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资兴市1971-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监测资料,为制定HFR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71-2012年全市HFRS疫情、宿主动物和一般人群发病监测资料和防控措施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42年间累计报告HFRS病例1 045例,年均发病率7.42/ 10万,20~60岁患者占发病总数的81.34%,农民占80.1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为主;累计病死62例,年平均病死率5.93%;鼠密度6.76%~9.5%;黑线姬鼠带毒率3.67% ~7.63%,褐家鼠带毒率1.83% ~5.29%;人群HFRS隐性感染率2.67% ~~24.65%;疫苗接种抗体阳转率为81%. 结论 资兴市为野鼠型和家鼠型并存的HFRS疫源地,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该市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加强对HFRS病例监测,开展对重点人群预防接种,以及灭鼠防鼠是控制HFRS的主要有效措施.
作者:李雄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以柠檬烯为特异性指标,建立含香辛料的餐厨废弃油鉴定方法. 方法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餐厨废弃油中柠檬烯成分,阳性样品判断为餐厨废弃油. 结果 对13个盲样油品检测柠檬烯以鉴别餐厨废弃油,结果均相符. 结论 通过检测油品中的柠檬烯成分,可有效鉴别使用过香辛料的餐厨废弃油.
作者:卢紫燕;毛丽莎;仲岳桐;康莉;刘红河;刘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离鉴定中山市2007年及201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从分子水平分析其地域来源和系统进化情况.方法 用C6/36细胞分离10份2007年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血清和4份2012年登革病毒核酸阳性血清中的病毒,采用Real time-PCR对毒株进行血清型鉴定,RT-PCR扩增毒株E/NS1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与不同区域流行株和国际标准株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情况. 结果 共分离鉴定到6株登革Ⅰ型病毒,其中2株为2007年流行株,4株为2012年流行株,分别命名为2007ZSDengue1-2和2012ZSDengue1-4.2012ZSDengue1-2与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近年流行的登革Ⅰ型毒株相似性高(大于99.0%),进化距离短(0.011~0.012).2012ZSDengue3-4,2007ZSDengue1-2与广东省珠海市2007年流行和新加坡、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近年流行的登革Ⅰ型毒株相似性高(大于99.0%),进化距离短(0.007~0.024).中山流行株与登革Ⅰ型国际标准株、非洲和美洲流行株相似性在90.0% ~94.0%之间,进化距离较远(0.065~0.108);与登革Ⅱ、Ⅲ、Ⅳ型国际标准株NGC、H87、H241相似性约为68.0%、66.0%、71.0%,进化距离远(0.369~0.505). 结论 中山市2007年及2012年流行株为登革Ⅰ型病毒,可能属于东南亚国家输入性毒株,但输入源头有所不同.
作者:吴衍恒;谢颖;刘洪波;师舞阳;梁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谱及分子分型,建立沙门菌指纹图谱数据库. 方法 运用肉汤稀释法对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47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有46株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97.87%),有29株多重耐药菌株(61.70%);德尔卑沙门菌分为32种PFGE型,其中有10种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 结论 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分离株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趋势,PFGE分子型别呈多态性,有同源菌株存在,PFGE分型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预警提供技术基础.
作者:王岚;贾华云;陈帅;胡旃;张林青;刘建琪;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湖南省1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1个省级贫困县中各抽1个县,在其余91个一般县(市、区)中抽2个县为研究现场.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知情同意下,对到4个抽样县结核病防治所确诊、登记,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连续传染性肺结核病例逐一进行面谈. 结果 在318例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中,男性229人(72%),女性89人(28%).吸烟者共129例(40.6%),其中男性吸烟者124人,占男性肺结核患者54.1%;女性吸烟者5人,占女性肺结核患者5.6%.吸烟者平均吸烟年限20年(1~60年),每天平均吸烟支数为20支(5~40支).影响结核病患者吸烟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和本人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值. 结论 在结核病防治中控烟干预的目标人群为男性、高年龄组和本人收入占家庭收入比值高的患者.
作者:李小松;白丽琼;简学武;陈天柱;彭国庆;刘松山;张传芳;刘礼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丰台区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本地区细菌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年4-10月丰台区2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87-2008、WS 271-2007和WS 289-2008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检测,按美国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 结果 444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140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1.53%.病原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居首位,占55.71%,其次为沙门菌,占21.43%.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宋内志贺菌、山夫登堡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多数检出菌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敏感性较高,志贺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结论 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主动监测.
