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36-45
  • 全年订价:10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年2期文献
  • C反应蛋白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不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w,IBD)患者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异常人数及治疗前、治疗后CRP的变化水平,探讨CRP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及评估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入选对象的CRP水平及治疗病情稳定后其CRP水平.结果:CRP异常人数在IBD活动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IBD活动组患者CRP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活动组IBD患者治疗后的和治疗前相比CRP水平显著下降.所有IBD患者治疗后CRP水平和其他各组相比差异不大.结论:CRP水平对活动期IBD患者的诊断虽特异性不强但能简单的区分IBD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活动期IBD的辅助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郑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疟疾患者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疟疾患者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D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8例疟疾患者的WBC、RBC、HB、PLT计数和CRP水平,另选健康体检30例为正常对照.结果:疟疾组WBC:(1.27-7.74)×109/L,平均4.63×109/L; RBC:(2.78-5.22) ×1012/L,平均4.16×1012/L; HB:(95-138)g/L,平均115.6 g/L;PLT(10-176)×109/L,平均74.9 × 109/L;CRP平均65 mg/L,高可达200 mg/L以上.各项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热病人血细胞计数联合CRP检测,发现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特别是血小板减少)而CRP增高时,应重视疟原虫的查找.

    作者:张巧红;王茂峰;余洪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疸对磷钼酸法测血清无机磷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疸对磷钼酸法测血清无机磷的影响.方法:选择293例黄疸标本,根据《诊断学》标准,按黄疸程度分为轻度黄疸(含总胆红素34μmoL/L~ 170 μmol/L),中度黄疸(含总胆红素171μmoI/L~340 μmoL/L),重度黄疸(含总胆红素>340 μmoL/L),黄疸标本分别在雅培AEROSET和贝克曼LX20两台生化仪上分别进行血清无机磷测定,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程度的黄疸标本在两台全自动生化仪上所测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均为0,P<0.01),且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黄疸标本在雅培组影响血清无机磷的测定,所测结果低于贝克曼组,并随黄疸程度的加深,测定结果偏低的趋势有加大的倾向.

    作者:钟虹;梁美春;包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IgM抗体定量在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IgM抗体定量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822例HBsAg阳性血清进行HBc-IgM定量检测与部分随访,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乙肝二对半分析比较.结果:同样是大三阳模式或小三阳模式,HBc-IgM阳性患者的ALT异常率为61.7%、53.1%,HBV DNA阳性率为99.6%、94.9%,明显高于HBc-IgM阴性患者的.结论:HBc-IgM与ALT、HBV DNA密切相关,当抗病毒治疗有效时能迅速下降甚至转阴,HBc-IgM的定量检测对明确乙型肝炎患者的感染病程、病情、预后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吴坚敏;黄其俊;严爱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目的:探讨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梅里埃VIDAS荧光酶标免疫分析仪对肌钙蛋白Ⅰ(TNI)、肌红蛋白(MYO)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依据.方法:以贝克曼DXI800免疫分析仪为参考方法(X),梅里埃VIDAS免疫分析仪为试验方法(Y),用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分别进行TNI、MYO的检测,计算两个分析系统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及直线回归方程,计算TNI、MYO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误差.结果:两台仪器测定的TNI、MYO结果的相关系数均>0.975,偏倚均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当使用两种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定期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确保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本实验室的两台免疫分析仪测定TNI、MYO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作者:徐友文;王乐见;陈琪;吴晓宇;朱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定量结果的比对分析及联合定性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对比评价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cTnI的检测效能和可靠性,并探讨POCT法Myo、CK-MB和cTnI三项联合定性检测对AMI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患者,采用POCT法和化学发光法对cTnI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42例早期入院病人在不同时点进行三项联合检测,比较敏感性.结果:在cTnI阴性和高浓度时,仅化学发光法能检测;在低和中浓度时两种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关性很强;三项联合定性检测中Myo升高时间快,敏感性高.结论:POCT法快速简便,适于快速诊断;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好,适于确诊和监测.

    作者:黄玲玲;李祥云;潘峰;刘玉华;楼洪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白三烯检测及孟鲁司特的抗炎作用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4 (LTC4)水平及孟鲁司特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选择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均予孟鲁司特10 mg,每晚一次口服,疗程1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EBC中LTC4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另选择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哮喘组治疗前LTC4水平(55.17±17.02)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15±7.4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治疗后LTC4水平为(38.36±14.03) ng/m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哮喘组治疗前LTC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哮喘患者EBC中LTC4水平可简便安全监测哮喘的气道炎症,孟鲁司特是一种有效的气道炎症抑制剂.

    作者:秦娥;沈巨信;周国忠;孙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HE4检测在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分别测定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子宫肌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HE4和CA125,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血清HE4、CA12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低于HE4单项检测,高于CA125单项检测.与术前比较,术后卵巢癌组HE4和CA125水平明显降低,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子宫内膜癌组HE4结果术前与术后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E4和CA125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HE4可以作为卵巢癌术后随访的客观指标,但尚且不能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后随访的客观指标.

    作者:於王骐;洪理泉;刘战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4h尿液总蛋白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估

    目的:初步评价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并观察磺柳酸定性结果和它的吻合性.方法:以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测定总蛋白,再以磺柳酸定性法进行比对,结果不一致者以考马斯亮蓝法复核.结果:1475例标本中,蛋白定量阴性者259例,占17.56%,阳性者1216例,占82.44%,阳性患者中,定量超过2.5 g/L有143例,占阳性患者的11.76%.1458例标本德林生化仪测定结果与磺柳酸定性结果相符,其吻合率达到98.85%.17例与定性结果有偏差的标本,两种定量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尿液总蛋白各测定方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的需要.与磺柳酸定性法结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陆丽;沈薇;应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SO和抗DNA酶B抗体联合检测对风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病患者抗DNA酶B和ASO的血清学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急性风湿热、30例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3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抗DNA酶B和ASO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ASO阳性率分别为80%、57.3%、53.3%,抗DNA酶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85.7%、60%.除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组外,其余两组患者的ASO阳性率与抗DNA酶B检测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抗DNA酶B和ASO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2.8、80%,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ASO和抗DNA酶B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风湿热诊断阳性率,对风湿热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忠城;蔡高荣;邝昱;许振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相差显微镜与UF-100尿沉渣仪对血尿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与UF-100尿沉渣仪在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BX51和UF-100尿沉渣仪分别对189例血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相差显微镜检查按3种判断标准进行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结果:畸形红细胞总数≥70%且畸形红细胞种类≥3种,或者棘形红细胞≥5%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81.1%,特异性89.1%,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标准.UF-100的敏感性(91.6%)高于相差显微镜(81.1%),相差显微镜的特异性(84.8%)明显高于UF-100(58.7%).结论:相差显微镜和UF-100尿沉渣仪联合检查能更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

