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及素质教育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结合精神访谈对46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心理亚健康状态筛选.[结果]护理本科生总体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7.0%,各年级发生率;2006级为16.6%,2005级为22.6%,2004级为12.7%,2003级为17.6%;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不同居住地护理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
作者:常海英;王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使病人在整体护理中,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保健服务,加速疾病的康复,促进疾病的预防,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护理人员自身价值,稳定护理队伍,追求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益.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分娩室工作性质特殊,节奏快,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在观察产程接生过程中,助产士与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与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接触密切,使助产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高灵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于1999年成立,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随着医院管理年的开展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涉及护理工作管理的许多方面.如设有护理岗位的医技科室里的护理人员和护理质量的管理就存在不足或漏洞,而这些护理人员承担着科室工作中的护理配合、消毒隔离、物品管理等重要职责,单靠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不可能触及细节,并且有的科室工作在全院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程江红;曹彩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风险是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损失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群众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要求.努力将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降到低,防患于未然,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首要问题,通过多方面的防范对策,我科的护理工作收到满意效果,不仅降低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率,而且培养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安妍;降俏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诊接治的大多数是突发性急、危、重病人,是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疗纠纷和投诉易发生的地方[1].急诊工作的特点就是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危重,病种复杂[2].由于我院急诊科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实行的是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为抢救和明确诊断而进行大量的检查、抢救性治疗等措施.但由于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和病情转归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病人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死亡时,病人和家属在短时间内对治疗效果难于接受,而与医院发生争执,出现拒付医疗费用现象.
作者:马珍娟;马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用什么方法考核其操作质量,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1].3年来,我院在严格按照山西省卫生厅编写的<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考核方法做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周翠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持续显著的紧张不安、过分担忧,伴有心跳、脉搏加快,自觉透不过气、呼吸急促、出虚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可伴有过分警觉,如入睡困难,常被一些小动作所惊吓,对周围事物出现过度警惕;容易为一些小事与他人争吵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国外学者报道,由手术引起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5%~60%,这种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焦虑和抑郁.2007年5月我科收治2例外科疾病伴发中、重度的焦虑障碍病人,应用心理治疗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干预.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华;张玉兰;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结核性毁损肺是由于结核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的肺叶广泛性、破坏性的病变.病变的肺叶实变、体积缩小、功能丧失且不可逆转.重症结核导致的毁损肺病人大通气量和肺活量都严重降低.虽然此病发病率较低,但病情危急,变化快,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应引起临床重视.2007年1月我科急诊收治了1例结核性毁损肺大咯血的病人.经及时的右全肺切除术及1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丁尔其;徐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因可诱发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因室性颤动、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传统的药物疗法和心脏按压方法抢救成功率低,而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是在没有X线设备而又需紧急起搏时有效的抢救措施[1].心脏起搏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正常或较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2].
作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致大出血死亡.结核性腹主动脉瘤相当少见.自1895年Kamen首次报道以来查阅文献供报道50余例,发病年龄50岁±16岁,其中88%为假性动脉瘤,且多为单发,而多发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仅4例.结核性腹主动脉瘤可出现相应的临床三联征:胸腹部或腰肋部疼痛、搏动性包块,动脉瘤破裂致失血性休克.
作者:常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明原因发热不适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清洁大便,解除便秘的护理非常重要,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病人常因发热不适,为了避免排便过度屏气用力采取清洁灌肠或药物协助排便是很好的辅助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宿凤香;沈美荣;王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一般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3.2%[1].输血、静脉药物依赖或某些医学操作是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的主要途径,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1].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已经成为各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标准化治疗[2].血液病病人经常需要输注血制品,是丙型肝炎的高发人群.
作者:李春玲;关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器官移植外科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1].术后加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护理,可尽早发现处理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率.
作者:陆翠玲;张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5年1月以来,我站回收使用一次性宫腔镜输液器经消毒处理后代替饮水管,给手术后卧床病人、危重病人、待产分娩的卧床者作饮水管及进食流质时用,经临床应用2年,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美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吸氧是1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气氛在湿化瓶中引起的噪音影响病人的休息,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作者:郑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是输液器的一部分,在输液排气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后一般以医疗垃圾处置.近来我们采用一种方法,在加压输液时,用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防止液体因高压从排气管喷出的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尿失禁是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多数为男性病人.临床上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病)、长期昏迷、语言失调、高位截瘫及老年男性病人的小便失禁,大多数采取导尿来解决,但导尿有一定的副反应.可破坏尿道黏膜屏障,气囊导尿管导尿时,如插入深度不够就扩张囊袋,则会引起后尿道损伤;尿管过粗,也会增加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尿管过细,则发生尿外溢或脱管等.另外,长期留置导尿管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作者:崔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真空静脉采血系统采集病人的静脉血做各种化验,这种真空采血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即标准双向针、无菌采血管、配套持针器.使用这种真空采血系统给日常静脉采血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特别是需要一针多管采集血液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日常工作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真空静脉采血系统进行静脉采血拔针后血液遗撒.
