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2096-1278
  • 国内刊号:61-1502/R
  • 影响因子:0.2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52-207
  • 全年订价:4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研究杂志   2018年2期文献
  • Ⅲb期NSCLC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与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Ⅲb期NSCLC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并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施以同步放化疗,然后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并结合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同步放化疗后,有效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除NSE外,其余各指标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经同步放化疗后,CR患者0例,PR患者有17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除NSE外,CEA及CA125的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D患者有28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除NSE外,CEA及CA125的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SD患者25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Ⅲb期NSCLC患者施以同步放化疗后,有效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得到明显改善,且CEA及CA125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向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不同类型垂体瘤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观察对不同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混合腺瘤的治疗效果与无功能腺瘤治疗效果进行比较,除混合腺瘤外,其他腺瘤的治疗率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类型垂体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经鼻蝶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治疗效果也明显较高,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段嘉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患者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不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袁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烧伤感染分析及防治

    目的 分析小儿烧伤后感染途径和菌种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感染提供依据,预防感染的发生.方法 2010~2015年我院共收治65例小儿烧伤后感染患者,采集小儿烧伤后感染途径及菌种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创面感染占首位55.4%,其次是呼吸道占33.8%,静脉导管7.7%和尿路占3.1%.分离出细菌108株,革兰阳性菌(G+)44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革兰阴性菌(G-)58株,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其次是鲍氏不动杆菌;真菌6株,而且烧伤面积越大发生率越高.结论 创面感染是小儿烧伤感染重要原因.染的病原菌大多是多种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应避免创面被污染,切断感染途径,结合药敏实验监测,为临床治疗烧伤提供保障.

    作者:郭洪耀;林海兵;林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正畸治疗时固定矫治器对患者口腔黏膜、牙体、牙周的损伤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时固定矫治器对患者口腔黏膜、牙体、牙周的损伤情况.方法 对120例患者行固定正畸治疗,对固定矫治器佩戴期的患者进行口腔黏膜、牙体、牙周检查;其中,对检查结果从性别、年龄以及设计治疗方案三个角度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出现牙槽骨吸收与创伤性口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而牙齿龋病、牙龈炎的发生率低于女性.本次研究中14.5~20.5(岁)的患者中牙槽骨吸收、牙龈炎、创伤性口炎的发生率要高于20.5~31.3(岁)的患者,而牙釉质脱钙的发生率要低于20.5~31.3(岁)的患者.此外,在拔牙减数的患者中牙釉质脱钙、牙根吸收、创伤性口炎的发生率要高于减径的患者,而牙槽骨吸收、牙龈炎的发生率要低于减径的患者.结论 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治疗患者的口腔黏膜、牙体、牙周损伤情况,会因年龄、性别以及治疗方案的差异而存在不同;因此,在进行正畸治疗时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口腔卫生知识宣传与教授.

    作者:刘调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心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心律失常心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镇平县中医院老年CHD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日常活动能力(B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DD、LVS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VS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偏高(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CHD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余富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孕妇1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对照组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腹腔粘连、术中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耗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腹腔粘连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3%,对照组患者的腹腔粘连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9%、17.1%,研究组患者的腹腔粘连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再次妇科手术的患者而言,选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较小,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对足月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血流动力学及脐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对足月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血流动力学及脐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行剖宫产足月妊娠孕妇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硬腰联合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对比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O2)、红细胞比容(Hct)].结果 插管前两组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皮时、拔管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pH值、Hct、Pa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行剖宫产术足月妊娠孕妇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可改善孕妇血流动力学,且对新生儿无较大影响.

    作者:应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凝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冷沉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在临床上对于血凝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使用.

    作者:张美萍;陈书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例患者采用保守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8例患者则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60.8±22.9)ml,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148.9±25.7)ml,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具有较大的伤害,在有其他方案可供选择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代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唑来膦酸与化疗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杞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5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7例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2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钙离子以及碱性磷酸酶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2.96%);观察组患者的AKP值(119.01±31.13)U/L以及Ca2+ (1.59±0.17) mmol/L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AKP值(195.99±34.78)U/L以及Ca2+ (2.54±03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唑来膦酸与化疗配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于瘢痕子宫患者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患者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孕妇的临床研究资料,所有的患者均有一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与阴道试产指征相吻合,并实施阴道试产,对影响孕妇阴道试产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孕妇,阴道试产顺利者48例,成功率为80.0%;阴道试产成功者出血量为(253.51±19.56)ml,显著低于剖宫产孕妇(501.32±30.67)ml;此外,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有胎儿窘迫、中途拒绝继续试产、宫缩乏力及产程异常、先兆子宫破裂等.结论 临床中,导致孕妇发生阴道引产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胎儿窘迫、中途拒绝继续试产、宫缩乏力及产程异常、先兆子宫破裂等,因此需根据孕妇手术指征情况给予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王梅;郭剑星;刘月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在膝关节置换快速康复中应用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在膝关节置换快速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份收治符合研究标准拟行膝关节置换患者83例,分为A组(快速康复组)43人和B组(常规处理组)40人,围手术期镇痛分别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和常规处理方法进行镇痛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快速康复组与普通处理组相比,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围手术期超前镇痛的快速康复理念在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术后的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董红华;周敦;袁从虎;王玉武;钱辉辉;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索罗门定律联合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疗效

