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6/R
  • 国内刊号:11-5516/R
  • 影响因子:0.45
  • 创刊:199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黑龙江
  • 全年订价:6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2002年省科技厅、省出版局、新语言文学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
  • 外科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2011年8期文献
  • 米氮平与马普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米氮平、马普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6人,分别使用米氮平、马普替林治疗2个月,用汉密顿抑郁量(HAMD)表观察患者的抑郁情绪,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的严重程度,用生活质量综合量表(GQOLI-74)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米氮平在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方面与马普替林相当,而米氮平副作用少且轻.2个月末,治疗前后相比,米氮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除物质生活纬度外,均明显改善(p<0.01).马普替林组除对心理功能有提高外,对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均无改善(p>0.05).结论:米氮平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优于马普替林.

    作者:杨淑红;李聪慧;徐国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改良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第1天WMS评分明显下降,1、2周后逐渐恢复.结论:MECT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平勋;刘桃芳;罗建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功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并与4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并发症组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较无并发症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受损,有并发症的患者的肺功能较无并发症的明显降低,肺脏是糖尿病病变的靶器官之一.

    作者:付鸿玉;刘长波;王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下地时间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与手术后下地不负重活动时间的关系,为手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 39例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病例进行5~10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分为3个月内下地组(41例)、3~6个月下地组(50例)以及6个月后下地组(48例),分析比较各组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生股骨头坏死43例,发生率31%.其中3个月内下地组17例,3~6个月下地组1 3例,6个月后下地组13例.根据统计学分析,手术后3个月内下地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3~6个月和6个月后下地组之间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随手术后下地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术后3~6个月之间下地不负重活动,更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作者:韦晨晖;罗世东;甘秀天;邓振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单侧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观察应用单侧小剂量骨水泥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技巧,方法:对31例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计39个椎体,运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灌注,行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前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结果:31例计39椎,经对术前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折,2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无疼痛复发,无神经压迫症状.结论: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运用单侧小剂量骨水泥PVP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沈光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鼠胚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化学诱导的低氧状态下培养的原代鼠胚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在低氧条件下HIF-1α对成骨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妊娠19天左右的KM胎鼠颅骨,进行原代鼠胚成骨细胞的培养,并对细胞进行纯化及鉴定.将终浓度为125umol/L的氯化钴加入成骨细胞培养液中模拟缺氧状态,并设培养不同时间(0,3,6,9,12小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低氧培养不同时间的成骨细胞中HIF-1 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在低氧培养后,其HIF-lα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在9小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但仍高于低氧处理前水平.结论:HIF-1α可能通过调节VEGF表达水平而促进血管生成,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和缺氧程度有关.

    作者:杨峰;汤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阴腹联合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阴腹联合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1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图像分析.结果:1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多无形态改变.35例子宫弥漫性均匀性增大,47例肌层增厚以后壁型较多见,其次为前壁型,侧壁型较少见22例合并子宫肌瘤,27例合并子宫腺肌瘤,14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132例,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经腹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在诊断子宫腺肌病上具有重要价值,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直接指导作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社区康复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深入开展垦区社区康复工作、培养合格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方法:制定规范化系统康复教育细则,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明确职责与义务,提高专业素质.结果:规范化的系统康复教育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深入社区尽职尽责服务,社区康复工作开展顺利.结论:只有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系统康复教育,才能使社区康复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刘大立;张荣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4排CT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CT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以来128例泌尿外科患者的64排螺旋CT的检查资料,与CR静脉肾孟造影检查、CR逆行造影检查图像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图像以及诊断准确性的对比,发现64排检查优于静脉肾孟造影检查、逆行造影检查,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孟、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64排时间相对较短,后处理功能强大,重建图像清晰,能够显示CR静脉肾孟造影、CR逆行造影无法显示的细节病变,特别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优于CR静脉肾孟造影及CR逆行造影检查,但是费用相对较高,如排除费用的因素可取代CR静脉肾孟造影及CR逆行造影.