    作者:陈孝倩;廖俊捷;郑建建;吕吟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C)联合肌酐(Scr)、尿素氮(Bun)检测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6例确诊为肾脏损害的住院患者及52例健康体检者,分为健康体检组、继发性肾病组(包括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毒症组,分析其血清CyC、Scr、Bun值,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yC、Scr、Bun的异常率分别为62.16%、52.70%、54.73%,其中CyC的异常率高于Scr和Bun;尿毒症组中CyC、Scr、Bun渐进显著性(双侧)分别为0.806、0.952、0.866,继发性肾病组为0.721、0.746、0.687,健康体检组为0.762、0.852、0.726.结论:胱抑素C是一个对肾功能损害敏感且诊断价值较大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低,可与特异性较高的肌酐、尿素氮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邱升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输血患者IgG不规则抗体检测和分析

    目的:探讨对预输血患者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125例预输血患者样本采用伽利略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其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4201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3924例.结果:8125例样本中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2例占0.52%(42/812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76% (32/4201),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25% (10/392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4,P<0.01).鉴定出特异性的抗体以Rh系统和MNSs系统抗体为主.结论:为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预输血患者尤其是有妊娠、输血史的患者输血前有必要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

    作者:陆贤吉;马幼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小板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观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9例ICP为观察组,121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测定血小板参数、血生化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下降、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浆甘胆酸水平之间呈低度正相关(r为0.21,P<0.05).结论:ICP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可以作为ICP病情观察的辅助参考指标,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医学干预,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江旭芬;俎德学;汪琳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抗MCV、抗RA33抗体、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MCV)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RA患者和50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检测抗MCV、抗RA33抗体和RF,观察各指标及3项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单指标检测抗MCV抗体对RA的敏感性高;抗RA33抗体对RA的特异性高.三项指标中任一指标阳性即作为阳性的敏感性高(95.12%);而三指标均为阳性才视为阳性的敏感性略低于RF,但特异性可达99.00%.结论:抗MCV、抗RA33抗体、RF是RA较为特异的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把阳性患者的误诊率降到低,有助于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预后估计.

    作者:陈浩全;曾嫚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PV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HPV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因宫颈CINⅡ-Ⅲ级于我院住院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56例,对其进行术后3月、6月及此后半年一次的随访,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将患者分成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产次、治疗前宫颈细胞学诊断、CIN级别上均无明显差异.但两组治疗前HPV载量值比较,未复发组HPV载量值平均为907.9±386.9 pg/ml,复发组平均为391.6±267.7 pg/ml,两者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预测复发率方面,HPV表现出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而其特异性低于TCT,但HPV持续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TCT.结论:HPV应用于宫颈锥切术后患者的随访,可以减少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的次数.随访过程中HPV持续阳性时,应警惕宫颈CIN复发.

    作者:张伟峰;马静;钟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州地区1839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研究湖州地区男性患者精液质量状况.方法:严格按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技术规范,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技术检测1839例以不育为主诉的男性精液标本的质量.结果:(1)各项指标均在参考值下限以上的精液样本数所占比例为48.12%.(2)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及正常形态精子随患者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3)随着精子活动率和浓度的下降,高于参考值组和低于参考值下限组平均路径速度、直线运动速度、轨迹速度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鞭打频率、平均移动角度、精子侧摆幅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州地区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异常及精子形态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并与年龄有关,提示男性应适龄生育.

    作者:朱玉蓉;魏丽娜;刘春玲;邱惠麒;吴晓云;周媛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RPR与TP-ELISA联检对产妇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RPR与TP-ELISA检测方对产妇梅毒在临床上的检测价值.方法:对3479例产妇,进行RPR、TP-ELISA和TPPA检测.结果:RPR与TP-ELISA检测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本组资料中,RPR真阳性15例(0.43%),TP-ELISA真阳性118例(3.39%),TPPA真阳性118例(3.39%).TP-ELISA试验共有6例假阳性,占0.17%,假阴性无,而RPR试验共有12例假阳性,占0.34%,而假阴性103例,占2.96%.在3479例产妇中,RPR的总符合率为96.69%,灵敏度为12.71%,特异度为99.64%;TP-ELISA的总符合率为99.83%,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82%.结论:TP-ELISA敏感性高于RPR,因此可用高质量的TP-ELISA和RPR试剂对产妇进行筛查,应用TPPA试剂确证,可进一步保证医疗质量.TP-ELISA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产妇梅毒检测中的一个好的筛查方法.

    作者:陈俊;楼跃民;朱笑频;余斐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食用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目的:建立了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GC-MS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SILICA/PSA玻璃混合型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GC-MS测定,定性离子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7~0.999之间,方法的检出限在0.02 mg/kg ~0.05 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实验在74.9% ~11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32% ~6.87%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等优点,可适用于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

    作者:陈志民;徐晓枫;丁永萍;单美娜;孙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四种阴离子与传统化学法的比较

    目的:离子色谱法与传统化学法对饮用水中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方法: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化学法分别从取样量与检测时间、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4种阴离子的检测时间、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优于传统化学法.结论:离子色谱法比传统化学法操作简单、准确和灵敏,能同时测定多种离子.

    作者:黄文锋;张骊;肖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生活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氯一溴甲烷、四氯乙烯、一氯二溴甲烷及三溴甲烷.结果: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平均回收率在92.5%~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0% ~4.61%,检出限为0.01 μg/L ~1.00 μg/L.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7种挥发性卤代烃.

    作者:董玉英;张瑞雨;欧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灵芝及保健食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探讨

    目的:建立灵芝及保健食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在高氯酸和香草醛的热酸性条件下可反应产生有色物质成分,利用其产生特征性的颜色,依据有色成分颜色的不同吸收度计算含量,其显色灵敏而稳定,比色样品溶液在548nm波长处测定吸收.结果:对照品熊果酸的检测浓度在2.0 μg/ml ~ 24.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97.49%,RSD为2.21%.结论:分光光度法实用,灵敏、快速、相对准确、成本低.适用于灵芝及保健食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蔡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戊腈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戊腈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戊腈,丙酮解析,使用毛细管柱DB-WAX对样品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毛细管柱DB-WAX为本法佳色谱分离柱,并进行方法学的验证,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该方法15.6 mg/L ~1000 m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2 mg/L,检出浓度为0.07 mg/m3,相对标准偏差0.8% ~ 1.0%,回收率为86% ~97%.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戊腈的准确定性和定量检测.

    作者:阮征;唐红芳;朱海豹;刘丹华;王晗;钱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抑制电导-离子排斥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有机酸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抑制型电导检测测定食品中有机酸的方法.方法:食品样品经过一定的前处理进样分析,选择的色谱条件是:IonPac ICE-AS6离子排斥柱,全氟辛酸等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结果:测定的有机酸含量在0.2 μg/ml ~ 4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回收率在85% ~ 104%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价格便宜.

