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8年7期文献
  • 微课程在临床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设计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微课程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微课程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精神病学也有必要开展微课程教学.本文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对微课程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设计与开发,尝试制作精神病学微课程系列视频.

    作者:薄奇静;王传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循证思维教学模式 在高职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循证思维教学模式在高职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作者:牟星;马晓丽;罗亚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虚拟仿真教学在药事管理专业的应用及思考

    在药事管理专业,固体制剂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知识点多,是学习的难点之一.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实训方法,使学生掌握生产流程和相关操作要点.本文主要介绍虚拟仿真教学,探讨其应用于药事管理专业的可行性,并以固体制剂虚拟仿真实验为例,阐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作者: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提高病理学总论教学效果的探讨

    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提高病理学总论教学质量的意义,从而改进和完善教学手段与方法,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使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病理学总论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与教学质量.

    作者:彭兴春;赵伦华;施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LBL+PBL教学法 与实践改革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教师理念、课程内容设置、教案书写、教学评价等方面对LBL+PBL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构建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对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完善,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学科前沿问题的分析与讲解,达到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作者:张春平;段静雨;么焕开;李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BL在医学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十余门专业课程,其中许多课程内容繁杂,抽象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佳.本研究梳理PBL教学法与心理学教学的相关文献,发现应用PBL教学法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值得推广.

    作者:毛晓飞;魏存;董薇;邓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多年药用植物学教学实践,提出综合应用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比较法、直观教学法、整体联系教学法等,并辅以野外实训教学,以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贺百花;易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分课堂在眼科学团队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存在的问题,结合讲授式教学法与讨论式教学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师团队意识,更高效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作者:王瑞卿;张妍;骆立夫;胡娱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D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3D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6级农村医学专业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应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引入3D多媒体.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期末理论知识考试、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3D多媒体,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文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农村医学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针对农村医学专业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进行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统计思维及应用能力.

    作者:白显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信平台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对微信平台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优势和不足等进行阐述,探讨微信辅助教学手段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晓敬;马茜;刘丽君;李薇;邵玲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将其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方法 利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四川某职业院校1070名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呈中等水平,在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维度上,不同学历层次(中专、五年制高职、三年制大专)学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作者:刘衍素;陈红;向秀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农村留守儿童 元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元认知能力现状及学习水平,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元认知能力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且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元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水平.

    作者:张雪雁;生尊;吴爽;李美茜;宋楚楚;林丽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从医职业心理准备现状调查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宁夏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60名学生从医职业心理准备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医学生从医职业心理准备存在的问题.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从医职业在人文素质培养要求、规范化培训要求、职业风险、工作辛苦程度以及学习压力等方面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少数学生心理准备不足.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职业群体、职业素养、医学行业发展趋势等的认识,使其更全面地认识医学职业,从而更好地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

    作者:马玲;刘宁爽;马海燕;周田甜;寇洁雯;兰雅婷;高文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学生卫生统计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卫生统计学学习现状,为改进教学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达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检验专业、药学专业共51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态度、学习现状、学习难点、对教学内容的评价5方面.结果 在学习态度方面,74.64%的医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课程有开设的必要;在学习现状方面,60.14%的医学生只能理解一半及以上的内容;在学习难点方面,32.12%的医学生认为较难学习的内容为正态分布与t分布;在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方面,40.44%的医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内容枯燥且重复多,20.59%的医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内容陈旧乏味.结论 医学生已基本认识到卫生统计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

    作者:吴德琼;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天水市中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行为和干预需求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天水市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天水市两个县区4所中学1252名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传染病知晓率为34.58%,高中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学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知识的知晓率为49.84%,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为71.53%,对流行性感冒知识的知晓率为55.90%,初中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高中生,而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低于高中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高中生发热症状处理和怀疑得肺结核后的处理方式知晓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方面,初、高中生都认为看病时医生讲解、听老师讲课、教具宣传、实物宣传材料和观看录像5种方式有效;认为手机短信宣传、广播媒体宣传和网络媒体宣传无效.结论 天水市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吐痰习惯、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习惯形成率较低.学校应采取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

    作者:文建强;田卫花;钱国宏;张治中;孙克娜;王怀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德育工作现状及今后实施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的可行性,为改进德育工作、提升教育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袁惠莉;崔俊茹;李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学生因素对口腔医学TBL教学效果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评估学生因素对口腔医学TBL教学效果的影响,比较TBL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研究发现,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小组是否提前进行讨论对TBL教学效果有影响;学生在TBL教学后记忆的内容多于传统教学,但其对TBL课堂表现的自我评价却低于传统教学.TBL教学时,学生应提前准备、积极参与,以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师梦楠;王倩;王丽娜;白桦;金海威;刘启成;牛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实习护士不良饮食行为及饮食障碍调查

