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肘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能够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改善肘关节功能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带针下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带针下训练组(治疗组)和常规训练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言语训练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且在带针下进行言语训练,两组连续治疗4周,采用ABC及CFCP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自发言语、复述和命名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带针下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有更积极的治疗作用,其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程熙;赖靖慧;王志峰;陈晓枫;卢金华;高燕玲;戴清月;林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VD患者,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脾培元益智针法与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3周.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与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纽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作者:华小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证候分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近5年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05例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在提取出的8个公因子中,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分别对应小儿厌食症脾阴不足、脾虚湿阻、脾胃湿热、肝脾不调4个证型.结论:因子分析能较好地对中医证候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胡静;冯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气宣肺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雾化吸入为基础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宣肺汤治疗,疗程均为10d.分别结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相关辅助检查变化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VC(大肺活量)、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及FEV1/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等肺功能指标差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及FEV1/FVC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宣肺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李玉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天麻素片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SDS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天麻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衰弱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热敷一号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气滞血瘀型髌骨软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热敷一号外敷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LKS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敷一号联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髌骨软化症疗效优于单一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圣超;李强;李红旗;贺自克;王上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壮骨止痛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用药方式将80例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壮骨止痛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9%,高于对照组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壮骨止痛胶囊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用药疗效明显增强.
作者:田兵;蒋乙兵;杨波;黄三廷;帅奇;王宏;杨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医三伏灸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肺功能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医三伏灸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的治疗组,每组6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PD病情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头伏第1天,两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FVC%、中医症状总积分及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伏结束时,治疗组患者FEV1、FEV1%预计值及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伏灸配合肺功能康复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艾灸命门后诱发的督脉红外辐射轨迹.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命门穴进行艾灸,采用日本NEC公司生产的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观察其沿督脉线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表现.结果:①艾灸命门30min后,可观察到部分受试者的背部整体温度提升;②艾灸命门穴的过程中,加热处皮温沿督脉线双向扩展,可观察到热量沿督脉循行方向向上延展的趋势较向下更为明显;③在艾灸的激发下,受试者督脉线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显现率有所提高,同时可使原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延长,且更加连续、清晰.结论:艾灸命门穴对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有明显的影响,命门穴汇聚一身之阳,可通调人体之阳气.
作者:黄炳祥;许金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芪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炙甘草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评价指标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黄芪炙甘草汤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其他药物在临床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时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滞针刺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滞针刺法配合关节松动术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每隔1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记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方面,包括前屈、后展、旋内、旋外、外展,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滞针刺法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文欢;张文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科学评估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斑秃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复方红花酊组,B组为复方红花酊+适宜技术(刮痧)组,C组为复方红花酊+适宜技术(梅花针)组,每组各60例,观察周期为3个月,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个月、3个月后测量、记录各组患者秃斑大小、数目及毛发生长情况,完整填写CRF表,判定疗效.结果:综合治疗3个月后,A、B、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7.67%、94.04%、96.6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适宜技术联合复方红花酊外搽,对斑秃的治疗效果更佳优于单纯复方红花酊外搽.
作者:杜郁华;陈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传统头皮针+康复训练)及观察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康复训练)各30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可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欣;金英杰;吴长晓;郑凯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腹针配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验证腹针配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为传统中医治疗该病拓宽选穴思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茹;伍惠惠;冯玲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胃肠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颅脑损伤胃肠功能障碍效果明显,能有效恢复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贺承健;姚泓屹;刘维;封萍;朱子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肿意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侧KOA患者分别随机均分到A、B、C组(A组口服塞来昔布,B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C组局部外敷肿意膏),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及治疗后2周行Lequesne指数及不良反应评价,于治疗结束后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周,Lequesne指数C组得分低于A、B组,A组得分低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C组得分低于A、B组,B组得分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统计:A组不良反应率达30%,B、C组不良反应率均为5%;总有效率统计: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C组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意膏外敷治疗KOA见效快,持续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沿江;周杰;雷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正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中关于正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5.1.0)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8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正骨推拿组与对照组在提高治疗有效率[RR=1.18,95%CI(1.12,1.24),P<0.05],降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MD=2.57,95%CI(1.92,3.21),P<0.05]增加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MD=-3.86,95%CI(-5.52,-2.19),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正骨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本次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等级较低,分配隐藏及盲法实施性偏倚存在高风险,因此需慎重对待本次系统评价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设计规范严谨的临床研究论文加以验证.
