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4152
  • 国内刊号:11-5710/R
  • 影响因子:1.68
  • 创刊:2003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200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7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2012年6期文献
  • 鱼腥草素钠栓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宫颈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鱼腥草素钠栓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的宫颈炎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西环素片(100 mg/次,2次/d)治疗;治疗组在口服多西环素片(100 mg/次,2次/d)治疗同时每晚睡前阴道置入鱼腥草素钠栓1枚,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支原体转阴情况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鱼腥草素钠栓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思英;王薇华;赵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氟西汀联合喹硫平组(合并组)与单用氟西汀组(对照组),疗程为6周.于治疗前和治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末合并组HAMD、HAM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2周末、HAMA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喹硫平组低于单用氟西汀组.合并组显效率为75.9%,对照组显效率为37.9%,合并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且起效快、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谭友才;夏俊凝;胡绘姐;陈会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与顺产对比分析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情况,探讨预防和治疗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6005例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顺产和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上的差异,进一步在出现产后出血的孕妇中,分析其分娩指征,综合各项临床数据对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39%,高于顺产产后出血率(5.3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式剖宫产术后2h内出血多见.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手术操作等,尤以宫缩乏力为常见.结论 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有较高的发生率,规范产前检查,疏导孕妇的心理,严格剖宫产手术指征,选择适合孕妇分娩的方式,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能使新式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降低.

    作者:段嫦丽;江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单侧开窗弹性固定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单侧开窗切除小关节内侧1/3,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松解,弹性棒椎弓根钉非融合固定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对20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CT、MRI片显示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全部为单间隙发病,男性13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36~75岁,所有患者术前症状为单侧下肢有症状或一侧下肢症状重患,伴或不伴腰痛,跛行步态,无大小便障碍,患病间隙棘突旁压痛、叩击痛明显.皮肤感觉减退,直腰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均为阳性.采用单侧开窗髓核取出减压弹性棒椎弓根钉非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下肢疼痛症状全部缓解消失,3d已下床行走,无腰背僵硬感,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单侧开窗减压弹性棒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建了脊柱的关节突关节生理结构,既保证了脊柱稳定性,同时也保留了椎间关节一定的活动度,术后功能良好,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王记选;张士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孕晚期贫血与妊娠不良结局关系的探讨

    目的 了解本地区孕产妇贫血现状,探讨孕晚期贫血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泗县人民医院2010年9月1日-2011年9月1日期间住院分娩的206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剔除了原有高血压疾病及其他严重合并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孕晚期贫血的发病率,统计贫血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胎膜早破发病率,产后出血发病率,剖宫产率等各项指标,与同期分娩的非贫血孕产妇上述产科并发症发病率做比较.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两者之间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孕晚期总贫血患病率为35.2%,其中轻度75.3%,中度24.2%,重度0.55%.与非贫血孕产妇相比,贫血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升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孕妇分娩低体重儿几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非贫血孕妇,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贫血孕妇早产率略高于非贫血孕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晚期贫血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并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孕晚期贫血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因此孕晚期贫血与妊娠不良结局有关.

    作者:庄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泰绫在食管胃器械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术中防治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576例胃癌患者,食管中段癌321例,胸下段食管癌225例,经过钡餐造影、纤维胃镜病理组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取吻合器胸内食管胃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术中采用泰陵包裹吻合口.观察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情况,以评估泰陵对吻合口出血的防治作用.结果 对照组发生术后出血共10例,发病率为3.47%,观察组发生术后出血共3例,发病率为1.0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泰绫可以有效防止吻合口出血,且能够促进创面愈合,进一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常规治疗组、辛伐他汀强化降脂组和对照组各36例,辛伐他汀常规组治疗组予以脑梗死基础治疗+辛伐他汀10 mg,每晚1次;辛伐他汀强化降脂组予以脑梗死基础治疗+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基础治疗+安慰剂10 mg,每晚1次,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脂、CRP、TNF-α.结果 强化降脂组及常规组中血清血脂及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强化降脂组中血清血脂及CRP、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强化降脂治疗更能降低血清血脂及CRP、TNF-α水平,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江云东;鲜玉军;杨思进;白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灯通脑软胶囊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住院的60例脑梗死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尼莫同等常规药物,不使用活血化瘀类等中成药,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灯通脑组软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对其进行MMSE和ADL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评价丹灯通脑软胶囊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MMSE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丹灯通脑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社会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用药选择.

    作者:朱国辉;丘惠嫦;陈巧聪;袁辉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源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由于不必要的有创性医疗过程后造成或增加的获得性鼻窦炎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经过有创性医疗后的获得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医院,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同时行鼻窦CT、鼻内窥镜检查.结果 1221例患者经历鼻部的有创治疗,造成的医源性鼻窦炎387例,占鼻窦炎患者的5.05%.根据患者治疗前的症状检查分为单一鼻窦炎组、无鼻窦炎组、不明确组,经不同手术后单一鼻窦炎的加重成多窦鼻窦炎,无鼻窦炎的出现鼻窦炎.术后内窥镜对鼻腔进行检查可见鼻腔有不同的损伤和病变表现.结论 鼻窦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是防止医源性鼻窦炎产生的唯一途径.过度医疗是造成医源性鼻窦炎的根本原因.呼吁建立手术的准入制,同时重视医患的沟通和教育.