作者:封会茹;赵伟;秦萌;尉秀霞;杨军勇;耿荣;武庆锐;董晓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大豆皂苷(SS)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及抑瘤作用. 方法 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组、SS低、中、高剂量组(10、20、40mg/kg),连续给药15 d后处死小鼠,测量小鼠瘤体重、质量、胸腺和脾脏重量,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TNF-α含量,NK细胞活性. 结果 SS对S180实体瘤有较好抑制作用,SS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0.21%、34.86%,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S中、高剂量组瘤重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SS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NF-α含量升高,NK细胞活性升高,与模型对照组和CTX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S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朱孝娟;孙玉薇;杨艳晖;宋柏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对镍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利用硫酸镍染毒复制小鼠肝损伤的模型,然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金属硫蛋白7d,检测肝脏器系数、肝功能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等指标,并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 肝损伤模型组与金属硫蛋白(MT)保护组小鼠肝脏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T剂量的增加,肝脏器系数逐渐降低(P<0.05);MT保护组肝细胞炎性浸润、水肿及坏死明显减轻,肝窦结构有恢复;MT保护组小鼠血清AST、ALT、GGT及总胆汁酸均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肝组织MDA、GSH低于损伤模型组(P<0.05),而SOD、GSH-Px活性则高于损伤模型组(P<0.05),并均有较强的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 金属硫蛋白对镍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刘清国;邹学敏;杨双波;旷亦乐;吴成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低剂量苯(50 mg/kg·d)45 d染毒对成年雌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探讨苯的生殖毒性. 方法 清洁级昆明种雌性成年小鼠24只随机分为苯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苯处理组用苯(50 mg/kg·d)灌胃,溶剂对照组用植物油灌胃,连续灌胃45d,第15~21 d用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按1∶2与雌鼠进行合笼交配,之后分笼饲养,持续染毒,期间孕鼠陆续分娩胎仔,直至染毒结束后剖杀动物,检测生殖毒性指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苯处理组动物的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在第21 d和第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苯处理组的肝脏脏器系数明显降低(P<0.05),胎仔的体重、身长和尾长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苯处理组的卵巢组织镜下可见病理改变. 结论 低剂量苯(50mg/kg·d)45d连续染毒对雌鼠生殖系统具有损伤作用.
作者:邹丽君;张娟;高艳芳;胡恭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耐药基因流行情况. 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同源性分析获得的A、B、C、D4种克隆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耐药基因类型. 结果 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未检出SHV、DHA、OXA-24、GES、IMP、VIM耐药基因.TEM-1检出率为100%,OXA-23(45%),PER-1(10%),其中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分别为A型和C型各1株,另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PER-1两种耐药基因,分别为C型和D型各1株,有16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OXA-23两种耐药基因. 结论 携带TEM-1和OXA-23耐药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本院主要流行菌株,且存在克隆流行.携带TEM-1、OXA-23、PER-1三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和携带TEM-1、PER-1两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在临床分离株中已不鲜见.临床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控制,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暴发流行.
作者:严辉;王磊;覃艳玲;曲敏;李媛媛;刘友生;张懿;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广西针具交换项目通过影响注射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达到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 方法 选择吸毒较严重的2个市(县/区)的针具交换点作为研究现场,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加针具交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高危吸毒行为等;并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x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价针具交换项目对注射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及HIV感染的影响. 结果 共调查355名注射吸毒者,其中近1年参加针具交换项目的为304人,未参加者51人.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参加针具交换者有利于降低注射吸毒者重复使用1支针(OR =0.15,95%CI=0.07~0.33)和共用针具(OR=0.08,95%CI=0.07~0.33)注射吸毒的不安全注射行为;而长时间的吸毒年限、每天注射吸毒、重复使用及共用针具是注射吸毒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 结论 针具交换项目能有效降低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行为,在预防艾滋病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荣健;蓝光华;李明丽;黄玉满;刘伟;杨进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和京族居民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比较膳食摄入的差异.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壮族居民161户(405人)和京族居民93户(208人),以个人食物频率法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获取膳食信息. 结果 两民族居民食用盐和油脂类摄入远远高于推荐摄入量,豆类、水果类、蛋奶类摄入量明显不足.两民族维生素C、E、B1、B2及钙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壮族和京族的油、盐、酱和味精、豆类、蔬菜、水果、奶类、蛋类、肉类、水产品消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居民平均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比较除能量、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和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营养素摄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民族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包含了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主要食物种类,但食物摄入量并不理想,应根据不同民族居民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特点改善居民的膳食模式.
