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式通气(prone ventilation)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病人置于俯卧式体位[1],可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灌注比例.自1977年,Douglas等[2]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可以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氧合之后,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病人的治疗,并且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我科为1例重症呼吸衰竭病人采取俯卧式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子秀;王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1].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诱发此病.此外它具有复杂多变、无特异性、非典型性、病程长、疗效慢、误诊率高等临床特征,给临床诊断、治疗、观察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现将本科1例肝移植术后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治疗及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耿娇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病人,男,31岁,主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年余,全身乏力1月余,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查体:体温36.4℃,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6.13/11.33 kPa(121/85 mmHg).遵医嘱给予肝炎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测血压1次,每日肝胆治疗仪治疗1次及对症治疗.使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3×106 U)肌肉注射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初期出现一些使用干扰素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体温高达39.2℃,伴全身肌肉酸痛等,在连续用药3 d后上述症状均消失,第11天,白细胞、血小板有所下降,加用维生素B420 mg每日3次,地榆生白片0.4 g,每日3次,口服,以升高白细胞.
作者:陈素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现代化的电脑呼叫系统,确实为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我院使用的是上海博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电脑呼叫系统,经过研制,在不影响原电脑呼叫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原系统连接接收信号为50米范围的无线遥控系统.这样在病区双侧30米范围走廊、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听到铃声后,可以随时使用遥控器控制断铃,而无须去手动电脑呼叫系统的主控电话机断铃.经我院推广使用两个月以来,效果良好.制作方法如下.
作者:张忠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肌肉注射是常用且重要的一项技术操作.但在操作时常需要先铺好无菌治疗巾,再抽取药液,操作程序比较复杂,而且容易操作不当而造成污染,采用无菌注射器外套替代治疗巾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庆梅;傅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启瓶盖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之一,每个科室都有专用的启瓶器.但在某些特殊或紧急的情况下,启瓶器不一定随时都在身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用废旧的单头门锁就能很方便的开启瓶盖,具体如下.
作者:王秀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晚期肝硬化、肝癌常见的并发症是顽固性腹水,大量腹水会使病人腹部高度膨隆,腹胀难忍,甚至引起呼吸困难,使病人不能平卧以至影响睡眠.为了减轻腹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由于病人处于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且腹水履抽履长,反复穿刺使病人局部伤口不宜愈合;大量放腹水后腹腔压力骤降,全身体液会很快又回到腹腔,使血容量急剧下降,导致病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昏迷.在病人全身抵抗力低的情况下,极易引起感染.近来我科将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锁穿管)置于病人腹腔内进行放腹水.锁穿管可在腹腔内停留10 d~20d,可根据情况随时放腹水,减轻了病人多次穿刺的恐惧感并缓解腹胀.
作者:杨金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灌肠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但在工作中发现,传统灌肠装置有以下不足:插入时病人有轻微不适;玻璃接管连接处易滑脱;清洁消毒繁杂易损(指玻璃接管易碎);不便于大批肠炎、中暑病人的治疗.为此,我科护理人员自行改进了灌肠装置,经临床反复试用观察,效果良好,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瑞娥;田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高、精、尖手术的开展,无时无刻不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我科护理人员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回顾性的总结手术室影响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琼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新护士虽然足经过专业的学习、临床实习、考试后毕业,但进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仍面临着角色转换、技巧掌握、灵活运用、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学习和调整,为此,我们对新毕业护士进行上岗前集中培训,从行为规范到医德医风、从基本护理理论到基本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她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增强独立完成工作的勇气和信心,使新护士尽快完成从学校到医院、从学员到护士、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作者:林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就医观念不断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不论护患纠纷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及何种方式出现,都将会干扰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造成护士严重的心理压力[1].本文就38例临床护士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探讨进行科学的管理帮助护士正确面对纠纷、缓解心理压力,尽快做好心理调适,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当中.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1].医院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用于避免和减少医疗过程中病人、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受到损害,以保证医疗安全[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院是一所企业基层医院,护理部自2004年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注重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通过确认和识别护理风险,进一步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质量改进,较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红;武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具有流动性大,病情急、危、重等特点,要求医护人员的服务急、快、准,急诊护士往往是在对病人的既往病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或者是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防护措施.此外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期面对患重病、意外伤害、死亡等恶性刺激的病人,致使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现将其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王彩琴;黄热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礼仪是研究护理服务艺术的科学,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是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4].PDCA系统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统计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以计划(planning,P),实施(doing,D)、检查(checking,C)、处理(acting,A)四个步骤为内容的科学工作程序,它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管理过程,现已普遍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2].2003年5月开始,我院将PDCA循环运用到护理礼仪建设之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学勤;郎红娟;郭晓岚;问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成立科室内二级质量控制小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华;朱卉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与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现代护理模式赋予了护理人员多元化的角色.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从单一服从走向多元化思维,自我期望值增高,要求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渴望参与管理.在工作中将各种领导艺术和激励理论融入其中,并结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特点正确地灵活运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晓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病人感受到支持,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还可避免护士的耗竭.与老年病人有效交流可以理解老年人的感受和内心体验,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内心情感.同理心是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精髓,如果护士正确运用则能在与老年病人的沟通中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助作用[1].
