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戊酸钠对拉莫三嗪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

朱慧婷;陶翔;黄志新

关键词: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拉莫三嗪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将1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单药组(30.0mg/kg拉莫三嗪)和联合用药组(50.0mg/kg丙戊酸钠+30mg/kg拉莫三嗪),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灌胃空白溶剂和丙戊酸钠7d,每天1次.第8d两组均给予拉莫三嗪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MS法测定大鼠体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单药组比较,联用组拉莫三嗪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等参数值显著上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丙戊酸钠可影响大鼠体内拉莫三嗪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与其它相关研究结论 基本一致.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多糖对人卵巢上皮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红花多糖(SPS)对人卵巢上皮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上皮癌细胞A2780,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SPS(0,0.04,0.08,0.16,0.32,0.64,1.28g/L)的培养液,分别培养24h和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SPS对细胞转移的影响;用划痕实验法和Transwell法检测0.16,0.32,0.64g/L浓度的SPS作用48h后对卵巢上皮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β-cate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卵巢上皮癌细胞的生存率随SPS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SPS作用48h后卵巢上皮癌细胞的转移能力随SPS浓度的增加而减弱,β-catein蛋白表达降低,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SPS可能通过抑制β-catein蛋白的表达,抑制卵巢上皮细胞癌的转移能力,进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作者:曾俐娟;杨晨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介素27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pleuraeffusion, TPE)是由有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及其自溶和代谢产物导致超敏反应,感机体的胸膜腔所致[1],以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介导为主,由多种细胞成分、因子参与的免疫应答反应.

    作者:江训盛;焦深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联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Ⅰ-Ⅱ度子宫脱垂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盆底肌肉电生物刺激、Kegel运动锻炼治疗Ⅰ~Ⅱ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脱垂Ⅰ~Ⅱ度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补气固脱法治疗6个月.治疗组:采用补气固脱法、盆底肌肉电生物刺激、Kegel运动锻炼联合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长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按照症状、体征和妇科检查综合判断,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56%.无严重不良反应,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采用补气固脱法加盆底肌肉电生物刺激、凯格尔运动锻炼治疗子宫脱垂Ⅰ-Ⅱ度疗效佳、安全性高、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甘维梅;彭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气道高反应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与单纯氯胺酮静脉全麻在气道高反应小儿日间手术中再次发生喉痉挛的情况.方法 氯胺酮静脉诱导时出现喉痉挛现象的气道高反应患儿共40例,按顺序随机分为单纯氯胺酮组(K组)和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S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全凭静脉全麻,氯胺酮2mg/kg、丙泊酚3mg/kg静脉推注,患儿出现气道高反应症状(喉鸣音、呛咳、屏气等喉痉挛现象)时,静脉推注阿托品0.01mg/kg,K组静脉追加氯胺酮2mg/kg与丙泊酚2mg/kg,S组静脉追加舒芬太尼0.2μg/kg与丙泊酚2mg/kg,呼吸平稳后开始手术.术中再出现喉痉挛、低氧血症时,追加丙泊酚加深麻醉并手控呼吸.记录两组患儿切皮时体动、术中再次出现喉痉挛的例数及喉痉挛的分级.结果 S组患儿切皮时体动发生率、再次出现喉痉挛的例数均低于K组(P<0.05).结论 小儿氯胺酮静脉诱导时出现气道高反应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较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术中喉痉挛的再发生率低.

    作者:彭夕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近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仅次于宫颈癌[1]. 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一般是由淋巴结、内分泌腺、皮肤和内分泌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肺癌和胃肠道肿瘤中常见, 女性生殖系统以宫颈小细胞癌较常见,而子宫内膜小细胞癌非常少见,占子宫内膜肿瘤不足1%[2],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同时还可伴发子宫内膜其他恶性肿瘤, 如子宫内膜样腺癌[3]、或浆液性乳头状癌[4,5].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模式干预提高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目的 探讨多模式干预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际工作中如何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重症医学科所有在岗医务人员进行多模式干预,专职人员通过总结考核结果 ,与干预前进行比较,评价多模式干预实施效果.结果 多模式干预实施后,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床头抬高30°执行率、口腔护理>2次执行率、手卫生依从率、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执行率、无菌操作合格率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医学科患者人日感染率由28.62‰降至13.63‰,VAP感染率由31.87‰降至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多模式干预能促进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有效的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发生率.