作者:郝亚兴;罗华送;王睿;王宝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钟小南先生医文并茂,医理通彻,经验丰富,疗效卓越,医名蜚声于汉沔荆沙.其所著《伤寒论便读》,文理畅然,易懂易学,有值得学习之处,也有尚需探讨之地,此书早已绝版,对其简单评议,学习其思想,以期有益于《伤寒论》的发展.
作者:刘红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胆木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药,具有较好的药用疗效和经济价值.为综合开发利用胆木资源,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胆木的化学成分、胆木制剂的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胆木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月;廖锦红;孙立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古人的针灸思路和操作手法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医学,是当时特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下的产物.现代医学希望以先进技术来发展针灸医学,实现针灸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将古典针灸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就显得极其重要.关键在于通过综述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起源,以及目前关于针灸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进展,对比中西医针刺理论的异同,利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来理解中医针灸治疗的本质.
作者:马彦韬;黄强民;李丽辉;赵佳敏;刘庆广;刘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睑缘炎是眼科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高,严重者可引起结膜、角膜病变,影响视力.目前西医对该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中药内服、熏洗、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治疗睑缘炎取得了较大进展,拟针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睑缘炎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王莉萌;张富文;曹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乳腺增生(HDBA)为女性常见病,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严重影响当代女性身心健康.西医多使用三苯氧胺调节患者内分泌,但是该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治疗HDBA方法多样,疗效理想.从病因病机、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针灸治疗及其他疗法等方面概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展望,为HDBA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作者:朱婧婧;袁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整理《标幽赋》中关于针灸理论的相关论述,主要从针刺取穴特点、针刺补泻方法、针刺禁忌三个方面总结其在针灸临床中的具体指导作用,探讨《标幽赋》针灸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标幽赋》擅长特定穴的应用,重视时间针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善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多种配穴方法和单式、复式补泻手法,为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何时何穴、运用何种针刺手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提高了临床疗效.此外,《标幽赋》中还论述了患者不适合针灸治疗的状况及时间,并明确指出了禁针禁灸穴,强调医者提高自身诊疗技术的重要性,避免失治误治,为针灸临床有效规避风险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标幽赋》针灸理论言简意赅、贴近临床、规避风险、提高疗效,对于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叶国平;朱定钰;苏美玲;黄丽;吴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汇集近几年海内外与中医特色肺康复技术相关的内容,归纳了中医特色肺康复技术的优势,即成本低廉、实施方便、患者依从性高且个体化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今大康复背景下,中医特色肺康复将作为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因临床大样本、多中心的证据支持不足,且尚未有统一的个体化治疗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将限制其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胡健;李泽庚;童佳兵;曾时杰;张至强;汪丹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大柴胡汤作为经典方之一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尤其是在内科疾病的治疗当中更加普遍.通过收集近5年来有关大柴胡汤在内科疾病应用方面的文献报道,从而了解大柴胡汤的应用范畴,并加以概括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姜礼双;崔亚;乔大伟;卜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系统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阴虚体质医案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依据自拟体质医案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体质判定标准确定体质医案,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对阴虚体质医案用药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共发现阴虚体质医案39则,医案中用药共涉及药物110味,用药总频次272次,其中用药频率>10%者共22味,如麦冬、甘草、熟地、茯苓、生地等;药物归类分析可知药物类型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补虚药(38.23%)、清热药(18.01%)、利水渗湿药(7.72%);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符合条件规则的共21条,其中形成2联药对11个,3联药对10个.结论:阴虚质者用药以滋阴药配伍清热药,同时注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与利水渗湿药、收涩药、补气药等配伍使用,为阴虚质患者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数据支撑.
