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痰少、无痰、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刷检、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标本行结核杆菌检测,以提高阳性率并做对比.方法:通过纤支镜,对68例菌阴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离心、沉淀,分别涂片、培养查结核杆菌,其中24例病人做了刷检、活检.结果:BALF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检出率为60.3%(41/68),明显高于刷检25.0%(6/24)和活检16.7%.(4/24)(P<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大大提高了菌阴肺结核的阳性率,是确诊肺结核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减少漏诊及误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关丽英;李耀英;王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宫外孕子宫内膜的组织病理形态.方法:对318例宫外孕子宫内膜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宫外孕子宫内膜的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多样.结论:病理及临床医师要提高对宫外孕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多样性的认识,避免误诊.
作者:佟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6年6月间应用宫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334例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内息肉样病变者520例,其中经病理确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334例,宫腔镜诊断符合率64.23%.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缺乏典型和恒定的症状,以往临床很难作出诊断,由于宫腔镜的问世使其诊断率大大提高.
作者:周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的急诊救治的方式、措施与救治成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2000年5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的846例重症创伤(ISS≥16)致伤原因、涉及部位、急诊救治措施、急诊通过时间及救治结果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根据创伤评分ISS≥16的重症创伤病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多发伤占87.7%,骨关节、脊柱伤发生频度大,严重度为颅脑伤占第1位.院前急救仅占48.5%,受伤至入院平均2 h.急诊门诊通过时间平均4h 20min,伴创伤失血性休克324例,门诊死亡率9.7%,入院后死亡率6.1%.结论:重症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及门诊通过时间,尽可能减少搬运、减少辅助检查、实施急救一体化治疗,急诊医生从急救、稳定生命体征、初步明确判断、有效的复苏和救命性手术的全面开展到参与综合ICU的监护治疗管理将会减少重症创伤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旭东;李德溪;武兵兵;杨继文;郑俊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胃镜检查是常用的消化道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仅用表面麻醉,检查时患者难免有紧张、焦虑和恐惧感,咽喉部强烈刺激必然引起咽喉部不适,诱发呛咳、恶心、呕吐,甚至躁动.
作者:张津;吴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由Smith-peterson教授于1937年用于临床以来,已有近70年历史,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手术技术和骨水泥技术的改进,假体设计的日臻完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解除了患者髋关节疼痛,改善了髋关节功能,是一种技术日趋完善、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1].
作者:许润才;刘玉鹏;丁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4月~2006年10月期间治疗的脑干部转移瘤患者45例,临床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予60Go或直线加速器放射疗法行全脑常规放疗;研究组23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部转移瘤,较全脑常规放疗治疗脑干部转移瘤准确、安全、疗效好.
作者:朱俊香;李珠明;焦建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加重期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长时间来,临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多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仇国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瓣膜病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者可能同时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时需同时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由于患者病情重、手术时间长,增加了手术危险性.
作者:牛志伟;崔玉清;李瑞海;林杰;刘南生;赵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重症之一.以缺氧、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可在多种病症的过程中发生.我科于2001~2006年之间收治或转入ARDS患者26例,均进行呼吸机治疗,以下为分析报告.
作者:王洪波;韩旭;刘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采用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肉瘤26例,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采用高剂量率192 Ir后装机,外照射为60 Co,治疗机.体外照射20~30Gy,后行高剂量率192 I r后装治疗,剂量8~10Gy/f,总剂量24~30Gy.外照射总剂量50~60Gy,组织间插植当日不做外照射.结果:CR 4例,PR 18例,PD 4例.3例在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4例出现局部放射性溃疡.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是77%、57.6%、46%,其中2例带瘤生存.结论: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是软组织肉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力;焦建峰;李珠明;薛瑞珍;刘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合一手术方法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对16例病人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乙状结肠扭转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16例病人采用本手术方法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三合一手术方法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安全有效手段.
作者:严天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视神经挫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由于挫伤较重所致的视神经损伤病历进行治疗,包括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结果:90%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例视神经萎缩.结论:对视神经挫伤的病人要严格掌握临床佳治疗时机,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均可达到治愈,但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手段之一.
作者:佟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本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45例,其中30例为其它内固定疲劳断裂后形成骨不连,15例为取出内固定后的再骨折.45例均采用开放置入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治疗.其中36例植自体髂骨.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个月,患肢功能良好,按Klemm功能分级标准,优良率为95.5%.未见畸形愈合、感染及再骨折.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设计合理,固定可靠,方法简易,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时间缩短,可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快,愈合率高.术中不需X线机监视.
