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因此采用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便适时激光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激光是目前治疗DR的有效手段,既往研究显示不同分期DR光凝术后预后不同,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预后好于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更好于高危PDR[1].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早期PPDR患者在FFA指导下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丽萍;赵佳威;陈芝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副腮腺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腮腺肿瘤总数的1.0%~7.7%[1].以往副腮腺肿瘤切除的传统术式是采用腮腺经典的S形切口,解剖并保存面神经,行腮腺浅叶、副腮腺及肿瘤切除,若为恶性还需扩大切除.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传统术式存在着过度治疗的问题,有着诸多缺点,如手术切口过长、手术瘢痕欠隐蔽,术后腮腺区明显凹陷畸形而影响美观、腮腺浅叶切除后功能受到破坏,切断耳大神经分支导致面部、耳垂麻木不适,Frey综合征以及暂时性面瘫等.随着对副腮腺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功能性外科的发展,副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式也在不断尝试着各种改良方法.为取得更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良,自2000年以来采用改良切口、腮腺嚼肌筋膜上翻瓣切除副腮腺肿瘤,现对手术效果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童永青;施更生;戴杰;赵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眼病,抗青光眼术后因眼内环境的改变会出现白内障或加重原有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此类患者术前存在浅前房、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僵直、上方巩膜滤过泡、角膜内皮及晶体悬韧带损伤等改变[1],白内障手术难度大,同时还需考虑白内障手术效果和对原青光眼滤过泡的保护,以防止青光眼的复发.近年来,我院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71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符合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其中60岁以上患者41例,现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周松吉;周卫锦;沈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新生儿泪囊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在手法按压和泪道冲洗等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探通术治疗几乎是必须的,而且效果已得到肯定.尽管临床既往默认或多年来各方推荐的泪道探通术治疗时机为出生后3~6个月,甚至周岁以后,但却常常延长了患儿的病程,增加了患儿和家长的痛苦,甚至形成慢性化脓性病灶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对在我科接受过探通术治疗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虹;王鸿静;濮清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腹外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腹股沟疝发病率高,约占90%~95%.欧美国家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1‰~5‰.我国上海部分地区的腹股沟疝患病率为3.6‰[1],西安地区部分军队离退休干部腹股沟疝患病率为5.93%[2].目前,我国老年人数已超过3亿,且有明显老龄化趋势,作好腹股沟疝发病情况的调查统计将有助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作者:武伟;陈玺华;何华波;王雄;胡铭荣;李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磨牙的过萌主要由对合磨牙的早期丧失或后牙区锁合畸形造成.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缺失牙长期未修复,对合牙伸长下垂,给义齿修复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截冠伸长牙治疗方法需以损伤对合牙为代价,理想的方法是通过正畸压入的途径使伸长的磨牙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同时又不损伤它们.采用正畸手段压低过萌牙,传统的方法有常规固定矫治和高位口外弓等.但常规固定矫治在压低磨牙的同时经常会引起不必要的邻牙伸长和较长治疗时间[1],而高位口外弓需要患者的高度合作(每天佩戴口外弓至少12h以上)[2],十分不便;而且传统正畸手段矫治高角患者后牙锁合畸形也是极为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微型种植支抗钉已成功应用于牙齿压低治疗中.本研究应用种植支抗钉对伸长磨牙进行压低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云霞;冯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牙体和牙列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在恢复咀嚼及美观等方面各有利弊,研究牙体和牙列缺损修复类型,可以了解目前社会对义齿修复效果的需求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科研教学及临床医务人员的配备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回顾性统计我院口腔技工中心近年来所制作的修复体种类并进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文;刘丽;施华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多种疾病造成的一种全血减少综合征.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4.0×109/L至少有2次,这种血象的改变常见于造血系统疾病,也见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病种繁多,病因复杂,骨髓细胞学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现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3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病因学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方美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糖尿病并发症[1],若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导致坏死扩大,伴继发感染,严重者可致残致死.现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的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鲍艳芳;任跃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眼外伤破坏了眼组织的正常防御系统,在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易发生感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科急症,如救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合理,炎症会迅速波及眼内组织,包括房水、玻璃体、视网膜、葡萄膜,甚至穿透角膜、巩膜,引起眼球周围炎症,即使给予大量抗生素并进行手术治疗,仍难以避免视力丧失[1-2].因此及时诊断、明确病原体、给予敏感抗生素应用,对于挽救视力、保存眼球非常重要.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创伤性眼内炎眼部标本培养结果,旨在提高临床对病原体种类的全面了解,报道如下.
