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14-3-3σ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HNE1和耐顺铂鼻咽癌细胞株HNE1-DDP的表达情况,以了解14-3-3σ基因与耐药的关系. 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HNE1-DDP细胞与HNE1细胞14-3-3σ的表达,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T-PCR,q RT-PCR)检测14-3-3σ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14-3-3σ蛋白和其mRNA在HNE1-DDP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下降. 结论 14-3-3σ下调可能与鼻咽癌耐药相关,其在耐药细胞株中表达下调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堃;崔发财;陈贞;易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风疹病毒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 方法 分析近四十年来流行的风疹病毒E1基因序列,设计用于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的引物和探针,建立风疹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风疹的患者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并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 30例患者标本中实时荧光PCR检测,27份阳性,3份阴性,阳性率为90.0%,远高于血清学检测(阳性率70.0%). 结论 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为风疹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卓菲;杨贵清;刘卫民;吴菲菲;何梅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南部地区祁阳县和冷水滩区肝吸虫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和居民对肝吸虫病的知、信、行情况,探讨肝吸虫病高发区全民驱虫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制定肝吸虫病防治规划与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在祁阳县和冷水滩区交界处的肝吸虫病高发乡镇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 - Katz)粪检肝吸虫卵;用压碎法、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检查中间宿主的自然感染情况;用解剖方法调查哺乳动物肝吸虫自然感染情况;以座谈和现况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与感染有关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情况.对调查点居民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与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和居民对肝吸虫的知信行情况.对试点村全民驱虫和健康教育干预一年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3.0中的x2分析和Logistic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 2006-2010年祁阳县和冷水滩区共调查9个乡镇16个村4 472人,肝吸虫感染人数2 169人,平均感染率48.5%.男、女性别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1,P>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且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799,P<0.05);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720,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肝吸虫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27,P<0.05).共回收1 307份有效问卷,经与肝吸虫病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与肝吸虫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饭前便后不洗手、砧板生熟混用、粪便喂鱼、自食生鱼鲊、认为吃生鱼片卫生和没听说过华支睾吸虫病.采取全民驱虫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人群肝吸虫感染率下降27.2%,干预措施前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25,P<0.05).纹沼螺、长角函螺感染率分别为17.4%和7.4%,为当地肝吸虫主要的第一中间宿主;鲫鱼、鲤鱼肝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69.2%和5.3%.保虫宿主犬感染率高达85%. 结论 湖南省祁阳县和冷水滩区为肝吸虫病高发区,肝吸虫感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全民驱虫和健康教育综合性防控措施,降低人群肝吸虫感染率.
作者:陈培厚;段绩辉;唐阳;陈文华;唐小雨;伍艳君;黄奇荣;夏荣发;王巧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常见腹泻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进行分型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和杯状病毒,对部分PCR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加以验证. 结果 检测2009-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婴幼儿腹泻标本759份,其中轮状病毒占22.79% (173/759)、杯状病毒占9.22% (70/759)、腺病毒占4.61% (35/759)、星状病毒占0.79% (6/759)、混合感染占2.50% (19/759).173份轮状病毒G血清型与P基因型以G1、G3、P[4]型为优势株.四种病毒主要是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且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测序结果证实12份阳性标本的PCR产物均为其所对应的病毒. 结论 轮状病毒是2009-2010年湖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杯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也是本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作者:李俊华;周帅锋;刘运芝;邓志红;黄威;李丹地;张帆;姚正才;袁丹;刘富强;陈雨;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国产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选择部分18~24月龄健康儿童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使用统一的“疫苗接种日记卡”观察记录疫苗接种后副反应,于免后28 d采集血清检测抗-HAVIgG. 结果 共接种18~24月龄健康儿童354人,14d内副反应发生率10.73%,发热反应发生率为7.06%,未观察到严重异常反应;检测有效血清标本333份,免后28 d抗-HAV阳性率为92.79%,抗-HAV GMT为14.60 mIU/ml.结论 国产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陈万庚;周爱庆;何飞;方娟;马永法;马福宝;康国栋;叶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暗娼人群艾滋病(AIDS)干预效果,为暗娼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凭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展工作人员对凭祥市83家高危娱乐场所的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后暗娼人群艾滋病总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3.20%上升到干预后的54.95%;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6.70%上升到干预后的85.35%;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于预前的53.88%上升到干预后的64.84%,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于预前的13.11%下降到干预后的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凭祥市娱乐场所艾滋病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商业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开展综合干预,遏制艾滋病蔓延.
