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方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患者产生DVT(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切实原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预防。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36例高血压、脑出血且并发出DVT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实施有针对性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等。结果在这36例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中共有28例达到了临床治疗的理想效果且没有产生并发症,剩余8例自行放弃了治疗。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患者在术后应该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而实现临床预防目标,有效控制DVT并发症产生的机率,提升患者治疗的总体质量。
作者:石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NSCLC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 d、8 d)。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mg/m2,第1 d、8 d)和顺铂(40 mg/m2,第1 d、8 d)。每21 d为一个疗程,共持续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许小伟;郭晓静;王琛琛;郭彩茹;黄磊;牛宇杰;任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药物联合治疗5岁以上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均为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用舒利迭(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用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顺尔宁(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6.54%)较对照组(71.70%)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P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PEF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利迭对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在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方面的效果均优于采用辅舒酮联合顺尔宁治疗。
作者:段世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隐裂性牙髓炎通过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随机抽取的隐裂性牙髓炎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运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随访观察,治疗成功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通过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治疗成功率较高。
作者:李逸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50例脊柱创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行微创手术。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微创技术对脊柱创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效果。
作者:潘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根据HbA1C值分为正常组(<6%)40例,异常组(≥6%)4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阿立哌唑亚组和氯氮平亚组,各组20例。比较两个亚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时的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 h血糖水平。结果正常组或异常组不同亚组间空腹血糖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阿立哌唑亚组服糖后2 h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氮平亚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异常组中阿立哌唑亚组服糖后2 h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氮平亚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对其血糖代谢影响较小,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生率,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盛民生;胡军;张先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30例2型糖尿病不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对照组)患者及30例2型糖尿病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实验组)患者,收集粪便样品,提取样品中细菌DNA,根据双歧杆菌总菌的16S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0例粪便样品中的双歧杆菌总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实验组肠道双歧杆菌总菌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总菌数量减少,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作者:程晓亮;朱寅荣;于南南;戴丽芬;曹立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采用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测患者各临床指标数据。结果经过造影查明,单支病变患者达42例,2支病变者87例,3支病变者51例。经过治疗,共171例治疗成功,成功率达95.00%。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1%(11/180),术后心绞痛缓解率为96.11%(173/180)。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
作者:刘国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在医学生的超声科轮转实习中,我们采用以临床案例为引导的实习带教模式,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其临床感性认识的培养和临床实践能力锻炼,从而提高了超声诊断技术临床实习的效果。
作者:王永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评价阿米替林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0.1 g,每天3次。治疗组3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米替林25 mg,每晚1次,治疗4周,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米替林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志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对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97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交锁髓内钉法治疗的患者列入交锁髓内钉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结果交锁髓内钉组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优良率比较:84.2%vs.85.0%(P=0.916),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对胫骨骨折均有较好效果,均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翟江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节外科作为骨外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有着专业性强,病种繁多,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在医疗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科室整体实习带教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以及临床路径引入等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陈海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63例(12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在我院均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56眼,有效55眼,无效15眼,治疗有效率为88.1%。治疗后有4眼发生黄斑水肿,6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9%,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纪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FISH法检测40例晚期(IV期)胃癌患者Her-2基因均为扩增,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SOX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治疗,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按WHO规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1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标准D2手术比例为83.3%(10/12),R0切除率为83.3%(10/1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标准D2手术比例为57.1%(4/7),R0切除率为71.4%(5/7),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7,4.128,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主要表现为I~II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其中骨髓抑制26例(65.0%),恶心、呕吐18例(45.0%),神经毒性19例(47.5%),腹泻10例(25.0%),肝功能损害7例(17.5%),心脏毒性1例(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新平;韩毓;柴宇啸;王炳;张怡;曲兴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及疾病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C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复发,其原因可能与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患者血CRP,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作者:孙佳琳;于华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医保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从而减少医保中心拒付医疗费用的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医保结算抽样审核中问题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结果问题数据清单143份,药品方面问题96条,占问题数据67.13%;收费方面问题20条,占问题数据13.98%;检查方面问题27条,占问题数据18.89%。结论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保使用范围。
作者:卢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补硒治疗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补硒治疗,分析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上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患者则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硒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社区中老年人高脂血症采用太极拳运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社区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治疗,观察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太极拳运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76.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人高脂血症采用太极拳运动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慕卫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以46例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在我院救治的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纳入的所有患儿均为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其中5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并发症、25例为单纯性肺炎支原体感染、16例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结论全面掌握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的临床症状,并加强相关指标检测能够为及时诊断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丽;赵东赤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