    目的 探讨索罗门定律联合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我院收治的11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口引流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索罗门定律联合一次性切开挂线根治术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2.5±1.2)d,对照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30.5±3.1)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以及术后遗留肛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索罗门定律联合挂线法对肛周脓肿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不仅有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后遗肛瘘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朱小辉;李建凯;郝伟秀;冯俊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总胆汁酸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总胆汁酸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16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总胆汁酸水平将其分为观察1组(102例)及观察2组(58例),以同期在我院实施体检的健康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分析其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28.1%)上与对照组患者(0.05%)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远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1组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34.3%)、观察2组患者(17.2%)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1组高于观察2组(P<0.05).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产妇,同时患者总胆汁酸水平越高则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越高.

    作者:崔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临床分析.方法 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诊治的5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芬太尼 丙泊酚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恢复时间、起效时间、丙泊酚使用情况、OAA/S镇静评分指数、宫缩痛发生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来讲,采用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不仅可以降低其OAA/S镇静评分指数,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降低宫缩痛的发生率,而且还能缩短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连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 探析研究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并针对不同因素情况制定合理措施,这样可对新生儿窒息的方法予以有效预防.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形成的产科原因.结果 脐带因素在产科原因中所占比例高,按照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羊水因素和早产、胎盘因素和胎儿因素、产生因素和伴妊娠合并症因素.其中,37.50%是脐带因素在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中所占比例,28.33%是羊水因素所占比例,14.17%是早产因素所占比例;在本研究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中,23.33%为阴道助产分娩率,35.84%为剖宫产分娩率,40.83%为正常分娩率.结论 对胎心的变化情况予以密切观察,产时和产前监护工作实施加强,产检质量给予提升,并定期电子检测患儿胎心,有效及时地正确处理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效下降.

    作者:张小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共92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92例患儿分为研究组(高频振荡通气,n=46)与对照组(常频通气,n=46).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分娩结局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分娩结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方城县妇幼保健院足月妊娠临产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孕产妇7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术进行分娩.观察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13%(2/10),低于对照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儿缺氧性脑病、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69%(3/39),低于对照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应用剖宫产术,可改善分娩结局,并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较好.

    作者:何小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给予高热惊厥患儿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热惊厥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小儿退热栓,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与对照组的6.7%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给予高热惊厥患儿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惊厥的发生次数,快速退热,缩短康复时间,且安全性高.

    作者:赵黎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对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的研究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同步紫衫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患者过程中,对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肿瘤科,研究对象120例,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各60例,将一般资料做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调强放疗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采用QLQ-LC 13和CPS评估对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预期做评估.结果 治疗结束3周后复查,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显著;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3.33%略低于对照组28.33%,P>0.05,差异不明显.结论 调强放疗和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NSCL患者的疗效与生存质量和生存预期均有较好的影响,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魏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综合疗法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7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川芎嗪、甘露醇、能量合剂、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癫痫发作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14%和癫痫发作频率(1.30±0.79)次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51.43%和癫痫发作频率(3.75±2.44)次(P<0.05).结论 川芎嗪、甘露醇、能量合剂、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显著,能减少患者的发病次数和时间,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展波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患儿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方法等资料,并观察患儿治疗效果,总结临床诊治治疗体会.结果 5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经积极有效治疗后,腹痛、关节肿痛、皮损等症状均消失或改善,肾功能有所好转,其中治愈24例,显效16例,有效9,无效1例(转为慢性肾炎),总有效率为98.00%(49/50).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积极诊断鉴别,尽快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尽量延缓和纠正患儿肾损害,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马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肝硬化的妊娠结局及孕产期处理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硬化的妊娠结局及其孕产期处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31例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孕产期处理方式与妊娠结局.结果 31例患者中25例均进行了产前检查,21例采取剖宫产、5例采取自然分娩、4例医源性流产、1例死亡;分娩26例患者中并发症主要有肝腹水、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减少、高胆红素血症、产后出血等,均为单胎分娩,早产儿13例、新生儿窒息4例、低体重儿4例,但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合并肝硬化病情严重,对母婴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失代偿期患者不宜妊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着重要作用,需加强重视.

