操作简单,疗效持久,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宣于推广.
作者:刘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椎间孔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采取椎间孔注射治疗后治愈21例,占35%;显效19例,占31.7%;有效16例,占26.7%;无效4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光;田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配伍理论是方剂的核心和特色,理清方剂配伍的源起与实践、作用与规律、思路与结构、发展与不足等,对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本文虽未完全囊括,抑或对同道有相关启示.
作者:资赵辉;冯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温肺类中药配伍结合西药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寒喘胶囊治疗哮喘90例.17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口服寒喘胶囊;对照组80例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P<0.05.结论:寒喘胶囊有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温肺利咽的功效,能迅速改善哮喘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减少西药副作用和医疗费用.
作者:张同德;徐新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古代医家认为灸法有引邪外出,引热外出,引热下移,除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并可助气而补阳,使阳生而阴长.《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般认为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瘀、通风解表、温中补虚、回阳固脱、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用于治疗寒证、虚证、阴证.而热证施灸,是指用灸法治疗中医八纲辨证中病性属热的证候.包括外感热病、内伤热病以及外科痈疽疮疡等多种疾病中所出现的热性病证.自《伤寒论》以来,却有热证忌灸之说.但对热证宜灸还是禁灸,还是一个长期颇具争议的问题.而近年来的大量报道表明,灸治热证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多的客观依据.据国内新研究和大量实验报道证明,灸能退热、抗休克、改善微循环、防止肾功能损害,并有抗病毒和纠正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体液因素紊乱等作用.艾灸可调整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可显著提高白细胞数.又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所证实,所以热证可灸论被广泛接受,近人用灸法治疗肺结核;灯火灸治疗腮腺炎;直接灸角孙、内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直接灸治疗高血压痛;灸涌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等,都是灸治热证的例证.综上所述,灸治热证既符合中医的反佐法的治疗原则,因此灸法不仅可以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也可用于实热证及虚热证,只要辨证准确,手法得当,壮数足剂,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郭金洋;李果;闵庆莉;赵新勇;满大军;刘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研究方法,将10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GOLD方案加金水宝胶囊和补肺活血胶囊,对照组按GOLD方案治疗.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及BODE评分、急性发作次数.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为72.00% (P <0.05);肺功能方面,治疗组在稳定与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BODE评分方面,治疗组的BODE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明显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补肺活血胶囊能提高COPD患者治疗中医证候的疗效,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生活质量,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狐启贵;刘良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和法为八法之一,在临床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对和法中寒热并用、调和阴阳的论述结合伤寒名方在临床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应用的探讨,以期对临床治疗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慢性疾病应用和法以启迪作用.
作者:陶智会;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认真研究宋代法医学,尤其是宋代法医检验的发展创新、制度的确立等方面,对我国法医学发展有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汪晶晶;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倒.西药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和盐酸坦索罗辛,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前列腺Ⅰ号方内服.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96.67%,西药组86.67%,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效的中药疗效显著.
作者:丁维;曾俞霖;常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活血补肾法对骨折大鼠骨修复的实验研究,探讨该法在临床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闭合式股骨干骨折术对40只SD大鼠复制股骨干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灌服补肾活血中药)和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通过X线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组大鼠骨创面骨痂形成及骨愈合情况.以探讨活血补肾法对骨折后骨修复疗效以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结果:活血补肾法治疗组大鼠骨折后骨修复快,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活血补肾法能促进骨折后大鼠骨修复,缩短疗程,可以应用于临床骨折患者.
作者:匡祖锋;李良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非器质性疾病的症侯群,其诊断标准:1.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4周以上;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5.无腹部手术史.在诊断FD患者时,必须除外器质性消化不良,后者经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疾病等.由于FD的特异性,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FD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FD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到溃疡病灶可明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3.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并存,也可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部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征象可与FD鉴别;4.其他:FD还需与其他一些继发胃运动障碍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胃肠神经肌肉病变相鉴别,通过这些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一般可作出鉴别.
