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参元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心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和磷酸肌醇-3-激酶( PI3K)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法测定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LC3和PI3K荧光表达增强,参元丹含药血清组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细胞LC3和PI3K荧光表达强度减弱,其中参元丹含药血清10%组PI3K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复氧组细胞Beclin-1和Caspase-3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参元丹含药血清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参元丹含药血清5%组Caspase-3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细胞自噬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下调Beclin-1和Caspase-3基因有关.
作者:解欣然;张蕾;尚菊菊;林燕;张璐;刘红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湿证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痰湿证组、COPD稳定期组(稳定组)、AECOPD组(急性组)、AECOPD痰湿证组(模型组)、AECOPD痰湿证方证对应组(对应组)、AECOPD痰湿证方证非对应组(非对应组).稳定组、急性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经鼻注入浓度为6x108CFU/m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同时被动香烟吸入,共12周,建立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于13周的第4天,急性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经鼻滴入高浓度( 18×1016CFU/m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4d造成AECOPD大鼠模型.痰湿证与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痰湿证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均分别从第12周开始寒冷环境刺激9d持续造成痰湿证证候;其余各组在室温下饲养.中医经典方剂反证:对应组和非对应组从第14周开始分别采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葶贝胶囊灌胃7d.观察大鼠体温(T)、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痰湿证组、急性组、模型组、非对应组体温(T)、呼吸频率(f)、吸气阻力( Rin)、每分通气量(MV)、潮气量(Vt)和呼气峰流值(PEF)、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 P<0.05,P<O.01).结论:AECOPD痰湿证病证结合模型符合中医痰湿证要求,是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素云;乔翠霞;李建生;张艳霞;周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扶正抗病毒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理变化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鼻腔接种法建立A型流感病毒小鼠肺部感染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和扶正抗病毒方组,经灌胃给药或给0.9%氯化钠溶液7d后,处理动物,常规检测肺重量指数;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肺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指数明显升高(P<0.01),扶正抗病毒方组肺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脏充血、水胀,呈现暗褐色外观,肺泡、细支气管等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肺泡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扶正抗病毒方组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改善.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受到破坏,核膜与质膜模糊不清,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内质网出现空泡样病变,胞浆内有大量病毒颗粒.扶正抗病毒方组肺组织细胞结构较完整,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和内质网的改变程度低于模型组.结论:扶正抗病毒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病理变化与超微结构有改善作用.
作者:卢芳国;李玲;何清湖;何迎春;张波;朱应武;向琴;潘坤;谭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通过对叶天士、薛雪论治湿温病的思想和方法作比较,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方法等异同之处,提出重视湿与热合邪侵犯人体,重视患者体质差异对疾病传变和转归的影响,侧重舌诊,在三焦分治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表里辨治,提倡分治湿热平衡阴阳,选用质轻灵动的药物治疗湿温病,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钟燕春;杨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06例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建立SPSS 13.0统计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确定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气血两虚证(42.5%)、肝肾阴虚证(36.8%)、脾肾阳虚证(15.1%)、阴阳两虚证(5.7%).肝肾阴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的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为进一步规范化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卢焯明;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精”的含义,分析肾藏精的理论内涵,阐述《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渊源关系.并基于肾藏精理论,借助中医肾藏精脏象理论知识管理平台,对《神农本草经》中具有“益精”功效的药物进行检索、类别标注、统计和分析,初步探讨“益精”功效术语之间的相关性及三品分布情况,为临床使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益精药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刘立萍;李然;任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药浴疗法对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洁净府”的机制.方法: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药浴组40例在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浴治疗,对照组为40例单纯一体化治疗,3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肌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D-二聚体(D-dimer).