作者:陈宇珊;吴丽丽;周蓓;肖钰雯;张怡;梁珂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方联合常规疗法总疗效优于常规疗法,尤其在降低2hPG、HOMA-IR、ALT、AST、BMI方面与常规疗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FPG、TG、TC方面与常规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方联合常规疗法总疗效优于西药联合常规疗法,尤其在降低HOMA-IR、ALT、AST方面与西药联合常规疗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FPG、2hPG、TG、TC、BMI方面与常规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项研究说明中药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无不良反应发生,2项研究报道试验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方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但确切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谢敏;龚甜;赵勇;左新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时间医学的概念是现代医学与时间生物学结合的产物.随着研究深入,基于中医古籍的中医时间学在人体生理、病理、养生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可.对中医古籍中较为典型的时间医学运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谢程程;马跃荣;马程功;陈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就舌象与脾胃的内在联系,结合个人观点和临床实践,认为“舌为脾胃之镜”理论切合临床实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开辟了一条新的辨证思路,对于提高脾胃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大有裨益.
作者:刘启鸿;黄文彬;许淑敏;罗韩林;柯雅莉;柯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联合扶脾柔肝颗粒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减退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扶脾柔肝颗粒+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腹水减退情况以及综合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B、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患者ALB水平显著高于A组,AST、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腹水减退率为97.87%,总有效率为95.74%,均显著高于A组的78.72%、76.60%,且减退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联合扶脾柔肝颗粒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消退腹水.
作者:续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味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参芪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参芪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预后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FSH、T及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70.83%(34/48),高于对照组的51.06%(2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9/48),对照组为12.77%(6/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参芪胶囊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预后妊娠率,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苗苗;赵伟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制四黄水蜜膏穴位敷贴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自制四黄水蜜膏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02±2.31)天,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5.48±3.47)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四黄水蜜膏穴位敷贴临床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缩短患者腹痛腹胀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巨勇;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载药抗生素硫酸钙联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慢性创伤性股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创伤性股骨骨髓炎患者21例,均为单侧慢性创伤性股骨骨髓炎,术前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手术采用彻底清创,载药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填充骨髓腔,一期缝合的方法,术后常规口服敏感抗生素合并中药汤剂五味消毒饮.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等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在随访期间行X线检查观察抗生素硫酸钙吸收情况.结果:17例患者感染控制良好,感染未复发,4例患者治疗后有淡红色液体渗出,经多次伤口换药及服用中药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期间X线检查均显示抗生素骨水泥吸收良好,未再感染复发.结论:载药抗生素硫酸钙联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慢性创伤性股骨骨髓炎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余鹏;钟文龙;武圣超;王上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对心肾不交型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心肾不交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黄连阿胶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型焦虑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作者:张志伟;高玉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经济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扁桃体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扁桃体分泌物消失时间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果值为1.23,低于对照组的成本-效果值(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综合考虑,喜炎平注射液更适合