    作者:戚荣平;周晓红;商晓春;胡薇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使用的试剂、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和比色波长进行合理的改良.方法:用0.05 g/L酚试剂作为使用液,用硝酸配制硫酸铁铵,在室温条件下显色,用630 nm波长比色.结果:本法甲醛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57% ~2.17%,低检出浓度为0.016 mg/m3(以采集3L空气计),质控结果在参考范围内.结论:改进后的酚试剂比色法测定工作场所中的甲醛,方法精密度好,准确性和灵敏度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作者:黄志强;亓跃蓉;俞文妍;赵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声辅助-固相萃取-UFLC-MS/MS法测定猪肉中3种常用β-受体激动剂

    目的:建立猪肉中3种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超声辅助-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2)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W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Xbridge C18反相液相色谱柱(2.1 mm×100 mm,5μm)上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结果:3种β-受体激动剂在0.1μg/kg ~ 8.0 μg/kg(相当于0.25 μg/L ~2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检出限为0.01μg/kg~ 0.02μg/kg,低定量限为0.04 μg/kg~ 0.05μg/kg,RSDs为4.7% ~7.5%;3种β-受体激动剂在猪肉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4%~106.6%、93.1% ~ 98.5%和94.2% ~ 95.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猪肉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残留的快速筛查和确证分析.

    作者:赵永纲;许珊妮;陈晓红;姚姗姗;李小平;金米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石墨炉标准加入校正法快速测定全血中的镉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校正法快速测定全血中镉的方法.方法:取血样0.10 ml,用1 ml/L硝酸和0.1 g/L Triton X-100作为稀释液直接稀释10倍,0.2 g/L氯化钯作基体改进剂,塞曼扣除背景,峰面积定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校正法直接自动进样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μg/L~3.0 μ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1,方法的低检出限为0.081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7.2%,加标回收率为95.0%~106.0%,应用本法测定冻干牛血铅、镉标准物质GBW09139e、GBW09140e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结论:本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样品不需消化,无需正常人血配置标准系列,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全血镉检测方法.

    作者:吴锡明;卢曼军;柳颖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直接溶解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铅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快速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铅的方法.方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经0.2%硝酸水溶液稀释,震荡摇匀后定容,注入石墨炉中,同时加入10%硝酸基体改进剂,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铅含量.结果:铅浓度在0 μg/L~ 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01×10-3X+4.76×10-6,相关系数r =0.9992,检出限为0.015mg/kg,相对标准偏差≤7.8%,加标回收率在94.7%~98.0%之间.结论:样品前处理简单方便,大部分操作由自动进样器在线完成,避免了前处理的污染,标准与样品出峰时间和出峰峰型一致,背景基本被消除,定量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翟志雷;杨瑞春;张耀光;张向兵;银恭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无需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目的:建立无需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直接经C18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4种黄曲霉毒素完全分离,AFG2 、AFB2在0.010 μg/L ~ 2.00μg/L、AFB1在0.04 μg/L ~8.00 μg/L、AFG1在0.10 μg/L ~ 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4 μg/kg(AFB1)、0.10 μg/kg(AFG1)、0.01 μg/kg(AFB2、AFG2);回收率为78.5% ~ 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6% ~8.8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适用于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蔡志斌;张英;郑志伟;刘金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六种大豆异黄酮和葛根素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大豆苷、大豆黄素、染料木苷、大豆素、大豆黄苷、染料木素和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70%乙醇超声提取,过滤膜后进行液相色谱测定,液体样品过滤后直接测定.色谱柱为C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和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方法回收率为97.5% ~ 105%,RSD为0.46% ~ 3.33%,检出限分别为0.26 μg/ml ~0.60 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这6种大豆异黄酮和葛根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王爱月;翟志雷;卢素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固相萃取-三重串联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韭菜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

    目的:建立了韭菜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三重串联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匀浆提取后采用固相萃取法(SPE)净化,采用三重串联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分别对韭菜进行两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50 μg/kg、200 μg/kg),其回收率在94.5% ~ 106.3%范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方法的定量下限(LOQ)范围为0.8 μg/kg~ 8.7μg/kg.结论:该方法适合韭菜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测定,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及稳定性.

    作者:金永高;范建中;李继革;王玉飞;周静峰;施家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田鱼干中的铅和镉

    目的:为了测定田鱼干中的铅和镉.方法: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作螯合剂,在pH 7.0时,用T 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样品溶液中铅和镉,并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技术联用测定铅和镉.结果:铅含量在00.00 μg/L ~ 50.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低检出限为0.11 μg/L,镉含量在00.00 μg/L~5.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9,低检出限为0.04 μg/L.结论:用该法测定田鱼干(高盐基体样品)中铅、镉的含量,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线性关系均比较满意,避免了大量基体的背景干扰,大程度发挥各分析仪器的检测效能.

    作者:柳丽海;宋瑞强;纪律;付艳岚;李伟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呼和浩特市生活饮用水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水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了解了呼和浩特市枯、丰水期的水源水、出厂水中的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含量情况.方法:水中的微量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经液-液萃取衍生后,用HP-5毛细管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二氯乙酸的线性范围为0.0 μg/L ~ 150.0 μg/L,低检出浓度为0.0010 mg/L,三氯乙酸的线性范围为0.0 μg/L ~ 75.0 μg/L,低检出浓度为0.0005 mg/L,相关系数均≥0.9990,水样加标回收率为76.0% ~91.3%,RSD为4.8%~7.9%.结论:方法仅用21.5 min完成饮用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测定,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作者:蒙成华;孙卓然;张海燕;雷守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杭州地区新生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7型别分析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一起新生儿腹泻疫情A组轮状病毒(RV)的VP7基因型.方法:收集杭州某医院2011年7月-2011年8月住院的新生儿腹泻粪便标本10份.采用轮状病毒抗体胶体金试剂盒快速检测RV抗原,荧光RT-PCR方法检测RVRNA,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t-PCR)进行RV VP7基因分型.结果:检出3份阳性标本,阳性率30%.RV VP7 (G)血清型为G1G4G9混合型.结论:此次杭州地区新生儿腹泻疫情RV VP7 (G)血清型为G1G4G9混合型.

    作者:邱晓枫;张国忠;孙昼;黄志成;胡国涛;潘劲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河南省首次发现的科瓦利斯沙门菌的鉴定与探讨

    目的:对一株从鸡胴体中分离的罕见沙门菌血清型进行鉴定与探讨.方法:按照GB4789.4-2010方法进行沙门菌鉴定以及血清学分型.结果:该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血清学分型鉴定为科瓦利斯沙门菌,抗原式为8,20:Z4,Z23:-.结论:该菌是一株罕见的沙门菌血清型,国内首次从鸡肉中发现,河南省首次报道.