作者:何波;农丽萍;闭素章;李冰;黄秋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测. 方法 根据GenBank大肠埃希菌O157:H7rfb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反应体系,并对该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 结果 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102 cfu/ml.模拟污染的猪肉、羊肉、鸡肉、生食蔬菜样品,均可检出1×104 cfu/ml的细菌.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约需3h. 结论 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高涛;张丽萍;张克俭;席桂绒;武永平;薛彩娥;孙彦峰;薛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165例,根据牙周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年龄、患糖尿病年限、有无吸烟习惯、既往是否接受过牙周治疗、牙周治疗依从性、牙周治疗期间空腹血糖浓度控制情况、口腔卫生状况、精神压力状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吸烟习惯、牙周治疗依从性、牙周治疗期间空腹血糖浓度控制情况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 结论 年龄、有无吸烟习惯、牙周治疗依从性、牙周治疗期间空腹血糖浓度控制情况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
作者:胡运苑;谢明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湖北省荆州市2006-2008年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确定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分类(以下简称ICD- 10)代码作为检索关键变量查阅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病历,分析2006-2008年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病例的分布特征,估算住院率大小. 结果 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间27家医疗机构共收治了38 020例流感相关住院病例,年平均住院率为11‰,呈逐年上升趋势.0~1岁年龄组的住院率高,达到335‰;65岁以上年龄组的病死率高,达到1.8%.男性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率略高于女性.流感相关疾病在全年均可发生,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发病高峰. 结论 该地区流感相关疾病的住院负担相对较重,特别是在0~1岁年龄组和65岁以上年龄组,为流感相关疾病高危人群.强调了将儿童和老人作为今后开展流感防治工作重点对象的必要性.
作者:罗圆;黄继贵;向妮娟;彭质斌;怀扬;贺娜雅;韩宝泉;官旭华;陈辉;严立;侯清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太湖淡水螺体内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状况及其富集规律. 方法 实验模拟环形螺生长环境,在养殖水中添加8μg/L的微囊藻毒素,实验为期50 d,每隔10 d进行取样.同时,2011年5月和7月,采集太湖梅梁湾两个监测点的水样和环形螺,采用液质联用方法测定水样和环形螺中可食组织、不可食组织中微囊藻毒素含量. 结果 养殖试验中各组织均有微囊藻毒素积累,可食组织中积累量缓慢持续上升,不可食组织中毒素积累呈波浪形上升;不可食组织(大值为9.44 μg/kg)对毒素的积累能力明显大于可食组织(大值为1.6 μg/kg).两个监测点螺蛳的可食部分和不可食部分中均检微囊藻毒素,不可食部分微囊藻毒素含量是可食部分的5.4~11.7倍. 结论 太湖环形螺体内存在微囊藻毒素污染,且存在富集作用.
作者:周伟杰;刘萍;李雪;张银志;孙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再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衡阳市3所企业部分员工进行了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运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结果 衡阳市国有企业员工从三个维度的重度职业倦怠发生率分别为EE(32.4%)、DP(70.0%)、PA(92.8%);不同用工性质、工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的国有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衡阳市国有企业职业倦怠发生率高,用工性质工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年龄等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变量.
