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
  • 国际刊号:1005-9202
  • 国内刊号:22-1241/R
  • 影响因子:1.69
  • 创刊:198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74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4期文献
  • miR-9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9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2个前列腺癌组织和26个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iR-92的表达水平;人工设计合成miR-92的反义寡核苷酸,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PC-3和DU-145两种细胞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miR-92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相比,miR-9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与转染对照寡核苷酸的细胞相比,两种癌细胞转染anti-miR-92后,miR-92的水平降低,MTT检测发现细胞的活性降低,流式分析仪检测发现增殖的细胞数降低,并且细胞凋亡增加(均P<0.05).结论 抑制miR-92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miR-92具有作为临床前列腺癌检测及治疗分子标志物的潜在功能.

    作者:张华;樊霞;张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丙酰左卡尼汀对酒精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丙酰左卡尼汀(PLC)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35 °二锅头白酒(以蒸馏水稀释无水乙醇得)16 ml/kg灌胃造模,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结合肝组织形态变化观察PLC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PLC中、高剂量组对肝损伤小鼠血清升高的ALT、AST和SDH有降低作用(P<0.05),可显著升高肝组织中GSH和SOD的含量(P<0.05),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P<0.05),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结论 PLC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石菖蒲有效成分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石菖蒲有效成分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组共四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方式复制抑郁模型;通过敞箱实验与糖水偏爱度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与RT-PCR检测大鼠海马区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得分和糖水偏爱度明显降低(P<0.01~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和中药组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得分和糖水偏爱度均明显升高(P<0.05~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CREB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对照组、中药组海马区CREB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β-细辛醚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海马区CREB蛋白与mRNA的活性和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高志影;张春;董海影;刘得水;李公启;张静艳;孙玉荣;柏青杨;王绍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分别于缺血后2h进行再灌注.依达拉奉组于缺血再灌注后1h及1.5h在腹腔内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按照3 mg/kg)2次,在缺血再灌注后6、12、48 h处死大鼠.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模型组在再灌注48 h梗死体积大,12 h凋亡细胞数多.缺血再灌注后6h在大脑额叶和海马即可见到Caspase-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12 h组高.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脑梗死体积、Caspase-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从而抑制皮层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杨东娜;白洋;王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美金刚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美金刚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观察组均采用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对照组不做结扎处理,术后8 w模型组给予羟甲基纤维素钠干预,观察组给予盐酸美金刚干预,连续4w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试验,然后处死,检测并比较3组大鼠脑海马区BDNF表达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差异,分析盐酸美金刚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水迷宫测试时间为(92.8±37.6)s,模型组为(154.6±38.7)s,观察组为(117.4±34.2)s,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数量降低,观察组海马区形态学变化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经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以及SOD、MDA的光密度(OD)值测定,3组大鼠海马区BDNF平均灰度值以及MDA、SOD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可清除海马区氧自由基,减轻组织损伤,并上调海马区BDNF的表达保护神经元细胞.

    作者:孙玉华;许予明;贺维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参皂甙对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对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4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A组)、氯胺酮组(B组)、人参皂甙低剂量组(C组)、人参皂甙高剂量组(D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人参皂甙对氯胺酮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海马区ERK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人参皂甙可改善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与氯胺酮组相比,人参皂甙治疗组海马区BDNF、EGF、p-ERK1/2和p-Ser133-CREB的水平均显著增加.结论 人参皂甙可明显改善氯胺酮麻醉后老年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ERK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并增加BDNF的表达有关.人参皂甙可用于老年人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与防护.

    作者:邓昌;欧阳波;陶然;余顺治;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抑制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LMPAB)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黏附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免疫荧光法检测Lovo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黏附,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表面唾液酸化Lewisx (sLeX)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Lovo细胞FUTⅦmRNA表达.结果 LMPAB减少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下调Lovo细胞FUTⅦmRNA表达,减少了sLeX的合成.结论 LMPAB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UTⅦmRNA表达,减少sLeX合成有关.

    作者:张春;董海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MCL大、小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56°白酒8ml/kg灌胃小鼠,每天2次,连续灌胃10 d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按剂量每天给予FMCL保护,连续灌酒、灌药10d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FMCL明显降低血清ALT、AST、TG、TC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MDA的含量,升高SOD、GSH-Px、GSH活性.并能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炎症坏死.结论 FMCL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FMCL保肝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素婷;张子俊;杜超;吴淑彦;齐天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葶苈生脉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葶苈生脉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造模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手术造成腹主动脉狭窄,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不结扎.5组均于造模4w后开始给药.每日1次定量灌胃.5组均连续灌胃8w.后1次给药后,取少许心肌组织,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葶苈生脉方高、低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指数(FI)值明显增加(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FI值和Bax/Bcl-2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葶苈生脉方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避免减少心肌细胞数量,恢复心肌细胞的功能,达到治疗CHF作用.

    作者:苑素云;郭秋红;王卓;苑留云;张一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豆异黄酮对AD大鼠海马CaM-CaM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治疗AD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β双侧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CaM、CaMPK含量,免疫组化SP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Ras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豆异黄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组织CaM、CaMPK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组织Ras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AD大鼠海马CaM-CaM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起到治疗AD的作用.

    作者:王艳;汪远金;蔡标;刘长安;宋睿;汪天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神经干细胞与雪旺细胞共移植对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疗效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与雪旺细胞共移植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A组(颈神经根撕脱组)、B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定期回植组)、C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定期回植并NSCs移植组)、D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定期回植并NSCs+雪旺细胞(SCs)共移植组];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相应脊髓损伤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的检测.结果 术后4 ~20 w时,B、C、D组大鼠患肢屈肘功能较A组有明显改善;A组神经-肌肉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高于B、C、D组,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则低于B、C、D组,各组诱发电位潜伏期比较:B组>C组>D组;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比较:D组>C组>B组>A组,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神经根回植术联合细胞移植可以加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在大鼠体内,移植的SCs可以存活并持续为NSCs提供保护、支持及营养等作用,还能够促进NSCs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李晓涛;李长德;解云川;路来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T01抑制Pg感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内NLRP3mR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MT0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NLRP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目的细胞,分别与Pg、MT01、Pg+MT01、磷酸盐缓冲液(PBS)共培养6h,Real-time PCR检测NLRP3 mRNA的表达.结果 与PBS组比较,NLRP3 mRNA的表达在MT01组低(P<0.05),Pg组高(P<0.01),Pg+MT01组高于PBS组,但低于Pg组(P<0.01).结论 MT01可抑制Pg感染所导致的NLRP3 mRNA的表达.

