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440
  • 国内刊号:32-1412/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198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64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交通医学杂志   2006年4期文献
  • 海安县皮炎湿疹类疾病259例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苏中地区皮炎湿疹类疾病与变应原的关系.方法:对259例来自海安地区患者进行欧洲标准变应原测试.结果:259例患者中不同程度阳性241例(93%),其中甲醛、松香、对苯类阳性率分别24.5%、18.5%、11.6%.结论:苏中地区皮炎湿疹类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为甲醛、松香、对苯类.

    作者:高峰;周建华;钱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继发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1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16例继发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改用原先口服药物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两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餐后两小时C肽、血脂、体重、血压等指标.结果:患者的FBG、2hPG、HbA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餐后两小时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血脂、体重指数、血压影响不大.结论:对口服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具有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金锋;王雪琴;陈锦云;王耀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4例并发症处理分析

    目的:总结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锁骨下静脉安放起搏电极的4例并发症:误入锁骨下动脉、右心房J型电极导管缠绕三尖瓣、双腔起搏术后右心房电极脱落、术中心脏骤停各1例.结果:4例并发症全部处理成功.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的手术技巧、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谢刚;陈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经皮穿刺胸膜活检.结果:16例(72.7%)获阳性结果,其中恶性肿瘤9例,胸膜结核5例,慢性炎症2例.结论:经皮胸膜活检术对不明原因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定性诊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穿刺阳性率较高,尤其对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世贵;房三友;李和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恙虫病合并肺炎、心肌炎23例分析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丙类传染性疾病,可引起持续高热、皮肤溃疡或焦痂、浅表淋巴结增大、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部分病例可以引起心、肺等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现对本院及太和镇人民医院2000~2005年收治的23例恙虫病合并肺炎、心肌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贺明;杨建民;郑喜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重复肾2例

    [典型病例]例1孕妇,22岁,G2P0,孕36周.超声检查:单胎头位,胎心律齐,脊柱完整,后壁胎盘,成熟度Ⅱ级,羊水大前后径6.2cm.胎儿左肾盂增宽达2.0cm,其上极见不规则囊样无回声区,与一扭曲管道相连,通往下腹部,宽处约2.3cm,壁薄光滑,透声好,形态无明显改变,其上段与左肾上极密不可分,左肾门处输尿管显示不清.超声提示:胎儿左侧肾积水,巨输尿管畸形?右肾未见明显异常.产后经IVP、CT及手术证实:左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巨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巨输尿管压迫下位输尿管与肾盂连接处致下位肾积水.右肾正常.

    作者:吴静;龚念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3 437例健康人群体检数据: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反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pR)和腰高比(WHtR)后,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间呈显著的典型相关.人体测量指标中,腰高比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大;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压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大.结论:腰高比是该组人群中有价值的人体测量指标,血压是受肥胖影响大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

    作者:邱斌;崔世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麻疹住院患者43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南通市2005年麻疹暴发流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6月收治的430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30例患者中,男235例,女195例,分别占54.65%和45.35%.发病年龄:儿童138例(32.09%),成人292例(67.91%);临床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炎、早期出现麻疹粘膜斑、在病程的3~5天出现典型的皮疹等麻疹症状;出现并发症369例(85.81%),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喉炎、肝炎、脑炎.经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及免疫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麻疹的发病年龄后移,以成人为主,其临床表现典型、并发症多、预后较好,免疫调节治疗能缩短病程、减缓病情.疫苗的补种能预防麻疹的流行.