作者:肖满红;谢红卫;刘娟;周扬帆;万晟志;童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防治策略. 方法 参照中华预防医学会制定的第三状态量化表以及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抽取沧州市4所高校58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9.44%,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工作紧张、睡眠质量和缺乏锻炼等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沧州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年教师,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干预和心理调整,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
作者:陈瑞玲;王蕾;刘玉霞;朱凤林;于春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纯形优化方法在腺苷脱氨酶佳反应条件选择中的作用. 方法 运用单纯形优化法对腺苷脱氨酶佳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参考相关文献确定初始单纯形,根据各种组合条件下得到的测定结果进行单纯形的移动与终止,从而得到佳反应条件. 结果 8种影响因素组成的单纯形进行了24次移动得到33种反应条件的组合.腺苷脱氨酶样本在第28种组合条件下得到的测定结果高,该反应条件即为优条件,该条件下测定活性比目前推荐的测定方法提高近1倍. 结论 单纯形法是寻找临床酶学测定优反应条件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松柏;韩丽乔;庄俊华;王建兵;马艳;黄宪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 mRNA表达量的方法,研究HPV mRNA表达量与宫颈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取155例宫颈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同时分别进行HP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 E7mRNA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结果 在所有的HPV DNA阳性标本中,宫颈炎和CINⅠ期标本mRNA表达率为0,CINⅡ期标本mRNA表达率为50%,CINⅢ期标本mRNA表达率为50%,宫颈癌标本mRNA表达率为87.5%;表达水平依次增加. 结论 HPV mRNA的表达率及表达量随宫颈癌的发展而增加和增强,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发展呈正相关性;HPV mRN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宫颈癌的预防、发展监测、手术预后等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
作者:贾政军;周玉春;胡蓉;彭向京;黄定梅;王华;王丹;何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控制效果. 方法 根据控制策略将凤山县31年来麻疹控制工作划分为4个阶段,对各阶段麻疹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各阶段以15岁以下儿童发病多,其中0~5岁组发病率高.Ⅰ阶段麻疹平均发病率为197.12/10万,死亡率为1.40/10万,乡镇覆盖率达100%,冬春季为高发,流行峰间隔期为3~4年,峰形陡峭;Ⅱ阶段平均发病率为74.88/10万,死亡率为0.36/10万,流行峰间隔期为5~6年;Ⅲ阶段平均发病率35.53/10万,死亡率为0.29/10万,流行峰间隔期为7~8年,峰形上升迅速下降缓慢;Ⅳ阶段平均发病率为1.38/10万,无死亡病例,乡镇覆盖率下降到72.73%,高发季节向春夏季后移,流行峰间隔期为8~9年,峰形矮小. 结论 高质量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和规范麻疹疫情管理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良策.
作者:陈永阳;黄兴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 方法 对2010年新化县30家狂犬病门诊报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生的狂犬病例进行调查. 结果 被动物致伤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计8 900例,其中男5 129例,女3 771例,男女比例1.36∶1;14岁及以下2 735例;5-8月暴露3 712例;被犬伤者8 478例;暴露程度为Ⅱ级的占42.42%;就诊前伤口自行处理的占53.66%;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为100%;Ⅲ级暴露者狂犬病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18.97%.全年共报告本地狂犬病例2例. 结论 儿童、青少年是动物致伤的高危人群,群众对狂犬病防治认识不深,暴露后自行处理比例低,Ⅲ级暴露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低.
作者:殷备战;舒穆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季节性时间序列ARIMA模型建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为预警、早期防控手足口病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SPSS13.0对2002年4月-2011年3月8年的手足口病逐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 结果 通过对参数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以及残差白噪声序列的检验,终确定模型为ARIMA(1,0,0)(2,1,0)12,其中AIC=235.855,BIC=245.942,LB统计量检验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 结论 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对预警预测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蔡晓虹;万秋萍;吴益生;熊建箐;徐敏钢;李恩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1 - 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的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云南省2001 - 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4 918例,死亡246例,年均发病率为1.128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563/10万;乙脑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年份波动较大,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保山市、昭通市、文山州、普洱市和红河州等,发病季节性明显,6-9月为流行季节,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 云南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显著成效,但个别年份发病率波动较大,仍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隐患,但发病率有所波动,在边境一线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乙脑的威胁仍然存在,应继续加强防控措施.今后几年应采取疫苗常规免疫和季节性突击接种相结合的措施.
作者:高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接种卡介苗(BCG)提高医学生抵御结核感染的免疫力. 方法 对103名医学生行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 PPD)试验,明确阴性者接种BCG,8周后再行BCG- PPD试验复查,对免疫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103名BCG-PPD试验,阳性反应50人,阴性反应53人,阳性率48.54%;42名阴性者接种BCG8周后再行BCG-PPD试验复查,33人阳性,9人阴性,阳性率78.57%. 结论 对BCG-PPD试验阴性者接种BCG,能获得比较好的免疫效果.