作者:李棣;张惠成;钱晓娃;徐永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 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巨大淋巴结增殖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现将我院临床明确诊断以POEMS综合征为表现的CD 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蔡利军;吕宾;孟立娜;包海标;张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楔状缺损是好发于前磨牙的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而重度楔状缺损常因并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行根管治疗,其潜在的危害性为牙冠断裂[1].临床上对根管治疗后的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的修复方法各异.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4种常见的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后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抗折强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更为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毕玲;傅柏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社会工业化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对其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椎弓根及椎体后上方与椎弓根相连的部分为应力集中的区域,当暴力作用于胸腰椎时,由于关节突关节的阻挡及胸腰段后突的作用,该区域向后移位是造成椎管内占位的主要原因.而伤椎固定对其直接推压复位,并可以显著提高骨折段的生物力学特性.近年来笔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撬拨复位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籍剑飞;裴斐;赵尹松;刘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难治性癫痫约占癫痫的20%~25%[1],主要是指临床上经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仍无法满意控制者.其中10%~20%的患者可以通过接受癫痫外科治疗而获得良好的预后,而外科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手术前定位的精确程度[2].视频脑电图(VEEG)能长程同步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情况,为癫痫的发作起始区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应用长程VEEG仪对20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监测,经术前评估对其中9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丽;朱君明;陈书达;楼林;丁小华;冯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疾病,早期病死率可高达49.4%,脑深部出血致残率更高.本院曾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1],在此基础上引入显微外科技术,疗效更为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邵波;陈高;张建民;王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其中87%为缺血性梗死[1].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公认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3].现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UA水平对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孙新芳;肖桂荣;章燕幸;朱仁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人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是鼻出血的好发人群,且出血量往往较大,止血相对困难,易引起患者恐慌,尤其是经鼻腔填塞等治疗后仍反复出血的顽固性鼻出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负担.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及时有效止血是处理此类鼻出血的基本原则.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董吕华;赵波;侯秋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较普遍、也较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约10%~80%的妇女有尿失禁症状[1],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其中较常见的女性尿失禁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2].近年来,我院采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光耀;陈跃英;井元恒;许新民;张逸;周守军;翁旭东;胡文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已成为I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1].近年来,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的报道也逐年增多.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共对48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关根;许国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聚集于同一个体的临床病理生理现象,其共同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各种危险因素因高度协同作用而导致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终、严重的结果是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年龄<44岁为青年人.有研究表明,在青年人中MS的发病率不容乐观[1].基于此,本实验设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青年人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青年人MS患者IMT指标的意义,以期为青年人MS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孙立勤;陈杰;于春艳;魏晓晶;马苏亚;严春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胆漏是胆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后果常较严重.尽管开放手术治疗胆漏疗效确切,但其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1].近年来,随着内镜等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胆漏的处理趋向于以微创治疗为主,内镜下处理可对胆漏部位进行准确诊断并实施引流,减少内漏口胆汁流量,有效促进漏口愈合[2].现对我院收治的38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倪全法;王晓光;陈徐艰;费建国;沈亦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病死率高, 基底核区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约占所有脑出血的半数以上,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常规经皮层入路清除血肿需切开大脑皮层,损伤较大,随着微创理念的逐渐深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经侧裂入路清除血肿.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对35例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超早期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永志;俞学斌;张小强;王晓明;裘天仑;金国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近年来,我国人群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的相关性受到围生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研究对我院1 397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查,探讨其与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妊娠晚期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任延巍;贺晶;宋佳;卢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POEMS综合征(又称Crow-Fukase综合征)是一组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为主,伴或不伴多发性骨髓瘤的多系统损害征候群[1],大多数患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表现[2].由于该综合征临床罕见,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极易误诊[3-6].本研究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近20年确诊的19例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表现的POEMS综合征患者资料,分析误诊情况,探讨其早期临床特点及诊断线索.