    作者:徐建中;孙伟;张沛枫;朱浩然;赵云;凌勇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曲美他嗪(TMZ)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各危险层的疗效.方法:采用Braunwald法对UAP分级,将14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Ⅰ级46例,Ⅱ级54例,Ⅲ级42例.将各级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肝素组和常规组,在常规抗心绞痛疗法基础上,肝素组加用LMWH,联合组加用LMWH和TMZ,其中LMWH 0.4ml(4100IU),q12h IH,7~10天,TMZ 60~120mg/d,疗程30天.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0天的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62%,肝素组89.13%,常规组69.39%,前两组疗效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Ⅰ级患者,心脏事件无统计学意义.Ⅱ级患者在顽固性心绞痛事件上联合组及肝素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级患者在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上联合组及肝素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P<0.01,P<0.05).3组病例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结论:联合组和肝素组在治疗UAP中均有良好的疗效,但联合组又优于肝素组,两药联用有协同作用.对UPA Ⅱ级、Ⅲ级患者,须给予LMWH辅TMZ强化治疗,可减少患者远期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作者:张静;吴琴;刘赟;郑喜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152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72例患者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47.4%,以上腹不适、恶心为主要表现,血淀粉酶以术后3小时升高明显,24小时多数患者的血淀粉酶明显下降,血淀粉酶水平及临床症状均在5天内恢复正常.结论: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较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经内科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40例临床分析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60岁以上患者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多造成不适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发作时常伴快速心室率,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心力衰竭加重[1].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房电重构而不易转复,因此复律治疗宜早开始[2].我院2002年5月~2005年12月用静脉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彬;梁磊;袁云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效果和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变.方法:对68例VB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每日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静滴,疗程为10天.观察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的变化和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变化及防止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VBI的综合治疗中,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伟;施建生;陈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移植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结果:5例患者(22.7%)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均得到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有精神因素、内环境紊乱、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兴奋作用、术后感染、环境因素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精神症状.

    作者:葛志华;韩旭东;徐建如;宋建华;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无痛苦胃镜检查153例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无痛苦胃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53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294例,均无高血压及心、脑、肝、肾等慢性病.两组检查前均予静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对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操作时间、患者反应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检查中和检查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较检查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检查前均有所下降,检查后恢复检查前水平.两组操作时间无明显区别.结论:应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静注后给高血压患者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可提高检查耐受性,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许鹏;宗剑;陈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长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8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长期强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胰岛素泵对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的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Ⅱ)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及餐后1小时C肽水平.结果: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理想控制血糖,有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部分患者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并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顾志峰;崔世维;朱晓晖;王粹芳;印彤;朱静仪;秦文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04例心肌梗死组和80例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较好指标,与心肌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作者:李军;李丕宝;王少媛;吕玲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血气分析,以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临床征象为指标,与单纯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单纯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湘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胫腓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1例体会

    应用胫腓钩钢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1例,结果11例随访0.5~2年,疗效均为优良,无断钉、连接杆断裂现象.提示运用胫排钩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效果满意.

    作者:王延涛;刘丽萍;安丰敏;孙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22例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肝移植相关方法.结果:22例肝移植患者除1例晚期肝癌于术后15个月死于肝外转移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和规范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蔡卫华;吴建军;胡进勇;王卫兵;卢潮德;蔡邢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抑制气管拔管的应激反应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术后,观察组静脉缓慢推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0.3~0.5m/kg,2~3min后吸痰拔管.对照组不给药,直接吸痰后拔管.结果:观察组与用药前比,HR、MAP、RR均下降.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5min HR、MAP、RR均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小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的抑制气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

    作者:彭卫东;唐燕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CF)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大肠癌患者42例,术前接受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2h,第1天;5-FU500mg/m2,静滴6h,第1~3天;CF300mg/d,第1~3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化疗后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42例中有38例获得手术切除,其中26例根治性切除,19例原发病灶明显缩小,14例肿瘤TNM分期降低.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出血、神经感觉毒性、肝肾功能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该法对化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的中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作者:朱秋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龄患者瓣膜手术体外循环22例实践体会

    瓣膜病患者由于长期容量负荷及压力负荷加重,心脏扩大,心肌受损,心功能差.高龄患者除了心脏疾患还常有各脏器功能的减退及其它合并症,如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手术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因此,对高龄瓣膜病患者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盛裕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常成人上眼睑板测量研究

    目的:定量研究成人上眼睑板的长、宽、厚度及形状.方法:取死后2~6小时成人上眼睑12例共24侧,放大镜下测量.结果:上眼睑板平均长、宽、厚度分别为:28.4±1.6mm、男8.7±0.4mm(女9.1±0.5mm)、1.1±0.1mm,呈瘦长D字形.结论:该种方法测量上眼睑板结果可靠.