    作者:刘静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科处理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科处理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将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例数与阴道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胎儿窘迫例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可以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建议在产科临床上应用.

    作者:马双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闭合复位经皮螺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螺纹骨圆针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44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螺纹骨圆针穿针内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 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40min.44例均进行随访6~12周,未发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两例出现进针处感染,骨折愈合后拔出骨圆针,经换药治疗,1周后愈合,无退针现象.按照Constant— Murley评分评价:优3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4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穿螺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借鉴.

    作者:王昭;王正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实验组行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动脉压均值以及苏醒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苏醒后VAS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麻醉诱导前后心率、动脉压对比,数据差异明显.组间各项数据对比,诱导后心率、动脉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韩丽莹;孙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02月~2015年08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同时对比2011年02月~2013年09月收治的应用肱骨近端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16例老年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所选病例均获有效随访,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表现为:1、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更为稳定,效果更佳;2、锁定钢板术中微创操作,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更佳.

    作者:杨小军;郭锦明;刘俊;严宏生;章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处理.方法 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6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其宫腔镜清宫术治疗,观察组30例,依照患者分型给予其相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予以对比.结果 在治愈成功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6.67%>7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较大差异(P>0.05);但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β-HCG恢复等临床指标上,对照组则明显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 依据患者分型,为其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可有效确保其临床治愈有效性.

    作者:陈井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方法 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40例,时间范围为2010年7月~2015年7月.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患者自身年龄、合并症、心功能分级、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出现不良心脑血管事件42例,发生率为30.0%.其中,心绞痛复发20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功能不全8例,心源性死亡2例.年龄≥80岁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80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脂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脂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显著(P<0.05);冠脉病变多支病变患者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显著(P<0.05);Fillip Ⅲ级患者发生率高于Killip Ⅰ级、Killip Ⅱ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脉病变多支病变、心功能分级高等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需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朱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拉贝洛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将拉贝洛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拉贝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2.4士6.3),舒张压为(79.1±5.3),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低于对照组42.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能够取得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得患者的妊娠结局得以改善,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评价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中的镇痛镇静效果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内重症患者应用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ICU需镇痛的重症成人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2例,分别采用芬太尼(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舒芬太尼组)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所获得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 舒芬太尼组各项镇痛镇静指标效果评价皆要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HR、RR、MAP及VT与用药之前相比均有所降低,SpO2有一定升高,且用药后舒芬太尼组MAP明显要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郭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覆膜支架在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覆膜支架在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34例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股动脉穿刺血管造影确诊,植入腹膜之后行腔内隔绝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34例患者覆膜支架植入均成功,获得满意的即时封闭效果,且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对患者进行为期5-37个月的随访,有1例患者在手术后7个月支架两端再次出现假性动脉瘤,行二次手术进行治疗;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预后.结论 针对外周动脉瘤及动脉夹层患者采取覆膜支架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阳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内固定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选取了院内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DHS于PFNA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相比,PFNA略高于DN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DNS组(P<0.05),但DNS组患者的手术透视时间显著低于PFNA组(P<0.05).结论 DHS和PFNA均可以有效实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治疗,但PFNA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为患者提供早期的负重及功能锻炼,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间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有过一次剖宫产史,将其按照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新式剖宫产)和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所有产妇均采用切除首次剖宫产瘢痕组织、进入子宫手术的方法进行二次剖宫产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盆腹腔粘连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4.0%),切口愈合良好率(95.3%)高于对照组(81.4%),上述指标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较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盆腹腔粘连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切口的良好愈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郭玉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双钢板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探讨

    目的 探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双钢板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利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双钢板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54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并对患者随访,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钢板固定情况良好,经随访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如下:优秀36例,良13例,差5例.结论 利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双钢板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良好,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杨灿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与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治疗时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为缬沙坦,观察组治疗药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钙.连续用药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降压效果及其对血压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以(x2=4.78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舒张压(79.6±11.8)mmHg、收缩压(134.5±9.8) mmHg、Hcy(10.17±2.18) mol/L,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舒张压(87.9±11.35) mmHg、收缩压(157.2±10.9) mmHg、Hcy(18.64±2.59)mol/L),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可获得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并能有效降低血清中Hcy的含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瑞英;刘军杰;张磊;刘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Y型钢板内固定与双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Y型钢板内固定与双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双钛板内固定.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6.67%)高于对照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临床效果较Y型钢板内固定好,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明显,骨折愈合用时短.