    作者:丁晓晖;刘会恩;王洪杰;王百峰;王贵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牵引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牵引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牵引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由于治疗及时,正确护理,完全治愈.结论:通过对本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牵引治疗的护理,有效预防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肛肠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338例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肛肠患者的术后护理是肛肠病转归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4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与临床护理

    目的:回顾性分析64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资料,总结复苏要点,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方法: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结果:经复苏64例窒息新生儿除1例放弃,1例抢救失败外均复苏成功,成功率96.9%.结论:及时抢救,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李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6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针对性采取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病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未出现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常规随访6~15个月,未见复发.观察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满意.配合积极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徐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肠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肠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50例结直肠癌住院病人进行化疗前、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150例肠癌病人进行精心护理,大多数病人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其中胃肠道反应占10%,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占50%,口腔炎占2%,骨髓抑制占24%,无静脉炎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患者生存质量较好.结论:对化疗病人进行更好的护理干预能够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蕾;陈旭东;刘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研究和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佳护理模式.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健康知识测评以及住院天数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护士综合能力、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同时可以缩短住院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作者:石孟莹;李楚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5例COP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帮助有效戒烟、合理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等.结果:80例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有效率94.1%.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研;夏士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眼球穿孔伤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眼球穿孔伤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实施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观察眼球穿孔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分析其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耐心细致诚恳的思想工作,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解决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心康复.结论:对眼球穿孔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缓解其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联合断流与肠腔人工血管架桥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体会

    门静脉高压症在我国属常见疾病,每年都有大量患者因此接受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是在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的肝脏严重病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围手术期的处理均较复杂[1].尽管对于断流术或分流术的争论仍在持续,近年来,随着动态监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多普勒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综合手段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分流术和断流术联合应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已经成为合理的、可行的和有效的手段[2,3].2者优缺点互补,符合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要求,是较为理想的术式[4-6].

    作者:王丽丽;张静波;戴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种植义齿的护理

    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种植义齿手术在国内逐渐普及,大大的提高了常见的牙列缺损病例修复质量,受到病人的欢迎.种植义齿作为一种新型的修复方式,不用损伤临牙,可以改善病人牙齿功能,提高病人咀嚼效率,发音效果,而且更加美观,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种植义齿需要手术完成,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心理障碍,因此种植病人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种植手术时,良好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是牙种植体成功的保障.

    作者:武晶;张忠良;赵丽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心理护理

    目的:评估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运用护理心理学对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采用手术前探访、沟通,针对病人不同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解除手术病人的不良心理压力.结果:病人均能缓解手术前的焦虑,以佳的心理状态轻松接收手术治疗.结论:对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减轻焦虑状态,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以佳的状态配合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杜青艳;王银玉;贾淑艳;刘淑敏;王芳;陈冬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在社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定期体检、电话随访、集中宣教、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定期监测血压、家庭护理、心理护理、服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并通过家庭随访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压明显下降,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社区护理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维护身体健康,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宋春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亦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近年来,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和护理糖尿病引起了患者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情志护理:中医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激是致病的内因.中医认为本病为终身疾病,长期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症指南医案·三消》所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古人早认识到情志失常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医护人员应在治疗的基础上多主动运用言语进行情志疏导,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解释病情,以消除悲观焦虑情绪,正视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性情暴躁的患者,要指导患者加强修养,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通过心理调适,使患者始终保持“恬淡虚无”的情志状态,做到安和静谧,舒畅愉快,则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有利疾病的康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病情允许下,根据患者的喜好,指导其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并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学会适应和应付各种应激生活事件,避免参加竞技性活动,尽量避免引起情志失调的各种刺激,加强身心修养,精神舒畅,五脏调和,使精神处于稳定自律的良好状态.

    作者:陈晶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及护理

    目的:对1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给予及时补液、胰岛素、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1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通过及时正确治疗及精心的护理,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天疱疮并发2型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天疱疮( pemphigus)是一组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1].典型皮损特征为正常皮肤或皮肤红斑基础上发生水泡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疱糜烂后上面覆盖血痂或痂皮,好发于四肢伸侧、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多数可合并黏膜损害及并发2型糖尿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或导致死亡,因此要加强护理,有效保护创面.现1例如下.

    作者: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将4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无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2组产妇镇痛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分娩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 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效果明显,积极的护理则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痛苦,确保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丽萍;徐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及其转归情况,探讨了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事宜.结果:治愈42例,好转109例,未愈29例,死亡5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1天.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好转率,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林玉华;吴雪清;李雪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Ilizarov技术1次手术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Illizarov技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1次手术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结果:本组6例大段感染性骨缺损1期全部治愈.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1次手术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避免多次复杂手术,而且缩短了治疗时间和节省了治疗费用.