结果:药浴组治疗后患者的Scr、hs-CRP、IL-6、TNF-α、AngⅡ、D-dime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浴对慢性肾脏病免疫性炎症有调节作用,此为其“洁净府”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俊杰;周春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亚健康状态大学生面色特征.方法:应用《健康状态评估简表》对207名大学生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面色特征分析,分别取额头、左颊、右颊、鼻头、下颌、口唇6个部位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健康状态、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型的面色RGB色度、HIS色度、L*a*b*色度颜色特征.结果:亚健康组与健康组在整体面色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别,在局部面色上存在一定显著性差异;亚健康各中医证型组之间存在较多显著性差异;对亚健康进行面色观察分析时,局部面色的分析比整体分析更具诊断价值.结论:将面色图像分析方法应用于亚健康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亚健康状态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许家佗;屠立平;张利;李蕾;费兆馥;张志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天麻不同种质DNA指纹图谱,探讨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序列重复( SSR)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天麻遗传变异分析上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SSR及其聚类树对24份不同天麻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等进行分析,并对这2种分子标记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到AFLP多态性44%-89%、SSR多态性15%-69%;AFLP聚类相似性系数0.56-0.98,SSR聚类相似性系数0.13-1.00.2种分子标记将天麻变型种质聚类划分的结果相近,但SSR能将野生天麻聚在一类.结论:天麻不同种质AFLP多态性高于天麻SSR,SSR对野生天麻有较强的区分能力.
作者:王晓丽;常楚瑞;宋聚先;邹佳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L1DP)家兔髓核炎性分子的影响,探讨电针环跳对LIDP家兔的损伤修复机制.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跳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自制的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建立家兔LIDP病理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家兔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和磷脂酶A2( PLA2)活性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家兔髓核白介素-1α(IL-1 α)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髓核PGE2、PLA2和IL-1 α含量或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环跳组髓核PGE2、PLA2和IL-1α含量或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非穴组(P<0.05,P<0.01);而非穴组髓核PGE2、PLA2和IL-1α含量或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环跳穴可降低LIDP家兔髓核PGE2、PLA2和IL-1 α的含量或活性.
作者:杨宗保;易受乡;封迎帅;吴璇;吴海霞;熊云;曹婧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与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2010年)、中国知网CNKI(1979年-2010年)、维普数据库VIP(1989年-2010年)、PubMed(1966年-2010年)和Cochrane Library(2010年第4期),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纳入针灸与针刀比较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8的要求独立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70例患者,仅有1篇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针刀组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OR=7.70,95%CI[2.58,22.99],Z=3.66,P<0.01;针刀组治疗肩周炎痊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OR=5.39,95%CI[3.48,8.32],Z=7.58,P<0.01.结论: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针灸.但本研究纳入试验数有限且文献质量较低,需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作者:刘福水;金晓飞;郭长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中医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96例(病房59例、门诊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西药基础上,分别给予虚燥更平颗粒及模拟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4、8周各进行1次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生理状态、躯体化症状、性功能失调、睡眠状态、生气或活力、焦虑、压抑等状态积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强迫状态积分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头昏、口干舌燥、失眠心悸、健忘、手或足心热、忧郁寡欢、腰膝酸痛、手或足麻木等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耳鸣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虚燥更平颗粒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林雪;任玉汝;马丽;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用逍遥散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滞剂干预慢性应激损伤大鼠,观察其海马区NR受体亚型表达情况.方法:以逍遥散( 5.265g/kg)和GR受体阻滞剂RU-38486( 12.5g/kg)为干预药物,应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对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造模,在造模的同时给予实验药物,3周后停止刺激,于第22天处死大鼠取材.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NR表达.结果:GR受体阻滞剂RU-38486与中药复方逍遥散可显著下调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区NR阳性表达.结论:逍遥散可以通过促进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区NR表达下调,从而达到部分恢复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轴负反馈功能的作用,起到缓解诸应激症状的疗效.