    作者:赵跃;庞海统;王宏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替比夫定对慢性HBV感染孕妇HBV-DNA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究替比夫定对慢性HBV感染孕妇HBV-DNA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围产保健科收治的60例慢性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保肝及疫苗接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前、分娩前HBV-DNA水平;统计两组治疗4周、8周及分娩6周后HBV-DNA转阴情况;记录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其6、12个月HBsAg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HBV-DNA为(4.05±0.49) log10cps/ml,低于对照组的(7.22±0.52)log10cp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及分娩后6周HBV-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8.17±0.92)分,与对照组的(8.20±0.69)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3,P>0.05);观察组新生儿各时间段HBsAg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可在慢性HBV感染孕妇治疗中取得确切疗效,能够显著改善孕妇HBV-DNA水平,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作者:邢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60例,按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值并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与硝苯地平相比,采用非洛地平来治疗高血压所取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血压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可以获得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洁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

    目的 探究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因感染性休克致死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新生儿休克程度、疾病情况及器宫功能衰竭情况.结果 86例感染性休克新生儿中,5例未发生脏器功能衰竭,其中3例为轻度休克组新生儿,2例为中度休克组新生儿,剩余81例均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现象,其中71例(82.56%)出现1~2个脏器衰竭,73例(84.88%)并发呼吸衰竭,34例(39.53%)并发肺出血,32例(37.21%)并发脑功能衰竭,重度组感染性休克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重度组感染性休克新生儿乳酸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结论 感染性肺炎是造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数患儿入院时已处于危重或极危重状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脏器功能衰竭常表现在呼吸系统中.

    作者:于华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癫痫诊断中睡眠剥夺和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探析癫痫诊断中睡眠剥夺和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拟诊为癫痫的患者146例,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者分为睡眠剥夺组和药物诱导组,每组73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清醒期和失眠期脑电图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诱导组的癫痫样放电出现率明显低于睡眠剥夺组,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睡眠剥夺诱导睡眠诊断癫痫的阳性率高于药物诱导睡眠,而药物诱导睡眠的操作方法更加简单,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缺点.

    作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产妇为阴道分娩组,选择同阶段另外3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为剖宫产组,对比两组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比剖宫产组产程时间长;阴道分娩组产妇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剖宫产组;剖宫产组产妇产后产褥感染率、产后大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产妇上述各项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妇会形成疤痕子宫,通常临床上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优先建议其选择阴道分娩.

    作者:杨冬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头孢曲松钠联合醒脑静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究头孢曲松钠联合醒脑静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接受常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钠,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醒脑静.将两组患儿治疗后脑脊液生化指标、体征改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糖浓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脑脊液WBC计数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联合醒脑静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显著优化患儿脑脊液生化指标,安全性好.

    作者:钱东星;郑柳萍;郑田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研究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测量指标、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小管腔直径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靶病变血运重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冠状动脉主支和分支小管腔横截面积、支架长度、支架直径以及参照管腔直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能够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改善小管腔横截面积、支架长度等指标.

    作者:徐庆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研究

    目的 对比氨氯地平单用与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血压、血脂状况,疗效优于单用氨氯地平治疗.

    作者:乔印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采用常规疗法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有利于快速减轻疾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杰;白运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康复治疗及对膝关节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进入我院康复科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对运动疗法与关节活动度训练、作业疗法、物理治疗,后评定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康复优良率60.0%明显低于观察组康复优良率96.7%,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及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优良率很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铮;赵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我院妇科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50例行卵巢癌术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尿路感染65例,占比43.3%.患者临床表现为: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尿道口瘙痒、尿液浑浊、血尿、发热、身躯叩击痛、腰部疼痛,阳性率分别为47.7%、30.8%、23.1%、16.9%、15.4%、10.8%、7.7%、4.6%.其中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居于第一位,较为多见,部分患者多项临床症状同时存在;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包括革兰阳性菌41株、革兰阴性菌30株、真菌2株,占比分别为:56.2%、41.1%、2.7%;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包括留置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等,临床实践中要针对性做好护理工作,减少发生尿路感染的机率.

    作者:王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射频热凝术加神经根周围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术联合神经根周围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牵引按摩;甲钴胺1mg.tid.Po;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bid.Po;相应椎间盘及神经根阻滞(曲安奈德20mg,维生素B12 0.5mg,2%利多卡因3ml混合液).观察组:口服药物同对照组.同时选用西洁牌XG-03型号射频温控热凝器及配套的穿刺针进行射频热凝术.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射频热凝术联合神经根周围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降低其疼痛评分(vas),并且具有消融、阻滞等综合治疗作用,可提高临床总优良率.

