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国际刊号:1000-744X
  • 国内刊号:52-1062/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贵州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获省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贵州医药杂志   2013年9期文献
  • 输尿管结石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预防和治疗

    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输尿管内结石绝大部分均采用腔内碎石治疗。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当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腔内碎石技术之一,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实际操作中,一些严重并发症却时有发生,其中感染性休克就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2年3月共有533例患者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其中4例患者术后并感染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金军;常青;吴栖岸;刘红勤;申军;孟永会;葛平玉;周天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和其它真菌感染81例临床分析

    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s )是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ency Syndrome ,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常见的一种,包括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 .a)感染、隐球菌病、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等,其中口腔念珠菌感染占相当高的比例[1]。而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是 HIV 感染者已进入 AIDS病期的重要指征之一[2]。目前AIDS 发病率不断上升,熟悉艾滋病伴口腔及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检查,提高对真菌感染,尤其是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认识,有利于AID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3]。

    作者:蔡成莲;帅李娅;陈建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肾衰宁胶囊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1)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 )降低;(2)肾小球滤过率(GFR )<60 mL/min/1.73 m2,持续时间≥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1]。在早期阶段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晚期则以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为主。引起慢性肾性肾脏病的病因很多,痛风性肾病是其中的一种。肾衰宁是纯中药制剂,该处方由大黄、丹参、太子参、黄连、冬虫夏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肾衰宁胶囊对痛风性肾病所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探讨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作者:黄健;吴欣;周晓倩;刘承志;蒋雪梅;蒋文勇;于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痛泻宁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与蒙脱石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3例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异常特征的肠功能紊乱性综合征,临床上分为三型: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型。本征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异常。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至今还不完全明了。笔者采用痛泻宁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与蒙脱石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寒冰;韦波;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25例临床分析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cellular 1eukemia , HL)是一种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增多而增生低下的急性白血病。因起病缓慢隐匿,无脏器明显浸润,外周血三系不同程度减少,骨髓增生减低,临床上常易与外周血三系减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等疾病相混淆。在未开展骨髓穿刺检查的普通内科门诊及基层医疗单位仅凭血常规报告难以鉴别。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血液内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确诊的25例HL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相关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斓;崔艳琴;邢吉燕;袁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流产绒毛细胞或死胎组织染色体检测中的应用

    流产是指孕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质量不足1000 g 而终止妊娠,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过期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情况,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排出者,死胎指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自然流产占妊娠总数的10%~15%[1],其中早期流产占80%以上。导致流产的原因较多,包括遗传基因缺陷、母体因素、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而其中由于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流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献[2-4]报道在流产绒毛中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19.9%~59.81%。

    作者:郑琳;郑慧玲;朱晓西;杨雪;吴忠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纤维板剥脱术40例麻醉体会

    纤维板剥脱术对彻底清除化脓病灶,改善心肺功能,防止胸廓畸形(尤其小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并纤维板形成患者40例,现就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结核性脓胸并纤维板形成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1~58岁,体质量39~55 k g ,所有患者均为一侧胸部病变。

    作者:王庆华;杨泽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心脏导管术对桡动脉影响的超声评价(附200例报告)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 , CAG )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已成为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与经典冠脉诊疗的股动脉途径相比,桡动脉径路具有穿刺损伤小、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减少局部出血、血肿和假性动脉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止血方便,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经桡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1]。文献[2]报道经桡动脉穿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的成功率为92%~98%,手术成功率高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全面系统研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近、远期对桡动脉的影响有利于深入了解此途径存在的问题,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比研究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前后桡动脉的几何学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旨在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心脏介入诊疗对桡动脉的影响。

    作者:杨建昌;杨天和;杨永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31例救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危害性大,在创伤致死致残病例中,其病死、病残率处第一位[1],如果再合并严重复合伤其救治难度更大,致残率及病死率将更高,因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救治3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治强;强群;钱良涛;杨华;吴伟;冉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54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积极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随着敏感度高的放射免疫法测定β-HCG及超声显像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以明确诊断并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同时对需保留生育者特别有利。我院采用宫腔镜患侧输卵管插管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 TX)保守杀胚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鹰;唐建军;徐春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外阴部鲜红斑痣伴糜烂1例

    鲜红斑痣是婴幼儿血管性病变的常见类型,大多发生在头面部及躯干四肢,发生在外阴部且伴有皮肤糜烂报道较少。我科采用脉冲染料激光(595 nm )治疗1例婴幼儿外阴部鲜红斑痣伴皮肤糜烂,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正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输血不良反应150例回顾分析