作者:陈洁芳;张力三;胡兴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血尿酸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1].为进一步了解其关系,现就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云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1h以上甚或持续昏迷,伴生命体征紊乱,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1].肺部感染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应重视该类患者的治疗工作.近年来笔者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气道腔内注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存海;陈飞翔;王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组织损伤,临床上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为主要特征.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往临床上对反流性食管炎不够重视,对于检出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胃镜诊断RE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来总结和探讨RE的特点.
作者:孙聪;孙常波;李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取出切除的胆囊标本时常会因胆囊炎症严重甚至已破损发生困难,在尽量不延长或少延长切口的前提下取出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针对此种情况所采用的方法,国内外报道不多,也无统一的方法和命名[1-3].近年来,笔者在LC术中使用无张力保护袋取石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振旭;蔡华杰;蒋飞照;周义;肖峻峰;暨玲;朱恒梁;郑晓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Ⅲ型(Raedi-Aligower分型)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面或干骺端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伴有骨缺损及远端松质骨塌陷的复杂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开放性伤口、皮肤挫裂伤和张力性水疱等,其治疗极其困难,预后不良[1].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易对软组织产生再次损伤,局部血供受破坏,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我院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国洪;吴旭东;明文义;傅国海;戴海东;方智松;汪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中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治疗方案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中危NSTE-ACS患者,根据BNP水平和症状发作至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时间分为4组: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1,共31例;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2,共33例; 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3,共32例; 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4,共33例.检查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指数(WMSI)和Tei指数.结果 组1、组2患者介入治疗后1年LVDS、LVEF、WMSI和Te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组3、组4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LVDD、LVDS、LVEF、WMSI及Tei指数较之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BNP值≥80ng/dl的中危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能改善其术后1年的心功能,早期介入治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BNP值<80ng/dl的中危NSTE-ACS患者其介入治疗的价值尚有待考证.
作者:池菊芳;郭航远;彭放;杨彪;刘龙斌;邢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p38mRNA及磷酸化蛋白(P-p3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分为哮喘0.5、1、3、12h组,每组10只.培养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各组大鼠PBMCs p38mRNA及P-p38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0.5、1、3h组PBMCs p38mRNA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哮喘12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对照组及哮喘0.5、3、12h组p38 mRNA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哮喘1h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P-p38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p38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具体调控作用,可能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近波;吴成云;李智强;戴元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E-cadherin、FAK、nm23-H1蛋白表达与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利于临床上预估颈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70例声门上型喉癌中E-cadherin、FAK、nm23-H1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3种免疫标志物(E-cadherin、FAK、nm23-H1蛋白)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cadherin及FAK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均明显相关(P<0.05),nm23-H1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 >0.05).E-cadherin及FAK蛋白均阳性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肿瘤分期、远处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均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1).原发肿瘤分期T、组织分化G、FAK被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利用该方程可得颈淋巴结无转移的准确率为75.6%,颈淋巴结有转移的准确率为82.7%,总体准确率为79.4%.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转移与否与E-cadherin、FAK表达相关,与nm23-H1表达无明显相关,利用组织分化程度G、原发肿瘤分期T及FAK可以获得较高颈淋巴结转移的预计概率.
作者:张靖华;陈英武;平金良;徐炜;顾栋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讨弱视眼是否存在黄斑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组织结构的异常.方法 选择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60例,以弱视眼为实验组,以其自身另一非弱视眼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比较双眼的黄斑区域内视网膜平均厚度(MRT)、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MF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结果 两组眼MRT并无明显差异(P >0.05),而实验组MFT及RNF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弱视眼MFT、RNFLT较非弱视眼增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组织结构的发育解释弱视的成因.