    作者:姜鹤群;张林;尹为民;李树琼;赵饶英;苏柯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014例体检人群baPWV结果及相关分析

    目的 通过1014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查结果,探讨影响动脉血管弹性降低的相关因素,并了解左右上下肢血压及两侧baPWV的差异,同时分析当地人群baPWV异常的比例.方法 应用日本产欧姆龙/科林VP-1000(BP203RPE-Ⅱ)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1014例体检者进行检测、分析其baPWV与血液生化检查等临床资料的关系;并比较两侧baPWV的差别;通过同步测量四肢血压,了解上下肢血压的差异.结果 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潜在危险普遍存在,baPWV异常率57%;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大小高度相关,发现下肢舒张压并不高于上肢舒张压;与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mm Hg的经典说法不同;两侧baPWV值无明显差异,说明两侧血管弹性减低基本一致.结论 baPWV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高度相关,它在健康体检中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起到预警作用;下肢舒张压与上肢舒张压比较相差很小,与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mm Hg的传统说法稍有不同,其原因可能为检查方法不同;两侧血管弹性减低基本一致.

    作者:夏晖;李春燕;温淑娴;刘新宇;夏伟华;吴家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将53例NSCLC脑转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吉非替尼联合WBRT治疗;对照组18例,单用WBRT治疗.吉非替尼均采用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每日250 mg,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WBRT均从治疗第1天开始,单次周边剂量2 Gy,治疗总剂量为40Gy,治疗次数20次,5次/周.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间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35例患者中,PR 21例,PD 1例,RR 77.2%,DCR 97.2%,中位生存期12.1个月,1年生存率68.6%;对照组PR 5例,PD 5例,RR 38.9%,DCR 72.2%,中位生存期9.8个月,1年生存率27.8%;吉非替尼联合WBRT组在近期疗效(RR及DCR)及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方面均高于单纯WBRT组(P=0.014,0.016,0.000).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作者:吴庭安;林大任;王智辉;彭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后续用吉西他滨治疗NSCLC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先给予两种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后分别再连续性给予吉西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差别.方法 84例NSCLC患者(ⅢB/Ⅳ),随机分为两组,A组(n=43)为: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和75 mg/m2顺铂,3周为一个疗程,重复3个周期;3个治疗周期结束后的第1,8天再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重复3个周期.B组(n=41)为:第1,8,15天给予多西他赛25 mg/m2和顺铂25 mg/m2静滴,4周为一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3个治疗周期结束的第1,8天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重复3个周期.结果 A组的终病例为43例,B组为40例.两组患者完全缓解(CR)均为0例,A组方案中PR 22例,SD 12例,有效率为51.2%,B组中PR 20例,SD 15例,有效率为50%.两组中性粒细胞Ⅲ/Ⅳ度减少分别是A组为55.1%和B组12.5%,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NSCLC后再给予吉西他滨单药的连续性化疗方案疗效显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3周治疗后续用吉西他滨的治疗方案与每周方案疗效相似,但每周方案治疗的毒性反应明显低于三周治疗方案.

    作者:李成发;王为民;孟曼;黄孟芹;姚荣杰;孔凡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手术优势及再次手术的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合理的术式,更好地减少或减轻并发症.方法 对2003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枣庄市立医院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06例,新式剖宫产术360例,以及二次开腹手术(包括上次改良新式剖宫产78例、上次剖宫产术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手术进腹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进腹出血量、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在再次开服手术时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 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粘连较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步骤简单,粘连较轻,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童;周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8例ACI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80 m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维脑路通600mg,1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变学及血脂变化,进行自身比较和相互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HSR)、血浆粘度(HP)、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HCT)、甘油三酯(TG)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O1),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血胆固醇(T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怀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 研制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并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的研制及应用的情况.方法 按照高压氧舱治疗的要求,为适应气管切开患者吸氧,首先研制出气管切开患者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然后对62例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事故45例,斗殴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后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的使用情况,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吸氧较安全、方便,全部患者顺利完成高压氧全程治疗,治疗效果满意,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使用新研制的空气加压舱吸氧装置对重度颅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安全有效,此装置制作便宜、使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秀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乳酸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乳酸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入选的感染性体克患者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对照组采用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及中心静脉压力监测指导补液;实验组采用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中心静脉压力监测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乳酸测定指导补液治疗.于6h内评价其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乳酸达标情况,对是否发生MODS进行判断.结果 入选的56例患者中有26例发生MODS(46.43%),死亡23例(41.07%).实验组MODS发生比例和死亡率分别为39.29%和32.14%,低于对照组的53.57%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乳酸测定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可以降低MODS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张慧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胆碱酯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后24h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活性,探讨其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NYHA分级,其中NYHA分级Ⅰ~Ⅱ级19例,Ⅲ级27例,Ⅳ级16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对心衰患者进行血清CHE活性的测定.结果 NYHA分级Ⅰ~Ⅱ级血清CHE活性为(8340±2049)U/L,Ⅲ级为(6137±1759)U/L,Ⅳ级为(5126±1599)U/L,CHE活性在心功能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参者指标之一.

    作者:陈森;胡丙清;张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简称小野寺指数)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计算5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小野寺指数并根据小野寺指数将全组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小野寺指数≥45)和营养不良组(小野寺指数<45),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手术耐受性、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肠道恢复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分析小野寺指数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小野寺指数与患者年龄明显相关(P=0.006),与性别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25),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野寺指数与直肠癌的肿瘤大小(P =0.032)、腹膜播散(P=0.025)、远处转移(P=0.040)及TNM分期(P=0.040)密切相关.结论 小野寺指教可较好地反映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及风险性,并与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是一个较有价值的直肠癌术前评估指标.