    输血是急救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1%~10%[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生的150例输血反应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莹;任肖霞;屠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梗死并发癫痫7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1],脑梗继发癫痫既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癫痫发作的主要病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如今,脑梗塞并发癫痫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如进行科学的治疗则可以缓解[2]。本文对70例脑梗死后癫痫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斌;侯坤;李蓉;张红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T 淋巴细胞亚群在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变化和意义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处于飞速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其病程多为长期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复杂的过程,对其的研究探讨多集中在体液免疫,基于细胞免疫研究尚比较欠缺。近年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在发病过程中存在免疫功能紊乱[1]。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群,笔者就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与疾病发展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洁;马丽;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骨劈开骨挤压术在前牙区美学种植的应用(附12例报告)

    前牙种植美学的效果在以种植体与周围骨稳定结合为基础的,植入区骨量充足不仅是种植成功的关键,而且也是牙龈软组织存在的基础。前牙缺失区的骨量即牙槽嵴的高度、宽度,不仅决定了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而且决定了附着龈的高度、宽度。而临床上有相当多的前牙缺失患者由于外伤或牙缺失后受到唇肌的压迫,使种植区牙槽骨呈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牙槽嵴厚度不足、唇侧骨壁凹陷、骨开窗等)。因此常规备洞植入种植体较困难,需要种植术前或术中同期对牙槽嵴进行骨增量。本文对12例前牙骨缺损患者,采用微创骨劈开骨挤压术进行美学种植修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亚东;刘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喉气管狭窄9例临床分析

    喉气管狭窄是耳鼻咽喉科的难治性疾病,由于颈部外伤或感染及其它原因引起瘢痕挛缩或声带外展麻痹等,它严重地损伤喉气管呼吸、发音等生理功能。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及发音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合并低位气管狭窄往往导致处理十分困难。现将我院2000-2012年收治9例喉气管狭窄病例临床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龚正鹏;于明;胡跃;叶惠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四肢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何进一步改进内固定技术,降低四肢骨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成为广大骨科医生的努力方向。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我科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阮世强;邓江;王世强;周思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本研究于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分别采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并比较两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冉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64例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前在IC U 多选择应用经皮微创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 T )来替代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PDT 临床提供了一种相对微创安全、操作简单,能迅速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的抢救治疗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IC U 对64例危重病人施行了 PD T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张龙久;高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Iumbar disc heriation ,LDH)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解除症状,但是约20%~30%的患者仍需手术治疗[1]。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微创化、人性化”的发展理念,我院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观点是实现创伤有限化、对腰椎稳定影响小化、疗效优化。笔者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了小切口、小开窗的手术治疗方式,并与20例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Cage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效果相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RDS急性期大鼠心脏局部RAS的变化与BNP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期大鼠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间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鼠龄12~16周,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A组)仅进行气管切开插管和右颈总动脉穿刺置管,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5 mL/kg ;ARDS未干预组(B组)尾静脉注射油酸0.15 mL/kg ,建立油酸诱导的大鼠ARDS模型;ARDS机械通气治疗组(C组)VT=6 mL/kg ,RR=60次/min ,FiO2=50%, I∶E=1∶2,PEEP=5 cm H2 O。各组按造模成功后时间又分为a、b、c三个亚组,每组6只。于大鼠ARDS后1 h、ARDS后2 h、ARDS后4 h取左室心肌组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肾素(Renin)活性;ELISA测定血清中BNP水平。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时间点与A组相比,B、C组AngⅠ、AngⅡ含量及Renin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间点C组与B组相比,C组AngⅠ、AngⅡ含量及Renin活性均有降低倾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大鼠心肌局部 A ngⅡ含量及 Renin活性与血清BNP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ARDS可导致激活大鼠心脏局部的 RAS。ARDS急性期大鼠心脏局部RAS的变化与BNP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