作者:杨晓莉;倪英;赵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个性创造力,理性选择力,责任感和合作性能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个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不良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我校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人数占总体、退学人数的50%.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强,在面临环境变化和人际关系时,会感到烦躁、焦虑、忧郁、苦闷,导致压抑、紧张、痛苦等不良心理反应,导致心理疾病.
作者:陈孔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育部部长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两个重点,特别是要加紧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制度.但护理教育仍相对重视理论课的教学与考核;认为目前的中专与高职高专学生在文化课上更是薄弱,更强调加强其理论课,这样使得专业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我国护理教育尤其是中等护理教育和近几年新办的高职护理等多数院校仍然缺乏符合专业要求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为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工作的模块化训练或工作现场的全程参与式的工作训练.从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和目前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来看,护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按以上两种情况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得以进一步实施的重要保障,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现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如下探讨.
作者:陆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创新.数字化学习的产生对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21世纪的教育大变革,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以崭新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内容、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推进护理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作者:肖坚;桂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护理工作的领域延伸,社区和家庭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方面的理论和能力,同时必须具备参与社区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因此护理教育的实习阶段安排了社区护理实习内容,着重培养护理人才.这对于社区护士自身来讲也是参与护理教育的新课题.自2003年9月,我科先后接收护生共68人,均为大专,实习时间均为2周,现将实习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胡风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做好护士的职业防护已成为当今护理界关注的问题[1].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受到损伤,但其自我防护意识并不强,而且防护知识缺乏[2].因而,要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就要注重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为此,将护生在临床教学过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丽;翟丽;刘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身练习护理操作就是以护生作为练习对象,相互间在各自身上完成注射、输液等操作练习项目,以达到教学要求[1].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自身练习对于调动护生的参与感,增加真实感,满足成就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在积极效果背后的种种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可能导致的相关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审视的.
作者:王娟;朱念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总结分析了造成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有意识障碍、鼻饲管位置与固定不当、鼻饲体位不当、鼻饲管过粗、胃内残留量多、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输注速度与注入量不当,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常红;帅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综述了知情同意对癌症病人的心理影响,不同人群对癌症知情同意的态度以及癌症告知策略.
作者:张清;刘纯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传统的局部切除乳房肿块的方法往往会在乳房表面留下较明显的瘢痕,尤其是多发性乳房肿块,由此常给病人留下一定的遗憾.我院乳腺外科从2004年4月开展了超声引导监测下的微创旋切术,准确、成功地切除乳房肿块45例.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位报告如下.
作者:过湘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滑动性支撑架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滑动性支撑架,B组未使用滑动性支撑架;观察两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的发生情况及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结果]A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且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较B组提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动性支撑架有利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
作者:罗培寿;郑爱林;罗香宁;黄芬;黄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现代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腔内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膀胱颈硬化症等病症,其优点为:①手术创伤小,适宜体弱、高龄及有其他疾患不适于开放手术的病人;②其解除梗阻较为彻底,病人易于接受,且术后疗效好;③膀胱颈损伤不大,黏膜大部分完整,减少术后瘢痕形成;④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女性膀胱颈硬化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是发生于女性下尿路的少见疾病.临床主要依据尿流动力学测定、内镜检查和超声等方法明确诊断.