    作者:常颖智;曹杰;谭卫民;罗时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ACEI联合ARB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应用与单用ACEI或ARB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0名确诊为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3组为ACEI组20例、ARB组20例,ACEI+ ARB联合用药组20例.比较观察治疗8周后3组患者血压、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钾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各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ACEI组和AR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肌酐、钾离子浓度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与ARB联合治疗Ⅳ期糖尿痛肾病可提高降压效果并明显降低蛋白尿,优于单用ACEI和ARB,且用药安全,副作用少,故联合应用ACEI与ARB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汤振明;王忠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不同留置途径感染的观察及分析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不同途径置管的感染率,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2010年的198例心脏直视术后采取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外周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 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7.84%,经股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23.61%,周围静脉感染率为6.89%,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有12例,占57.1%;革兰氏阴性菌有8例,占38.1%;真菌1例,占4.8%.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与不同留置途径具有不同程度差异,但股静脉穿刺途径和锁骨下静脉及周围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作者:安淑芬;芮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收治的30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情况、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前后进行纯音听力检测.结果 30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女性发病比男性多,年龄以30~50岁占2/3,左耳较右耳发病多,10例发病前有感冒、劳累史;24倒伴发有耳鸣症状.经过治疗的29例患者总的治疗有效率86.2%,其中女性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3%,男性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就诊及时的治疗效果较好,有22例耳鸣症状消失.结论 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以女性发病较多,如及时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且女性患者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王承华;甘忠;何金水;董玉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14 d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程14d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从高;周义锋;柏秋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复春联合麦滋林-S治疗HP阴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复春联合麦滋林-S治疗HP阴性的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HP阴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胃复春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同时口服麦滋林-S每次0.67 g,每日3次口服,共3个月;对照组:维酶素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同时口服吗叮啉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共3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复春联合麦滋林-S治疗HP阴性的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桑玉;殷文惠;冯仁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两种不同上提径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经食管床和胸骨后两种径路上提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98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管状胃经食管床)和B组(管状胃经胸骨后)行管状胃上提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引流量方面上有明显差异,胸骨后径路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12.5%)明显高于食管床径路组(6.0%,P<0.01).结论 经胸骨后和经食管床径路管状胃上提均为安全、有效的途径;但胸骨后径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而经食管床径路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较高,胸腔引流量较多.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管状胃的上提径路.

    作者:张志锋;洪祎纯;韦武芝;吴伟斌;曾贵青;蔡伟明;吕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剂量促红素冲击治疗癌症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促红素冲击治疗癌症贫血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82例癌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促红素1万U,每周3次,共6周)与大剂量组(促红素4万U/次,d1、d3、d6、d6、d12 、d15),共观察6周,每2周进行1次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红蛋白值、输血需求率、停药者比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每2周进行1次疗效评价.结果 常规剂量组4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大剂量组治疗2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大剂量组的4周、6周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的2周、4周、6周有效率分别为39.0%、53.6%、75.6%,高于常规剂量组的17.5%、32.5%、50.0%(P<0.05);两组输血需求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促红素冲击治疗癌症贫血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法,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李世云;李萍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口腔矫治器联合UPPP手术治疗OSAHS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口腔矫治器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lophanyngoplasty,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远期疗效.方法 根据呼吸紊乱指数(apnea and hypopea index,AHI)和睡眠中的低血氧饱和度(SaO2),随机选取20例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均采用UPPP手术治疗,分为单纯观察组和佩戴口腔矫治器(OA)的对照组,对于两组均进行术后3年以上随访,并于术后半年和3年分别再行PSG监测,测量并计算AHI和低SaO2的数值和缓解率,按照其数值和缓解率的改变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年口腔矫治器联合UPPP疗效优于单纯UPPP组,术后半年两组的AHI和低SaO2值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口腔矫治器联合UPPP治疗OSHAS对于提高其远期有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伟;李庆维;杨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潮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儿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目的 研究潮州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基因频率及红细胞数在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AP-PCR和反向点杂交法(Reverse Dot Blot)对儿童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并分析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146名,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108名(73.97%),常见的类型是- - SEA(63.01%),其次为-α4.2(2.06%)与-α3.7(6.16%),血红蛋白H病4名,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35名(23.97%),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654M(12.33%),41 - 42M(7.53%),17M(0.69%),71 - 72M(2.73%),28M(0.69%),复合型地中海贫血3例,数据显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红细胞数目>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与正常儿童.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潮州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频率,并初步推断出RBC数目在儿童中对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贵才;谢鹤;王朋朋;林芬;林敏;黄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45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原发病、康复训练及心理支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合并使用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各组患者观察治疗至4周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采用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MoCA评分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MoCA评分明显改善,表现在记忆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确切.

    作者:林楚卿;刘满芬;王文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DMax补片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技巧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2月共1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TAPP术,术中应用巴德3 DMax补片.结果 15例患者共进行17侧TAPP术,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手术时间单侧45 min,双侧80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6d.术后并发阴囊血清肿1例,无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异物不适感病例.随访1~10个月,平均6.5个月,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腹腔镜TAPP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可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王政宇;王荣寅;张舒龙;陈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306例)和对照组(32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尿酸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结合造影情况,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尿酸水平(359.36±70.9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41±73.6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1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9,95% CI:1.241~1.756;P=0.001).结论 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心病发生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唐艳芳;刘智勇;刘景艳;何昕;袁旭明;谌承志;彭一鸣;徐艳霞;刘伟;钟如意;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Cys C、IL-18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 C)和白介素18(IL-18)检测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检测其Cys C和IL-18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CHD患者血清Cys C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CHD的类型有关,呈AMI组>UAP组>SAP组(P<0.01)的改变.结论 Cys C和IL-18可能与CHD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IL-18可能对判断CHD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广宁;黄晓渝;欧家满;朱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留置双胃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近7年来,将2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0例和对照组(B组)10例,均行食管癌根治术,A组在吻合口瘘后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术(EN);B组吻合口瘘后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PN).观察两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平均费用、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 A组平均治愈率高于B组,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双胃管经鼻肠内营养(EN)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营养状况,双胃管在加强引流的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双胃管形成一种循环的引流作用,既能够起到引流作用,又能够为肠道提高营养,是治疗吻合口癌一种完美的结合,是目前实施营养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利于患者康复以及改善生存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费用.