    作者:刘杰;杨如璞;黄淑华;陈磊;张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iR-29b抗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miR-29b对肝星状细胞(HSC)中TGF-βⅠ型受体(TGF-βⅠR)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29b靶基因为TGF-βⅠ R.将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片段克隆至pMIR-reporter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然后和pRL-TK、miRNA前体共转染入HSC,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将miRNA前体转染HSC后检测TGF-βⅠR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过表达miR-29b时,共转染pMIR-TGF-βⅠR质粒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相应过表达miR-NC组明显降低(P<0.05);而共转染pMIR-空载体质粒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相应过表达miR-N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上调miR-29b水平后,TGF-βⅠR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较转染miR-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Ⅰ R是miR-29b的靶基因.miR-29b通过负向调控TGF-βⅠR表达而起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俞富军;郑建建;高申孟;董培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负载bFGF的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体外缓释性能测定

    目的:制备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壳聚糖微球,并测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空白微球,再进行bFGF吸附,制成负载bFGF的壳聚糖微球,并对微球进行扫描电镜观察.ELISA法测定其载药量与包封率,以及bFGF的体外释放情况.并测定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吸水膨胀率.结果:负载bFGF的壳聚糖微球直径约4μm,载药量为1.06μg,/mg,包封率为84.8%.体外释放实验初期释放bFGF速度较快,随后逐渐趋于平缓.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吸水膨胀率为650%.结论: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包裹bFGF的壳聚糖缓释微球,简单易行,成球性好,得率高,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作者:张文元;杨亚冬;李颖;张科技;房国坚;唐靓;李跃中;王晗;陆明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北京与杭州地区耐三代头孢菌素的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耐三代头孢菌素的宋内志贺菌耐药机制,为感染性腹泻的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解放军302医院和杭州某医院腹泻患者大便培养分离的宋内志贺菌272例,采用K-B法检测10种抗生素的药物耐药性,进一步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结果:北京地区ESBLs阳性的菌43例,占20.3% (43/212);杭州地区ESBLs阳性的菌32例,占53.3%(32/60).北京地区以携带CTX-M1群和CTX-M9群居多,占62.8% (27/43);杭州地区携带CTX-M9群占81.3% (26/32)、CTX-M1群占12.5%(4/32).两地区均未检出CTX-M2、CTX-M8、SHV、OXA、PER基因.结论:北京与杭州地区耐三代头孢菌素宋内志贺菌以携带CTX-M基因为主,流行亚型为CTX-M-14、CTX-M-15like.其中杭州地区携带CTX-M-79和CTX-M-65的宋内志贺菌在世界属首次检出.

    作者:鲍春梅;张传领;崔恩博;侯晓峰;陈素明;张鞠玲;王欢;曲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

    目的:建立蔬菜中49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GC-MS/MS)快速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匀浆提取后,经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在0.01 mg/L~10.0 mg/L范围内各农药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分别在菜心、青瓜和土豆中添加浓度水平为0.01mg/kg和0.02 mg/kg的混标,平均回收率为70.8%~122.5%,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7.8%(n=6).所有农药的方法定量限均小于10 μg/kg.结论:该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稳定性,较好的解决了样品本底成分复杂的基质干扰,适用于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测定.

    作者:卢俊文;李蓉;杨芳;梁永洪;王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西贺州市HIV人群构成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贺州地区HIV感染的构成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制定HIV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贺州市确诊的2257例HIV感染者的人群构成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检出HIV阳性者446人、856人和955人,男性占70% ~75%,农民占70% ~80%,受教育程度在中学以下者占98%以上.结论:贺州市HIV感染男性占大多数,人群构成以农民、低文化水平人群为主,性传播可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并且与接受健康教育和自我防护能力低有关.

    作者:饶贵平;邹贵森;陈社华;黄丹梅;吴宝莲;黎元扶;邹喆;黎振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生态学研究

    目的:了解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生态学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方法,对象山县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的军团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夏秋季军团菌检出率高,冬春季节未能检出.不同场所军团菌检出率不同,医院、宾馆酒店阳性率分别达78.95%、50.70%.菌型分布为多样性,主要为嗜肺军团菌Lp1型,占68.7%.检出率还与中央空调冷却塔基座类型相关,漏斗型未检出军团菌,只有平台型检出军团菌.结论: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消长有季节性,菌型分布多样性,以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冷却塔基座为平台型的中央空调为重点.

    作者:林朝;宋晓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福州市售蔬菜水果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和分析福州市冬季市售蔬菜和水果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用湿消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经ICP-MS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各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超标情况.结果:所测定的6种元素中,铜、钴、锌、铬和镉的含量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铅元素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本地芭乐铬含量超标值为502.66%,莲藕为27.92%;铅元素只在白梨和青橄榄中略微超标,超标值分别是6.3%和1.3%.结论:28种蔬菜水果对铜、钴、锌、铬和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对铅元素吸收差异不显著;除本地芭乐、莲藕、白梨和青橄榄外,福州市售常见的大部分蔬菜水果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在安全检出限范围内.

    作者:李文最;王春兰;林侃;肖明发;黄健;谢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州市花都区食(饮)具的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在花都区经营的饮食服务企业的食(饮)具卫生状况.方法:按GB14934-94对采集的食(饮)具卫生状况进行检测.结果:144份样品中,合格率76.4%,其中大肠菌群检出阳性32份,不合格率22.2%,烷基苯磺酸钠超标2份,不合格率1.4%.结论:我区食(饮)具合格率不理想,还应加强食(饮)具消毒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陈创钦;何耀强;张骊;林合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州海珠地区2002年-2011年沙门菌血清型分布

    目的: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2年-2011年人群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和感染状况,为沙门菌病的防控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2011年采集的486087份人群标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生化、噬菌体鉴定及血清型分型鉴定.结果:486087份肛拭标本共检出沙门菌2596株,检出率为0.53%.所检出的沙门菌经血清分型,分别属于15个群和76个血清型;A~F群的菌株为2572株,占99.08%,说明本地区以A~F群血清型为主;德尔卑沙门菌、奥尔巴尼沙门菌、阿贡那沙门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山夫登堡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等为本地区常见的沙门菌血清型;非A~F群的菌株24株,占0.92%,检出率比2000年以前大大提高,并有增多的趋势;同时检出多例罕见菌型和国内首次检出的菌型.结论:本地区人群中沙门菌的群及血清型众多且分布广,开展沙门菌血清型监测,对该菌引发的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许少洪;孙凤琪;曾爱芳;李映霞;吴琪;黄芳;曾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发表的关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对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合并.结果:18项研究,共4657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敏感性为83% (95% CI:76% ~ 90%),特异性为:80% (95%CI 77% ~82%);诊断实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 (95%CI:0.85~0.9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快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云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80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测定两组患者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浓度,其中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性别没有差异,脑梗死组体重、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生化指标比较,脑梗死组TC、TG、LP(a)、LDL-C、Glu及UA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Apo A1水平明显降低(P<0.05),Apo B100水平降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高血糖、烟酒嗜好、高尿酸和高血脂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定期测定脑梗死患者的血压、GLU、UA及血脂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作者:李红娟;李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57份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了解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采用GB4789规定的检测方法,对2007年-2011年厂家送检及现场抽检的保健食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检测,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测保健食品1257份,总合格率为89.90%,菌落总数、霉菌超标率较高,未检出致病菌.各年度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抽检产品的合格率明显高于企业送检产品(P<0.01);不同剂型保健食品合格率之间比较、不同原料保健食品合格率之间比较、不同剂型保健食品菌落总数超标率之间比较、不同剂型保健食品霉菌超标率之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菌群和酵母菌各剂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检测的各类保健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是菌落总数和霉菌污染,其原因可能与原料及加工过程污染有关.