    作者:王文军;王秀义;王文强;马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DHS和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DDHS和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平分为2组-DHS组和PFNA组,每组3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2组分别采用基于DHS和PFNA的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经过观察评分,PFNA组的优良率为90.0%,DHS组的优良率为76.7%,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疗效更好,可以较快恢复患肢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脑脊液中IGF-I的检测分析

    目的:目的在于探讨CNS感染患儿CSF中IGF-I变化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住院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急性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30例,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30例,采用FJ-2008 PS y免疫计数器检测CSF中IGF-I含量.结果:观察组中凡是Glasgow-Pittsburgh评分值越低(分值越高,CNS损害越轻,反之越重),CSF中IGF-I值越高.结论:CNS感染时,CSF中IGF-I明显增高,较重患儿的CSF中IGF-I增高明显.

    作者:曲美玲;于淑杰;王春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Orem自理理论在眼球摘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在眼球摘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0例眼球摘除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评估、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P<0.05),2组焦虑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Orem自理理论应用在眼球摘除手术病人的护理,使病人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提高了其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麻春燕;孙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股部刀刺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股部刀刺伤,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前内侧切口探查股动、静脉,并进行显微外科修复.结果:本组17例全部保肢成功.随访6个月~36个月,无1例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除1例因股动、静脉吻合术后发生血管栓塞,重新行静脉移植后肢体发生缺血挛缩,行切开减压,终出现中度足下垂畸形外,其余16例行走、下蹲、上楼、跑跳等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股部大血管损伤,病情凶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后,降低了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沈美华;雷林革;何如祥;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螺钉在治疗掌指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共24例30指,术后1周内疼痛减轻即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6.5周.无骨折移位、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和伤口感染发生,按照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7.7%.结论: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有效,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关节,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刘尊武;朱清;王福贵;顾国清;周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腰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诊治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一少部分合并有马尾神经的损伤,即较大的中央型突出间盘使相应阶段的神经根及马尾同时受压,出现鞍区麻木、小腿肌肉瘫痪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伴有马尾神经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也是一经确诊,就应尽早手术治疗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正确及时的诊治,尽可能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医疗中是至关重要的.我院自2001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本病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颈脊髓损伤合并前中斜角肌综合症的治疗3例体会

    目的:探讨颈椎外伤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或无骨折脱位型的颈脊髓损伤,经前路颈椎间盘摘除,髂骨植骨、钛板固定,椎体融合术后,仍然逐渐出现上肢麻木,疼痛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首先经查体确立感觉异常的范围与颈椎外伤所累及的神经根的范围是否一致.经上肢疼痛侧颈丛封闭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后,确诊为前中斜角肌综合症后,将前,中斜角肌完全切断.结果:3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两例完全消失,1例明显缓解.结论:很多颈椎外伤,颈脊髓损伤前路手术后逐渐出现上肢疼痛,麻木的患者很多是因为前中斜角肌损伤,变性,逐渐压迫臂丛神经所致,而非椎管内因素.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研究利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利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5例.结果:15例创面愈合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操作简单,皮瓣面积大,成功率高,创伤小,足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潘子年;陈世玖;王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水蛭生肌散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观察

    治疗跟腱断裂,特别是跟腱断裂并感染,临床上经常遇到,治疗较为棘手,需创面感染控制后,2期手术,术后外固定4~6周,不但跟腱挛缩,手术困难,病程长,并发症多,而且术后再断裂发生高.笔者自1996年到今,用自配中药掺散-水蛭生肌散治愈30例跟腱断裂并感染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刚;尹品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种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值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所测的血压值与水银式血压计所测得的血压值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50例急诊病人先用水银式血压计测量血压5分钟后用心电监护仪于同臂测量血压并记录,比较两次测量所得的血压值.结果:采用心电监护仪所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用水银式血压计所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与水银式血压计所测得的血压值相当,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方便准确,省时省力,适用于急诊以及需要频繁监测血压的病人.