作者:周荣兴;李恒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心衰患者联合使用科素亚及卡托普利,观察疗效.方法:将6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科素亚25mg,每日1次,卡托普利12.5~50mg,每日3次;对照组服卡托普利12.5~25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Ⅰ级及以上者2 6例,占86.7%,对照组心功能改善Ⅰ级及以上者21例,占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素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衰效果更佳.
作者:何涛;吴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阴道镜是妇科下生殖疾病的一种重要检验查手段,近四五十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阴道镜下有针对性的活检术,对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瑞清;刘湘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住院患者对手术的态度和顾虑及对其术前要了解的内容、术后的愿望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取问卷、随访调查受术者心理状态.结果:手术的态度有乐观和焦虑,焦虑者居多,在是否顾虑预后方面有顾虑者占多数,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之间及不同职业之间对手术的态度和是否顾虑预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病种,对手术的态度和是否顾虑预后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在术前的表现有心理需求,情绪反应,应激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病理变化,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心理护理.结论:结合受术者的意愿调查结果掌握患者心理反应,分析其活动规律,并给予正确引导,使其减轻心理矛盾,为手术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邓雅林;邓雅琴;郝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完善的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40例采用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病人焦虑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焦虑、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临床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及并发症原因.方法:对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Evans分型分别为Ⅰ型20例,Ⅱ型24例,Ⅲ型15例,Ⅳ型23例,Ⅴ型21例,R型3例.结果:经6个月~2年(平均8个月)的随访,复位及固定满意率88.0%(94/106),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为68%(72/106),并发髋内翻为6例,4例复位欠佳,骨不连5例,股骨头穿孔1例.结论:正确掌握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毅仁;杨铁翼;郝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的预防效果、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4~2005年9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予常规药物,试验组90例合用小剂量胺碘酮.结果:小剂量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毒副作用发生率均很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预防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能明显降低术后心室率,减少心房纤颤发生率,延迟发作,缩短持续时间,促进心房纤颤转复,同时改善心功能.尤其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肌梗死及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作者:尹婷;邹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自2005年2月~2006年2月用吉非替尼250mg,每日口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及放化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2例(6.25%),PR5例(15.63%),有效患者共7例(21.88%);SD15例(46.88%),其中持续时间≥24周者14例;故临床获益率为65.63%[(2+5+14)/32];PD10例(31.2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皮疹15例(46.88%),恶心8例(25%),腹泻7例(21.88%),皮肤干燥4例(12.5%),乏力2例(6.25%),其它如发热、口腔溃疡及关节痛等副反应发生率均<5%.实验室指标未发现异常.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英;杨宏;陈彦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27例髓母细胞瘤中,位于小脑蚓部18例,小脑半球4例,第四脑室5例.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20例,呈不规则形7例.发生囊变18例,钙化或出血各2例.MRI扫描呈长T1或等T1、长或混杂T2信号.结论:MRI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臧国军;宋段;王锐;解明;吴冠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围术期的处理及术后生存率.方法:2006年1月20日为1例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功能重度减损的患者进行左肺移植.结果:患者术后24h顺利脱机,术后连续5d甲强龙冲击预防急性排斥,术后第9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随后发生肺感染,低心排,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40d胸部CT示左肺脓胸形成,经保守治疗,肺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3d出院.结论:终末期肺纤维化是肺移植常见的手术适应证,单肺移植术后肺功能改善明显.
作者:高荣;朱宪明;刘志平;赵龙;王坚;仁杰;王亮;李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放疗热疗同步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初次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40例.放疗采用加速器体外照射+192Ir腔内后装治疗,体外剂量50Gy/25f/5W(30Gy时中央挡铅),腔内照射A点总剂量42Gy/6f.射频热疗方案:热疗机频率40.68MHz,入射功率700~950W,反射功率7~30W,时间60~70min/次,每周2次,共6~10次.结果:CR为70%,PR为23%,总有效率93%.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以及皮下脂肪硬结3例(7.5%).结论:放疗热疗联合应用,能提高晚期宫颈癌局部控制率,同时可减轻放疗的急性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王义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57例腹部手术关闭腹腔前拭涂几丁糖至手术创面及周围腹腔内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肛门排气<48h145例(92.4%),>72h者12例(7.6%);全组病人术后均随访6个月未发现临床肠粘连症状及体征.结论:几丁糖是一种较理想的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生物材料.
