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分析

陈响红;陈琼芳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 核心能力, 培训
摘要:目的 通过对精神病专业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方法 制定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范畴,以个人申请结合考核评定的形式将护士分为四个职级,有计划进行专科核心能力培训.结果 经过2年的培训与临床实践,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与专科操作技能评分、临床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士们普遍认为通过核心能力的培训,护士的合作与协调,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均得到提高,医生认为护士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患者反映护士能重视他们的主观感觉,并能更好地与医护合作.结论 核心能力培训是符合精神病专科发展趋势的在职教育方法,为确保精神科护理服务规范化以及界定精神科护士的专业角色和专业才能提供参考依据.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自知力影响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矫治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临床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精神科4病房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精神科6病房60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语言教育(口头语言教育和文字语言教育)式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则实施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多媒体)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进行临床效果测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ITA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知力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式健康教育矫治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语言教育式健康教育,两种健康教育方法的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一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于青;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总结护理经验,以降低VAP的发生率,进而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5月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MV)的80例病人的一般情况、VAP发生的原因、护理措施、VAP发生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VAP发生率为40%,发生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年龄偏高、分泌物排出不畅、咽部定殖菌误吸、呼吸道屏障破坏、无菌操作不严、呼吸机环路污染等.结论 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系统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VAP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璟珂;虎银凤;王玉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产前宣教、心理护理、指压穴位法、诱导排尿法、肛门注射开塞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没有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均及时排出尿液,痊愈出院,有效率100%.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有效22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发生.结论 对产妇采取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125Ⅰ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125Ⅰ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肺癌、骨癌患者共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护理干预,而且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陈月英;刘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两种不同方法监测中心静脉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传统的简易中心静脉压测定法和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中心静脉压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150例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前、术后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中心静脉压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中心静脉测压方法既方便又直观,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压力传感器可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在大中型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卜秋丽;陈淑芳;陈晓燕;陈丽君;黄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先天性泪囊炎的病源学及影响因素,以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3月至12月眼科门诊60例(68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进行信息登记和统计分析,并提取泪囊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合理地运用按摩法,泪道冲洗法及泪道探通术.结果 先天性泪囊炎发病年龄在新生儿出生后1~7 d,且先天性泪囊炎的分泌物中可培养出多种致病菌.通过早期采取按摩法治愈3眼(4.41%),加压泪道冲洗法治愈7眼(10.77%),泪道探通法治愈54眼(93.10%),未愈4眼(5.88%).结论 先天性泪囊炎的发现早于以往记录,而早期通过采取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琦;乔芳;陈宏杰;王豫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开展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精神病专业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方法 制定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范畴,以个人申请结合考核评定的形式将护士分为四个职级,有计划进行专科核心能力培训.结果 经过2年的培训与临床实践,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与专科操作技能评分、临床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士们普遍认为通过核心能力的培训,护士的合作与协调,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均得到提高,医生认为护士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患者反映护士能重视他们的主观感觉,并能更好地与医护合作.结论 核心能力培训是符合精神病专科发展趋势的在职教育方法,为确保精神科护理服务规范化以及界定精神科护士的专业角色和专业才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响红;陈琼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116例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外伤的疗效,探讨并筛选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外伤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总结负压封闭引流实践中的护理经验和教训.方法 使用同一厂家的VSD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多侧孔引流管、三通接头、S&N生物半透膜、医院中心管道负压源,对116例骨科外伤患者的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根据不同类型的创面吸引7~42 d时间不等,为Ⅱ期缝合、植皮、皮瓣转位准备良好的手术床.结果 91例痊愈,创面愈合率78.45%;22例好转但未完全愈合另采取它法换药,创面好转率18.96%;3例未愈负压吸引前后无变化,创面无效率2.59% ;22例感染创面致病菌全部转阴,感染控制率100%.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外伤治疗中适应症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皮肤撕脱伤回植皮肤后、伴有开放性骨折或骨外露的严重碾压挫伤、创面重度污染并粉碎性骨折、手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及其内固定外露、手足外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大面积Ⅲ°褥疮、大面积的咬蜇伤.禁忌症有:休克过后软组织缺氧、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吻合后软组织缺损.疗效不显著的有:创面小于5 cm×5 cm单管吸引的任何创面.