作者:蒋玉艳;唐振柱;陈玉柱;阮青;陈兴乐;陆武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南县儿童手足口病发病规律、发病的影响因素、感染的病毒类型. 方法 对南县2008-2011年所有的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人群高发,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4%、患者中有85%属于散居儿童;发病率与人口密度有关(r=0.969),发病率高的是南洲镇;病原谱构成以EV71型为主,占48%,其次为CoxA16型. 结论 南县手足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主要分布在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中,应加强疫情监测工作,防治暴发及重症病例的发生.
作者:涂光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对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方法 通过差值法和比值法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内蒙古全区卡介苗(BCG)、百白破疫苗(DPT)、乙肝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PV)、麻类疫苗(MCV)和乙脑疫苗(JE)六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高于99%,估算接种率均小于95%.全区D值评价为不可信,R值评价为可信. 结论 内蒙古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真实性、准确性有待提高.
作者:郭广亮;武贵森;田晓灵;范耀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柳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本市500名15~69岁城市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 柳州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是8.4%,社区居民有关健康的理念和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3.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率为62.9%,健康技能率为65.5%. 结论 本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仍属较低水平,需加大健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作者:罗洁;黄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自1956年以来蓬莱市法定报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规律,探讨当前的防控形势和措施. 方法 对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报告资料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56-2012年,蓬莱市共报告发生13种5 132例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死亡7种2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2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02/10万,病死率为5.03%.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早期发病率高,70年代后期迅速下降,并持续稳定,90年代后期上升明显,之后较平稳.其中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三者病例数之和占所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92.77%(4 761/5 132).各年代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以60年代和70年代发病率高.疟疾由1966年高峰(发病率为104.65/10万)逐渐下降到1985年低点(发病率为0.20/10万),在间隔15年零病例发生后,于2001年之后断续散发.乙脑于1990年发生后1例死亡病例,1996年发生后一例病例,至2012年已经连续16年无新发乙脑病例和死亡病例. 结论 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谱有较大差异,应采取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李俊荣;周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洪江市五个医院2006-2011年6年的伤害资料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预防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2006-2011年6年医院监测资料,计算洪江市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不同原因的意外伤害率,观察各种伤害的变化趋势. 结果 伤害以男性为主,占67.29%,伤害前五位是:坠落或跌倒伤,占20.32%、刀或锐器伤,占17.16%、钝器伤,占14.24%、交通事故伤,占11.36%、烧烫伤,占9.41%. 结论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安全教育,从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两方面做好伤害预防,降低或减少农村居民伤害发生.