作者:孙鑫;路园园;王昕;王俊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地分析本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特点,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治疗病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意见. 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个案调查表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药物治疗方法及疗效. 结果 本地区输入性病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患者均为中青年低文化程度的外出务工男性.临床症状表现各异,大多有乏力、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实验室检测主要特点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下降,肝肾功能异常.不同治疗方案中青蒿素+氯/伯喹联合治疗有效率高(100%),各方案治疗有效率、严重副作用发生率、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一青蒿素治疗的患者平均病程低于其他治疗方案的病程. 结论 提高镜检能力、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是确保输入性疟疾病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根本.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疟疾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有效地采取服药、防蚊等预防性措施,提高该人群对该病的认识也是降低输入性疟疾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蒋静;程波;赵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对株洲市脊髓灰质炎(后简称“脊灰”)野病毒输入和传播风险进行评估,寻找薄弱环节,作好预警预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现状分析、风险识别和分层分析评估等方法对脊灰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定性风险分析,将各指标对脊灰输入风险的影响分为“可忽略风险”、“较小风险”、“中等程度风险”、“很大风险”4个风险等级. 结果 通过对风险因素各项指标分层分析得X1=0.27、X2=0.03、X3=0;风险值Y=0.3,即0.26≤Y<0.75,估计株洲市脊灰野病毒输入及疫苗衍生病毒传播风险为中等风险. 结论 株洲市对脊灰野病毒输入与疫苗衍生病毒传播仍存在中等程度风险.应协调好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采取针对性措施,落实维持无脊灰各项工作措施.
作者:肖红卫;唐雨新;李晓明;任重;于立华;刘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南岸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存在问题,探讨相应措施策略.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岸区2005 - 2010年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细菌性痢疾2005 - 2010年年均发病率为127.47/10万.5岁以下儿童发病需要高度关注.医务人员对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的掌握,准确性不高. 结论 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持续保持高位,需要加强细菌性痢疾报告情况的监测调查,加强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培训,开展腹泻病人志贺菌感染情况的监测.
作者:曾德唯;甘忠志;方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生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科大学生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对400名在校医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一般情况、营养知识调查、营养态度行为及习惯调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体力活动调查、膳食频次调查、膳食营养计算七个方面;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1],对被调查者营养素摄入情况进行评价;使用体质指数以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400名医科大学生中,各营养素摄入量<80%推荐摄入量的人数所占比例,三大主要功能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男生分别为74.16%、94.74%、85.17%,女生分别为62.3%、93.72%、90.05%;微量元素钙、铁、锌男生分别为90.43%、62.2%、83.73%,女生分别为90.05%、70.16%、63.87%;维生素A、B1、B2、PP、C男生分别为81.82%、88.04%、87.56%、66.99%、87.56%,女生分别为69.87%、87.96%、74.35%、58.12%、80.63%.研究的因素包括性别(x2=47.935,P=0.000)、家庭人均月收入(x2=11.58,P=0.021)、在校期间平均每月生活费(x2=6.636,P=0.036)、在校期间每月单纯用于食物的费用(x2=6.245,P=0.044)、体育锻炼时间(x2=12.55,P=0.002)、体育锻炼强度(x2 =7.804,P=0.020)、父亲文化程度(x2=2.851,P=0.240)、母亲文化程度(x2=3.221,P=0.200)、具有的营养知识(x2=1.803,P=0.614). 结论 医科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学生食物摄入总能量不达标,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量未达到参考值,情况不容乐观.医科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受到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在校期间平均每月生活费、在校期间每月单纯用于食物的费用、体育锻炼时间、强度多因素影响.
作者:姚秋妹;郝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衡阳各县(市、区)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 方法 系统了解各县近三年的防治工作情况,包括组织领导、碘盐管理、监测与防治、健康教育宣传4方面管理指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和8~10岁儿童尿碘水平两项技术指标.现场考评60个乡(镇、办事处),60所小学,调查学生1800人,监测居民户盐样3 504份,监测儿童尿碘1 199份. 结果 各县(区)管理指标的考评总分86.46~95.66分,学生健康教育问卷平均得分4.58分,合格碘盐3 466份,不合格碘盐35份,非碘盐3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8.92%,尿碘中位数415.70μg/L,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为1.50%. 结论 经过评估,衡阳市12个县(市、区)均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作者:李传华;刘军;王小葵;肖慧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罗湖区2005-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罗湖区2005-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7种36 063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8种,丙类传染病9种.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93.61/10万,报告死亡病例21例,年均病死率为4.89‰.主要传染病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手足口病、肺结核、淋病及痢疾. 结论 近6年罗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控重点在加强辖区主要高发传染病的同时,要做好新发传染病的管理和防控.