    作者:郭锦丽;房碧玉;祁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个性化产前健康教育提高围产期护理质量

    目的 探讨开展个性化产前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选取待检、分娩的孕中晚期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218例)施行产前健康教育,即母乳喂养及出院后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培训,对照组(1 782例)给予常规围产期保健.比较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12 h母乳喂养率、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和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母乳喂养和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能有效地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技能,预防红臀及脐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越如;郑雪芳;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带蒂大网膜移位修补膀胱阴道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膀胱阴道瘘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8例膀胱阴道瘘病人采用移位带蒂大网膜覆盖于膀胱和阴道瘘口修补后的创口之间,并通过改进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有效地促进了瘘口愈合.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均获成功并痊愈出院.结论 带蒂大网膜移位修补膀胱阴道瘘,手术成功率高;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重视术前心理疏导、局部清洁及术后妥善处理好各种引流管等,有助于减少膀胱阴道瘘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孔桃红;张巧珍;凌冬兰;苏美霞;熊穗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金属夹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护理配合

    目前,在消化内镜下开展了很多治疗,内镜设备以及附件的发展亦日新月异,因此,对于各种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夹在内镜治疗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从原来的单纯止血作用发展为多种用途,如预防性止血、缝合、标记等.内镜护士必须熟悉各种型号金属夹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金属夹的安装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助手要完全领会术者的意图,保持与术者心手一致.我们在应用两种不同装置的金属夹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们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勤;王秀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护理需求与专科护士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专科护士的护理.综述了老年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需求,并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出了老年专科护士的应对措施:即重视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普及老年护理教育、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指导、开展老年专科护理评估工具的研究,以满足老年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专科护理的需求.

    作者:胡学军;石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肩关节镜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和配合方法,为肩关节镜手术提供护理和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关节镜器械、锚钉等对13例肩关节病患病人进行手术配合.结果 13例手术均很成功,无一例切开手术.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好,恢复快,损伤小.

    作者:张丽;李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普遍提高,患者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士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逐渐增多.手术护理过程中易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目的是使手术室护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发生差错事故,预防、杜绝因护理工作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姜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型乙脑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重型乙脑患儿55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及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于吸氧、降颅压、控制惊厥、对症处理及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颅脑降温仪,使患儿头部处于亚低温状态,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亚低温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组体温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型乙脑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有良好疗效;在亚低温治疗期间,护士对病情的密切细致的观察和正确的评估、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郝青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吸功能锻炼对食管三野手术耐受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食管癌三野手术患者耐受性的提高效果.方法 200例食管癌三野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深呼吸、吹气球、爬楼梯等锻炼.实验组从入院起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配合正确的运用咳痰技巧及科学地叩背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疼痛状况、使用镇痛药的情况、胸闷气促程度、生命征(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吸氧时间、雾化吸入的时间、平均雾化频率等.结果 对食管癌三野根治后出现胸闷、气促、切口疼痛症状进行比较,实验组雾化、吸氧时间缩短,同时也较少使用止痛剂,且术后观察过程中血压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aO2也较对照组维持较高的水平.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能提高食管癌三野根治手术的耐受力,减少该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骆惠玉;赵晨;郑雅芬;邱素英;余玉娇;黄林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人文关怀理念的发展,以及在骨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思考和应用.在护理带教中,要树立以护生为中心的带教观念,以典型病例作为纽带,将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功能锻炼与人文关怀教育,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

    作者:杨保燕;徐建平;杨保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DA在体温单的应用

    传统的方法测量体温是护士先在体温本上手写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根据时间再去给患者测量,测量完毕再录入电脑.而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常常是新护士头痛的问题,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弄清楚.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录入不准确.

    作者:郭雅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自2003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共15例,发生时间为术后2~6 d,发病年龄为26~74岁,现回顾性分析这55例并发DVT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55例并发DVT患者在早期干预及有效的护理之后,54例好转痊愈出院,1例因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予转院治疗.结论 妇科术后发生DVT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其危险因素及手术大小,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及加强护理能提高DVT的治愈率.

    作者:何小倩;温秀兰;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流感高发期孕妇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流感高发期孕妇焦虑情绪的影响,为新发流感易感人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0名孕妇,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孕妇焦虑的因素及知识需求点进行测评,然后采用心理辅导、放松训练、集体健康宣教,观察孕妇干预前后血压、睡眠、情绪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的血压、睡眠、情绪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流感高发期孕妇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使孕妇的自我效能感增加.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