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妇分娩中助产士护理的质量影响研究

金生

关键词:产妇分娩, 助产士, 护理
摘要:选取126例本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娩,观察组采取助产士护理分娩,对比两组护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 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 HAMD 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以助产士护理,可以缩短总产出时间而降低产妇痛苦,对母婴结局有利影响,保证母婴安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行为干预配合香茅草煎液坐浴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观察

    选取16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配合香茅草煎液坐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6及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护理干预配合香茅草煎液坐浴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黎燕银;骆小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54例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3~2015年来本院就诊的前牙或前磨牙根尖囊肿患者54例,通过机用 ProTaper 镍钛器械行预备根管、囊腔充分引流以及 Vitapex 根充糊剂超充等方式治疗直径在0.5~2cm2的根尖周囊肿,并分别从临床检查、X 线片和咀嚼功能三方面观察患牙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54例患者中,1例未能复诊,其余53例经过0.5~1年临床观察,痊愈42例(79.25%),有效8例(15.09%),失败3例(5.66%)总有效率94.34%。根尖囊肿囊腔充分引流、根充糊剂超充进入囊腔的方式进行非手术式根尖囊肿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史勇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30例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给予醋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醋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状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疗后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醋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治疗高磷血症,在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患者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郑伟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根尖微创手术封闭根尖孔治疗根尖周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根尖微创手术封闭根尖孔治疗根尖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根尖周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行根尖微创手术(包括翻瓣、去骨开窗、根尖切除、超声倒预备、无机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TA)倒充填)。结果12个月后,治疗成功73例(91.3%),患者年龄(字2=0.026, P=0.873)、牙位分布(字2=0.004,P=0.950)与手术预后无关。患牙病损直径大小与预后相关,当病损直径≥10mm时,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71,P=0.034)。结论根尖微创手术封闭根尖孔治疗根尖周病变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邬琪;冷颖;段昌华;刘宇明;罗蝶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成人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危险因素研究

    回顾性分析本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成人心脏瓣膜病患者资料200例,所有患者全部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20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将统计数据录入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潜在危险因素,将筛查出的危险因素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Ⅳ级、肺部感染、手术之前并发症糖尿病、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90min、手术之前并发肾损伤、手术之后射血分数小于等于40%、手术之后没有严格执行医嘱、二次换瓣手术和抗凝治疗不恰当属于影响成人心脏瓣膜病预后的危险因素。成人心脏瓣膜病患者通过外科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多样化特点,患者手术之后需要结合自身疾病特点以及有关危险因素实施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许发珍;邬艺忠;周衍彬;江振强;陈凯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家庭访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社区内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随访调查与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社区家庭访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健康状况、生命力、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项目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家庭访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社会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古彩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注药治疗48例疗效观察

    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因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根据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用博莱霉素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胸腔注入治疗,根据胸腔注药治疗后疼痛感的程度、胸水量作出对应比较及不良反应的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病情的缓解效果比较,观察组控制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为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经胸腔注药治疗后,胸水减少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注药治疗后胸膜增厚持续周数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博莱霉素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20例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程对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程对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按手术时间分为 D1(手术时间<30min)、D2(手术时间30~60min)、D3组(手术时间>60min),各组均40例,记录三组术中及术后24h 出血量、体温情况,并分析术前与术后24h 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术前三组出血量、体温大小为 D3组>D2组>D1组,术后三组出血量均降低,体温均升高,且D3组出血量36.17±0.39ml、体温38.02±0.43℃高于 D1、D2组(P<0.05);术后24h 内 D3组 CRP、IL-6、WBC 水平明显低于 D1、D2组(P<0.05);D3组并发症发生率20.0%较 D1组5.0%高,D1、D2组及 D2、D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程延长,机体应激反应有升高趋势,且患者出血量、体温发生变化,因而临床需控制好手术时间。

    作者:王继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单孔微创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回顾分析近两年来采用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48例与双孔4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后2、24h 疼痛 VAS 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症状全部缓解。两组间术后2、24h的 VAS 评分、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单孔微创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与双孔相比,均取得了满意的手术结果。但单孔较双孔在创伤疼痛、住院时间及美容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胡寿祥;谢汉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滴鼻对老年经鼻插管全麻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选取我院102例全麻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三组均34例,术前分别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滴鼻0.5ml,中剂量组1.0ml,高剂量组1.5ml 滴鼻,比较三组术前、术后1、2d 简易智力状态评估表(MMSE)评分及给药前、给药后5min、给药后10min、给药后30min 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peak)、胸肺顺应性(Comp)变化。结果术后1、2d 低剂量组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1、2d 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随剂量提高 MMES 评分呈现递减趋势,术后1、2d 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三组 Raw 及 Ppcak 开始降低,剂量越高则降低幅度越大,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三组 Comp 升高,剂量越高则上升幅度越大,但组内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0.5ml、1.0ml、1.5ml 三种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滴鼻均可降低全麻患者气道阻力及压力,并提高胸肺顺应性,但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显著。