    作者:王庆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旋美托咪定用于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的观察

    目的 比较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中,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的静吸复合麻醉的唤醒试验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 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10~25岁患者,随机分入全凭静脉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七氟烷+芬太尼+阿曲库铵,B组).于相应时点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中唤醒时患者的躁动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唤醒时间较B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结束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较B组缩短(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HR、MAP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出现躁动的例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旋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复合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可以使患者在术中更快实施苏醒,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躁动发生较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更安全可靠.

    作者:祁富军;张旭东;刘盼盼;刘九虎;霍建臻;任鹏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7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6月间97例老年ACST的治疗情况.根据病情及患者和家属要求,大部分经术前规范处理后采用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管理;部分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一期手术治愈59例,结石残留22例,死亡4例.非手术12例患者中,7例好转缓解,死亡5例.结论 老年ACST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病较多,耐受力差,病情较隐匿且发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解除梗阻,充分引流胆道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冯广革;王昌波;黎木淦;朱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胰腺损伤1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胰腺外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东莞市企石医院2005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1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诊断性腹腔穿刺、穿刺液淀粉酶检查、B超及CT等检查方法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临床动态观察与及时剖腹探查的重要性,确认术中根据胰腺伤情及合并伤伤情正确选择术式的意义等.结果 本组15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外伤,术前确诊率仅为26.6%(4/15).16例中1例1级损伤经保守治疗治愈,11例Ⅱ级损伤,2例Ⅲ级损伤,2例Ⅳ级损伤经手术治疗治愈.15例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2例再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胰腺损伤患者大多伤情重,合并伤多,术前确诊率低.应根据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表现果断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胰腺,根据伤情采取简单、有效的术式,在休克状态下避免做复杂的手术,以挽救生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成显黔;杨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倒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使用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照组使用“洗腿方”,两组均以正清风痛宁片(60mg/次,3次/d)为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体疗效上比较,其ACR20、ACR5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5例、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2周内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五味甘露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维;高春鹤;薛斌;刘晓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5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总结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根据年龄、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HbAlc)、血脂(LDL-C)水平、肥胖(BMI≥28 kg/m2)这5项指标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 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同时存在3种及以上并发症者78例,占5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高血压病72例,占48%,冠心病62例,占41.3%;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情况在HbAlc >7.5%、高LDL-C、肥胖中有较高患病率;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在HbAlc>7.5%、病程>10年中有较高患病率;周围神经病变和脑梗塞在年龄≥80岁中发病率偏高.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糖控制好坏、血脂、体重密切相关,与病程、年龄有一定相关性,应尽早识别和积极控制血糖、血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孔令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TG/HDL-ch比较老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sdLDL水平

    目的 比较和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小而致密LDL(sdLDL)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相关血脂谱特点.方法 共有132例老年2型糖尿病和137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符合入组条件.检测指标主要有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和脂蛋白a(Lp-a),并应用TG/HDL-ch评估sdLDL水平.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除HDL-ch明显低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外,血脂谱中其余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有34.10%和27.00%的老年2型糖尿病和老年非糖尿病患者存在sdLDL水平的升高.当sdLDL水平正常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改变表现为HDL-ch明显低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P<0.05);但这一差异在sdLDL水平升高时则不明显.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改变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应用TG/HDL-ch可初步筛查出存在小而致密LDL水平升高的患者.

    作者:何晓烨;蔡映云;胡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青兰浸膏片治疗COPD患者血清TNF-α、IL-8变化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索青兰浸膏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青兰浸膏片作为实验干预(A组),同时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 μg/500μg治疗为阳性对照组(B组)、常规用药治疗为阴性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比较观察青兰浸膏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IL-8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①A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浓度明显下降(P<0.01),MRC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P<0.01);②A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MRC呼吸因难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MRC呼吸困难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兰浸膏片治疗能明显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由于其价格便宜,可能会大大降低COPD的治疗成本,这将会为COPD防治带来新的内涵.

    作者:文艳红;唐文辉;王冬梅;刘灼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首剂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10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随后以1 mg/min的滴速维持静滴,6h后滴速改为0.5 mg/min;若在首剂静脉推注后15 min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重复静脉推注150 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 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郭晋;吴晓飞;许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术前送2~3次痰细胞学,术后第1~4天送2~3次痰细胞学检查.结果 120例有79例确诊为肺癌,其中75例通过术前痰检,纤支镜刷检、活检、冲洗液及术后痰检联合检查确诊肺癌,术前痰细胞学检出癌23例,阳性率29.1%,其细胞学分类与组织学活检分类符合率鳞癌63.6%、腺癌60.0%、小细胞癌66.7%.术后痰细胞学检出癌42例,阳性率53.20%,术后痰检与组织活检符合率鳞癌87.5%、腺癌88.2%、小细胞癌83.3%%.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结合术后痰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术后痰细胞学阳性率及准确性均较术前痰高.术后痰细胞学检查无创、安全可重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家兰;黄晓霞;肖卫;许菊秀;陈振平;李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热性惊厥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治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观察热性惊厥(FC)患儿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治FC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同期选择FC患儿71例及健康儿童30名,患儿住院进行综合诊治,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与健康儿童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差异.结果 ①FC患儿治疗前A组(抽搐时间>5min)h-FABP、CK-MB、ACG、ECG阳性率(100%、39.44%、36.62%、33.80%)分别显著高于B组(抽搐时间<5 min)(45.07%、18.31%、12.68%、5.63%)(P<0.01),血清h-FABP的阳性率(90.14%)显著高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阳性率(57.75%),也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ACG,49.30%)和普通心电图(ECG,39.44%)的异常率.②治疗前FC患儿血清h-FABP、CK-M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系统治疗与护理后,7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热性惊厥患儿大多存在心肌损害,定量测定血清h-FABP可早期诊断患儿的心肌损害,经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均得到恢复.