作者:陈国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2009 - 2011年福田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情况和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方法 采用标准组群抽样法对抽样儿童的建卡、建证情况,卡介苗、糖丸、百白破、乙肝、麻疹、乙脑“六苗”接种的情况及“六苗”覆盖情况,不合格接种原因,未接种的原因进行考核与评价. 结果 2009-2011年各抽查福田区12~24月龄儿童210人,建卡率100%,建证率100%,卡证相符率为100%;卡介苗接种率100%,糖丸疫苗接种率100%,百白破疫苗接种率100%,乙肝疫苗接种率99.36%,首剂及时接种率为91.9%,麻疹疫苗接种率100%,乙脑疫苗接种率99.21%,“六苗”全程接种率为99.05%,“六苗”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2009 - 2011年“六苗”不合格接种共46人次.提前接种34.78%;超期接种54.35%;间隔不符6.52%;未种4.35%. 结论 2009 - 2011年福田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不合格接种的主要原因是提前接种和超期接种.
作者:林宝妮;方琼;曹丽;周志峰;蔡琳;刘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毒原因. 方法 对中毒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中毒的剩余食物及病人呕吐物、肛拭等进行致病菌检验,追踪可疑食物源头. 结果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证实为一起食用蚕蛹所致的食物中毒. 结论 慎吃蚕蛹以防中毒.
作者:杨正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重度铅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9例铅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进行诊治,对各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重度铅中毒的患儿贫血7例(77.8%)、纳差5例(55.6%)、多动4例(44.4%)、爱哭闹4例(44.4%)、脾气暴躁3例(33.3%)、有攻击性行为2例(22.2%)、经常便秘2例(22.2%)、腹痛1例(11.1%)、明显发育落后1例(11.1%).经过3次驱铅治疗后,血铅下降明显(0.01>P<0.05). 结论 环境污染、生活接触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重度铅中毒需要多个疗程的驱铅治疗,血铅水平才能稳定降至250 mg/L以下.
作者:李莉;唐芳坤;张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提出改进意见. 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测量方法,测量2所幼儿园826名儿童(男410名,女416名)的身高和体重.使用SPSS16.0进行分析,运用2009年我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计算Z评分,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比较. 结果 营养不良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及超重率按照国家标准计算所得结果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肥胖发生率与2002年全国水平相当. 结论 本次调查儿童体格发育总体上优于我国2009年标准,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作者:郭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铅水平对学龄儿童注意力和行为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连续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6月因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而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儿童除外)418名,对所有儿童进行血铅测定,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进行注意力测试,同时家长根据儿童情况进行Conners问卷评估.比较不同血铅水平儿童的注意力及行为方面的差异. 结果 (1)高血铅组儿童轻-中度、重度注意力缺陷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血铅组;高血铅组儿童的错误数、反应时间多于低血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漏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onners问卷评估显示高血铅组儿童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总分的得分均高于低血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等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较高的血铅水平会导致学龄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和行为异常,宜早期干预.
作者:谢肖;成新宁;康如彤;刘康香;董奇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和脐血IgE、TH2类细胞因子以及其它因素的关系.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35份新生儿脐血IgE、IL-4和IL-13进行检测,同时问卷调查家族过敏史和妊娠及出生时相关情况,对新生儿进行2年随访,观察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分析比较特应性皮炎患儿和正常婴儿脐血IgE、IL-4和IL-13的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特应性皮炎的危险因素. 结果 1.特应性皮炎患儿组脐血IgE、IL-4、IL-13的水平较正常小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应性皮炎患儿脐血IL-4及IL-13均与脐血IgE呈显著正相关.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过敏史和脐血IgE是特应性皮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脐血IgE和TH2类细胞因子升高,脐血IgE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树叶;汤建萍;张丹;曾迎红;周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分娩的7 69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选择双胎合并ICP的18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20例双胎非合并ICP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以及围生儿预后情况. 结果 本组中ICP发生率为1.96%(151/7 696),双胎孕妇中ICP发生率为12.00%(18/1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7.2% (17/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病死率为22.2% (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胎合并ICP可明显升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应加强围产期胎儿监护,一旦胎儿成熟或监护中发现异常应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赵雪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 方法 选择郴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3-6月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所有新生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只对其进行单纯的沐浴;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采用游泳联合正规手法的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生长发育的情况. 结果 接受治疗后第5d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黄疸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第28 d时的体重、身长、胸围的测量值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新生儿采用游泳联合抚触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缓生理性黄疸程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正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促进加快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池英;樊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门诊对孕妇体重管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6-12月孕期接受产科护理门诊及体重检测的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为干预组,2011年1-6月孕期未接受产科护理门诊而只接受过孕期常规门诊的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巨大儿发生率、分娩方式结果、孕妇满意度加以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干预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论 产科护理门诊进行营养咨询、饮食指导,对孕期体重及胎儿体重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剖宫产率得以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8 - 2010年泗阳县人民医院接收的38例B超配合妇科检查下怀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病位组织摘取术,平均年龄32.5岁;对照组行B超辅助下卵巢内膜样囊肿穿刺术,平均年龄33.8岁;所有患者术后均对术中取得的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验以确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符合率. 结果 观察组术中符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病位组织摘取术、B超辅助下卵巢内膜样囊肿穿刺术均可作为内异症的临床诊断方法,但腹腔镜的辅助能更准确高效的确诊卵巢内异症.
