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315
  • 国内刊号:12-1361/R
  • 影响因子:1.13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55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MAA方案联合异搏定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AL)的治疗方法.方法31例难治性复发性AL采用米托蒽醌(MTZ)、安吖啶(AMSA)、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MAA方案联合异搏定(VER)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17例(54.8%),部分缓解(PR)7例(22.6%),总有效率为77.4%.结论MAA方案联合VER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AL有效的方法.

    作者:万楚成;夏云金;章正华;杨华强;周培一;姜铧;郭仁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外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创伤性肝破裂128例中15例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继发出血3例,均与手术方法有关,需两次手术止血.肝内脓肿4例,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腹腔感染5例,其中2例手术引流.胆瘘3例经支持、引流治疗痊愈.死亡1例系重度肝外伤合并腹腔感染与多器官衰竭.结论肝外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中处理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确切止血,仔细结扎胆管,充分通畅的引流及术后抗生素和支持治疗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齐生伟;陈振生;刘丽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21例临床分析

    儿童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儿童甲亢)临床较为少见.1986年1月~2002年5月,我院收治甲亢患者8 450例,其中儿童甲亢121例(1.43%),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傅祥芳;李小民;张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症肝炎并自发性腹膜炎80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又称特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重型病毒性肝炎常见并发症之一,因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和多样化,故极易漏诊.

    作者:李志强;杨建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活体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用于颅内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活体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对颅内肿瘤的代谢状况与恶性程度,并对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类.方法选取16例颅内肿瘤患者,于手术前进行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确定肿瘤内脂质水平与恶性程度的关系,根据肿瘤内多种代谢产物水平(Cho/Cr,NAA/Cr,Lac/Cr,Lipid/Cr)对星形细胞瘤进行分型的能力.结果颅内肿瘤内的脂质水平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将不同类型星形细胞瘤按其肿瘤内代谢化合物的水平分级,其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合.结论颅内肿瘤的恶性程度与活体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所得的脂质水平有关;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对星形细胞瘤进行无创性分型是可行的.

    作者:刘波;江涌;梁冶矢;李运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宫颈喷淋局麻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宫颈喷淋局麻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止痛效果及减少人工流产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2001年2~10月,我们在门诊对48例人工流产前实施宫颈喷淋麻醉,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云;李淑文;金兆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脑缺血性疾病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1例出现术野血肿,2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出现听力减退,1例出现头晕.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术前、术中抗凝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念金;王艳英;田学文;刘爱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分析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部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行无X线电视透视下的TBLB.结果TBLB首次取材成功率为81.6%,重复活检取材成功率为100%;病理结果与临床后诊断符合率即阳性诊断率为63.2%;TBLB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发生率为10.5%,经胸腔闭式引流或卧床休息而愈.结论TBLB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可为肺部弥漫性病变患者提供可靠的病理标本,从而有利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吴胜华;邓在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率的因素

    目的对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存活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心跳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影响存活率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ROSC后的预后相关的因素有5个:心跳骤停发生地点、ROSC间期、瞳孔、自主呼吸、复苏后综合征(PRM),但多因素分析仅PRM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筛出的因素中PRM是影响ROSC后存活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心肺复苏后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各脏器功能的评估、支持、监护治疗上.

    作者:李雄文;唐旭军;莫伟强;朱鋆;梁兵;刘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尿道狭窄腔内和开放性手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外伤性尿道狭窄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6例外伤性尿道狭窄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腔内手术60例,开放性手术76例,两组均有2例失败,成功率分别为96.6%与97.3%。腔内手术创伤小,且可反复进行。结论治疗方法应取决于病变部位、狭窄长度、瘢痕厚、硬度及全身情况。对于狭窄段<3.0 cm和闭锁长度<1.0 cm者应首选腔内手术。对狭窄长度>3.0 cm和闭锁>2.0 cm、有假道合并感染与尿漏者应选择开放性手术。

    作者:张华;徐自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选择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但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各种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慢性疾病多,尤其心力衰竭发生率高.

    作者:冯延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病综合征并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并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临床与病理的特点。方法对NS并少尿型ARF 1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病率3.45%,发病年龄(41.0±3.1)岁,90.9%有明显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较严重,肾病理类型非轻微病变性肾小球病变占40%,经CRRT、MP冲击等综合治疗肾功能恢复时间为(17.0±3.4)天。结论NS并少尿型ARF发病年龄有、中青年化倾向,并多有明显诱发因素。应注意肾小球活动性病变在ARF发病中的地位。合理运用CRRT技术、MP冲击疗法,可获良好效果。

    作者:邓行江;李荣藻;黄洁平;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的血钠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是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治疗方法就是水化与补钠.

