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光;刘琳琅;欧志彬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进行重症心力衰竭的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和本人意愿,8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例如强心剂,利尿剂和硝普钠等等,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及美托洛尔两个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密切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15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心脏功能分级和B型尿钠肽水平等指标都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各指标都都显著优于和对照组(P<0.05)。对于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及美托洛尔两个药物,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了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锐威;刘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12月收治的86例ICU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4.26±0.84)min、(2.18±0.38)min、(8.25±1.15)d、95.35%和(5.59±1.14)min、(5.13±1.51)min、(11.14±2.21)d、72.09%,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ICU患者急症抢救中ICU护理临床路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叶丽宜;钟友娣;林秋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5月接受检查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每组分别有57例、29例和20例,并对其血清中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另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5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各组受检女性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时,对受检女性的血压测定结果与上述三项指标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对不同组别受检女性的血压及D-D、Hcy、hs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均有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健康孕妇组>健康非孕妇组的情况,但是血压的比较上,健康非孕妇组和健康孕妇组的差异不大,其余各组见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的D-D、Hcy、hsCRP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591、0.702、0.613、0.723、0.657,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女性的D-D、Hcy、hsCRP等水平进行测定,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有效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断指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断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对78例不孕症患者进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另随机选择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染液试验(CLP),与前者的各项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以CLP检查结果为标准,其输卵管阻塞检出率为(16/17)94.12%,输卵管通而不畅检出率为92.31%(12/13),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oVue-HyCoSy可以作为确诊输卵管的通畅性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许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将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的160台手术纳入研究范围,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试验组为2015年度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漏洞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采取六何分析法针对问题详细拟定对策,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锐器伤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成立品管圈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远远低于成立前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5.0%(4/80)。品管圈成立后的手术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约为1.3%(1/80),明显低于成立前的锐器伤发生率为6.3%(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降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锐器伤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手术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超声科早、中孕期行系统超声筛查的孕妇35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644例胎儿,对早、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类型及检出率等进行对比。结果早孕期检查出55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39.29%;中孕期检查出65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46.43%;早孕期联合中孕期胎儿畸形检出率为85.72%,与单纯早孕期、中孕期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与中孕期胎儿畸形结构类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孕、中孕期,各进行一次系统超声筛查对胎儿畸形检出率的提高作用明显,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杨莉芬;罗翠娟;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AS患者77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A组(23例)、中度病变B组(34例)和重度病变C组(20例)。分别联合检测三组患者血清Cysc、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使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血清Cysc、血脂、血糖水平与A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B、C三组患者血清Cysc、FPG、2h PBG、TC、TG依次显著增高(P<0.05),C组血清Cysc、FPG、2h PBG、TC、TG分别为(1.87±0.53)mg/L、(6.80±1.79)mmol/L、(15.42±1.29)mmol/L、(5.16±0.79)mmol/L、(3.57±0.91)mmol/L显著高于A、B两组;三组血清Cysc、FPG、2hPBG、TC、TG的OR值均>1(P<0.05),血清Cysc、FPG、2h PBG、TC、TG是AS的危险因素。血清Cysc、血脂、血糖是AS的危险因素,患者血清Cysc、血脂、血糖水平与A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ysc、血脂与血糖水平对AS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冯雪仪;陈映慧;秋辉;梁惠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将本院94例重度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予以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则予以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AS28评分、VEGF水平、疼痛关节、肿胀及晨僵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熊丽桂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早期关节炎患者(至少两个关节肿痛,病程1~12个月)的资料,既往未接受过类固醇激素或DMARDs治疗,分别采用两种分类标准进行计算在基线水平和随访一年后的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比较两种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基线水平时,89例符合2010ACR/EULAR标准,65例符合1987ACR标准。以需要甲氨蝶呤(MTX)治疗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3、0.63、0.74(相应1987ACR标准为0.59、0.65和0.58);以临床诊断RA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6、0.78和0.82(相应1987ACR标准0.69、0.83、0.77)。与1987ACR标准比较,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更高,而特异性没有明显降低。ACR/EULAR2010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作者:郭紫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同时选取42例健康女性,对比其与子宫肌瘤患者在血流参数上的差异。经阴式超声诊断率(94.1%)明显高于经腹式超声(82.1%)。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流参数PSV、EDV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5),且肌瘤周边的血流信号参数显著高于肌瘤内部(P<0.05)经阴式超声能够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对于子宫肌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健;陈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4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5例)与观察组(204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结果两组干预前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探讨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选取36例足月小样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种族同时期同地区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6d对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观察组NBNA评分中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足月小样儿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可了解其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何敏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术中超声组和非超声胸腔镜组,每组25例。术中超声组行超声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非超声胸腔镜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超声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超声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组SPN诊断结果与非超声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腔镜手术采用超声辅助定位可有效的诊治孤立性肺结节,定位结节位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袁海云;夏旭;胡宁东;刘秋华;梁计焕;丁明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将本院收治的78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然后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在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5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92.31%;对照组中有27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Hp根除率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陈锦雄;曾焕萍;陈炳星;张仕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吻合口瘘的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吻合口瘘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统计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防治策略。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肿瘤距肛缘距离≤7cm、肿瘤大小≥3cm、低蛋白血症、有糖尿病史、未采用手工缝合减张均是吻合口瘘的原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对直肠癌TME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应加强术前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手术技巧,以防治吻合口瘘。
作者:侯化森;傅跃权;靳维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的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采用腹部超声监测患者的子宫以及盆腔的基本情况;利用基础体温及排卵试纸测定对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进行推算;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的方法对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患者的排卵情况对其夫妻间的性生活进行指导,并于患者排卵监测后两星期进行尿妊娠测试实验;对于具有排卵障碍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状况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卵泡成熟后的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患者拥有较高的卵泡发育成熟率(65.00%)以及较高的成功受孕率(4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对于临床不孕症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B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内进行手术)、C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后进行手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3/49(6.12%)、1/48(2.08%)、8/59(13.56%),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开腹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9(8.16%)、3/48(6.25%)、5/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胆囊壁周围渗出、白细胞数目、腹肌紧张以及症状出现时间等4个因素同中转开腹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36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佳手术时机,而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章琳;彭华彬;孙海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确诊的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5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白血病组、慢性白血病组、正常组,分别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检测,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数据。结果经检测,急性白血病组和慢性白血病组患者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组和慢性白血病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组与慢性白血病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含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液学情况,诊断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雪;许业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4月~2015年10月特殊疾病门诊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治疗组的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脂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舒颜;刘杰;陈凤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