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陶治荣;胡芳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sPRCC)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鉴别。方法:对2例sPRCC进行光镜、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素原位杂交( FISH)检测,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sPRCC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71岁,例2临床表现为腰痛。肿瘤长径分别为2.0 cm、3.5 cm,切面灰白色与周围肾实质界限清晰,例2局部伴出血、坏死。组织学上2例瘤细胞均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管状,部分区域瘤细胞相互挤压形成实性片状,例1部分区域瘤细胞排列成梁状,肿瘤边缘见少量乳头状结构,但无脉管轴心,间质内含少量黏液及砂粒体样钙化小体;例2间质内见泡沫细胞聚集,实性片状区域黏液性间质明显。免疫表型:2例均表达AMCAR、CK7、CK19、EMA、vimentin等,Ki-67<5%。 FISH结果显示2例均有7号、17号染色体扩增及Y染色体丢失。结论:sPRCC为罕见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与MTSC有较多重叠性,常难以区分,FISH检测可有效帮助鉴别。
作者:雍翔;张琼;武世伍;马莉;柴大敏;陶仪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 TVS)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IVF-ET)后鉴别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价值。方法:将13例IVF-ET术后并发宫角妊娠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治疗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并追踪妊娠结局。结果:超声检出宫角妊娠7例,1例宫角妊娠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宫内妊娠合并宫角妊娠第1次超声检查误诊为宫内正常妊娠,后患者不规则阴道出血复诊检查出宫角妊娠;超声检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例,1例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宫角妊娠合并对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超声检查时漏诊间质部妊娠。 TVS在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中诊断符合率为7/9、3/5。结论:TVS能观察子宫与胚囊的关系,辨别宫腔与胚囊的连接方式、胚囊周围有无肌层组织包绕及局部彩色血流分布情况等,对鉴别IVF-ET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有很大帮助,并可动态监测妊娠进展,引导治疗。
作者:景红霞;杨波;雷琳;彭月享;李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β-连环素(β-caten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PTC和4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β-catenin、VEGF-C的表达。结果:70例PTC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率70.00%、VEGF-C阳性率75.71%,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β-catenin 无异位表达;VEGF-C阳性率为15.00%。 PTC的β-catenin异位表达率和VEGF-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率和VEGF-C阳性率亦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P<0.01)。 PTC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VEGF-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β-catenin和VEGF-C可能在PTC的淋巴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金海;张琼;董慧明;周锐;王岩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用药总依从率85.3%,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月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2组均于胎盘娩出后发现出血多时立即子宫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按摩子宫、卡孕栓2枚含化或塞肛。若出血仍多者,对照组子宫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治疗,观察组直接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结果:观察组10例有效,有效率90.9%,24~48 h后取出宫腔纱条,无感染、复发出血,1例无效,行子宫切除术,无病死病例;对照组7例出血量得到控制,有效率63.6%,其余4例出血仍汹涌而切除子宫;2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观察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和产后输血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较轻,未行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均能自行缓解。结论: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并不能减少其出血量、输血量及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蕾香;万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经肛门取出标本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的体会。方法:分析经肛门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5~8 d出院。随访3月~24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经肛门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愈合快,可达到肿瘤治疗目的。
作者:王东;谭建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PIH)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204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侧子宫动脉,根据有无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分为有切迹组(21例)和无切迹组(183例),计算切迹指数(NI),量化分为4级,比较各级PIH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204例孕妇中188例妊娠期间血压正常,16例发展为PIH。有切迹组孕妇PIH发生率为28.6%,无切迹组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NI 1级组PIH发生率为5.4%,NI 2级组为10.0%,NI 3级组为2/6,NI 4级组为3/4;NI 4级孕妇PIH的发生率均高于NI 1级组和NI 2级组(P<0.01)。 NI 4级组孕妇剖宫产率、NI 3级组和NI 4级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高于NI 1级组(P<0.05~P<0.01),而NI 3和NI 4级组胎盘质量与NI 2~4级组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NI 1级组(P<0.05~P<0.01)。结论: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对预测PIH发生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NI分级法能更好地评估PIH,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霞;李咏梅;汪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并探讨其认知功能和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COPD患者53例( COP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9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状态测定,比较2组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差异。并对COPD组进行BODE指数测定,分析COPD组认知功能和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的关系。结果:COPD组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COPD组抑郁、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将COPD组按照认知功能评分(24分为界值)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认知障碍组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评分均较认知正常组增高(P<0.01),COPD组认知功能与焦虑、抑郁及BODE指数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COPD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密切相关。
