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叶锦素

关键词:鼻内窥镜, 鼻窦炎, 护理,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经采取多种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后,398例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2年,治愈373例,好转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9%.结论:围术期采取多种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护理质量.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在外伤后早期癫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外伤后早期癫痫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在确诊后均给以口服丙戊酸钠0.2~0.4g/天.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采用30人卧式医用氧舱,压力20 TAT,升压及降压时间均为20 min,稳压时戴面罩吸氧,每次1h,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共3疗程.结果:观察组中19例有效,有效率90.5%,肝功能异常2例;对照组中11例有效,有效率57.9%,肝功能异常3例.观察组用药疗程9~15个月,平均用药时间10个月;对照组11~24个月,平均用药时间19个月.结论:高压氧治疗外伤性早期癫痫可有效促进脑神经缺血缺氧、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冯李长;徐芳;钟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8例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尽早、足量、合理运用鲁米那控制抽搐,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彻底清除毒物,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除2例因入院并发脑水肿而死亡外,26例患者救治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85%.结论:彻底清洗、鲁米那的合理应用以及对药物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观察护理是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余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电生理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3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诱发定位检查.结果:全臂丛神经损害6例,其中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及SCV均未引出波形,F波消失,患肢体感诱发电位引不出;1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SCV及F波异常.臂丛上干损伤18例,其中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减慢,波幅下降14例;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MCV减慢,波幅降低4例.臂丛下干损害19例,正中神经、尺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SCV减慢,F波异常者1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MCV减慢4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正确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可作为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首选检查.

    作者:徐芳;吴平辉;赖光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腔内化疗配合益气温阳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先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注入药物,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使用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使用中药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周注射1次,白细胞介素-2每次注入3 MU,连续3周.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摄胸片及胸部B超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66%;对照组有效率6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减少,治疗组发生率15.0%,对照组发生率31.66% (x2 =4.65,P<0.05),白细胞减少治疗组轻于对照组;消化道反应,治疗组发生率11.6%,对照组发生率28.33%(x2=4.65,P<0.05),消化道反应治疗组轻于对照组.结论: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使用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方案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评价2种治疗方案对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对妇幼保健院、同济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GSU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组32例;B组:应用多米君治疗组32例.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6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治愈48例(75%),有效14例(22%),无效2例(3%),有效率达9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GSUI.(2)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组显示了患者疗效满意度高的优点.

    作者:赵爱华;张红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BC-2000综合治疗仪在顺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HBC-2000综合治疗仪治疗顺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患者200例,平均年龄(23.78±2.3),所有产妇均无侧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出现尿潴留后直接应用HBC-2000综合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出现尿潴留后予一般康复性指导,如热敷、流水声诱导等.两组患者排尿失败后均行导尿排空膀胱.观察两组产妇解除尿潴留的时间及效果.结果:实验组成功率为98%,对照组成功率为78%,实验组平均起效时间(21.3 +3.6) min,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26.3±5.6) min.两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HBC-2000综合治疗仪治疗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琦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疼痛均在24 h内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7.5°;随访12 ~24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状况,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

    作者:赵之淼;卢志有;钟伟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染料木素磺酸钠对去卵巢大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

    目的:通过去卵巢建立大鼠骨代谢与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对去卵巢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方法建立大鼠骨代谢与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选择SD雌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剂量GSS组(0.1 mg/kg)、高剂量GSS组(0.3 mg/kg).建模1周后,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戊酸雌二醇或不同浓度的染料木素磺酸钠治疗,每天一次.每周称体质量,测量体长,计算Lee's指数,6周后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CHO)含量.结果:(1)GSS组都能降低大鼠Lee's指数,0.3 mg/kg GSS组更为明显.(2)大鼠去卵巢后,TG及CHO均明显升高,GSS能降低TG及CHO含量,其中0.3 mg/kgGSS组效果更好.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可改善去卵巢大鼠脂代谢的紊乱.

    作者:朱文清;李增明;李红燕;黎晓;黄志华;何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两组均予补液、蒙脱石散剂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连续治疗至出院,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可缩短小儿腹泻的持续时间,促进患儿康复,患儿在腹泻发生48 h内早期给予酪酸梭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有显著效果.

    作者:傅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方言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研究

    目的:探讨方言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方言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用普通话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82.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言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疗效肯定,易于推广,适合临床.

    作者:钱江;刘晓春;章宏伟;包拓;刘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所收治的96例骨盆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的同时均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达到优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并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L-90评分值显著提高,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均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适于临床提高和应用.

