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2785
  • 国内刊号:33-1109/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79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2001年《浙江医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浙江医学杂志   2006年9期文献
  • 肝外伤死亡37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肝外伤特别是严重肝外伤处理方法的不断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创伤处理新概念的确立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已使Ⅲ、Ⅳ级肝外伤的死亡率降至10%以下[1],但严重肝外伤所导致的死亡在基层医院仍占据较高比例.

    作者:陈建青;黄法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2%,跗骨骨折的60%,其中波及距下关节面的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5%.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以前多采用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或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等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晚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概率很高[1].

    作者:曹廷生;朱凤春;柴敏军;徐学斌;袁学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皮肌炎49例临床分析

    皮肌炎是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无力和肌肉炎症、变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血管,常伴有关节、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1],临床易误诊.现对我院1997年至2005年收治的49例皮肌炎患者作一回顾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临床应用81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痔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Thomson[1]的肛垫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根据痔肛垫下移理论,新近发展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ioids,PPH),用来治疗以脱垂为主的痔或者直肠黏膜脱垂.

    作者:华汉巨;林建江;叶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微创开放式修补腹股沟疝93例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法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Kugel手术是微创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1].本院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定性内置弹力环双层聚丙烯补片作为修补材料施行93例,报道如下.

    作者:沈正荣;周凡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置管误入蛛网膜下腔4例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CSEA)同时具有脊麻(SA)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少和硬膜外麻醉(EA)可连续给药、便于控制麻醉平面并作术后止痛的特点,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被广泛应用.随着CSEA双针单点即针内针一点穿刺法(SST)逐步推广使用,并发症也相对增多.

    作者:吕机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探查时机

    临床上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仅占腹内脏器闭合性损伤的2.5%~5%,其中80%以上合并其他腹内脏器损伤[1].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率低,并发症严重.

    作者:方东林;曹利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复杂性窦道的处理

    乳腺复杂性窦道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由多种乳腺疾病发展而来的以乳腺内窦道形成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多见,但一旦形成,往往病变复杂多样,处理较为困难.我院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收治了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凌骏;庄莉;黄钟英;胡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关节镜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

    膝内侧骨性关节炎高位截骨治疗的临床使用在发达国家因全膝置换术的广泛应用而有减少趋势,但在我国因经济条件及医疗设备限制,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胫骨高位截骨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2年7月至2004年11月用关节镜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28例(30个膝关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梁军波;陈海啸;陈忠义;冯兴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4例报道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十分罕见,文献均为个案报道[1-2].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443例原发性肝癌中仅发现4例(0.9%).现将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作者:庄莉;凌琪;王伟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期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

    脊柱结核致残率极高,近10年来新发病人有增多趋势,其中胸、腰椎结核常见.有些学者主张对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以利预防或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1-2].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应用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14例,报道如下.

    作者:郑荣宗;何登伟;潘水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腹腔镜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的临床观察

    脑电双频指数(BIS)可反映镇静催眠程度,指导麻醉用药[1].七氟烷是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诱导迅速、患者苏醒快、对循环抑制轻等优点.本文观察了腹腔镜手术中用BIS指导七氟烷吸入麻醉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以期为临床使用七氟烷提供参考.

    作者:屠文龙;陈元良;徐军;杜光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脑积水28例

    脑积水的治疗当前仍然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难题,尽管有许多新的方法如可调压阀、含抗生素的引流管等已经在临床应用,但术后仍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对阻塞性脑积水人们还是认可颅内分流术.