作者:邢国良;谭诗成;鲁刚;陈刚;张冬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后疼痛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目前常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记录接受胸腔镜手术的31例病人术后24h、48h和72h疼痛情况,将疼痛与年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VATS术后24h平静时疼痛评分为3.98±0.88,属轻到中度;咳嗽时疼痛评分为6.69±1.08,属中到重度.通过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术后24h平静和咳嗽时年龄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P<0.05,疼痛随年龄增加而减轻;术后48h、72h疼痛与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VATS术后24h年龄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疼痛随年龄增加而减轻.
作者:贺钢枫;何斌;李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rCBV值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均在常规MR扫描后,进行PWI成像扫描.获得PW伪彩图,利用分析软件包Function-Tool计算rCB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1例)rCBV值为4.04±1.75(1.98~8.3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0例)rCBV值为1.64±0.90(0.23~3.58).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对星形细胞瘤的术前分级及对术后复发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牛广明;高阳;韩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人抵抗素基因5'端调节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胰岛素抵抗、血脂关系.方法:对81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肥胖、非肥胖2组)及40名非糖尿病患者抵抗素基因测序分析,比较3组间SNP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3组抵抗素基因5'端调节区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肥胖组血HDL-C低于糖尿病非肥胖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而糖尿病非肥胖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非肥胖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人与抵抗素基因5'端调节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没有显著相关性.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是甘油三酯紊乱合并HDL-C紊乱,与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赵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本文收集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资料50例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及免疫病理等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IgA肾病以血尿并发蛋白尿多见,占90%,伴发高血压占46%,伴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各占30%,病理分级与临床类型未发现有相关性,与免疫病理类型无密切关系,但病理分级高,提示肾损害严重,预后不良.重度蛋白尿组的血肌酐显著高于轻、中度蛋白尿组.高血压是预后不良因素.结论: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可能促进IgA肾病的肾功能损害进展.
作者:王彩虹;赵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人心电图改变.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在呼和浩特市郊区2个自然人群中进行整群捌样调查,共调查有效人数2 029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029人中高血压患者为665人,其心电图表现U波改变排在第一,其次是P波、ST段改变、心电轴左偏、T波改变和左心室高电压.结论:呼市郊区农村人口中高血压病人心电图改变的顺位发生变化,提示U波异常增高及P波改变是高血压心电图的早期改变,还需要扩大范围、增加例数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维英;赵兴胜;王静;周岩冰;王永祥;齐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与结果:7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口服单方替米沙坦胶囊4周,如果治疗效果不满意,再口服复方替米沙坦片8周观察替米沙坦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单方和复方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为21.3%(16/75)和93.2%(55/59).所有服药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复方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有明显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王悦喜;张迎军;袁托亚;于赛华;王春燕;孟庆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病人瘫痪肌肉的肌电图改变及肌电图异常与肌肉瘫痪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25例森林脑炎病人的临床及肌电图资料.结果:25例病人共有81块肌肉瘫痪,其中66块时限延长,呈神经原性损害,7块时限缩短,为肌原性损害的表现,5块运动单元电位正常,3块未引出波形.无瘫痪的肌肉肌电图异常率为32.2%,其中肌电图正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8.42%;肌电图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58.82%.结论:森林脑炎病人肌肉瘫痪原因为神经原性损害,肌电图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与肌电图正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晓光;韩淑祯;王晶;倪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赖诺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为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的1级、2级EH伴LVH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30例,卡托普利组30例.检测口服赖诺普利或卡托普利前后TGF-β1的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LVH.样本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赖诺普利较卡托普利降低TGF-β1及改善LVH效果更显著(P<0.05);TGF-β1与LVH有相关性.结论:赖诺普利通过降低TGF-β1逆转LVH.