作者:刘昶;颜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苗药黑骨藤追风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组(治疗组)和热奄包组(对照组).并运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JOA)进行临床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兆奎;徐衍华;肖亚平;代铁良;曾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著.本病常突然发病,多在睡眠醒来或早晨起来时发病,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如不及时治疗致病程迁延日久,可因肌肉瘫痪出现挛缩,甚则出现面肌痉挛,从而影响面容.笔者采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对该病不同时期的61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红艳;熊芳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丹溪著作的研读,总结出朱丹溪对饮食失宜所致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对食伤的三大系统治疗方法,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作者:朱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针刀是中西医疗法的结合,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较好,通过针刀治疗可以松解其粘连、瘢痕、挛缩、堵塞,改善微循环,使疼痛得到快速缓解.本文从《黄帝内经》和“现代医学”两方面来论述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理.
作者:杨慎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医训诂学是普通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利用传统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研究中医古籍语言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虽历史悠久,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和指导,因此难免有一定欠缺.钱超尘先生秉承传统小学良好师承,将普通训诂学引进到中医界,有力推动了中医训诂学及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全面阐述中医古籍训诂学的理论;运用文字音韵训诂考据之法,解决中医古籍疑难问题;开创中医古籍训诂史的研究;致力中医训诂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作者:黄作阵;涂凌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出身于中医世家,其先父石玉书和兄长石恩权为国家级名中医.从小耳濡目染,长辈的教育和经验,为笔者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兹将以下两方药的临证经验整理,以供同道参阅.1芩连四物汤的巧用方药组成:黄芩9g、生地150g、白芍15g、贯众30g、黄连4.5g、当归9g、川芎9g;煎服方法:用黄酒150毫升或甜酒水200毫升加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分三次服用.此方为笔者治疗子宫肌瘤之常用方,系根据北京刘奉五老中医经验并结合长期实践所订.
作者:石雁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韦尼克脑病( Wernicke' sencephalopathy,WE)是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由于维生素B1(即硫胺)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性疾病.本病由CarlWernicke于1881年首先报道.当时描述的3例病人,特点为急性起始的疾病,以精神障碍、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性步态为主要症状.3例均以死亡为结局.病理解剖后发现为血管损害,主要累及了脑室和灰质.但从20世纪以后,对本病的看法有了广泛的变动.现在大部分文献认为Wernicke脑病大部分为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约占慢性酒精中毒性疾病的3%.
作者:于清太;郭英瑜;黄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而引起的一种时疫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无边为特征.本病发病率高,每7~8年有周期性流行倾向,任何年龄均有易感性,尤其易在儿童中广泛流行.本文立足临床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中医药文献入手,对于中医历代重要医籍中有关痄腮病的文献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进行整理研究,试图探讨历代中医对于痄腮病原学的认识过程及其学术发展脉络和规律.
作者:吴云海;赵艳;李柳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具有生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涵盖信息量广等特点,更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如何根据《中医药膳学》的学科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值得探讨.
作者:秦源;陈静;郭宪立;曹峰;赵柏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金刚藤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用薯蓣皂苷对照品对方中金刚藤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金刚藤中山奈素的含量.结果:薄层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山奈素在0.0155~0.07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36%,RSD为0.49%(9=5).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金刚藤软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德鑫;郑亚玉;靳凤云;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药扛板归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浓度扛板归干预后,分别测量大鼠体重、大鼠血清AST、ALT、HA、LN含量,肝脏常规制片并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ST、ALT、HA、LN含量(均P<0.05),病理形态学观察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中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扛板归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曹庆生;张可锋;陈光煜;张小玲;肖胜军;朱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 HPLC)测定精制冠心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angBang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6%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ml · min-1,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线性范围为53.1 ~265.5μg · ml- 1(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0.64%.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树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