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其中男4例,女21例;1个椎体骨折18例,2个椎体骨折7例;胸椎15个,其中T11骨折8个,T12骨折7个;腰椎10个,其中L1骨折6例,L2骨折4例.结果 25例患者根据WHO疼痛评价标准,术前疼痛分级Ⅱ级14例,Ⅲ级11例.术后数小时完全缓解20例,术后1周及数周后部分缓解5例.随访半年25例患者手术注入骨水泥椎体均无复发、塌陷.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隆升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9年对儿科病房进行改造,美化了环境,转变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其为例进行分析,采用美化病房环境,体现人文关怀;设施人性化,方便不同年龄的患儿;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熟练的护理操作,使患者对护士操作不再感到恐惧.结果 通过人文关怀的实施和人性化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患儿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患儿的满意度也提高了,使儿科及医院有了较长足的发展.结论 在儿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家长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张利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尘肺是由于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吸入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患者的常见症状是气短、咳嗽、咳痰,其中气短的程度与肺损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常常会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气管喘息,并发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为避免或减少上述症状的发生,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李洪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在更年期功血治疗中的效果,为其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更年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甲基睾丸素组)24例和试验组(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组)24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进行研究统计,并加以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较大,试验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副作用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P<0 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更年期功血的治疗中采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方案,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结核病疫情的高发地区之一,而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且末县是结核病疫情的重灾区.结核病的患病率、涂阳率、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结核病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且末县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发现率、规则治疗率、治愈率、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5%以上.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保全;尹永慧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将200例6~10周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前3 h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前4 h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前3 h服用配伍1%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及不采用任何药物的A、B、C、D四组,观察并比较宫颈松弛程度、扩宫难易度、疼痛程度、手术效果、术前术后宫腔长度差、手术时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参数.结果 A、B、C组在术前宫颈松弛和扩宫难易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 05),而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00);手术效果及疼痛评分比较,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1),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 000),宫腔长度与出血量在A、B、C、D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A、B、C、D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D组有2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可以有效软化扩张宫颈,减少受术者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术前3 h和4 h同样可以软化扩张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吕慧文;袁德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病案管理是医院工作的综合体现,医院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医院服务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严谨良好的病案管理是医院科学、规范管理的依据和保障.因此,加强医院病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优势,更好地为医学、教育、科研工作服务,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也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斯琴;翟美琴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济南市历下区各种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07年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传染病发病率自2000年以来呈逐渐下降趋势,2007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00年下降16 34%;传染病发病谱发生改变.结论 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力度,调整防控策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孙芳;孙宪刚;刘倩婷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为开展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6例1岁以内小儿脑瘫进行康复分析.结果 56例患儿通过治疗,46例(占82%)正常化.总有效率为92 8%,充分证明了早期诊治的重要意义.结论 (1)病因以早产及低体重常见;(2)家长发现的高峰在4~6个月;(3)每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发育落后;(4)以Bobath、Vojta及上田法为主,辅以我国的中医按摩治疗不失为小儿脑瘫早期治疗较好的方法.
作者:和青松;马盛轩;郭学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O2激光治疗皮脂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9例皮脂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1例复发.结论 CO2激光治疗皮脂腺囊肿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治疗效果好、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昊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DNA定量测定技术在生殖道衣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荧光定量DNA测定与传统检测手段对衣原体感染的检测结果.结果 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DNA来检测沙眼衣原体(CT)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传统的方法高.结论 CT-DNA定量测定不宜用作短期判愈,在沙眼衣原体诊断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作者:韦平宣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社会因素剖宫构成比,分析其原因,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所有剖宫产孕产妇640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为180例,占28 1%,其构成比:孕产妇占60%(精神心理因素,26 7%;分娩知识缺乏,23 3%;经济发展10 0%),医源性占40%(回避医疗风险,22 2%;阴道分娩技术,12 2%;经济利益驱动,5 6%).结论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影响大,通过进行产前教育,提高妊娠分娩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医疗环境;提高产科基本操作技术及责任心有助于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吴慧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化疗配合中药对胃癌晚期患者的肿瘤局部改变、症状改善、生存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方法予以治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采用自制中药予以配合治疗.结果 在肿瘤的局部变化上,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胃癌比单纯化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上具有更高的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徐福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门诊西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对外的重要服务窗口,负有监督指导医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西药房药品要想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药师必须做到加强药学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刻苦学习业务知识,门诊药房药师应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做到依法用药,依法管药,熟练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要做好临床药学与患者咨询服务工作,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邢玉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窦癌根治术十二指肠断端癌细胞残存和淋巴结清扫以及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988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8例胃窦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后患者复发的情况,与十二指肠断端有无癌细胞残存密切相关,并发现于幽门环下切断十二指肠<3 cm者有癌细胞残存达28%,切除十二指肠≥3 cm者,无论肿瘤分化程度如何、恶性程度高低,切断端均无癌细胞残存.随访到的49例患者中,接受化疗的37例,在2年3个月至6年3个月内死亡8例(21 9%),未接受化疗的12例,6个月至3年5个月内死亡(44%).结论 胃窦癌行根治性手术时,切除十二指肠3 cm已足够,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尽可能大于3 cm.淋巴结清扫的站数,应大于淋巴结转移的站数.手术后辅以化学免疫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翔宇;余荣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青年医师是医院活跃的群体,青年医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未来的发展,因而只有医院拥有高素质的青年医师队伍,才能赢得未来.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医师队伍,必须贴近青年,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加强青年思想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科学知识、有科学思想、有科学方法和有科学精神的新一代医师,每一位医院领导应把教育培养青年的工作提到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当成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
作者:邵力夫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持续蓝光照射和间歇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不同的蓝光照射方法对两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间歇性蓝光照射阻优于持续蓝光照射组.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与持续蓝光照射比较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光银;张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外伤性肝脏破裂的诊断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经腹腔镜下诊断的29例闭合性外伤性肝脏破裂.结果 29例肝外伤在腹腔镜下分级:Ⅰ级:16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2例.肝右叶破裂16例,肝左叶破裂3 例,肝左右叶破裂10例;单发破裂11例.经腹腔镜完成治疗26例,手术成功率:89 66%(26/29)术后出现胆漏1例,继续引流6 d,引流液变淡,12 d后拔除引流,治愈出院.经腹腔镜并发症发生率为:3 85%(1/26).结论 该技术采用双孔探查、三孔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快速康复、减少手术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优点:(1)及时明确肝裂伤程度、部位、范围,诊断准确;(2)明确有无复合伤;(3)为选择手术方式及切口选择提供直接依据;(4)腹腔镜视野清晰、治疗及时、准确;(5)腔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5)可使许多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是一种治疗闭合性肝外伤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全面确认病变程度,术后恢复快,并能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有益于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平瑜;白雪峰;王保卫;张俊杰;张俊涛;李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迟虹;田玉坤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结合患者安全需要的迫切要求,笔者所在医院对输液患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旭稔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