作者:富文俊;敖海清;孙琪;徐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花合剂对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干预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二次打击”方法复制大鼠ALI模型,用银花合剂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测定动脉血氧分压、肺湿/干质量比值、肺病理形态学积分、血浆IL-1β的含量及大鼠海马CA2-3区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 β含量显著升高(P<0.01),海马FOS阳性细胞灰度值迅速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银花合剂组和地塞米松组氧分压上升,肺湿/干质量比值、病理形态学积分、IL-1 β含量显著下降(P<0.01),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银花合剂能够减轻肺损伤,其可能机制是银花合剂通过拮抗IL-1 β,抑制海马c-fos表达实现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
作者:姚丽君;师晶丽;吕明庄;贺志光;覃仁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目前中医对胰腺癌中医证候的认识,寻找其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对胰腺癌中医证候进行文献分析,数据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6篇论文和25本专著,分析结果显示多认为胰腺癌为实证;常见类型为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湿热毒蕴证、脾虚湿热/湿困、阴虚(含阴虚内热、气阴两虚);多认为病位在脾(脾胃)、其次为肝(肝胆);病理因素以湿和瘀血多见.结论:目前对胰腺癌中医证候的证型研究尚属初始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有必要展开大样本的中医证候调查.
作者:张娟;王鹏;刘鲁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作者:孙冰;邓家刚;张作记;韩海荣;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也重视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普遍从养生学角度或从扶正的角度人手治未病,往往忽视驱除邪气在治未病中的作用.针对治未病理论注重正气而忽视邪气的不足,探讨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提出在伏邪理论指导下:①直捣募原巢穴;②畅通病邪出路;③分消孤邪;④伏邪缓攻;⑤痰瘀毒并治;⑥以物治气;⑦开达募原;⑧邪正两顾;⑨和解表里;⑩外治逐邪等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作者:江顺奎;李雷;刘明;魏丹霞;侯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腰突症的干预机制问题.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腰部肌群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比值( 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T( 60°/s)、AP( 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治疗前组内左右两侧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右侧MPF、IEM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MPF、IEMG( 60°/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的协调性,提高腰背伸肌群的放电频率,缓解腰部肌群的疲劳程度,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是手法治疗腰突症干预机制之一.
作者:周楠;房敏;朱清广;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刘鲲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树突状细胞系DC2.4细胞增殖、抗原吞噬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DC2.4细胞,加入不同剂量人参总皂苷后,MTT法检测不同时点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 D40、CD86和MHCⅡ的表达,以及对卵清蛋白抗原的吞噬作用.结果:单纯加入脂多糖(LPS)经培养48h后DC2.4细胞增殖明显(P<0.05),人参总皂苷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DC2.4细胞增殖(P<0.05);此外,人参总皂苷可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的能力,并协同LPS上调CD40、CD86和MHCⅡ分子表达.结论:人参总皂苷可以维持DC2.4细胞数量的稳态,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并与LPS协同促进DC2.4细胞成熟,并具有促进抗原提呈的作用.
作者:殷胜骏;彭桂英;顾立刚;周英武;韩涛;万巧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 JPJD)介导JNK/SAPK信号通路对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调节机制.方法: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多药耐药细胞HCT8/V常规培养,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对p-糖蛋白( P-gp)以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中c-Jun63/73磷酸化水平;RFQ-PCR检测MDRl mRNA的表达;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检测细胞内奥沙利铂(L-OHP)药物浓度的改变.结果: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P-gp和c-Jun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HCT8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48h后HCT8/V细胞的c-Jun的Ser63/73磷酸化、P-gp、MDR1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组内L-OHP浓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降低c-Jun的Ser63/73磷酸化,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P-gp的表达,逆转HCT8/V细胞的多药耐药.