作者:诸力伟;许琦彬;盛文燕;徐俊丽;张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根治术患者360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及χ2检验统计方法来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诸多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年龄、术前血CEA、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神经侵犯及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数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另外,p53蛋白与以上各因素及预后均无相关性.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年龄、术前血CEA、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神经侵犯以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其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辅以个体化、足量疗程的化疗是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琦;应杰儿;余传定;王晓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β防御素-3(HBD-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60 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HBD-3及S100检测,分析HBD-3在不同病理类型、临床阶段的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S100表达的关系.结果 (1)HBD-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2)HBD-3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组织(P<0.05);(3)HBD-3在不同临床阶段的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S10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5)HBD-3与S10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HBD-3表达增高,可能是通过趋化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作用.
作者:林玲;周建英;吕冬青;吴小脉;冯加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DD)、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的ASAⅠ~Ⅱ级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乌司他丁30万U组(Ⅱ组)、乌司他丁60万U组(Ⅲ组)、乌司他丁100万U组(Ⅳ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3 h(T3)、术后12 h (T4)和术后24 h (T5)采血测定DD、TXB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术前比较,4组患者T2~T5时DD水平升高(P<0.05),Ⅰ、Ⅱ组T2~T5时TXB2水平升高(P<0.01),Ⅲ和Ⅳ组T2~T3时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T4~T5时逐渐升高(P<0.01);与Ⅰ组比较,Ⅱ、Ⅲ、Ⅳ组T2~T4时DD水平降低(P<0.01),Ⅱ组T2~T3、Ⅲ组和Ⅳ组T2~T4时血浆TXB2水平降低(P<0.01);与Ⅱ组比较,Ⅲ、Ⅳ组T2~T4时DD、TXB2水平降低(P<0.01).结论 术中静脉滴注60~100万U乌司他丁,可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患者血浆DD、TXB2水平,改善其围术期的高凝状态.
作者:成建庆;葛叶盈;徐云;郑书芬;康亚梅;江琰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中的氧摄取动力学、无氧阈及心肺储备功能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胸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50%组、50%~75%组、>75%组,对各组间CPET相关参数(二氧化碳呼吸当量、氧摄取动力学及无氧阈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50%组相比,50%~75%组中VO2peak、VCO2、AT、O2pulse peak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VT、VE/VCO2@AT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75%组中除VO2peak、VCO2、AT、O2 pulse peak明显降低外(P<0.05或0.01),HR peak明显降低、VE/VCO2@AT及VD/VT(Est)@peak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50%~75%组比较,>75%组中仅VD/VT(Est)@peak显著升高(P<0.01),其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可能与VO2peak、VCO2、AT 、O2 pulse peak有一定的相关性,狭窄程度>75%可能与HR peak、VE/VCO2@AT、VD/VT(Est)@peak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周占林;徐坚;王宁夫;童国新;潘浩;周亮;叶显华;杨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牡蛎壳/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OPCB)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能力,同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情况,并评价其性能.方法 应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分别制得OPCB及纯消旋聚乳酸(PDLLA)多孔材料;将27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制作1.2cm的双侧桡骨干缺损并植入上述两种材料,设立不植入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组,观察材料植入后动物的局部及全身反应,于术后6、12、18周分别取材,作X线、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同时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的组织反应、材料的降解、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OPCB及纯PDLLA植入动物体内无明显的局部不良反应,且OPCB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纯PDLLA 及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8周时,植入OPCB材料的骨缺损基本修复,OPCB与宿主骨结合紧密;植入纯PDLLA材料的骨缺损部分修复;空白对照组则骨缺损断端只有少量骨生成,形成骨不连.同时OPCB材料植入后在6、12周分别可见吞噬有材料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18周时仍有部分复合材料未降解吸收.结论 OPCB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缺损修复能力,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作者:冯永增;彭磊;徐华梓;张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溴隐亭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无血清的培养条件下,将GH3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溴隐亭组、NGF+溴隐亭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后GH3细胞的成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GF干预后GH3细胞的形态无明显改变.