作者:曹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数的比例逐渐增加,使得临床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数量增多.老年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均发生相应的改变,为了使老年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对影响老年病人手术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关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黏膜病变方面的正性作用.[方法]将2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血清和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结果]两组相比,EEN组的胃液EGF值增高提前且幅度明显,在伤后第4天显著高于TPN组(P<0.05);血清EGF值呈微小的上升趋势,但在各个时相点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肠内营养可起到抗胃肠道黏膜急性损伤和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徐雪;朱京慈;房亚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挤压综合征(crus syndrome,CS)合并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种外科严重创伤加内科急症的重危病症,病情严重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而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1].我科于2005年10月-2007年5月收治10例挤压综合征合并AFR病人经内、外科联合治疗和阶段化个体化整体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璇;吴莉;娄湘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脊柱软组织损伤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543例脊柱软组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0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73例,在常规护理上加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病人满意度高.[结论]对脊柱软伤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以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甄鹰;孙孝芹;孙梅;郭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闭合性肾挫裂伤常因直接暴力(撞击、跌打、挤压、肋肌骨折等)咸间接暴力(对冲伤、突然暴力扭转等)所致,其治疗与损伤程度有接相关,多数肾挫裂伤多用保守治疗,仅少数需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7月-2007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闭合性肾挫裂伤54例,其中非手术治疗38例,中转手术1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改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十分凶险的外科急腹症,具有变化快、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凶险、预后差等特点[1].无论手术与否,此类病人往往需要长期的禁止经口饮食,且病人长期处于一种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其能量消耗往往高于1.5倍的静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极易导致病人营养的缺失,各脏器功能的减退,乃至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因此早期营养支持成为SAP治疗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2,3].
作者:杨媛;张嵘;南菁;范珊红;臧莉;高芳宁;赵华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病人自控镇痛方法(PCA)因其特殊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1].我科自2006年6月-2006年10月推广使用PCA以来,共给300例硬膜外麻醉手术后病人使用PCA,临床效果满意.但仍有少数病人出现1种或2种并发症.现将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冯晶;魏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对深部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突破.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快速地检查全小肠,具有直视、可控性好、图像清晰、能取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等优点.但其操作时间较长,也具有传统内镜类似的并发症风险[1-3].尤其对于各项功能日渐衰退的老年病人,在心、肺等脏器多发各种慢性疾病,健康状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心理上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与年轻病人相比,更易出现接受内镜检查的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病人接受内镜检查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60例老年病人术前检查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需求,以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找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邹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马利兰(busulfan,Bu)是一种烷化剂,以口服大剂量Bu联合环磷酰胺组成的预处理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口服大剂量Bu存在严重的胃肠道副反应,常导致病人无法吞服药物.同时,口服Bu存在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是肝静脉阻塞综合征(HVOD)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1,2].Bu静脉剂型的研制成功,为克服口服制剂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我院在2006年开始将静脉注射用Bu应用于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磊;汪菊萍;熊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临床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阿托品传统用法为间隔、重复静脉推注,但此法阿托品血药浓度不稳,病人生命体征波动范围大,操作中污染机会多,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卫生材料较为浪费,病人死亡率高.对此,我院对阿托品静脉给药方法进行改革与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新方法并发症少,安全性强,且方法简单、省时、省力、副反应小,抢救成功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冯俊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国内外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1],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等已有较好的诊治手段,使这类疾病的病人生存率明显提高[2].但一些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明显好转后,未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而擅自停药,导致已被控制的疾病复发、恶化、甚至危及生命[3].2004年-2006年间我院共收治了因自停激素而导致疾病恶化的病例51例,其中2例因病情严重并出现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作者:曾玲玲;夏玲俐;黄春艳;陈菊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不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其典型病理损害为透明血栓广泛分布于全身小血管[1].TTP的年发病率每百万人中有3.7人,经血浆置换(PE)等治疗后病死率由95%降至9%~22%[2].PE能去除病人体内促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补充正常的抗聚集物,从而抑制血小板栓子的形成.因此PE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1月,经检查确诊的TTP病人10例,经PE治疗及对症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菲菲;张哲;逯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情感淡漠、意识减弱、行为退化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疾病,但也与精神病院的住院环境及常规的看管式护理模式有关[1].另外,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精神症状有较满意的效果,但对提高病人的独立生活技能、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仍有欠缺,从而影响精神病人的住院生活质量.慢性精神病人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一直是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玲玉;姜燕;王亚力;贾晋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导致的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类小气道阻塞性疾病,在全球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COPD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增强自我护理意识,对延缓病情发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原琴;柴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展迅速,临床多见为中晚期肝癌而失去手术切除和其他治疗的机会,我科从1998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134例肝癌病人,通过术中埋置化疗泵,输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后有一定疗效,在使用中经过仔细观察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谵妄是指在广泛性脑功能低下的基础上,出现一过性以认知功能解体为特征的精神病症状[1].同时也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一种较大的并发症.根据文献报告,发生率占住院病人的10%.据近期的研究记载,有34%的对IABP支持治疗依赖的病人发生谵妄,虽然因谵妄而导致的病死率不高,但受到影响的病人住院时间将明显延长,并且在这类人群中残余的器质性脑部病变发生率较高[2].