作者:李琦;隋华;刘宣;秦建民;殷佩浩;范忠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上的运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Revman 4.2.10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94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降压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2( Random)为2.27及95%CI:[1.60,3.23];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2为3.16及95%CI:[1.72,5.76];纳入文献中安全性评价合并效应量R2为0.32及95%CI:[0.14,0.72].结论: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文娟;李运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清浊二脉出自《太素脉秘诀》,历代医家对其是非多有评议,部分医家如吴昆、张景岳、李中梓、冯兆张、张璐、沈镜、董西园等认为其中已有可取之处.根据文献记载,清脉的脉形是浮脉和滑脉的兼脉,而浊脉的脉形是散脉和涩脉的兼脉,其形成与气血密切相关.清脉是正常脉型的一种,说明人体禀赋清轻,气血平调,流动正常.清脉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多是健康人的脉象形式,其实就是“平脉”,可作为“平脉”的标准.而浊脉是特异脉象,说明人体禀赋昏浊,气血运行失调,流动缓慢,血管硬化,易患冠心病与脑卒中.以清浊二脉来辨别人体禀赋的轻清与重浊之不同,应用于中医体质的辨识上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严余明;竹剑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能否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式造模,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灌胃,金匮肾气丸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金匮肾气丸灌胃,给药4周后空腹测血糖、睾酮(T)、一氧化氮(NO).结果:金匮肾气丸组及阳性对照组治疗后T及NO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有效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
作者:汪悦;黄瑜;周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真一气汤对肾不纳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及光抑素C( Cystatin C)水平的影响.方法:SO2熏吸+腺嘌呤饲料饲养复制肾不纳气证COPD大鼠模型.中药组用全真一气汤进行治疗,西药组给予氨茶碱治疗,60d后测定大鼠IgM、Cystatin C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IgM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Cystatin C含量4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全真一气汤能够调节肾不纳气证COPD大鼠免疫功能,这是该方剂对COPD治疗机制的一方面.
作者:李大治;阮诗玮;李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造模4周后,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依那普利组(E组)及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H组与L组),分别观察4、12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 CO/BW)、心脏指数(HMI)、左心室指数(LVMI)等.结果:与S组相比,M组血压(BP),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HMI及LVMI明显升高,心输出量下降显著(P<0.05),LVEDP随时间变化明显.与M组相比,L组具有降低LVEDP的作用,H组仅在12周时表现明显(P<0.05);此两组还具有减低HMI、LVMI,加大心输出量的作用(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心衰病死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延缓心肌肥厚的作用,但量效关系不明显.
作者:顾燕频;袁宝萍;廖月玲;章忱;郭炜;卫洪昌;吕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痹肿消汤按湿、热、毒、瘀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表达的影响,从湿、热、毒、瘀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并设立正常组.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清热解毒组(拆方Ⅰ组)、祛湿组(拆方Ⅱ组)、活血组(拆方Ⅲ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ERK1/2、ERK5的磷酸化水平,运用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4d后,模型组滑膜ERK1/2、ERK5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免疫时间延长,模型组ERK1/2、ERK5表达于21、28d呈递增趋势(P<0.05),28d达到高.4用药组治疗后,ERK1/2、ERK5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在21、28d水平,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痹肿消汤组的ERK1/2、ERK5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比拆方3组更低,拆方Ⅱ组的ERK1/2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Ⅰ组、拆方Ⅲ组更明显(P<0.05).而拆方Ⅰ组的ERK5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Ⅱ组、拆方Ⅲ组更显著(P<0.05).结论:拆方各组可有效地抑制ERK1/2、ERK5转导通路的活化,达到阻抑关节滑膜增殖、骨质侵蚀的作用.但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祛瘀各治法对上述通路调节作用优势有不同.
作者:徐则林;熊新贵;陈疆;梁清华;郭亚静;肖玉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 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ECV-304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TGF- β1组(10μg/L),TGF-β 1+毛蕊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1、1、10mg/L).各组细胞培养72h后,采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 1组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TGF- β1明显促进α-SMA蛋白的表达(P<0.01);毛蕊异黄酮与TGF- β1共培养后可明显抑制TGF- 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及α-SMA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有更强的抑制效应,低剂量组抑制效应弱.结论: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可以抑制TGF- β1诱导的内皮细胞(ECV-304)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舒红;王俭勤;王雅;王雪婷;宁雅娴;唐柏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提取及测定新疆石榴皮中的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酚,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糖;通过测定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石榴皮多酚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含量为1.05%,总多糖含量为50.40%;石榴皮多酚和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论:新疆石榴皮多酚和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体外有明显抗氧化活性.