    作者:骆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体会(附2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行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2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78.6(145~ 231) min、平均出血量155.5(80~35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33.7枚(23 ~39)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4.1(2 ~1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3.2(3~17)d、术后住院时间11.3(9~18)d、近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57(5.1~7.2) cm、远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43(5.21 ~6.76)cm.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顺利出院,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能达到胃癌根治术标准(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肿瘤切缘,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袋输血插口管径过短致血液渗漏1例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血液管理工作中,发现1例因血袋输血插口管径过短致插入输血器后,血袋输血器插口管径无法完全包裹输血器穿刺器,穿刺器针尖刺破血袋致血液渗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单采血小板,O+,1治疗量1袋.赣州市区三甲医院输血科发血时,发血者与取血者共同核对血液质量合格、血袋无破损、无渗漏等情况后,由取血者用血液运输箱装运该袋血液至临床血液科即时输注.

    作者:吕伟珍;刘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附7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肛管内结肠拖出结直肠心形斜吻合术(王果手术)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2年6月7例先天性巨结肠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常见型6例,短段型1例.腹腔镜辅助下用腔镜器械,腹腔内游离病变结肠,然后经直肠将病变结肠拖出肛门外切,按王果手术方法完成结直肠吻合.结果:7例患儿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90~180m 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术后1~2 d排气,术后第3天进食,7~9d出院.7例患儿随访6~24个月,6个月后大便渐转为每日l~2次,无便秘复发、污粪、狭窄.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肛管内结肠拖出结直肠心形斜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谢明发;方传发;夏来阳;刘红权;张磊;刘传渊;刘云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提高儿科需溶解药物精准用药方法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20余种儿科需溶解药物配制的精准性进行探讨,提高用药的精准,保证安全用药.方法:对本科室常用的需溶解药物进行分类,根据剂量、规格计算出常数,制订统一的配制标准和换算方法,再组织学习,规范操作流程.结果:使用新方法操作半年后,进行随机抽查30次,单次品种10项,共计189瓶,均为需溶解药物,操作误差率为0.01.结论: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使配药工作常态化,提高了用药的精准性,减少了护士的交接程序,加快了护士计算速度,保证了用药安全.

    作者:郭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ystrophin蛋白在萎缩性肌病鉴别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蛋白)在萎缩性肌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均表现为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43例肌营养不良患者、3例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包括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运动神经元病)及5例正常对照者(NC组)的骨骼肌标本进行Dystrophi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肌细胞膜上无显色,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全部为弱阳性,BMD/LG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中6例肌细胞膜上显色浅淡、不连续或呈斑片状,其余15例患者肌细胞膜上染色正常;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1例肌细胞膜显色浅淡、呈斑片状,另1例染色正常.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肌细胞膜上染色均正常.结论:对于存在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临床表现相似的肌病患者,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将其大致区别开来,对早期预测肢体功能影响程度及正确地进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国勇;李广生;肖军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胆道结石,3例胆管癌、2例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炎性肉芽肿.结论: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伤、立体清晰地显示胆管结构,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作者:李先明;陈华勇;周建辉;白阿明;余钟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NT-proBNP指导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NT-proBNP在指导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门诊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症状指导组和NT-proBNP指导组,症状指导组治疗目标是NYHA心功能分级降至Ⅱ级以下,NT-proBNP指导组治疗目标是NYHA心功能分级降至Ⅱ级以下,同时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降至1000 pg/mL,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率、心衰病死率.结果:NT-proBNP指导组较症状指导组可减少住院率,两组间病死率无差异.结论:NT-proBNP可在一定范围内指导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较症状指导下的治疗可取得更好疗效.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根管预备法对预防死髓牙预备后约诊间痛的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死髓牙预备后约诊间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12例死髓牙患者随机分为逐步后退法组(n =156)和逐步深入法组(n=156),观察根管预备后约诊间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约诊间痛发生率:逐步后退法组为30.1%(47/156),逐步深入法组为10.2% (16/156),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死牙髓采用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可以减少约诊间痛发生率.

    作者:曾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23例女教师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于都县女教师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提高其重视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对城区中小学223例在职已婚女教师进行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视程度的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年龄、家庭环境、经济收入及文化程度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均有影响.结论:应加强宫颈癌知识的宣传,普及宫颈癌筛查,让单位和个人重视,并定期进行妇科体检.

    作者:兰莹;吴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