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曲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张东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曲酸, 不确定度
摘要: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为评价检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HPLC法测定面粉中微量曲酸的含量,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 本次试验的不确定度评估为2.39μg·g-1.结论 本次试验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校准过程引入.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干预性护理在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

    目的 探讨干预性护理在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盲法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头痛、胸闷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俊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用石斛质量控制新技术研究进展

    从药用石斛的红外近红外鉴定、分子生物鉴定、和指纹图谱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石斛质量控制新技术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石斛质量控制体系,为其质量控制及扩大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张治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术中护理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影响

    目的 探索右美托咪定联合术中护理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6日至2017年2月2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和右美托咪定联合术中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T2 HR(82.71±6.52)次/min、T2 MAP(89.67±5.96)mmHg、T3 HR(87.11±3.85)次/min、T3 MAP(86.35±3.71)mmHg、T4 HR(89.76±2.22)次/min、T4 MAP(88.63±3.52)mmHg、手术开始即刻镇静评分(3.45±0.21)分、手术结束后10min镇静评分(2.15±0.45)分、手术开始即刻躁动评分(0.25±0.05)分、手术结束后10min躁动评分(0.12±0.3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术中护理,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海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短小手术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诱导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患儿麻醉效果以及产生呛咳、躁动、咽部不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0时刻与T1、T3、T4、T5时刻的RR、HR以及MAP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T2、T3、T4时刻的RR、HR以及MAP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送返病房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停药15min后清醒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停药10min后清醒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术中躁呛咳、躁动、咽部不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七氟烷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均能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中,而前者应用疗效确切. 可促进患儿清醒,减少其苏醒时间,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符永强;徐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析医院药品管理内部会计控制

    目的 在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医院药品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方法 针对目前医院药品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结论 医院对药品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应以预防控制为主,实现医院药品管理优化、医院社会效益大化的发展目标.

    作者:郑金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结合视频技术在耳鼻喉科护生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采用情景模拟结合视频技术对耳鼻喉科实习护生进行专科急救护理训练,巩固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增加学习兴趣、增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优化临床决策/评判性思维.方法 区组随机法选择对在耳鼻喉科实习的51名护生采用授课为基础的(LBL)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另外随机选取56名护生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视频技术进行培训(实验组).培训前后分别考核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技能操作、学习兴趣、临床决策/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的能力.结果 培训前两组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技能操作、学习兴趣、临床决策/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的能力上没有差别(P均>0.05).培训后,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视频技术对耳鼻咽喉科护生的急救护理教学中效果显著,好于传统教学法(P均<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视频技术对耳鼻喉科实习护生急救护理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在护生的实习带教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荣;詹陈菊;罗警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对风心病伴房颤、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慢性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慢性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治疗方案设计,通过各项指标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护为治疗团队提出药物选择建议和剂量调整方案,并进行用药教育开展个体化用药服务.结果 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给出的用药调整方案,患者出院时病情缓解,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知识结构特点为治疗团队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冯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退黄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退黄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ichrombond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进样量为10μL.结果 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5.24~52.40μg·mL-1(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3%,RSD=1.09%(n=6).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退黄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胡雅怡;沈萍;沈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SIP)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SI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行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SIP,可提高疗效、促进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

    作者:杨耿标;杨南然;郭玲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不同批次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批次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Welch Topsil CX-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5%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检测波长296nm;体积流量为1.0mL·min-1.结果 四个批次药品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准确测定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为蟾酥的限量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志东;朱士春;葛朝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按入诊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0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和NIHSS评分.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少于甲组患者(χ2=5.983,P=0.014).甲组患者的NIHSS评分少于乙组(t=5.348,P=0.000).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治疗有效率高,且明显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

    作者:陈秋玲;曹成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及应用意义评定

    目的 研究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及应用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实施药学干预前(2015年1月 ~2015年12月)的10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对照组和药学干预实施后(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10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观察组,将两组的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率(10.00%)、药物使用频次(271.53±43.65)次、药物利用指数(1.23±0.28)、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进行药学干预有助于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促进药物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肖文可;钟柳芳;何梓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阿维A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阿维A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治疗方案,其效果确切优良,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晓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胀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比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使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12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过治疗.把他们分成两组,每组60例,干预组采用静脉注射泮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注射噢美拉唑.结果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也好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效果都较好.但泮托拉唑的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更低.

    作者:王晓东;马阮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非那雄胺联合M受体拮抗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采用非那雄胺M受体拮抗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3年01月~2017年09月时期)收治以两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为诊断的患者302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1例患者予M受体拮抗剂,联合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那雄胺.对比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RUV.结果 联合组IPSS、OABSS评分RUV及每周尿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Qmax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2%,联合组仅为4.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患者采用非那雄胺联合M受体拮抗剂治疗可有效降低IPSS、OABSS评分与残余尿量,提高大尿流率,效果理想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杨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17年第一季度我院重症医学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第一季度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使用量的异常增加问题,进而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于不合理的情况及时上报医务处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抽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按药品名称汇总,使用数量、金额以及强度等标准开展排序工作.参照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等规定,针对其使用问题开展配套的合理性评价工作.结果与结论 重症医学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二重感染.

    作者:卢沛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门冬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门冬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均分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早餐后2h的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5天治疗后,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效果更显著,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且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滋肾调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滋肾调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医治的90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医治方法,分设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予以滋肾调冲汤医治,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医治,比对两组医治前后激素水平、中医症候评分与月经失调评分以及基础体温高温相时间与黄体中期的P值.结果 医治后研究组激素水平、中医症候评分与月经失调评分以及基础体温高温相时间与黄体中期P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行滋肾调冲汤医治可降低体内激素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医治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聂丰;顾艳丽;明昌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有气道重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白介素-13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的意义

    目的 探讨存在气道重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白介素-13(IL-13)的变化,及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IL-13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住院的有气道重塑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共43例(哮喘发作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3名(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其血清IL-13值,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两组人群IL-13+1923 C/T及+2044G/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3例中病情好转期患者24例(哮喘好转组),于病情好转后1周再次测定其血清IL-13.统计分析两组间血清IL-13及SNP,及哮喘组治疗前后血清IL-13变化.结果在血清IL-13水平,哮喘发作组低于对照组,哮喘发作组等位基因C、T的频率为72.1%、27.9%;IL-13基因+1923C/T与+2044G/A显著相关(R2=0.850,P<0.001);在CC型哮喘患者血清IL-13低于CC型对照组〔(48.6±36.3)比(85.9±51.8)μg·L-1;P=0.013〕.结论有气道重塑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IL-13基因+1923C/T与+2044G/A显著相关.

    作者:卢锋峰;岳文香;陈愉生;谢宝松;许能銮;林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