    作者:杨向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妈富隆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浓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妈富隆和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妇科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妈富隆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受妈富隆治疗后患者的FSH、E2、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缩短,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及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等作用要显著优于米非司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炎重度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炎重度黄疸疗效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8例予以甘草酸镁注射液和常规保肝退黄治疗,B组42例仅给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为2疗程.结果 治疗8周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汁酸(TBA),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血清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患者,在改善肝功能降酶、促进黄疸消退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对肝脏合成功能无明显优势;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及处理措施.方法 依照终止妊娠方式的不同,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为实验组(剖宫产)与对照组(阴道引产).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治疗时,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其剖宫产终止妊娠,并辅以积极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郭海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14例腹泻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锌制剂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便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照组均长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腹泻患儿实施思密达保留灌肠+锌制剂口服的联合治疗,可明显缩短其排便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陈建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智能低下儿童康复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智能低下儿童康复方法,并对其康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智能低下儿童,随机分组,观察组(n=28)给予系统性康复干预,对照组(n=28)仅对其家庭康复方法进行宣教,对比2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智力好转率为75.00%,对照组智力好转率为5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生理职能、社会职能、情感健康、精神健康等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康复疗法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智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娄普;朱敏杰;耿香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产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需进行手术的3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应用传统的给药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切口感染率(0.6%)低于对照组(7.3%),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5.0%),术后的高体温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抗生素平均药量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对应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切口感染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减少抗生素的用药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马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段合并轻中度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全身麻醉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估不同年龄合并轻中度上呼吸道感染(URI)患儿全身麻醉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8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URI程度将患儿分为三组:无URI组(103例)轻度URI组(45例)、中度URI组(33例),按年龄分层比较3组患儿麻醉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 年龄≤3岁的中度URI组患儿咳嗽、屏气发生率明显高于同龄无URI组和轻度URI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 12岁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3岁合并中度URI患儿全身麻醉时并发症率较高,存在一定风险.

    作者:李志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112例白内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视力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经秩和检验,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读和精细动作及远视力、移动和光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8/56)低于对照组30.36%(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改善其术后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增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影响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并探究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分析介入科护理人员执业安全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归纳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践行对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制定并践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后,介入科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增强,各种职业安全危害明显减少.结论 通过提高防护安全意识,改进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可使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值得贯彻执行.

    作者:刘旻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对症治疗,同时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98.00% vs 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提升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还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元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后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00% vs 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半年随访期间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和院后行为遵医率明显更高、疾病复发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是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作者:赵彬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体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脏机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干预中,体位护理干预对患者早期心脏机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CCU接诊AMI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绝对平卧位休息,观察组实施逐级体位干预.观察两组住院当日、3d后心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住院3d后进餐3min症状体征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当日、住院3d后心脏指数(CI)、心输血量(CO)、缩短分数(FS)以及射血分数(EF)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3d进餐后30min胸闷、腹胀、嗳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蠕动增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MI患者护理干预中,逐级体位干预更利于患者进餐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肠蠕动增加,故值得推广.

    作者:郑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

    目的 对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抽签法对患儿两组,给予组患儿护理,给予患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更短(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中有着突出的应用效果,可进一步提高患儿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关景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44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方式,观察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将88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4例.两组均接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知识情况、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健康知识得分、生活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强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张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6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预后疗效,增加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魏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肺癌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2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任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小儿卡介苗接种护理中对小儿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小儿卡介苗接种护理中对小儿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141例卡介苗接种小儿资料,分对照组(70例),研究组(71例),对照组70例为常规护理,研究组71例为舒适护理与疼痛护理联合护理,分析两组依从性与不良发应.结果 研究组依从率97.18%(69/71)比对照组72.86%(51/70)更高(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2.82%(2/71)比对照组15.71%(11/70)更低(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及疼痛护理在小儿卡介苗接种联合护理中,可提升优良率,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李书婷;武瑞瑞;郭旭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实施延续护理前、后分别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各5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抗凝知识了解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抗凝知识了解优良率、抗凝治疗依从优良率、护理总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知识了解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希利;汪露;石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室所有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12月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本院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期间的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5个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不规范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16%,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手卫生理论知识成(91.31±3.58)和操作成绩(92.42±3.8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改善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行为,值得在各科室广泛推广.

