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育佼
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法通常有三种:人工压迫止血法、止血敷料辅助人工压迫止血、机械压迫法及血管闭合器止血等。为了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机械压迫止血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记录了在我院做经股动脉介入术的232例患者,132例用SUPER PRESSURE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体外压迫穿刺点止血(观察组),100例进行人工压迫止血(对照组)。记录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卧床时间、舒适度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减轻了操作者及患者不适感。观察组的局部并发症和迷走神经反射也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经皮股动脉介入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安全有效,且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和卧床时间,不增加血管并发症。
作者:贺卓;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在住院22~46天后痊愈出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靳妍;王淑珍;胡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在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7月临床实习的急诊科学生60例,全部学生均采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进行课堂授课,利用技能操作考试、答卷考试、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利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进行急诊临床实习教学,对急诊常用临床技能进行培训后,全部学生都掌握了心肺复苏术,全部学生均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大部分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能有效形成临床思维,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让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急诊临床实习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能让学生有效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急诊思维能力。
作者:隋韶光;李向东;吴雪影;崔明;肖昭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针对临床中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临床中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诊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中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开展相关分析研究,其中手术治疗的有40例患者,保守治疗的有20例患者,比较CT影像诊断对于治疗结果的重要作用。结果比较40例手术患者及其CT影像诊断的差异,结果相符的患者有38例,CT影像诊断具有95%的准确率。结论临床中采用CT影像检查方法,对于加深对腹部创伤患者的了解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喜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159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实施对症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的控制和稳定患者的负面情绪,接受并配合手术,避免青光眼患者病情加重,缓解疼痛等不适。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治疗过程,能配合治疗达到佳的治疗护理效果,有效保存视力功能。
作者:赖秋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院内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治疗周期30 d,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评测(PDMS-2粗大运动量表分测验包括反射、姿势、移动及实物操作四项)及肢体活动时肌电电位变化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30 d后,观察组PDMS-2分测验百分位及AEMG值[(8.80±4.70)%、(11.50±4.90)%、(11.80±3.52)%、(12.10±4.68)%及(11.46±2.50)]均优于对照组[(7.60±4.95)%、(10.35±5.43)%、(11.05±3.91)%、(11.15±5.20)%及(9.45±2.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段佳丽;高超;张艳敏;尚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以及常规直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收并行常规直肠手术治疗的35例直肠疾病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同期接收并采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治疗的另35例直肠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满意度等,均优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直肠手术治疗直肠疾病的临床效果相比,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自体血液回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择期或急诊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观察两组各项回收指标。结果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创伤大,失血少,洗涤1次占比76.9%,主动脉A型夹层、主动脉B型夹层手术创伤大,失血量大,洗涤次数≥3次占比66.6%。回收率A组占比47.2%, B组占比57.6%。结论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使用自体血回收很大的减少输库血机会。心脏大血管手术自体血液回收,回收量越大,回收率越高。
作者:崔立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7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应用CSEA,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CSEA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吉同祥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现代护理支持中心是医院后勤护理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医院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可靠保障体系。通过分析现代护理支持中心的组成结构,开展岗位培训与中心规划,制定运动方式与管理模式,探究不足与缺陷,可实现现代护理支持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得到逐步完善,发挥更大作用,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古晓莉;黄开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与临床的一门桥梁学科,工作单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与临床接轨。其灵活性、可操作性以及直观性可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精心设计的工作单可以开发创新思维。设计工作单时,针对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亲自编写工作单内容或临床材料,学生在完成工作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逐步建立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刘恩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23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选择耳后切口入路,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3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涎瘘、Frey征发生,仅有个别病例发生暂时性面瘫,两组患者在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力;唐君玲;兰玉燕;孙黎波;周航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提高CT对诊断外部性脑积水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经CT检查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的29例患儿,10例因伴有脊膜膨出行侧卧位扫描,19例在半坐位2 h后先行仰卧位扫描,完成之后立即俯卧,分别于半小时及1 h后行侧俯卧位及俯卧位扫描。结果29例均有双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16例伴双侧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27例半球间隙增宽,18例鞍上池增大,3例侧脑室前角轻度扩大,22例双侧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19例显示随着体位和时间的改变,外部性脑积水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螺旋CT任意多方向容积重建可清晰显示小儿脑组织大体解剖结构,对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成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各项指标评分、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以及原始反射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GESE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岭;党晓慧;申改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助产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兰索拉唑、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止血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效,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中,采用生长抑素、兰索拉唑加用特利加压素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出血状况,缩短出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林伟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的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血肿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子宫平滑肌瘤又称为子宫肌瘤,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多为良性。患者发病年龄多为30~50岁,低于20岁的患者较为少见。研究统计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的几率高达20%,因临床无明显症状,所以真实的发病率远高于临床报道的。输卵管癌属于一种较为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占0.5%,患者主要以40~65岁人群居多,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本文针对1例子宫平滑肌瘤伴输卵管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永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医学高职院校是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而医学高职院校发展又面临着实际的困惑: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用人需求,希望优秀人才前来就业;而另一方面医学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是二本线以下的同学,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基层医疗单位所需的合格人才,实现把“人”教育成人的目标。山东医专立足实际,突破传统观念,在教学、管理等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作者:赵浩洲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