    作者:郭恪;申玉芹;丁子清;周岳;于海蛟;林崇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大鼠消化道Cajal细胞c-kit受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年龄组SD大鼠的肠道推进率及胃肠肌间Cajal间质细胞(ICC)的c-kit受体表达,探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大鼠胃肠运动、感觉和分泌等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与机制.方法 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按不同年龄分为3、9、18、24及30月龄5组,每组各16只.以印度墨汁为标记物,检测并计算每组8只大鼠的肠道推进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每组各8只大鼠胃体、空肠、回肠、结肠和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的肌间ICC的c-kit受体表达,比较这些指标在不同年龄组的变化规律.结果 ①大鼠肠道推进率从3月龄的(67.2±13.5)%逐渐减少到30月龄的(52.1±9.8)%(P<0.01);②与3月龄组、9月龄组和18月龄组大鼠相比,老年大鼠(24月龄和30月龄)肌间ICC c-kit受体表达显著下调,其中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变化为显著(P<0.05).结论 在大鼠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胃肠运动功能及肌间ICC的功能均随之显著下调,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这些变化可能参与了老年人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发病.

    作者:李永;王进海;秦燕;邹百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肺损伤大鼠HO-1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UTI组.除假手术组外,另两组脓毒症模型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法制造.术后0、12、24 h UTI组静脉注射UTI 5万U/kg,脓毒症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收集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通过收集Western印迹法HO-1蛋白活性水平测定结果和Realtime PCR收集HO-1mRNA水平的变化测定结果.结果 术后6、12、24h,乌司他丁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HO-1蛋白表达脓毒症组较假手术组均增多,UTI组较脓毒症组表达减少(P<0.05);UTI组、脓毒症组HO-1 mRNA的表达在术后6、12、24h均多于假手术组(P<0.05),与蛋白表达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UTI可对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肺组织HO-1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利;程青虹;曾建琼;何永来;张忠双;张海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孢三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头孢三嗪对大脑半球短期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0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n=20),I/R-头孢三嗪组(n=20).对大鼠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处理,并在90 min后再通血管,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I/R组及I/R-头孢三嗪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死亡率的差异,检测脑缺血急性期与抗氧化有关的生化物质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R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增高(P<0.001),I/R-头孢三嗪组MDA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I/R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降低,I/R-头孢三嗪组SOD活性明显升高;I/R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I/R-头孢三嗪组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高于I/R组.I/R-头孢三嗪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均优于I/R组.结论 头孢三嗪能够降低MDA的过度产生,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并降低死亡率,体现了头孢三嗪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柴永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北五味子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诱导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 w诱发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SCP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SCP组.SCP(50 mg/kg)灌胃给药12 w,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药物对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ALT及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CP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P<0.05或P<0.01)、ALT、AST水平(P<0.01),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P<0.01),而对正常大鼠血脂、肝脂质和肝功能没有明显影响.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SCP组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 SCP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损伤.

    作者:吴金滢;赵允龙;李贺;高晓旭;陈建光;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顺铂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中TOB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顺铂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中TOB1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内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实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处理后HCT-116细胞中TO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顺铂处理后不同时间TO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顺铂对TOB1在细胞内分布的影响.结果 HCT-116细胞在不同剂量顺铂处理24h后,TO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不同处理时间检测发现TO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顺铂处理后2h即明显升高,24h后仍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发现HCT-116细胞中TOB1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而顺铂处理2h后HCT-116细胞中TOB1即向细胞核内转位.结论 顺铂诱导人类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中TO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同时诱导TOB1向细胞核内转位,提示TOB1作为临床结直肠癌化疗靶基因的可能,对临床用药以及疗效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孙克康;仲宁;沈晓军;杨栋;刘刚;甘明强;吴晓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Na+/H+交换泵抑制剂EIPA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Na+/H+交换泵抑制剂EIPA对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EIPA预处理组,每组10只.用Pringle's法建立肝缺血模型.比较各组之间的ALT、AST、肝组织湿/干比、肝组织匀浆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肝组织Ca2+浓度、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及EIPA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转氨酶、肝组织Ca2+浓度、湿/干比、MPO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肝脏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使用EIPA预处理后,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IPA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a2+超载减轻肝组织水肿,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从而改善缺血肝组织的能量代谢和肝脏组织微循环,对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齐海智;贺志军;胡伟;司中州;李一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紫草萘醌组分抑制移植性肝癌新生血管的形成

    目的 研究紫草萘醌组分体内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可移植性小鼠Hep-A-22肝癌皮下接种动物模型,5-氟尿嘧啶(5-FU)腹腔注射,20 mg/kg;三组紫草萘醌组分制剂灌胃(2.5、5.0、10.0m g/kg);阴性对照组予以相同容积的溶剂灌胃.以肿瘤称重为观察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三组紫草萘醌类化合物均明显抑制可移植性肝癌原位生长;抑制Hep-A-22肿瘤细胞的VEGF表达并降低肿瘤组织的MVD.结论 紫草萘醌萘醌组分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对肿瘤VEGF生成的抑制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作者:闫光志;艾郁葱;刘力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叶因子3在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脾脏中的定位及作用

    目的 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实验性胃溃疡大鼠大鼠脾脏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方法 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盐水组(49只)和溃疡组(49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定位和表达变化.结果 ①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经临片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脾脏中部分TFF3阳性细胞为树突细胞.②盐水组大鼠脾脏各部位TFF3表达较弱.TFF3在不同时期胃溃疡大鼠脾脏中各部位的表达不同.白髓:ld、2d组TFF3表达增强,4d、6d组稍有降低,10 d组TFF3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其中2~23 d各组明显高于盐水组(P<0.01);边缘区:1d组TFF3表达逐渐增强增强,2d、4d组略有降低,6d达峰值,10 d、14 d逐渐降低,23d有所升高,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6d组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红髓:1d、2 d TFF3表达逐渐增强,4d降低,6d达高峰,10 ~23 d有所下降,6d组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 脾脏能够表达TFF3,且部分由S-100阳性树突细胞合成.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作者:张江兰;邵素霞;邢琛琨;张静;张文静;张耕;吴靖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原花青素对HL-60细胞分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AC)对HL-60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PAC作用相应时间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分析PAC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Wright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和测定髓系较成熟阶段细胞分化抗原CD14、CD11b的表达.结果 用不同终浓度PAC在体外与HL-60细胞共培养,细胞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浓度为20 mg/L的PAC作用HL-60细胞24h,增殖抑制率为(72.3±1.8)%,高浓度PAC与HL-60体外培养72 h,部分细胞死亡;20 mg/L的PAC诱导HL-60细胞24h,少数细胞出现核凹陷变形,作用48 h部分细胞分化为较成熟阶段细胞,40 mg/L的PAC作用HL-60细胞48 h,细胞出现凋亡改变;20 mg/L的PAC诱导HL-60细胞24 h,细胞周期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高,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而40mg/L的PAC作用HL-60细胞24h,细胞周期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并出现凋亡峰.20 mg/L的PAC诱导HL-60细胞24h,流式细胞检测髓系细胞分化抗原CD14表达明显增高,CD11b表达稍增高.结论 PAC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低浓度PAC诱导其分化为较成熟阶段细胞,高浓度PAC则可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谢朝阳;吴斌华;陈小芳;陈秋生;祝娟;祝其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氢化珊瑚钙对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研究氢化珊瑚钙(CCH)的抗氧化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CH组,灌胃30 d后取血清、脑及肝组织,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Na+-K+-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氢化珊瑚钙能够提高血清、脑组织及肝组织的T-AOC和GSH-PX活性,降低血清、脑组织及肝组织的MDA含量,提高血清及肝组织的SOD活性及脑组织Na+-K+-ATPase活性.结论 口服CCH能够提高机体组织抗氧化能力.