    作者:赵鹏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白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6的含量,并与18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含量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测定血清IL-6含量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判断病灶大小及估计预后.

    作者:马莎;钟静玫;蒋凌月;严新民;张金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主要行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造影(RU),如同时行CT检查,则更为明确.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手术方式.

    作者:佘绍逸;李彤;何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消脂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消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消脂素水平变化.结果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血清消脂素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血红蛋白和血肌酐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抑制脂肪组织合成消脂素.

    作者:武文斌;王小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临床比较少见,因解剖部位特殊,即使血肿很小,亦可导致恶性颅内压增高,一旦延误诊治,预后很差.

    作者:张爱军;胡爱华;彭洪海;岳洪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体液调节激素和肾功能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良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体液调节激素和肾功能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体液调节激素水平和肾功能变化.结果①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血容量减少,而血浆心钠素(ANP)升高;手术后血容量增多,而血浆ANP下降;②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术后均下降;③阻塞性黄疸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术前明显低于正常,术后变化不显著.结论①阻塞性黄疸患者心房肌细胞功能亢进,解除梗阻可改变心功能.②术后循环血量及电解质失衡可以得到改善.③阻塞性黄疸患者肾功能低下,术后恢复缓慢.

    作者:高金松;焦兴元;石景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结核合并肺癌46例临床分析

    随着肺结核发病的老龄化趋势和肺癌发病率的逐年增高,肺结核与肺癌两病并存也日见增多,常给诊断带来困难,误诊、漏诊现象常见.

    作者:谈芙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结肠癌肝转移的对策(附37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的对策。方法对37例结肠癌肝转移病灶进行不规则肝切除术及术中化疗。结果 37例中2年内肝内复发16例,死亡7例,5年生存率32.4%。结论肿瘤原发灶切除,转移灶以病灶为中心的不规则肝切除及术中化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

    作者:刘宏斌;杨文举;韩晓鹏;吴伟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 043例合并有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312例术前进行Holter检查及心脏二维超声检查,207例术前安置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387例患者因心动过缓应用阿托品或氢溴酸山莨菪碱等得到纠正,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并非手术禁忌证,轻者围手术期可不必处理或用抗胆碱能/拟肾上腺素能药物纠正,严重者需安置心脏起搏器,以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赖智德;林坦;何协;颜光烈;赵若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盆腔腹膜移植阴道成形术12例报告

    先天性无阴道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盆腔腹膜移植阴道成形术是常用方法之一.

    作者:程金春;郭诺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WLFHY-500型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23例肝硬变顽固性腹水患者行29例次治疗,观察患者体重、腹围、24小时尿量及尿钠排出量、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白蛋白等变化,随访3个月以上,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经治疗后,患者24小时尿量及尿钠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尿素氮、肌酐、电解质水平无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达65.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方法简便易行,且安全有效.

    作者:张福奎;周焕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自制可固定式结直肠双腔引流管应用于治疗左半结肠和直肠损伤的研究

    目的评价可固定式结直肠双腔引流管用于治疗左半结肠、直肠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固定式结直肠双腔引流管经肛门向上插入至修补创面或吻合口的近端,按要求结扎固定、冲洗、引流,术后10~14天拔除引流管,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获痊愈,无一例发生缝合处或吻合口瘘、肠梗阻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可固定式结直肠双腔引流管治疗左半结肠、直肠损伤可起到结肠造口、转流粪便的功能,从而变二期手术为一期手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渠时学;王雪晨;刘继祥;李青;张传学;丁硕;吴坤;王庆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间接判断其对左室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初次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氯沙坦,对照组用美托洛尔,观察入院之初及3个月后用二维超声测量的左室重量.结果观察组平均心肌重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

    作者:张韩英;王钦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LS病例组30例,健康对照组10例,同时测定大脑两侧皮层运动区的NAA、Cho、Cr.结果 ALS病例组中NAA/Cr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ho/C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NAA/Cr下降和Cho/Cr升高,提示ALS患者大脑皮层运动区存在神经元破坏和鞘膜功能的异常.

