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张国宝
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等国际组织于1997年9月27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利斯联合召开了由30个国家参加的发展药物监测信息交流国际会议,会议发表了“埃利斯宣言”(The Erice Declaration).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近在应用注射用穿琥宁过程中,出现了3例药热反应,现报道如下:例1,男,34岁,因咽痛、咳嗽2天来诊.检查:咽部充血,T 36.7℃,血常规:WBC 8.7×109/L,N0.68,L 0.32.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给予注射用穿琥宁6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用药后1h,患者出现畏寒,发热(T 38.9℃).给予安痛定注射液2ml肌注.6h后热退.次日,继续用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考虑为该药所致,立即停药,给予2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推注,续以5%葡萄糖250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滴,症状逐渐缓解.调整治疗方案后,改用双黄连粉针剂滴注,患者未再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郭春辉;赵安飞;张俊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5钙拮抗剂的评价钙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剂.自1966年第一个钙拮抗剂——普尼拉明(Preny-lamine)问世以来,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迄今在临床应用的有20余个.该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是继β受体阻滞剂开发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作者:孙忠实;朱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本文概述苯二氮(草)类镇静催眠药的药物依赖性表现特征和形成因素;以及避免发生药物依赖性,正确合理使用苯二氮(草)类药物的基本原则.
作者:张开镐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注射用穿琥宁(注射用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是近期上市的具有抗病毒和抗炎双重作用的新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近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过敏性休克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静;沈静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女,77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加重伴咳喘、下肢浮肿4d,于1998年2月17日入院.1997年体检时发现血糖偏高,诊断为糖尿病Ⅱ型,即给予饮食控制,格列本脲(优降糖)5mg,qd,口服,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近3年来,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曾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衰”,给予中西药治疗,病情仍时有反复.
作者:王永标;宋峻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氯氮平是抗精神病药物之一,由于其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少,疗效好,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药物;但是其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的副反应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
作者:程富德;路亚洲;翟屹民;王援朝;武凤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办法.方法:总结近年来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136例,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结果:清开灵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生与患者的过敏史、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病、药物静脉输注时的稀释浓度和合并用药相关.结论:应进一步研究清开灵注射液的成分及配方,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蔡皓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对临床应用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伯克纳)引起鼻中隔穿孔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分析诱发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996~1999年应用本品2支以上的178例住院患者,应用鼻窥镜连续追踪观察3~6个月,对鼻中隔病变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在178例中,鼻中隔粘膜明显缺血12例(6.74%),鼻中隔粘膜变薄6例(3.37%)鼻中隔粘膜缺损3例(1.69%),鼻中隔穿孔5例(2.81%).结论:严格按照本品说明书操作,并在喷鼻时改变持瓶方法;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后慎用或禁用本品;凡连续应用本品者,应每月进行鼻中隔检查,以预防鼻中隔穿孔.
作者:龙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例1,女,72岁,因畏寒发热、腹痛、口苦1星期,于1999年2月12日入院.检查:T39.2℃,P 96次/min,R22次/min,BP 130/80mmHg.头颅正常,巩膜无黄染,心肺无特殊病理征,右上腹压痛,胆囊压痛屏气征阳性,无腹膜刺激征及移浊征.
作者:肖庆贵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女,45岁.因咳嗽数日,有痰,无发热,于1999年2月15日上午来我院内科门诊就诊.根据检查诊断:右下肺炎,给予青霉素V钾片及止咳化痰药.患者于中午约12:30在家中服下青霉素V钾2片,约0.5h后,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伴意识丧失,被急送我院急诊科.查体:意识丧失,颜面,口唇重度青紫,无大动脉搏动,四肢凉,呼吸约5~6次/min,呈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诊断为:急性喉头水肿,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皮注,地塞米松10mg静注,约10min后,患者呼吸困难好转,约20次/min,BP188/118mmHg,心率140次/min,继用地塞米松10mg静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mg静滴,葡萄糖酸钙10ml静滴,氨茶碱0.25g静滴,患者意识一度好转,发绀减轻,但患者喉鸣音逐渐加强,呈高调响亮,双肺哮鸣音增多,行气管切开术,在术中患者心跳骤停,抽搐,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秀云;方娟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药物导致血尿的情况.方法:搜集中国药学文摘1994~1998共5年刊载的药物性血尿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药物性血尿273例,涉及中西药51种,其中复方双氯芬酸片(感冒通)152例占55.4%.结论:药物导致血尿应引起重视,复方双氯芬酸片处方应重新评价.
