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蓝光联合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韩蕊

关键词:红蓝光, 复方维A酸凝胶, 痤疮
摘要:目的:探讨红蓝光联合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6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每日给予复方维A酸凝胶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慕课”背景下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网络形式,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的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改善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优化并完善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终实现信息技术优势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孙缦利;李文娟;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各项指标评分、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以及原始反射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GESE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岭;党晓慧;申改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关于高台县重型精神病的诊治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高台县重型精神病的诊治情况,为制定高台县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高台县3乡精神障碍诊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高台县总人口15.8万,其中重型精神病患者189人,患病率为0.12%;治疗的患者有90例(47.6%),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有99例(52.4%);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间断进行治疗的52例(57.8%),连续治疗的38例(42.2%)。结论高台县重型精神病患者治疗不足,应加强对重型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淑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提高高校教师备课效率的有效策略

    备课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本文分析了传统备课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对如何有效备课进行了探讨,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其次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体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统一,再者还要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沈国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成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成人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符合标准患者共69例纳入本研究,比较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成人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的功能障碍,对照组的肘关节Mayo评分优良率和平均肘内翻角度优于试验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可获得满意肘关节功能。

    作者: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分析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9例胃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胃炎组(40例)及胃癌组(29例),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对两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检测结果分别为93.10%、86.21%;胃炎组分别为22.5%、1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较高,易引起严重病变,与胃癌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周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HCG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NK细胞亚型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期HCG宫腔灌注后CD56+CD16-和CD56+CD16+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探讨HCG改变母胎界面的免疫微环境,介导免疫耐受的机制,进而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宫腔灌注HCG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助孕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患者共42例,实验组(宫腔灌注HCG组)21例:在自然周期/促排周期排卵后3 d或激素替代周期黄体酮注射后3 d用移植管宫腔灌注重组HCG 500 IU,3 d后取内膜组织,分离NK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仪鉴定计数CD56+CD16-NK细胞和CD56+CD16+NK细胞。对照组21例(单纯机械刺激组):自然周期/促排周期排卵后3 d或激素替代周期黄体酮注射后3 d用移植管单纯行预移植,3 d后取内膜组织,分离NK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计数CD56+CD16-NK细胞和CD56+CD16+NK细胞。结果实验组CD56+CD16-NK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灌注HCG能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局部CD56+CD16-NK细胞百分比,诱导免疫耐受、进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植入。

    作者:林秀英;付建华;芦小单;方艳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bAlc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组(n=20)、异常组(n=65)、糖尿病组(n=35),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分析HbAlc水平、脑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脑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结果三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吸烟、TG、Hcy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饮酒、冠心病、HbAlc、TC、HDL-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正常组脑血管狭窄以轻度为主,前循环多见,单支受累血管多。糖代谢异常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脑血管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前后循环和多支受累为主(P<0.05)。结论不同糖代谢水平影响脑血管病变, HbAlc水平影响脑动脉病变程度、病变部位和病变支数,是影响脑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詹红艳;杨红英;袁莉;牛春华;王丽英;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探讨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相关内容,结合口腔修复学的特点及教学条件,探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发挥口腔修复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孙绪高;黄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现代护理支持中心的管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现代护理支持中心是医院后勤护理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医院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可靠保障体系。通过分析现代护理支持中心的组成结构,开展岗位培训与中心规划,制定运动方式与管理模式,探究不足与缺陷,可实现现代护理支持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得到逐步完善,发挥更大作用,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古晓莉;黄开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3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病例7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晚期整形术,实验组接受早期整形术,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整形手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总体疗效优于晚期整形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行初次剖宫产的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疤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的相关风险。方法354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同期1062例非疤痕子宫行初次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统计两组产妇的剖宫产原因,比较其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结果疤痕子宫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主要为社会因素,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二次剖宫产风险较非疤痕子宫高,应多方面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作者:金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人营养不良分析及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针对目前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的现象,分析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并就其原因研究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相关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老年人营养不良一般是由较为复杂的因素综合导致而成,加强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应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者:李振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高胆固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14年1~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高胆固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健康检查的110例胆固醇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脂肪肝情况和观察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压、血糖指标和脂肪肝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与体重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压、血糖指标和脂肪肝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庆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接受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关节疼痛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疗效分别为98.3%和9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晓红;郭朝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比较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与普通神经内科病房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与普通神经内科病房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普通神经内科病房模式,观察组实施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B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有应用价值,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作者:马战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与60例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及3个月后预后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对于评估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程度、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五苓散合小柴胡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体会

    目的: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以及缬沙坦胶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5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选择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以及缬沙坦胶囊的综合使用,对照组27例患者仅使用缬沙坦胶囊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效果显著。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以及缬沙坦胶囊综合治疗,促使肾功能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冯晓红;饶振馨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基因抗体免疫技术与传统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基因抗体免疫技术与传统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80例来我院就诊的初诊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冷冻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基因抗体免疫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8.89%高于对照组的72.22%,观察组复发率为5.81%,低于对照组的35.38%(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CD4+百分比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因抗体免疫技术质量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还能有效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防止二次感染发生,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程先祥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