作者:王爱秋;赵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外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32例胸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上采取了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联合治疗,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治疗效果好,现将胸外伤后ARDS的治疗策略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锡珍;万景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环境、社会、家庭因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癌发生率逐年增加,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大多数老年人机体脏器功能低下,肺活量降低,并且随年龄增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功能差,给手术增加了危险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实施物理疗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癌病人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现将我院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严重肝外伤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做好严重肝外伤并发症的观察与预见性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通过对我院32例肝外伤病人的回顾性分析,现就其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雅明;史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和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也是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往往起病急、变化快,须立即治疗,因此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疗护理,尤其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现分析46例急诊肺部感染病人的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如下,探讨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期指导急诊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刘秀梅;段荣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重度哮喘约占哮喘病人的20%,其中危重型哮喘急性或致死性大发作是增加哮喘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和探讨危重型哮喘病人的监护模式,提高危重型哮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对在2001年1月-2005年7月综合治疗效果不明显收入ICU机械通气救治的19例危重型哮喘病人实施监护的过程中,制定了监护流程并使其不断优化,用来指导实践,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绍敏;姜洁;张俊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化疗是以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这些抗癌药物在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起到了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同时也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带来了副反应.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病人在良好的营养状况和饮食方式下较能承受肿瘤或其治疗对身体所产生的种种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文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征.有文献报道,人群中有10%的人口具有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其中危险行为因素(A型行为、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等)占相当大的比例.现就脑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如下.
作者:李宗芳;刘效华;韩继琴;颜丙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治疗目前已成为AMI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静脉溶栓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可使已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心室功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病人近期和远期病死率,改善预后.现将我院于2002年7月-2004年7月对3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尿激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均在发病6 h内)的病人的护理及观察重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智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尽管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5年病死率仍高达50%,同时伴随生活质量状况低下及15%的年住院率[1,2].对于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的病人,三腔双心室再同步起搏能纠正衰竭心脏的激动传导延迟和机械活动失同步,改善心脏整体舒缩功能,提高心脏做功效率[3,4].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已深刻认识到了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因此,在本研究中应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对心力衰竭病人实施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定量反映该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璐;周秋凤;万永慧;孙小红;杨欣;张馨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采用桡动脉路径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报道逐渐增多[1-3],现就我院病人使用5F Terumo造影导管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爱玲;刘晓英;郜玉珍;陈臣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国内外广泛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活检(TBLB),以进一步确诊肺部疾病的病因,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的标准,对临床疾病的确诊、鉴别诊断和病变预后的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肺结核的治疗、癌症分类等.但如标本取材不当或取时用力过大,对活检组织处理不当及纤维支气管镜和附件消毒不彻底等,则可降低病理诊断准确性.为了提高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我科自2003年6月-2004年6月对80例行肺活检病人实施护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莲;夏学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眼外伤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眼科急诊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单眼失明的首要原因[1].近年来眼外伤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尤以少年儿童为多.对少年儿童而言眼外伤可以造成其人生轨迹的转折而影响其一生,应该引起全社会对眼外伤的重视和关注.故对我院眼科2002年4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的101例少年儿童眼外伤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望从中找出预防少年儿童眼外伤的措施和方向.
作者:吕晓玲;李允利;张惠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精神疾病是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病反复发作[1],相对来说病人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所以做好社会宣传教育及家庭护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出院后防止复发,大量工作都必须在社会及家庭中实施.为此自1999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5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社会康复及家庭护理(综合康复护理),观察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席喜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告知行为是反映护士职业情感以及对病人的尊重[1].在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过程中,如果告知内容不详细,解释工作不到位,不仅影响操作成功率,给病人带来痛苦,还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2005年1月我科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并制订了各项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内容和程序,使护理告知行为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3月-2005年8月我科对102例需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的病人,实施了规范化的护理告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临床上急危重症病人常合并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影响各种重要脏器的功能.为了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的通气、换气功能,缓解呼吸疲劳,把握抢救时机,建立人工气道就需要尽早尽快,必要时机械通气.因此,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在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关系到重要脏器功能保障及救治能否取得顺利转归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桂梅;高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CT增强扫描与常规扫描有所不同,采用短时间大剂量快速推注造影剂,短时间内能完成大区域性扫描,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由于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殊性,易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1年-2005年我院护理人员对增强扫描病人加强了心理护理,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张劲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27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人在做核磁检查时,护士面对病人的直接护理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施的.因此护士要善于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做耐心解释,准确引导,使病人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保持良好的心境;同时为病人提供一个清洁、舒适、安静的检查环境.在做核磁检查时护士的言语少,或者告知病人不详细,病人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很容易引起护理纠纷[1].为此,我科护理人员在为病人做核磁检查时采用了规范化的语言护理,受到了病人的好评.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晓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治疗中普遍被接受,随着接受此项治疗病人的增多,继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被重视.