作者:杨晓琴;彭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斗门区吸毒人群中丙肝感染现状与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珠海市斗门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吸毒者972人,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CV抗体.结果 珠海市斗门区吸毒人群丙肝阳性率79.84%,注射过毒品和共用注射器的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大于未注射吸毒和未共用注射器的吸毒人群(OR=50.23、96.66). 结论 珠海市农村地区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高,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
作者:张华源;周伴群;焦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所致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方法 对河北脑炎、脑膜炎监测点2007-2011年报告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炎球菌. 结果 2007年5月-2012年5月报告的1 812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检测到肺炎链球菌27株,男女性别比为1.7∶1,平均年龄9岁,75.2%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都有病例发生,但冬、春、夏季相对较多.96.3%的病例在标本采集前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4 d. 结论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炎/脑膜炎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建议将肺炎链球菌相关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减少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静;张振国;孙印旗;郭建花;王颖童;贾肇一;李琦;李艺星;尹遵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昌平区7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及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方法,标本检测采用RT-PCR方法. 结果 7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共报告病例103名,平均罹患率为7.44%,公立园罹患率低于民办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9,P<0.05),病例以2~4岁幼儿为主,均为轻症,首发病例所在班级病例较为集中,2家公立园控制效果较好,B园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C园老师对手足口病认识不足,G园晨午检流于形式.咽拭子标本肠道病毒CoxA16及EV71均有检出,阳性率为50%.结论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应以早介入,防止续发、暴发为重点,加强民办园的管理,加强晨午检,对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环节,7起暴发疫情的优势株为CoxA16,探讨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及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推迟、减少甚至杜绝手足口病感染蔓延,减少发病和暴发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王瑞琴;李宏通;蔡旭;刘重程;隋吉林;唐雅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中医学院学生的结核病知识和态度,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某中医学院6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大学生对结核病的知晓率较高为67.4%,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学校课程教育(77.2%)、电视(75.1%)、报刊杂志(68.5%)和网络(68.3%)等,95.8%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了解有关预防结核病的卫生知识. 结论 某中医学院学生的结核病知识和态度较好,但仍需要继续加强并做好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
作者:齐宝宁;孟娟娟;张志刚;王云;黄荷;孙燕子;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可行有效预警预测方法,提高手足口病监测预警能力. 方法 使用2009-2011年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移动平均数法建立每周手足口病期望发病数,用Poisson检验计算每周暴发的概率,予以判断可能出现的聚集性疫情,并用2012年1-8月份的数据予以验证. 结果 2012年1-8月份(1~35周)实际报告聚集性疫情33起,分属17个周.使用该法探查出14个周医院报告手足口病异常信号,进一步调查发现11个周次存在聚集性疫情,探查阳性率为78.57% (11/14);探查出的阳性周次占总阳性周次的64.71% (11/17);该法发现聚集性疫情25起,占2012年总疫情起数的75.76%(25/33). 结论 移动平均数法结合泊松分布可作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早期预警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如;杨健平;廖勇;黄仁发;李会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信息,对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宝安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0 680例,年均发病率为33.17/10万,2008-2011年发病率逐年升高,2012年有所下降;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不同性别、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91、3 203.29,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5岁以下少儿发病多(占77.00%);职业构成以学生为主(占33.01%). 结论 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针对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和预防接种,是宝安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熊田甜;周小涛;朱奕;李苑;吴泰顺;马智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共病发生情况,为认知障碍老年患者共病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分别选取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就诊的1 050例不同严重程度认知障碍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主诉健忘组(SMC)318例,轻度认知障碍组(MCI)288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212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CI-ND)187例以及血管性痴呆组(VaD) 45例,并选取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30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上述各组患者均完成各种心理测试以及共病方面(包括高血压史、脑卒病史、糖尿病史、头颅外伤史)调查. 结果 NC组、SMC组、MCI组、AD组、VCI-ND组、VaD组糖尿病共患率分别为13.00%、10.69%、9.37%、11.32%、11.76%、13.33%,颅外伤史分别为2.67%、1.57%、1.39%、1.89%、1.60%、6.67%,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VaD组高血压共患率分别为38.50%、44.44%,脑卒中共患率为27.81%、40.00%,显著高于NC组、SMC组、MCI组、AD组高血压共患率(10.67%、14.15%、19.10%、19.81%)以及脑卒中共患率(4.00%、11.95%、15.28%、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组、SMC组、MCI组、AD组高血压及脑卒中共病率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管性病因引起的老年认知障碍其共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退行性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共病发生率,退行性病因引起的不同程度老年障碍患者共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子琼;张红梅;董春杏;梅云娟;赵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常德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状况及毒株型别分布,分析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毒株型别鉴定,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感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常德市两家哨点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 595份,阳性330份,阳性率12.7%.优势毒株由A型和B型交替变化.不同年份(x2=50.761,P<0.01),不同年龄(x2=10.298,P=0.036)流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3,P=0.773),不同医院间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14,P=0.083). 结论 常德市流感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和夏季较为活跃.流感病毒存在B型和A型交替感染现象,3~5岁的幼托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谢敏;周权;邓海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西男性HIV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行为、与配偶或固定性伴的性行为情况等,为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控制艾滋病经吸毒和性行为传播. 方法 筛选男性HIV阳性已婚或有固定性伴的吸毒者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信息,并对其进行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病毒(HSV)的抽血检测同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转介服务. 结果 对382名HIV阳性男性吸毒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6.5±6.5)岁,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占91.6%;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5.8%;3.4%曾做过包皮环切术;第一次吸毒的平均年龄为(23.1±6.0)岁,98.4%有过注射吸毒行为,其中93.1%共用注射器吸毒.62.5%的注射吸毒年限在10年以上,51.6%在接受美沙酮门诊治疗;82.5%把自身感染HIV的情况告诉了配偶/性伴;271名调查对象(70.9%)知道配偶/性伴的HIV感染情况,其中配偶/性伴为阳性者166人,占61.3%(166/271);得知自身感染HIV后每月与配偶/性伴同房次数和从不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均有所下降(P<0.01);调查对象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病毒Ⅱ型(HSV-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52.8%. 结论 应加强吸毒人群监测和行为干预,及早发现阳性病例及早告知,实施有效措施使之减少危险行为以减少艾滋病经吸毒者共用针具和性行为的传播.