    作者:胡克苏;尚小英;朱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52例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32例长管骨骨折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运用C臂X光机透视下行闭合复位234例、切开复位298例;扩髓402例、未扩髓130例;静力固定526例、动力固定6例.结果:514例(96.6%)获得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为6个月;骨折不愈合18例(3.4%),其中肱骨3例、胫腓骨10例、股骨干5例;术后感染5例(0.9%);内固定失败6例(1.1%),其中主钉断裂2例、远侧锁钉断裂4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胫腓骨、肱骨等长管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陈晔;陈向东;王洪;朱鸣镝;祝勇;张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右胸单切口治疗老年人中段食管癌32例体会

    我们于1999年6月~2005年12月对32例老年中段、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右胸单切口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峰;王卫东;许炳烈;刘进波;丛旭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根据睑板高度个体化重睑42例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不同个体的重睑手术方法.方法:对42例要求施行重睑成形术患者术前测量睑板高度,以睑板高度减2mm设计重睑切口线.结果:42例均在术后5天拆线,半年后随访,重睑形态自然生动,与面部及眼裂大小比例和谐.结论:根据睑板高度设计重睑切口简单,准确,值得推广.

    作者:朱兴华;尚小英;胡克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单纯瑞芬太尼泵注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单纯瑞芬太尼泵注用于宫腔镜检查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瑞芬太尼组(R组),F组术前缓慢注射芬太尼0.1mg作为负荷量,术中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体动反应追加芬太尼0.05~0.1mg,R组术前缓慢注射瑞芬太尼0.1mg作为负荷量,继使用微量输液泵按照2μg/kg·min注入,术中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体动反应,可加大至3μg/kg·min.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镇痛效果R组明显优于F组(P<0.05),但是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单纯瑞芬太尼泵注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便捷的麻醉方式.

    作者:安舟引;施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

    应用中华长城内因达到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剃刀背畸形明显改善,冠状面畸形cobbs角小矫正率84%,大98%,平均矫正率91.2%;矢状面畸形平均矫正率60.2%,旋转畸形平均矫正Ⅰ~Ⅱ度,无1例出现神经并发症,所有患者至今无矫正度丢失.提示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针对脊柱侧凸的三维畸形从三维空间进行矫正虽然费时,却安全可靠.

    作者:路晓;钱普健;林钢;吴晓春;冯步龙;丁德富;韩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皱纹128例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在面部皱纹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额横纹、眉间皱纹、鱼尾纹患者128例,一般用2ml生理盐水稀释100单位BTXA,根据不同的患者调整剂量和浓度,定点、定量、注射均匀治疗,对称分布于面部肌肉层.结果:128例患者经BTXA治疗后,显效117例(91.4%),有效10例(7.8%),无效1例(0.78%).结论:BTXA在面部除皱美容应用中有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创伤小,有应用前景.

    作者:杨军;姚建;季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结果:220例胆道残石患者,取净结石201例(91.4%).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安全、简便、有效.