作者:王淑琴;刘汝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654例行细胞刀手术治疗的精神病病人,术前给予心理干预,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并根据病人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运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而排气是静脉输液的必要步骤.临床操作中一直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莫菲氏壶倒置[2]进行排气的方法,但此种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低,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浪费药液,污染环境[3].现将其一次排气成功率低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飞彩;罗健;曾玲玲;杨丹;杨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前运用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注入适量封管液是防止套管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一,但用多少浓度的肝素液封管效果佳,国内报道不.传统的肝素液封管浓度为25 U/mL[1];饶庆华等[2]建立的封管液参数中成年为50 U/mL~75 U/mL;舒泽蓉等[3]均研究指出,125 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能达到佳保留时间(7 d以上).在临床工作中,对成年病人采用50 U/mL~75 U/mL浓度的肝素液5 mL封管时,常常出现再通障碍,留置时间越长此现象越明显.为探索一种适用于成年病人的佳肝素封管液浓度,我们进行了4种不同浓度肝素液的封管后再通效果比较,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戴丽华;张铁英;朱爱华;彭英;刘虹;杨梅;郑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浅静脉充盈不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6 cm,对照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3 cm,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耗时.[结果]两组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垫枕高度影响肘部浅静脉显露,对于充盈不良的浅静脉,采血时调高垫枕有助于肘部浅静脉充分显露和一次采血成功,且节省时间,方法简便.
作者:唐燕芳;罗银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各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及观察尿量、术前准备等的基本手段,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给治疗及护理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对34例漏尿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周玉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科护理人员对60例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取不同的气管内给药法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朝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留置针静脉输注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92例使用留置针长时间静脉输注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腋静脉)和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腋静脉进行留置针静脉输注安全、有效.
作者:于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产后情绪障碍是分娩后发生的各类情绪障碍的集合体,可持续至整个产褥期甚至更长,在产妇中的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母体及婴儿身心健康.为此,对本市两家医院一年来收住的46例产后情绪障碍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病人的人格特点,并应用团体咨询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女性尿道长3 cm~5cm,较短宽直,紧贴阴道前壁,尿道口周围有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阴道等,常有一些分泌物,易引起逆行感染.因此,进行导尿术时,不仅要求严格的清洁消毒外,还要求导尿管插入的深度和准确性,气囊充入的液体及空气量要适宜,并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度,尤以尿道口周围的清洁消毒是预防泌尿系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任连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常见的情况.严重发作时将影响小儿的睡眠质量,引起父母的担心和不安而影响家人的生活.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安慰、腹部热敷、药物解痉、改变饮食等传统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婴儿抚触可促进婴儿消化功能,解除新生儿便秘,减少婴儿哭闹,改善婴儿睡眠的作用已得到临床的证实.
作者:叶笑梅;颜胜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但是新生儿常因各种原因致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难以成功,直接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为及时采集血液标本,协助诊断和治疗,从1997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16例新生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失败后,采用后囟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聪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简单安全、高效微创、用药剂量小、药物副反应轻、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1],目前已应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我院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对12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病人进行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利玲;马建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患儿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1],因此,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为减轻患儿的疼痛,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循证理论查证了当前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英;王冉;张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恶性肿瘤在整个患儿病死原因中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成为威胁患儿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上海市区正规的肿瘤登记显示,1岁~4岁年龄组儿童中恶性肿瘤在病死原因中的排行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6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3位,而5岁~14岁年龄组则到了第2位,其他城市和农村的统计也成相似的变化[1].在儿童肿瘤中,中枢神经的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及肿瘤学的研究发展,放射治疗学也是患儿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手术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患儿的生存期,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但是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正常组织引起放射性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对放疗患儿做好各种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提高放疗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现将我院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放疗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钟月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骨折病人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较多,在以往的手术中,医生在术前根据X光片选择螺丝钉后,用纱块包好灭菌.使用时,医生根据骨折部位所测得的螺孔的深度选择螺丝钉,在无相应长度螺丝钉时,则选择较长的螺丝钉剪断使用,剪断后的螺丝钉在上螺孔时,由于螺钉尖端被剪而不好使用.我科利用圆钉盒(由于现在使用一次性空针,以往装针头的圆针盒已废弃)改制成螺丝钉盒,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成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