    作者:李慧娟;杨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其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组采取饮食干预、穴位按摩、排便习惯干预及缓泻药物应用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43例患者中,有32例大便通畅,11例发生便秘,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饮食、穴位按摩及药物应用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从而避免便秘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值得社区护理参考应用.

    作者:陆俊芹;张慧;刘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常规用肥皂水清洁灌肠、口服硫酸镁在妇科手术前对患者舒适度与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寻找适宜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选择在妇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11年3~4月的110例用常规的肥皂水清洁灌肠作为对照组,2011年5~6月的110例患者口服硫酸镁做术前肠道准备为实验组,观察患者的舒适度、睡眠、术中肠道准备的效果及术后肠道排气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肠道准备的效果医师都满意,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服硫酸镁作为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既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术后肠道的恢复,又能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是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适宜方法.

    作者:刘文娟;吴雪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木瓜酒湿敷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木瓜酒湿敷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86例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透析结束24h后,对照组采用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观察组使用木瓜酒湿敷动静脉内瘘,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在19个月内血流量不足及内瘘狭窄、内瘘闭塞、血管硬化及动脉瘤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流量不足、内瘘狭窄、内瘘堵塞及血管硬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动脉瘤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酒湿敷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内瘘狭窄、内瘘闭塞、血管硬化及动脉瘤)效果显著,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作者:卓少贤;吴凤金;李妹;罗丹;黄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乳腔镜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在乳腔镜辅助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36例肿瘤直径≤2cm、距离乳晕≥3cm的乳腺癌患者在全麻下经腋窝脂肪抽吸后在乳腔镜辅助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保乳手术,对手术配合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对间2~3 h;出血量100~250 ml;与常规手术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未见明显增加;全部患者未发生皮下气肿、出血、再手术等情况.结论 乳腔镜辅助下的乳腺外科手术具有微创、美观的优势.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患者比较满意.吸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常规手术的清扫范围.

    作者:陈迎霞;吴军玲;周建玲;高邦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蚌医一附院6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肝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干预组给予进行病情观察、心理、饮食、预防感染、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病情好转明显,住院天数干预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干预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显著作用.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和糖耐量降低,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丽;金俐;刘银阁;蒋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方法 通过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护理安全自报分析会,分析、总结影响护理安全的诸多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成立护理安全监控小组,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督,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信念和态度,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施弹性排班,减少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结果 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无意外事件及服务纠纷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 实行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确保患者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潘虹;刘殊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过程中通过病区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制订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现场质量管理、使用甘特图进行日常质量管理、护理部及内科的质量检查、绩效考核等质量控制方法,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确保病区的护理安全,使科室护理质量不断改进.结果 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时,环环相扣的质控链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使护理质量控制科学化、规范化,使患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达到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作者:秦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13例宫颈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动脉连续灌注化疗.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术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宣教详细向患者介绍这一疗法的基本原理、优点和术后副反应的原因和处理原则,以消除病人紧张心理.术后采用系统化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3例患者均安全地接受治疗,治疗后检查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腰骶部、会阴及肛门的局部疼痛是术后较突出的一个症状,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低热,1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没有出现局部血肿、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细致观察预防并发症,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张华伟;王素侠;王震芳;郭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1例全盆脏器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行全盆脏器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泌尿外科病房21例盆腔恶性肿瘤性全盆脏器清除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围手术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分析围手术期不同阶段患者恢复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护理方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全部21名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顺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倒术后4个月肿瘤复发,并发肠梗阻,1个月后死亡.结论 全盆脏器清除术是晚期盆腔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以涉及的系统、器官较多,涉及的学科专业较广为主要特征.护理人员具有多学科的护理经验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可预防、减少或及早发现患者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极大的益处.

    作者:王宁;杨洪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5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化整体护理,进行预见性评估,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依从性、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生活方式、饮食供养、用药知识、预防感染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有效地降低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作者:唐玉梅;孙晶晶;许德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对基层医院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来监利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1210例患者,并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内科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工作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由81.07%上升到91.98%;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81.49%上升到92.23%,经x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769,P<0.05,x2 =61.185,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工作有利于内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涂红梅;卢艳;刘萍;朱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富血小板血浆的发展及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通过离心的方法从自体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物.因其可以促进骨和软组织的修复,且来源于自体,对机体损伤小,近10多年来,PRP已经被应用于多种学科.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临床研究报道,PRP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创面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术后功能恢复等[1-2].

    作者:苏超;张焕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之一.目前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BMSCs在成人骨髓中含量极低,占有核细胞数的0.01%~0.001%,并且其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1-2],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寻找新的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马武秀;程迅生;陈肖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8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价值

    IL-18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能使新生CD4+T细胞极化为Th1细胞,诱导NK细胞克隆株产生IFN-γ.改变肝窦间隙的微环境;在肝癌的免疫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改善肿瘤患者Thl型的免疫应答功能低下可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者:张付杰;姜德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乙醇影响LPS易位和播散作用的研究进展

    乙醇相关性因素往往与慢性炎症相关.导致此类炎症的主因在于肠道微生物产生的脂多糖(LPS).乙醇可影响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屏障结构缺损,显著增加LPS从肠道易位的概率.从肠道易位的LPS经胃肠道淋巴管和门静脉进入体循环,经门脉途径大部分LPS可被肝脏解毒,经淋巴途径则可有大量LPS进入体循环,进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可引起远端靶器官损害.LPS的播散途径还可以影响释放入循环系统的炎性介质的种类,进而影响个体的炎症反应状态.