    作者:王大力;王志文;徐应军;王坚;蒋雨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例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方法对特重型14例格拉斯哥评分(GCS)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中手术治疗9例,存活5例,生存率35.7%.其中4例分析恢复良好,1例中残.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及大骨瓣减压可明显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陈仁辉;沈瑞华;陆林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20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后颅窝扩大重建/或部分小脑扁桃体切除,以达到打通颅-脊脑脊液循环,建立正常的脑脊液循环状态.结果20例中除2例因脊髓空洞太大恢复较差外,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讨论后颅窝扩大重建+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不仅能解除本病的成因,而且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倪海涛;蔡琦;董方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源性食管异物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男,48岁.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放置食管支架5天,吞咽困难无好转,形成支架异位造成食管异物,于2001年4月29日急诊住院.

    作者:赵君辉;刘汝利;付兴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降纤酶引发脑干出血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63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流利加重,于2002年5月2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右上肢能持物,能抬至平肩,右下肢可负重站立;能缓慢表达语意,无头痛,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

    作者:陈晓玲;曹春玲;陈晓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剧烈运动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1 病历简介男,22岁.于2002年4月12日入院.入院前2小时参加剧烈运动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作者:夏运风;甘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并Ⅱ型呼吸衰竭与多脏器功能损伤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下肢水肿1周,嗜睡3天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

    作者:肖谊;吴绪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Dieulafoy病14例临床分析

    胃Dieulafoy病是一种少见的以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为特征的临床急症.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威胁患者性命.1990年以来,我们收治14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荣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心综合征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系统疾病与心脏疾患的关联.方法总结39例胆心综合征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结果 38例均治愈.结论胆心综合征不同于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疾患,治疗应以胆道系统为主.

    作者:丛伟;金秀平;孙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美兰在双J输尿管导管置放术中的应用

    在上尿路手术中置放双J输尿管导管(双J管)时,必须将双J管下端置入膀胱,否则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和妨碍术后取管,而且可能产生并发症.

    作者:张犁;刘军生;余一清;陈海;曹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科急性中毒与神经系统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异常在儿科急性中毒中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神经系统异常在儿科急性中毒中发生率为29.7%,其病死率明显高于无神经系统异常组(P<0.01).结论重视急性中毒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虹;陈祝;刘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根据目前医学界所认同的方案给药,脑梗死急性期的溶栓治疗是有效的,可迅速恢复梗死区微循环,从而缓解或减轻局部脑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李积荣;赵小梅;宿长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与系统性疾病有关的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异常的、不可逆的扩张.就其本身而言,不是一种疾病,但代表了各种病理过程的终末阶段.

    作者:赵云娟;邬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测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因为再狭窄的原因(即PTCA后冠脉造影时管腔狭窄≥50%[1]),其疗效在30%~40%的患者中受到限制[1].

    作者:黄海云;郑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RTH)是由于靶器官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而产生的以血清游离T3(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或)游离T4(free thyroxine,FT4)升高,伴有不适当(升高或正常)的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rne,TSH)水平为基本特征的一组疾病[1].

    作者:李金荣;刘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Dieulafoy病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统计1994~200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文献,我国已报道719例.Dieulafoy病是由于胃粘膜下小动脉走行异常所致的血管扩张、血管畸形或微小动脉瘤,在损害因素作用下,如机械性、动力性和化学性因素持续刺激,引起该处裸露血管的溃破,从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884年Gallard首次报告.

    作者:吴志茹;程彤;冯志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褪黑素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对生物的昼夜节律、生殖、免疫、肿瘤等具有调节作用外,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应激等作用.

    作者:王友春;宋政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与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心肌病是1974年Hamby等首先在一族糖尿病患者中观察到的一种特殊的心肌功能缺损[1],这些患者缺乏其他通常能导致心功能低下的诱因,如:高血压、嗜酒、先天性心脏病或瓣膜病.

    作者:李国强;佟长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布他林的不良反应

    特布他林(terbutaline,博利康尼)是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痉挛等疾病.

    作者:张力辉;亢泽坤;贾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治疗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即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作者:陈国珍;孙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利福平在非结核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利福平(rifampicin,RFP)为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近年发现本品对非结核性疾病亦有满意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英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8例败血症误诊为伤寒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些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其临床表现极似伤寒,很容易误诊.1992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18例因细菌感染所致败血症被误诊为伤寒,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华平;宁家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消瘦、呕吐、吞咽、构音障碍、黄疸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8岁.因厌食、消瘦、呕吐2个月,加重伴构音障碍、吞咽困难15天入院.

    作者:徐志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