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1对27岁夫妇,均因化脓性扁桃体炎静脉给予阿奇霉素0.2 g.次日,2名患者均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尿常规:RBC分别为(+)、(+++),尿蛋白均为(+++),肝肾功能及ASO正常,泌尿系统B超检查未见异常.立即停用阿奇霉素,给予酚磺乙胺、维生素C及补液治疗,尿液逐渐转清,第8天尿常规恢复正常.随访1月,尿常规持续正常.
作者:李辉;张永东;肖云彬;罗继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慢性神经毒性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尼氏体及P物质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奥沙利铂组、对照组各15只.奥沙利铂组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5%葡萄糖注射液,每周2次,共9次.每次给药后2 h检测50%缩足阈,后一次给药后24h取第5腰椎背根神经节切片、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形态以及尼氏体和P物质的形态和积分光密度.结果:奥沙利铂组大鼠50%缩足阈从第3次给药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元细胞体、细胞核及核仁面积减小(P<0.05,P<0.01),偏心核与多核仁比例增高(P<0.01);尼氏体、P物质积分光密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结论:奥沙利铂引起背根神经节尼氏体及P物质的改变,与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作者:司马蕾;贾立群;于莉莉;潘琳;郭艳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名66岁男性患者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治疗.因其血浆纤维蛋白原高,加用巴曲酶10 BU静脉滴注.输液1 h后患者出现口周麻木、肿胀,10 h后呈口周弥漫性肿胀,诊断为血管性水肿,给予西替利嗪治疗5 h后,肿胀逐渐消退.次日停用巴曲酶治疗,未再出现血管性水肿.
作者:孙阳;袁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名31岁男性,因患急性胃肠炎,给予诺氟沙星0.4 g静脉滴注.滴注约40 min后,患者左侧面部先有麻木感,然后出现发作性触电样剧痛.疼痛每次持续约10 s,5 min左右发作1次.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第2天改用阿米卡星静脉滴注,患者疼痛发作的次数和程度有所减轻.继续治疗3 d后,其症状消失.
作者:庞福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全胃肠外营养(TPN)长期应用可引起肝损害,临床表现为肝酶和胆红素升高、胆汁淤积、脂肪变性及肝硬化.其发病的确实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和长期禁食、TPN营养成分不平衡以及肠道细菌移位有关.给予平衡的营养,应用循环法输注,尽早予以肠道进食、补充某些营养素(如胆碱、L-谷氨酰胺),将有利于防治TPN引起的肝损害.
作者:谢钢;李运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名83岁男性患者因胆道系统感染,静脉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1次/白天;1.0 g,1次/晚上.用药6d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由164×109/L下降到68×109/L.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改用左氧氟沙星治疗.1周后患者PLT恢复正常.
作者:梁晓丽;宋建华;裴艺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儿童使用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的登记病例数目日益增多,荷兰药物评价委员会近对这一人群使用该药做出了限制.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癫痫孕妇胎儿畸形的发病率为一般孕妇的2~3倍,而抗癫痫药为致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不仅传统的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可致胎儿畸形,新型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氨已烯酸,经动物试验和病例报告证实,也能致胎儿畸形.使用抗癫痫药的孕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为4.2%~7.6%.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的致畸率(6.0%~10.9%)高于单独应用的致畸率(3.7%~6.9%).抗癫痫药所致胎儿畸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颅面部畸形,指(趾)端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缺陷,小头畸形,神经管缺陷及出血倾向等.抗癫痫药致畸的机制可能和其致叶酸缺乏、阻断离子通道及神经元退行性变有关.处于妊娠和准备妊娠的癫痫患者应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频次及其原因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癫痫药.用药期间应尽量采用单药治疗,将剂量调整为控制癫痫的小剂量,加强血药浓度监测,补充叶酸和维生素K1及做好产前检查,以减少或避免发生胎儿畸形.
作者:曾艳;褚燕琦;王育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我院产AmpC酶和非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将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创口分泌液和阴道分泌液标本中分离的13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菌药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率分析,并通过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13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AmpC酶菌为15株,占菌株数11.5%.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与AmpC酶有关.亚胺培南可考虑用作治疗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林珍;冯红梅;李晓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5岁女童,因出疹2天并发热(T38.4℃)静脉滴注地塞米松(量不详).次日,皮疹加重并出现出血性疱疹,伴腰痛;第3天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查WBC 19.65×109/L,RBC 3.65×1012/L,Hb 123g/L,PLT 46×109/L,ALT 4 247 U/L,AST4719 U/L,LDH 1209 U/L,CK 612 U/L.入院后患者精神恍惚,全腹压痛,双肾区叩痛;HR 130次/min,BP 86/60mmHg;WBC17.4×109/L,L0.32;RBC 2.56×1012/L,Hb 93g/L,PLT 27×109/L;尿潜血(+);PO2 11.76 mmHg,PCO2 2.5 mmHg;2周内有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史,诊断为水痘,水痘脑炎,多器官功能损害,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代谢性酸中毒.给予升压、扩容、止血、纠正酸中毒、抗感染等治疗,但患者出现呕血,口腔、鼻腔持续出血,无尿,血压下降,深度昏迷,入院12h死亡.