    作者:姚瑞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巴曲酶预防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后再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和溶栓后再梗塞造成病人再残疾的重要问题,我们探讨巴曲酶(东菱迪夫)预防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梗塞及临床症状加重的相关研究,方法:在排出出血、检测凝血全项、血分析、血糖正常的情况下,高血压者血压≤ 160/90mmHg-17 0/100mmHg,6小时内入院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观察30例病人,溶栓后24小时或48小时应用给予巴曲酶(东菱迪芙)治疗,尿激酶应用100~150万单位,半小时内滴注完,依据凝血全项指标给予巴曲酶(东菱迪芙)5~20单位,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30例病人均与观察1个月内恢复良好.结论:巴曲酶预防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后再梗塞的临床研究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一步显著下降,自身对照和与对照组对照均有显著差异,结果为临床治愈,较文献报告的单纯溶栓或降纤疗法的疗效亦有提高,值得进一步观察使用.

    作者:张宗杰;王凯旋;邱蓓蓉;高文彤;都少萍;包蕾;姜涛;陈忠;陈宣宇;吕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6例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6~2010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6例.手术方式:A组(椎板开窗式)、B组(单侧半椎板切除术式)、C组(全椎板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10年,术后都获得满意疗效,各组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准确的诊断和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手术应在彻底减压并摘除髓核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腰椎结构的破坏,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作者:范洪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带腓动脉腓骨皮瓣移植治疗同侧胫骨中下段骨不连32例

    目的:报告32例带腓动脉腓骨移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32例病人,由于固定不完善而致骨不连的15例,治疗不当骨折端存在间隙或骨缺损8例,局部感染的9例.32例中由于胫前皮肤缺损骨外露的5例,32例患者,12例采用了带腓动脉腓骨移植术,5例采用了带腓动脉腓骨皮瓣移植.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32例胫骨骨不连均骨性愈合,3例皮瓣移植均愈合良好,并有了弹性、色泽稍暗.无伸长肌瘫痪、踝关节不稳、肢体短缩等并病发症.结论:应用带腓动脉腓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疗效好.

    作者:杨忠奎;郭祥;唐学锋;陆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腰椎终板Modic退变与下腰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2010年6月采用腰椎单节段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的伴有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一组有腰椎终板Modic退变(A组),另一组无腰椎终板Modic退变(B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腰椎终板Modic退变对患者术后下腰痛缓解的影响.结果:术后2组患者下肢放射痛症状均缓解,临床疗效满意.2组术后下腰痛VA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腰痛恢复情况与腰椎终板Modic退变相关,对终板的观察可以更全面的评判下腰痛的发生、预后.

    作者:李剑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0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报告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方法:对施甸县中医医院10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创口I期或Ⅱ期缝合,观察术后骨折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本组10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全愈99例,有3例患者因针眼感染6个月取出钢钉后加强换药后愈合,1例创口感染控制后通过植皮创口闭合.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简单,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患者易接受.

    作者:张为孝;李金全;杨光冬;蒋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常用的临床手段之一,它可提供有效的通气,并改善换气功能,从而纠正患儿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NICU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69.5%.死亡率较高.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使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如何进行预防是NICU医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为降低VAP的发生,预防措施如下:1危险因素及预防中存在的问题:VAP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也是NICU感染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VAP的影响因素较多.

    作者:薛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中西医组30例;中药组单纯中药外敷,西药组单纯抗炎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采用中药外敷与抗炎治疗.结果:中药组治愈率23.3%,总有效率83.3%;西药组治愈率16.7%,总有效率70%;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6.7%.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疗效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54例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组织皮瓣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意义.方法:根据肢体皮肤缺损情况设计、切取复合组织皮瓣,移植(同侧供区血管吻合或桥式血管吻合)于组织缺损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8~60个月,平均15个月,组织瓣全部成活,患肢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四肢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洪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尽早发现护理风险隐患,成功规避护理风险.方法:通过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识别,评估,处理,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措施.结果:达到预防护理差错的目的.结论:通过风险管理对策,有效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朱艳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科室三级质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而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管理的灵魂,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1].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使护理系统得到优的运转.妇产科遵循护理质量改进原则,坚持持续质量改进,自2007年4月起,建立了由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每月完成对全科各项护理指标的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对本科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泽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析护理纠纷的原因与对策