    作者:安妮;顾小飞;范晓明;郭昌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栓烷A2(TXA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随着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心血管疾病已近是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的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3[1-3].

    作者:陈增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安全认知问卷》对21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及Hierarchical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实习护生的安全认知总评分为4.22±0.19;态度评分为4.52±0.18;行为评分为4.18±0.22;知识评分为3.97±0.32.影响实习护生对患者安全认知因素依次为:知识、行为、态度、招收类型.结论 患者安全教育贯彻于护理教育各阶段,学校应把患者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护理学教材中.临床教育管理者应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护生安全认知能力提升训练,提高护生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让护生在实习过程接受患者安全相关培训,尽早参与到医院构建的安全文化氛围中,全面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放率.

    作者:熊晓美;左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后访视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产妇对产后访视的一般需求状况及其对产后访视具体内容的需求,以期更好地帮助产妇康复及新生儿成长.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产科分娩的产妇进行调查,每月随机抽取30位共计360人,回收问卷后再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产后访视的总体需求占被调查产妇的74%:产妇的文化程度与产后访视需求无明显相关性,流动人口比常住人口对产后访视有更多的需求,而初产妇比经产妇有更多需求;产妇对访视内容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想了解的是关于乳腺炎防治、产后营养/形体恢复和新生儿预防接种及母乳喂养等方面的知识.结论 应加强产妇对产后访视必要性认识的宣教,提高访视率,访视时对产妇行全方位的指导,促进母婴的共同健康.

    作者:汪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并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 2008~2010年3年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78株,其中2008年106株,2009年207株,2010年365株;16神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其余抗菌药物3年间耐药率均在46.4%~85.9%之间;对16种抗菌药物全耐药的菌株,2008年1株、2009年4株,2010年4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阻断多药耐药菌传播.

    作者:周秀文;王云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IL-23p19mRNA及血浆IL-23水平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3p19 mRNA水平以及血浆中IL-23水平的变化.方法 检测空腹血糖水平选定分组对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糖尿病患者28例,经治疗患者30例)和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血中IL-23p19 mRNA的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浆中IL-23的水平.结果 初诊糖尿病组IL-23 mRNA表达水平高于经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血浆水平比较初诊糖尿病组与经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治疗前IL-23及p19 mRNA水平明显高于经治疗组和对照组,IL-23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病程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许玉珍;刘荣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阜阳市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阜阳第五人民医院正常体检儿童静脉全血微量元素值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本地区儿童全血Zn、Cu、Mg、Ca、Fe5种微量元素的浓度值,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1542名阜阳市健康儿童(男977名,女565名),按照年龄分为4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静脉全血中Zn、Cu、Mg、Ca、Fe的浓度值.经统计分析、处理,研究其随年龄、性别的变化的规律.结果 检测的5种元素中,各元素的正常范围接近从前报道,各元素不存在性别间的差异;钙呈年龄相关性,血钙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呈负相关;血铜、铁、镁不存在显著年龄相关性;儿童血锌在不同年龄段有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静脉全血微量元素参考范围少有报道,分析阜阳市儿童全血5种微量元素含量对临床诊断和儿童预防保健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士彬;李韧;吕世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B超引导下清除宫内残留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清除宫内残留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32例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术后14 d经B超诊断为宫内残留物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实施刮宫术.结果 132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刮宫术,手术全部一次成功,成功率100%.术后无再次残留,漏吸及大出血,感染,子宫穿孔,肠管及膀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B超对宫内胚胎组织残留及残留的大小,位置进行扫查,能准确引导手术器械到达病变部位,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客观的依据.使妇产科传统的刮宫术成为“直视下”操作,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盲目性、危险性,对改善宫腔手术操作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邓翠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超声引导介入法治疗肝囊肿291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4例确诊的肝囊肿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将囊液抽尽后注入1/3~1/4囊液的无水乙醇量并保留.改良组采用注入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改良组治愈率83.2%,总有效率约96.9%,常规组治愈率67.1%,总有效率约84.8%.其中囊肿直径>6.1cm患者中,改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0.01),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囊肿较小患者两种方法均实用,对于巨大囊肿,采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疗效可靠,创伤小,疗程短,疗效高,并发症少,较传统无水乙醇注入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吴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超对糖尿病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DM)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45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弓形动脉(ARA)进行检查,并对其血流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期低血流速度(Vdmin)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肾脏的损害,患者肾血流多普勒频谱特点是:SRA、IRA、ARA的Vsmmax、Vdmin,PI、RI增高.尤其当RI大于0.7,肾脏将出现早期损害.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参数在预测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方面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作者:蔡菊芳;黄明龙;王少峰;别彩群;朱浩峰;何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分类及评估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肺动脉高压,并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的33例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并根据所测肺动脉收缩压力的高低将患儿分为轻、中、重三组.根据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分为心源性、肺源性,其中肺源性又分为一过性肺动脉高压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比较各组患儿之间心脏右心各腔室大小、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以及治疗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患儿心脏右心各腔室有增大的趋势.超声心动图所测肺动脉压力变化与患儿临床转归表现一致.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它不仅有助于该疾病确诊、分类,而且对临床判断病情轻重、选择治疗时机、评估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骁;秦嵚;王辉;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开展科学有效的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归纳出6个主题:①患者对生存质量内涵的理解;②躯体症状;③自我管理能力;④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⑤家庭成员的支持程度;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续性.结论 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通过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与患者建立契约关系,为其提供专业、可及、连续的医疗服务,同时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琦;许志红;王瑞英;张玲;杨月青;张爱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干预,评价干预的效果,寻求糖尿病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辖区社区1572位4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符合2010年中国糖尿病社区干预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126人,进行跟踪随访,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和干预1年观察效果.结果 经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干预前后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寻找出群众乐意接受有效的措施,能显著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余宗洋;张运谋;吴宝柱;钟礼花;陈玉林;朱春华;刘高丽;黎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词联导航训练法在社区言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治疗师和家属采用词联导航训练法(WANT)对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35例失语症患者首先根据训练实施者和训练方法中有无词联关系,随机分为治疗师-词联导航组(ST-WANT,n=9)、治疗师- 词联无关组(ST-WNNT,n=8)、家属-词联导航组(LT-WANT,n=9)和家属-词联无关组(LT-WNNT,n=9).在西方成套失语症检查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基线测试后,分别由治疗师和家属对患者进行为期10d,每天1次言语训练.治疗前后应用75张训练图和45张拓展图评估患者命名能力.结果 治疗后除ST-WN NT和LT-WNNT两组拓展词外,其余各组正确反应数均显著增加.治疗后ST-WANT和LT-WANT两组训练词正确反应数分别显著高于ST-WNNT和LT-WNNT两组,而LT-WANT组拓展词正确反应数显著高于LT-WNNT组.结论 治疗师和家属采用WANT均可有效改善失语症患者的命名能力,且在词汇拓展能力方面家属训练优于治疗师,提示WANT可以适用于家庭和社区的言语康复治疗.