    作者:何志贤;陆玉华;徐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癌根治术后腹部肿块4例诊治体会

    我科于2000~2044年共收治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部肿块形成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陈国学;曲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额叶脑挫裂伤83例临床分析

    随着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高达58%.额叶脑挫裂伤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延长,往往可合并额叶脑水肿、脑肿胀和迟发性血肿,导致患者病情急骤恶化,如不及时手术,死亡率极高.现对我科自1998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83例额叶脑挫裂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

    作者:潘云;何文干;张卫;朱扬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微创性磨削痂治疗面部深二度烧伤的手术配合

    头面部深度烧伤由于其解剖比较特殊,烧伤后渗液、水肿明显,削痂深浅程度难以掌握,术中不易止血,术后因皮片下积血而致植皮失败.临床上常主张自然脱痂,但烧伤创面进行性损害使皮肤附件减少或破坏,导致创面加深,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因此,面部烧伤的治疗不仅为了创面的修复,更要注意功能及容貌的恢复[1].我院于2002年起对107例头面部深二度烧伤创面采用磨削、搔刮、削痂相结合治疗.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护理配合有一定难度.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左海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先天性膈疝围手术期护理

    先生性膈疝是由于发育缺损或发育不全,腹腔脏器可经过膈肌缺损处而进入胸腔,造成解剖关系异常的一种疾病,据国外报道新生儿的发病率为0.01%~0.03%.

    作者:于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经颈外静脉置管的应用与维护

    深静脉置管术(PICC)因费用较高未能广泛开展,而普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进针深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防止化疗药物对周围浅静脉造成损伤,我们2004年3月~2006年4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颈外静脉置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使导管留置较长时间,做好导管护理,防止堵管和感染,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佐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患沟通在内分泌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总结医患沟通在内分泌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内分泌科患者的疾病好转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医疗诊治过程中,重视医患沟通将有助于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促进疾病好转、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医患沟通在内分泌疾病诊治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季云;吴爱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根治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手术范围较大、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恐惧,术后不配合等,严重影响根治术的疗效.我科自2004年1~10月对178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收集非呼吸系统疾病继发肺部感染3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和多种护理干预组.两组均使用抗生素治疗,记录开始出现肺部感染体征和肺部感染持续的天数.结果:使用多种护理方法干预,出现肺部体征的时间延长,肺部感染持续的时间缩短,两组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的肺部感染,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能够缩短肺部感染时间,增强肺部感染治疗效果.

    作者:何川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62例,其中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35例,经过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秦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应用常频呼吸机38例护理体会

    在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时,呼吸机能有效改善通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但操作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肺气漏、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堵管或脱管、早产儿视网膜病等[1].本组38例新生儿疾病应用呼吸机经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缪爱梅;茅志娟;杨江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治疗172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饮食控制,以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法对172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1例接受饮食控制治疗,123例(93.89%)达到预期效果,仅6例加用胰岛素.结论:饮食控制治疗GDM,大大改善了GDM患者母儿预后,该疗法无需用药,孕妇易接受.

    作者:陈蕾;马勤谊;裴美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患者在持硬麻醉下实施妇科大、中、小手术.结果:26例患者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发生伤口感染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手术要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关键在于术前、术后控制血糖,积极应用抗生素

    作者:郁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异位妊娠期待疗法17例分析

    以往由于早期异位妊娠不易诊断,发病时常常已经破裂,需行手术治疗.快速而敏感的血HCG检测与B超检查能及时确诊早期异位妊娠,使保守治疗成为有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选.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2月对接诊符合期待疗法条件患者17例未进行任何治疗,仅进行了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窒息新生儿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的意义

    新生儿易发生窒息,窒息对机体的损害是多脏器的,常合并心肌损害.本文对41例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进行检测,以探讨其意义.

    作者:张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CD40、CD40L的检测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0、CD40L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儿童.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0为(5.87±0.80)%,较对照组(4.12±1.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L为(2.05±0.22)%,较对照组(3.54±0.3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存在细胞免疫失调和体液免疫失调.