作者: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罗兰;米仁沙·牙库甫;努尔哈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地榆总皂苷对鸡胚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皿法,观察地榆总皂苷对鸡胚卵黄囊膜( YSM)和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的作用.结果:给药48h后,空白对照组对鸡胚卵黄囊血管网未见有明显抑制作用,地榆总皂苷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鸡胚卵黄囊血管网的发育,使血管走形发生改变,抑制率分别为90%、80%,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CAM新生微血管数目为(56.7±8.6)条,地榆总皂苷高、中剂量组新生微血管数目分别为(13.5±3.7)、(21.7±5.3)条,血管生成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抑制率分别为76.2%、61.7%,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榆总皂苷能显著抑制鸡胚血管的新生,具有一定的抗血管生成活性,且其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秦三海;李军;周玲;郑瑞;张培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分子( nephrin)、血管通透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 STZ)注射法改良复制DN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绞股蓝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和缬沙坦组.干预4周后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RT-PCR检测nephrin、VEGF mRNA表达.结果:各治疗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足突增宽或部分融合,基底膜增厚减轻,同时nephrin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1),VEGF表达明显抑制(P<0.01),其中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效果类似,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能通过上调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表达,抑制分泌VEGF过表达,减轻足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从而保护足细胞,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
作者:黄平;王雁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蔹外用对大鼠和豚鼠疮疡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注射悬液)感染制作大鼠和豚鼠疮疡模型,观察白蔹水煎液大、中、小剂量和白蔹油糊大、小剂量对大鼠和豚鼠疮疡血清溶菌酶含量及局部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白蔹水煎液大、中、小剂量组和白蔹油糊大、小剂量组均可显著增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P<0.01),显著改善疮疡的症状及病理变化.结论:白蔹外用对大鼠和豚鼠疮疡均有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汤佩佩;郭晓芳;白明;苗明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金畅肺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郁肺证大鼠气道炎症因子及气道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清金畅肺饮低、中、高剂量组,烟叶、硫磺烟熏合肺炎双球菌滴鼻法造模,观察各组治疗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中IL-8、MCP-1的含量和气道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清金畅肺饮高、中、低剂量组及罗红霉素组均可使模型大鼠BALF中IL-8、MCP-1下降(P<0.05),气道病理形态学改变较轻.结论:清金畅肺饮具有一定的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金朝晖;彭芝配;滕久祥;伍参荣;范伏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冬病夏治”方穴位贴敷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方法:分组给药后取豚鼠血清,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率质谱联用( 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血清进行代谢谱检测.原始数据采用Micromass Markerlynx用归一化的方法进行处理.输出后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多维统计分析,通过偏小二乘法一判别分析( 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模型组和空白组、穴位给药组与模型组样本点完全分离,且各组内样品点分别具有一定的聚类作用.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豚鼠血清的UPLC-Q-TOF/MS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初步阐释了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代谢组学机制.研究结果对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解释传统中药制剂理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作者:刘莉;李慧;孙学刚;陈志良;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双向电泳分离HepG2细胞和经过30μmol/L姜黄素处理的HepG2细胞蛋白质,经银染后扫描得到蛋白质组图谱,用Image Master2D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作为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并用RT-PCR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经姜黄素处理后,HepG2细胞中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复制蛋白A2、肉碱缺乏症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量增加,而增殖细胞核抗原、内质网60蛋白酶、Ran结合蛋白1、Stathmin l/oncoprotein 18、Nm2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变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浸润与转移及促进细胞损伤修复而起到抗肿瘤作用,此外,姜黄素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维护细胞膜稳定性相关.