作者:吴云;赵兴胜;贺利平;闫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Sufvivin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survivin和β-catenin在65例大肠癌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主要定位于大肠癌细胞胞浆,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nin不表达;正常大肠粘膜β-catenin表达于腺上皮细胞膜,而细胞核无阳性表达,大肠癌细胞膜表达出现部分减弱或缺失,并出现不同程度胞核和胞浆阳性表达;大肠癌的survivin表达与β-catenin膜表达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β-catenin异位过表达可能使survivin水平上调,并表现为正相关,大肠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密切相关,协同抑制细胞的凋亡,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瑞剑;仝林虎;苏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桥本甲状腺炎(又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HT患者就诊时可以表现甲亢、甲减或甲功正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作者:王云峰;魏枫;薛晔霞;乔宏伟;霍晓静;王津京;苏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MRI表,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分段诊刮病理学证实的33例子宫内膜癌MRI征象,对其中29例行手术治疗,将术前MRI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表现: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弥漫性不规则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为相对高信号,有强化,侵犯肌层时,则T2WI上子宫肌层信号增高,结合带中断,显示不清.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性93.94%,总的准确率72.41%,Ia期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50%.结论:MRI能多方位显示子宫内膜癌瘤灶及侵犯范围和深度,明显优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但对Ia期病例的诊断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丰佳萌;袁慧书;李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坐位全身麻醉对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围麻醉期的管理.方法:50例后颅窝手术病人,采用静脉复合诱导,吸入异氟醚伍用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别在麻醉前、坐位前、坐位后及术毕平卧位等时间点进行测定.结果:体位改变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P<0.05),术毕平卧位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神经外科病人在坐位全麻手术期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重视围麻醉期的管理.
作者:丁翠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综述了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资料显示胃癌患者血清PGⅡ、PGⅠ/Ⅱ比值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患者血清PGⅠ、PGⅡ明显升高.研究认为血清PG可作为胃癌普查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血清PG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将具有指导意义,这一领域对于胃癌临床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刘博;侯明星;刘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制备的方法很多,包括颈动脉外膜植入硅橡胶圈法、球囊损伤法、电刺激法、空气造模法及外科手术线扎法等,但是不同模型的颈动脉狭窄形成的机制及病理各有其特点,而且研究的侧重点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重点介绍兔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优、缺点.
作者:武强;武文元;王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女,54岁.2000年4月洗澡时发现右乳外上象限有一肿物,无触痛、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来院做活检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腺癌.随即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化疗1疗程,方案为CMF.
作者:陈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性,58岁.发作性心慌多年,近来时有心慌、心悸,伴头晕发生而来院就诊.主诉每次发作心悸头晕持续时间不等,数10min~数小时,有时自行缓解,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40/90mmHg,心界不大,未闻杂音.
作者:崔丽芳;傲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性,42岁.因反复多关节肿痛3年,渐加重伴活动受限入院.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35岁.货运员,因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5个月,右耳道出血20d于2006年2月27日入院.该患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耳鸣,呈持续性,音调较高,伴有右耳听力下降,呈进行性加重,流少量脓液,无臭味,无血性液,曾用氯霉素滴眼液洗右耳2周,无明显好转,20d前曾因右耳痒,揉耳后出现右耳流新鲜血性液,经药棉填塞压迫止血.
作者:张治平;齐志勇;王文娟;孙兆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性,55岁.因发作性胸痛24h,持续胸痛2h住院.既往高血压2年.体征: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节律齐,心音低钝.
作者:吴刚;隋献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女,22岁,学生.因右肘,双膝关节疼痛半年加重伴腰骶部疼痛20余天,于2003年10月收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剧烈运动后感右肘、双膝关节疼痛,当时出现双膝关节肿胀,以右侧为著.
作者:白丽杰;肖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70年代后期鼻内镜技术日益普及和不断完善,传统的鼻中隔手术有被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取代的趋势.
作者:李玲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Survivin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逐渐引起各学科的关注.本文就survivin结构、功能及其与喉癌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师冬娜;李玲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上颌窦填充术在眶壁爆裂性骨折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9例在眶壁爆裂性骨折整复术中应用上颌窦填充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眶内下壁骨折,2例眶内下外壁骨,.在上颌窦填充术的协助下,眼球内陷(两眼球突出度相差≥4mm),手术后治疗效果4例治愈,4例轻度内陷(2~4mm),1例无明显改善.复视3例治愈,5例症状好转,1例无效.结论:上颌窦填充术在眶壁多发骨折整复术中对矫正因眶壁骨折而造成的眼球内陷及消除复视有确切疗效.
作者:张铁红;朱秀辉;杨丽霞;赵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环甲膜切开选择性代替气管切开的可行性.方法:251例需行气管切开用环甲膜切开代替.结果:术后随访2年,无声音嘶哑,无气管狭窄,无特殊不适.结论:环甲膜切开速度快,出血少,定位准确,可长期戴管,在有适应证的情况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亚青;王相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下咽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对67例下咽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咽恶性肿瘤症状出现较晚,其咽部不适、咽痛、痰中带血、颈部肿块等症状为非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其他炎症性疾病.结论:对45~70岁患者有上诉症状者,须仔细检查咽部,尤其是那些当作慢性炎症多次治疗无效者.
作者:徐明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