    作者:魏燕;朱国际;冯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多通道胃电图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电图的特征.方法:对6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行多通道胃电图检查,探讨餐前、餐后胃平滑肌电活动的变化规律及各导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餐前平均幅值、电节律紊乱、慢波百分比,2导联与其他导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各导联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1、2导联平均幅值,4导联胃电节律紊乱系数,1导联反应面积、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1、2导联餐后/餐前功率比与其它导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导联间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的各项指标餐前与餐后比较,1、2、3、4导联平均幅值、平均频率、反应面积、正常慢波百分比,1、2导联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主功率比,4导联主频、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导联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致胃肠功能紊乱和胃动力改变,是导致发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文澜;杭杲;徐孝华;严靖;朱琴;魏福明;朱俊;黄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透明敷贴致婴幼儿皮肤损害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套管针已广泛应用儿科,但透明敷贴可引起婴幼儿皮肤损害,给患儿及护理人员带来一些问题.我科2003年8月~2004年9月共使用透明敷贴近1000例,致皮肤损害12例(1.2%),现将对婴幼儿皮肤损害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哮喘儿童螨抗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测定

    本文对入选脱敏治疗的哮喘儿童进行屋尘螨抗原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的测定,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晓蕴;陶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瓷化树脂、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后牙Ⅱ类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瓷化树脂、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方法:分别用瓷化树脂、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进行充填后牙Ⅱ类洞,比较充填材料有无折裂或松动;患牙有无继发龋;材料有无(牙合)面磨损等现象.结果:瓷化树脂、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进行充填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19.67%及12.07%.三者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瓷化树脂及复合树脂与传统银汞合金相比,疗效相近,但具有低毒性,渗漏少及光洁度好等优点,尤其是瓷化树脂,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昱卓;徐建萍;周艳;吴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粘膜肥厚性鼻炎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粘膜肥厚性鼻炎(下鼻甲粘膜肥厚所致鼻塞)的效果.方法:对98例下鼻甲粘膜肥厚致鼻塞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缩小肥厚的下鼻甲,术后随诊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随诊期内鼻塞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愈91例(92.9%),有效7例(7.1%),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下鼻甲粘膜肥厚所致鼻塞的较好方法.

    作者:吕春江;肖大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观察

    翼状胬肉常见,手术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我科自2003年1月起采用带结膜的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月胜;高建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鼻息肉内镜手术后鼻中隔大穿孔1例

    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引起鼻中隔大穿孔少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女,37岁.因双侧鼻塞伴流涕2年入院,嗅觉减退,无涕中带血.体检:鼻外形正常,双侧鼻腔不通气,双侧总鼻道可见大量半透明赘生物,有粘涕,鼻中隔无偏曲,无穿孔.鼻窦冠状位CT示双侧鼻息肉,前中组鼻窦炎.

    作者:顾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γ-亚麻酸的药理作用、开发及应用

    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18:3△6,9,12n-6)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各组织生物膜的结构材料,又是前列腺素、白三烯、花生四烯酸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本文综述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徐润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皮功能障碍与常见心血管疾病

    自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内皮细胞释放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以来,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近年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能感受生理刺激,同时作出调节性反应,以维持血管内环境的平衡.许多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可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而内皮功能损伤又常伴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本文就内皮功能及检测方法、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内皮功能保护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葛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寿命表的编制及其应用发展

    期望寿命的长短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并为制定与人口有关的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它已经成为联合国用于表示经济、文化、健康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寿命表作为研究人口期望寿命的一种分析工具,成为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度量指标.

    作者:陆青云;蓝绍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全覆膜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68例

    目的:观察国产全覆膜自膨式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在X线监视下,对食管癌及肺癌并纵隔转移患者置入全覆膜食管内支架.置入前后行食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除2例肺癌并纵隔广泛转移及1例贲门癌患者外,其余65例患者术后均能进半流质或正常饮食.1例置入后发生移位,其余支架位置均正常,造影显示通畅良好.术后患者生存时间4~23月,16例术后5~7月支架上口出现再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再度恢复1级进食.结论:国产全覆膜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光胜;刘月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CA)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MRI表现.结果:15例CA共检出19个病灶.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3例).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15例CA行3D-TOF MRA均未见异常血管影.结论:CA的MRI表现有特征性,MRI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天乐;黄胜;田国才;龚沈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超声在无水乙醇介入性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58例原发性肝癌进行无水乙醇介入性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兵;嵇雪芹;李咏梅;李艳;王守华;蒋从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脏CE-MRA造影剂注射时间的掌握