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作者:郑绘;袁丽;程希;黄永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味清脂化瘀汤联合化滞柔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清APN、DAO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加味清脂化瘀汤联合化滞柔肝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血清脂联素(APN)、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ST、ALT及DA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70%(4/46),对照组为6.67%(3/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滞柔肝颗粒联合加味清脂化瘀汤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清APN、DAO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筛选黄芩提取物制备过程中除杂方法及变色关键工艺参数,制备高纯度黄芩提取物,为工厂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芩苷纯度与黄芩苷转移率为指标,比较了黄芩提取物纯化过程中4种除杂方法的效果与不同浓缩液浓度对黄芩提取物颜色的影响.结果:黄芩提取物纯化过程中佳除杂方法为硅藻土助滤除杂,同时浓缩液浓度变化是黄芩提取物颜色变化的关键原因.结论:黄芩提取物纯化过程佳除杂方法的建立以及过滤液浓度等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为高纯度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作者:雷果平;王福;杨秋楠;杨眉;陈曼曦;赵薇;刘燕;陈仕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养心安眠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旋转制粒设备制备养心安眠颗粒,对制粒过程中辅料种类、辅料用量、润湿剂的种类、润湿剂的用量、制粒转速、颗粒干燥温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筛选颗粒剂的佳制备工艺.结果:佳工艺为:总混粉中,15 %麦芽糊精,5% PVP K30,充分混合,以95%乙醇为润湿剂,添加量为10mL/100g,来制备软材,旋转制粒机转速为35 rpm,设备筛网为100mm.颗粒剂干燥条件为45℃下干燥40min.结论:养心安眠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稳定可靠,颗粒成粒性好,溶化性佳,口感适宜,为本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进一步提升及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牛天增;石林;王永宏;赵建斌;王红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制备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和优选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一乳化交联法制备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壳聚糖浓度、投药量、油水比、搅拌速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微球佳制备工艺为:壳聚糖浓度为3%,辛夷挥发油和壳聚糖比例为1,油水体积比为4,搅拌速度为600r/min.所得微球粒径分布在30~70μm为69.37%,载药量为6.03%,包封率为28.66%.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扫描,可看到微球球形圆整,分布均匀.结论:辛夷挥发油壳聚糖微球优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叶俊贤;崔彩红;崔升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优选清毒消瘀方水提液的纯化工艺,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方法: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芍药苷、落新妇苷的含量,首先进行纯化方法的单因素考察,然后用L25(5 4)正交试验考察离心转速、药液比及离心时间对该制剂水提液的影响,筛选其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佳离心纯化工艺条件为:将清毒消瘀方水提液常压浓缩至药液比为1∶3,再进行离心纯化处理,离心转速为3 500r·mi n-1,离心时间为40min.结论:实验优选得到的清毒消瘀方水提液离心纯化工艺能够得到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纯化液,且方法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姗姗;施崇精;刘小妹;程中琴;何成诗;宋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检测中华圆田螺中的脂溶性抑菌活性物质,为中华圆田螺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乙醇浸泡中华圆田螺的软体部分,氯仿萃取,并用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对中华圆田螺的脂溶性提取物进行抑菌效果检测.结果:中华圆田螺的脂溶性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中华圆田螺粗提物抑菌效果变化不大;中华圆田螺粗提物抑菌效果适pH=6,过酸或过碱对抑菌效果都有明显影响.结论:中华圆田螺的脂溶性提取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作者:李娜;李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黄芪多糖提取物中存在的杂糖和可能被人为添加的多种杂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阿拉伯糖、鼠李糖、麦芽糖、乳糖进行鉴别;对黄芪多糖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小鼠脾指数影响实验方法进行黄芪多糖提取物杂糖鉴别和生物活性试验.结果:两种杂糖检查法实验结果明确,黄芪多糖提取物可显著提高ICR小鼠脾指数.结论:薄层色谱检查法简单易行,斑点显色清晰,系统耐用性较好;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可定性定量,两种方法相互辅助,可精准识别黄芪多糖提取物中的多种杂糖成分,并辅助验证了中药黄芪在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方面的生物活性.
作者:陈明志;金晓飞;石继连;周逸群;罗怀浩;廖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止嗽立效丸中苦杏仁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SHISEIDOCAPCELL PAK C18SIZE(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V/V),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7nm,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苦杏仁苷的线性范围为0.02125~0.1700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RSD=0.8%n=9).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止嗽立效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英奎;木其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中药材连翘子、四叶参及生地黄中Cr、Mn、Ni、Cu、As、Se、Mo、Cd、Sn、Sb、Ba、Pb 12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方法:以HNO3作为硝解酸体系,采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药品后,以In、Ge、Bi作为内标,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三种中药材中的12种重金属含量.