作者:朱秋映;刘伟;朱金辉;郑文彬;唐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 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方法,选取2010-2012年珠海西部地区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重点人群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布鲁氏菌抗体.收集2010-2012年珠海市阳性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珠海市共监测布鲁氏菌高危人群508人,共检出阳性感染者46例,检出率9.2%.阳性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学历普遍较低,主要从事喂料和挤奶工作,从事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工种(OR =7.04).职业人群的布病知识知晓率逐年升高. 结论 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率较高,幼畜接生工作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性大.
作者:赵泳瑜;周伴群;张恒秋;罗志华;焦亮;陈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规模接种前抗体水平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岁、6~10岁、11~15岁、16~20岁、21 ~40岁、41 ~ 60岁和60岁以上7个年龄组计350人作为监测对象.使用微量血凝抑制(HI)实验测定监测对象接种甲流疫苗前、接种后28 d和6个月甲流抗体水平.计算抗体平均滴度、抗体阳转率和抗体保护率,分析接种前抗体水平与抗体阳性率、抗体保护率的关系. 结果 接种前HI抗体平均滴度1∶6.65,抗体保护率17.1%,接种后28 d和6个月甲流HI抗体平均滴度、阳转率和保护率均超过了欧盟药品评价局(EMEA)和美国FDA的标准.接种前抗体水平与免疫后28 d和6个月抗体阳转率均呈负相关,与抗体保护率均无相关性. 结论 甲流流行期间,为了提高保护率,保护易感人群,可以不考虑接种前抗体水平,并可取得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
作者:李瑞芳;李建坡;马玉忠;王峻巍;张振国;张连山;李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造船改建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存在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粉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其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噪声存在超标,其余各种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 结论 通过有效的整改措施,把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综合评价合格.
作者:刘丽芬;陈坚;钟坤鹏;马伟钰;肖晓琴;邓颖聪;刘移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深圳福田区食品污染物整体情况,为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做好预警工作. 方法 对抽检样品进行重金属类、生物毒素类、兽药残留类、微生物类、食源性寄生虫类等检测. 结果 共检测食品样品244份,合格样品174份,总体合格率为71.31%,检测项次数项2 776次,合格项次数项2 677次,检测项次合格率为96.34%. 结论 2012年福田区食品卫生质量情况不容乐观,豆制品、畜肉类、速冻食品是合格率低的食品,也是造成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有必要继续开展辖区食品污染物监测.
作者:邱秀珊;王永刚;陈焕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珠海市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吸烟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每层各抽取2所小学,共6所小学,对照干预各半.干预组进行1年的控烟干预,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干预前两组学生吸烟率、控烟知识和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干预组吸烟率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烟知识和态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吸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和态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 结论 控烟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小学毕业生控烟知识和态度,有效预防学生吸第一口烟.
作者:杨文洪;张曙云;卓凤坚;潘雅;马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旅游景区周边地区食品卫生现状,为今后景区周边地区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按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共检测十一类5 772份食品和餐饮具样品,合格率为85.9%.啤酒、罐头、酱油合格率高于熟肉制品、糕点、冷冻饮品和豆制品,宾馆餐饮具合格率高于小店餐饮具.年间合格率呈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715,P<0.001).抽、送检样品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37,P<0.001),抽检样品月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23,P<0.001),而送检样品月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998).不合格食品样品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不合格为主,有4份样品检出致病菌. 结论 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的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要求,是安全的,但存在食品卫生质量不稳定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同时提出了保证和提高旅游景区周边地区食品卫生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飞;李剑;唐友凤;王鹏;王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桂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安全饮水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和检测来自桂阳县39个乡镇的250份水样并进行分析. 结果 水样的总体合格率仅为13.6%;250份水样中色度、臭和味、pH、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6项全部合格.合格率较低的检测项目均为细菌指标,其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8.80%,耐热大肠菌群为36.4%,菌落总数为56.4%.地下水合格率与地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阳县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农村自备水源饮用水卫生的指导,保障群众饮水健康.