    目的 研究临床实习护士不良饮食行为及饮食障碍现状,为维护临床实习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问卷和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DI-1),在临床实习护士实习5~6个月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体质量的临床实习护士所占比例与孔庆梅等[1]的研究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体质量和正常体质量者所占比例与孔庆梅等[1]的研究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实习护士的不良饮食行为调查显示,24小时或更长时间禁食和呕吐或服用缓泻剂者所占比例与孔庆梅等[1]的研究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减少进食量避免体重增加与服用非医生建议的减肥药者所占比例与孔庆梅等[1]的研究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实习护士进食障碍调查结果显示,无效感和人际不信任分量表评分与孔庆梅等[1]的研究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追求瘦、暴饮暴食等其他6个分量表评分与孔庆梅等[1]的研究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实习护士不良饮食行为较多,饮食障碍问题较严重,应指导这一群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审美观.

    作者:李肖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习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膳食观念.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法,对4790名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消瘦、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3.1%、13.2%与0.4%,在性别、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和广播电视获取营养知识,不同性别、年级与专业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知晓率分别为(5.90±3.07)分和63.0%;35.2%的学生有良好的饮食习惯,44.2%的学生有不良饮食习惯,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摄入失衡,铁、锌、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或缺乏;早餐(19.7%)和脂肪(15.6%)供能比例低,零食(7.9%)供能比例高;食物选择不当,主要注重口感(82.2%)和感官性状(80.4%);消费构成不合理,就餐和生活用品消费分别占60.2%与8.8%.结论 高校学生大多营养状况较差,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少,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良,营养失衡问题突出,学校应加强营养教育,强化食堂管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作者:买晓颖;支红霞;殷建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艾滋病检验中检验人员安全防护分析

    目的 分析艾滋病检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策略,为基层艾滋病检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县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从事艾滋病检验的86例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实验组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参照组不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对比两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暴露率.结果 实验组知识掌握评分和自我保护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暴露率(23.26%)低于参照组(95.3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层艾滋病检验人员必须接受安全防护教育,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暴露率,保证自身安全.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学特色型院校 卫生管理人才社会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对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方法 运用频数与构成比等统计学描述方法,就不同用人单位对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 用人单位认为,卫生管理人才需掌握管理类、基础医学类知识,具备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责任心和合作意识等素质.81.78%的用人单位建议学校加强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结论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增强竞争力,以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作者:汤榕;李相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从教育空间、内容、手段、效果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党素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提升新建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新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其原因与新建高职院校教学对象、培养任务、教师整体素质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本文从教师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探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作者:邓海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产教融合的 高职药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我院药学类专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校企共建育人平台,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型教学团队,为区域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杨海峰;李艳艳;李锋涛;黄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析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做一概述,旨在为健康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实现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目标的现实需要.通过分析甘肃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从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内容、实践环节和载体活动的创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搭建,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制定等方面,探讨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为甘肃省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锁冠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区域产业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建设探讨

    为实现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对接,从专业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基于区域产业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

    作者:刘永飞;张海红;刘诗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与精品课程群建设

    全面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宗旨,精品课程群建设是医学精英教育的手段,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借助精品课程群建设,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作者:宋伟;赵荣兰;伊正君;魏书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我国医学本科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及创新实践能力,急需转变培养模式.我们尝试应用适合医学本科生的长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科研创新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等方法与手段,提高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作者:路莉;胡燕;李晓彬;徐静汶;王敏;王学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论医学伦理视域下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生是未来的白衣天使,医学院校不仅要提高医学生专业技能,还要传授其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并使医学生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外化为人文行为,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宋晶;余进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自信教育的思考

    地方经济和民族文化落后的沉重负担,不仅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学习自信,还影响其就业价值取向.研究高职院校贫困生自信教育,对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强化贫困生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祝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指导的几点体会

    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从2012年开始,由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学会中医药专业协作委员会举办.本文从研究专业知识、大赛方案、选手特点、比赛技巧及发挥榜样的作用5方面,对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指导工作进行分享.