单独溴隐亭治疗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NGF干预后2、4、6d分别再给予溴隐亭治疗则对GH3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中NGF干预后4d及6d时溴隐亭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结论 NGF能促进溴隐亭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苏志鹏;蒋小龙;王成德;刘洁;陈云祥;李群;吴近森;吴哲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85例研究对象中43例为T2DM患者,并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T2DM肥胖组(22例)和T2DM非肥胖亚组(21例);另有42例为糖耐量正常者,并根据BMI分为单纯肥胖组(22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各组均测定血内脂素、TNF-α、胰岛素水平、血糖和血脂、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BMI及腰围/臀围比值(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结果 (1)4组间的内脂素、IMT、Fib、hs-CRP、胰岛素水平、HDL-C、WH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提示内脂素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正常对照组和T2DM组内脂素和空腹胰岛素、HOMA-I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IMT、Fib、hs-CR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正常体重对照组和肥胖组内脂素和空腹胰岛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IMT、FIB、hs-CRP和HOMA-I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与血TNF-α、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与IMT、Fib、hs-CRP、HOMA-IR无相关性.结论 肥胖人群的血浆内脂素显著增高,内脂素不是单一而是与其它介质相互作用;内脂素与TNF-α可能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孙霞;汪大望;汤贞彦;卢乐;徐爱花;毛皓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并探讨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60侧)国人尸体头颅进行面神经隐窝的显微解剖测量;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对10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结果 面神经锥段到鼓索隆起距离为(5.29±0.42)mm;在圆窗、卵圆窗平面,面神经乳突段到鼓索神经的距离分别为(2.95±0.23)mm和(3.84±0.25)mm;锥隆起到圆窗龛和卵圆窗的距离分别为(3.71±0.15)mm和(1.23±0.10)mm;圆窗龛到面神经乳突段距离为(3.82±0.31)mm;卵圆窗到圆窗龛距离为(1.91±0.16)mm.10例耳聋患者均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圆窗龛、卵圆窗、锥隆起、面神经、鼓索神经、水平半规管等是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重要解剖标志,掌握此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将有助于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作者:蔡志毅;李志海;陶宝鸿;章华元;储洪娟;叶星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出血灶电凝术和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82例难治性鼻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内镜下出血灶电凝组(直接止血组)68例,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组(间接止血组)21例.所有病例随访12~48个月,治疗后第3个月末,记录患者的止血情况,随访期间末次复查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和术后鼻出血复发率.结果 直接止血组、间接止血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9.7%和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918).两组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7.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P=0.033).结论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与内镜下出血灶电凝术相比较,近期疗效相当,远期疗效更佳,复发率低,为鼻内镜下不能明确出血灶或电凝术失败的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另一种选择.
作者:陈晓云;李贺;杨新东;吴贤敏;张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Rho/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Y-27632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9只).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应用ROCKⅡ特异性拮抗剂Y-27632进行干预,光镜观察肺组织结构,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ROCKⅡ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RhoA、ROCKⅡ mRNA含量.结果 ⑴哮喘组小鼠RhoA、ROCKⅡ表达明显增高,应用ROCKⅡ特异性拮抗剂Y-27632能够下调RhoA、ROCKⅡ的表达.⑵ Y-27632干预组小鼠Wat和Wam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小鼠.结论 哮喘小鼠肺组织RhoA及ROCKⅡ表达增多,ROCKⅡ受体拮抗剂Y-27632能够下调RhoA、ROCKⅡ的表达,明显抑制哮喘小鼠Wat和Wam.
作者:项蔷薇;朱妍艳;罗运春;王强;李昌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高温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上联合应用热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热疗或热放疗作用后A549/DDP细胞周期的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术(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放疗对A549/DDP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SELDI- TOF-MS) 技术分析各组A549/DDP细胞蛋白质图谱的差异.结果 流式细胞仪显示热疗后G2~M期细胞明显增多,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到热放疗有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作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热放疗组中质荷比分别为3 974Da,4 288Da,4 680Da的3种蛋白质表达增高,质荷比为3 270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热疗组质荷比分别为4 288Da,4 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而质荷比为8 941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放疗组只有质荷比4 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结论 热疗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蛋白质表达,诱导细胞停滞于对放射线敏感的G2~M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放射敏感性.
作者:陈雪琴;冯建国;潘月龙;杨邵瑜;王建;马胜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0例CIU患者行ASST,分析比较ASST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 ASST阴性者70例,阳性者20例.ASST阳性CIU患者病程明显长于阴性者(P<0.05),而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及症状体征积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SST阳性CIU患者伴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比例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SST阴性患者(均P<0.05),而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SST阳性提示CIU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机制异常,ASST可以作为CIU患者自身抗体检查的筛选实验.
