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枇杷木白皮对顺铂所致小鼠呕吐模型脑组织5-HT及DA的影响研究

资晓飞;黄玲玲;傅缨

关键词:枇杷木白皮, 呕吐, 5-HT, DA
摘要:目的:实验研究枇杷木白皮对化疗药顺铂引起神经递质的改变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顺铂引起的恶心呕吐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顺铂建立小鼠呕吐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造模组、枇杷木白皮大、中、小剂量组、甲氧氯普胺组。各组均灌胃给药2周,通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检测试剂盒测定小鼠脑组织内5-HT及DA的含量。结果枇杷木白皮大、中、小剂量组小鼠脑组织5-HT、DA含量明显低于造模组(P<0.01),同时也低于甲氧氯普胺组(P<0.05)。结论枇杷木白皮对顺铂引起小鼠恶心呕吐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5-HT、DA的分泌或是提高其降解而实现的。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的新进展

    休克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侵袭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及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危重症,如早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以导致血压迅速下降,器官处于低灌注状态,发生细胞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致死率高达50%[1,2]。

    作者:龚蕊;邵娟;周胜亮;张国荣;陈豫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的CT表现特征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4年10月收集的9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选择同期单纯性肺结核44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累及多个肺叶多见,主要表现为淡薄片状、结节融合状及弥漫性粟粒影。两组累及肺叶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别为(5.1±6.3)个/μl与(66.7±1.8)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100-200个/μl、>200个/μl分层后,艾滋病合并典型与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病例数分布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和>200个/μ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个/μl和50-100个/μl在淡薄片状影、粟粒结节影、胸腔积液、肺外结核分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滋病晚期患者影像表现多不典型,往往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有关。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特征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有助于艾滋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国云;李琳华;梁青;陈国栋;田克凰;罗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72h的CRP、IgG、IgM、PA、IL-6、IL-8和TNF-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及72h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IL-6、IL-8和TNF-a水平均明显升高,术后48h又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术后IL-6、IL-8和TNF-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能够减轻术后的高分解代谢,较好保留机体的免疫功能,应激反应较轻,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王钟舟;刘勇帆;张文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应用神经节苷脂、苯巴比妥、东莨菪碱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20例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时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0例。生后24h内早期给予常规治疗的为A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苯巴比妥治疗的为B组,给予东莨菪碱治疗的为C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为D组,观察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明显的低于B组的90.0%、C组的93.3%、D组的93.3%,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的早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C组和D组3组14d时的NBNA评分较≤5d的NBNA评分有明显的改善,P<0.05,统计学有意义。 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均明显的优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明显的高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神经节苷脂在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改善智能发育商数方面更具优越性。

    作者:李里;邓映英;欧海娟;邓俊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组织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对液基细胞学(TCT)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以期积累经验,提高T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5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妇科就诊并接受TCT检查的患者3691例,以≥ASC-US或AGC为阳性,其中TCT阳性病例为470例,有139例在本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LSIL为阳性,将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91例TCT标本中阳性470例,阳性率12.7%,其中ASC-US 202例(占阳性病例的43.0%),ASC-H74例(15.7%),LSIL161例(34.3%),HSIL26例(5.53%),SCC3例(0.64%),AGC4例(0.85%)。139例(ASC-US 33例、ASC-H36例、LSIL49例、HSIL15例、SCC3例、AGC3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示:正常或炎性反应33例(占活检病例的23.7%), LSIL71例(51.1%),HSIL27例(19.4%),SCC7例(5.0%),AIS1例(0.7%)。以组织学作为对照,TCT的敏感度为76.3%。分级准确性按细胞学可与组织学相差一级的国际原则,细胞学与组织学的符合率ASC-US为48.5%(16/33),ASC-H 86.1%(31/36),LSIL 81.6%(40/49),HSIL 100%(15/15),SCC 100%(3/3),AGC 33.3%(1/3)。结论 TCT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别是对HSIL和SCC的诊断准确率高,结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刘萍;陶雪勤;王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液体复苏在多发伤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液体复苏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入救治的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64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方案,将其列为常规组;34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将其列为限制组,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复苏60min,复苏120min的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限制组患者复苏60min、120min的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时间点的常规组患者,P<0.05;同时限制组患者液体复苏120min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2.9%,较对照组液体复苏120min后死亡6例,20.0%的死亡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同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十分有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金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酌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止咳、补液、治疗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10%氯化钠0.6ml+0.9%氯化钠2ml配成3%浓度雾化液,对照组用0.9%氯化钠2.5ml雾化液,两组患儿均采用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压缩雾化吸入机或通过面罩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2-3次/d,5-10 min/次,疗程为3-5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咳嗽、喘息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缓解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喘息、咳嗽症状,缩短病程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操作简单,不增加患儿治疗费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各级医疗单位中推广使用。

    作者:潘丽华;刘棋明;雷军;胡春芳;程蔓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动力性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影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动力性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64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动力性团体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每周1次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和防御方式变化。结果 HAMD分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掩饰型、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下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并且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其余因子分无显著改善。结论动力性团体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防御方式。