    作者:靳利艳;袁平平;王瑞琰;张斯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36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上的差别.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平均住院时间短且患者满意度高,在相关数据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耳鼻喉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采取固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以促进心内科住院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食欲下降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综合评估住院期间的具体情况,分析食欲下降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选择我院同期心内科住院食欲下降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食欲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食欲下降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应结合其食欲下降的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延平;王素芳;吴松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医院感染的耐药情况及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ICU ABA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在目标监测结果分析基础上总结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本组108例患者,共检出ABA共计119株,其中多药耐药ABA 88株(占73.9%),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噻肟等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率.从2015年1月开始加强ICU感染管理后,ABA感染率从5.5%降至1.8%,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重视ICU ABA的耐药性监测,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ABA感染发生率、预防多药耐药的暴发流行,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萍;高翠霞;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颈癌放疗后家庭照顾者的照看知识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宫颈癌放疗后家庭照顾者的照看负荷和对照看知识需求情况.方法 对2015年01月~2016年07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宫颈癌放疗后的家庭照顾者243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统计照看者在照顾过程中的照看负荷以及对照看知识的需求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调研过程中显示,照顾者的照看负荷总评分为(40.21±10.09)分,其中时间依赖性负荷评分高.在对宫颈癌放疗后的照看过程中,家庭照顾者对照看知识的需求评分总分为(84.57±10.32)分,其中对患者放疗后护理知识需求评分高为(4.32±0.93)分,其次为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和药物知识需求,评分分别为(4.01±0.76)分和(3.98±0.79)分,饮食营养知识和心理社会知识需求的评分低,分别为(3.71±0.91)分和(3.64±0.89)分.照看者对知识的需求情况与照看者照顾过程中的总负荷、身体负荷、社会负荷及心理负荷均呈现正相关性(r=0.357,0.324,0.294,0.427;P<0.05).结论 宫颈癌放疗后患者家庭照顾过程中,照顾者的照看负荷较重,其中以心理负荷为严重,在对照看知识需求方面中,对患者放疗后护理知识需求迫切.提高照顾者知识水平,有助于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作者:万彩丽;陈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预防性护理在预防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预防性护理在预防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7),观察组给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脉搏、体温、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脉搏、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8,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中,可维持患者稳定的生命体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患者应用甲钴胺穴位注射的疗效和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患者应用甲钴胺穴位注射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抽选本院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患者90例进行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原始组单纯采用化疗方案;对照组化疗方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化疗方案+还原型谷胱甘肽+甲钴胺穴位注射及综合护理,分别采用两两比较.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NSS评分、神经毒性分度Ⅱ~Ⅲ度占比均明显低于原始组和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的神经毒性分度0~Ⅰ度占比明显高于原始组与对照组,P<0.05;此外,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治疗组优于原始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患者应用甲钴胺穴位注射以及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卫玉兰;邓大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系统护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症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55例和系统组5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系统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率以及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结果 系统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率为96.4%,常规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率为87.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组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率以及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程系统化护理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在小儿喘息型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全程系统化护理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 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7例喘息型肺炎小儿患者资料,分对照组(58例),研究组(59例).对照组58例行常规性护理,研究组59例为全程式系统化护理,分析2组疗效、临床症状及相应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在疗效中比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在哮鸣音、咳嗽及气喘的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的时间短(P<0.05).研究组在不良反应中比对照组出现率小(P<0.05).结论 全程系统化护理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佳.

    作者:张玉芳;刘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分为少年组、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后、护理后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年龄越大生存质量下降越多.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旭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在骨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2014年1月~2014年12月,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标本采集、静脉输液、无菌操作、康复指导各项工作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实施前80%,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提升护理安全性,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患者运动功能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小儿脑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8%(35/4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x2=7.25,P<0.05);护理组患儿经康复护理后PDI指数和GMFM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组患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用于脑瘫患儿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运动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对ICU昏迷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对ICU昏迷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7月~2016年7月笔者参与治疗的88例ICU昏迷患者为例,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4)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44)患者接受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转入和转出ICU口腔卫生状况,并就患者发生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良好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90、91%;观察组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13.64%;观察组的各影响因素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CU昏迷患者可行强化口腔护理干预方法,显著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减少并发坠积性肺炎,值得推广.

    作者:罗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2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将其分为小年龄组(年龄在1岁以下)和中高年龄组(年龄在1岁以上),两组患者均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住院天数.结果 小年龄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中高年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年龄在1岁以下的脑瘫患儿临床效果更佳,能有效促进小年龄脑瘫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任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肛肠科术后中药熏洗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应用中药熏洗的方法护理肛肠科术后患者,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肛肠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2例,根据其术后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92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愈后随访半年,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11.76%,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肛肠科患者术后运用中药熏洗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楚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难治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进展

    难治性哮喘虽然只占支气管哮喘的5%,但发病机制多样且不甚明确,西医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本论文从难治性哮喘的病机、证治、方药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周旎泓;张俊;倪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心肌梗死的青年患者76例,分析患者的症状、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心绞痛病史及PCI治疗情况以及发病后的救治时间,分析总结青年人AMI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占64.5%;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比例偏低,分别占32.5%、25.0%、5.3%;心绞痛病史者占46.1%,首次发病为心肌梗死者占53.9%;单支病变占40.8%,多支病变占44.7%,单纯血栓病变者占14.5%.结论 吸烟是导致40岁以下青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具有特殊的发病规律,了解这些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宋晓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62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临床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临床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且基本恢复正常,平均恢复时间为(1.6±1.3)个月;另外8例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疏导干预和药物治疗后,不良情绪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接受系统有效的临床治疗,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控制和改善,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黄文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马尔尼菲青霉菌检查、实验室检查与胸部X线检查,所有患者都给予药物治疗,记录预后情况.结果 在40例患者中,治愈32例,自动出院4例,复发2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0.0%.结论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抗真菌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验科实习生生物安全防护分析