    作者:付玉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观察绍兴市部分健康成人血脂谱的思考

    目的:动态观察绍兴市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变化特点及应对措施.方法:以绍兴市区35164名18岁~ 95岁健康体检者(男性21920例,女性13244例)为调查对象,分4个年龄组(QN、ZN、LQ和LN组)按血脂测定标准化方法测定TC、TG、HDL-C及LDL-C.结果:高TC和高LDL-C居首(2005年36.0%和40.9%,2010年34.1%和24.8%),女性稍高于男性,2010年LDL-C增高有下降趋势(P<0.05),高TG居第2位(2005年27.1%,2010年28.8%);TC、TG及LDL-C变化特点是2005年和2010年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LQ及LN组明显高于QN、ZN组;女性增高更明显,男性增高有下降趋势,在LN组有明显降低;HDL-C变化是2005年男性仅LN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女性则QN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结论:对社区人群应注意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及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必要时服调脂药,是干预血脂增高,降低高血脂危害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葛国兴;杨国灿;钟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传染指标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阻断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方法:对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29826(人)份的梅毒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10年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为0.559%,男性高于女性x2:34.7905,P<0.05,不同职业献血者中梅毒检测阳性构成比前4位的是其它职业、学生、工人、公司职员.结论:在提高检测技术的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科学规范的做好无偿献血宣传,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合理科学输血,才能有效的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张玉春;潘登;周克礼;张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肌酶在肿瘤疾病复发中的临床应用

    肿瘤疾病(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1].我们通过测定患者血浆中的心肌酶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谷草转氨酶(AST),旨在评价肿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供实验室的依据.

    作者:陈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8年-2012年6月通化地区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猩红热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日益影响着人民身体健康.为准确掌握通化地区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发展特征,积极有效的防控猩红热疫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对通化地区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疫情资料来源于通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的自2008年-2012年6月通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监测统计分析报告.共来自7个县(市、区)的疫情数据:二道江区、集安市、柳河县、辉南县、通化县、东昌区、梅河口市和通化市.

    作者:白志华;宋详;佟德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水中残余铝测定方法探讨

    近年来,人们发现铝离子对于人体健康和水系统的有害影响不断增加,但是铝盐在饮用水处理中是应用为广泛的无机盐类混凝剂[1],处理不到位时将导致饮用水中铝含量的增加.目前,水厂普遍使用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我们在实验室日常检测过程中发现,当使用硫酸铝作混凝剂时,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2]能准确地测定出饮用水中的铝含量,而使用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时,用该法不能准确地测定出铝含量,测定结果总是偏低且重复性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改进,增加水样的前处理过程.现将几种实验方法测定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的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吕卓欧;林高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压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婴幼儿奶粉中钾钠及空白控制

    测定钾、钠常用的方法有火焰光度法[1]、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等.本实验的污染主要来自前处理过程和实验试剂及容器.采用聚四氟乙烯高压消化罐解决了前处理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和损失,使用较高纯度的试剂及塑料容量瓶等能够有效的控制空白.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钠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精密度,且实验成本较低.

    作者:吕光;商博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研究

    硝酸盐氮是生活饮用水中的重要监测项目.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可见分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检测方法[1]中尚未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而电极法在各种检测分析中已有大量的应用[2,3].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 仪器 PHSJ-3F pH计,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pNO3-1型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217型双盐桥参比电极(外套管内液为0.5 mol/L硫酸钾溶液),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H J-1型磁力搅拌器,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GZY-Y20-SH纯水机,湖南科尔顿水务有限公司.

    作者:付祥勇;李小斌;李文华;付冬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河南省7类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和掌握河南省7类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T21918-2008即“食品中硼酸的测定”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试河南省7类食品主产地的食品中硼含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共测定7类169份样品,检出160份,检出率为94.7%.桃中硼含量平均值为3.40 mg/kg;梨中硼含量平均值为2.83 mg/kg,苹果中硼含量平均值为1.64 mg/kg,葡萄中硼含量平均值为1.65 mg/kg.小麦中硼含量平均值为0.38 mg/kg;大米中硼含量平均值为0.24 mg/kg,牛羊肉中硼含量平均值为0.35 mg/kg.结论: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河南省7类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

    作者:杨瑞春;王谢;卢素格;刘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Real-time PCR技术在快速检测一起食物中毒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Real-time PCR技术在食物中毒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高度特异、敏感的Real-time PCR作为初筛方法,GB方法同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ATB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采用Real-time PCR检测22份剩余食物,其中6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DNA核酸;GB细菌培养法从这6份样品中检出3株副溶血性弧菌;其余样品两法均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所有样本均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结论:实时Real-time PCR检测食物中毒病原菌与GB培养法相比明显缩短检测周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在食物中毒事件中能更及时指明方向,起到快速初筛的作用,对临床治疗和食物中毒快速处置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江晓;叶艳华;丁洁;金萍;王炜;郭宝福;谢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兰州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EB病毒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兰州市患者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EB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资料.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中3种病毒(ECHO、COX、EBV)特异性IgM抗体,以了解病原学分布.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埃可病毒(ECHO) 6412例,阳性143例(2.23%),柯萨奇病毒(COX)6435例,阳性218例(3.39%),EB病毒(EBV)6567例,阳性311例(4.74%).其中COX和EBV感染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在不同年龄组中,1岁~7岁两组ECHO感染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P<0.05).大于1岁的四个年龄组COX、EBV感染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年龄组(P<0.01).在不同季节中,ECHO感染在夏季高(P<0.01).COX和EBV感染无明显季节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病毒4岁~7岁组患者感染高.ECHO病毒夏季感染明显高于其他季节.COX、EB病毒在女性患者中感染较高.

    作者:周兰霞;唐艳;赵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海盐县2011年流感样病例监测

    目的:了解海盐县流感病毒优势株的亚型变化和流感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流感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和型别鉴定.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和漱口液168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4份,其中,新甲型H1N1流感5份,B型流感9份.2011年1月-2011年3月是海盐县流感流行的高峰期,新甲型H1N1、B型流感病毒交替出现.结论:2011年流感阳性率8.33%.1月-3月新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毒株,9月份后以乙型流感为优势毒株.新甲型H1N1流感流行速度快,活动力强,25~岁年龄组人群是此流行期的高危人群.

    作者:孙明华;陆文彪;徐佩华;周晓红;倪春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深圳市水厂水中邻苯二甲酸二酯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近年监测深圳市各主要水厂出厂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性.方法:从2008年起每年采集雨季和旱季的出厂水,用氢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GC-FID)测定其DEHP含量.结果:各主要水厂出厂水DEHP合格率每批次都在90%以上,DEHP污染水平随季节气候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雨季较高旱季较低,且在东南部地区水厂中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深圳市出厂水DEHP污染总体水平在国家标准限量内,其波动性明显受季节气候影响,较高的气温和降雨有利于DEHP的迁移和进入饮用水,水厂的生产需要有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措施.

    作者:曹小云;黎大林;陈锋;谢锦尧;蔡俊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某校乙型流感暴发事件,探索乙型流感暴发的自然规律与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疫情第6天病例数快速上升,第9天达到高峰,第14天回到低位,末例在第23天;班级间罹患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咽拭子乙型流感病毒检测,体温≥38℃者阳性率为70%;血清乙型流感IgM抗体检测,体温≥38℃的患者阳性率为90%,体温38C以下患者阳性率70%,无症状学生阳性率20%.结论:乙型流感暴发流行时间曲线为暴发前期需要2个长潜伏期,暴发期和后期均需要3个长潜伏期;血清乙型流感IgM抗体与病例体温高低成正相关.