作者:吴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名50岁女性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因下肢水肿给予呋塞米20 mg静脉滴注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面部、口唇发绀.经吸氧、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后缓解.追问病史,患者数年前曾因水肿静脉滴注利尿药后出现过类似症状.
作者:王玲;于永洋;张宝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名30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未行皮试而静脉滴注头孢拉定1.0 g.0.5 h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经抗过敏治疗后稍缓解.第3天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尿色深,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ALT 235.4U/L,AST 264.1 U/L,γ-GT 175.5U/L,ALP 239U/L,TBil 283.7μmol/L,DBil 176.2μmol/L,CHE 2 153U/L,Cr 271.2 μmol/L.给予保肝、抗炎及对症治疗,40d后患者症状消退,血生化检查恢复正常.
作者:陈英杰;张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世纪60年代初因发现沙利度胺有致畸作用将其撤出市场.但对沙利度胺的研究并未因此停止.60年代中期发现沙利度胺能有效治疗麻风结节红斑而再次引入临床.此后,沙利度胺用于治疗多种其他疾病.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如末梢神经病、血栓形成、血细胞减少以及肝毒性.了解这些不良反应无疑将有助于沙利度胺的安全应用.
作者:施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厅(局)、卫生厅(局):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现公布《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性,52岁,因患右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拟行右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前血压140/83 mmHg,HR 90 次/min,心电图正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0.96.用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1∶1混合液共20ml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注药后5 min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憋气、精神紧张、兴奋多语等症状.心电监护显示:BP 168/95 mmHg,HR 120 次/min,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偶呈二联律,SpO2 0.90.听诊两肺有哮鸣音,心律不齐.经给予咪达唑仑、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供氧等处理后症状缓解.
作者:沈伟民;王歆;刘晓峰;闫清;曹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名43岁女性患者接受2%利多卡因3 ml口腔局部麻醉,2 min后出现头晕、恶心,继而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出汗,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心率145次/min,血压测未及,经肾上腺素、多巴胺、氟美松及快速补液处理后,患者意识恢复,血压、心率正常.然而2 h后患者又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吸氧5L/min时指端SpO2降至0.78,BP升至180/110mmHg,HR 140次/min,双肺内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经给予硝普钠、毛花苷丙和呋塞米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
作者:张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4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9~51岁)发生急性铊中毒.临床表现为胃肠炎、多发性神经病、脱发三联症.尿铊值为885~7143μg/L.4例患者均用普鲁士蓝250 mg/(kg·d)治疗,其中3例加用血液灌流.经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尿铊值降至0.01~216μg/L.
作者:王涤新;李素彦;薛长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名62岁女性患者,因急性细菌性痢痰给予静脉滴注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100 ml(0.4 g),1次/d.第3天患者出现周身肌肉、关节酸痛,体检:左侧膝关节、踝关节肿胀,腓肠肌内侧头外压痛阳性,关节活动时诱发疼痛.B超显示左膝关节积液,MRI示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实验室检查:血沉130 mm/h、C反应蛋白42mg/L.立即停用氟罗沙星,给予关节制动、局部理疗,复查B超左侧膝关节恢复正常.3个月后,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
作者:鲍中英;杨红;刘梅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62岁,因急性间质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甲泼尼龙80 mg静脉滴注.输液约5 min后患者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舌麻,全身瘙痒,胸背部出现散在荨麻疹.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氯雷他定10 mg口服,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0.5 h后症状基本消失.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4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服用甲巯咪唑10 mg,3次/d,利血生、普萘洛尔治疗1月.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皮肤重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显示:ALT 1 670 U/L,AST 1 524.3 U/L,TBil 289.3 μmol/L,DBil 129.3μmol/L,ALB 28.9g/L,A/G0.7,B超提示:肝回声偏粗.停用甲巯咪唑,其他药继续使用,并给予保肝治疗.1月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刘晨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