    作者:周芸;余奇;邓琼;曹先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7例,行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并测定两组术前、术后24h、48h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 CRP、IL-6、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牟朋林;陈克冰;杨建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改善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的显示效果.方法 采用可变浓度的造影剂分阶段注射,进行下肢静脉CT血管扫描,对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下肢静脉血管的二维和三维影像,评价下肢静脉血管的显示效果.结果 常规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技术,是采用固定浓度的碘造影剂进行注射,造影剂和盐水的比例通常为10:90,采用从足侧向头侧方向进行扫描的方式.本文通过对比采用改良技术的17例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和22例采用常规检查技术的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效果比较,采用改良技术的病例,其髂外静脉和髂总静脉的血管CT值有了明显提高,下肢静脉各段血管的CT值比较趋于一致,通过三维重建后处理得到的血管影像显示效果更佳.结论 采用可变浓度的造影剂分阶段注射的改良检查技术,能够显著改善髂外静脉和髂总静脉的血管显示效果,从而使整个下肢静脉血管的显示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叶水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亚型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男性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及其与CA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128例男性CA患者皮损部的HPV-DNA,同时使用CO2激光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情况,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出28种HPV-DNA亚型,主要的HPV亚型为HPV6(52.34%),其后依次为11(37.50%)、52(22.66%)、16(13.28%)、43(10.16%),单一型感染者61例(47.66%),多重感染者67例(52.34%),低危型感染者64例(50.00%),含高危型感染者64例(50.00%),多重感染中高低危混合感染42例(62.69%).所有患者中有65例复发,其中高危型和高低危混合型感染者的复发率高于低危型感染者,含HPV52型感染者的复发率高于非HPV52型感染者,单一型感染者的复发率低于多重感染者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含HPV16型的感染者的复发率高于非HPV16型感染者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区男性CA患者感染的HPV亚型以HPV6/1l型为主,感染HPV52型/感染有高危型HPV亚型或多种亚型混合感染者易复发,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章俊;黄艳春;薛珊;杨美平;谢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治疗

    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急性期血栓治疗目的是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恢复静脉的通畅以及降低血栓复发, 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1].Cockett综合征又称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髂静脉被从其前面跨过的髂动脉压迫, 导致静脉管腔内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改变,进而引起髂静脉血流受阻, 容易继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 综合征的患者 10 例行下腔静脉滤器 (VCF)+溶栓导管(CDT)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

    作者:阳普根;沈波;刘俊;谌祖建;周为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下胃肠肿瘤手术体会(附43例报道)

    目的 探索在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间,于我院确诊并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胃肠肿瘤患者43例为研究组,选取2014年12月1日前于我院确诊并接受开腹手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县级医院将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肠肿瘤的治疗安全可行,但应加强医护队伍的培训.

    作者:郑健林;徐白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肾脓肿抗感染的1例用药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各种感染,而泌尿系统感染在糖尿病合并的感染性疾病中居首位[1]. 长期的糖尿病病史且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并反复出现下肢皮肤感染为肾脏感染性疾病的易患因素. 肾脓肿是指肾脏实质因炎症化脓而被破坏,形成脓性包囊,肾功能完全丧失. 感染途径主要有四种:⑴肾源性,即肾盂内感染逆流或肾实质内感染蔓延至肾周围间隙, 多伴有梗阻存在;⑵血源性,体内其他部位感染病灶经血运;⑶经腹膜后淋巴系统侵入;⑷局部蔓延,来自肾临近组织的感染[2].