    作者:王义荣;李新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3例

    肱骨髁间骨折是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骨折之一,骨折不易愈合,可影响关节功能.即使行开放复位内固定,仍然不易固定,从而会影响关节功能.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解剖钢板对23例肱骨髁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冬梅;杨明;胡庆华;方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显微外科技术在肛瘘切除缝合术中的应用

    肛瘘的常规治疗是肛瘘切开术和肛瘘挂线术,创口需肉芽增生来填充,愈合缓慢,挂线疗法的过程尤其冗长[1].为了缩短疗程,笔者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肛瘘的治疗,有效解决了上述不足之处,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华羽;左志贵;倪士昌;李激;陈绍棋;徐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膝关节以下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蛛网膜下隙阻滞是临床上常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但药物剂量、注药速度掌握不当易引起严重低血压.由于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和对缺血缺氧耐受力下降,严重低血压对大多数本身就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作者:余静;连庆泉;张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手术切除加电子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又称疤痕瘤,单纯手术切除极易复发,手术加放射疗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有效的治疗方法.1997年8月至2004年2月我们采用手术切除加电子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112例,并对不同照射模式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金素慧;余光伟;王连聪;韩春茂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直肠癌外翻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自2002年3月以来,我院为22例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外翻切除吻合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闻立平;朱水根;朱建军;李国伟;汪春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胫骨干骨折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4%.由于胫骨前侧约1/3位于皮下,胫骨骨折又多为高能损伤,骨折端血运较差,故在临床治疗时骨迟缓愈合及不愈合发生率较高.髓内钉内固定作为目前常用的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具有使用简单,固定稳定可靠,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小,患者可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及负重活动等优点,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良好.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尝试使用国产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对36例胫骨干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叶凌;严世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侵犯的多因素分析

    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加深及治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手术呈缩小趋势,保乳手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虽然保乳的指征正被逐步放宽,但相当一部分患者需施行全乳切除术.

    作者:金纯;郭贵龙;张筱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应用腹腔镜外科技术诊治腹部刀刺伤38例分析

    2002年2月至2004年7月,我们共对38例腹部刀刺伤患者施行腹腔镜探查手术,取得较满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伏义;李飞波;何雁飞;仇明;江道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治疗传统方法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我科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29例,并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葛盼;杨蓓蓓;尤慧华;黄萍芳;张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单边跨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Ⅱ、Ⅲ型Pilon骨折

    Pilon骨折是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胫骨远侧干骺端并波及踝关节面的骨折,骨粉碎缺损、关节面塌陷及骨缺损及软组织损伤严重.由于胫骨远端覆盖软组织少、血运差,因而治疗困难,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跨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复杂Pilon骨折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刚;王剑;潘志军;郑强;李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

    自从1992年Carroll首次报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S)以来,LS逐渐被外科医生用来治疗各种需进行脾切除的疾病[1].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6年3月,共施行LS2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作一分析.

    作者:阙日升;曹利平;吴峥嵘;蒋达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源性猝死36例临床分析

    心源性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定义为1h,也有人将发病后24h内死亡者也归入猝死之列.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4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总人数的88%[1].

    作者:王美丽;陈君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改良9号针引导法在老年人腰麻中的应用

    腰麻操作简便,麻醉显效快,肌松好且效果确切.但老年人脊柱的韧带及硬膜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使用较细穿刺针作腰麻穿刺常有困难,我们采用改良9号针引导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陈虹;李子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喉罩用于小儿手术30例临床观察

    喉罩插入咽喉部,充气后在喉的周围形成一个密封圈,可施行正压通气,也可让病人自主通气,是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新型通气工具.本文就小儿手术中喉罩的应用作一总结.