    作者:曹烨骏;殷文哲;及川胤昭;丛峰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皮素-1与CGR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素(ET-1)及CGR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MTT法测定ET-1及ET-1与CGRP联合应用对VSMC增殖的影响,运用3H-TdR法检测其对DNA合成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增殖周期的作用,实时定量观察对VSMC表型变化及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T-1能促进VSMC的增殖;增加VSMC DNA合成;促使VSMC从G0期向S期的转变,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使VSMC发生表型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SM22α及骨架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加入CGRP后可逆转ET-1的上述作用,使VSMC的增殖及DNA合成均被抑制,且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另外,亦可抑制VSMC向合成型转变,增加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结论 ET-1不仅能促进VSMC的增殖,还可使VSMC向合成型表型转化;而CGRP可逆转ET-1的作用,抑制增殖及表型转化;ET-1与CGRP的上述作用可能与两者调节SM22α、骨架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温世奇;陈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曲美他嗪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衰模型,成功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心衰对照组,心衰曲美他嗪干预组各12只,其中心衰曲美他嗪干预组应用曲美他嗪4w.另选取健康同龄大鼠10只作为假手术组(SH),心脏彩超测定心肌肥厚程度及左室射血分数(E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IL-18.结果 心衰对照组及曲美他嗪干预组EF及左室体重指数相比于假手术组显著较高(P<0.001).心衰对照组及曲美他嗪干预组IL-18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且心衰对照组显著高于曲美他嗪干预组(均P<0.001).结论 IL-18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起介导作用,反映心衰的发病程度,曲美他嗪可能通过纠正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发挥改善心衰作用.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美洛昔康对慢性铝过负荷致神经元退变大鼠脑内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洛昔康对慢性铝过负荷致神经元退变大鼠脑内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葡萄糖酸铝(200 mg Al3+/kg)灌胃给予Wistar大鼠,1次/d,每周连续5d,共20w,建立慢性铝过负荷致神经元退变大鼠模型.美洛昔康(1 mg/kg和3 mg/kg),在每次给予铝盐后30 min灌胃给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大鼠海马金属离子含量.结果 慢性铝过负荷致大鼠海马金属离子含量明显增加(P<0.05).美洛昔康给予能明显阻遏慢性铝过负荷诱导的海马金属离子含量增加(P<0.05,P<0.01).结论 美洛昔康对慢性铝过负荷致神经元退变大鼠海马金属离子含量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苏强;杨俊卿;唐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对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合葛根素注射液(AIPI)对2型糖尿病肾病(DN) 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随机血糖≥13.9 mmol/L的KKAy小鼠共36只,确定为糖尿病小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C57BL/6J小鼠18只,作为正常组.各组分别于20,24,28周龄时取材,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E-cadherin和α-SM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FpG、TC、SCr,BUN均降低(P<0.01,P<0.05);模型组小鼠E-cadherin表达低于正常组和治疗组,而α-SMA表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结论 AIPI可通过对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和α-SMA表达的影响从而抑制EMT,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高天承;李姝玉;吴莹;田鹏飞;苏玮莲;易月娥;贾德贤;王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肾气丸对衰老大鼠睾丸抗氧化能力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肾气丸对衰老大鼠睾丸抗氧化能力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成4组,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肾气丸或生理盐水;6 w后,检测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睾丸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大鼠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SOD水平显著下降(P<0.01),睾丸组织MDA水平及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升高(P<0.01);肾气丸可明显升高衰老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SOD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睾丸组织MDA水平及凋亡曲细精管数和凋亡细胞百分率(P<0.05,P<0.01).结论 肾气丸可通过提高衰老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增强睾丸组织抗氧化能力及降低其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发挥延缓性腺衰老的作用.

    作者:吴正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氧气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呼吸、循环、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受损,并可引起记忆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的改变[1].本研究采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评测COPD老年患者,观察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状况后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功能的促进作用,为今后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郭全荣;安子薇;陈长香;陈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素、血清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血管内皮素(ET)升高可引起缺血区侧支血管强烈持久收缩、痉挛,加重梗死区缺血并刺激大量兴奋氨基酸及炎性因子的释放促使脑梗死细胞坏死呈级联反应,纤维蛋白原(FBI)参与凝血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应激蛋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及血清FIB水平进行对照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寻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跃华;刘凯;冯树森;肖雅娟;张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路易体痴呆1例

    路易体痴呆(DLB)是一种以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持续存在的视幻觉和帕金森综合征(PD)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国外文献报道其在老年期痴呆中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但国内报道很少.由于大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

    作者:胡馨予;傅思惟;吴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常见急症,主要是由于冠脉病变后,发生冠脉血供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出现心电图(ECG)动态演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临床上其他肺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AD)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炎、冠脉先天性畸形也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AD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更应该注意鉴别.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治特点.

    作者:李博;王树东;丁丽娟;刘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内科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疗效

    高血糖症的发生在危重症患者中较常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1].内科危重症病人因处于强烈的应激反应,致使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高血糖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促进了炎症反应,增加感染机会,造成器官功能损害,使病情加重影响预后.近年来对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方法治疗危重症患者高血糖状态,能用于非糖尿病行高血糖患者,不仅可控制血糖,维持胰岛素治疗,而且可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气管插管的时间缩短,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2,3].本研究选用常用的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余显霞;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高龄老年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保护作用

    手术结束在拔除气管导管的过程中,病人从浅麻状态过渡到非麻状态到苏醒,以及吸痰、切口疼痛恢复、导管拔除等刺激使病人经历一个以交感兴奋为主线的复杂反应过程.其中心血管系统的反应为强烈,尤其老年患者及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作者:徐爽;程守全;梁袁;黄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78例下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因素分析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源于神经嵴黑素细胞,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皮肤肿瘤.近年来,我国CMM发病率成倍增长,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1].在妇女,CMM死亡率居第2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其平均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控制CMM侵袭和转移是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下肢CM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旨在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可能因素.