    作者:朱艳春;曾祥斌;何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5年江西省某砖瓦厂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某砖瓦厂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暴发原因.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调查方法 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途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方法 对病例粪便及肛拭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对水体及食物进行卫生学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共报告病例45例,总罹患率为58%.饮用2号井水的家庭罹患率为72%,饮用1号井水和山泉水井的家庭罹患率为39%.回顾性队列调查显示饮用2号井水的罹患率是未饮用者2倍(RR=2.1,CI95%1.4-3.2),且饮用2号井水量与发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10份病例标本中3份为I型诺如病毒阳性,3个水井水样标本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均严重超标.结论 本次疫情是一起由I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暴发原因是直接饮用污染的2号井水所致.建议该工厂对饮用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尽快将自备井水改成市政供水.

    作者:宗俊;陶瑞华;潘欢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超声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其他因素引发不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图像,测定两组患者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卵泡数目等,同时对两组患者内分泌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经三维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卵泡数目多于对照组,VI、FI、VFI值高于对照组(P<0.05);经内分泌指标检查,观察组患者P、T、E2、LH、FSH、PR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诊断过程中,经阴道三维超声可测定卵巢卵泡数目、VI、FI、VFI等,与内分泌指标结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效果,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余满荣;欧阳庆华;刘小燕;陈茶荣;黄雪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妊娠期女性各2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阵痛及恢复情况、妊娠结局、新生儿远期预后等指标.结果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明显(P<0.05);开腹组、腹腔镜组、流产率、足月分娩率、新生儿Apgar及体重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远期预后均正常良好.结论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对母胎的影响更小,手术效果更理想,对孕妇妊娠结局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程瑶;张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对拉莫三嗪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拉莫三嗪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将1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单药组(30.0mg/kg拉莫三嗪)和联合用药组(50.0mg/kg丙戊酸钠+30mg/kg拉莫三嗪),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灌胃空白溶剂和丙戊酸钠7d,每天1次.第8d两组均给予拉莫三嗪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MS法测定大鼠体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单药组比较,联用组拉莫三嗪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等参数值显著上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丙戊酸钠可影响大鼠体内拉莫三嗪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与其它相关研究结论 基本一致.

    作者:朱慧婷;陶翔;黄志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预前后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某三甲医院临床药师干预产科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成效.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按时间顺序分干预前组208例和干预后组220例),提取病历中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的相关信息,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增量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 干预后的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比为4.20,明显低于干预前组9.61,每增加一个疗效单位干预后较干预前可节约抗菌药物费用341.51元.结论 该三甲医院通过临床药师有效干预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后,明显降低抗菌药物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陈宗玮;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阴道超声图像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经阴道超声对4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前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和妊娠物着床位置之间的关系,明确子宫切口部位血流情况与回声表现总计瘢痕处妊娠的超声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4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病例中,单纯孕囊型29例,混合包块型14例,超声诊断准确36例;误诊7例.结论 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是极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治疗与后期随诊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赖全图;李小青;余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介素-2联合泮托拉唑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人重组白介素-2(IL-2)和泮托拉唑(PPZ)对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多药耐药(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参与本次研究的胃癌细胞菌株依据其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分为SGC-7901敏感细胞组和SGC7901/ADR耐药细胞组,而后者又分为SGC7901/ADR空白对照组;IL-2实验组:SGC7901/ADR+IL-2;PPZ实验组:SGC7901/ADR+PPZ;联合组:SGC7901/ADR+IL-2+PPZ.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结果 IL-2单独作用SGC7901/ADR细胞的存活率较人重组白介素-2和泮托拉唑联合作用时SGC7901/ADR细胞的存活率高(P<0.05);胃癌细胞耐药细胞SGC7901/ADR的存活率比较,联合组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重组白介素-2和泮托拉唑均能够部分逆转有多药耐药性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对阿霉素的耐药性,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这一结果 可为阿霉素治疗胃癌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王婷;龚小斌;姚国兰;黄传生;陈文学;双跃荣;卢志勇;涂新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次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分钟心排出量、BNP、6min步行试验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刘世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