    护理纠纷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病人与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时产生的纠纷.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权力和护士的义务,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益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护患纠纷也随之上升,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如何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正确履行职责和义务、维护医患双方权力、有效避免护理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当前护理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护理纠纷的原因错综复杂,多发生在临床第一线,一旦发生矛盾,要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化解矛盾.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医患沟通和防范医疗护理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作者:华永萍;刘英兰;杜晓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对医疗护理质量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的安全是整个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机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然而目前,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控制不好,将给患者造成很大生命威胁.如何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是我们现代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卢丽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护理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而妇产科是由集多种病原体的妇科与被高关注点的产科组成的科室,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严重威胁着其身心健康.因此,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应提高对本职工作的重视、加强职业防护、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确保身心健康.现将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廖雪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在医学设计性实验中培养科研思维的探讨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规定,设计性实验(designing experiment)是指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exploring experiment)或模拟性科学研究(simu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是针对未知或不全知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大胆设计、探索研究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实验.实验实施的基本程序与科研过程是一致的.

    作者:孙文才;李玉成;李晓龙;姜鑫;白玉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

    护生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阶段,是实习护生从课堂走向实践,常把自己置于一种既高兴又紧张的心态中,应及时保护护生健康向上的实习心态,消除护生各种不同的不安心理,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实习环境,使护生轻装上阵投入实习.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宁琼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种清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目的:选择佳清洗方法以保证清洗质量、降低器械的损耗.方法:对3种清洗方法进行比较,根据器械的特性结构选择佳清洗方法.结果:正确的清洗方法保证了清洗质量,并使器械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结论:正确选择清洗方法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器械损耗的关键.

    作者:叶梅琴;张园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分析

    目的:通过检查病重(病危)患者(以下简称重危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缺陷,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防范和减少护理隐患,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对我院2009年58份死亡病案中的重危患者护理记录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并统计,分析缺陷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再用同样的方法对2010年58份死亡病案中重危患者护理记录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比较.结果:经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后,重危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加大重危患者护理记录的环节质控与管理力度,是保证重危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持续提高的有效措施.

    作者:姜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胰腺癌基因肿瘤标记物研究新进展

    胰腺癌为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肿瘤.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的可治愈性手段,然而,85%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仅10%~15%[1],故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新的胰腺癌标记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提高了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近年,有关胰腺癌标记物的文献报道较多,在胰腺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随访监测、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基因肿瘤标记物、肿瘤组织标记物、胰液肿瘤标记物和采用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手段分析、探索肿瘤标记物等.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可含有较多的肿瘤标记物,同时临床采血方便安全可靠,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如CA19-9和CA242,以及癌胚抗原(CEA)等.然而,现阶段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由于灵敏度及特异性尚未尽如人意,故临床急需有效的联合检测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改善整体治疗效果.胰腺癌基因肿瘤标记物可作为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有效补充,本文就现阶段胰腺癌基因肿瘤标记物的新发展给予简要综述.

    作者:王勇;翟云起;陈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简述慢性肾脏疾病的预防

    慢性肾脏疾病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新流行疾病,其所导致的心血管疾患是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危的疾病.因此,积极探讨和研究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除注意平日摄生之外,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咽喉部和扁桃腺等部位发生链球菌等感染时,应立即根治: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敏感抗生素,疗程要充足,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反复发生的链球菌感染容易导致肾脏病发生.一般认为,一旦确定使用抗生素,其疗程不应该短于7~10天,如果确定是链球菌感染,则疗程应在14天以上.此外,链球菌感染时宜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作者:晋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目前,祖国传统中药在肿瘤的治疗方而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不断挖掘和更深入研究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力,大力开展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也将是今后抗肿瘤治疗领域的重点.现就中药抗肿瘤作用综述如下.1 祛邪抑瘤作用1.1 抑制肿瘤细胞分裂与增殖: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C2期)、有丝分裂期(M期)4个期.细胞分裂后在进入G1期前存在相对静止期(GO期),G0期是决定细胞继续进行分裂或发生其他分化的重要阶段.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作用与细胞周期的某一环节,而使细胞增殖周期受阻,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陈亚鑫;李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也是我国青少年中常见肿瘤之一,其高度增生和恶性侵袭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临床防治一直是一个难点.下面我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一种发生在多能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病程发展缓慢,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脾大.在受累的细胞中,可找到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