    作者:桂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代谢综合征(MS)是指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MS是以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为特点的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作者:袁俏梅;汪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的表达及其与C-erbB-2、Ki67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在散发性乳腺癌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原癌基因C-erbB-2、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7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进行BRCA1及C-erbB-2、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并分析BRCA1与临床病理指标及C-erbB-2、Ki67的关系.结果 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下降或缺失,其失表达率为46.8%,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BRCA1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Ki67的表达无关(P>0.05),与绝经状况、肿块大小、ER、PR状况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BRCA1的表达下降或缺失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BRCA1与C-erbB-2共同检测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预后及指导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万芳;黎体缨;吕卫国;石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评估手术预后的意义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速率法,测定113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术前和术后1、7、12d的血清ChE.结果 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清ChE水平随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肝功能Child-Pugn分级的降低而下降(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ChE水平显著低于同时期无肝硬化患者的水平(P<0.05).术后轻度肝功能损害70例,中度肝功能损害28例,重度肝功能损害11例,出现肝功能衰竭4例,血清ChE水平随术后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P<0.05),但后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hE水平与慢性肝病严重程度一致,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判断手术耐受性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进行性下降与肝功能损害明显相关,但不能很好地预测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黄涛;梁廷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人脑胶质瘤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和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作用.方法 对62例脑胶质瘤患者和3例脑外伤患者(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中,仅少数神经细胞COX-2染色阳性;在脑胶质瘤中,都发现有较多肿瘤细胞COX-2染色阳性.脑胶质瘤中COX-2染色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74,P<0.01).正常脑组织与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之间,COX-2表达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坏死区域周围肿瘤细胞有COX-2的高表达.正常脑组织与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发现有COX-2染色阳性,在血管周围有COX-2染色阳性的肿瘤细胞聚集.结论 COX-2在各级别的脑胶质瘤细胞中有表达,和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COX-2在肿瘤的坏死区周围有强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死亡过程起作用;COX-2在肿瘤的新生血管内皮上有表达,在血管周围有COX-2阳性的肿瘤细胞积聚,可促进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COX-2可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辅助生物学标志.

    作者:曹浩强;徐庆生;沈剑峰;周永庆;詹仁雅;金许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谷胱甘肽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谷胱甘肽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组)、ANP模型组(Ⅱ组)、谷胱甘肽治疗组(Ⅲ组),每组30只.Ⅰ组剖腹后仅翻动十二指肠、触摸胰腺;Ⅱ、Ⅲ组剖腹后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ANP肺损伤模型.术后1hⅠ、Ⅱ组经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Ⅲ组注射6%的谷胱甘肽.然后于3、6、12h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和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取肺、胰腺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注射后6hⅡ、Ⅲ组PaO2较Ⅰ组明显下降(P<0.05),但至12h时Ⅲ组已较Ⅱ组明显升高(P<0.05);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肺系数明显升高(P<0.05),Ⅲ组3、12h时则无明显升高;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血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Ⅲ组则未见明显升高;注射后6h,Ⅱ、Ⅲ组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12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注射后3h,Ⅱ、Ⅲ组肺组织中MPO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6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组织学观察:Ⅰ组肺组织无明显形态学变化,Ⅱ组肺组织炎症水肿,组织结构破坏明显,Ⅲ组与Ⅱ组比较肺组织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就合并急性肺损伤,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ANP导致的肺组织损伤.

    作者:沈朝敏;张玉惠;邬林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低剂量放疗同步大剂量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低剂量放疗同步大剂量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83例食管鳞癌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根治剂量放疗组42例(RT组)和低剂量放疗同步大剂量化疗组41例(CRT组).放疗采用60Coγ射线或8mVX射线,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RT组总剂量62~70Cy,CRT组总剂量50Gy.CRT组放疗第1天起同步使用氟尿嘧啶750mg/m2,第1~4天静脉滴入,顺铂60mg/m2,第1天静脉滴入,第1、5、8、11周重复,共4个周期.结果 RT组和CRT组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7%、50.0%、42.9%和87.8%、73.2%、70.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5%、33.3%、14.3%和75.6%、65.9%、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T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RT组,但可以耐受.结论 食管癌低剂量放疗同步大剂量化疗较单纯根治剂量放疗有较好效果,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陈永朝;纪鹏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TGF-β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率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阐明TGF-β1在前列腺癌临床进展中的作用和作为预后指标价值.方法 用En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前列腺癌切除标本中癌组织和10例癌周组织TGF-β1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GF-β1与前列腺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中TGF-β1阳性表达率87.81%,与癌周组织(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生存2年以内者的TGF-β1阳性表达率100%,2~5年者88.27%,5年以上者72.58%,它们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呈中、强阳性者38.46%(10/26)术后生存5年以上,表达阴性或弱阳性者80.00%(12/15)术后生存5年以上,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Ⅰ、Ⅱ期者TGF-β1阳性表达率为70.83%(17/24例),Ⅲ、Ⅳ期者为100%(17例),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骨转移者TGF-β1阳性表达率为83.87%(26/31),有骨转移者为100%(10/10),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表达率越高,肿瘤发展越快,转移性越强,患者生存率越低.TGF-β1可促进前列腺癌生长,增加前列腺癌的侵袭能力.对患者行TGF-β1检测,可判断前列腺癌的进展和预后.