    作者:王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职卫校职业精神培养实践研究

    职业精神培养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初步分析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探讨职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探索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作者:施宏伟;赵晶;张庆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开放性实验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开放性实验是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作者:刘明洁;包书茵;王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职院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相关知识复杂抽象,实验过程耗时长,操作繁琐,学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为发挥实验教学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笔者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作者:舒阳;肖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翻转课堂 在机能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机能学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和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翻转课堂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运用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好,能提高实验成功率及学生动手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作者:蒋淑君;潘虹;刘红霞;王华;马中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案例视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 作业治疗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在高职高专作业治疗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基于案例视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伍剑芳;田莉;刘样;楼天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自备用物法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

    护理学是集实践性、应用性、科学性及社会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作者:陈久丽;鲍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的高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程设计

    从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入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课堂教学现状,探索适合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旨在为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作者:朱兆宇;赵亚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在康复实训课程体系中 设置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模块的必要性

    轮椅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的辅助器具,轮椅技能影响失能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目前,国内轮椅技能训练普及程度不高,且存在非规范操作情况.应从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着手,将规范的操作传授给患者,弥补我国轮椅技能训练板块的缺失,促使国内轮椅服务流程规范化.

    作者:张雪;莫玉兴;张效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加强临床早期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我市某医院确诊为GDM的患者(92例)及184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GDM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GDM患者孕前体重指数(BMI)、年龄、产次、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情绪、肝炎史、糖尿病家族史及母亲患糖尿病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我市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孕妇年龄≥35岁、喜欢吃甜食、不良情绪和糖尿病家族史有关.

    作者:张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信息支持方式改进对NICU出院 早产儿母亲护理水平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方式对NICU出院早产儿母亲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NICU出院早产儿母亲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式进行信息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护理水平、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 研究组母乳喂养、营养、育儿知识的掌握度和脐部感染、臀红、湿疹、鹅口疮、结膜炎等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识的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对宣教内容、随访方式和随访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信息支持能有效提高早产儿母亲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诗丽;曾灿;徐霞;谭青;李亚;黄宝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和预后.结果 治疗第2周,两组患儿鼻部症状、咳嗽症状评分,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和52%(P<0.05).治疗第4周,两组患儿鼻部症状、咳嗽症状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第2周(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和82%(P<0.05),明显高于治疗第2周(P<0.05).结论 使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可缓解咳嗽和鼻部症状,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钟巧玲;张文勇;刘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史患者102例,采取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检验的基础上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 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抗血小板治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服药期间规律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者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对于长期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年龄>75岁者),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如有Hp感染应及时根除,在减少危险因素聚集发生的同时鼓励使用PPI.

    作者:吴少航;彭琼;甘惠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用药理学教学中 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目的 研究护用药理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 以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班运用情景教学法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结束后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考试成绩比较.结果 实验班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及护用药理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考试成绩.

    作者:覃隶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过程性评价在护理礼仪课程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程性评价在护理礼仪课程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护理专业学生按照班级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对考核方法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和对考核方法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护理礼仪课程的学习.

    作者:王晓冰;应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任务驱动法提高静脉输液反应教学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静脉输液反应为例,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学生对任务驱动法及其效果较认可.结论 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学习效果以及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作者:张功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香港护理教育对内地护理教育的启示

    从教育层次、教学理念与方法、课程设置、考核方法、毕业后继续教育等方面,对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教育和内地三年制中等护理教育进行对比,揭示香港与内地护理教育体系的区别,为内地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璐;吴冬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BL-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模式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PBL-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4级护理班(实验班)采用PBL-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模式,在2013级护理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两班课后测试、期末考试、见习报告成绩进行比较,教师在学生收集病例时对其自身素质、问诊内容、问诊技巧和沟通技巧进行评分.结果 两班学生课后测试、见习报告和期末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学生自身素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问诊内容、问诊技巧与沟通技巧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值得推广.

    作者:郝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法 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将微课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谌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学导式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学导式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96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学导式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综合考评成绩及实习前后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实验组综合考评成绩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运用学导式教学法,可提升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

    作者:闫占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 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72名血液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体验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护生综合素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珊;张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翻转课堂对大专护生 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对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 从护理专业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设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两班护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测评.结果 实验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班,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大专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何守蓉;罗丽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SPOC模式在护理伦理 与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SPOC模式在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校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班63人作为实验组,2班68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POC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模式.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课程结束后自学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POC模式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自学能力.