    作者:周赟;张谦;周霞;蒋涵;郭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贵州医药》征稿启事

    作者:贵州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脊液净化系统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脊液净化系统临床应用的性能及用于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安全性,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各20例,入院后均行DSA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为动脉瘤,经神经介入治疗病情稳定后同时采用脱水、止血、抑酸、抑制血管痉挛、镇静止痛、血压控制及防治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21 d。治疗组患者通过腰椎穿刺置管连接脑脊液净化系统,连续治疗3d,8次/d,将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血性脑脊液分次引流排出。结果两组根据CT影像学变化、脑血管痉挛缓解时间、脑脊液中红细胞数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净化系统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较显著,可较快减少颅腔内出血量,较早缓解血管痉挛,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雍亚雄;李玉明;杨华;王凡;出良钊;关锋;刘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双源 CT在肾结石定性分析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估DSC T在肾结石原位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32例需要进行经皮肾碎石取石的患者术前进行双源CT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 )2 mm层厚、1 mm增量的扫描,双球管电压分别为80 kV和140 kV ,管电流分别为342 mAs和76 mAs。划出低能量和高能量扫描的成像的感兴趣区,计算低能量和高能量原位扫描下的衰减值比值(A R值),与已知结石化学成分的43枚结石水模研究获得的A R值进行对比。手术后取出的结石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法确定结石成分。体内扫描与体外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石在水模内进行DSCT低能量和高能量扫描得出的尿酸结石AR值低于1.0,胱氨酸结石为1.13~1.21,含钙结石大于1.24。鸟粪石的AR值与含钙结石重叠,因此不能进行可靠的预测。临床研究4例患者为混合性结石(单一物质含量低于75%),4例为鸟粪石。在32例患者当中,27例(84.4%)应用DSC T得出准确的诊断:包括全部7例尿酸结石患者(100%)、22例含钙结石患者中的19例(86%)和1例胱氨酸结石患者。4例鸟粪石患者未能确诊。结论 DSCT可能对肾结石进行准确的原位定性诊断。

    作者:王延东;石华;杨秀书;罗光恒;朱建国;刘军;孙兆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本刊启事

    作者:贵州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A F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在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A F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全组在全麻开胸直视体外循环下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瓣膜置换术。结果70例患者全部存活,术后当天心电图提示:64例患者心律均由 A F转为窦性心律,3例结性心律,2例顽固室性心动过速,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3~40个月无一例死亡,61例维持窦性心律,占87.1%;6例房颤心律,占8.6%;3例房扑心律,占4.3%。结论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RHD合并AF ,可使绝大多数病人恢复窦性心律,是一种安全的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李岑;张大国;龚启华;刘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门诊就医孕妇的护理体会

    孕期妇女不论在心理上、生理上还是社会环境中都处在非常时期,就诊的孕妇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有正常的心理要求。本文就我院妇女保健门诊就诊孕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潇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与护理体会

    体外循环(C P B )术后常伴脑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1],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 )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将高压氧治疗CBP术后脑损伤患者的舱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海燕;王安素;陈佐勋;黄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并胆道内双J管内引流术107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典术式已在临床应用多年,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1]。但是否放置 T 管引流或胆道内支撑管,尚存争议[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3年4月施行的10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一期缝合、胆道内双J管内引流术,疗效满意,针对其护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4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 )是老年人脊柱骨折的常见疾患[1]。我院骨科2009-2012年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48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80例护理体会

    流产在怀孕早期药物流产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易行的特点,对女性的身体伤害较小,符合大多数女性的要求。如护理人员没有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很容易使流产失败,也很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导致终身不孕。本文对药物流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23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衰患者得以长期透析并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逐渐延长,而老年透析患者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逐年增多,由于动脉管壁增厚、粥样硬化斑块附着及血液黏质度高等原因,极易形成血栓[1],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带Cuff 的长期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可为患者顺利透析提供较理想的血管通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引导下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手术更安全、定位更准确,而术前、术中及术后全面而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2]。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对2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DSA下行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卫兰;黄建;周杨;蒋文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检测的诊断评价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es ,HCV )具有高度异质性,主要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呈世界性流行,全球约1.7亿人感染HCV ,感染率约为3%。我国一般人群 HCV 抗体(抗-HCV )阳性率为3.2%,约有3800万HCV感染者[1]。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人群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高度慢性化是该病的大特征[2,3]。丙型肝炎(丙肝)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乙型肝炎,易于慢性化,慢性丙肝患者10年内约有20%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每年约3%发展为肝细胞癌[4],严重影响健康。因此,建立一种针对HCV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检测方法尤其重要,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和实用的诊断指标是抗-HCV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 )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依据,对丙肝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多数实验室应用的HCV-RNA的检测临界值是试剂生产厂家检测部分健康人群和 HCV感染者及患者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的,并非完全实用于遵义地区。因此我们通过检测239份HCV感染者或患者和60份健康人群,旨在探讨遵义地区 H C V-RN A的佳诊断临界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昵薇;何应中;邹焰;魏琳丹;胡琦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福泉市儿童手足口发病危险因素及外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 组16型(C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011年1月1日~6月1日,贵州省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16.83/10万,福泉市报告发病率为177.21/10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各区县位列第三。为了解福泉市手足口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外环境手足口病毒污染状况,我们于2011年5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阎岩;张泽武;王定明;唐光鹏;陈于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便携式血糖仪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便携式血糖仪因其结构灵巧,容易使用,不需要人工分离血清(浆),也不需要操作者使用专业的加样器进行准确加样。结果快速,大大缩短了检验周转时间;操作人员可由实验室外其他医务人员经培训后进行,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但如果应用不当,血糖仪的使用也可能对患者的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1]。如何避免床旁检验结果与检验科报告结果的差异造成的矛盾,如何保证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每批产品的检测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解决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保证患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成为临床和检验科关注的焦点,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重点。本调查设计了非专业人员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试图了解在医院内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现状以及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从而规范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提高其检测质量。