    检验科作为病人标本和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地,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实习生每天接触大量的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样本,极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尤其是各种型别的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传染源对实习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安全防护不到位,将面临着医院感染和暴发的危险.因此需要加强对检验科实习生生物安全的管理,提升检验科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

    作者:乔瑞娟;王凡平;张晨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

    目的 探讨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40例肿瘤切除术后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患者,均采取腭部岛状瓣修复治疗,手术后分析患者切口愈合程度、腭部岛状瓣黏膜恢复情况及张口程度.结果 术后经6个月随访工作,均达到一期愈合,腭部岛状瓣修复区黏膜与对侧正常黏膜的层次、颜色、弹性、质地、光滑度均保持一致性,术后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腭部岛状瓣修复对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效果,此皮瓣制备较为方便.

    作者:高再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层CT增强扫描在胰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多层CT增强扫描在胰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胰腺肿块患者采用多层CT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各期的影像学特点,对胰腺肿块作出影像学诊断,并与临床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其符合率.同时根据肿瘤与血管关系,预测手术可切除性.结果 本组42例,CT诊断:胰腺癌32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肿瘤2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临床病理诊断:胰腺癌31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肿瘤3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两种方法诊断仅1例误差,误差率2.38%,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 多层CT增强扫描在胰腺肿瘤的诊断中,正确率高,同时可以预测肿瘤与重要脏器及大血管关系,为能否手术切除提供依据,提高手术切除率.

    作者:庞晨光;白卫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对其进行二维及彩色多勒普超声术前检查,观察患者结节的形态、数量、内部回声、包膜、钙化和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80例患者手术病理确诊良性43例,恶性37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误诊4例,符合率达95.00%.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形态较为规则、边缘清晰、有包膜,多为粗钙化,内部多为高回声,结节内血流信号多为Ⅰ型;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无包膜,多为细钙化,内部以低回声和混合回声为主,结节内血流信号主要为Ⅱ型、Ⅲ型.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显像具有显著差异,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信息.

    作者:徐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及时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7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68例需接受输血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7,输血量≥2 000mL)和对照组(n=31,输血量<1000mL),观察组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对照组仅输注悬浮红细胞,对比两组输血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血后1d 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T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1d FIB低于输血前,PT、TT、APTT水平高于输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后PT、TT、APTT指标表现为延长,FIB表现为降低,及时输注血浆可改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CD对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及血流变化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及血流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偏头痛患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验的80例健康儿童(无偏头痛病史与家庭史)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患儿均经TCD检查,通过TCD检查,观察对比两组经颞窗探测大脑双侧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颈内动脉末端(ICA)、大脑双侧椎动脉(VA)与后动脉(PCA)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RI)与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管舒张收缩功能指标PI与R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A、PCA、ACA、BA、ICA及V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检测够有效评价头痛患儿的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及血流变化,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8例在我院接受大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机器及配套试剂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1、3、5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水平与正常数值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术后第1d及第3d,48例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大手术患者术后血液多处于高凝状态,给予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可为预防血栓等的发生提供借鉴,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定量超声技术对骨分析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间差异的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定量超声技术对骨分析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间差异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50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确诊为股骨粗隆间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定量超声下BMD值、血清骨代谢、骨转化指标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股骨粗隆间组患者的BMD值、25羟维生素D (25OHD)、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以及人降钙素(HCT)与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相比,均有所降低,而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以及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与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相比,均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量超声能够对骨分析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间的差异做出判断,能够成为骨分析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判断的科学和可靠手段.

    作者:李俊鹏;吕精巧;吴向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解脲脲原体与精液常规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男性不育症精液常规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分别检测精液常规和精液解脲脲原体,然后统计分析解脲脲原体感染阳性组和解脲脲原体感染阴性组的精子常规变化.结果 在200例男性不育症中,UU阳性130例(65%),阴性70例(35%);UU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精液液化异常、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活精子率低下等方面比较,UU阳性组明显高于UU阴性组(P<0.05).结论 男性不育症患者多数伴有泌尿生殖系UU感染,严重影响精子质量,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爱琴;云绍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硬化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对肝硬化患者病因进行诊断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0例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这一期间在我院检出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中,45.0%为肝炎后肝硬化,16.7%为酒精性肝硬化,15.0%为淤血性肝硬化,13.3%为胆汁性肝硬化,10.0%为布加综合征.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明确不同的肝硬化类型,明确了解肝硬化病因,从而为针对性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性依据.