    作者:钟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医学营养学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方法将20l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产科门诊经产前检查诊断为GDM孕妇200例纳入研究,随机将孕妇分为MNT组(medical nutrition treatment,MNT)MNT(第一次出现不能简写)组与非干预组,每组100例。 MNT组由产科医生和营养师共同实施医学营养治疗和观察,非干预组为拒绝接受医学营养治疗的GDM孕妇,产科医生仅口头指导饮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MNT组孕妇羊水过多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和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T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住院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NRDS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诊断GDM的孕妇,实施严格、规范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是有效的、积极的,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及孕期体重,能使孕产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降低围产期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陶一蕾;张玉兰;张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优思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优思明的临床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共2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工流产术后均当天常规预防感染和缩宫治疗,观察组当天另外口服优思明,每晚1片,21d为1周期,共3个周期,对照组不服优思明。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情况、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重复流产率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盆腔感染、宫腔粘连发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⑴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立即口服优思明有助于缩短妇女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按时转归,是控制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

    作者:邓薇;习斌蓉;黄慧英;徐林;杨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确诊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合并慢性心房纤颤,需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根据术前停服阿司匹林是否达到10d,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平均停用时间为4.3d,停用时间中位数为4d;对照组平均停服时间为12.4d,停用时间中位数为13d。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术中和术后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输血量、膀胱冲洗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自行排尿顺畅。术后平均15d(13-20)d恢复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两组术后出血量、术后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膀胱冲洗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前列腺体积、切除组织重量、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术中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行TURP需要终身股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停药应大于10d。

    作者:詹超明;查国仙;万莉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第三胸椎小关节紊乱

    目的:评价正骨疗法与针刀相结合治疗第三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第三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艾灸结合针刀治疗)、治疗组(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应用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基本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骨疗法结合针刀治疗第三胸椎小关节紊乱能明显减轻其症状、改善体征,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余鸿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华东六省一市介入呼吸病协作组第三届学术大会召开

    华东六省一市介入呼吸病协作组第三届学术大会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南昌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东地区介入呼吸病协作组、江西省医学会联合主办,江西省胸科医院及江西省医学会介入呼吸病学组承办,来自华东六省一市350余位呼吸介入专家参加了会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管形成与临床进展的影响

    目的:观察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LYVE-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AMs和LYVE-1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20例作为对照组。CD68、CD163、LYVE-1分别标记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采用免疫组化的技术分别检测三个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以上指标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⑴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CD68阳性巨噬细胞、CD163阳性巨噬细胞表达显著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⑵LYVE-1蛋白在三组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且与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⑶LYVE-1蛋白与CD68阳性巨噬细胞、CDl63阳性巨噬细胞表达呈正相关(P=0.035,P=0.007)。结论 TAMs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FIGO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TAMs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淋巴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廖红;熊树华;肖仲清;张龙;刘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乙肝肝硬化并侵袭性肺曲霉病1例报道

    在我国,乙肝肝硬化较为常见,但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报道尚不多,现报道1例乙肝肝硬化并侵袭性曲霉病病例。

    作者:方晓琳;郭邵梅;蔡得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丝锥辅助闭合复位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丝锥辅助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技术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4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采用丝锥铺助分为2组:A组为辅助下手术组(n=12)和B组为非辅助手术组(n=12)。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手术医生人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手术医生人数均少于B组(t=5.397,P<0.01;t=3.308,P<0.01;t=5.377,P<0.01;t=4.409,P<0.01)。A组成角畸形、愈合时间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3, P>0.05;t=0.066,P>0.05)。结论采用丝锥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特别在减少手术人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周文荣;罗花梅;陈胜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27例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其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7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肿瘤复发情况等临床数据。结果27位患者,平均年龄57.7岁,平均手术时间264.7min,其中胸部手术118.2min,颈腹手术146.5min,平均出血量161.1ml,6位患者需要输血,平均淋巴结清扫数21.6个,其中阳性率44.4%,术后并发症发生13例,术后平均住院11.1d,随访6-12个月,1例发生肝脏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张文雄;魏益平;陈向来;徐建军;喻东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江西省医学会第十五次超声医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江西省医学会第十五次超声医学学术年会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全省30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32篇。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圣克里斯托弗儿童医院葛舒平教授、北京空军总医院姚克纯教授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分别作了《先天性心脏病:从胎儿到成人》、《医学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专家讲座。大会对论文进行了评选,评共选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奖10篇,并对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传统开颅术和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取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清醒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χ2=9.579,P<0.01),浅度昏迷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6.982, P<0.01)。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Ⅴ级+死亡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7.500,P<0.01)。结论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脑立体定向手术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效果更佳,植物状态病例和死亡病例少,值得推广。

    作者:吴祖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方法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在锁骨骨折中,中段骨折占约80%,而内1/3、外1/3分别占锁骨骨折的5%和15%。锁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或肩部传导力所致骨折,容易影响颈、肩及患侧上肢活动功能。锁骨骨折分型应用多的是由A11man[2]提出的,根据骨折位置将锁骨骨折分为3型:I型为中1/3骨折,Ⅱ型为外1/3骨折,Ⅲ型为内1/3骨折。锁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或肩部传导力所致骨折,容易影响颈、肩及患侧上肢活动功能,临床上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对婴幼儿及儿童锁骨骨折由于骨折愈合快,主张保守治疗,锁骨内1/3骨折一般不易移位,故多采用保守治疗。而锁骨中1/3和外1/3骨折多伴有移位,有的甚至有神经损伤,造成漂浮肩,多不稳定,故主张手术治疗,近年来,锁骨骨折的治疗各有优缺点,因锁骨中1/3骨折占锁骨骨折绝大多数,故笔者参考一些文献主要针对锁骨中1/3骨折治疗作如下综述。

    作者:刘剑军(综述);汤晓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