    作者:姜小华;李洪民;李长江;冯庆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核心体温维持对老年腹腔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临床价值

    由于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降低,在实施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受到寒冷刺激时的肌颤能力减弱,加上患者术前肺功能的降低,供氧量减少,耗氧量增加,此时如果环境温度过低,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减少,血液速度减慢,基础代谢率降低且对低温的敏感度变差将导致顽固性低体温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研究表明年龄愈大,麻醉患者术中发生低温的概率显著升高;手术时间越长,低体温发生率也越高.尤其是腹腔手术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中心温度一般下降速度为0.21℃/10岁[2],所有对于老年腹腔手术患者,一定要做好术中保温处理.本研究主要探讨对全麻开腹的老年患者实施体温保护的临床价值.

    作者:熊彦;包天秀;江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SCANⅢ系统在种植义齿延迟负载设计中的临床分析

    建立平衡咬合关系是口腔修复的关键环节,在种植义齿与自然牙的混合牙列中,由于种植义齿缺乏牙周膜感觉反馈的自我保护,咬合敏感性降低,咬合力易集中于种植义齿,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1].建立种植义齿比自然牙延迟负载设计模式,使咬合时自然牙先接触,种植义齿再接触,以补偿种植义齿与自然牙移动度的差别[2],必然有助于延长种植体寿命,增进种植义齿修复效果.

    作者:周莉;范芹;李俊;方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的脑钠肽水平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常见病症,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有感染、肿瘤、免疫损伤、物理及化学性等原因.在高龄患者中,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是引起胸腔积液常见的三种疾病.心力衰竭常与另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为胸腔积液的诊断带来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用胸腔积液测脑钠肽对于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剑;周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骨瓣减压术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疾病,约20%为重型颅脑损伤[1].重型颅脑损伤对其治疗以控制颅内压及预防并发症为主.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不仅操作简单,还能降低颅内压,但对脑代谢的影响及预后则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拟探讨大骨瓣减压手术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

    作者:秉毅;富红霞;王强;张春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运动处方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促进效果

    而体育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的有效途径[1].本研究探索运动处方对老人健康体适能的促进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常年居住在安康市社区的12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见表1.选择标准:①意识清楚;②体力上能够接受一定的运动强度;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慢性重大疾病者;②不能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体育活动者.

    作者:陈治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老年患者脊柱内固定术前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内固定治疗技术已从四肢骨折标准治疗技术发展成脊柱疾患的重要治疗手段,而且其具有恢复生理曲度、保持力线等优点[1].深部切口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严重并发症,它可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致死率增加等问题[2].故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白细胞计数(WBC)是临床上诊断外科感染常用指标,但其敏感度较低,相对来说不可靠.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为比WBC更敏感的诊断早期感染的指标[3].本文对CRP、ESR在中老年患者脊柱固定术前后的变化做了检测,并探讨其在诊断早期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正据;罗菊英;向一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胆囊炎、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彻底的治疗方法是外科的胆囊切除手术.传统的剖腹手术切口长、创伤大、瘢痕大.腹腔镜外科是微创外科的主要部分[1],微创外科的目的是以轻微的损伤达到局部和全身内环境好的调控和稳定[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3-6].本文重点探讨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差别.

    作者:牛海刚;朱福义;张国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1年长春城区4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

    过去3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0.67%增至11.6%,呈流行趋势[1].本研究进行大样本横断面调查长春城区糖尿病患病情况和流行特征.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现场调查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城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5年及以上)10 171人,其中资料齐全者9 236人,男性3 041人,女性6 195人.总体应答率90.8%.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作者:王刚;刘玉佳;孙成林;吕游;肖显超;高原;田肃岩;刘洋;李亚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颞部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癌修复中的应用

    皮肤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由于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照射所致,故多发于阳光充足地区的浅色高龄人群.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居前3位.其中基底细胞癌的85%和鳞状细胞癌的65%发生于头颈部[1].本文拟应用颞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白晓龙;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疏肝和胃针刺法治疗急症气滞型胃痛的疗效

    急症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范围包括西医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黏膜脱垂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痉挛等疾病引起的胃脘部突发性疼痛.急症胃痛是中医胃脘痛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具有发病急、痛势剧烈的临床特点,其病机主要为胃气郁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心痛”、“心下痛”、“厥心痛”等病名,如《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厥心痛,腹胀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疏肝和胃针刺法治疗急症气滞型胃痛,效果满意.

    作者:谢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老年子宫颈鳞癌患者阻力指数值与术后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E盒结合锌指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子宫颈鳞癌生长、侵袭和转移均依赖血管的形成.超声多普勒检测中多项指标可以反映组织中血流和血管密度,目前人们关注多的是阻力指数(RI)值[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主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可以引起间质微血管新生[2].神经纤毛蛋白(NRP)2是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与VEGF结合后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新生有重要作用[3].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1是一种结合锌指蛋白,近年发现其与肿瘤进展相关,主要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相关[4,5].本实验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子宫颈鳞癌患者RI值与术后组织中NRP2、ZEB-1和VEGF的关系.

    作者:程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5%~61%[1].术后谵妄可明显延长老年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使老年住院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增加[2],对谵妄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降低谵妄对患者危害的关键所在[3].高龄、术前并发症、术前认知障碍、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睡眠障碍、手术应激反应、药物毒性作用、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是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主要病因[4-6].本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

    作者:窦东梅;张永乐;李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眠胶囊对老年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60岁老年失眠症患者逐年增加,该群体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慢性病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连续给予镇静催眠药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选择一些副作用小,疗效上能代替西药的安神中药十分必要[1].舒眠胶囊上市约10年间已在全国失眠症患者中广泛应用[2],但有关此药用于老年失眠症时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舒眠胶囊对老年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孟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杜仲胶囊联合红花逍遥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38例

    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患病率为30% ~ 50%,尤其绝经后5~10年内,每年骨丢失率约为5%.本研究观察全杜仲胶囊联合红花逍遥片治疗PMO患者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2012年江西省中医院骨科就诊的PMO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平均(57.5±8.7)岁,平均闭经(6.8±4.1)年,其中既往骨折史者2例,围绝经期症状明显者5例;对照组37例,平均(57.1±7.6)岁,平均闭经(6.9±3.1)年,其中既往骨折史者1例,围绝经期症状明显者3例.

    作者:王娟;褚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50例

    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甚满意,属于难治之症.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估计情况、电测听、声阻抗复响实验,后结合耳部CT检查等,根据临床资料综合判断[1].本文就我院进行诊治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通过针灸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余文发;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老年脊柱结核(SST)是由于循环障碍或结核感染引发椎体病变导致,受累脊柱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或坏死,呈干酪样病变或有脓肿形成,在所有骨关节的结核中约占一半以上.以往认为该病发病年龄趋于年青者[1],但随着卡介苗接种以及身体素质提高,该病发病人群出现变化,往往在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由于该病具有难治和易复发等特点,需对其术后引起复发的因素作更深研究.本文通过对SST病灶清除以及植骨融合术后有关复发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再次手术概率,并进一步改善恢复效果.