    肝脏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E-MRA)对显示肝脏血管解剖变异及发现门腔静脉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于2003年11月~2005年9月对57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肝脏CE-MRA检查,效果满意.现将注射造影剂的时间掌握和副反应观察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雪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观察糖尿病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评价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60例住院患者,糖尿病患者80例,对照组80例(排除糖尿病,高脂血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部动脉检查,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斑块检出率.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0.0%和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杭晓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海安县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2000年以来疫情有所回升.本文通过对我县近几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就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张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南通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南通市居民糖尿病的流行特征,探讨血糖与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脂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南通市各县(市)区20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3 849例,并将调查结果建立数据库,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糖尿病的粗患病率为6.13%(男6.37%,女5.94%),标化患病率为5.43%(男5.56%,女5.24%).粗患病率及标化后患病率男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逐渐上升趋势;血糖值与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显著性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超重/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血糖值与体重指数、腰围的相关性大于与腰臀比的相关性.结论:糖尿病是与遗传、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的疾病,控制体质指数、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建萍;吴观凌;陈大灵;李冠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当口腔出现疾病或损伤时,防御功能下降,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感染甚至其他严重的合并症.笔者在甲硝唑漱口液基础上,重新组方制备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用于防治口腔感染,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李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头发中铅、钙、铁水平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南通市10岁以下儿童发铅、钙、铁水平、性别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发样中的铅、钙、铁含量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0名儿童发铅含量为(3.52±3.38)μg/g,钙为(387.54±117.47)μg/g,铁为(33.74±8.62μg/g);发钙、铁值无性别差异;发铅值有性别差异;铅与钙、铅与铁之间均呈负相关.结论:铅与钙、铁在体内存在拮抗关系.

    作者:李春建;季莘;张卫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到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组连续的临床病症.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S(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

    作者:吴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治疗近况(二)

    2 Barrett食管的治疗2.1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1)食管深溃疡;(2)食管瘘管、穿孔合并出血;(3)难以控制的胃食管反流症状;(4)食管进行性狭窄;(5)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6)腺癌.对于(1)~(4)者,手术目的主要是重构通道,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减轻胃食管反流.手术方法有:Nissen胃底反折术、Hill胃后方固定术和Belsey食管胃成形术.其中Nissen术式是控制胃食管反流适宜的方式,可使部分患者的BE上皮完全逆转.

    作者:黄介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狼疮性肾炎诊疗近况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靶器官,无论肾活检或病理检查,肾脏是易受累脏器,狼疮性肾炎已是影响SLE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蒋季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癌癌前病变和胃癌相关疾病

    按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伦敦会议的统一认识,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是指胃粘膜异型增生(dysplasia);胃癌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condjtion)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有肠化及恶性贫血、慢性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胃息肉和胃粘膜巨大皱襞症(Ménétriér病)等.其后发现有更多的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受重视.

    作者:孟宪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PCR-RFLP检测Apo CⅢ基因T-455C多态性的反应条件优化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反应体系中各种成分的优化,建立检测载脂蛋白CⅢ(Apo 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方法:采用PCR-RFLP检测ApoCⅢ基因T-455C多态性,同时通过对参与反应体系的成分,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不同的浓度或参数组,进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逐项试验,观测各成分在不同条件下对结果的影响.结果:Apo CⅢ基因检测到3种基因型.PCR反应体系中不同模板含量、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dNTP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和酶切体系中PCR产物量、内切酶量、酶切时间等对反应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建立的PCR-RFLP体系检测Apo CⅢ基因T-455C多态性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简单敏感、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适合常规实验室开展.