    作者:丁国芳;徐银峰;杨最素;郁迪;闫海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骨肉瘤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不同临床行为的骨肉瘤活检组织和8例转移灶组织进行VEGF、MMP-2、MMP-9表达的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经13~91个月随访,骨肉瘤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50.3%,5年无瘤生存率38.8%.MMP-2表达阳性率为53.6%,MMP-9表达阳性率为53.6%,VEGF高表达率为51.8%;MMP-2、MMP-9表达阳性和VEGF高表达与预后相关(P=0.0012、0.0049、0.0322).MMP-2、MMP-9与VEGF的表达均有相关性(P=0.014、0.047).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骨肉瘤预后的因素有年龄(P=0.030)、MMP-2表达(P=0.024)和MMP-9表达(P=0.014),而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亚型、手术方式和VEGF表达则与预后无关.骨肉瘤转移灶中MMP-2、MMP-9、VEGF表达阳性率较高,且同一病例原发灶与转移灶的表达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骨肉瘤原发灶MMP-2、MMP-9表达提示肿瘤易于转移,患者预后差;骨肉瘤原发灶MMP-2、MMP-9表达与VEGF表达有相关性,提示前两者与VEGF在骨肉瘤转移过程的作用有关联;骨肉瘤转移灶MMP-2、MMP-9、VEGF表达阳性率较高.

    作者:李伟栩;叶招明;杨迪生;陶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征象分析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大中城市妇女占首位的恶性肿瘤.高频乳腺钼靶摄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主要且有效的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中常见的病理类型.

    作者:黄海英;孔建春;王吉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球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以单克隆浆细胞进行性增生并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特征.以往临床上测定M蛋白一般采用蛋白电泳法,但需要M蛋白定量大于2g才有阳性结果.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可以检测小于2g的M蛋白,敏感性较高.本研究选择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并与蛋白电泳法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瑾;姜浩;黄金文;杜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58例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使用化疗药物、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后常出现严重感染,反复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又易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并成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肖峰;佟红艳;金洁;麦文渊;钱文斌;孟海涛;童茵;王蕾;毛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老年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常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减退而生命体征不稳定,因而术后镇痛选用何种方法有一定难度.本研究观察三种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与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胸科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夏燕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地氟醚对全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地氟醚在血液及组织中的溶解度较低,用于全麻维持易于调控,从体内排出也较快,被认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1],但其对人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

    作者:陈骏萍;葛鹬雯;刘诚;彭洁;施忠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紫杉醇化疗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paclitaxel)是从紫杉的树干、树皮或针叶中提取或半合成的有效成分,为20世纪末开发的抗癌新药,其作用机制独特,对很多耐药的患者也有效.紫杉醇的作用靶点是构成细胞骨架的微管,主要通过促进蛋白质组装成微管及阻止其解聚,将肿瘤细胞阻遏在G2期和M期,从而抑制其有丝分裂,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还具有抗肿瘤血管形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1].