作者:宁红卫;欧阳云;贺莉萍;黄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高分子医用制品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以及基于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存在粉尘、噪声、丙烯酸、甲醇、高温、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噪声强度超标外(高93.4 dB(A)),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丙烯酸、甲醇、高温均低于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噪声超标岗位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接触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张素丽;朱志良;余新天;田亚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城市外来人口妇幼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指导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调研问卷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随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妇幼保健知识的相关培训,再行二次调查,并进行结果比较. 结果 受试者性别比为男49%,女51%,年龄18~52周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居多,分别占47%、34%,职业以工人、农民为主,分别占42%、31%.受试者文化程度越高,其妇幼保健知识成绩评分越高. 结论 外来人口的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知识的培训可有效提高受试者妇幼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作者:李世琼;管明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邯郸地区孕妇妊娠各期全血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 方法 按孕周将孕妇分为早、中、晚孕3个组,健康未孕育龄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孕妇组和对照组妇女全血5种微量元素浓度水平,比较其在各组间的缺乏情况. 结果 740例孕妇全血铜、锌、钙、镁、铁五种元素缺乏例数(缺乏率)分别为3例(0.41%)、52例(7.03%)、43例(5.81%)、31例(4.19%)、76例(10.27%),138例对照组妇女全血五元素缺乏例数(缺乏率)分别为1例(0.72%)、3例(2.17%)、2例(1.45%)、2例(1.45%)、3例(2.17%).孕妇组锌、钙、铁元素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4.67、4.55、9.31,P均<0.05),而且锌、钙、铁三种元素随孕周变化其缺乏状况各具特点;孕妇组铜、镁元素缺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7、2.41,P均>0.05). 结论 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不同孕期微量元素缺乏各有特点,这与地域环境有很大关系,要加强本地区妊娠期妇女全血微量元素水平的监测,根据孕周及时调整,保证母体及胎儿均衡摄入.
作者:郭丽丽;郭胜利;李守霞;栾玉杰;要跟东;牛丽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方法 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要求,对湘潭市2008-2011年上报的409例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早期(0~6d)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7.73%,多数死亡发生在医院(56.23%),80.20%的新生儿死前住院治疗过.农村早期新生儿在家中/途中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x2=23.290,P<0.001).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1).农村晚期(7~27 d)新生儿死亡的未治疗率显著高于城市(P=0.008).农村早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村晚期新生儿死亡的诊断级别构成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意外窒息、肺炎、先心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 重点加强早期新生儿死亡控制,建立基层危重症新生儿转诊机制,开设急救通道,加强宣教和护理,做好围生期保健,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冯云;刘智昱;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于本院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2d及术后5、12 d采用WHOQOL-BREF量表及Zung量表进行评估及比较. 结果 两组术前2d的WHOQOL-BREF量表及Zung量表评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5、12 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的影响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对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患者的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江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本院近期内收治的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采用杂交捕获法进行HPV检测. 结果 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中,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Ⅰ级、宫颈癌前病变Ⅱ~Ⅲ级和宫颈癌患者HPV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4.82%、59.77%、88.48%、100%;HPV检出含量(pg/ml)分别为(34.12±11.85)、(154.78±44.63)、(394.22±64.37)、(678.82±122.02).不同类型病例的HPV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732,P<0.01);不同病例类型与HPV检出阳性率存在线性变化趋势(x2=156.253,P<0.01);HPV阳性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HPV含量的高低与宫颈癌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结论 HPV感染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阳月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婴儿肺炎病原学分布,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婴儿肺炎的356例患儿,采集鼻咽部分泌物,进行痰细菌培养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分析病原学分布情况及细菌耐药性. 