    作者:李爱国;董玉珍;彭兴梅;杨素敏;徐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排螺旋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老年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一般情况下无临床症状,但少数可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猝死[1],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诊断主要靠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但接受此项检查的患者较少,所以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发现率不高[2].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更快地扫描和更薄的扫描层厚而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能清晰显示变异血管的起源、走行及终止.本文探讨MSCT在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变异中的价值.

    作者:崔书君;杨飞;朱月香;刘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干预对老年患者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近年老年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不断增加,外科手术技术也不断改进,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对传统的CABG手术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对某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4例老年患者,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拔管围术期干预后ICU时间进行分析,旨在比较OPCAB老年患者与CABG围术期干预对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作者:王彩星;葛秀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器械运动和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妇女血脂代谢的影响

    血脂水平的发病率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系,而运动能改善血浆脂蛋白水平.有氧训练可以改善脂蛋白代谢,但是器械运动影响脂蛋白代谢这一理论还存在争论[1].本研究通过论证慢跑与器械运动是否影响中老年妇女血脂代谢,旨在找出适宜改善中老年妇女血脂代谢的方案,为中老年妇女科学的运动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萍;孙俊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右眼脉络膜转移癌PET/CT显像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1岁.因20 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未经系统诊治,病情逐渐加重,于2013年1月21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常规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无明显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2,+1.5DS=0.5;左眼,0.6,-1.00DCA×90°=0.8.眼压:右12 mmHg,左14 mmHg.右眼眼前节及玻璃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底示:视盘色正、界清,颞上方视网膜实性隆起,黄斑中心凹反光欠清.左眼前节及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作者:孙念龙;赵红光;关锋;林承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老年糖尿病(DM)患者由于应激机制下降,自主神经病变、脏器功能损害及多种疾病并存,常有其自身特点,治疗中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发生率高,发生低血糖时反应不明显.因此需要一种符合生理需要的治疗方法.瑞格列奈作为一种非磺脲类促泌剂,其特点是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对餐后血糖控制较好,不良反应少.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FPG).本文拟观察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老年2型DM(T2DM)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永才;李新胜;钱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上升与生活环境、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改变有关,长期不良的用药习惯是主要原因[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引起腰腿痛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2].本研究主要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彭毛加措;项海燕;祁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上颈椎外伤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围术期个体化康复评价

    上颈椎外伤多伴随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继发压迫或刺激脊髓、神经根,引起严重预后,且复发率相对偏高[1].腰椎功能的降低是上颈椎外伤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2,3].在治疗中,多采用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但是对于围术期的康复要求比较高,需要积极恢复颈椎与腰椎的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增强腰椎协调性及稳定性[4].在康复护理中,针对不同的患者应用个体化康复能达到改善服务质量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目的.同时患者及家属预知所接受的照顾,主动参与治疗护理,使患者满意度上升,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围术期颈椎与腰椎功能的恢复[5,6].本文探讨上颈椎外伤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个体化康复评价.

    作者:杨定瑶;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精确放疗1例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发生于黏液滑囊、关节滑膜及腱鞘的罕见良性增生性疾病,以滑膜增生、黄棕色绒毛结节突起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1].这种增生紊乱非常罕见,年发生率为百万分之1.8[2].好发于青壮年,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PVNS常累及单个大关节,尤其以膝关节常见,约占80%[3],其次为髋关节、踝关节、手和脚等小关节,肩关节极为少见.现将1例罕见的老年PVNS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利新;姜新;倪凤明;崔司宇;曲雅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属于“痹证”的相关范畴,内因为肝肾亏损,外因是风寒湿邪以及劳损,腰膝酸软以及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静脉闭阻,继而生痛,经脉闭阻导致气血不入,不荣则痛[1].有研究表明55岁人群KOA的发病率高达44% ~ 75%,其中约10%的患者表现出多种运动功能障碍,关节镜清理虽然具有起效快等特点,但其复发率较高[2,3].

    作者:王素霞;张占修;李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表现为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僵硬度增加等,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好发于老年人[1].匡永东等[2]报道,脉压能够间接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患者脉压越大,发生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的概率越高.因此适当降低患者的脉压值,对于老年患者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起到有效预防作用,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瑞舒伐他汀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调脂药,还具有抗炎等作用.张志伟等[3]指出,瑞舒伐他汀等其他他汀类药物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脂等效应,进一步改善老年患者动脉的弹性及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的血压.本文旨在探讨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谢志红;刘罗英;陈丰;王祥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

    房颤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血栓栓塞发病率上升的高危因素之一.阵发性房颤是多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有可能发展为慢性房颤.目前胺碘酮仍然是治疗心房颤动首选的复律药物[1~4].本研究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房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梁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西洛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安全性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特征是呼吸道气流限制及不可逆改变,导致肺功能减退[1].COPD是可防可治的疾病,但晚期患者治疗困难[2].支气管扩张剂可使肺功能改善[3,4],但其并不能改变COPD的基础炎症性损害.COPD患者吸入激素可降低急性恶化发生[5,6],但未证明能够阻止肺功能减退.磷酸二酯酶(PDE)-4是环磷腺苷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包括平滑肌、促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7].在这些细胞内环磷腺苷活性下调,因此,PDE-4抑制性药物已经成为COPD患者治疗的重要目标[8].西洛司特是一种选择性PDE-4抑制剂,具有扩张支气管、神经调节、降低COPD相关炎症细胞数量及活化等作用[9].

    作者:杨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培哚普利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

    目前认为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心房的解剖重构及电重构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研究认为血管紧张素在心房颤动时的心房解剖及电重构方面均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既能导致心房压的升高,也可增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而引起异位起搏,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甚至引起室性心律失常[1],临床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系统,而降低心房内压力,并抑制心房的解剖和电重构效应,本研究主要探讨新型ACEI类药物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效果,并与经典用药胺碘酮进行比较.

    作者:吴朝晖;李海苗;雷奕祺;韩志远;林巧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6例,对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发现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大量饮酒、围术期血糖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动脉瘤多发以及脑血管痉挛,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和大量饮酒、围术期血糖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动脉瘤多发以及脑血管痉挛有关,临床上应注意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唐海涛;赵江;付振宇;王晓民;鲁春鹤;曹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哮喘患者气道不完全可逆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哮喘患者气道不完全可逆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老年哮喘患者根据气道阻塞是否发生可逆性分为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组(实验组)95例,对照组105例.分析患者发生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病程、特异性、吸烟史、住院史、规律吸人激素史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每增加20年,吸烟≥10包年,规律吸入激素,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与哮喘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独立相关.结论 老年哮喘患者发生气道不完全可逆与多种因素有关,病程、吸烟史、规律吸人激素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影响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的独立因素,对老年哮喘患者应进行劝导戒烟、规律使用吸人性激素.