    作者:王名铭;王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用药护理课程有效教学实施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用药护理课程实施有效教学,要注重发挥药学科学家的榜样与激励作用,发挥临床实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有机衔接,开展相关课外活动,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为培养其职业核心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赵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职药物分析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建设药物分析微课程,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完美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专业素养,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梁可;王璐;侯秋苑;冯白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智慧树网的校园慕课设计与实施策略 ——以人体解剖学为例

    构建精品校园慕课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及慕课爱好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以人体解剖学为例,分别从课程选择与教学团队组成、课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拍摄、编辑与校正及在线课程设计等方面分享了基于智慧树网的慕课建设心得体会,以期为同类高校慕课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乔;余功;潘荣斌;胡丽霞;朱金华;谢斌;侯吉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雨课堂在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医学整合课程教学中应用雨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卢伟;贾梓祎;李伟红;宝东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以妊娠期妇女为中心 的孕婴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

    目的 传播孕婴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妊娠期妇女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维护自身及子女口腔健康,使全民形成有益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方法 编写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手册和口腔健康风险管理量表,通过医院公众号定期推送并及时回收反馈信息.结果 帮助妊娠期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建立口腔卫生知识体系,认识妊娠期口腔健康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结论 妊娠期前后进行口腔疾病干预及健康教育,增强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意识,对孕婴口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骆树瑜;周莉;张凯;李宏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肾病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加强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改善医患关系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肾病科临床疾病特征、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规范化培训中加强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作者:彭贵军;王峥;崔冰;张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基于MOOC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妇产科继续教育项目中的应用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种信息化教育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和变革的热点之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在职医务人员学习相关新知识、新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妇产科继续教育需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融为一体.本文通过分析MOOC及妇产科继续教育项目的特点,论述基于MOOC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继续教育项目中的应用.

    作者:栗娜;杨甜;刘彩霞;廖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组交接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分组交接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应用分组交接班模式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及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结果 应用分组交接班模式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明显提高.结论 分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生、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三级医师负责制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三级医师分级负责分期考核方法的效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将规培医师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分级负责分期考核培训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对两组专业理论知识、病历质量、临床技能出科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并就规培医师对培训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专业理论知识出科考核成绩实验组(95.74±2.27)分,对照组(91.25±3.24)分;病历质量考核成绩实验组(92.61±4.28)分,对照组(88.45±3.20)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91.47±3.57)分,对照组(85.23±4.88)分.两组各项成绩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培训教师满意度、对常见疾病和疑难病例诊治能力提高的满意度、对急诊急救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三级医师分级负责分期考核培训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方法,可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丽红;刘冰熔;关景明;曲波;陈晶;裴凤华;赵磊;邵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贵州地区医学院校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优化

    分析贵州地区医学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组建以化工与制药类背景的博士或副教授为主、中高级制药工程师为辅的教学团队,为优化化工原理课程提供参考.

    作者:姜建芳;熊军;向广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目的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其效果.方法 以2010—2012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3—2015级学生作为实验组,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97.1%的学生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97.6%的学生认为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职业情感.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值得推广.

    作者:闵锐;孟根;樊江林;夏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职学校后进生教育转化探讨

    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校风、学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笔者在长期研究基础上,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以甘孜卫生学校为例,从后进生的成因、教育转化工作的意义及转化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为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陈远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筑生涯之梦,拓理想之路 ——以学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新生班主任工作探讨

    中职新生面临着许多困惑,需要班主任的有效引导.笔者结合班级管理经验,从中职学校教育特点及培养目标出发,以学校规章制度与办学条件为基础,探讨以学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新生班主任工作.

    作者:茅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对学生特点浅谈中职卫校班主任工作策略

    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每个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工作重点.针对中职卫校学生特点,结合笔者班主任工作经历,浅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策略.

    作者:罗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从藏汉族学生 组织胚胎学成绩差异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我校2015—2017级藏汉族学生组织胚胎学卷面成绩,寻找消除藏汉族学生成绩差异的教学策略,帮助藏族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给汉族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督导实践探索 ——以南京卫生分院教学督导实践为例

    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督导体系,有助激励教师适时反思教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督导制度建设是提高教学督导质量的基础,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是教学督导工作的有效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目标.

    作者:陶三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于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以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药用植物学实训指导》校本教材编写为例

    诠释校本教材的概念,梳理校本教材与校本课程的关系,阐述校本教材编写原则.以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药用植物学实训指导》校本教材编写为例,剖析校本教材编写特色,为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詹立平;赵鑫;张小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学类高职高专实用型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研发 ——以实用医学英语为例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编写医学类英语教材的重要理论依据.根据需求分析原则,合适的ESP教材能促进ESP教学的开展.由于高职高专医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加之医学英语课时少,实用、趣味型的医学类高职高专ESP教材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徐煜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X线检查技术》信息化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

    X线检查技术是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X线检查技术》 信息化电子教材的开发能为该课程信息化教学奠定基础.《X线检查技术》信息化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要注重与职业岗位任务对接、与职业认知规律对接、与专业国际化对接,强调实用性.

    作者:任津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