    作者:刘学慧;陈远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MRI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老年患者120例,同时纳入非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 MRI 表达特点,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 Logistic 分析该病发病的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首次发作距治疗的时间延长、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年龄、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为老年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老年患者 MRI 表现为腔梗的数目增多,深部白质高信号、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增强,与非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梗的数目增多,深部白质高信号、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增强是老年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MRI 表现,年龄、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是该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陈钜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对比

    选取本院在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妇科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依照麻醉药物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8例,甲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乙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分析镇痛效果。结果甲组手术5min(3.16±0.27)分、15min(4.29±0.74)分和手术完毕后镇静评分(4.26±0.31)分显著高于乙组手术5min(2.30±0.85)分、15min(2.85±0.53)分和手术完毕后(3.01±0.26)分(P<0.05),患者给药15min、手术开始15min MAP 均显著降低,但差异不明显,给药15min、手术开始15min、手术完毕后 HR、RR 显著降低,乙组患者 HR、RR下降程度显著高于甲组(P<0.05),甲组给药15min、手术开始15min、手术完毕后 BIS 均显著低于给药前和乙组(P<0.05),患者 SpO2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甲组术中躁动(6.9%)、心动过缓(6.9%)、低血糖发生率(6.9%)显著低于乙组躁动(10.3%)、心动过缓(10.3%)、低血糖发生率(25.9%)(P<0.05)。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改善低龄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低龄初产妇86例,随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产妇围产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产后泌乳情况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低龄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促进产妇产后泌乳。

    作者:周明芳;黄小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手术室的手术患者320例,患者均配合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手术室感染率情况。观察组感染率较对照组感染率显著改善,干预前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484,P<0.05)。严格控制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感染高发,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丽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眼球不同按摩护理方式对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及手术成功率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8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家属协助按摩护理,观察组采用自行按摩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出院时与术后90d 的眼压与术后90d 的按摩护理效果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90d 的眼压低于出院时的眼压(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90d 的眼压明显高于出院时的眼压(P<0.05);对照组术后90d 眼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90d 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家属协助按摩护理相比,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自行进行有效的眼球按摩护理,有助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与眼压的有效控制,促使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

    作者:戎秋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椎管肿瘤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给予椎板棘突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板棘突咬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脊髓横截面积、脊髓成角畸形、脊柱不稳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实现了解剖复位,减少了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保证了脊柱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度,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脊柱不稳、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丹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在儿童机械通气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 RAMSAY 评分(3.6±0.8)分与对照组(2.5±0.7)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 FLACC 评分(2.2±0.5)分与对照组(3.4±1.2)分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心率(111.4±10.6)次/min、呼吸频率(22.3±2.4)次/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124.6±10.5)次/min、(27.4±2.5)次/min,动脉氧分压(92.8±12.9)mm Hg 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3.6)mm Hg,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采取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时,镇静镇痛效果均能明显提升,且能改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效果显著,可在儿童机械通气中推广运用。

    作者:朱明;罗彩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rpoB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分析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临床株 rpoB 基因的多态性。方法提取NTM 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的 DNA,扩增其 rpoB 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10种共27株 NTM 临床株中有8种共14株的 rpoB 基因存在多态性位点,其中脓肿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中均发现3个多态性位点。结论NTM 临床菌株的 rpoB 基因存在多态性,是否会影响其在 NTM 分子鉴定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尹小毛;林丽;毛欣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3例。甲组应用常规西医用药方案,乙组在甲组相同用药的基础上加以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溃疡处的病理改变。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甲组,临床疗效评定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评定上乙组均高于甲组。香砂六君子汤与西药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患者加快恢复,提倡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远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脑电图60例诊断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60例一氧化碳中毒伴迟发性脑病患者与60例未伴发迟发性脑病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统计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例数及脑电波所占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脑电图中度异常率、重度异常率均明显更高(P<0.05),界限性异常率、轻度异常率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β波、α波所占比例均明显更低(P<0.05),θ波、δ波所占比例均明显更高(P<0.05)。在一氧化碳中毒伴发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脑电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初菊;黄生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