    作者:林忠义;李慧珍;胡得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9年-2011年昭平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昭平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照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三年间共检测水样300份,总合格率为36.33%,年度间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与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0.001).结论:昭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逐年提高,受微生物污染严重,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高于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应扩大集中式供水范围,加强对水质进行有效的净化消毒,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作者:陆春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濮阳市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发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生产加工过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方法:按照《河南省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21类252份样品,合格11类182份,合格率72.2%.其中微生物指标检验6类72份,合格7份,合格率9.7%;理化指标检验19类228份,合格218份,合格率95.6%.直接入口食品凉拌菜、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盒饭合格率仅有3.3%.结论:濮阳市餐饮服务单位总体卫生状况一般,高风险食品合格率极低,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提示应加强餐饮服务的监督和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晓燕;徐国锋;王想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10月-2012年5月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流感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5月期间,以密云县医院为哨点医院,收集流感监测病原学,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结果:共监测流感样采集648例,分离流感病毒104件,分离阳性率为16.0%,其中B型Victoria系毒株70株(67.3%),B型Yamagata系毒株21株(20.2%),H3N2亚型毒株13株(12.5%);2012年1月-2012年3月份位流感流行高峰期;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16岁~ 25岁年龄组和26岁~54岁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的分离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10月-2012年5月流感监测期间流行的高峰期在2012年2月份,主要以B型Victoria系为主,易感人群集中在中青年和女性.

    作者:张巍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锦州市2010年-2012年甲型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在甲流疫情结束后,分析两年以来锦州市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两家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人的鼻咽拭子标本,接种于MDCK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毒亚型鉴定.结果:2010年10月-2012年3月,对1317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共分离甲型病毒27株,阳性率达2.1%,其中新型H1N110株,季节性H3N217株;病毒检出高峰出现在2010年12月、2011年1月和2012年3月,阳性率分别为:6.9%、6.0%和4.3%;新型H1N1与季节性H3N2在中老年中分布多,并且新型H1N1在各年龄段中发病率略高于季节性H3N2.结论:2010年10月-2012年3月锦州市甲型流感流行优势株为新型H1N1、季节性H3N2;中老年人流感阳性率较高,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的监测,及时发现病毒变异情况.

    作者:周大宇;张旭;白梅;孙佩龙;张振;杨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手足口病毒病原学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对手足口病(HFMD)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北京市西城区HFMD的流行特征.方法:提取标本中病毒核酸,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鉴定,核酸阳性标本使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2011年共收集咽拭子标本192份,检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81例,阳性率为42.19%.EV71、CoxA16及未分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32例(16.67%)、36例(18.75%)和13例(6.77%);病毒分离培养过程中我们对标准方法中的操作进行了改良,培养阳性率达到91.23%.结论: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手足口病毒分离的改良培养方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提高阳性率,而且增加获得的病毒量.

    作者:张晶波;王永全;刘国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辽宁省2010-2011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及耐药分析

    目的:监测了解辽宁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耐药状况和沙门菌血清学分布,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方法: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沙门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和耐药测定.结果:10大类食品共3625件样品中检出5种致病菌208株,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均出现耐药株,耐药率在0%~69.8%.结论:检测结果表明辽宁主要食品均受到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分离株出现多重耐药,建议政府加强对饲用抗生素的管理,建立食源性耐药菌的风险评估机制.

    作者:马妮;赵虹;郑洪;马景宏;孙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方法的评估

    目的:建立荧光PCR系列检测金葡菌肠毒素基因,评价3种金葡菌肠毒素测定方法.方法:对185株金葡菌野生株同时采用荧光PCR法、微孔板法和酶联荧光免疫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PCR系列体系其DNA灵敏度为1.34 ng/μl ~ 2.80 ng/μl.以酶联荧光免疫法为金标准,185株金葡菌野生株中有124株产肠毒素,阳性率为67%;荧光PCR法的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87%;微孔板法(不分型)的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89%;微孔板法(分型)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8%.结论:酶联荧光免疫法的检出率高,适合用于样品初筛.所研制的荧光PCR体系操作简单、特异性高,适用于菌株的分型鉴定.

    作者:王冰;黎桂莲;陈妙玲;贺连华;吴平芳;林一曼;扈庆华;石晓路;邱亚群;李迎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化妆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能力验证实施研究

    目的:样品制备以及考核方案的设计是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PT)计划的难点和核心内容,本研究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生物性状相似的干扰菌的化妆品样品制作技术和考核方案的设计入手,研究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核心技术.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检测干扰菌的样品制作和考核评价为研究目标,从菌液制备、化妆品介质筛选、样品制备、均匀性/稳定性试验、考核方案设计等五方面对化妆品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制作的化妆品微生物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符合要求,试用鉴定结果符合预期结果.结论:研制出均匀性、稳定性符合能力验证要求的化妆品致病菌检测样品,制定了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为化妆品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文胜;谭慧嘉;罗建波;马聪;张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iversilab系统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源性分析

    目的:用Diversilab System DNA指纹分型系统(Diversilab系统)绘制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指纹图谱,分析各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对食品中分离到的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提取DNA,进行rep-PCR,用Diversilab系统中的软件对DNA指纹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实验得到了42株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指纹图谱,可以分成14群,菌株之间的相似性68.9% ~ 99.7%,未表现地区特异性.结论:Diversilab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特点,可用于黄色葡萄球菌快速分型和溯源.

    作者:于纪棉;劳华均;李如松;孙萍;张玉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用微量铁盐培养基分离空肠弯曲菌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索用微量铁盐培养基分离空肠弯曲菌,寻求分离空肠弯曲菌良好的培养基.方法:采用五种不同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对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观察其生长效果,用菌落计数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含微量铁盐培养基对空肠弯曲菌分离效果好,检出率高.但也有遗漏,为了提高检出率,应与布氏菌血琼脂同时使用.结论:含微量铁盐培养基可用于空肠弯曲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验,空肠弯曲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落大,数量多,且制备简易、价廉,建议各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线性探针法MTBDRplus用于涂阳肺结核的耐多药检测研究

    目的:评价线性探针法MTBDRplus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河南省涂阳肺结核病人痰液和结核杆菌菌株作为检测标本,以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为标准,获得MTBDRplus方法的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MTBDRplus检测145例痰标本和169株菌株中结核杆菌耐多药(MD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84.62%和100.00%、98.90%.结论:线性探针法MTBDRplus能快速检出涂阳痰标本及培养菌株中耐多药结核杆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筛查和诊断.

