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佩
目的:探究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为试验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腹泻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艾香;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间我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12.34)mmol/L,饭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为(14.65) mmol/L;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11.63)mmol/L,饭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为(15.21)mmol/L,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89)mmol/L,饭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为(8.97)mmol/L;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9.33)mmol/L,饭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为(11.45)mmol/L,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有效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药质量的好坏可对中药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中药行业十分注重中药质量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检验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且中药质量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下促使中医药发展不断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因此,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中药质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杨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为严重眼部烧伤患者进行早期羊膜移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20眼)眼部严重烧伤患者进行早期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术后1个月,本组患者移植的羊膜植片均被溶解吸收,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与进行手术前比较,本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视力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其眼角膜均陆续恢复透明的状态,其眼角膜恢复透明状态的平均时间为1.6±0.2个月。结论:采用羊膜移植法治疗早期严重眼部烧伤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其眼球的保存率,改善其视力,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一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43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8例,用ELISA法对不孕不育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不孕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比研究。结果:108例健康体检者及436例不孕不育患者的EMAb、AsAb、AcL检测中,不孕不育组EMAb、AsAb、AcL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作者:印炜;董君肖;董炳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29例)、对照2组(29例)和试验组(29例),单纯使用贝那普利为对照1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纯使用辛伐他汀为对照2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贝那普利与辛伐他汀为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三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TG水平、HDL-C水平、LDL-C水平、TC水平、BG水平、Scr清除率、AlB水平、尿清蛋白水平及尿清蛋白排泄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半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患者和对照2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肾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尚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的高低将其分为A组(60~69岁)、B组(70~79岁)和C组(≥80岁),三组患者的人数分别为34例、39例和32例,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诱因分布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心功能分级为IV级的患者中,A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7.65%),B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23.08%),C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4.38%),随着年龄的增高,心功能分级为IV级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是导致老年人群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在因感染和心肌缺血而致病的患者中,C组患者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感染和心肌缺血,其心功能的衰竭程度普遍较为严重,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叶雄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谈来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寇吉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护理组患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几率、复诊率以及平均住院的天数。结果:护理组患儿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复诊率、平均住院的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哮喘患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哮喘疾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袁开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开出的所有使用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及283例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我院的数据中心将所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调出,再将其进行聚类分析,从中找出使用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的处方,对这些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的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计算。同时,在门诊接待处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83份。对这283例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意识和行为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消费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DDC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复方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DDDs排在前五位的药物为: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片、脉君安片、氯沙坦钾片、尼莫地平片。日均费用排在前五位的药物为:颉沙坦、氯沙坦钾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培哚普利片、贝那普利片。这283例老年患者的购药意识为:有71.02%的患者完全相信医师的推荐,有57.6%的患者注重药物的效果,有34.28%的患者为亲友推荐,有28.27%的患者认为便宜无好药。在这些患者中,有65.02%的患者用药完全遵医,有24.37%的患者在病情好转时自行停用药物,有36.75%的患者擅自改变用药方案,仅有26.50%的患者注重用药安全。在这283例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53%。结论:老年患者选用抗高血压药的类型和品种较为集中,中药复方制剂比较受到老年患者的青睐。由于老年患者选药容易受价格、亲友推荐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其用药不遵医嘱的现象较严重。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高效的药品服务咨询平台,及时解答患者在日常购药及用药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其合理用药的比率。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康复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在为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康复期脑梗塞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和格列齐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30例患者均使用阿卡波糖和格列齐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这130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FPG、HbAlc、PPG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这130例患者的FPG、HbAlc、PPG水平均显著优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这些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3.08%。大部分低血糖事件出现在剂量调整期,其发生率与使用剂量的增加无明显联系。这130例患者的体重在进行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部分患者出现了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结论: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和格列齐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柴学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施普通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使用安氟醚进行麻醉后其心肌酶谱受到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普通胸外科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安氟醚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的时间以及麻醉前后SP(收缩压)、HR(心率)和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S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麻醉前,两组患者LDH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CPK(磷酸肌酸激酶)和AHBD(ɑ-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后,观察组患者LDH、CPK和AHBD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安氟醚对进行普通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虽然能提高其麻醉的效果,但会使其心肌酶谱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安氟醚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
作者:郭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哮喘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从而减轻其痛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尤俪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和诊断,着重对患儿的右侧腹部及肚脐周围进行检查,对淋巴结的长短径、形态、大小及数量进行记录,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检查,这72例患儿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图像的特征主要是:在其肚脐周围和右侧腹部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结节的数量均为3个以上,其中存在回盲部结节的患儿有26例,存在脐周结节的患儿有19例,存在混合型结节的患儿有27例,这些结节通常以圆形或椭圆形的形式存在,大面积为22mm×13mm左右,小面积为7mm×5mm左右,长短径比均大于2.3,且边界清晰明显,光点呈均匀分布状态。CDFI检查结果显示在淋巴结内有一些树枝状的血流信号和条状血流存在。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技术,具有方便、快捷、无痛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次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C三组,分别为其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其进行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92.5%,B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90.0%,C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为80.0%,三组患者疗效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手术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生存质量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年龄层次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提高其生存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晋芳;王洪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中药联合中医食疗法治疗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食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使用中药联合中医食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耿喜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用益气化瘀足浴方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气虚血瘀型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足浴方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气化瘀足浴方辅助治疗0级糖尿病足可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首选辅助疗法。
作者:江树舒;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我市7所中小学校的976名学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我市7所中小学校的976名学生。我们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我市城区、农村的各1所初级中学、小学,在小学,选择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在初级中学,选择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各选择1个班。对这些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这976名学生中,检出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学生有57人,其感染率为5.84%。小学生出现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大于中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学校的学生发生蛔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学校的学生发生肠道蛲虫、鞭虫、钩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农村学生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大于城区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地区学生发生肠道蛔虫、蛲虫、鞭虫、钩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关单位应加大对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4],为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宗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