作者:武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支原体培养假阳性及药敏干扰因素的关联. 方法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实验等所有操作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支原体培养基澄清变红者,再做聚合酶联反应(PCR)鉴别假阳性,出现长菌者,需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实验. 结果 684例育龄妇女中,支原体培养基澄清变红326例,由PCR诊断鉴别假阳性22例,支原体感染真阳性304例;菌种鉴定中,白色念珠菌2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15株;菌株药敏实验差异明显. 结论 支原体培养48 h后培养基变红且澄清者,建议再做PCR支原体检测及细菌培养,排除支原体假阳性而误诊.
作者:周妮;伏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7例确诊败血症新生儿的血培养检出菌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 分离出的97例菌株中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有25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多,主要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第3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较高. 结论 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临床用药时应结合药敏实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作者:孙东明;杨小巍;许月红;董巧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国产第三代试剂和进口第四代试剂检测确证结果为阴性、阳性和不确定标本的筛检特点和价值. 方法 选择免疫印迹结果为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30、29和31份,29份阴性标本均来自血液中心HIV初筛后符合血液报废标准的血浆,并对上述标本分别使用国产第三代和进口第四代筛查试剂进行检测,将检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第三代、第四代和确证试剂检测结果录入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第三代试剂和第四代试剂在检测免疫印迹结果为阳性、阴性和不确定的血清或血浆标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x2=4.665,P=0.031),与免疫印迹判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x2=55.682、6.528,P=0.000),第三代试剂和第四代试剂检测确证结果为不确定标本的试验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HIV的筛查试验,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针对不同的标本类型和针对不同的筛检人群选择适宜的试验方法,应积极探讨第四代试剂作为筛查试剂的试验程序和策略.
作者:孙冉;田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87例冠脉造影已经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且无严重感染、外伤、肿瘤等疾病为CHD组,根据临床分类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13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标本中FIB、hs-CRP、UA浓度. 结果 CHD组血清FIB、hs-CRP、UA均高于对照组(P<0.05);FIB、hs-CRP、UA在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IB、hs-CRP、UA血清浓度测定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CHD诊断、治疗、病情评估.
作者:聂湘辉;陈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将68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32例)和T2DM合并并发症组(36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Hcy、CRP并作比较. 结果 T2DM并发症组血清Hcy、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清Hcy、CRP水平在T2DM及并发症组中明显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其病变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彭德珍;陈刚;秦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mecA基因的产生情况. 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154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基因并进行DNA测序,头孢西丁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KB)法. 结果 mecA基因在葡萄球菌中的阳性检出率为67.53%,药敏法MRS的阳性率为58.44%. 结论 在本院分离的葡萄球菌中mecA基因携带率较高.