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1,方法检出限为0.007 1~0.478 8mg/kg,回收率为89.45%~115.60%,相对标准偏差为1.3%~9.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为中药材连翘子、四叶参及生地黄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与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李敏;陈骁鹏;叶慧;屈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准确、高效、方便的同时鉴别及评价多种石斛的方法.方法:以常见的六种石斛为研究对象,应用HPLC全轮廓指纹图谱技术,建立适合于大多数石斛的共有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石斛进行鉴别研究,对部分功能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6种石斛图谱相似度介于0.747~0.933之间,标定出25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指认3个峰,分别为柚皮素、石斛酚、毛兰素;聚类分析结果能对石斛做出有效鉴别,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能将全部石斛鉴别开;定量结果表明四类功能性成分柚皮素、石斛酚、毛兰素和多糖的含量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为综合评价石斛质量的主要指标.结论: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计量学可实现石斛种类的准确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母多;刘兴勇;邵金良;林涛;郭亚东;刘宏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测定与分析枸杞子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收集32份枸杞样品,运用ICP-MS法测定其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32份枸杞子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其中,有19份样品未检出铅元素,其余的样品铅元素含量均≤4.2mg/kg;镉元素≤0.05mg/kg;砷元素≤0.05mg/kg;汞元素≤0.05mg/kg;铜元素≤7.10mg/kg.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为:样品2、3、4、11、16、24、27均为0,其余样品的综合得分依次为19(5.1)>20(4.7)>29(4.6)>25(4.5)>23、30(4.4)>26、28(4.3)>31(4.2)>21(4.0)>22、32(3.8)>8、17、18(3.5)>7(3.3)>1、9、12(3.1)>10(3.0)>6(2.8)>5(2.7)>13(1.2)>14(1.1)>15(0.8).枸杞子的综合得分与铅元素、镉元素、汞元素、铜元素成正比,相关性汞元素(1.596)>铜元素(1.571)>镉元素(1.409)>铅元素(0.655),与砷元素(0.988)成反比.结论:32份枸杞子的样品安全性较高,不同样品的重金属方面的安全性略有不同.该研究初步阐明了不同重金属元素与安全性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姜涛;施枝江;陈林明;姚艺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出样的喉特灵含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进样和顶空进样两种方法定性分析喉特灵含片中挥发性成分,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而筛选出佳样品制备方式.结果:顶空进样法鉴定出1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薄荷醇和薄荷酮类成分;溶剂萃取法可鉴定出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类和油脂类成分.结论:顶空进样法鉴别出的挥发性成分如薄荷醇和薄荷酮,更能反映喉特灵含片的临床疗效,且顶空进样法更加简便、高效、低成本、无溶剂残留且节省样品,可作为喉特灵含片中挥发性成分的佳样品制备方式.
作者:张冬利;佘甘树;钟敏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藏药蚤缀中苜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以乙腈-0.1%磷酸(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结果:蚤缀中苜蓿素检测含量线性范围为0.008~3.347μg,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RSD<3%,加样回收率为93.5%,RSD<3%.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易操作,可用于藏药蚤缀中苜蓿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查付琼;王德江;覃瑶;王欣;花雷;罗维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党参多糖片段对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方法:以超声辅助提取多塘,Sevage法脱蛋白、经过酸水解获得2个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片段CPPS1与CPPS2,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CPPS1和CPPS2进行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研究.结果:在2种模拟胃液条件下,CPPS1和CPPS2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在高浓度下均弱于维生素C;CPPS1和CPPS2均在模拟胃液A条件下对亚硝胺合成阻断能力强于在模拟胃液B条件下的阻断能力,但弱于维生素C.结论:CPPS1和CPPS2清除亚硝酸盐、阻断亚硝胺合成效果良好.
作者:谭强;黄相如;李光辉;马小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桂花种子多糖、多酚含量及其多糖、多酚和水提残余物的体外清除自由基和亚硝基活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桂花种子中多糖、多酚含量和它们对DPPH、羟基、ABTS、O2=4种自由基和亚硝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桂花种子中的可溶性多糖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4.32%、3.04%;其中桂花种子水提残余物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较强,其IC50为0.51g/L,桂花种子多糖对羟基和O2-自由基的抑制很强,其IC50分别为0.88g/L和0.41g/L;桂花种子多酚对ABTS自由基的抑制也较强,其IC50为1.18g/L,其对亚硝基的清除率达到27.8%.结论:桂花种子中多糖、多酚和水提残余物对4种自由基和亚硝基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剂和亚硝基清除剂.
作者:王升匀;杨政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皮持衡教授临床经验深厚,善于将古方新用,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独到见解.回顾性分析皮老应用古方新用的思路将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病案,总结临证经验.