结果 356例患儿188例检出病毒阳性或痰细菌培养阳性,病原检出率52.8%,其中呼吸道病毒及痰细菌培养检出率分别为34.8%、42.1%.痰细菌培养以肺炎克雷伯菌(28.1%)常见,混合感染率高达24.2%;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菌检出率较高,分别达68.3%、90.0%,细菌的耐药性较强.病毒感染以冬季好发,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57.8%)及副流感病毒3(PIV3)(17.2%)为主. 结论 婴儿肺炎患儿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便临床医师根据其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吴瑛;谭鑫;沈辉;刘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近2年皮肤性病科门诊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检出情况,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792份泌尿生殖道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 结果 1 792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357份(19.92%),以非淋菌性尿道炎为主;其中NG、CT和UU的阳性率分别为5.47%、3.96%和6.98%,2种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52%.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性活跃期患者性病病原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人群(P<0.05);女性患者常见性病病原体总检出率(P<0.05)及NG检出率(P<0.01)显著高于男性患者. 结论 加强对性活跃期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对泌尿生殖道感染防治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隆岚;万彦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钩端螺旋体Loa22蛋白血清阻断钩体黏附Raw264.7细胞的情况. 方法 钩体外膜蛋白Loa22、PBS免疫豚鼠后取血清,PBS为对照,使用镀银染色法检测各免疫血清阻止钩体黏附Raw264.7细胞且测定黏附率. 结果 稀释度为1∶200~1∶1 600的Loa22蛋白血清均显著抑制钩体黏附,粘附率≤0.01%.而相应稀释度的对照组血清不影响钩体黏附. 结论 Loa22蛋白可以阻断钩体黏附细胞,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张连英;杨正久;丁朋晓;曾庆华;谭立志;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6种卤代烃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 方法 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样品,二硫化碳解吸后,经DB-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注入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结果 六种化合物在本法条件下分离效果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9以上,低检出浓度为1~5 mg/m3,解吸效率为86.1%~96.9%,相对标准偏差0.58%~5.5%.样品在活性炭管中稳定,至少可保存10 d. 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适合于工作场所空气中6种卤代烃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作者:梁素丹;陈剑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血培养阳性的脓毒血症患者70例为病例组,非脓毒血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 结果 降钙素原(PCT)浓度在病例组中浓度(10.86±4.22)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79±1.6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8例脓毒血症病情好转患者中,其PCT浓度明显低于12例脓毒血症恶化者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浓度的波动与病情的变化相一致. 结论 PCT浓度和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监测脓毒血症的病情变化及临床转归的指标.
作者:袁鲲;汤渝玲;何志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明显加快,尤其是肠道肿瘤明显增多.目前研究已表明,消化道肿瘤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外,与饮食的关系为密切,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
作者:黄修海;刘跃晖;刘文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效果. 方法 对洪江区新街筛查发现的9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社区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社会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自觉按时服药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8.54%上升为53.13%;稳定期患者由干预前的61.46%上升到82.29%,复发率由10.42%下降至4.17%.能参加社会活动和家庭工作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1.05%上升为65.63%.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药物、心理、家庭、行为训练等社区综合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肇事率.
作者:舒大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对基底节区脑梗死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影响. 方法 收集首次发病的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所有患者完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入院时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无抑郁障碍组和抑郁障碍组;入院后依据美国国立卫生脑卒中量表(NIHSS)对早期运动障碍动态评分,将以上每组再分成稳定亚组和进展亚组.比较各组的早期运动障碍进展发生率、梗死灶体积前后比(V2/V1)、大脑中动脉(MCA)病变及血压、血脂、空腹血糖. 结果 1.抑郁障碍组早期运动障碍进展率(10/27,37.04%)明显高于无抑郁障碍组(9/58,15.52%)(x2 =4.92,P=0.03);2.基底节区脑梗死存在明显MCA狭窄或闭塞(37/85,43.53%),抑郁障碍组与无抑郁障碍组MCA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56);3.进展亚组V2/V1大于稳定亚组;在进展亚组中,抑郁障碍组V2/V1与无抑郁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39,P=0.00);4.收缩压、空腹血糖在病情进展时明显偏高,其中空腹血糖与抑郁障碍存在明显相关性(r=0.425,P=0.000). 结论 抑郁障碍能促进基底节区脑梗死早期运动障碍进展.
