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参麦配合西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及对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3.33%,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配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已确诊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50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增加患者满意度,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林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进行诊治的132例血液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为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其中可分为任意1、任意2、全3系减少者,研究其疾病与血细胞减少的关联性。结果经分析可知,在血细胞减少任意1系者中,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缺或粒少、其余疾病的占有率分别为28.81%、19.41%、10.44%、31.34%。在血细胞减少任意2系者中,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余疾病的占有率分别为41.46%、19.52%、7.31%、31.71%。而在血细胞减少3系者中则主要有29.16%的急性白血病,有20.84%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有50.00%为其余疾病。结论经本次研究可知由于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包括多种疾病类型,临床上应对该类疾病给予重视,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疾病诊治方法。
作者:郭明发;史利欢;栗春香;刘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主要由高处坠落和车祸等高能量损伤造成。由于其骨折类型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手术治疗的佳方案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龙光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26/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较为安全。
作者:张海霞;黎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抽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期间,采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喜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94)和对照组(n=9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裴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且接受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1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未接受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能够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潘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接受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巴曲酶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是9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是77.5%,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可以使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临床有效率高。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总结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有褥疮、肌肉萎缩、伤口感染、肢体肿胀、情绪失调等,通过有效的常规和专科护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有所改善。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其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些年收治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屈桂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术后填充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年在我院行鼻内镜术的160例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n=80)与参照组(n=80),分别予以填充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纱条填塞、碘仿油纱条填塞。结果实验组患者填塞期出血量为(1.9±0.3)ml,鼻腔黏膜水肿评分为(2.9±0.3)分,取填塞物时的疼痛评分为(2.5±0.4)分;参照组填塞期出血量为(3.3±0.4)ml,鼻腔黏膜水肿评分为(4.0±0.5)分,取填塞物时的疼痛评分为(3.4±0.5)分;两组比较P<0.05。结论应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为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填充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比较翻转骨膜包裹自体肌腱移植、单纯自体肌腱及骨膜正常包裹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方法取60只新西兰白兔120膝,随机平均分为翻转骨膜组、正常骨膜组及肌腱组。切除兔双膝前交叉韧带,取其双侧拇长伸肌腱,及需要切取骨膜侧胫骨上端内侧骨膜,大小约1.5 cm×0.5 cm。同侧肌腱折成2股重建兔双膝前交叉韧带。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重建术后3、4、8及12周时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变化情况。结果显微镜下观察重建术后随着时间推移,翻转骨膜组较其他两组腱骨界面可见成纤维细胞、纤维软骨细胞更多表达;12周时,翻转骨膜组腱骨界面间的胶原纤维数量及排列较其他两组无明显差异;生物力学测试术后3、4、8周骨膜翻转组抗牵拉力明显大于其他两组,而术后12周组间对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膜包裹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兔前交叉韧能够在愈合期12周内促进腱骨结合部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再生;对腱骨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超过愈合期则无差异。
作者:崔巍;时剑辉;刘振中;王岩;曲颖;吕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则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结石残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结论给予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降低结石残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伟丽;程瑞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探讨机器人辅助技术对于骨科教学的作用,将机器人技术作为医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采用机器人辅助技术来模拟、完成椎弓根螺钉置钉,使学习者缩短学习周期,迅速掌握椎弓根螺钉置钉。
作者:干旻峰;周峰;杨惠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肿瘤患者40例,均通过PICC或CVC导管化疗,采取分组对照研究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采取集束化护理维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PICC、CV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77,P=0.0001)。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静脉穿刺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舒适性。
作者:方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