    作者:张艳君;陆承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愈后相关因素临床评价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是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闭合性脑损伤类型.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类型,该病是在1982年由Adams等正式命名,现已被医学界所广泛认识[1.3].它是日前重要的脑创伤类型之一,也是日前临床上引起死亡、严重致残、患者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4,5].局灶性脑损伤一般较易诊断,但弥漫性脑损伤的类型诊断目前临床上仍较困难,标准也尚未统一.充分认识有关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部分脑创伤患者的病程、症状及体征,而且对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及愈后均具有积极的意义[6,7].

    作者:刘旭;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MMP-2与宫颈癌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而细胞外基质(ext racell mat rix,ECM)的降解是肿瘤侵蚀正常组织和开始转移的信号及重要途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主要依靠蛋白水解酶,蛋白水解酶分为6类:脯肽酶、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糖苷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简称MMPs).(MMPs),MMPs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现已发现26余种金属蛋白酶,其中金属蛋白酶-2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宋晶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职业康复对工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分析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对康复期住院的工伤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26例转院工伤患者随机分为职业康复组和对照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项版本前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职业康复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职业康复训练,持续康复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再次进行HAMD、HAMA、ADL评定.结果:分别有65.5%、46.1%的工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抑郁、焦虑情绪,康复治疗后2组HAMD、HAMA、ADL评分均明显好转(p<0.01),职业康复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职业康复训练后工伤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并且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职业康复训练是解除心理障碍、促进其动手能力、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康复期工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范永春;谢瑞红;王雪峰;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122例,在入院和出院时均对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随机分成2组,每组61人,其中A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B组为对照组.2组均持续康复,并于1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价,比较2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提高,但是A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霍尔红;郭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护龄段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认知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不同护龄段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知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护理安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0名临床护士分为5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3个护龄组,每组50例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护龄段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10年以上护龄组认识程度高,其次是5~10年护龄组,5年以内护龄组低.结论:不同护龄段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知程度不同.对不同护龄段护士存在的相应薄弱环节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以不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保证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刘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骨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健康教育的落实与否直接影响到病人疾病康复,而其真正发挥作用得到明显效果,完全取决于健康教育护理的实施者一护士的能力.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健康教育.本科运用护理程序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现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童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士心理素质与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静脉给药与其它给药途径相比,在治疗时间、治疗选择、疗效观察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目前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给药方法.多年的临床工作,我认为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应该具备娴熟精湛的技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作者:武坤莎;吴莉;任立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较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皮肤病,除遗传因素外,精神、外伤、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障碍、感染因素等等,药物在银屑病的发生、复发或加重也起到主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精神紧张、过度烦恼,使大脑和内分泌就会产生紊乱,刺激角质生成和细胞增殖可诱发加重银屑病的发生.我科自2004年1月~2010年6月应用高压氧(HBO)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探讨如下.

    作者:齐莫寒;崔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意外伤害的诊治与死亡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意外伤害至死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意外伤害死亡病例.结果:意外伤害死亡多出现在伤害的2~3小时内.结论:伤后及时正确的搬运、救治及并发症的积极处理、加强监护,对降低意外伤害的院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强其执法力度能够降低来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邹云东;刁秀莲;党登峰;白云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例血透后静脉穿刺下皮下血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也是比较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为临床常用抗凝剂,可防止血液在透析器等体外管道中凝集.肝素注射5分钟可产生全身抗凝作用,4~6小时排尽.用量过大仍可致自发性出血,出凝血时间延长.现报告1例血液透析后静脉穿刺皮下血肿的护理体会.

    作者:葛福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增生性关节炎又名骨关节炎,是发生在骨与关节的增生性退行性病变,膝关节发病率较高,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我院骨伤科自1986年开始试用重要外敷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本组共8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6例,以男性居多,年龄小41岁,大66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短2个月,长4年.(2)症状与体征:①病初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程进展较缓慢,往往因劳累,受寒,轻微外伤才诱发疼痛.②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不便,晨起或负重后起立时明显,活动片刻后痛感消失,但过度劳累则又感不适或疼痛.

    作者:钱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