作者:卢德赵;王萍儿;杨贞;林韬琦;唐利华;李毅;沃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壮族人群主要聚居于广西,不育症是常见的男科疾病,给予简、廉、效的治疗是首先要考虑的.中医体质学对体质分型,根据体质因人施治,实现个体化治疗.文章基于中医体质学视角,探讨对壮族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以期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唐汉庆;黄岑汉;黄秀峰;梁楚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风府、足三里、三阴交穴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电针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 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区建立AD模型,假手术组在相同位置注射同等剂量标准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予以治疗,电针组治疗2个疗程后测试各组大鼠Y型电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脑组织及血清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肾俞、风府、足三里、三阴交穴可以减少迷宫测试达标所需训练次数从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提高脑组织和血清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其机制可能是电针提高了SOD、CAT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增强了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而发挥了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琳;刘智艳;刘娟;郭慧;曲红岩;彭伟;鲍毅梅;殷丽莉;宋昳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制备葛根素提取物口腔崩解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单因素法优选压力和矫味剂;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崩解剂.结果:优选的处方为葛根素提取物2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0%,微晶纤维素( MCC) 40%,硬度在4.0-5.0kg,桔子香精:甘露醇:阿司帕坦比例为0.8:5:1,制得的口腔崩解片在30s内崩解完全,口感良好.结论:本处方和工艺制得的葛根素提取物口腔崩解片质量优良,达到设计要求.
作者:景荣琴;景怡;胡天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多个文献数据库,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和相关文献.纳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对临床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反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10篇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共552例患者.因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故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7个研究报道了有效率,大多研究提示联合应用中医药疗法未能明显提高股骨头坏死的优良率.7个研究报道了优良率,少数研究提示联合应用中医药疗法可提高股骨头坏死的有效率.2个研究报道了影像学改善,提示联合应用中医药疗法亦未能提高股骨头坏死影像学改善.2个研究报道了功能评分,提示部分中医药疗法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2个研究报告了安全性监测,较少出现不良反应,且多可自行缓解.结论:由于普遍低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潜在的疗效亟待设计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作者:陈雷雷;何伟;张庆文;庞智晖;张铭杰;欧志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究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学术思想.方法:对汪教授主持完成的病毒性肺炎临床研究数据源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开展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病毒性肺炎中普遍存在热、郁、痰、瘀病机病理.并且,四者相互转化,互相影响,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的概率,治疗前后相互关联的频繁项集及其相互作用的概率也不相同.结论:汪教授论治病毒性肺炎的学术思想主要是热郁痰瘀相关病机理论,这也是病毒性肺炎急性期中医基本病机病理的概括.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深入挖掘和系统提炼的裨益作用,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作者:艾军;杨燕;李瑞丽;陈梅;魏长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病证结合模型.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正常组10只、NAFLD组30只及血瘀型NAFLD组30只,正常组以大鼠标准饲料喂养,其余两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血瘀型NAFLD组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E)加小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复合造模,在4、8、12周末3个时相点处理大鼠.观察大鼠血瘀体征,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检测皮肤微循环,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结果:血瘀型NAFLD大鼠出现舌下静脉曲张、舌质青紫有瘀斑、眼球暗红、尾部瘀斑等血瘀证候以及皮肤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血脂紊乱、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等;血瘀型NAFLD大鼠血瘀体征积分及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NAFLD组明显增高.结论:高脂饮食、NE及BSA复合因素可成功建立血瘀型NAFLD模型,该模型既具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特征,又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证候表现.
作者:陈芝芸;蔡丹莉;严茂祥;姚俊娜;吴黎艳;黄志群;陈方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楼克感滴丸中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2:58),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重楼皂苷Ⅰ在0.465-4.18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楼皂苷Ⅱ在0.236-2.1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楼皂苷Ⅰ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 RSD=1.93%),重楼皂苷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4%(RSD=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重楼克感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培民;倪健;曹广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表达的影响.方法: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组和利水组.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尾状核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1、3、5d 3个时间点取材,组织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脑组织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1),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活血组和利水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PAR-1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且活血方优于利水方(P<0.05).结论:活血、利水中药均能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AR-1表达有关.