    作者:范昭豪;邓亮;戴武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病理分型胃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疗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不同胃癌病理分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5例胃癌手术患者,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相对比例的变化,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趋势.结果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前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接近对照组(P>0.05);放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放疗前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乳头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8+T细胞、NK细胞比例减少(P<0.05),但是CD3+T细胞、CD4+T细胞没有变化;管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3+T细胞和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没有变化;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是NK不受影响;黏液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没有变化.结论 手术后放疗能够抑制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放疗前后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各不相同.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实行相应的增强免疫功能措施.

    作者:陈坚贤;黄广优;邓柑雀;黄升武;蒙以良;郑学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与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342例初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年,60例患者失访或死亡,将随访期间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出现心血管事件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为治疗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年龄超过7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LDL-C升高,吸烟,纤维蛋白原升高,治疗完全依从比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70岁,LDL升高,糖尿病,高血压、纤维蛋白原升高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完全依从是保护因素;与性别、HDL-C水平无关.②随访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有9例、31例患者能够完全依从治疗.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付费方式与依从性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与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 年龄≥70岁,LDL升高,糖尿病,高血压、纤维蛋白原升高可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性,治疗完全依从是保护因素,自费、年龄≥70岁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而高文化层次患者依从性较好.

    作者:曹占伟;于维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痛宁胶囊治疗硝酸酯类药物致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出现头痛的有效缓解办法.方法 选择因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发生头痛的CH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双氯灭痛和头痛宁胶囊口服,观察并记录头痛缓解程度、服药后总有效率、血浆5-羚色胺(5-HT)及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5-HT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痛侧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减慢(P<0.01),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 服用头痛宁胶囊能有效缓解硝酸酯类药物所致的头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亮;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感染对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感染对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诊断为糖尿病足溃疡的老年患者150例,根据有无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通过常规治疗和随访,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率为68.0%.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HDL-C、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较低,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多,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例数较多;1年后愈合例数较少、未愈合例数较多、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较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细胞(OR=3.408,95%CI=1.464 ~7.931)、C反应蛋白(OR=4.367,95% CI=1.665 ~9.454)、白蛋白(OR=1.408,95% CI=1.007~ 1.968)、糖尿病血管并发症(OR=2.678,95% CI=1.062 ~5.754)、感染程度(OR=4.559,95% CI=1.932 ~ 10.756)是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其中感染程度的危险程度高;HDL-C是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 感染是老年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应及时正确治疗,避免发生感染或感染进一步加重,以减少患者的不良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军;王富华;王育林;柏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动脉硬化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脑动脉硬化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SF-36量表和PSQI量表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脑动脉硬化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患者躯体活动功能(PF)、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P)、疼痛(BP)、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等项目的得分显著低于无睡眠质量问题组的患者(P<0.05或P<0.001);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与躯体活动功能呈负相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安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与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呈负相关;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与疼痛呈负相关;睡眠效率与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其生存质量,两者密切相关.

    作者:王卓亚;杨发满;李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和评估老年及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小而致密LDL水平的变化

    目的 比较和评估老年及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小而致密LDL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113例老年和119例中青年T2DM患者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分组分层.检测指标主要有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并应用TG/HDL-C评估小而致密LDL(sdLDL)水平.结果 老年T2DM患者的TC、TG、HDL-C及LDL-C明显低于中青年T2DM患者.分别有58.82%和33.63%的中青年和老年T2DM患者发生sdLDL水平的升高.当LDL-C<3.12 mmol/L或HbA1c≤7%时,中青年T2DM患者人群中发生sdLDL升高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老年T2DM患者人群(P<0.05);但这一差异在LDL-C ≥3.12 mmol/L或HbA1c>7%时则不明显.结论 老年T2DM患者的TC、TG、LDL-C及HDL-C水平普遍低于中青年T2DM患者.与老年T2DM患者相比,中青年T2DM患者更易发生sdLDL水平的升高,尤其是在LDL-C正常和血糖控制良好时.

    作者:何晓烨;胡子;蔡映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关系

    目的 研究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亚型(ERα、ERβ1、ERβ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PTC组织中ERα、ERβ1、ERβ2的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TC组织中HER-2表达水平.结果 HER-2阳性表达的PTC患者ERαmRNA明显高于HER-2阴性者,ERβ2mRNA明显低于HER-2阴性者.结论 PTC患者中ER亚型的表达可能受HER-2调节,HER-2过表达,可上调ERα、下调ERβ1和ERβ2,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作者:濮孟辉;金东岭;王蕾;郑发著;时志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ALN)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70岁的骨质疏松患者30例,男女不限,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以ALN+Ca+维生素D进行治疗,对照组以Ca+维生素D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月的双盲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时应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分别测定腰椎、全髋和股骨颈BMD,并以月为单位随访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腰椎BMD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腰椎、全髋和股骨颈BMD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各部位BMD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新发骨折,试验过程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单纯补充Ca和维生素D无法明显抑制骨吸收进程,ALN能显著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各部位BMD.

    作者:刘茗露;王光辉;尹华;俞士水;唐肇波;王名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直腿抬高训练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为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进行腰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JOA腰痛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JOA腰痛评分[(12.8±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1±1.7)]分.观察组直腿抬高超过70°的比例(95.7%)、腰腿痛消失的比例(91.5%)、术后优良率(93.6%)、患者满意度(9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9%)、(72.3%)、(78.7%)、(85.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2.8%)(P<0.05).结论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可明显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改善临床病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童玉梅;符永青;冯敏;赵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细胞角蛋白(CYFRA) 21-1、磷酸烯醇转化酶(NSE)、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癌胚抗原(CEA)、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糖类抗原(CA) 72-4、糖类抗原(CA)15-3、癌抗原(CA)19-9在老年食管癌中的表达及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金标准:病理诊断).结果 早期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升高(P<0.001).而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下降(P<0.001).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在老年早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覃仕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

    目的 评价Lawton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的能力.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有记忆下降主诉的患者,结合临床痴呆分级量表得分分为认知正常组、轻度认知损害组和痴呆组,采用1~4分多水平计分方法对14个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试条目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对量表区分不同认知损害患者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多水平ADL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α系数=0.93),ADL评分与MMSE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793,P=0.000).以16分作为分界值(≥16分为痴呆)区分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理想,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0、0.93,其中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0分)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区分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缺乏敏感性(P<0.50).结论 多水平Lawton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能有效地区分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

    作者:简文佳;时晶;倪敬年;魏明清;田金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DM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酯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68.89% (3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44%(20/45)(P<0.05).结论 格列美脲能显著提高老年DM患者的降糖效果,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小,降糖安全性高,而且并不增加体重,非常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王寒啸;黄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部肿瘤调强放疗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后动态心电图(DCG)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接受IMRT的胸部肿瘤患者87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24h DCG监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对IMRT后DCG改变的影响.结果 IMRT后出现DCG改变37例(43%),将患者临床资料及物理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发现性别、心脏V40和DCG改变密切相关(OR=1.64、1.25、P<0.05).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IMRT治疗后性别及心脏V40是DCG发生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杨苏萍;张琴;覃晓波;蒿艳蓉;肖和卫;吴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 ~76岁,平均65.3岁,男48例,女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早期康复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用药前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且在术后的第1、2、3、7天以及出院前1d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c离散度(QTcd).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血、便秘、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小于A组,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QTc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后早期程序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但是不影响QTcd值.早期程序康复治疗有效、可靠、安全.