作者:郝国娈;沃晓枫;顾科峰;沈东;高宜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内、外个体化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近年来收治的符合保胆取石条件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患者腹壁的厚度、胆囊游离度及周围粘连情况分为两组,行腹腔镜下腹腔内保胆取石术25例,行腹腔镜下腹腔外保胆取石术4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结石残留,平均手术时间(50.35±17.21)min,术后第1天均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5.32±1.33)d,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4~24个月后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内、外个体化保胆取石术可保留胆囊正常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手术创伤更小、恢复快,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鲁葆春;任培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GDF15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前列腺癌组织(PCa组,其中Gleason评分5~7分42例,>7分30例)、22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组织(PIN组)、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组)中GDF15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 GDF15在PCa、PIN、BPH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72.7%、8.7%;其在PCa及P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BPH组织(均P<0.05),而且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PIN组织(P<0.05).中分化PCa组织中GDF15阳性表达率为92.9%(39/42),低分化PCa组织中为100.0%(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DF15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检测GDF15在正常前列腺组织、高级别PIN、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病理学上早期诊断前列腺癌.
作者:应李雄;王照明;丁伟;任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迟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将98例被确诊为迟发性VAP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病原学分布和耐药状况监测.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采样98例共检出致病菌168株,革兰阴性菌占 82.9%,其中非发酵菌占50.2%,肠杆菌科占32.7%;革兰阳性菌占13.5%;真菌占4.6%.前3位致病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26.9%)、铜绿假单胞菌(13.6%)和肺炎克雷伯菌(10.5%).药敏结果显示前几位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迟发性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合适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应根据病原学与耐药性的监测结果.
作者:屠越兴;俞云松;李茜;韩芳;江玲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胎儿肺发育不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胎儿肺成熟度的产前正确评估对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但因缺乏特异性的指标,产前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通过超声直方图检测胎儿肝和肺的回声信号之比来判断胎儿肺成熟度,旨在给产科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无创评估胎肺发育的方法.
作者:董卫江;谢小岚;张京成;李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可诱发血管内皮损伤或继发炎症,使C-反应蛋白(CRP)升高,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1].若能早期预测妊高征的发生,尽早采用干预措施,对预防妊高征及改善母婴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测定孕14~24周孕妇的全血CRP 浓度,并观察妊娠结局,探讨中期妊娠孕妇全血CRP 水平与妊高征的关系,寻找早期预测妊高征的检测方法.
作者:俞夏美;黄静;田根富;高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多发生在月经的中后期,常表现为下腹剧烈疼痛而就诊.因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极易与异位妊娠、盆腔炎性包块、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阑尾炎等混淆.笔者通过对53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患者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阴道超声诊断本病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
作者:张丽珍;水旭娟;王琴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关于早孕期的绒毛穿刺术,国内外早有各种报道,但目前国内真正开展此类产前诊断技术且真正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医院为数不多.现将我院近2年来行超声下经腹绒毛膜穿刺术的孕妇93例进行总结报道,旨在探讨经腹绒毛膜穿刺术的操作方法、诊断目的及临床价值.