    作者:俞先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采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 观察组取2015年12月2日~2017年6月7日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时照组另取同期50例非胰腺炎患者,均予以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检查结果、灵敏度、准确度.结果 重症患者各项指标高,对照组低,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单独检测组,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中,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酶联合检测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光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次主要对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孕早,中,晚三期进行定期超声筛查,按照筛查方式差异,将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筛查,对照组行二维超声筛查,对比两组筛查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畸形胎儿检出例数分别为23例与6例,经超声筛查结果得出,研究组产妇胎儿畸形的筛查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将二维、四维超声联合应用在不同孕周的胎儿畸形筛查,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家庭及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徐亚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研究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对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作用

    目的 探析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对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40例)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80例).对比各亚型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状况,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基底节梗死率为36.67%,前循环皮质梗死率为26.67%,后循环梗死率为28.33%,放射冠梗死率为25.00%.进展性脑梗死组基底节梗死率为17.50%,前循环皮质梗死率为50.00%,后循环梗死率为22.50%,放射冠梗死率为10.00%.两组基底节梗死率和前循环皮质梗死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对于其他类型,进展性脑梗死在前循环皮质区出现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在进展性脑梗死的多个发生区域中,前循环皮质区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梗死部位和脑梗死的进展存在紧密关联.

    作者:王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在检测中的临床表达意义

    目的 探析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检测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共收治120例结直肠癌检查患者,其中检测结果显示为结直肠良性病变者63例,显示为结直肠癌者57例,另选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三组人员的糖类抗原CA19-9、CA125以及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在CA19-9、CA125以及CEA指标上,三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即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在CA19-9、CA125以及CEA阳性率上,结直肠癌组远高于结直肠癌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与结直肠良性病变组之间并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三项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的检测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联合检测显著优于单一检测.

    作者:朱文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FT)与颈部血管弹性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01例通气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检查,对两组EFT、右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测量,并对两者间的相关性实行研究.结果 经检测指标能够看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临床各项指标,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两组PWV-β、EP、颈动脉内IMT、β明显增加、AC数值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AI指数值比较,P>0.05.结论 运用超声技术检查冠心病,可检测出EFT、颈部血管的弹性情况,可将其作为检测冠心病的主要指标.

    作者:史海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4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寻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佳的治疗方案,以胺碘酮、稳心颗粒两种药物不同方式为例.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8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胺碘酮单独治疗和胺碘酮、稳心颗粒结合治疗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静息心率、QT离散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QT间期更长(P<0.05).结论 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方法有明显的效果,可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师磊;杨秀玲;吴艳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西医联合温针灸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西医联合温针灸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仁堂王府井中医院收治的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记为针灸组;以另外36例仅实施西医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常规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及WOMAC评分均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 温针灸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军;李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肾炎康复片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肾炎康复片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服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指标.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蛋白含量治疗后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反应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于慢性肾脏病尿蛋白患者运用肾炎康复片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含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申亚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与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复方鳖甲软肝片与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设作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的36例患者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设作对照组,将余下的36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设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指标,治疗前各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明显比治疗前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未有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期间两组也未有耐药性发生.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与恩替卡韦治疗效果较好,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建议临床应用.

    作者:苏志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采用服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中药饮片采用炮制前分档模式,B组采用水处理前分档模式,C组采用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的模式.以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产率、患者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标准对不同炮制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三种炮制方法的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饮片的炮制应采用水处理前分档和炮制前分档结合的方式,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BL和PBL双轨式教学法在轮转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分析CBL和PBL双轨式教学法在轮转住院医师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将我院轮转住院医师70名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应用CBL和PBL双轨式教学,参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住院轮转医师的考试成绩与教学法评价结果.结果 研究组轮转住院医师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教学法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轮转住院医师培养中应用CBL和PBL双轨式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提高轮转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法评分结果也可显著提升.

    作者:刘晶晶;王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乳腺癌雄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疾病种类.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迄今为止,对于该疾病的发生和具体机制依旧存在争议.随着围绝经期的到来,女性机体中的雌激素含量明显下降,雄激素几乎无变化.雄激素可起到促进乳腺癌形成和加速其发展的效果,而雄激素只有和AR结合之后,才能发挥出相关作用.为了分析乳腺癌雄激素研究进展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雄激素受体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和作用机制;其次阐述了AR和乳腺癌关系研究情况;后对于AR阳性乳腺癌治疗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旨意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贾海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