    作者:周晓芳;方青芳;翁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术效果比较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因其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低,在临床上用于腰麻的报道日益见多.本研究旨在观察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腰麻术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作者:潘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羟乙基淀粉用于剖宫产围术期预扩容的疗效观察

    目前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是剖宫产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但麻醉后及手术中常见血压下降.本研究旨在观察羟乙基淀粉(HES、贺斯,德国卡比·费森尤斯公司产品)和乳酸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在麻醉前进行预扩容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预扩容防治低血压提供合适的药物.

    作者:徐秋莲;林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方法的现状和进展

    虽然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其治疗近二、三十年来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肝内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仍是当今胆道外科的难点[2].因此,有必要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方法的现状作一总结,并对其进展作一展望.

    作者:杨木清;许元良;周凡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内皮素1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CVS)是SAH和动脉瘤术后患者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已经做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但CV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张新文;刘伟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骺关节软骨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 对发育期髋关节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骺关节软骨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 8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及对照组,开腹暴露腹主动脉并关闭3h,制作髋关节缺血一再灌注模型,于术后不同时点取股骨头骺关节软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术后光镜观察到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到膜性细胞器的损害及软骨基质成分的变化,表现为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核蛋白体及糖原颗粒减少,软骨基质胶原纤维增粗、间质颗粒减少、钙盐沉积增多.结论 发育期髋关节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骺关节软骨的损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退行性改变,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损害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基础,抑制再灌注损伤可能有利于防止发育期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张敬东;陈华;温宏;毛方敏;李彬;徐华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对小鼠移植心脏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强度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移植心脏的细胞粘附分子,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同基因近交系Balb/c小鼠,随机分为参附组与对照组,每组雌雄各10只,进行相同性别间配对移植,参附组于移植前连续3d每24h经腹腔给予参附注射液,后1次给药为移植前30min;而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移植后4、24、72h及1周时对受体及移植心脏的成活率及移植物的形态进行观察,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内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染色,比较两组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强度及LFA-1阳性细胞率的差别.结果 参附组ICAM-1、VCAM-1的表达强度在移植后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PECAM的表达强度未见明显差别;LFA-1阳性细胞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ICAM-1、VCAM-1、PECAM的表达强度和LFA-1阳性细胞率均在24h高.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抑制小鼠心脏移植后移植物内ICAM-1、VCAM-1的表达,减少LFA-1阳性细胞的浸润.

    作者:张卿;刘小孙;于吉人;严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染色木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染色木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7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7组:高脂组(HF)、雌激素组(EG)、染色木黄酮高、中、低剂量组(H-SI、M-SI、L-SI)、假手术组(Sham)、正常对照组(NG).除NG组和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除NG组外,其余6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灌胃给药3个月,每周称重1次,实验结束后取血标本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结果 经染色木黄酮干预后,大鼠血清LDL-C、HDL-C、GSH-Px及SOD活性发生改变.与HF组比较,H-SI与L-SI组LDL-C显著降低(均P<0.01),H-SI、M-SI及L-SI组GSH-Px活性明显提高(均P<0.01);与干预前比较,H-SI、M-SI及L-SI组HDL-C水平和GSH-Px活性均明显提高(均P<0.01),并能拮抗SOD活性下降;但对体重增长抑制不明显.结论 染色木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中LDL-C、HDL-C、GSH-Px、SOD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拮抗和改善去势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过氧化损伤.

    作者:王文蔚;朱红叶;余清;李安乐;刘存丽;王一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1例

    患者男性,48岁,地质队干部,反复发热伴消瘦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低热,体温37.7℃~38.0℃,伴盗汗及头晕乏力.病前6年有冶游史,无不洁饮食史,未到过疫区.

    作者:王珍;徐根波;王炜琴;赵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完善浙江省老年医疗健康保障模式的探讨

    1浙江省老年医疗保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将是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世纪.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65岁以上者为老年人,欧美及工业发达国家均采用这一标准.评价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之一是老年人口系数即老年人口比例,计算公式为: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数/人口总数×100%.WHO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10%为老年人口型国家,8%~10%为成年人口型国家,8%以下为青年人口型国家.

    作者:骆华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