作者:何晓锋;曹晋桂;吴镝;张虎;马文杰;刘芳;焦力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 方法 共收集3 501名来岳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5项,包括HBsAg、HBsAb、HBeAg、HHBeAb及HBcAb的结果及相关资料,并将每例5项标志物作为一种模式,对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 501例中1 685例为全阴性,占总数48.13%;1 816例为HBV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51.87%,模式共有14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5”模式为主. 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
作者:刘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部分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方法 采用BACKMAN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湖南省肿瘤医院50位健康体检者溶血前和溶血后的两份血液标本,分别获得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K+、Na+、Cl的值,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结果 溶血后ALT、AST、TBIL、K+值比溶血前的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Na+、Cl-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试验证明,溶血标本可对部分血液生化结果(ALT、AST、TBIL、K+)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分析测定结果时需注意是否有标本溶血.工作人员在采集标本至检测标本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各个环节,保证发出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高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各种检测方法对梅毒的确诊及其治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四种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ELISA、RPR、FTA-ABS、TPHA的敏感性分别为99.2%、98.3%、99.9%、91.3%,特异性为99.6%、86.4%、99.2%、94.2%.RPR与ELISA、FTA-ABS与TPHA2种方法检测结果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PR、ELISA与FTA-ABS、TPHA组间检测结果两两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LISA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在特异性方面,FTA-ABS法与ELISA、RPR、TPH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RPR、TPHA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FTA-ABS法的确认结果进行比较,RPR法不但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存在梅毒漏检的可能;而ELISA法仅有假阳性、却无假阴性;ELISA法检出梅毒的能力强于RPR法.ELISA法是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诊断试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ELISA法的应用研究主要趋向于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综合两种或多种抗原的不同特性,从而使ELISA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胡俊忠;杨桂花;刘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CEAP分级法基础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组,按CEAP分级,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临床(C)为主要标准,参考病因(E),选择合适方法治疗;并与未进行CEAP分级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做对照,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观察比较疾病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按照CEAP分级选择合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进行CEAP分级常规治疗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在CEAP分级基础上针对性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缩短疾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江;刘明阳;戴学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咽部手术患儿的配合程度及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80例全麻下择期扁桃体和腺样体联合切除的小儿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在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手术的配合程度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情况. 结果 干预组在手术的配合程度和躁动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小儿对手术的配合程度,降低了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何玉凤;张丽娟;刘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胃溃疡患者的临床及胃镜特点.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检查并确诊为胃溃疡患者98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中青年组60例,老年组38例.分析其临床及胃镜检查特点. 结果 老年组临床特点以不规律腹痛及腹胀为主,中青年患者以规律腹痛及返酸为主;老年患者胃溃疡主要位于胃底及胃体部,多部位溃疡的发生率亦高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胃溃疡主要位于胃窦部;老年组宜并发穿孔、出血及幽门梗阻,而中青年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小. 结论 老年及中青年患者胃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表现不同,根据老年及中青年胃溃疡的临床及胃镜检查特点,指导临床胃溃疡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为加强手术室的监控与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术中磁共振手术感染率,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方法 分析75例术中应用磁共振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预防及控制措施. 结果 75例手术患者术后随访,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手术感染. 结论 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术中磁共振手术室感染,可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管理.
作者:华莎;刘维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CT及重建技术在肠梗阻的诊断及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荣昌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各类型肠梗阻患者86例,将术前CT检查与术后结果相对照. 结果 术前CT的病因诊断率为93.02%,实际病因诊断率为82.56%,假阳性率为12.79%,假阴性率为16.28%. 结论 多层CT检查不仅能提高肠梗阻确诊率,而且可以提高肠梗阻的病因诊断率.
作者:史世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比较. 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合并比值比(OR)以及95%置信区间(95%CI)进行评价. 结果 统计分析文献13篇,累计病例腹腔镜组2 194例,开放手术2 404例.比较结果为:(1)腹腔镜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比开腹组低(OR=0.49,95%CI:0.25~0.96,P=0.04).(2)其他两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术后吻合口漏:OR=1.02,95% CI:0.73~ 1.42,P=0.93;肺部感染:OR=0.81,95%CI:0.60~1.09,P=0.18). 结论 RCTs资料的Meta分析认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可以降低手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谢江波;曾超;王一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3个月内有首次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102例和3个月内有首次TIA发作病史、但是未进展为脑梗死的306例TIA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患有糖尿病、患有高血压、患有冠心病、TIA发作时间≥30 min、3个月内发作次数组≥6次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结论 对有进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TIA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以降低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于灵灵;王德俊;孙东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相关疾病出现了发病上升的趋势,为此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对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各种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对儿童肥胖、年龄、性别、种族与民族、生活方式及基因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间关系的一些研究进行综述,以寻找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陈绍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纳米材料大量的暴露于职业环境中,其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危害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除单纯考虑纳米颗粒本身的毒性外,还必须考虑其对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吸附和交互作用后毒性可能被放大,但实际工作中对纳米材料安全性还有待证实,在此提出纳米材料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危害等相关问题与同行们探讨,以利纳米材料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作者:李华文;张洪霞;李守斌;熊治军;吕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空腹血糖正常高脂血症患者早期诊断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四医院体检确诊的100例空腹血糖正常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后测定受检者2h血糖(2hPG),分析葡萄糖耐量降低(IGT)及糖尿病检出情况,并比较正常组、IGT组及糖尿病组患者FPG、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 结果 OGTT检出IGT 37例(37%),糖尿病27例(27%);IGT组及糖尿病组2hPG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三组TG、TC、LDL-C均高于正常值,糖尿病组TG、TC、LDL-C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IGT组TG、TC、LDL-C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LT及AST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GTT试验可早期诊断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军;王彦丽;李勃;裴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抑郁状况的发生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抑郁症自动语音识别筛查系统对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13名医学生进行测评. 结果 本院学生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10.3%,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在性别(x2=0.530,P=0.467)、年级(x2=3.507,P=0.477)及专业(x2=2.302,P=0.12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医学院校学生抑郁现状不容忽视,尤其对于将要走上治病救人工作岗位上的医学生,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为重要.