    作者:田智慧;江钟立;高敏行;孙丽;林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康中心绩效核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院办院管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核算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数量指标、质量系数、满意度系数3个方面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把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核算指标中,并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核算公式,实施后基本诊疗量、公共卫生服务量、年度评估分值分别提高了35.13%、34.32%、7.15%,居民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数量-质量-满意度”三方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的做法,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作者:莫瑞豪;赵丽娥;陈渊青;张雪;曾润颜;黄胜海;李艳莉;孙玮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综合性医院青年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医院人才梯队建设中基础的部分.青年医师是潜在的医学人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医院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前途和命运.如何加强和提高医院青年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水平和质量是医院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领导重视是实施规范化培训的前提,强化机构管理是实施规范化培训的必然要求,制度完善是实施规范化培训的重点,创新管理使青年医师统一培训管理工作注入活力,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实施规范化培训的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培训计划与医院实际工作需要存在矛盾;科室考核不到位,要求不严,流于形式;带教工作不规范,重使用轻培养,忽视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计划和轮转相兼顾策略协同解决,对相关人员轮转科室进行微调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确立公平的考核审查体制,成立各级考核组,师生间交叉考核,背对背考核;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青年医师统一规范化培训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依赖于各个职能部门配合,也取决于培训全过程中各个关节的把关.搞好这项工作,将有助于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提高医院整体队伍素质和医院医疗技能水平.

    作者:王荣珍;邓志勇;于宗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转型之初的三级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医院是知识和科技密集型单位,医学科研活动在医院业务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针对二级甲等医院科研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以及国内外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相关领域的成熟经验做法,探索将人性化管理引入到科研管理中,从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入手,对未来医院科研管理机制模式的几个环节进行了分点阐述.完善科研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实行科研工作的全程督导管理模式;将智能网络信息化引入日常科研工作中;发挥基层科室作用,建立科研秘书上传下达机制,拓展科研管理分支;实行重点扶持的个性化服务,促进科研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探索转型之初的三级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以适应未来医院发展需要,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达到全面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目的.

    作者:邓志勇;于宗良;王荣珍;冯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再造供应室下收下送流程 落实感染控制及优质服务

    目的 通过控制下收下送清洁、污染物品、收送人员、收送环境、物品装载方式、严格区分清洁、污染转运工具,实现杜绝各种污染及交叉感染发生,同时根据临床内、外科,门诊、病房使用物品时间不同,改革下收下送时间,保障供应,保证满足临床需求.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箱式密闭转运,从物品收送、人员分工、岗位职责、运送工具方面做了调整,增加了下收下送工具,改革了下收下送时间及方式.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专人、专物、专车严格控制了人员、物品、工具之间交叉污染;通过信息化接收、配送、供应,保证了各方数据一致,无出入;临床根据需要提出申请,供应室根据需要保障供应,杜绝了浪费,赢得了满意.结论 供应室下收下送流程、环节、质量控制100%合格,感染控制合格率100%,临床科室满意率96%~98%.下收下送工作是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必需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张燕;邓燕;赵庆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分析与政策建议(续完)

    2.4医务人员关于家庭医生发展需求的调查见表5.表5反映了目前的医务人员要转变为家庭医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培训需求.在基本理论方面,大多数的医务人员认为还需要在基本医疗服务理论、公共卫生服务理论、家庭健康管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培训,比例分别达到了97.6%、95.5%和95.4%.