作者:方娟娟;李旭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女,61岁,因感冒诱发哮喘发作,于1998年1月就诊,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肌注治疗.分别于1998年2月,10月,12月各注射40mg,均在注射后第2天出现眼胀、头痛,以右侧为著.前两次发作于第3天开始缓解,未就诊.1998年12月注射曲安奈德针剂后右眼胀痛、头痛较前两次明显,因3d后仍不缓解而就诊.患者无青光眼病史及家族史,查体:视力R0.1,矫正0.2,L0.25,矫正0.8,右眼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略混浊,瞳孔较左侧大,直径约6mm,对光反应迟钝,测眼压R 50.62mmHg,L 22.38mmHg.诊断为药物性青光眼.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1%匹罗卡品滴眼剂,频点右眼,口服乙酰唑胺500mg,1h后测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内.第二天查房角:R窄2,窄3,L窄1,窄2,角膜清,瞳孔药物性缩小,眼压:R 18.86mmHg,L 17.30mmHg,视力R0.2矫正0.4,L0.3矫正0.8,恢复正常,停止用药后未再复发.
作者:泉建波;俞淑静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女,65岁,体重79kg,因咳嗽、痰喘、伴发热,疑急性支气管炎,于1999年1月4日入院,自述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咳嗽,有痰,喘气困难,活动后和夜间加重.检查:体温38.5℃,咽红,肺有干湿啰音和喘鸣音.患者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曾用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阿齐霉素治疗,效果不佳,改输青霉素钠及优普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后出现皮疹,故于1月26日晚开始输注氧氟沙星(奥复星)针剂0.2g,bid,合并输注氨茶碱针剂0.25g,qd.第一次输注后,患者感四肢无力,无其它不适症状;第二次输注后,患者出现轻度全身抽搐,伴四肢无力,且该症状于每次输液后渐重;1月28日上午静滴时患者感心慌难耐,四肢肌颤不止,手抖不能握物,考虑为药物所致,当即停药.查:BP 130/80mmHg (17.33/10.67kPa),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急查氨茶碱血浓度为11.24μg/ml,在正常范围,其余检查未见异常.停药后,未做特殊处理,当日下午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情绪好转.
作者:刘丽爽;何绥平;梁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女,60岁.因患右肺癌为行化疗于1998年10月5日入院.于10月22日开始化疗,此前一天20:00给予泼尼松20mg口服,当日化疗前半小时给予异丙嚓25mg肌注,雷尼替丁150mg、地塞米松10mg静推,9:30紫杉醇(泰素)2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溶液静滴.当泰素浦入2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皮肤发红、心慌、口唇发绀,继之面色苍白、大汗、脉搏细数.查体:意识模糊,听诊心肺无新体征,血压150/90mmHg(20/12kPa),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考虑为变态反应,立即停用泰素,更换液体,吸氧,地塞米松5mg静推,约5min意识清醒,半小时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刘桂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女性,57岁,于1998年12月因感冒、全身不适、头痛、口服克感沙星1片、阿莫西林0.5g(患者因有高血压病,同时服用长效心痛定20mg、消心痛10mg、维脑路通0.3g)后1h面部有瘙痒、肿胀感,腕部及踝部渐起红斑.即服阿司咪唑(息斯敏)10mg后好转.患者又于1999年2月因感冒、发烧、全身不适,再次服克感沙星1片,0.5h后面部发热、肿胀、瘙痒、口唇肿胀渐起水泡,腕部、前臂及踝部起红斑较前次加重.服息斯敏10mg、每天1次,连服3天后症状逐渐减轻,5天后水泡结痂,1星期后痊愈.
作者:李慧君;王玉芝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提高临床诊治药物性肝炎的水平.方法:对1994~1998年期间的病毒性肝炎入院的患者,按病史、治疗、临床症状、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停药后的效应作综合诊断,后确诊36例为药物性肝炎.结果:36例药物性肝炎中,中草药占15例(41.7%),抗结核药8例(22.2%),抗生素4例(11.1%),磺胺类1例(2.78%),性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抗糖尿病药及抗肿瘤药分别为2例(5.56%).36例药物性肝炎中35例为急性,仅1例为慢性.36例患者经治疗全部痊愈.结论:对病人,尤其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的选用、剂量和疗程一定要慎重,并应加强ADR监测和对器官功能作定期检测,以预防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作者:黄惠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病例的分析,从中药的毒性、炮制、配伍、制剂、用法、用量,以及中药市场等七个方面对中药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由于诸多因素可以影响中药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对其加强研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王丽霞;陆丽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临床工作中,经常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因素导致的皮肤疾病,尤其是重症药疹,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病情.糖皮质激素自身很少发生变态反应,但我院1例患者因药疹经地塞米松治疗后皮疹加重.
作者:徐洁;李民英;常建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曲安奈德(曲安缩松)作用机制与可的松相似,效力比可的松强20~30倍,该制剂吸收较慢,抗过敏抗炎作用强而持久,肌注后数小时内生效,作用可维持2~3周.在骨科常以此药作局部封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滑囊炎等病.不良反应多为全身性荨麻疹、支气管痉挛、月经紊乱、视力障碍.
作者:赵磊;张国宝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