    作者:李辉;马晓光;石洁;王瑜;闫国蕊;杨洪毅;李强;赵雁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检材检测钩端螺旋体病的平行比对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检材中血清及脑脊液对钩端螺旋体病检测的影响因素,研究患者体内钩端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平行对比分析探讨二种检材的优劣.方法:标本系同时采集血清及脑脊液进行检测,试验方法选择钩体病的显微镜凝集试验(MAT).结果:血清MAT总感染率为35.07% (47/134),其中血清阳性率为11.19%(15/134)、血清弱阳性率为23.88%(32/134);而脑脊液阳性率为2.24%(3/134).血清及脑脊液阳性率及弱阳性率两者数据经用行X列表的显著性检验比较得出x2=24.01,P<0.01,二者间存在高度的显著性差异;血清及脑脊液的感染率经用四格方表的显著性检验得出其卡方值x2=5.68,P<0.05,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当病人处于急性感染期时,血清中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其钩体菌群滴度达1:1600时,脑脊液才会同时表现为阳性.表明试验检材中血清比脑脊液检出率要高.由于采集患者血清检测钩体病比脑脊液要容易,且对患者损伤小,体现了血清的优势,因此采集血清不但可提高检出率同时能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黄德蕙;梁江明;曾竣;王鸣柳;蒋震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快速检测果蔬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04方法研究

    目的:针对德国暴发流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04并结合我国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果蔬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04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ELISA方法作为快速初筛方法,结合传统生化鉴定及PCR检测作为鉴定方法.结果:经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方法特异性达到100%,灵敏度达到1.0×101 CFU/ml.对市售的50个果蔬样品进行检测,均未检出.结论: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快速检测果蔬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04标准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果蔬中的快速检测.

    作者:李晓虹;吴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GB 19295-2011标准抽样方案及评价标准合理性分析

    目的:从抽样方案和评价标准分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 19295-2011)的合理性,回应社会公众对该标准修订合理性的质疑.方法:假设一批产品总数为N个,其中随机分布有K个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品,根据GB 19295-2003和GB 19295-2011标准所提供的抽样方案,计算并比较其抽中不同数量阳性个体的概率.结果:GB 19295-2011标准抽样方案抽中阳性产品的概率更高,但依据该标准,抽中阳性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不合格.结论:GB 19295-2011标准抽样方案的样品代表性高,抽中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高,依据样品检测合格率进行推论也更为合理,由样品检测结果推论总体更可靠.

    作者:柴鹏飞;郑文慧;富小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PCR在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快速查明食物中毒病原菌的途径,为事件处置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和国标方法分别对一起食物中毒所采集的生物样品进行常见食源致病菌检测.结果:11件样品经实时荧光PCR法检出沙门菌特异性DNA核酸阳性7份,阳性率为63.6%; 11件样品经国标法细菌学分离培养检出5株沙门菌,阳性率为45.5%.所有样品经两种方法均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其它致病菌.结论:通过实时荧光PCR与国标法细菌学检测,均证实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沙门菌.实时荧光PCR与国标法的联合应用对致病菌检测是一种优势互补,适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原菌检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敏;郎中凯;向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BMCs早期凋亡及其相关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率、fas系统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考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早期凋亡率、mFas、mFasL、sFas和sFasL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连接素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及PBMCs膜上mFas和mFasL的表达水平;以ELISA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sFas和sFasL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13.29% ±4.12%,n=76)高于正常对照组(4.66%±1.57%,n=69) (Z =9.657,P<0.01),活动期患者(SLEDAI≥10)的早期凋亡率(14.80%±5.09%,n=53)高于非活动期(SLEDAI<10) (9.82%±3.76%,n =23),高于正常对照(4.66%±1.57%,n=69) (F=120.2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仅为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对于活动期SLE患者,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有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血清Fas(sFas)两项.结论: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且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数的关系为密切,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之一;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Fas (sFas)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疾病活动度.

    作者:盛敏玲;陶金辉;张宏;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徐胜前;钱浩;戴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纳米壳聚糖携带miR-29b转染肝星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纳米壳聚糖携带miR-29b表达质粒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转染效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制备载miR-29b表达质粒的纳米壳聚糖,并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Ⅰ型胶原α1链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纳米壳聚糖的载药率为91.56%.凝胶电泳阻滞实验显示纳米壳聚糖与质粒结合较好.纳米壳聚糖携带miR-29b表达质粒的转染效率为31.9%,脂质体的转染效率为35.1%,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纳米壳聚糖组和脂质体组Ⅰ型胶原α1链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29%和3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壳聚糖载体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携带miR-29b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效果.我们的研究为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载体.

    作者:董培红;郑建建;卢中秋;洪巧;高申孟;俞富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种新型空气消毒净化设备的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的新型空气消毒净化设备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模拟和现场两种情况下对设备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相关试验.结果:在实验室模拟试验条件下,基于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的新型空气消毒净化设备对人工模拟产生的粘质沙雷氏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气溶胶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8.62%、98.65%和97.93%;在口岸现场试验条件下,设备对自然菌气溶胶的平均杀灭率为90.58%.结论:基于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的新型空气消毒净化设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对空气微生物气溶胶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新型空气消毒净化设备.

    作者:谈书勤;罗雅丽;谢昭聪;胡贵方;顾大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血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只)、LPS组(20只)、GLN +LPS组(20只).采用LPS腹腔注射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检测空肠质量,空肠黏膜质量,空肠黏膜高度,空肠黏膜厚度;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HPLC-PED)检测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LPS组在空肠黏膜质量,空肠黏膜高度,空肠黏膜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LPS组在空肠黏膜高度较GLN+LPS组降低(P<0.05);LPS组在第3天肠黏膜通透性高于对照组及GLN +LPS组(P<0.05);LPS组在第3天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及GLN+LPS组(P <0.05);LPS组在第7天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胺酰胺治疗可以降低内毒素血症所致大鼠肠黏膜损伤.

    作者:王辉;范婵娟;张佳莹;翟莉莉;欧阳敏;于久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腹型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腹型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腹型肥胖患者(合并组)、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单纯组)和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联素含量,分析合并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变化,并通过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肝功能、血脂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合并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脂联素含量与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HOMA-IR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ALT、AST、GGT活性及血清TG、TC、LDL-C含量亦显著负相关,与血清HDL-C含量则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合并组患者存在严重的低脂联素血症,腹型肥胖可能通过加重低脂联素血症进一步加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作者:李红山;朱德东;李德周;丁世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128例HBV-DNA定量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HBV-DNA定量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确定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法(FQ-PCR)检测HBV-DN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1)HBV-DNA低载量组(5.0×102 copies/ml ~ 9.9×104 copies/ml)乙肝大三阳检出率28.5%,乙肝小三阳检出率66.4%;HBV-DNA高载量组(1.0×105 copies/ml ~ 9.9×108 copies/ml)乙肝大三阳检出率80.3%,乙肝小三阳检出率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2例HBsAg浓度处于线性范围(0.05 IU/ml~250 IU/ml),其中HBV-DNA低载量检出率90.8%;HBV-DNA高载量检出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DNA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两者之间互有关联又有区别,两者联合且定量检测能更加全面地反应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状况.

    作者:杨国绘;许文龙;窦琳琳;杨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支原体培养的影响

    目的: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支原体培养的影响.方法:用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干扰支原体培养,并用泰能去除细菌干扰.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可使支原体培养的整个试剂条22孔呈红色,无法判读,加入泰能可去除干扰.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支原体培养有影响,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泰能消除影响.