    作者:周昆林;王耀国;许朝祥;杜心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lzheimer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收集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轻度AD患者PBMCs,分别用植物血凝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PBMCs 24、48 h后,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浆中这些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老年人比较,从MCI患者分离的PBMC用植物血凝素刺激24h后分泌的IL-6、IL-8和IL-10显著增加.但用LPS刺激48 h,在MCI患者中TNF-α/IL-10,IL-6/IL-10和IL-8/IL-10的比值较低.但对照、MCI和轻度AD患者之间血浆中IL-8的浓度无显著差异,血浆中IL-6和IL-10的浓度低于检测限.结论 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发生在MCI的早期,在临床AD之前免疫反应已经发生了变化.

    作者:刘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维生素D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发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糖尿病组,健康男性58名为对照组,测定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水平,同期进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结果 ①糖尿病组25OHD、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6min胰岛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TG、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HbA1c、体重指数(BMI)和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倍数呈正相关;调整BMI后25OHD与HOMA-β呈正相关(P<0.05).结论 新发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导致患者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下降及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作者:邱云霞;王振青;赵桂东;徐涛;曲燕;王霞;陈虹;高玉霞;王颜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CT-CI评分系统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指数(HCT-CI)评分系统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诊断为老年AML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按照HCT-CI评分系统评分后分为三组并比较其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期、早期死亡率,并进行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三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期比较0分组高,1~2分组次之,≥3分组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死亡率比较0分组低,1~2分组次之,≥3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T-CI评分≥3分,高位染色体核型,初诊白细胞≥100× 109/L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T-CI评分系统对老年AML患者预后判断中有较大价值,通过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可为临床分层治疗及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croRNAs、uPA及MMP-3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比较MicroRNAs、uPA及MMP-3在骨关节炎(OA)患者与正常关节滑膜中的表达差异,了解其在OA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iR-27a、miR-140、uPA和MMP-3在33例OA患者与28例正常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OA组miR-27a、miR-140、uPA和MMP-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3±0.93)、(0.94±0.60)、(3.52±1.79)和(4.91±1.86),非OA组miR-27a、miR-140、uPA和MMP-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4±1.68)、(2.55±1.12)、(1.16±0.65)和(0.84±0.57),组间比较显示miR-27a、miR-140的表达O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uPA和MMP-3表达O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A组内各因子之间相关分析显示,miR-27a和uPA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699(P<0.01),miR-140和MMP-3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598(P<0.01);uPA和MMP-3之间也呈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444(P<0.05).结论 miRNA-27a、miRNA-140在OA患者滑膜中低表达,二者与在滑膜中呈现高表达的uPA和MMP-3分别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共同作用于OA滑膜和软骨退变过程.

    作者:王维山;史晨辉;何仁豪;周圆家;陈安民;郭风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每周2~3次,每次4.0~4.5 h,共观察12 w,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皮肤瘙痒程度,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钙、磷、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结果 治疗前HFHD组和HDF组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6.57±2.08)分、(6.52±1.9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HD组和HDF组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2.17±0.85)分、(3.82±0.94)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皮肤瘙痒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HFHD组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低于HDF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Cr、BUN、钙、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之间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血钙均显著升高、血磷显著下降(P<0.05),HFHD组治疗后血钙显著高于HDF组,血磷显著低于HDF组(均P<0.05).透析后两组PTH和β2-M均显著降低(P<0.05),HFHD组治疗后PTH和β2-M显著低于HDF组(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均有较好的疗效,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更佳.

    作者:庄乙君;覃学;高海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抗缺血性心肌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脏能量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为60.9%,总有效率为95.1%,均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36.5%)及总有效率(78.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心肌能量消耗水平均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增强心室功能,改善心脏能量消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以作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辅助药物.

    作者:桑文凤;桑桂梅;赵习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发生ALI将患者分为ALI组与非ALI组,分析ALI发生与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基础疾病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并对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LI组患者卧床、鼻饲、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的发生率均高于非ALI组,预防性抗生素的治疗率低于非AL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心脏病史、无运动、高龄、卧床、鼻饲、意识障碍、颅内高压均为老年IS患者发生ALI的危险因素,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为老年IS患者发生ALI的保护因素.ALI组入院5d的死亡率及总死亡率均高于非ALI组.结论 老年IS患者发生ALI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心脏病史、无运动、高龄、卧床、鼻饲、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ALI的发生率.ALI是老年IS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应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作者:林彬;王齐国;徐洪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洽的AMI患者90例,按密封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TIMI3级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1h肌钙蛋白T(cTnT)、ST段恢复情况、术后1 w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观察组TIMI3级血流开通率为97.78% (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 (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5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观察组术后1 h cTnT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 w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MI能改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保护心功能,有较强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东;曹中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钙磷脂结合蛋白Ⅱ(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18例肝癌及相应瘤旁组织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nnexinⅡ在79对肝细胞癌及瘤旁组织,8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Western印迹显示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瘤旁组织中均有表达,而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相应瘤旁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相应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AnnexinⅡ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在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较少,对肝细胞癌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崔银星;孔菲;高普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由严重创伤引起大出血导致的一种低血容量性休克,在其发生过程中,失血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创伤、失血作为应激原引起神经-体液因子失调,导致微循环障碍、重要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出现以急性缺血、缺氧为特征的全身性损害.随着休克的进展,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在体内堆积,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逐渐下降以至消失,表现为麻痹性扩张,成为顽固性低血压、休克难治的重要因素,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认为,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机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膜离子通道失常导致的细胞膜超极化有关,钙敏感性降低、一氧化氮(N0)过度生成、肾上腺素能受体(AR)失敏、氧自由基过度产生等因素也参与了血管低反应性的形成.

    作者:杜舒婷;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能量代谢重构与治疗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1 200万人死亡[1].我国高血压、冠心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成为潜在的心衰高危人群,使得心衰防治工作形势更加严峻[2].

    作者:张军芳;王磊;魏聪;王宏涛;常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现状

    自从Vourc'h[1] 1963年首次报道应用一塑料制导管引流脑脊液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腰大池引流已在神经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颅底手术、脑血管病、中枢感染性疾病、颅脑外伤、脑脊液漏等多种疾病中被应用,为神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其应用的普及,不合理的应用现象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利用腰大池引流,并且减少其并发症已成为许多神经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作者:冯毅;朱晓波;高显峰;侯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脂联素与抵抗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关系

    大部分脂肪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促进血管局部和远端炎性反应,然而同样有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却具有相反作用[1].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独立危险因子.抵抗素初被认为是联系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新型脂肪因子,然而近研究表明抵抗素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从而影响其功能,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2].而脂联素与抵抗素在对AS的作用中都部分性地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具有多种抗AS作用.