作者:王娜;解凤先;谭菲菲;赵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后分为抑郁组21例和非抑郁组38例,均测定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以在本院检测血浆皮质醇含量正常的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特点. 结果 观察组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脑卒中患者清晨8时、下午4时、夜间12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变化更为明显,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永强;段晓峰;尹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二级预防的影响. 方法 将徐水县人民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三七皂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的预后,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卒中复发率、死亡率、预后不良率、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Rankin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死亡率及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七皂甙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慧娟;李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01年,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以下简称职防)建立了全省各级职防机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省、市州二级职防机构每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实上报到省,简称“大事记”.经过不断完善,到2006年这一系统已成熟.根据2006- 2010年“大事记”中所记录的各级职防机构所发生事件,按照其性质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在此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们进行探讨,以利政府部门对职业卫生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
作者:蒋然子;肖云龙;曾碧霞;余丹;李祈;李蕾;杨土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就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部绩效考核测试工作中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具体做法、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与理解、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彭智会;王秀云;隋吉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将14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和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各组74例.比较两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患者遵医依从性. 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研究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遵医的依从性.
作者:吴江贵;李慧珍;张杨;周桂芝;盛捐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从学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这一对元素中分析儿童医院实习护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探讨促进儿童医院实习护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方法 调查2年来540名在本院实习护生学习动机原因与学习动机的理论关系,从就业动机、专业动机、父母之命、个人价值观、志向水平、学习兴趣、理想动机等方面来调查学习动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各类动机中就业动机占第1位、专业动机占第2位、理想动机占末位;多子女家庭学生学习动机优于独生子女学习动机,护理本科生学习动机优于大专及中专生学习动机.农村学生学习动机与城镇学生学习动机无差异. 结论 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多方面动机向理想动机的迁移、培养激发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可有助于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动机.
作者:王可为;石绍南;谢(钅监)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醴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醴陵市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08年1月-2010年12月醴陵市CDC的VCT人群人口学信息及HIV抗体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参加VCT者1 605人,初筛并经确认HIV抗体阳性者18例,阳性检出率1.12%;50岁及以上者检出率(5.66%)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离异或丧偶者检出率(2.15%)高于未婚者(1.31%)和已婚者(1.00%)(P<0.01);小学文化程度者检出率(3.85%)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P<0.01);有男男性行为史者检出率(33.33%)高于其他求询原因者(P<0.01);既往接受过HIV检测者检出率(2.04%)高于初次检测者(1.09%)(P<0.01).HIV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61.11%. 结论 本次调查的VCT人群中以50岁以上、离异或丧偶者以及小学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为HIV感染高危人群.应针对上述高危人群特点,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进行干预,阻断HIV传播.
作者:杨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华容县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4 - 2010年华容县共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59例,其中艾滋病患者28例,死亡18例.年龄主要在25~44岁,占71.1%;男性31例,占52.54%;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占50.8%;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76.3%. 结论 华容县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疫情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作者:熊诗泉;张志华;杨能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肛周疾病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 方法 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6月- 2011年5月收治的肛周疾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P<0.05). 结论 对肛周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敏娣;苍丽娟;李萍;董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在肝癌伴癌性腹水的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法;研究组患者于每次进行化疗前,以3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与100 ml温生理盐水混合,行腹腔注射.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辅以同样的常规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腹腔注射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并发症预肪等. 结果 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KPS生活质量评价分数提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满意度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联合化疗药物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伴癌性肝腹水安全有效,临床护理要从心理护理、腹腔注射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入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方法 截取梅县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住院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舒适护理. 结果 观察组在舒适护理下,术后并发症5例,占16.67%,对照组在常规级别护理下,术后并发症12例,占40%.并发症恢复情况,观察组全部恢复,对照组恢复11例,1例因喉返神经损伤,恢复率为91.67%.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1.3±6.1)分,高于对照组(80.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舒适护理及加强患者术后观察,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秋琴;朱文英;张菊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