    作者:杜玉海;叶金艳;吴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芸香苷的体外抑菌作用

    目的:观察芸香苷对常见致病菌体外抑制效果,为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从槐树皮中提取芸香苷并进一步纯化,采用微量稀释法对精制芸香苷进行实验室抑菌试验,并检测其皮肤刺激性与皮肤抗菌效果.结果:精制芸香苷有效成分含量95.2%,其溶液对大肠杆菌和福氏志贺菌MIC值为0.5 g/L,对奇异变形杆菌MIC值为1.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25 g/L.2.0 g/L精制芸香苷溶液对大鼠皮肤无刺激性,涂擦人体前臂皮肤作用2min,可使皮肤上自然菌由处理前的244 cfu/cm2降低到16 cfu/cm2.结论:芸香苷对细菌繁殖体有明显抑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抑制作用强于革兰阴性菌.

    作者:姚萍;葛新;董小青;陈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烟草制品中香精香料分析方法进展

    烟草制品中香精香料的添加使用,对烟草制品终的独特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来源上,香料可以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天然香料一般是指从动植物组织或分泌物中提取制得,多为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如龙涎香、麝香、檀香油、桂皮油等,其通过分离可以得到单离香料.合成香料,是指以一些化工产品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结构明确的有香味的一类有机物.香精是指由两种或更多香料及一些辅料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香料混合物[1,2].

    作者:李莉;张毅;王秀娟;张峰;杜天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扩增内标在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方便快捷等优点,目前在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中己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样品本身、检测环境及样品的中间处理环节带来一些潜在的PCR反应抑制剂影响PCR反应,导致假阴性.因此,为提高PCR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有学者提出在PCR反应体系中放置一条能够指示假阴性的扩增内标[1],作为PCR反应过程中假阴性的指示剂.本文将从扩增内标在PCR反应中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扩增内标的构建以及扩增内标在PCR检测方面的应用等四方面进行综述,以便选择合适的扩增内标,发挥其对假阴性的指示作用.

    作者:李雪玲;徐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宁波地区2010年-2011年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宁波市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宁波地区2010年-2011年进行耐药监测的新发及复治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所分离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析.结果:研究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1321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123例(占85.0%),非结核分枝杆菌198例(占15.0%),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为29.0%,耐多药率为7.9%.新发患者耐药率为25.6%,耐多药率为4.6%,复治患者耐药率为50.3%,耐多药率为28.4%,复治患者耐药率高于新发患者(x2=39.573,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史是影响耐药的主要因素.结论:宁波地区耐药结核病疫情较严峻,须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措施.

    作者:车洋;于梅;平国华;林相;李宗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及合理用药.方法:从2009年-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ICU分离的所有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使用WHONET5.5对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43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16株,革兰阳性菌87株,真菌35株;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比例较高,占了革兰阴性菌的59.2%;肺炎克雷伯菌77株,大肠埃希菌18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0.1%,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例高达69.5%;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到了92.8%.结论:ICU患者病情重,感染多,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严格按照临床用药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郭洁;唐新宁;闫晨影;董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和肠毒素基因定位

    目的:研究15株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和肠毒素基因定位特征.方法:对15株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消除前后,进行药敏试验和肠毒素测定比较,从而对耐药基因和肠毒素基因进行定位.结果:15株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大多数位于质粒上,由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占70.6%,由染色体编码的耐药基因占29.4%.而对于肠毒素基因,发现SEA、SEC位于染色体上,SED位于质粒上,而SEB有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结论:耐药基因、肠毒素基因可以定位到染色体或质粒上,且质粒在决定耐药性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吴可可;吴跃进;陈慧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模拟考试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模拟考试系统,为晋升高级职称卫生微生物检验人员提供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方法: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为服务端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存储数据库,利用JSP/SERVLET/JavaBean技术作为系统的解决方案,TOMCAT6.0或WAS6.0作为系统的应用服务.客户端程序运行于Windows 9x/Windows Xp/Windows NT/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采用浏览器形式,满足客户端的要求.结果:该模拟考试系统容量大、易维护、操作简便、界面清晰而友好.题库中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含案例分析),共3000多题,详略恰当、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内容与时俱进.结论:考生通过该系统的练习,适应了考试题型并强化了考试内容和重点,节省了考前查阅大量资料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作者:朱小慧;尹本康;刘鹰航;郑南才;许坚锋;吴尔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卫生检验机构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自我评价方法研究

    卫生检验机构建立并运行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体系,对影响检测检验数据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将检测检验工作的全过程和涉及到的其他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地、协调地把影响检测检验质量的技术、人员、资源等因素及其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活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加以有效控制,解决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探索和掌握管理体系的运作规律,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适应内外环境,持续有效运行,才能保证检测检验数据的的真实可靠和准确公正[1].为此,本文探讨建立一种由卫生检验机构对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进行自我定量评价的方法,从而保证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更加持续有效和成熟高效.

    作者:侯学文;徐凌忠;翟慎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研究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运行与实施,探讨该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浙江省范围内定期发放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质评图,收到回报结果后以完全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进行结果评价并及时将质评结果、参考值反馈给参评实验室,对质评活动存在的问题以简报或读片会的形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运行三年,回报实验室稳定,适合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推广;年度完全符合率逐渐上升,2011年达到81.5%,其中恶性肿瘤细胞、骨髓瘤细胞、间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脂肪滴等形态完全符合率显著提高,P均<0.01;本质评图的发放既普及了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知识,又使实验室收集到一套资料较完整,类型较齐全的形态学图谱,便于日常工作参考与教学培训.结论:浆膜腔积液有形成份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是一种全面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评价体系,临床应用价值深远,值得推广.

    作者:单志明;乐美萍;夏晓华;钱晓华;吴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6年-2011年食品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能力验证是评价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实验室通过外部措施对其内部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1].定期总结分析能力验证结果,有助于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并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不断提高.现对2006年-2011年实验室食品领域定量检测能力验证的情况及采取的纠正措施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6年-2011年期间我中心实验室参加各级实验室食品定量检测项目能力验证的记录及相关考核组织方反馈的资料.

    作者:齐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甲胺磷残留量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在台湾的商品名为达马松、在中国大陆的商品名为多灭灵.甲胺磷是一种高效有机磷杀剂,杀虫范围广.甲胺磷是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属高毒杀虫剂,曾适用于水稻、果树和蔬菜[1].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为了控制高毒农药喷施,加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测,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米中甲胺磷的残留量.该法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重复性高,可为农产品中甲胺磷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2].

    作者:吴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一份粪便标本中检出三株沙门菌

    广西忻城县近几年来多次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2008年我县大塘镇和思练镇发生了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对部分患者采集了血样和肛拭子作分离培养.结果发现在同一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甲型副伤寒(S.paratyphi-A)、德尔卑(Derby)和阿贡纳Ⅱ型(AgonaⅡ)三株沙门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粪便来自思练镇疫区石材厂一位45岁(男,有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症状)病情相对严重的疑似甲型副伤寒患者.即在患者未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粪便标本(患者治疗第三周后采集粪便标本中未检出沙门菌).

    作者:卢建初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