作者:李妍;崔向宁;陈泽涛;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颜正华教授治验甚众,尤擅长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他论治中风一病,辨证严谨,认为本病多以气虚血瘀为本.临证中,颜教授针对中风证属气虚血瘀者,常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灵活加减,收效甚佳.
作者:吴嘉瑞;张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衰其大半而止”语出《黄帝内经》,这个治疗理念适用于临床各科,而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尤显重要.中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均认为以消除肿瘤为治疗的第一要务,但也必须注重提高免疫力、培补正气.中药、西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即药邪与药毒,需规范使用.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需贯彻“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疗准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苏丽瑛;宋凤丽;吴晓丽;康宁;李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血精症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难治性及反复发作性特点的男科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男性性功能及生育水平密切相关.文章主要介绍徐福松教授辨治血精症经验:从气血、阴阳、虚实角度药物辨治的同时,强调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排精的重要性.终,进一步阐述了徐福松教授整体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
作者:高永金;孙大林;金保方;张新东;夏国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明显升高,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同时可以减少副作用.汪受传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多年,对本病的中医诊疗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总结认为热、痰、郁、瘀是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因病机,辨证多属邪热犯肺,集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提出相应的治法当以清热肃肺、化痰止咳、开郁活血为主,临证常用的主方为炙麻黄、桑白皮、杏仁、黄芩、前胡、浙贝母、紫菀、丹参、鱼腥草、虎杖等,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艳明;汪受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张静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诊治时根据其病因病机特点,而立“补脾益肾升阳”为治疗大法,并将补脾益肾升阳中药治疗贯穿于病程的始末,辨证施法,随证用药,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有为;乔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相关病症.单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众人多直观地认为温胆汤是一首化痰方,而对其条畅气机作用认识不甚清晰.文章从胆腑调畅气机的作用入手,在胆腑的功能基础之上,分别从温胆汤通过化痰以利胆及调理脾胃气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机制,并与常用的小柴胡汤、逍遥散在组方机制及所治疾病的病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温胆汤在调畅气机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杨鹏;王彦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涂晋文教授对脑病、老年病、热病、血证、疑难病等疾病,特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等急危重症的诊治有较深造诣,临床经验丰富.他提出乙脑的病因主要是具有传染性的暑热毒,主张卫气营血辨证是其主要辨证方法,并指出乙脑的治疗原则是截断扭转,治疗法则是清热解毒.
作者:牟艳杰;周小莉;董梦久;涂晋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缺乳是产后的常见病,多数医者将其分型为气血虚弱型和肝郁气滞型.但仅此两型尚未展现中医学对该病认识的全貌,临床疗效也不甚理想.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将缺乳分为先天无乳型,定时存储型和即时治疗型,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别予以治疗.
作者:苏慧森;袁媛;张晓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和钙尔奇D对于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26例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施行后路切开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手术前后均予以痹祺胶囊口服,术后再予以钙尔奇D口服,测量术后病椎骨密度.结果:应用痹祺胶囊后,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下肢麻木等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12周骨密度较术后早期明显提高(P<0.05),提示骨折愈合.结论:痹祺胶囊联合钙尔奇D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明显.
作者:平少华;张立才;朱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傅淑清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西医对照组,连续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3组病例年龄、病情,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另两组(P<0.05);综合治疗组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方剂疗效确切,综合治疗效益有明显优势.
作者:高晓静;涂爱国;滕艺萍;项豪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方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TG、ALT及BMI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优效性研究,从4个分中心共收集NASH患者202例,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在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基础上,治疗组使用中药饮片颗粒剂1剂/d;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456mg/次,3次/d;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随访后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TG、AL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I均比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NASH患者的TG、ALT和BMI.