作者:黄伟;沈金峰;谢娟;晏子友;皮持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痛风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发作期、慢性关节炎缓解期.阮诗玮教授认为痛风多因浊邪所犯,且不同时期其主导病机可发生转化,病证合掺,通过正邪、体质辨证,遣方用药,可获良效.
作者:施怡宁;阮诗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刘晓鹰教授在运用经方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病案进行解析,探讨经方在儿科中的应用,分析刘晓鹰教授临证思路,从而对经方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吴聪;刘晓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胃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故常常于发现时已属晚期.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当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蔡小平教授从事肿瘤治疗工作20余载,临床经验颇丰,尤以消化系统肿瘤见长,其运用中医药纠正胃癌术后纠正机体失调,提高免疫力及减少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翟怡然;何小鹤;蔡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在门诊期间,观察裴正学教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用药,总结裴老治疗浆乳之心得.裴老认为,此病的病位,与肝、脾胃、肾息息相关,重在肝;其主要的病机为肝郁气滞,营气不从,经络阻滞,气血瘀滞,聚结成块,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漏;若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可致乳头溢血.故在治疗过程中裴老注重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以自拟方柴山合剂合托里透脓散合方治疗此病,疗效甚佳.
作者:田景霞;马琪;李荣荣;包琪琪;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头痛发病率高,中医治疗头痛多从外感和内伤入手,导师孙西庆教授善于从六经入手辨证论治,将头痛辨证分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采用经方治疗,临床疗效甚佳.
作者:李冰;孙西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清热利湿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观察中医内外治法结合在降尿酸方面的临床疗效,为痛风性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思路及方案.
作者:温鲜花;莫丽莎;喻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李应存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实质为心肌缺血,是由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的一系列胸闷、心绞痛等症状,方用敦煌医方小补心汤随证化裁,温通心阳、宽胸散结兼以益气生血,古为今用,标本兼顾,临床收效颇佳.
作者:刘玲;李应存;李鑫浩;周翌翔;杨佳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李应存教授为国内研究敦煌医学的著名专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敦煌医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福患者.李教授认为糖尿痛肾虚患者多为肾阴肾阳亏虚引起,治疗应坚持阴阳之间互根互用、互相转换的原则,采用敦煌大补肾汤加减,阴阳兼顾,治疗肾虚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梁永瑞;李应存;李鑫浩;周翌翔;李旭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慢性胆囊炎成因复杂,常与胆结石并存,病情反复,病程缠绵,是临床常见病.魏开建教授从事临床多年,经验丰富,认为慢性胆囊炎的基本病机为胆失通降,不通则痛;胆络失养,不荣则痛,治疗上强调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其临床多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络瘀阻、肝肾阴虚等方面辨证,治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养阴柔肝为法,临床效果显著.兹举典型验案一则,浅述魏开建教授辨治慢性胆囊炎的经验,为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诊治提供思路.
作者:江洁敏;魏开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补阳还五汤首见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初为治中风后遗症所创.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其用于其他气虚血瘀型病症亦获良效,举案以飨同道.
作者:陈慧亭;崔应麟;朱燕;周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10mm的垂体瘤,目前西医主张显微手术治疗.衡先培教授在该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先后分治的思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验不胜枚举,现仅撷取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作者:李晓玲;衡先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现代医学将病因不清、诊断不清、发病机理不明、无特效治疗药物的一类疾病称为疑难病,此类患者往往经过多种方法治疗后效果仍不明显,导致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治疗颇为棘手.列举王亚丽教授辨治疑难病三则,以期为相关疑难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作者:陈锐;王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涂晋文教授从医50余载,在中风病机理论及治疗方面均有丰富经验,疗效显著.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涂晋文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独特经验,以供借鉴.
作者:吴建萍;吴俊;丁砚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对杨安泽老中医治疗痹证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频数分析、观察法、比较法相结合进行数据挖掘,归纳总结杨老治疗痹证的经验与用药特色.