    作者:田禾;令狐颖;黄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普定县杨柳村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为47.5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56%,其中,蛔虫感染率高居全国首位[1]。为深入了解我省农村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及影响因素,2006-2010年我们选择土源性线虫感染率>20%的普定县杨柳村进行连续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丽丹;徐莉娜;唐莉娜;李安梅;林广初;杜坤;罗敏;武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毕节市2009-2011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碘缺乏病在毕节市曾为轻度流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以来,碘缺乏病得到了控制。为了解我市碘盐质量和普及情况,我市持续开展碘盐监测,现将2009-2011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虹;陈世清;王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磁共振静脉成像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价值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 , PM )由于其所在的部位、解剖、生物学行为及血液循环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特殊与静脉窦关系密切,往往累及静脉窦,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侵及上矢状窦后容易挤压侵蚀静脉窦造成矢状窦狭窄或窦腔闭塞,而窦腔的闭塞与否直接影响手术对于矢状窦的处理方案。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rsonance Venogra-phy ,M RV )具有无创、检查便捷等优点,以前多用于检出颅内静脉血栓,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M RV在窦旁脑膜瘤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方面日益显示其独特的价值。

    作者:张国平;李德炯;钟平;刘路;贾晓峰;宋丽娟;谢慧琴;费兴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脏超声左锁骨上窝切面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teriosus ,PDA )常规可信赖的检查手段,但随着经皮心导管PDA封堵术的开展,对PDA的超声检测值要求更为准确,血管造影是测量未闭导管内径、长度、分型[1]及所处解剖关系的金标准[2]。为此,本文通过不同切面测量未闭导管内径、长度、并行分型结果与血管造影比较,观察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与左锁骨上窝切面对 PD A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罗依然;刘晓桥;谭洪文;梁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发性颅骨嗜酸性肉芽肿11例CT和MRI影像分析

    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常因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史而难以诊断,而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是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较常见的一种,是一种非肿瘤性质而又具有肿瘤某些征象的肿瘤样病变,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

    作者:刘宗才;邓奇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治疗中新型药物选择的进展

    控制住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就必需积极的控制血糖,尤其是控制好餐后血糖[1,2]。对多数患者而言,这意味者必需尽快起始胰岛素治疗并将胰岛素有效调整到足以达到严格的血糖目标值。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案、注射装置和常规胰岛素制剂的限制,加上患者自身因素,已限制了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胰岛素治疗的潜在益处和达到所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本文讨论新型药物的特点,并比较单独使用基础胰岛素和使用预混胰岛素制剂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益处。

    作者:王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措施探讨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受到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1]。据近五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的总量中,抗生素占30%~40%,远远大于其他各类药物[2]。如何使抗菌药物应用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医疗安全也越来越引起各级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作者:郝川;邹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抗菌药物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体会

    由于受信息化使用程度、抗菌药物品种繁多、药品使用涉及临床各个科室和临床用药行为难以控制等原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控一直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难点[1]。近年来卫生部相继发布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目的在于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此医院以现有信息系统为依托紧密结合卫生部的要求设计并实施了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蒋仪;陈辉;管晓福;王炜;陈琦;谢娟;李海琳;张晓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68例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法医司法鉴定结果分析及对策

    自1989年至2012年,贵阳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中心共受理各级机构委托法医病理鉴定共3358例,其中与医疗行为相关的案例(含医疗纠纷、非法行医)共计681例,由各地州县公、检、法及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管部门等委托的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共268例。本文通过对268例涉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鉴定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总结分析这些死亡的案件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可能存在的医疗差错及死亡原因,探讨就医人员死亡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杰;黄映康;汪元和;李竹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