    作者: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葛根素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甲钴胺)32例,两组病例均给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或皮注胰岛素,血糖控制较好水平,疗程4周,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65%)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作者:白洪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lug对食管癌细胞Eca-109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Slug与食管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正义全长Slug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lug并转染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光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Westem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钙粘素(E-cadherin)与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pcDNA3.1-Slug真核表达载体后,Eca-109细胞形态变得细长;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Vimentin表达则上调;Transwell小室显示转染pcDNA3.1-Slug载体的Eca-109细胞穿透matrigel胶的细胞数明显增多.结论 转录因子Slug能促进食管癌上皮细胞间质化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提高其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吴丽欣;张莹;李洪利;张义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肾宁对早期DN大鼠糖脂代谢及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糖肾宁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分为5组(n=10):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糖肾宁胶囊低剂量组、糖肾宁胶囊中剂量组、糖肾宁胶囊高剂量组,另加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药物干预12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肾脏系数、血糖、血脂、尿微量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结果 糖肾宁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生存状态,改善模型大鼠的肾脏系数、血脂、血糖、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结论 用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可以成功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糖肾宁胶囊具有明显的降糖、调脂、减少蛋白尿、改善胰岛素水平、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红专;钱秋海;钱卫斌;赵立杰;蔡欣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赖氨匹林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赖氨匹林(aspiso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取处于对教生长期的Hela细胞,实验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只加等体积的低糖DMEM培养液Hela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aspisol,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mmol/L、5mmol/L、10mmol/L.采用描计细胞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HE染色、AO/EB方法进行凋亡细胞形态学的观察.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赖氨匹林对Hela细胞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赖氨匹林对Hela细胞作用24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pisol(1,5,10mmol/L)可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HE染色光镜下见Aspisol组细胞密度减小,细胞变圆,胞核染色变浅.赖氨匹林(1,5,10mmol/L)作用24 h后诱导Hela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73±0.87)%、(19.11±2.86)%、(33.72±5.06)%,与对照组(0.46±0.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检测显示赖氨匹林对Hela细胞有G0/G1期阻滞作用.结论 aspisol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其凋亡和改变其细胞周期分布,阻滞Hela细胞于G0/G1期.

    作者:张乃菊;陈天平;蒋国君;周家军;祝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与探讨

    目的 了解某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12月在该院呼吸病科住院治疗且应用抗菌药物的146例患者完整病历,统计出患者主要疾病诊断、所用抗菌药物品名、用药疗程.结合病历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份病历中,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为43例,占29.45%.所用抗菌药物涉及9类20种,应用频率高是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的头孢他啶,再次是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治疗方式多为二联用药,为94例,占64.38%,联用类型大多为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结论 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仍存在少数经验用药现象,应增加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以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郗颖;许健;李小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63例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调查评价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2~6月出院的甲状腺次全切术、腹股沟疝修补术、乳腺病损切除术三种Ⅰ类切口的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363份,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时机选择、疗程选择及合并用药等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63例患者中,有283例应用抗菌药物(占77.96%),抗菌药物使用占前6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奥硝唑;用药时机不当者138例(占48.76%)、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者228例(占80.57%)、无指征联用用药33例(占11.66%).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监督和管理.

    作者:徐德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

    神经科学(或脑科学)于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作为神经科学主体的神经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之一.神经生物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科学,揭示人类的感觉、运动、思维、情感、行为、学习记忆等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阐明其机制,就是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内容.由于本学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有别于生理、病理、生化等传统课程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每个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总结历年研究生教学的经验,参考其他教研室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传统的课堂授课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助于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具体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①课前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②重视课堂授课效果;③拓宽学习途径,开展网络教学.

    作者:武明媚;游思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普外科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

    在增加普外科研究生数量的同时,更应提高其质量.普通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普通外科医生.这首先应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临床能力是根本.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产生真正的临床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才能产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选择临床课题是外科研究生培养的佳捷径,外科实践是选题的源泉,也是研究的目标.培养临床研究生研究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作者:谈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预防策略

    近几年,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患关系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医疗纠纷产生的各方面原因,包括社会及媒体、政府及法制健全、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等.并探讨预防纠纷的方法,包括:政府增加医疗投入,提高医疗行业素质,争取社会及媒体支持,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保障等.建立系统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及解决机制,使医患关系重新走向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作者:马竟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青春期学生单纯性肥胖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针对笔者已经研究分析出的中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探讨在单纯性肥胖学生中开展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阳江市某所中学4个班级16~17岁学生共572人,通过体格检查筛选51名单纯性肥胖学生为干预对象,干预措施为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家庭为辅助场所采取健康教育和行为矫正、运动、饮食调整.以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行为危险因素改善、体质量、体质指数结果作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干预前后比较,肥胖学生饮食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肥胖学生体质量、体质指数降低(P<0.05).结论 调查发现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造成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要早期预防青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笔者发现通过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整饮食、加强体育运动的综合行为疗法是控制青春期学生肥胖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颖怡;章莹;胡贵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观察、评价干预后的效果,以期探索一套适合在社区人群中开展的控制血压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方法 随机抽取113名某社区高血压建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干预前后作为对照,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结果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13名研究对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且对高血压与心血管病的防治知识不足.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相关行为的落实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都有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干预前.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血压控制是有效和可行的.但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干预需要组织动员家庭、社会等力量共同参与,同时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服务.

    作者:罗鑫;申宏;常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远程医疗的应用与发展

    远程医疗是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异地间的信息储存和处理手段以及传送图像、声音、文件、数据等医疗活动.远程医疗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咨询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患者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选择远方城市的专家看病治疗,利用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系统技术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高效和经济的医疗服务.本文介绍了远程医疗发展的现状,实际开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远程医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交互式镜像技术实现医疗卫生系统发布平台的应用

    目的 为有效地解决基于语音、图片、影像、文字等数据的实时在线共享、交互式协同服务和决策,面向城市社区区域开展应用远程医疗应用的发展和管理机制,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普及和覆盖,加大和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方法 构建应用系统发布平台的发布服务器,设计和实现镜像服务模块、虚拟通道模块、输出处理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等核心模块,使用交互式镜像协议将既有的医疗卫生应用系统发布到PC终端和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主流计算设备之上.结果 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资源的极大化共享.结论 创新性地实现了医院的各种办公、业务系统的统一移植,适用于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多种工业化终端设备.

    作者:张茜;李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