作者:赵雪梅;唐雪梅;梁金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介绍一则吴明霞教授针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面瘫的临床资料,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林荔君;吴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银杏内酯注射液临床超说明书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的121例出院患者病历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功能主治使用78例,超溶媒使用20例,超疗程使用9例,低于14岁儿童使用10例,高于75岁老人使用19例.结论:临床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医务人员应辨证施药,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要求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肖望重;戴冰;邓桂明;欧阳林旗;郭宇鸽;何怡然;林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77例使用注射用血塞通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在50岁以上人群中多见,会导致多个系统器官出现症状,其中以皮肤和全身性损害的不良反应居多,多于注射前60min发生.结论: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复杂多样,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谨慎采用,合理用药.
作者:郭源源;王鹏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西藏棱子芹的药味分类、品种考证、鉴别方法、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种植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西藏棱子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简述了西藏棱子芹中香豆素、黄酮及单萜、三萜类等多种化合物研究概况,并对其在理气活血、止痛、滋补健胃等临床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现代研究显示西藏棱子芹可用于月经不调、瘀滞腹痛及治疗肾炎、腰痛、消化不良等症,且能滋补健胃,具有较大的潜在开发价值.
作者:何效平;王贤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残率、致畸率非常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壮医药内治、外治,以及内外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就壮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壮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黄兰;林基勇,;粱凤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优化水杨梅总黄酮半仿生酶法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比较乙醇回流法、半仿生法、半仿生酶法提取水杨梅中总黄酮的效果.用响应面法优化半仿生酶法提取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在三种提取方法中,以半仿生酶法得到的总黄酮含量高,优化水杨梅半仿生酶法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在此条件下水杨梅中总黄酮平均提取量10.1770mg.三因素对水杨梅总黄酮提取率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结论:优化后的半仿生酶法提取水杨梅中总黄酮,提取率高且工艺稳定.
作者:张蓓;覃开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糖安胶囊灌胃SD大鼠引起的长期毒性反应,为确定无毒性反应剂量、设计临床安全使用剂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以9.36g/kg、18.72g/kg、37.5g/kg(药物生药量/体重)给药,1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在给药12周后,每组杀10只作检查,其余10只停药观察4周后作检查.观察记录体重、食量及粪便等8项一般状况指标;检测11项血液学指标、10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各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给药后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白细胞数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但是均在正常范围内.在血液生化学检查中,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雌性大鼠给药后的葡萄糖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在正常范围内.其余各剂量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剂量组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壮药银贝消渴胶囊给予SD大鼠连续灌胃12周,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异常变化,无明显的蓄积性毒性反应,在该剂量条件下使用安全.
作者:黄鑫;黎丽;吴其当;朱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QHF复方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乳腺癌的裸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他莫昔芬组(T)和QHF复方组(Q),分别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他莫昔芬和QHF复方水溶液灌胃.给药期间进行迷宫测试,给药3周后处死荷瘤裸鼠,取血清检测雌、孕激素水平,取肿瘤组织和子宫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①与M组和T组相比,Q组的瘤体质量降低(P<0.05),Q组走出迷宫所需时间缩短(P<0.05,P<0.01);②与M组相比:Q组肿瘤组织ER表达量增加、子宫组织ER表达量降低(P<0.05,P<0.01);③与M组和T组相比:Q组血清E2、Pg含量明显升高(P<0.05);④与M组和T组相比:Q组子宫湿重及子宫系数均降低(P<0.01,P<0.05;P<0.01).结论:QHF复方对乳腺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升高其血清中E2、Pg含量,能上调肿瘤组织ER表达、下调子宫组织ER表达、降低雌激素活性,并能改善荷瘤小鼠记忆力.
作者:杨正库;付烊;毛流江;熊家静;肖杰;向洪娇;胡卫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肾衰康灌肠液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灌肠制备肾衰康灌肠液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PBS组、低剂量干预组、中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共5组.PBS组常规培养,对缺血再灌注组和低、中、高剂量干预组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缺血再灌注开始后立即给予低剂量干预组(25%高剂量血清+75%空白血清)、中剂量干预组(50%高剂量血清+50%空白血清)、高剂量干预组(100%高剂量血清)含药血清处理.与此同时,缺血再灌注组和PBS组分别给予等量PBS灌肠后所得的兔血清,PBS组不予以细胞造模处理.操作0、4、8、12、24和48h后,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P38MAPK基因表达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4h时,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为(13.5±0.2)%,中剂量组为(7.8±2.1)%,高剂量组为(13.3±0.1)%;12h时,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为(14.8±0.3%),中剂量组为(10.3±0.6)%,高剂量组为(12.9±0.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h,(47.8±3.5)%;12h,(45.6±2.2)%]和PBS组[4h,(45.7±1.2)%;12h,(41.6±0.7)%].含药血清处理模型细胞4h后,与PBS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中MAPK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从8~12h,MAPK基因表达升高,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肾衰康灌肠液可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中HK-2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基因表达实现的.