    作者:何东;李骊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老年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人群眼底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内在的规律,随着年龄增长,病理性眼底呈持续进展趋势,呈现与机体衰老过程叠加加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是中老年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人眼视觉敏锐的地方是黄斑区,黄斑区受损将导致中心视力严重下降.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缺损,即从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黄斑裂孔分为特发性、外伤性、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MHRD主要发生于高度近视人群,通常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1].

    作者:潘星竹;隋桂琴;左玲;于亚丽;孟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周围神经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病是指周围神经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等结构和功能障碍的疾病,多为髓鞘脱失或轴索功能障碍导致.病因考虑与感染、中毒、免疫介导、代谢、遗传、机械损伤、环境、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对于周围神经病的药物治疗包括营养神经因子,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缺氧,中西医结合,补充维生素B族,免疫调节,中医药及对症治疗等.

    作者:张翠玉;江新梅;刘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新选择——西格列汀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DM)包括60岁以后发病或者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者,其中95%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且多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持续高血糖导致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等各种并发症,是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近年来成为临床研究及应用的热点.本文就首个在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的新临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聂小艳;孙中华;裴蕾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croRNAs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有2 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病情的药物.AD的病因极其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及二者相互作用有关,并且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MicroRNA是一种长度为20 ~ 24个核苷酸的5'端带磷酸基团、3'端带羟基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miRNAs不仅参与生理过程的调控,在疾病的发生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等生命过程中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估计生物体内约有三分之一编码蛋白的基因受miRNAs的调控[1].

    作者:牛静亚;张睿;许顺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SDF-1/CXCR4与心肌再生研究进展

    缺血性心肌病成为全球致死的首要原因,药物治疗对多数病人疗效不佳,如何减少心肌的梗死、增加心肌的再生,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非心源性干细胞移植虽然可以改善早期临床症状,但是后期疗效不确定.心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性系形成和多潜能的特性,它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心肌的可再生性,而且为心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使沉寂的干细胞快速增殖和分化成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受体(CXCR)对以上过程有重要作用.

    作者:阚伯红;范英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蛋白4转运调节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是葡萄糖转运蛋白家族的一员,主要分布在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在胰岛素刺激或肌肉收缩运动时,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在GLUT家族中,只有GLUT4参与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的GLUT循环.在静息状态下,GLUT4迅速转向细胞内,而且向细胞膜的再转运过程很缓慢.由于细胞对GLUT4缓慢的胞吐作用和快速的内吞作用,超过90%的GLUT4在细胞内,只有4%~10%在细胞膜上.

    作者:江雷;龚剑;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8.2% ~57.0% [1,2],其中继发性高血压(SH)约占老年高血压19.6%[3].老年SH (SSH)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易掩盖病情,且血压升高往往是早出现、常见的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导致久治不愈、病情反复、费用高.对SSH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并发症、肢残率及病死率[4].本文对近年来SSH相关信息进行总结,以便为其诊治提供帮助.

    作者:黄子洋;邓辉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围术期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资料显示,中-高危非心脏外科手术后30 d死亡率超过2%[1].心脏病危险高的患者,死亡率大于5%.手术后心脏并发症是常见的术后死亡原因[2],对住院期长短和费用也有重要影响.围术期心肌梗死(PMI)日益引起关注.1 RMI诊断和定义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根据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变化而诊断.但对PMI的诊断往往有困难.因为麻醉或镇静对,PMI发生时往往没有症状.心电图改变不明显或仅一过性改变.由于同时存在骨骼肌损伤,乳酸脱氢酶同工酶(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

    作者:吴美华;柯益明;杨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郑州市老年体育旅游市场现况

    目的 研究郑州市老年体育旅游市场的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郑州市老年人体育旅游活动状况展开调查.结果 郑州市大多数老年人在时间、精力许可的情况下愿意进行体育旅游.结论 以政府引导和扶持为前提,重视老年体育旅游品牌的树立和宣传,充分利用情感营销,加快郑州市老年体育旅游市场发展.

    作者:马宏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恩施市农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恩施市农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恩施市农村地区随机抽取325名留守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恩施市农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我国常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居住类型是提高躯体健康生存质量得分的因素;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居住类型是提高心理功能生存质量评分的因素;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居住类型、子女回家频次是提高社会关系生存质量评分的因素;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子女回家频次、家庭和睦程度是提高环境生存质量评分的因素.结论 调查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质量较低,应针对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众多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提供其生存质量.

    作者:谭春琼;汪莲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认证的糖尿病教育者提供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认证的糖尿病教育者(CDE)对提供口腔健康知识的糖尿病教育课程的看法.方法 问卷调查某市130位CDEs,调查工具为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经预实验测试有较高信效度.结果 130位CDEs,其中50%~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热情接待频繁的牙科就诊者,告知每日刷牙、使用牙线以及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的重要性.76.9%的受访者报告他们的课程并不包括口腔健康模块,理由主要有:时间不充足(61.0);不知晓口腔健康与糖尿病的关系.因此,不太可能提供全面的口腔健康信息(P=0.008),尤其是关于牙周疾病对糖尿病影响的信息(P=0.016).结论 CDEs没有定期向糖尿病人提供全面的口腔健康教育,主要由于缺乏时间和相关的口腔健康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CDEs应将口腔健康教育纳入糖尿病教育课程.

    作者:杜小静;李艳玲;谢秀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照顾者社区护理需求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老年人照顾者的社区护理需求,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满足他们的护理需求.方法 选择上海市徐汇、虹口、杨浦三个区中老年人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照顾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照顾者对社区护理均有较高需求,但不同照顾者的护理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配偶和子女对社区护理的需求高于保姆,配偶和子女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社区应根据不同照顾者的护理需求为之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以提高其照顾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照顾.

    作者:刘腊梅;周兰姝;史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河南省新乡地区农村居民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的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乡地区农村居民空腹血糖(FPG)受损和糖尿病的分布特征.方法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新乡地区18~65岁常住农村居民665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FPG)受损检出率为6.91%,糖尿病检出率为6.62%.农村居民FPG受损和糖尿病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00)、随体质指数的增加而增高(P=0.004)、随腰围的增加而增高(P=0.000)、随收缩压的升高而升高(P=0.009)、随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增高(P =0.000)、随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高(P=0.002).结论 农村居民(FPG)受损和糖尿病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特征和规律.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者、血压正常高值及升高者、血脂边缘升高及升高者是进行健康管理、预防控制的重点对象.

    作者:郭丽君;孙翠勇;王桂霞;顾颜胜;蒋利国;刘英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