    作者:俞娟;王惠民;张志泉;黄一红;陈连英;周锦红;鞠少卿;王跃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肝脂酶(H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冠心病组132例,正常对照组84例,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人体外周血DNA,以PCR与RFLP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两组HL基因各多态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组HL-514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514C/T多态位点基因变异与冠心病患者发病可能有相关.

    作者:胡敏;邵建国;朱毅;焦青萍;朱华;于金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胎盘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采用DNA缺口原位标记Tunel's技术,测定30例PIH患者和24例正常妊娠胎盘不同部位细胞凋亡指数,并以电镜的超微结构来证实.结果:PIH组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5.46±2.60)%、(7.48±3.90)%、(5.73±2.89)%,对照组分别为(3.95±1.75)%、(5.42±1.96)%、(4.08±1.99)%,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显示PIH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与合体滋养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形态变化.结论:细胞凋亡是PIH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影响胎盘功能的直接原因.

    作者:盛霞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ConA非结合型GPDA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糖链异质性的检测法.方法:利用伴刀豆素A(ConA)与等量血清孵育法测定血清中ConA非结合型GPDA.结果:正常人血清中ConA非结合型GPDA为12.1~42.1U/L,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度高,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魏群;黄介飞;张弘;倪润洲;江枫;肖明兵;李峰;茅美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erbB-2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C-erbB-2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及内膜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内膜腺癌中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C-erbB-2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阳性表达率为23.3%,随着病变程度增高而增高(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表达增高(P<0.05),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P<0.01).结论:C-erbB-2的表达与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黄萍;黄剑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实时定量PCR检测体外诱导条件下鼠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表达水平变化

    目的:检测S100 mRNA含量,初步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条件下向雪旺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经β-ME,ATRA,Forskolin,bFGF,PDGF,HRG体外诱导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水平上升,诱导前后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体外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表达量增多.

    作者:栾文杰;王洁;邵晨昕;丁斐;顾晓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XRCC1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XRCC1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南通市某钢丝厂137例铅作业工人,其中61例确诊铅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76例铅接触工人作为内对照,选取正常人群75例作为外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方法分析3组人群XRCC1A194W和A399Q基因型频率,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系.结果:XRCC1 A194W的CT+TT在病例组和内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TT基因型能增加铅中毒的易感性(OR=2.46,95%CI=1.16~5.21);XRCC1 A399Q的GA+AA在病例组和外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GA+A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铅中毒的危险性降低(OR=0.31,95%CI=0.15~0.65).结论:XRCC1基因A194W和A399Q的多态性可能与铅中毒易感性有关.

    作者:陆春花;何晓庆;杨泽云;杨继红;周雪萍;周萍;刘起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对腓肠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腓肠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损伤模型,实验组又分为3个组,分别给于高、中、低3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另设正常对照组.术后36天,灌流、固定、取腓肠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运动终板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分析.结果:正常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大,形态规则,肌细胞核紧贴于肌纤维的边缘;空白对照组肌纤维截面积显著减小,结构紊乱,肌细胞核向肌纤维内迁移,结缔组织明显增生;用药组肌纤维截面积减小,形态较规则,肌细胞核仍位于肌纤维的周边,可见结缔组织增生.结论:补阳还五汤有显著地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

    作者:梅晓云;陈雪梅;吴坚;张沛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蟾酥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形态学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蟾酥提取物(BTXs)对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观察BTXs对荷瘤小鼠肿瘤抑制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与BTXs组、环磷酰胺组、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具有显著差异,BTXs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也具有显著的影响.病理学观察显示,BTXs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结论:蟾酥提取物(BTXs)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高瑞霖;邵义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PTEN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喉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60例喉鳞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LSCC、癌旁喉组织及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9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C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癌、无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中表达水平较Ⅲ-Ⅳ期、低分化和有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张振新;邱晓霞;施公胜;达鹏;王志霞;周维镕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