作者:伍明;李梅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感染现状及耐药谱,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儿科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CA-MRSA 23株,CA-MRSA检出率为38.3%.CA-MRSA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呋喃妥因耐药菌株.结论 CA-MRSA不仅对β-内酰胺类耐药,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加大对CA-MRSA耐药性监测力度,合理使用抗菌素,减缓CA-MRSA产生.
作者:李建芳;杜凤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汉防已甲素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抗瘢痕化的作用. 方法 将21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汉防已甲素组(tetrandrine,TET)、空白对照组、丝裂霉素C组(mnomycin C,MMC),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分别在巩膜瓣下放置浸有0.2%TET、0.002%MMC的棉片5min,然后弃去棉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分别在术后第7、30、60 d检查眼压、滤过泡、角膜、眼底,并分别取滤过口附近组织4mm×2mm,送电镜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 TET组眼压多控制理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数能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无任何并发症,病理未见结缔组织胶原化.电镜下,汉防已甲素组见成纤维细胞胞体收缩,间隙增宽,线粒体较少,纤维细胞异染色质,合成蛋白质功能不活跃. 结论 汉防已甲素组在抗青光眼滤过术中的抗瘢痕化作用优于MMC,是当前较理想的抗代谢抗增殖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左炜;王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 共纳入120例入住本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病例组患者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4 d、对照组人群于纳入本研究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血清NSE及GST水平. 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水平(16.2±2.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1.0±1.5)μg/L,而GST水平(10.7±2.8)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15.1±3.5)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病例组血清NSE水平(11.3±2.5)μg/L及GST水平(14.6±3.5)ng/ml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病例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及GS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及GST水平有显著变化,临床上可以行血清NSE和GST的监测,进而及时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
作者:王静;田西菊;张东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院外跟踪护理对患者自护意识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给予跟踪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焦虑、抑郁量表(SAS、S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达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AS=24.056、tSDS=18.918、tGSES=20.237,P=0.000).实验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BG=23.624、t2hPBG=20.936、tHbA1c=24.623,P=0.000).实验组痰菌阴转率、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痰菌阴菌阴转=5.774,P=0.016;t症状消失时间=27.357,P=0.000). 结论 跟踪护理有利于患者自护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李惠华;温殷钰;肖虹;黄志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民间组织在艾滋病病例发现和管理工作中的成效与经验,探讨动员社会、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 方法 对长沙县民间组织2010-2012年在MSM人群的HIV干预、动员检测以及对HIV/AIDS关怀和支持服务工作进行整理,以民间组织参与干预、动员检测,阳性病例管理等指标变化情况来评估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病例发现和管理效果. 结果 2个民间组织分别参与艾防活动,能力逐年均有明显提升;民间组织动员MSM人群检测人数自2010年6人上升至2012年112人,2011、2012年阳性病例发现比例分别为4.17%、5.45%;阳性病例丢失减少,加强了阳性病例的随访和管理以及促进艾滋病人接受ART规范治疗. 结论 政府营造支持环境,加强指导监督、注重培育是推动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可行且有效的路径.
作者:梁国民;罗辉琴;陈定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医务人员压力现状、压力来源,并提出合理建议. 方法 通过对长沙市医务人员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得样本数据,对医务人员自评压力等级、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社会支持得分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 结果 共调查1 600名医务人员,收回有效问卷1 474份,有效率为92.13%.医务人员自评34.3%的人员存在重大压力,焦虑标准得分为(47.83±10.35)分,有重度焦虑情绪的医务人员占3.2%;抑郁标准得分为(54.08±10.78)分,有重度抑郁情绪的医务人员占6.4%;社会支持总得分(37.76±8.56)分;两两相关分析,焦虑总得分、抑郁总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得分呈负相关(r=-0.277、-0.375);焦虑总得分与抑郁总得分呈正相关(r =0.494). 结论 长沙市医务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压力,医院管理者应重点关注重度抑郁、重度焦虑的医务人员,建设医院人文环境,合理配备医务人员,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社会支持度.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内科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 方法 案例教学组44人,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对照组45人,传统讲授模式.统一考试和问卷调查. 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案例教学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案例教学组在课程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 对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内科学案例教学模式效果满意.
作者:邓芳;彭伟莲;彭小青;沈守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