作者:赵文霞;刘君颖;孟祥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疾病临床中医辨证有意义的脉象客观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客观化依据及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Z-BOX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330例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脉象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脉象特征.结果:在3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脉象参数中,以弦脉、细脉、结代脉为多见,h5、h3/h1、h4、w、tl、tl/t等参数在心系疾病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脉象参数可为心血管疾病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徐璡;王忆勤;郭睿;许朝霞;洪毓键;郝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文章主要探讨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系统瘀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在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无力和水肿3大症状,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文章以中医的角度从心衰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与五脏及气血津液的关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孟永梅;王伟;叶会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气营两燔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瘟败毒饮组(治疗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4例,观察疗程7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无差异,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P<0.01),但同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均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同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能提高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有抑制脓毒症患者过度免疫应答、减少过度免疫应答对机体自身的损害方面的作用.
作者:冷建春;罗燕;郭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固本防惊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疗效,评价该方防治小儿FC复发的综合临床效应及应用前景.方法:将易发高热惊厥患儿2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8例,对照组134例.治疗组给予固本防惊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短期间歇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以及各项检测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体质量、脑电图、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防惊汤能有效降低小儿FC复发率(1年复发率降至20.3%)、改善患儿体质,是防治小儿FC复发的有效汤剂.
作者:董幼祺;董继业;郑含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蒙药达日布八味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蒙药达日布八味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脂康治疗,疗程60d.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6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检测血脂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蒙药达日布八味丸对高脂血症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孟根杜希;徐风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柴青消痛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柴青消痛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乳癖消颗粒口服.两组均30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PRL和E2水平均显示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对PRL、E2的降低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采用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的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杨育同;冯玉华;焦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文章系统回顾了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的历史沿革,证候规范化、证候分布演变规律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发现中经络、中脏腑两者在证候分布、演变方面有其特殊规律,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目前尚未找到能确切反映中风证候分布本质差异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
作者:杨小燕;过伟峰;张兰坤;徐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文章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主要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就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病机研究的“衰老积损、热毒损肺”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中的文献评价和疗效的实证研究,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内毒素损伤模型与应用和细菌性肺炎模型与应用及痰热壅肺CAP的病证结合模型建立与应用等.有关中医治疗老年CAP研究应着重4点:病机研究、证候学研究是突出个体化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应着眼于基于疾病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学内容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注重老年患者的特点;疗效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为获取高质量证据的保障,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方法又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诊疗指南制定与应用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指导,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或基于指南而制定适宜的临床诊疗路径;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有关药理学研究等应用基础研究将为探讨作用机制、研究开发新药、优化治疗方法/方案提供依据,应结合中医药的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作者:李建生;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王至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岭南医学流派之妇科专科,清代有何梦瑶、何守愚等名家.现代有罗元恺、蔡仰高、李丽芸、欧阳惠卿等名医.岭南妇科的主要学术观点:①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②顾护真阴,固本培元调冲任;③化湿清热,祛邪宁血治经带;④行气活血,散结软坚除癥瘕.岭南妇科医家的主要临证特色是:①经方时方,灵活运用;根据岭南病证特点,既用张仲景经方,亦大量使用张景岳、傅青主、王清任等医家的“时方”,并有所创新;②南药海药,效用独到;③用药轻灵,勿伤阴津.清热多用甘寒,少选苦寒泻热;温经多用甘温,少选大热辛燥;补益多用平补,亦少选峻补之品,并善用药膳调理;④祛邪扶正,攻补有度.治湿毒、热毒之急症多用峻药救治,而对于气滞、痰湿、痰瘀之癥瘕,则常用行气散结、化痰软坚、活血消癥之法,并常兼健脾燥湿、补肾养血.
作者:罗颂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作为思维对象客体的人是形神相偕相依的统一体,具体表现在形神构成、形神体用、形神存亡3个方面,共同构成形神一体的形神观,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中医学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康复以及对心身医学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价值.
作者:王琦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