作者:梁务英;周云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是残忍痛苦的损伤之一.据统计,烧伤的发病率为总人口的0.5%~1.0%,我国每年发生烧伤者近千万人,需住院治疗的达数10万人之多,而且大面积严重烧伤的病人死亡率很高[1].虽然采取了早期抗休克、手术切痂、营养支持及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但创面感染引起的侵袭性感染较其他原因引起的病死率高[2].
作者:高凤英;李曼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维生素K1为促凝血药物,临床用途较广泛.临床上通常通过静脉液用于止血,也可通过肌肉注射预防初生婴儿颅内出血和手术病人术口出血.我院妇产科有3例病人肌肉注射维生素K1后数日,在注射部位、面、颊及胸前处逐次出现皮疹、红肿灼热、痒感,积极抗过敏治疗均痊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九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um ablation,PTSMA)是近几年来通过化学消融减轻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 eardiomyopathy,HOCM)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达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从而改善病人症状的介入方法.我科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12例HOCM病人实施了PTSMA治疗,现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方建梅;王海双;叶虹;王川怡;黄伟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国内全喉切除病人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识别全喉切除病人的自理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抽样标准的307例全喉切除病人.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部分和自理能力问卷部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6份.病人出院前有58%~85%能掌握相关的自理知识和技能.病人出院后平均17个月有65%~95%能掌握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出院前和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喉切除病人的自我护理具有慢性病病人的特点,出院前和出院后仍有自我护理项目不能自理,所以需要临床护士采取个性化的自我护理教育措施,促进喉切除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席淑新;虞卫;单蓉;黄国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放射治疗(放疗)是迄今为止治疗鼻咽癌有效的手段[1],而肿瘤调强放疗(IMRT)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先进的放疗方法.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多叶准直器等,利用固定适形野下的子野的叠加,使靶区内任意一点的输出剂量和剂量率能按医生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使高剂量区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形状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肿瘤周围的重要器官[2].
作者:武爱萍;张占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春洁;苏玉英;张晓妍;张欣梅;卢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病人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1].鼻咽癌病人由于疾病本身的关系及治疗的特殊性,易于出现跌倒.临床上,鼻咽癌病人跌倒的问题,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甚少.我们对鼻咽癌住院病人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识别跌倒的高危人群,制定预防鼻咽癌住院病人跌倒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龚海英;梁建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感染率不断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病人数及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梅毒感染者分娩期的护理具有很多特殊性.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接收8例梅毒孕妇住院分娩,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树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儿童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一种儿童常见及多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多由外源性变应原所致.我们对318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分别进行20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试验,旨在探讨分析引起儿童变应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太琴;蔡惠姣;张克军;王春花;王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占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发病初期患儿由于频繁呕吐,丧失大量胃酸,即可引起碱中毒,呼吸变浅变慢,并可有喉痉挛及手足抽搐等症状,如治疗和护理不当,将严重威胁患儿生命.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得以开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对患儿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我院自2005年开展新生儿腹腔镜外科手术,现对26例应用腹腔镜行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患儿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波;崔岩;卜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药物治疗及摄入营养的重要途径,而早产儿和重症新生儿由于治疗和用药的特殊性,特别是高浓度静脉营养液的应用,使得维持通畅、持续及理想的静脉通道一直是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从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留置时间明显超过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且渗出、堵管明显减少,静脉炎发生率大大减低,操作简单、方便、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留置尿管是妇科手术病人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由于传统留置尿管在拔管时常致病人尿道不适甚至疼痛,拔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常用对策为热敷、针灸、诱导等,但仍有20%的病人需要进行再次导尿[1].教科书对留置尿管进行了规范,而未对拔尿管进行规范,相关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手术本身对病人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创伤,手术过后病人的抵抗力也大大降低,如果我们在拔除尿管时对黏膜造成了损伤,易导致尿路感染,这无疑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科对拔尿管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作对比观察.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家琴;涂素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我国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 000万的儿童不得不与父母分离,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接受教育较少,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不适于更好的教育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不仅缺少父母温暖,缺少真正的关爱,也养成了他们孤僻、胆小、冷漠、自私的不良人格特征.
作者:黄进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穿刺的成功则是及时、准确静脉给药的关键.临床观察发现,由于病人、药物、疾病、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因而影响给药剂量的精确,加重病人痛苦,甚至造成局部坏死并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薛仁芝;张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在老年骨科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5%,解决了不同病人在不同时刻,不同程度对止痛药物的需求,深受骨科老年手术病人的好评.但临床发现止痛泵配制的药物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将临床240例老年术后病人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萍;张淑梅;王秋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概念是对特定的人类护理活动的固有属性的主观反映,它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个体表述着不同的内容,并与地域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护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及角色期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护理概念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生于护理领域的重大变革.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