作者:解左平;沈晓燕;金社红;张秀兰;袁华;范佳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病患者住院、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实践表明,一旦出现左心功能不全,CHF进程往往表现为不可逆转.而且一旦心功能失代偿,其病死率可达到80%.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失同步化是CHF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1].目前,评估心脏失同步化的主要方法是体表心电图,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心脏失同步化评价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应用超声心动描记术和体表心电图双重评价慢性CHF患者的心室收缩失同步,旨在探讨心室收缩失同步的规律及相应的评价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科云;王志军;俎德玲;屠晓鸣;金奇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在早期若得不到适当治疗,常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以往关于DN的研究中,多侧重于关注肾小球病变,而忽视了小管间质的损害.近研究认为,糖尿病在肾小球滤过膜发生变化的同时甚至之前,肾小管间质已发生病变;且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一样,其改变不仅是早期肾损害标志,而且与肾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1].近年来笔者观察了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基础上采用百令胶囊(人工冬虫夏草制剂)对早期DN患者肾小管功能标志蛋白的影响,以了解其对本病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熊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40%~47.2%,不同患者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1].本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由于疾病反复性及药物的副作用,许多患者排斥激素加细胞毒药物的治疗,尤其是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患者,是否使用免疫抑制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现将笔者近年来采用小剂量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未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疗效作一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余戈平;王芝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相关免疫介导的疾病.窄波紫外线B(NB-UVB,波长311nm)照射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重要手段[1].近年来,笔者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淑娇;陈美珍;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机体对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免疫作用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完整的机体免疫机制较为复杂,其中CD4+T细胞是目前公认的起核心作用的细胞.笔者现对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海萍;何虹;苗卓伟;范艳;董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引起人类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之一,目前已确认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第Ⅰ类致癌因子,并明确其为胃癌的危险因素.因此,根除Hp至关重要.但随着Hp耐药率的不断上升,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越来越低,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采用序贯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Hp感染治疗方案,其高根除率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现对国内外关于序贯疗法根除Hp疗效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以了解其应用前景.
作者:邵晓娜;陈卫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淀粉样变性是以特异性蛋白纤维在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外沉积,继而导致以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淀粉样变性既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又有系统性与局限性之别,其预后差异较大.原发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所见极易与膀胱癌和出血性膀胱炎混淆,须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诊治经验[1],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
作者:苏晶石;王欣;刘铸;杨可为;徐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小儿先天性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骨凹陷型畸形,占小儿胸壁畸形的90%.目前钢板置入漏斗胸矫治术(NUSS术)为治疗漏斗胸的首选术式[1].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逐渐向复杂漏斗胸及漏斗胸合并其他复杂畸形的治疗方向发展,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漏斗胸是目前手术治疗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院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漏斗胸患儿采用同期或二期NUSS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超过3.5%,2%~16%的患者可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E)[1].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2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及护理对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汝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正常体温通常保持在(37±0.2)℃,体温剧变会引起代谢功能的紊乱甚至死亡.低温虽然可以降低器官的氧需和氧耗,但会产生寒战、心律失常、凝血机制障碍、酸碱平衡紊乱以及麻醉苏醒延迟等并发症[1].开胸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创面长时间的暴露,大量补液及麻醉药物对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等因素都会造成体温变化.现对我院开胸手术患者术中保温对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陶海微;梁海霞;应小妮;陈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贮存式自体输血是在产前一定间隔时间内1次或多次采集并贮存一定量的自身血液,在产时或产后回输的一种输血方法[1].因产科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的首位原因[2],对有产时和产后出血高风险的高危孕妇如前置胎盘、巨大儿、多胎和稀有血型(RHD阴型)孕妇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逐渐成为产科领域的主要输血方式,它是一种可以杜绝输异体血的各种风险而又不影响母儿安全、并可刺激自身造血的安全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2].现将在我院行贮存式自体输血的55例稀有血型和(或)高危孕妇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祝玲英;丁杰峰;杨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双J管具有良好的内引流和支架作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肾盂、输尿管和膀胱手术后,以利于患者的恢复,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需要认真预防、正确处理.近年来对留置双J管患者笔者采取风险管理对策,控制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耿娇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粘连、结肠肿瘤和嵌顿疝是其常见的原因[1-3].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解除梗阻,可致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肠壁缺血、坏死、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过去,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发生梗阻的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较差,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清洁准备,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在肠梗阻的处理中,对梗阻上方胃肠道进行有效减压以及疏通、解除梗阻是治疗的关键,内镜技术在这两方面均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利用内镜技术治疗肠梗阻的价值和优势作一介绍.
作者:吕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在医学临床科研工作当中,常见很多医学临床工作者虽然使用卫生统计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了正确、详尽的分析,但对统计结果的理解和表述不恰当或错误,从而得出与统计分析结果不一致的结论,影响论文的科学性.现就笔者在本刊的编辑过程中遇到的关于统计P值的意义及常见的表达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与广大作者朋友进行探讨和交流,提高对临床资料的正确统计分析和总结能力.
作者:徐波;沈叔洪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