作者:全柳叶;王小兵;李明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附子对NOS抑制小鼠及其亚硝酸钠-NO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持续10天灌胃给予L-NNA 700mg/kg·d-1的方法制备高血压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1%CMC-Na溶液、L-NNA、L-NNA+附子水煎剂(4g/kg)、L-NNA+附子水煎剂(4g/kg)+别嘌呤醇(70mg/kg·d-1)、L-NNA+亚硝酸钠(0.25mg/kg·d-1)、L-NNA+亚硝酸钠(0.25mg/kg·d-1)+别嘌呤醇(70mg/kg·d-1)、L-NNA+别嘌呤醇(70mg/kg·d-1).测定各组小鼠给药10天后血压,心、肾组织重量,检测心、肾组织和血清中NO和MDA含量.结果:亚硝酸钠和附子均可减弱由NOS抑制剂诱导的高血压效应,别嘌呤醇虽无法影响模型小鼠的血压,但可以削弱附子、亚硝酸盐的降压作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在亚硝酸盐向NO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在附子升高小鼠体内NO含量中起重要作用.附子和亚硝酸钠均可降低NOS抑制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的程度,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并不干扰其作用.结论:附子对NOS抑制小鼠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亚硝酸盐-NO通路实现的.
作者:黄逸;王友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在中药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中药药剂学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药类院校教师来说,在《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不同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实例,探索自主学习模式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规律.
作者:贾艾玲;徐伟;邱智东;董金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首套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的起源、孕育、启动、编写与出版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全面揭示该套教材诞生的全过程,以及以梅全喜教授为代表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对该套教材所付出的心血.该套教材的问世对于加快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全面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经筋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筋结是经筋病的一种病理产物,表现为横络、条索及结节状物,按之酸胀麻,甚则疼痛,刺激筋结为治疗经筋病的关键所在.“肌肉起止点”取穴法是张文兵以《内经》取穴法为基础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提出的,在肌肉的起止点及肌腱寻找阿是穴和反阿是穴来治疗筋结,很好地将“以痛为腧”和“痛外治痛”结合起来,通过软组织力学和痛点机制理论均可证明该治疗手法对松散结节有着显著疗效.
作者:杨岚菲;黄于婷;方燕平;李忠丽;廖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溃疡性结肠炎病机的多变,虚实舛化,辨治难扣纲絮.探析溃疡性结肠炎病机溯源及演变,从元神审因统机,法遵证循,治从法拟,认为脾元虚弱为其发生之本,湿热瘀毒为其发展之关键,神机失调为其转归之攸,治疗上应攻补适宜,尤重补虚固元,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还应注重养神调气,安五脏以祛百邪.从元神论治溃疡性结肠炎体现了中医“形神一体”的诊治思维,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超云;王玉妹;唐海鸿;王坤;赖新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关于头痛这种常见神经症状的记载早可追溯到9 000年前,许多古老的医学体系都对头痛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有一定阐述,可对现代医学治疗头痛提供一定的参考.查阅9-19世纪伊朗传统医学古籍及文献中对头痛分类及相应治疗方法的记载,发现头痛被分为20余种类型,部分类型与现代医学中的分类十分相似;160多种草药被用于头痛的治疗,60%以上用于治疗头痛的草药被证实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给药方式包括口服、局部用药以及鼻部吸入.从传统医学中可窥探古代伊朗人民的智慧,或可为现代医学治疗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Mohammad M.Zarshenas;Peyman Petramfar;Ali Firoozabadi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