作者:袁娜娜;陈余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采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抢救所用的时间、从采血到用血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为(56.77±2.3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3.89±3.12)min(P<0.01);急诊从采血到用血时间对照组为(85.3±5.5)min,明显长于观察组的(42.2±3.1)min(P<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6%,与对照组的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能够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对于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作者:王曼;曹阳;张灿;辜丽梅;赵灵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均行胰岛素泵治疗,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低血糖反应率、血糖控制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反应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3%(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达88.3%,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效果好,患者低血糖反应率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陈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学史是一门医学人文核心课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开设相对较晚,目前我国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西医院校开设了医学史课程[1]。医学史课程除了讲述医学知识、传播医学观点、学习著名人物等功能外,还涉及一个核心功能,即促使现代医学人性回归、搭建医学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桥梁。由此不难看出医学史课程初旨趣所在,也将有助于人们跨越时空来审视医学发展历程和价值困境,有助于人们从多维度来理解医学本质和生命意义,也是培养优秀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我国,人们对医学史课程的性质、作用、地位和价值等还缺乏完整的认识,医学史课程目标还很含糊。医学史课程目标是医学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体现在培养医学生的求知欲望、整合能力、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识等方面。实现医学史课程目标的教学策略有更新教学理念、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和完善教学评价等。本文就医学史课程目标及其实现策略作一探讨。
作者:钱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例妊娠合并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处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结果:针对2例患者均有多处环节因临床处理不当,导致病情进展。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FT1DM的认识,提高临床处理能力,可降低母儿死亡率。
作者:秦国娟;刘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单纯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轻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4~15分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三色标记流式细胞仪对2组患者伤后第1、3、7和14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后第1天CD3、 CD4、CD4/CD8开始下降,CD8升高,第3天CD3、 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同正常水平,2组伤后第1、3和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伤后第14天2组4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第4天肺部感染73.3%,对照组无肺部感染,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伤后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下降明显,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考虑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
作者:苗雨露;张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后实施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治疗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自我管理,2组患者分别于就诊时及就诊3个月后和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结果:实施自我管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干预组就诊3个月后和6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就诊3个月后和6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管理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饶照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CV)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HF患者(观察组)和检查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各80例,比较2组RDW-CV、HRV指标差异,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下RDW-CV、HRV指标差异,对RDW-CV与HRV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RDW-CV较对照组升高(P<0.01),观察组中24 h窦性R-R间距均值的标准差(SDNN)和5 min窦性R-R间距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RDW-CV较心功能Ⅱ级明显升高(P<0.01),而SDNN和SDANN均较心功能Ⅱ级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中RDW-CV与SDNN和SDANN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CHF患者RDW-CV变化与自主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有关。
作者:钱禹林;陆培荣;姚品芳;顾菁;丁瑞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基层卫生岗位对临床技能项目的基本需求。方法: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临床定向(免费订单生)1~4班共225名学生在基层卫生工作岗位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卫生岗位对临床技能项目需求率超过80%的有:换药术(93.56%)、清创术(90.59%)、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86.14%)、导尿术(83.17%)、小儿体格发育的测量(83.17%)和吸氧/吸痰术(80.69%),该专业现已开展的外科基本技能培养项目与基层医疗实际需求的衔接度高。结论:结合基层卫生岗位的实际需求,构建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养体系,将有助于提高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杨冬梅;陆启芳;周卫凤;刘付平;郭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率、血压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拟手术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环境护理、体位护理、输液护理、输血配合、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率、血压、焦虑、护理满意度、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2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及焦虑均得到明显改善,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此外,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和拆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焦虑等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甲饮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2组治疗后对症状改善均有一定效果,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
作者:王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含量不是物理量,其含义不确切:商品标志上的含量常指质量或体积,如净含量50 g,净含量243 ml;科技文献中的含量包括有关混合物组成的各种量,如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等。在实践中,误用含量的现象很普遍,可采取以下方式规范含量的表示。
作者:何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影响开展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权重,为安徽省蚌埠市综合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蚌埠市3所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建立理论模型,利用统计学软件,运用信度、效度、相关和多元回归等手段,提炼出影响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排序。结果:专业人才、医疗资源、现代生命观、现代伦理观4个因素与临终关怀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56、0.244、0.125和0.075。结论:发现有4个影响因素与开展临终关怀认可度呈正相关关系,按权重排序依次是专业人才、医疗资源、现代生命观、现代伦理观。
作者:徐令婕;郑海燕;宋迪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